邵氏武侠小说大全
Ⅰ 邵氏经典武侠电影系列有哪些作品
以下电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电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来》
《红菱泪》
《爱情的代价》
《哪吒》
《少林寺》
《铁扇公主》
《倾城之恋》
《花团锦簇》
《妲己》
《西游记》
《花街时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灯笼》
《爱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剑》
《风流韵事》
《城市之光》
《金菩萨》
《万古流芳》
《保镖》
《方世玉与洪熙宫》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盘丝洞》
《楚留香》
《大醉侠》
《书剑恩仇录》
《无名英雄》
《缘分》
《小杂种》
《刺马》
《蓝与黑续集》
《花田错》
《如来神掌》
就知道这些哦
Ⅱ 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2)
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总览:
概况
由新诗入门。初中时曾在《联合报》发表新诗(1952)。
第一篇拿稿费的小说:短篇文艺《从北国到南国》(1955)。
生平撰写武侠小说六十余部。
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著作:《楚留香系列》
知名度、流传度最广的小说:《楚留香系列》
篇幅最大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读者肯定的“古龙第一书”:《多情剑客无情剑》。
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取消章回体的奇书:《萧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时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欢乐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陆小凤传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为背景者:《绝不低头》。
最痛苦的创作经历: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国时报》腰斩。
最后发表的武侠小说:《大武侠时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
古龙作品集
《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系列。
三小系列:
《萧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爷的剑》)、《大武侠时代》(/《短刀集》/《猎鹰·赌局》)系列。
空有其名的系列:“惊魂六记”,仅为第一部《血鹦鹉》完成前5章,其后由黄鹰续写。
原著剧本
第一部被改编的原著剧本《萧十一郎》(1969)。
最后一部原著剧本:可能是《一剑刺向太阳》(1985)。
散文集
《不是集》(香港:玉郎)。《谁来跟我干杯?》(天津:百花文艺,与《不是集》内容基本一致)《谁来跟我干杯?》(台北:风云时代)。
出版机构
首载次数最多的期刊:香港《武侠春秋》。
首载次数最多的报纸:台湾《联合报》系,包括《民生报》。
生前主要的出版者:
台湾:真善美、春秋、南琪、汉麟、桂冠、万盛、风云时代
古龙香港:武侠春秋、武林、武功(翻印)、华新(翻印)、环球、天地
中国大陆:珠海、太白文艺
珠海(中国大陆)、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品
※注释
修改本段前请先看注释,伪作,挂名作请勿列入。
1、《剑玄录》1960.12即由四维出版社预告,然至1965始由华源出版,且第十一集末有古龙小启,说明作者实为温玉。
2、《那一剑的风情》、《怒剑狂花》、《边城刀声》为古龙弟子丁情抄袭并集综若干古龙作品而成。《白玉雕龙》为《白玉老虎》续集,弟子申碎梅(疑为薛兴国)作,先在《民生报》连载,古龙共同挂名。皆80年代万盛出版。以上为弟子挂名作品,年表中不列。
3、书名标注*表示作品中一部分他人代笔或与他人合著。
4、作品之分期,有很多种说法,但无标志性的分野,中期前后的创作也有变化,仅作参考。
古龙小说的发表时间,以往多参考于志宏的年表,然错误连连,不足为据。此依欧阳莹之、叶洪生、林保淳、郭琏谦先后整理之年表,对照原始连载期刊、报纸及各版本资料,伪书不计。以下资料由古龙武侠网资深古龙迷多方考证后,被认为最接近正确的年表。
早期作品
从北国到南国
1955年,备注:第一篇小说,非武侠小说,乃短篇文艺小说,11月发表于台湾/晨光杂志第三卷第九期
苍穹神剑
1959年动笔,1960年第一出版,备注:武侠处女作
*剑毒梅香
1960年清华出版,备注:只写4集、14章,其后由上官鼎代笔〈七嘴八舌话古龙──大学同窗访问录〉说上官鼎越写越差,古龙接手续完。
上官鼎又撰续集《长干行》,高庸称3集后由其代笔
残金缺玉
1960年香港南洋日报连载,1961年春第一出版,备注:第一部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
*剑气书香,(古龙+墨余生)
1960年真善美出版,备注:1960年真善美本《湘妃剑》第1集引荐本书,有“继《苍穹神剑》、《剑毒梅香》、《残金缺玉》”之语,以此定各部作品先后。古龙只写3集,墨余生续至8集,又撰续集《剑气严霜》
月异星邪
1960年第一出版,备注:以下至《湘妃剑》,创作先后待考
游侠录
1960年海光出版
失魂引
1960年10-12月明祥出版
剑客行
1962年或1963年明祥出版,今据诸葛青云〈卖瓜者言〉更正为1961年,备注:1964年明祥《无情碧剑》同书异名。
孤星传
1960年10月-1963年1月,真善美出版,单行本之间常相隔半年,备注:1973年11月-1974年10月香港武侠春秋连载,改名《历劫江湖》;1974年2月南琪本改名《风云男儿》
湘妃剑
古龙1960年10月-1963年7月真善美出版,1960年10月-1961年2月香港上海日报连载10-26集,备注:篇幅与《孤星传》相去不远,出版间隙之现象应类似,1974年南琪本改名《金剑残骨令》
彩环曲
1961年10月-1962年9月自立晚报连载,1962年明祥出版,备注:又名《傲剑狂龙》
护花铃
1962年10月春秋出版,备注:又名《诸神岛》
剑玄录
1963年清华出版,备注:此作为温玉作品,借古龙之名出版
飘香剑雨
1963年-1965年1月华源出版,备注:据古龙〈转变与成型〉,同《神君别传》置于《情人箭》前,而与《剑客行》、《湘妃剑》、《孤星传》分开,故应问世于1963年。另外《飘香剑雨·续》为伪作。
神君别传
1963年华源出版,备注:《剑毒梅香》别传,先前仅少数人持有,2009年风云时代出版之《剑毒梅香》为附篇刊载
情人箭
1963年4月-1964年8月真善美出版,备注:1976年11月修订本《怒剑》由汉麟出版,几无更改。1979年5月-1981年2月大华晚报连载《怒剑》
中期作品
大旗英雄传
1963年5月-12月公论报连载194集,1963年9月-1965年10月真善美出版,备注:1976年11月修订本《铁血大旗》由汉麟出版,1978年4月-1979年10月中华日报连载《铁血大旗》。作为古龙一部跨时代巨作,标志着古龙作品开始迈向成熟,成为进入第二阶段作品的标志和分水岭
浣花洗剑录
1964年-1966年5月真善美出版,1964年6月民族晚报连载,备注:1976年11月修订本《浣花洗剑》由汉麟出版,几无更改
*龙吟曲(古龙+萧逸)
1964年4月真善美出版,备注:古龙、萧逸合著,共10集,古龙负责单数集
*名剑风流
胡正群〈《名剑风流》创作前后〉说1961年动笔,断续书写五、六年,其后由春秋出版。《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说1965年出版,郭琏谦说1966年,备注:缺结尾,1967年乔奇补上。胡正群说一万多字(自39章起),《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说三万字
武林外史
1966年春香港华侨日报开始连载,1967年4月春秋出版,备注:奠定古龙小说的“浪子”基调,尝试引入人性探讨的“古式武侠”风格
绝代双骄
1966年5月公论报开始连载79集,1966年9月-1969年2月春秋出版。倪匡自言为香港明报历史与武侠邀稿且曾代笔,时间似在1967年,备注:据龚鹏程〈人在江湖──探访古龙的世界〉,古龙自言书写四年半,疑记忆有误。1971年4月邵氏拍成电影《玉面侠》为首部跃登大屏幕的古龙作品,1976年-1978年香港武侠春秋274-339期连载修订版
楚留香传奇
先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1967年1月真善美出版前言落款,备注:原名《铁血传奇》,包括《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设定上与《大旗英雄传》有关,然自成一格,非后传。1971年11月-1972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连载,改名《风流盗帅》,1977年真善美本、桂冠本改名《楚留香传奇》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68年香港武侠世界连载之,郭琏谦称1968年8月春秋出版,续集《铁胆大侠魂》起讫时间待考。1969年5月春秋将两部合并出版,即今《多情剑客无情剑》,备注:1974年张宗荣拍成华视43集台语连续剧《英雄榜》,为最早改编为电视剧的古龙作品,1970年3月-1971年2月香港武侠春秋5-45期。连载《铁胆大侠魂》,附前言。上海学林本改名《风云第一刀》
