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大全 » 三国演义后续全集小说

三国演义后续全集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5-25 22:10:56

⑴ 三国演义的后续 刘备死后 后面还有什么 发下

223年4月: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诸葛亮南征运桐。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旁蚂坦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倭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物陆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司马懿亡。 252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司马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⑵ 求三国演义小说全集

不知道你要什么版本的,你要在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电子版的是什么格式的,也就是说你要在什么上面看

⑶ 求关于吕布和貂蝉的穿越小说

2010年史诗大剧《新三国演义》是一部展现了汉末三分群雄逐鹿局面和汉晋时代文臣武将丰采的历史正剧,取材自中华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和史书《三国志》,剧中既保留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又根据...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 在线观看、剧情、剧照 -
(更新全集)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 在线观看、剧情、剧照 -
(连载完结)
· 播出时间:2010年5月2日四卫视首轮播出
· 导演:高希希 编剧:朱苏进 .总制片:杨晓明 李姝 李明
· 主演: ·
· 陈建斌 饰 曹 操 陆 毅 饰 诸葛亮
· 于和伟 饰 刘 备 张 博 饰 孙 权
· 倪大红 饰 司马懿 黄维德 饰 周 瑜
· 何润东 饰 吕 布 林心如 饰 孙小妹
· 出品: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
· 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安徽电视台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 天津电视台
· 北京东方恒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 北京百盟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集数:50更新集数:影片类型: 名作改编 历史国家/地区: 大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崛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
导演:
高希希Xixi Gao
演员:
陈建斌Jianbin Chen
陆毅Yi Lu
林心如Ruby Lin
陈好Hao Chen
影片类型:
名作改编 历史
国家/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拍摄年代:
2009
集数:
50
发行日期: 2010
日前,高希希执导的新《三国》电视剧刚刚举行完一轮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近日又爆出片头、片尾两首主题歌。新浪作为该剧独家官网合作伙伴,特别率先进行独家首发。
据悉,两首主题歌均为中国影视音乐界泰斗赵季平作曲、易茗作词,并由著名歌唱家谭晶、廖昌永分别演唱。其中片头曲《还我一个太平天下》高亢雄壮,充满了金戈铁马的刚烈激越之气,听罢使人热血沸腾。