蝙蝠传奇
古龙可能先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1968年或1969年11月春秋合并出版《侠名留香》,1977年华新/桂冠本改名《楚留香传奇续集》,备注:楚留香系列4-5,包括《鬼恋侠情》(即《借尸还魂》),1970年-1971年香港武侠春秋29-47期连载《蝙蝠传奇》不含《鬼恋侠情》,可知两者已分开
萧十一郎
1969年12月-1970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创刊号至28期连载,1970年7月-9月春秋出版,备注:1969年先写成剧本后写成小说,1971年电影版由徐增宏导演,邵氏出品,1978年导演楚原重拍,同为邵氏出品
欢乐英雄
1971年2月-1972年2月,香港武侠春秋46-97期连载,1971年12月春秋出版,备注:首度不按时序而按事件性质安排故事
大人物
1971年3月-11月,香港武侠春秋50-82期连载,1971年10月春秋出版
桃花传奇
1971年5月-1972年1月武艺1-21期连载,1972春秋出版,即《侠名留香》23-27集,备注:楚留香系列之六
收入1978年1月汉麟本《楚留香传奇续集》
流星·蝴蝶·剑
1971年8月春秋出版,备注:1976年3月香港邵氏拍成电影,开创古龙原著、楚原导演的辉煌时代
边城浪子
1972年2月香港武侠春秋98期开始连载,后记落款于1972年9月20日,1973年10月南琪出版,备注:最初名为《风云第一刀》为《多情剑客无情剑》后传,出版时改名《边城浪子》
陆小凤传奇
1972年9月金庸为旗下明报邀稿,应于年底或1973年初开始发表。郭琏谦说迄于1975年,1973年5月-1977年,南琪分集出版,名为《大游侠》,共117章,书末预告续集隐形的人》,备注:1973年5月明报武侠与历史640期,有《凤凰东南飞》,(即《绣花大盗》),1973年11月第670期《银钩赌坊》标为“陆小凤传奇之四”(-1974年3月未完)。1975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246期目录已见《幽灵山庄》《绣花大盗》仍名《凤凰东南飞》,《银钩赌坊》分为《冰国奇谭》和《银钩赌坊》,1977年春秋出版,分《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五部
九月鹰飞
1973年南琪出版,备注:《边城浪子》三部曲之二
火并萧十一郎
1973年香港武侠春秋连载至186期,1973年10月南琪出版,名为《火拼》备注:《萧十一郎》续集
七杀手
1973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169期连载完毕,1973年南琪出版,1974年2月收入南琪《武林七灵》列于《长生剑》和《孔雀翎》之后,备注:1979年1月-4月武侠春秋二度连载,标为“七种武器之七”,1990年代风云时代修改结尾而与青龙会连结,列为“七种武器之七”
绝不低头
1973年、1978年汉麟出版,备注:唯一的一部现代黑帮枪战小说,一度曾被误认为是于东楼的《枪手·手枪》,但古龙仅为《枪手·手枪》作序。
长生剑
列为1974年2月南琪《武林七灵》之一,备注:《七种武器》1-5,各部故事独立而相关,1974年2月南琪《武林七灵》可能为最早版本《孔雀翎》、《七杀手》,1975年6月香港武侠春秋246期目录“七种武器故事”列出《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和《多情环》,1978年8月-9月汉麟出版《长生剑》至《霸王枪》
孔雀翎
列为1974年2月南琪《武林七灵》之二
碧玉刀、多情环
1974年10月南琪出版,附《霸王枪》、《血鹦鹉》和《吸血蛾》
霸王枪
1974年10月-1975年3月南琪出版
*血鹦鹉
1974年10月南琪出版,附于《多情环》,备注:《惊魂六记》之一(后五记皆黄鹰作品)连载中途弃笔,自第五章中段由黄鹰代笔
剑·花·烟雨江南
1974年或1975年南琪出版,备注:正确书名应是《剑·花·烟雨江南》,其他写法错误。
天涯·明月·刀
1974年4月-6月中国时报连载1-45集,腰斩。1974年6月-1975年1月香港武侠春秋208-231期连载1974年南琪开始出版,备注:《边城浪子》三部曲之三,叶洪生说今本为1978年万盛删节本,而南琪本:“傅红雪在全书进行到三分之一时突然失踪,且留下半阕东坡词〈水调歌头〉,即不告而别。”然武侠春秋亦止于〈水调歌头〉处,名为第三部“明月”且仅有一章“明月何处有”,推测古龙当时已自删,或105章为南琪妄增,因此本书有武侠春秋本、南琪本和后起的万盛本三种版本。1976年7月邵氏拍成电影
拳头
1975年1月-6月香港武侠春秋,229-245期连载。1975年南琪出版,备注:《霸王枪》衍生作品,无青龙会背景,首发时曾注“又名《狼山》”,或称《愤怒的小马》。1975年-1976年2月二度连载时,其后又被古龙剔除
三少爷的剑
1975年6月-1976年3月香港武侠春秋246-273期连载原名《江湖人》,1977年8月桂冠出版时改名《三少爷的剑》,备注:风云出版“江湖人系列”另有《剑·花·烟雨江南》、《大地飞鹰》、《白玉老虎》和《英雄无泪》等,似为拼凑
白玉老虎
1976年南琪出版,备注:《白玉雕龙》似为续集,但为伪作
*圆月弯刀(古龙+司马紫烟)
1976年6月-1978年5月香港武侠春秋282-348期断续连载原名《刀神》,1978年汉麟出版改名《圆月弯刀》,备注:《三少爷的剑》后传,11集后由司马紫烟代笔
碧血洗银枪
1976年9月-1977年2月中国时报连载,1976年南琪出版或1979年3月桂冠出版,备注:因古龙电影造成轰动,中时主动求稿,一雪《天涯·明月·刀》腰斩之耻辱
大地飞鹰
古龙1976年10月-1977年11月联合报连载,1977年南琪出版,备注:1975年10月向华鸿公司蔡扬名提起电影构想,早于小说。1977年9月香港邵氏与华鸿争拍,当时小说连载未毕
*七星龙王
1978年3月香港武侠小说周刊创刊号开始连载,1978年5月-9月民生报连载,1978年春秋出版,备注:部分由薛兴国代笔,然其喜感及部分桥段非古龙不能作皇佳、皇鼎本妄增情节,前者标“古龙原著,李凉续貂”
离别钩
1978年6月-9月联合报连载,1978年8月-11月香港武侠春秋359-365期连载,1978年10月春秋出版,备注:列为《七种武器》之六,取代《拳头》
隐形的人(*凤舞九天)
1978年9月-1979年6月民生报连载《凤舞九天》,郭琏谦说1978年春秋出版《凤舞九天》,备注:《凤舞九天》为陆小凤系列之六,薛兴国代笔大部分,另一版本为香港武功本《隐形的人》,据林保淳、让你飞考据,自〈仗义救人〉一章以后有四十页迥异,且故事未完武功本“陆小凤”有8册,第6、7册分别为《隐形的人》和薛兴国代笔版,同时收录两版本
新月传奇
1978年汉麟出版,备注:楚留香系列之七
英雄无泪
1978年10月-1979年4月联合报连载,1979年万盛出版,备注:有邵氏改编的电影版本,但此书宿命论比较强,此书与《离别钩》有点联系。
后期作品
*午夜兰花,以电影《玉扳指》故事而续写的楚留香故事
《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郭琏谦均称1979年汉麟出版1982年9月-1983年3月中国时报连载,有“七二、三、廿三,杯中有酒,府有名人,名人有头。”的篇尾感言,换算为公元即1983年3月23日,备注:楚留香系列之八,《楚留香新传》之一,据古龙〈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及林无愁之访稿似首发于1982年中国时报,然据古凌〈古龙的短刀〉1982年-1983年并无新作,合理的解释是:藉当时港剧《楚留香》声势,以新作之姿哄抬旧作
飞刀又见飞刀
古龙1981年2月-5月联合报连载,1981年万盛出版,备注:小李飞刀系列之末。古龙、丁情、陈晓林表示1980年吟松阁事件后重伤未愈,古龙口述,丁情执笔
*剑神一笑
1981年5月万盛出版,备注:陆小凤系之七,据古凌〈古龙的短刀〉,可能口述同年由宝龙公司拍成《陆小凤之剑神一笑》,古龙编剧
*风铃中的刀声
1981年10月-1982年5月联合报连载1-199集。1981年万盛出版,备注: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大武侠时代(/短刀集/猎鹰·赌局)
1984年3月-8月联合报连载《短刀集》,1985年11月万盛出版时名为《赌局》,香港玉郎出版时名为《赌局、狼牙、追杀》,备注:《短刀集》部分,包括〈赌局〉、〈狼牙〉、〈追杀〉、〈海神〉四个短篇
大武侠时代
1985年4月-8月时报周刊连载,1985年8月万盛出版时名为《猎鹰》,同年12月香港玉郎出版时名为《紫烟、群狐》〈银雕〉则与〈海神〉合刊,编为《银雕、海神》,备注:狭义的《大武侠时代》,包括〈猎鹰〉、〈群狐〉、〈银雕〉、〈白羽〉(未完成)等短篇
*菊花的刺(作者为楚烈)
1985年9月万盛出版,备注:因其时伪作横行,本书也一时被列为伪作,楚烈宣称遗稿七万字而补成本书,经薛兴国证实古龙确实写了本书开头
财神与短刀
1985.07.26-08.23大追击6-8期连载序幕及1-3部,备注:疑序幕及第1部夹杂部分代笔,因病重、过世而断稿,大追击10-22期由风中白(萧瑟)续写4-16部
古龙的争与让的故事
有一次,古龙和金庸与日本的出版商谈论新书事宜。古龙发现对方在客气的外表下总透着一股傲慢,尤其瞧不起中国当代文学。
酒过三巡,对方的酒兴渐渐高涨起来,不停地催服务生上清酒。古龙和金庸两人都有些不胜酒力,开始推辞起来。不料,对方忽然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嘛!”
金庸紧张地看着血气方刚的古龙。让他没想到的是,古龙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走出房间取来三个脸盆摆在大家面前,然后在盆里倒满清酒,说:“来,用这个,干!”
说着,古龙端起盆,仰头猛灌起来,日本出版商看得傻了眼。
古龙喝到一半,对方忙跑过来拉住他,说:“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
事后,日本出版商再也没有过傲慢的表现。金庸问酒醒后的古龙:“真的能喝得下那么多酒吗?”
古龙憨笑着说,其实自己也喝不了那么多酒,只是他觉得,对善待自己的人,自己就必须还以善良,对轻视自己的人,就必须坚决反击,何况是事关作家尊严和民族感情。
宽恕他人
随着古龙名气的与日俱增,他的小说越来越受欢迎。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开始效仿他,甚至有人开始冒充古龙写小说。
当朋友拿着盗版书找到古龙时,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却没有生气,反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朋友按捺不住了,问他为什么不追究。
古龙微笑着说:“这本小说,我一看风格就知道是谁写的。我也非常反感这些抄袭、模仿、盗用笔名的龌龊行为。可我知道这个作者,他的家境非常贫寒,不过是以此来糊口罢了。如果我去举报他,那他全家人都可能饿肚子。得饶人处且饶人。”朋友听完他的话,欷歔不已。古龙最后也真的没有再追究这件事情。
古龙的争,不是莽夫之争,而是血性之争,为自身尊严而争,为民族荣誉而争;古龙的让,不是懦弱退缩,而是心怀博爱,不计小利,为更多有才情有抱负的人提供机会,更加让人佩服。
人生一世,如苍鹰翱翔,血性与宽容,就是苍鹰的两只翅膀——不争,不足以立世;不让,不足以成功。懂得争与让的真谛,才让古龙一生翱翔苍穹。
Ⅲ 古龙写的经典武侠小说有哪些
书名年份出版者备注苍穹神剑1960第一古龙处女作月异星邪1960第一万盛1970.11.1三版剑气书香1960真善美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1960又称《金剑残骨令》剑毒梅香1960清华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孤星传1960真善美失魂引1961明祥游侠录1961海光护花铃1962春秋又称《诸神岛》彩环曲1962残金缺玉1962第一飘香剑雨1963剑玄录1963清华剑客行1962明祥浣花洗剑录1964真善美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浣花洗剑》情人箭1964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怒剑》大旗英雄传19651976年修订,汉麟出版,改名《铁血大旗》武林外史1965春秋名剑风流1966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绝代双骄1967春秋铁血传奇1968真善美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
《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三部风云第一刀1970春秋又名《多情剑客无情剑》分为:
《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鬼恋侠情1970《楚留香传奇》续集,又名《借尸还魂》蝙蝠传奇1971《楚留香传奇》续集欢乐英雄1971春秋大人物1971春秋桃花传奇1972《楚留香传奇》续集萧十一郎1973汉麟由电影剧本改写成书流星·蝴蝶·剑1973桂冠九月鹰飞1973南琪《风云第一刀》后传①长生剑1974汉麟《七种武器》系列
(仅完成六种,“拳头”并非一种武器)②碧玉刀1974③孔雀翎1974④多情环1974⑤霸王枪1975⑥离别钩1978春秋①陆小凤传奇1976南琪②绣花大盗1976南琪③决战前后1976南琪④银钩赌坊1977南琪⑤幽灵山庄1977南琪⑥凤舞九天1978春秋天涯·明月·刀1974南琪1.南琪出版社印行,共39集。2.中国时报于1974.4.25至1974.6.8连载1-45集绝不低头1975唯一的一部动作小说七杀手1975 剑花·烟雨·江南1975 三少爷的剑1975桂冠《江湖人》系列之一火并萧十一郎1976汉麟《萧十一郎》后传拳头1976南琪又称《愤怒的小马》《狼山》,曾被误收入《七种武器》边城浪子1976南琪《天涯·明月·刀》后传。据林、叶《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所述:1972年在香港《武侠春秋》,原名《风云第一刀》。1976年台湾南琪结集出书。血鹦鹉1976《惊魂六记》之一白玉老虎1976桂冠 大地飞鹰1976南琪 圆月弯刀1977汉麟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飞刀·又见飞刀1977汉麟碧血洗银枪1977桂冠 新月传奇1978汉麟《楚留香传奇》续集英雄无泪1978 七星龙王1978春秋 午夜兰花1979汉麟《楚留香传奇》续集风铃中的刀声1980万盛结尾由于东楼代笔剑神一笑1981《陆小凤传奇》系列白玉雕龙1981《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怒剑狂花1982大部分由丁情代笔那一剑的风情1982大部分由丁情代笔边城刀声1983大部分由丁情代笔猎鹰·赌局1984最后遗作,短篇
Ⅳ 关于武侠小说
那就是著名的神州剑气升海上了。发不全,楼主去播客里看
简述台港武侠小说的兴起、沿革与出版
一、追本溯源,一脉相承
编印“台港新派武侠小说精品大展”系列丛书,是中国文坛的大事,也是盛事。
受命主编这套书,是荣幸,也是责任。带着喜悦,也带着惶恐,说明一下我的想法
和做
法。
“小说”,在过去被视作“雕虫小技”的“道”,而“武侠小说”就更是“小道中
的小
道”了。由于时代的改变,今天的武侠小说已有了它一定的地位。
香港、台湾、大陆乃至海外,有相当多的学者、专家们像“治学”、“治史”一样
庄严
地在研究它。他们中有人以西方的文艺理论、文艺心理、美学来剖析、批评它;有人则
像金
圣叹批“才子书”那样来解读它。
我是一个主编报纸副刊近三十年的新闻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负责替读者“找好稿
子、
好作品”。我国有句俗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调。”看了三十年的稿
,多
多少少会看“门道”了,在这套系列丛书的“导读”里,我没有什么“高深”和“高明
”的
学问和卓见,只是如何找出“热闹”和“门道”来与读者共享。
这套“台港新派武侠小说精品大展”标榜的是“新”。
“新”,必然是由“旧”孕育、蜕化而来。武侠小说自然也不能例外。换“新”就
不能
弃“旧”。综合学者、专家的考据,为武侠小说清理出一支简略的“话系”:
它应当是起源于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历经唐人传奇、宋人评话、清人侠义与公
案说
部,降至民国,有海上漱石生、平江不肖生及赵焕亭等人辈出,并逐渐发扬光大,武侠
小说
于焉成型,并成为大众文学的主流。
到了三、四十年代,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等北派诸大家与南
方的
顾明道、姚民哀、文公直等崛起武林,开家立派,奠定了武林霸业。
到了一九四九年,近三百万军民涌入台湾,数十万人涌进弹丸小岛的香港。这批万
里投
荒的游子,在客乡草建家园,生活虽日趋安定,但精神食量仍极贫乏,于是,一些藏在
箱
底、渡海而来的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等,就被人当做奇货般的搜求出来,加以翻印出售
。
一时台、港两地的书摊以及刚兴起的小说出租店都摆满这些翻印版本的武侠小说。
这批
寄旅天涯的游子,就全靠这些侠义恩仇、才子佳人的故事,来排遣那满怀乡思、无尽离
愁。
随后有一段时用,台湾当局为了“安内”、为了防止“思乡毒素”影响“民心士气
”,
在戒严法令下,对凡属身在大陆的作家的作品,一律予以查禁;稍后,连香港版的新旧
小
说,也在“暴雨专案”之下遭到全面封杀。
台湾的武侠文坛,正因为有那些新、旧版本的“以身为道”,像浴火历劫重生的凤
凰,
像虫蛹蜕化成的彩蝶,像蚕蛹的破茧而出,孕育出延续的种子,为台湾武侠小说缔造出
以后
灿烂、鼎盛的新机和黄金岁月。
二、兴起。数台、港英雄霸主
到了一九五二年,台湾局面趋于稳定。政府当局实施地方自治,提高民权,开始重
视新
闻舆论;民营报纸也在此时相继问世。
民营报纸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首须充实内容,而竞争最具威力的利器就是副刊