2010年最受关注的华语电视剧第一名:新版《三国演义》
期待指数:超五星
在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小说,在中国的影响力也是第一的,而新版的《三国演义》无论是在投资上,演员阵容上,都是一流的,最近曝光的几组新《三国演义》片花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新《三国演义》的精彩,所以笔者将新《三国演义》放在2010年最受期待的电视剧第一名,一点都不为过。
. 新《三国》开播在即 林心如版孙尚香接受检阅 2010年04月16日21:57腾讯娱乐我要评论(13) 字号:T|T
《三国演义》开播在即,新一轮名著热又将开始。在《新三国》中大家关注的不乏曹操、诸葛亮、刘备、周瑜等男性角色,但貂蝉、孙尚香、小乔等女性角色也甚是眨眼,特别是在高希希导演版的《新三国》中由林心如出演的孙尚香一角,将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早在电视剧开拍之即,林心如出演孙尚香的消息便引起了大家的极度关注,且不论高希希导演是如何盛赞林心如,如何力邀林心如出演该角。光是因为电影《赤壁》中孙尚香一角是由林心如好姐妹赵薇出演,就吸引了绝对的关注度。因为大家都颇为惊讶的是同是好姐妹,同是“格格帮”,同是当前影视界一线女星、中坚力量,却又如此奇妙的同出演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历史人物“孙尚香”,连林心如自己也表示,自己和赵薇都跟“孙尚香”很有缘。
至于林心如版本的孙尚香将有哪些惊喜,哪些区别于赵薇版的孙尚香,林心如表示接受观众的检阅,也希望观众在看了自己出演的孙尚香后给一个客观的评价,更可以提高贵的意见,因为《新三国演义》中的孙尚香相较《赤壁》中的孙尚香而言将呈现的更全面,更多棱角和视觉。同时林心如也表示,自己出演的孙尚香也让自己有了一次突破,有了一次新的尝试,因为孙尚香这个角色让她的银屏形象多了一面,那就是飒爽英姿,或者有点男孩气。
从电影《非常完美》、电视剧《美人心计》、《新三国演义》,到今年暑期将连续上院线的《倾城》、《无人驾驶》、《活该你单身》等三部风格迥异的林心如电影作品,不难看出林心如在演艺事业上的求新,求变,力求更多突破的决心。
5月2日,耗资超过1.6亿元的新《三国》就将登陆包括安徽卫视在内的四家卫视。虽然该剧每集叫出150万元的天价,但仍让各播出平台趋之若鹜,光是安徽卫视,就为这部戏掏了4000万元,此外,还有海外电视台也争相购买。“可以说,《三国》是目前中国电视剧在海外走得最远最广的一部,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购买了该剧版权,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从未播出过中国电视剧的国家。”昨日,率陈好、陆毅、黄维德、于荣光、沙溢、于和伟、何润东等一众主演出席北京首映礼的导演高希希自信地对记者说。
在这部以“新四大名著中涉及人物最多、场景最复杂、明星最多”而闻名的剧作里,剧本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到270余人,其中主要人物几十人,仅这一部分的工作量就相当于普通电视剧工作量的近十倍;而老版里并未过多体现的“战争戏”和在原著里未涉及的“情感戏”,才是最耗高希希心血的部分,也是主演们众口一词的“亮点”所在。“男人可以在戏里看到恢弘而残酷的战争,女人可以在戏里看到细腻如丝的情感,不是所有的戏都能将这两个元素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沙溢如此感叹。相比起旧版,新《三国》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演员们如此骄傲?
【三国人物志】
对新《三国》的人物形象,陈好底气十足:“看一批新时代的人演出一种新时代的味道,这也是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在阐述角色时,众主演在解释新版人物的塑造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人物的完整性”。据说,在新版里,每一个角色都能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个性或完整的故事。
●何润东:吕布付出真爱
“以前大家对吕布的理解就是一个战神,但新版吕布在打戏的基础上增加了爱情的戏份。《三国》里其他人物是事业为重,吕布却可以为爱情放弃一切。旧版里的吕布,跟貂蝉的戏是有着‘阴谋感’在里头,是因为政治因素而展开故事,但新版吕布和貂蝉有真爱,他们俩的感情很唯美,很浪漫。高导看了我们的戏开玩笑说,你们演得很偶像剧。的确是很偶像剧,但是是三国时代的偶像剧,那个年代的《泡沫之夏》。”
●黄维德:周瑜气度不凡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周瑜是一个心机重、城府深、气度小、为成功不择手段的人,大家对‘三气周瑜’的典故印象也很深刻。但在我的这个版本里,大家可以看到周瑜的大气,他被诸葛亮、刘备用计后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他被激是因为他有着太多的无奈。在三国的时局里,每个人都被牵制得很厉害,周瑜临死时,他的心痛我感觉得到。”
●沙溢:孙策未被忽略
“一句话,这个版本的孙策比旧版丰富很多。旧版里,孙策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但在新版里,这个角色是文武兼备,他的个性、他的爱情都被完整地叙述了出来。我最满意的一场戏是最后那场戏,我基本上是全身用纱布缠着,只露了一双眼睛,但我用眼睛把孙策所有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
●康凯:张飞也很可爱
“张飞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但很多影视剧中的张飞都是有勇无谋的,我这个版本的张飞不一样,他有勇有谋,他总有很多小主意,但总谋不好,好心办坏事。新版里头,张飞最大的不同就是展现出了可爱的一面,在他两位义兄面前更是如此。比如,在刘备请回诸葛亮时,刘备感叹‘如鱼得水’。后来打仗了,张飞坐在那里不肯出征,耍小脾气:’大哥,你不是有水吗?你让水去打仗呀!’”