,于
是,《大华晚报》第一家刊出了郎红浣的长篇武侠小说《古瑟哀弦》,开了风气之先。
新闻、出版较为开放的香港,也于一九五五年前后,升起两道冲霄剑气,那就是梁
羽生
和金庸两位先生的崛起武林。
当时,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连载于香港《大公报》,行后,《新晚报》刊出金
庸的
《书剑恩仇录》。由于反应奇佳,其他报刊群起效尤,纷纷寻访“武林高手”。原本服
务文
化界的如张梦还、牟松庭、倪匡等人,立即弃文从“武”,先后纷骑策马,跃上武侠文
坛。
此时台湾《大华晚报》上郎红浣的三代英雄故事,才不过写到第二代。
在此期间,同属民营的《自立晚报》和《民族晚报》,虽曾连载过太瘦生、龙井天
等人
的武侠小说,唯时有时辍,自难与郎先生论剑争雄。
一九五七年,台湾又崛起两位武侠名家。一位是伴霞楼主,他以《八荒英雄传》及
《紫
府迷踪》雄据《联合报》副刊。另一位就是名满海内外的卧龙生。
卧龙生,本名牛鹤亭,河南人。河南为中华文化发祥之地;豫省流行的河南梆子,
以其
特有的民俗色彩,不但通俗,更蕴藏了丰富的民族幽默。卧龙生少小离家,未能接受完
整的
教育,但他能在梆子戏、大鼓书以及《彭公案》、《七侠五义》等侠义小说里汲取到精
华,
加上他得天独厚的才情,从军中退役后,蛰居台中时,为玉书出版社试写了第一部小说
《惊
虹一剑震江猢》。
哪知“牛”刀小试即“名动江湖”,于是《风尘侠隐》很快便在台中《民声日报》
与读
者见面。
挟《惊虹》、《侠隐》的声威北上,一九五八年他又以《飞燕惊龙》一书进据《大
华晚
报》副刊,与郎红浣先生“老少双侠”平分天下。
此时,诸葛青云、司马翎也应运并出,双双跃马挥戈,逐鹿争鼎。
诸葛青云出身将门,幼时随父戎马天涯,今日燕赵,明天苏杭,年未及冠,游屐已
遍及
大半个中国,加以博闻强记,对还珠楼生更是心仪私淑,是以他的小说走的完全是还珠
的路
子,其后虽思突破,却终未能跳出还珠掌心。
是时,他正以《一剑光寒十四州》在《征信新闻报》副刊图霸王业。
司马翎,又署吴楼居士,也是一位出身将门的少年侠士,此时正负笈政治大学,并
以
《关洛风云录》一书雄峙《民族晚报》,也有待机主盟武林的雄图。
这三位便是当时武侠小说界誉称的“三剑客”;加上已享盛名的伴霞楼主,合称“
四霸
天”。
这誉满台、港的四支健笔,在名编辑王潜石的擘划下,合办了台湾第一本大型武侠
杂志
《艺与文》。只可惜世事瞬变,不久,这本独一无二的武侠杂志,就因伴霞楼主一剑下
香江
而风流云散。
三、黄金岁月
台湾的《艺与文》停刊不久,一九五九年,香港却出现了两本武侠杂志。一本是《
武侠
小说周报》,另一本便是寿命最长、至今仍在发行的《武侠世界》。
《武侠世界》是以“广派”作家蹄风、金锋、江一明等为台柱,《武侠小说周报》
则由
张梦还挂帅。
是时的梁羽生正在埋首创作他的《七剑下天山》,而金庸也正以《射雕英雄传》力
拼张
梦还的《沉剑飞龙记》,“战况”之激烈,被传播界称之为“龙雕之战”。
由于武侠小说广受欢迎,报纸发行量大增。报老板自然财源滚滚,大发利市。
金庸真不愧是天纵英才,他聪明绝顶,一看香港行情,自不甘为人作嫁,遂于一九
六○
年毅然创办《明报》。次年又创办了香港第三本武侠杂志——《武侠与历史》。
香港出版业中原本一枝独秀的伟青出版社也因“武林”、“三育”的继起,形成三
足鼎
立的局面。
在这三数年中,台湾虽没有出现过任何武侠杂志,但出版武侠小说的出版社,却先
后成
立了几十家,而小说出租店更蓬勃发展到三千余家。
台湾这种畸型的发展,完全由于市场大量的需要。
此期间,台湾的报纸,家家竞载武侠小说。几位当代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司
马
翎,每人每天至少有两篇小说在报刊连载;卧龙生全盛期有四五篇。他们不但收入丰厚
,而
且“社会地位”也身价百倍。
流风所至,引得各行各业的人士,个个摩拳擦掌,拍刀跃马,想闯进武侠天地碰碰
运
气。
这不仅是武林的战国时代,也正是武侠小说所仅见的一段黄金岁月,而台湾武侠文
坛在
这风云际会的盛时,的确也人才辈出。
原有的名家,除郎红浣先生因年高退出江湖、颐养天年,伴霞楼主远走香江、侠踪
杳杳
外,卧龙生的《玉钗盟》、《无名萧》、《降雪玄霜》、《素手劫》、《风雨燕归来》
等,
都在这时期完成。
司马翎也写出了《挂剑还情记》、《八表雄风》、《剑神传》等名著。诸葛青云的
《紫
电青霜》、《夺魂旗》、《折剑为盟》、《玉女黄衫》、《半剑一铃》等,也陆续问世
。
其他如柳残阳的《玉面修罗》、东方玉的《北山惊龙》、武陵樵子的《十年孤剑沧
海
盟》、南湘野叟的《碧血丹心》、丁剑霞的《八方风雨会中州》、独抱楼主的《碧玉弓
》、
萧逸的《铁雁霜翎》、古如风的《古佛心灯》、慕容美的《英雄泪》、秦红的《无双剑
》、
孙玉鑫的《万里云罗一雁飞》、墨余生的《海天情侣》、上官鼎的《烽原豪侠传》、陆
鱼的
《少年行》、高庸的《天龙卷》等等,都是脍炙人口、名噪一时的作品。
这时,古龙已侠影初现。他早期的作品《孤星剑》、《剑毒梅香》、《游侠录》等
也都
在此一时期完成。
至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间,台湾武侠文坛又亮起三道星光——
易容,因替卧龙生续完《天香飙》,并完成第一部署名“易容”的处女作《血海行
舟》,立时名扬武林,又继续写出《王者之剑》、《大侠魂》、《河岳点将录》。虽然
就此
封剑,但这几部佳作至今仍畅销不衰。
另一位是接写诸葛青云《血掌龙幡》一炮而红的独孤红。他因此而自立门户,先后
写出
《雍乾飞龙传》、《大明英烈传》、《满江红》、《丹心录》、《玉翎雕》等名篇,而
跻身
名家行列。
再一位也是以接写诸葛青云《江湖夜雨十年灯》而震撼武林的司马紫烟。他连笔名
都和
诸葛青云成了有趣的对偶。
司马紫烟著作甚丰,其中三部尤其出色。第一部就是代诸葛执笔的《江湖夜雨十年
灯》;第二部是《圆月弯刀》,却又早成了古龙名下的作品(古龙定书名,并写了前十
章,
稿约太多,无暇继续,即请司马紫烟续完,最后仍由古龙修改定稿,著作权属于古龙)
;第
三部是在《大华晚报》连载长达五年、一百五十万字的《紫玉钗》。此书在汉麟出版社
出版
时,分成了《上林春》、《长干行》、《玉钗寒》三大部,虽然书名典雅,并精心排印
,却
“叫好不叫座”,因为读者不承认它是武侠小说,只承认它是“历史小说”。
这一段繁华锦锈的黄金岁月,维持了五年之久。所谓“盛极必衰”。当时的台湾,
有不
少政治迷信、政治禁忌。一些无聊的官僚、政客,对武侠小说、电视剧、京剧,制订了
不少
无聊的框框,包括:不能骂“老不死”、不能谈“剪除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兴亡
”、
不能“引起思家、思乡”等。像京剧的《如王别姬》、《四郎探母》就是这样被禁演的
。
这时,武侠小说里的侠客,既无贪官可除,当然毋庸“替天行道”,只好一个个去
找
“秘笈”、挖“宝藏”了。
所以,台湾武侠小说被人诟病为“武而不侠”,实在其来有自。
这些无聊的框框,当然也扼杀了武侠小说的生机。
四、古龙之前无“新派”
天下事没有一成不变的。近年来,因武侠小说已受到一定的肯定,遂有了“新派”
之
说。
许多论者咸认为金庸、梁羽生二位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
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我敬佩金、梁二位的成就,但那只是“变”而不能算“新
”。
这就像传一详。《诗》三百篇是诗,到了“太康体”、“元嘉体”还是诗,再到了“徐
庚
体”、“齐梁诗”、“玉台体”、“元和体”、“长庆体”、“西昆体”,它还是诗。
对这
些,学者、论者仅能将千年以来的诗区分为“古诗”、“近体诗”或“今体诗”,而不
敢称
它是“新诗”。只是到了“五四”,胡适之、徐志摩出,他们的诗才算是“新”诗。
同理,武侠小说只有到了古龙才算是“新”,才堪称之为“新派”。也正因为古龙
的
“脱胎换骨”、“重临江湖”,才又为武侠小说缔造出另一高峰。
古龙,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浪子。有家,却享受不到家的温馨;喜好西洋文学,环境
又使
他无法在“淡江英专”深造下去。自动休学后,就仗着一支代剑的笔,闯荡江湖,四海
为
家。
一九六○年前后,他曾和如日中天的“三剑客”订交,过从甚密。但卧龙的枭雄、
诸葛
的霸气、司马的深沉,使他感受到“三大”的压力,也使他悟出要想和“三大”并驾齐
驱、
一较身手,就必须求变、求新的道理。
于是,他伴着一位具“田园美质”的小家碧玉,远避尘嚣,在一处青山碧水的小镇
,过
着半隐的生活。
浪子和田园,是无法谐和的色调。不到三年,他就痛苦地离开了小镇,也挥别了那
位相
伴三年的“她”,带着无边的迷惘与落寞,重又投入浩瀚江湖。
三年的山林生涯,对他的创作确有相当大的启迪。《绝代双骄》和《楚留香传奇》
中的
《血海飘香》都是在重入江湖后完成的。
这两部作品问世后,古龙的名气越来越大,钞票越来越多,交游也越来越广。
相识满天下,古龙身边没有断过朋友,但知己又有几人?
秦楼舞榭,千金买笑,依红偎翠,名剑风流。古龙身边从未断过女人,然而,他究
竟真
爱过谁?谁又真爱过他?酒醒人散后,依然是一片寂寞,无边萧瑟。
这些悲、欢、离、合,点缀了他的浪子生涯,也走进了他的小说。
于是,他写出了《风云第一刀》。上半部一九六八年连载于香港《武侠世界》,下
部易
名《铁胆大侠魂)连载于一九六九年创刊的香港第四本武侠杂志——《武侠春秋》,一
九六
○年出单行本时将上下部两部合并,改名为《多情到客无情剑》。(此名虽有诗意,但
将第
一主角“小李飞刀”换成“剑客”却不够妥当,故上海学林出版社将其恢复原名。)
此时,香港梁羽生的巅峰之作《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以及《云海玉弓缘
》均
已完成。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果真是笑傲江湖,睥视武林,严然有主盟
武林
天下的雄姿。
而张梦还却于此时退出武林去做专业骑师,牟松庭也因故退隐,蹄风移居加拿大,
那
“天下第一快笔”的倪匡忽然兴趣大变,改写起现代动作和科幻小说。
香港武侠文坛的“青黄不接”,只有靠台湾作家的供稿,古龙当然成了第一人选。
就在这一年,他携带一位“东洋美女”搬进了台北市牯岭街的“三福公寓”,过着
神仙
美眷般的生活。这段日子,是古龙一生最快乐、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
为了静静品尝、享受这在美好的生活,古龙屏绝了那些交游,但有三个人是仅有的
例
外:一个是“新派”武侠名家高庸,一个是曾多次为各武侠名家捉刀、号称“天下第一
枪
手”的于东楼,还有一个便是正以科幻小说享誉香港的倪匡。
在“三福”这段幸福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和高庸、于东楼同进同出,一起谈故事、
写
稿,夜晚则一起去喝酒。他那几部名著如《风云第一刀》,《萧十一郎》,《流星·蝴
蝶·
剑》,《欢乐英雄》,《天涯·明月·刀》,《大人物》,《惊魂六记》第一部的《血
鹦
鹉》,《江湖人》第一部的《三少爷的剑》,《楚留香传奇》续集的《鬼恋传奇》、《
蝙蝠
传奇》、《桃花传奇》、《七种武器》的前五部《长生剑》、《碧玉刀》、《孔雀翎》
、
《多情环》、《霸王枪》,还有金庸亲自向他约稿的《陆小风传奇》等等,几乎都是在
这里
完稿的。
“三福公寓”似乎是块“福”地,古龙就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已登上“新派”掌门人
的宝
座。高庸也因写《纸刀》和《祸水双侣》等佳作,而逐渐受到电视界的重视,终于成了
台湾
最负盛名的编剧人之一;而于东楼也在此时创办了汉麟出版社,社址就在“三福公寓”
楼
下。
一九七二年,古龙离开了那位日本美女,又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香港的武侠小说业,此时受到电视台纷纷抢拍武侠剧的影响,市场一蹶不振。金庸
写完
《鹿鼎记》之后,将《明报》副刊的地盘让给了古龙,宣告封笔。香江的武林天下,靠
梁羽
生一人就独木难支了。
台湾武侠小说业也因日本漫画(动画片)和武侠片的涌进,生意一落千丈,无复当
年盛
况。
尽管古龙魅力十足,但他的作品越来越少,自然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几位成名的作家,为了生存,也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纷纷改变风格,竞相仿效古
龙,
希望写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风尚下,司马翎的《玉钩斜》、《飞羽天关》,慕容美的《烛影摇红》、《天
煞
星》,柳残阳的《枭中雄》、《拂晓刺杀》、《明月不再》等也风光一时。
“新派”统一了武林,古龙当然成了实至名归的“武林至尊”。(按:OK!至尊武侠扫
校)
正所谓“誉,谤亦随之”,此时有人批评古龙武功招式写得太少,不像武侠小说。
陈晓
林先生在他的《奇与正》一文中就说过:“武侠小说发展到古龙时,已经没有办法用武
功或
招式来讨好、吸引读者,因为读者所要看的武侠小说内涵,恐怕不再是一招一式的问题
。”
也有人说古龙缺乏“旧的学养”,少了诗情画意的味道。
也有人批评他行文和排列的方式。
但我却认为,这些地方正是他的“变”和“新”的所在。在此试举《风云第一刀》
第四
十五章《千钧一发》中的一段:
他也希望郭嵩阳还没有遇到荆无命和上官金虹。
他只希望自己现在赶去还不太迟。
现在的确还不太迟。
秋日仍未落到山后,泉水在阳光里闪烁如金。
金黄色的泉水中,忽然飘来一片枫叶。接着是
两片,三片,七片,八片……无数片。
枫叶红如血,泉水也被染红了。
秋尚未残,枫叶怎会凋落?
这种写法,已冶情景于化境。你能说他没有“诗意”吗?
这样的排列,又有什么不好?
而除了古龙,谁有如此匠心妙笔?谁又作过如此的尝试?
五、武侠风云似乎落幕了。
一九七三年,台湾武侠出版业似乎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侠小说出租店,剩下
的不
到一半,且多半改以出租漫画和娃娃书为主。
武侠出版业的“龙头”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丛书”,春秋出版社正计划移民美
国,
“海光”、“新台”早已先后转行,“大美”、”四维”、“明祥”和“新生”,都因
老板
去世而停业,仅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撑残局。
香港的《武侠小说周报》、《武侠与历史》早已停刊,《武侠世界》和《武侠春秋
》也
全赖台湾作家的作品才得以支撑。
至于专出武侠书的那几家出版社,早已转了方向,唯有《武侠世界》所属的环球图
书公
司和《武侠春秋》所属的鹤鸣出版公司还偶尔将杂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单行本
,其
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湾的作品苟延残喘。
在此期间,古龙的名著如《风云第一刀》、《流星·蝴蝶·剑》、《萧十一郎》、
《楚
留香传奇》和《陆小凤》等,都被香港邵氏影业公司以大手笔的气魂一一拍成电影,台
、港
两地的电视台也把他的小说抢拍成连续剧。一时街头巷尾所看到的都是他的电影海报,
听到
的都是影、视中的主题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古龙旋风。”
汉麟出版社和桂冠出版社送乘机把古龙的小说改变版式精版精印,大受欢迎,为市
场掀
起再一次高潮。为了配合这种版本,租书店不得不改制书架。过去不屑销售武侠小说的
各大
书局,甚至连铁路、公路车站的小卖部和机场的书廊都争相销售。这实在是武侠小说式
微中
的异数。
风气一开,也带动了武侠小说版本的革新。
“汉麟”一战成功,创下辉煌成果。武侠名家继古龙之后,卧龙生、柳残阳、独孤
红、
慕容美、司马紫烟、秦红等尽归“汉鳞”旗下,大有一统武林之势。
只是这些名家大多已过中年,创作力日衰,武侠文坛隐呈欲振乏力的倾向,就在此
际,
幸有新星温瑞安之崛起。
温瑞安正值英年,笔疾如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连续推出了《神州奇侠》
、
《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系列作品。
一九八一年他因“政治”问题被迫离台,去香港另闯天下。一九八二年后,他除了
续写
《神州奇侠》、《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系列作品外,又创出“神相李布衣”
和
“七大寇”系列,开始创出“后武侠时代”这个名词。
姑不论“后武侠时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侠,也不知他能否像金庸、古龙一样
创造
一个更新的武侠时代,但他勇于求变、求新的精神,还是值得称许和鼓励的。
这时,香港除了温瑞安之外,以接写古龙《惊魂六记》脱颖而出的黄鹰(本名王明
)也
日渐走红,他仿效古龙手法,写出了《天蚕变》、《名剑》、《大侠沈胜衣》等故事;
青年
作家龙乘风(本名陈剑光)也摹仿古龙笔法,写出以龙城璧为主角的《快刀浪子》系列
小
说,均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
台湾再度绽放的“武侠美景”,转眼就又凋谢,古龙和梅宝珠女士结婚,但婚姻生
活并
没有给他带来创作灵感,这个浪子的酒反而越喝越多,体能也越来越差,稿子也越写越
少。
而汉麟出版社也把发行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了以发行见长的万盛出版公司。于东楼放
下
“铁算盘”。也没有拿起笔,却一袭征衫、云游四海去了。
一九八七年,古龙再做新郎,与第二位太太于秀玲女士结婚,不久便英年遽逝,结
束了
短短四十八年、却多采多姿而又残破、寂寞的一生。
慕容美、司马翎、孙玉鑫、司马紫烟也相继谢世。台湾武侠的黄金岁月、风云时代
,似
乎已开始落幕了。
六、江河万古,仁侠千秋
在蒙蒙阴霾中,香港武侠电影再度兴起,卧龙生受邀重新修订《仙鹤神针》,是名
《新
仙鹤神针》;“逃禅”的于东楼也在友好的鼓舞下,重新拿起那支沉重的笔,一九八八
至一
九九三年,他先后完成了《铁剑流星》、《魔手飞环》(《碧血黄金》系列作)、《短
刀
行》和《侠者》。
他的作品故事明快,用笔简洁,写英雄不神化,写红颜各具风情,较赤裸裸的古龙
更含
蕴有致。
在一片凋零中,于东楼重返江湖,而开始创作他自己的武侠小说,他能不能人力回
天、
挽此武林浩劫?谁也不敢保证。但“继往开来”的事总是需要人来做,有人做才有希望
,武
侠小说也一样。
同时,我坚信:世上只要有人类,就会有纷争和恩怨;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恻隐和
同
情。
恻隐就是“仁”,同情就是“侠”。
江河万古不灭,仁侠也必与人类永存天地;而彰显、歌颂仁、侠精神的武侠小说,
也当
然会日新又新,万古长存,永远不致成为“走进历史”的历史名词。
Ⅳ 古龙写的经典武侠小说有哪些
(一)原著作品
由新诗入门。初中时曾在《联合报》发表新诗(1952)。
第一篇拿稿费的小说:短篇文艺〈从北国到南国〉(1955)。
生平撰写武侠小说六十余部。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篇幅最大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读者肯定的“古龙第一书”:《多情剑客无情剑》。
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取消章回体的奇书:《萧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时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欢乐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陆小凤传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为背景者:《绝不低头》。
最痛苦的创作经历: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国时报》腰斩。
最后发表的武侠小说:《大武侠时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
三小系列:“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大武侠时代”。
空有其名的系列:“惊魂六记”,仅完成一部分《血鹦鹉》,此后由黄鹰接手。
最喜欢的主角:《大旗英雄传》铁中棠、《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欢乐英雄》郭大路。
第一部被改编的原著剧本:《萧十一郎》(1969)。
最后一部原著剧本:可能是《一剑刺向太阳》(1985)。
散文集:《不是集》(香港:玉郎)。
《谁来跟我干杯?》(天津:百花文艺,与《不是集》内容基本一致)
《谁来跟我干杯?》(台北:风云时代)。
首载次数最多的期刊:香港《武侠春秋》。
首载次数最多的报纸:台湾《联合报》系,包括《民生报》。
生前主要的出版者:台湾:真善美、春秋、南琪、汉麟、桂冠、万盛、风云时代
香港:武侠春秋、武林、武功(翻印)、华新(翻印)、环球、天地
中国大陆:珠海、太白文艺
目前主要的出版者:风云时代(台湾)、珠海(中国大陆)。
(二)影视改编
作品至少改编为八十部以上的电影(或称两百五十部)。担任过二十五部以上的编剧。
作品改编为七十部以上的电视剧。1982年担任过华视的编剧。
最早改编为电视剧的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1960年代末张宗荣主演,闽南语发音。
最早改编为电影的作品:《绝代双骄》,1971年4月《玉面侠》,香港邵氏出品。
扬名立万的改编电影: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
拍过最多电影的导演:楚原,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剑》开始。
演过最多主角的影星:狄龙,1976年邵氏《天涯·明月·刀》开始。
最轰动的电视剧:1977年香港无线电视《楚留香》,郑少秋主演
Ⅵ 古龙都写过哪些武侠小说
一)原著作品
由新诗入门。初中时曾在《联合报》发表新诗(1952)。
第一篇拿稿费的小说:短篇文艺〈从北国到南国〉(1955)。
生平撰写武侠小说六十余部。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篇幅最大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读者肯定的“古龙第一书”:《多情剑客无情剑》。
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取消章回体的奇书:《萧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时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欢乐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陆小凤传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为背景者:《绝不低头》。
最痛苦的创作经历: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国时报》腰斩。
最后发表的武侠小说:《大武侠时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
三小系列:“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大武侠时代”。
空有其名的系列:“惊魂六记”,仅完成一部分《血鹦鹉》,此后由黄鹰接手。
最喜欢的主角:《大旗英雄传》铁中棠、《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欢乐英雄》郭大路。
第一部被改编的原著剧本:《萧十一郎》(1969)。
最后一部原著剧本:可能是《一剑刺向太阳》(1985)。
散文集:《不是集》(香港:玉郎)。
《谁来跟我干杯?》(天津:百花文艺,与《不是集》内容基本一致)
《谁来跟我干杯?》(台北:风云时代)。
首载次数最多的期刊:香港《武侠春秋》。
首载次数最多的报纸:台湾《联合报》系,包括《民生报》。
生前主要的出版者:台湾:真善美、春秋、南琪、汉麟、桂冠、万盛、风云时代
香港:武侠春秋、武林、武功(翻印)、华新(翻印)、环球、天地
中国大陆:珠海、太白文艺
目前主要的出版者:风云时代(台湾)、珠海(中国大陆)。
(二)影视改编
作品至少改编为八十部以上的电影(或称三百部)。担任过二十五部以上的编剧。
作品改编为七十部以上的电视剧。1982年担任过华视的编剧。
最早改编为电视剧的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改编的英雄榜,1974年张宗荣主演,闽南语发音。
最早改编为电影的作品:《绝代双骄》,1971年4月《玉面侠》,香港邵氏出品。
扬名立万的改编电影: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
拍过最多电影的导演:楚原,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剑》开始。
演过最多主角的影星:狄龙,1976年邵氏《天涯·明月·刀》开始。
最轰动的电视剧:1977年香港无线电视《楚留香》,郑少秋主演。
Ⅶ 推荐些经典的武侠小说 最好有拍成电视
古大师早期作品:苍穹神剑 【处女作】 月异星邪 , 剑气书香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又称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 失魂引 ,游侠录
,护花铃 (有新生代武侠作家沧月又作护花铃) , 彩环曲 ,残金缺玉 ,飘香剑雨 【佳作】 剑玄录 ,剑客行 。
中晚期作品: 浣花洗剑录 【佳作】 情人箭 又名《怒剑》 【佳作】
大旗英雄传 又名《铁血大旗》 【佳作】 武林外史 又名《风雪会中州》 【代表作】 名剑风流 (结尾由乔奇代笔) 【佳作】 绝代双骄 【代表作】
楚留香传奇(又名铁血传奇)分为三部:【代表作】 《血海飘香》 《大沙漠》 《画眉鸟》
楚留香传奇续集分为四部: 【代表作】 鬼恋侠情 【又名借尸还魂】 蝙蝠传奇 , 桃花传奇 , 新月传奇 ,午夜兰花 ; 多情剑客无情剑 (又名风云第一刀) 【代表作】
九月鹰飞 (风云第一刀后传) 【佳作】 天涯·明月·刀 【代表作】
边城浪子 (天涯·明月·刀后传)【佳作】 萧十一郎 【代表作】
火并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续集) 流星·蝴蝶·剑 【代表作】 “七种武器”系列:【代表作】 ,长生剑 ,碧玉刀 ,孔雀翎 ,多情环 ,霸王枪 ,离别钩 。拳头 【仅完成六种,此非七种武器之一】 七杀手 【佳作】 剑·花·烟雨·江南 。绝不低头 (唯一的一部现代版动作小说)【佳作】 大人物 【佳作】 拳头 【又称愤怒的小马】 三少爷的剑 【佳作】
陆小凤传奇系列(共七部):【代表作】 陆小凤传奇 ,绣花大盗 ,决战前后 , 银钩赌坊 ,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 ; 剑神一笑 。 大地飞鹰 【佳作】 血鹦鹉
七星龙王 ,碧血洗银枪 ,英雄无泪 【佳作】圆月弯刀 (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佳作】
欢乐英雄 【代表作】 白玉老虎 【代表作】 白玉雕龙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佳作】 风铃中的刀声 【佳作】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佳作】 (部分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纪念篇】 (遗作, 短篇)
增补作品集(仍为古大师的作品):
菊花的刺 【增补集】 剑气严霜 【增补集】 铁剑红颜 【增补集】
本人最热爱的武侠作家就是古大师。个人比较喜欢古大师对“侠”的理解,相比古大师,金老笔下的'侠'都是典型的民族英雄,金老认为;:侠之大者,当为国为民;故事真实性较强,金老很善于编造历史,如果,你不读史实多会为其文所引,以为历史就是那样;而古大师笔下的“侠”是更意象的更热血也更自由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古大师有着一颗真真正正的侠义之心~!!我认为"侠”不是指某种具象的行为,而是指"侠义之心”。不管身份地位如何,有一颗侠义之心的人就配得上“侠”这个字~!!很多人认为古大师不若金老,我只能说个人喜好不同;古大师的作品中也并不泛民族英雄式的人物。我们读武侠小说为的是放松心情舒缓心境,政治、国谋只会让人疲惫。
观文观字识其人,能写出古大师那样的小说的人必然有着丰富的经历;正因体会过生活中的痛楚与艰辛才会愈发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金老的学识确实比古大师渊博,我认为金老可以称得上学者;但称不上侠者~~而古大师是真正的侠者,古大师胜就胜在‘侠义之心’古大师的现实生活也是如一个侠者一样的。虽然古大师早期的作品确实有些虎头蛇尾,但也是因着古大师的小说与金老同样,在最初发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报刊上连载的,因为某些临时突发原因或者外界压力,不得不匆匆收尾! 从而使一些作品不够完全。啊啊就这样吧!我心中的侠者——古 龙。 以下为相关影视作品:小李飞刀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60年代 台湾戏 小李飞刀 张宗荣、谷音、贝蒂
02、 1976 TVB连续剧 小李飞刀 朱江、黄元申、杏秀
03、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多情剑客无情剑 狄龙、 岳华、 余安安
04、 1980 台湾连续剧 英雄本无泪 游天龙、燕南希
05、 1981 香港邵氏电影 魔剑侠情 Mo jian xia qing 井莉、狄龙、傅声
06、 1981 香港电影 飞刀又见飞刀 Fei you jian fei 徐少强、黄正利、姜大卫
07、 1982 台湾华视剧集 小李飞刀 卫子云、龙传人、美力
08、 1984 香港电影 小李飞刀 凌云、李修贤、陆小芬
09、 1990 大陆连续剧 多情剑客 于健、安怡、邓晓鸥
10、 1992 香港电影 战神传说 (有剧情改编嫌疑) 钟镇涛、刘德华、张曼玉
11、 1995 TVB连续剧 小李飞刀 关礼杰、傅明宪
12、 1998 合拍连续剧 小李飞刀 焦恩俊、吴京
13、 2000 香港电影 小李飞刀之飞刀外传 王杰、千叶真一、黎姿
14、 2000 大陆连续剧 飞刀问情 焦恩俊、张延
15、 2003 香港连续剧 飞刀又见飞刀 张智霖、林心如
16、 2007 香港邵氏电影 小李飞刀 黄子腾、陈曦、黄敏烨
楚留香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楚留香 Clans of Intrigue 狄龙、徐少强、谷峰
02、 1977 香港电影 楚留香 The Clutch of Power 孟飞
03、 1978 香港邵氏电影 蝙蝠传奇 Bian fu chuan qi 狄龙、凌云、井莉
04、 1979 ATV连续剧 侠盗风流 潘志文、曾江、
05、 1979 TVB连续剧 楚留香 Chor Lauheung 郑少秋、赵雅芝
06、 1980 香港电影 折剑传奇 Zhe jian chuan ji 田鹏
07、 1980 台湾电影 楚留香传奇 刘德凯、孙嘉琳、张冲
08、 1980 台湾电影 楚留香与胡铁花 刘德凯、李烈、田骏
09、 1980 台湾电影 新月传奇 孟飞、石峰、杨钧钧
10、 1980 台湾电影 桃花传奇 孟飞、杨钧钧、汪强
11、 1980 台湾电影 中原一点红 凌云、田鹤
12、 1982 香港邵氏电影 楚留香之幽灵山庄 狄龙、邓伟豪、顾冠忠
13、 1982 台湾华视剧集 新月传奇 张冲、叶雯
14、 1982 台湾电影 弹指神功 姜大卫、赵雅芝、孟飞
15、 1983 香港电影 楚留香大结局 郑少秋、徐少强
16、 1983 台湾电影 午夜兰花 郑少秋、林青霞
17、 1984 TVB连续剧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 苗侨伟、翁美玲
18、 1985 台湾中视剧集 楚留香新传 郑少秋、米雪、高雄
19、 1993 香港电影 笑侠楚留香 Xiao xia Chu Liu Xiang 张敏、郭富城、邱淑贞
20、 1993 台湾电影 西门无恨 孟飞、杨钧钧、任世官
21、 1995 台湾剧集 香帅传奇 郑少秋、杨丽菁、沈孟生
22、 2000 合拍剧集 西门无恨 焦恩俊、刘玉婷、刘德凯
23、 2003 台湾华视剧集 新楚留香 黎姿、任贤齐
24、 2004 香港电影 盗帅留香韦小宝 张达明、马德钟、藤丽明
25、 2007 合拍剧集 楚留香传奇 朱孝天、胡静
26、 2010 大陆连续剧 楚留香新传 张智尧、樊少皇、金巧巧
陆小凤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6 TVB连续剧 陆小凤 Luk siu fung 刘松仁、郑少秋
02、 1978 香港邵氏电影 绣花大盗 Xiu hua da 詹森、井莉、岳华
03、 1981 香港邵氏电影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刘永、岳华、白彪
04、 1981 香港电影 剑神一笑 刘德凯
05、 1981 香港电影 一凤东飞九万里、剑气满天花满楼 孟飞、杨钧钧、石峰
06、 1984 台湾华视剧集 陆小凤 卫子云
07、 1986 TVB连续剧 陆小凤之凤舞九天 万梓良、陈秀珠
08、 1996 台湾电影 凤舞九天 孟飞
09、 2000 香港电影 决战紫禁之巅 Kuet chin chi gam ji din 刘德华、郑伊健、张家辉
10、 2000 合拍连续剧 陆小凤 林志颖、 陶红
11、 2001 合拍电视剧 陆小凤之凤舞九天 孙耀威、黎姿
12、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陆小凤前传 张智霖、张智尧、张达明
13、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大金鹏王 张智霖、张智尧、何润东
14、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铁鞋传奇 张智霖、张智尧、李雄
15、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张智霖、张达明、
16、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 张智霖、严宽、何润东
17、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银钩赌坊 张智霖、吴毅将、钟淑慧
18、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 张智霖、范文芳、何润东
19、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 何润东、张智霖、张达明
20、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 张智霖、何润东、林聪
21、 2006 央视电影 陆小凤传奇之血衣之谜 张智霖、何润东、张达明
绝代双骄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1 香港邵氏电影 玉面侠 Yu mian hu 何莉莉、谷峰、樊梅生
02、 1978 台视连续剧 绝代双骄 夏玲玲、江明、张璐
03、 1979 香港邵氏电影 绝代双骄 Jue dai shuang jiao 傅声、王戎、文雪儿
04、 1979 TVB连续剧 绝代双骄 Legendary Siblings 黄元申、石修、黄杏秀
05、 1986 台视连续剧 新绝代双骄 杨盼盼、黄香莲
06、 1988 TVB连续剧 绝代双骄 梁朝伟、黎美娴
07、 1992 香港电影 绝代双骄 刘德华、林青霞、张敏
08、 1993 TVB连续剧 魔刀侠情(主线影射多部小说情节) 温兆伦、蔡少芬
09、 1999 台湾连续剧 绝代双骄 林志颖、苏有朋
10、 2001 台湾连续剧 绝世双骄 林志颖、TAE
11、 2005 大陆电视剧 小鱼儿与花无缺 谢霆锋、张卫健
萧十一郎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1 香港邵氏电影 萧十一郎 Xiao shi yi lang 金霏、邢慧、韦弘
02、 1978 香港邵氏电影 萧十一郎 Xiao shi yi lang 狄龙、井莉、刘永
03、 1978 TVB连续剧 萧十一郎 谢贤、李司棋、黄淑仪
04、 2001 TVB连续剧 萧十一郎 Treasure Raiders 黄日华、邵美琪
05、 2002 合拍连续剧 萧十一郎 吴奇隆、朱茵
大旗英雄传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82 香港邵氏电影 大旗英雄传 Clan Feuds 狄龙、罗莽、廖丽玲
02、 1986 台湾中视剧集 大旗英雄传 孟飞、杨丽菁、关聪
03、 1989 TVB连续剧 铁血大旗门 石修、刘青云、麦翠娴
04、 2007 大陆连续剧 大旗英雄传 杜淳、崔林、秋瓷炫
武林外史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7 香港连续剧 武林外史 卫子云、米雪、文雪儿
02、 1979 香港邵氏电影 孔雀王朝 Kong que wang chao 李修贤、罗烈、余安安
03、 1983 台湾连续剧 明日天涯 江彬、史兰华、秦伟
04、 1986 台湾连续剧 武林外史 孟飞、陈玉玫、李黛林
05、 2000 大陆连续剧 武林外史 黄海冰、张琰琰、王艳
浣花洗剑录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9 ATV连续剧 浣花洗剑录 The Spirit Of The Sword 张国荣、文雪儿
02、 1982 香港邵氏电影 浣花洗剑 Huan hua xi jian 岳华、罗烈、刘永
03、 1996 ATV连续剧 剑啸江湖 刘松仁、庄静而、徐少强
04、 2008 合拍连续剧 浣花洗剑录 乔振宇、谢霆锋、钟欣桐
流星蝴蝶剑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6 香港邵氏电影 流星·蝴蝶·剑 The killer clans 井莉、谷峰、岳华
02、 1993 香港电影 新流星蝴蝶剑 Butterfly Sword 梁朝伟、王祖贤、叶全真
03、 1993 新加坡剧集 莲花争霸 The Great Conspiracy 塔琳托娅、李南星
04、 1996 ATV连续剧 剑啸江湖 刘松仁、庄静而、徐少强
05、 2003 大陆连续剧 流星蝴蝶剑 郑少秋、丁子俊
06、 2010 大陆连续剧 流星蝴蝶剑 王艳、陈楚河
三少爷的剑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三少爷的剑 Death Deul 尔冬升、陈萍、凌云
02、 1977 香港连续剧 三少爷的剑 万梓良、徐少强、林司聪
03、 2000 大陆连续剧 三少爷的剑 何中华、俞飞鸿
名剑风流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9 TVB连续剧 名剑风流 夏雨、潘迎紫
02、 1979 香港连续剧 怒剑鸣 潘志文、阮佩珍
03、 1981 香港电影 名剑风流 Ming Jian Feng Liu 于珊、王冠雄、金汉
04、 1985 台湾连续剧 名剑风流 杨怀民、叶飞、陈丽丽
大人物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81 香港邵氏电影 红粉动江湖Ambitious Kung Fu Girl 陈观泰、米雪、林秀君
02、 2003 合拍连续剧 凡人杨大头 吴京、季芹、张恒
03、 2008 大陆连续剧 大人物 严宽、谢霆锋、李心洁
英雄无泪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9 TVB短剧 英雄无泪 黄树棠、刘丹
02、 1980 香港邵氏电影 英雄无泪Ying xiong wei lei 傅声、尔冬升、岳华
03、 1984 TVB短剧 青锋剑影 苗侨伟、刘嘉玲
04、 2006 合拍连续剧 泪痕剑 蔡少芬、焦恩俊
边城浪子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明月刀雪夜歼仇 狄龙、陈萍、罗烈
02、 1986 台湾连续剧 边城刀声 伍卫国、张振寰、曼凝
03、 1989 ATV连续剧 傅红雪传奇 惠天赐、黄曼凝、曾伟权
04、 1991 TVB连续剧 边城浪子 张兆辉、吴岱融
05、 1993 香港电影 边城浪子 Bin sing long ji 狄龙、袁咏仪、袁洁莹
06、 未上映 香港连续剧 风雷第一刀(本剧未拍完佳艺倒闭) 伍卫国、刘江
九月鹰飞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8 香港连续剧 九月鹰飞 游天龙、郑裕玲
02、 1986 ATV连续剧 九月鹰飞 Condor in September 刘松仁、魏秋桦、陈复生
天涯明月刀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6 香港邵氏电影 天涯明月刀 Tien ya, ming yueh tao 狄龙、井莉、罗烈
02、 1980 台湾电影 月夜斩 凌云、王冠雄
03、 1985 ATV连续剧 天涯明月刀 潘志文、罗乐林
04、 2010 大陆连续剧 天涯明月刀 谢霆锋、刘亦菲、孙俪
白玉老虎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白玉老虎 Jade Tiger 狄龙、谷峰、李丽丽
02、 1982 ATV连续剧 琥珀青龙 姜大卫、伍卫国
圆月弯刀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9 香港邵氏电影 圆月弯刀 Yuan yue wan 林建明、尔冬升、汪明荃
02、 1979 ATV连续剧 刀神 刘松仁、赵雅芝、石坚
03、 1997 TVB连续剧 圆月弯刀 古天乐、温碧霞
大地飞鹰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8 台湾电影 大地飞鹰 王冠雄、凌云
02、 1992 TVB连续剧 大地飞鹰 Land of the Condors 吴镇宇、黎美娴
其他作品系列
序号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要演员
01、 1970 香港邵氏电影 飘香剑雨 Lost Samurai Sword 田鹏、白鹰、唐宝云
02、 1977 香港邵氏电影 绝不低头 Jue bu di tou 苗可秀、邵音音、宗华
03、 1977 香港电影 剑花烟雨江南 Jian hua yan yu jiang nan 成龙、徐枫、佟林
04、 1981 香港邵氏电影 血鹦鹉 Xie ying wu 白彪、梁珍妮、顾冠忠
05、 1984 TVB连续剧 碧血洗银枪 "Bik hyu sai ngan cheung" 陶大宇、黄曼凝、陈复生
06、 1991 大陆电影 七星碧玉刀 The Seven-Star Jasper Sword 赵阳、李殿芳、单星梅
07、 2010 大陆连续剧 七种武器之孔雀翎 释小龙、于波
当然,金老的作品也是很优秀的,只是相对古大师我更喜欢古大师而已~~~~~~~~~
PS;古典武侠可是很优秀的哦~~~~~~~!!!! 以下为金老作品;
1 《书剑恩仇录》
2《碧血剑》
3《射雕英雄传》
4《神雕侠侣》
5《雪山飞狐》
6 《鸳鸯刀》
7《白马啸西风》
8《飞狐外传》
9《倚天屠龙记》
10《连城诀》
11《天龙八部》
12《侠客行》
13《越女剑》
14《笑傲江湖》
15《鹿鼎记》
最后,欢迎你加入古典武侠迷的行列。~~~~~~晚安。
Ⅷ 如来神掌出自哪一部武侠小说
出自柳残阳的小说《邪神门徒》、《天佛掌》。上世纪60年代,根据柳残阳原著改编的粤语神怪武侠片《如来神掌》曾红极一时,由当时的巨星曹达华扮演主角,整个系列曾先后拍摄5集,片中的“火云邪神”是主人公龙剑飞的师傅,也是绝技“如来神掌”的传人。后来,曾江、雪妮还续拍了《如来神掌再显神威》,可见这套电影当时的热门程度。而到了1982年,邵氏还推出了新版《如来神掌》,万梓良在片中扮演的就是“火云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