●张博:孙权稳如泰山
“旧版里,一直都是‘两国演艺’,并没有‘三国演义’,因为孙权这边从来都是模糊带过。但在这个版本里,我们揭开了孙权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告诉观众,孙权是如何从一个18岁的孩子成长为一代帝王的!塑造这个人物,我就抓住一个字:稳。他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人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诸葛亮来游说的时候他都是稳如泰山,甚至比平时还要稳。”
●陆毅:孔明苍凉沉重
“诸葛亮在人们眼中是智谋的化身,但是他心中最大的梦想和使命,他却没有完成,所以他的一生越老越悲凉。拍‘出师表’这场戏的时候,老年诸葛亮的造型和青年、中年时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少了年轻时的飘逸洒脱,更多的是一种沧桑和悲凉。火烧断谷口那场戏,诸葛亮本来希望一场大火能够打败司马懿,没想到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戏里诸葛亮悲怆地呼叫,‘上苍再多给我十天时间,我就能保全蜀国……’临死的时候,他从不离身的羽毛扇子悄然坠地……一个那么睿智和有谋略的人,最后没有完成心中的使命,这种苍凉感真的很沉重。”
【三国感情戏】
●三段恋情荡气回肠
战争戏是《三国》的重头,因此,新《三国》用一连串数字来“刺激”观众:四个小时,两部完整电影的合成量。几十万元的攻城车要做好几辆,战车过百辆,每支队伍的甲胄达六百件,新西兰进口的纯种马数十匹,十几万人参与,180多人同期配音,后期制作团队半年创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的记录……“演员的投入,环境的设计以及武术指导等都得跟上。有时候场面大时,群众演员达到上千人,骏马数百匹,为的就是要营造出真实的恢弘画面。”
但要说与老版最大的不同,“除了技术上更完善外,故事也更讲求情感因素。”高希希称,“在我看来,比大场面更难拍的是几个主角的内心戏。”他透露,剧中有三段浓墨重彩的恋情:“一是吕布和貂蝉的纯爱;二是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三是大小乔与各自夫君的感情。”剧中,貂蝉最后被曹操相中,想收入后宫,但一心跟定吕布的她,最后选择了殉情,其场景催人泪下。孙尚香与刘备最初虽为政治婚姻,但最后产生了老夫少妻的忘年恋,刘备死后的第二天,孙尚香也郁郁而死。大乔与孙策的感情也得以大力描写,小乔与周瑜的感情也着墨颇多。
【三国兵器谱】
1800年过去,重拍《三国》的高希希又将如何从点滴史料中重现那些被誉为“三国神兵”的传世冷兵器?昨日发布会上,担任该剧兵器顾问的民间收藏家、古兵器专家皇甫江为我们揭开了谜底。“里面的兵器都是经过深入研究、多方考据之后,根据历史的真实记录,再融合影视审美观念而精心设计的,经得起考验。在制作上,这些关键兵器都是用‘百炼钢’古法来铸造,这些兵器的价值毫不低于该剧明星的片酬!”
[七宝刀]
七宝刀见于《三国演义》(新版 旧版)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讲的是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
[丈八蛇矛]
在丈八蛇矛的设计上,同样采用了折衷的方法,即以宋代的蛇矛外形佩饰三国时代的纹饰,长度仍然是一丈八尺,但却是东汉官尺,不过总长度仍然达到428.4厘米,可谓气势惊人。以青铜铸造,表面浮雕神鹿、龙雀和卷草图案。这些纹饰均流行于魏晋,贴合三国时代,细腻精致,以突出张飞“粗中带细”的性格特征。
[倚天剑]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写道:“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皇甫江告诉记者,“这把剑的剑柄都是黄金锻造,整把剑价值大概30万到50万元。”
[孙权佩剑]
《三国演义》中,孙权的佩剑有两次著名的出鞘不多:一次是在第四十四回孙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另一次则是出现在第五十四回刘备下了占取荆州的决心,拔剑剁石为两段,孙权目睹此状后,也斩石为证。
[赵云枪]
三国英雄之中,赵云以常胜将军闻名。在此枪设计时,以突出高贵为基调,简洁锐利,但细部却藏精巧。
[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甚至被尊崇为中国古代第一冷兵器,因为其持有者是中国人长期顶礼膜拜的对象———武圣关羽。剧中对该刀的描述时:“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昨晚,安徽卫视在北京举行了新版电视剧《三国》首映礼。沙溢作为剧中主创现身首映礼现场,谈及他在拍摄《三国》时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对这部剧的感悟。
沙溢此次在剧中饰演一位被历史遗忘的“小霸王”孙策,却失去了演“三国偶像”赵云的机会。沙溢表示并不后悔这样的选择。提到当初为何选择孙策这一角色,沙溢表示因为自己喜欢挑战一些新鲜的感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三国,同样沙溢对于三国里的人物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沙溢说:“我一直想在三国里找一个不一样的角色,他可以柔情似水,又能够雄霸天下,孙策在我心里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现场,沙溢还与在剧中相伴的“大乔”刘竞演起一段现代版“孙策”与“大乔”相遇的桥段。沙溢的喜剧幽默感自然的表现出来,最后二人要分手告别时,沙溢说:“看见了吗?前方是一片墓地,我就到家了。”引起现场人一片笑声。沙溢还要给“大乔”扶正,他对于孙策选择大乔给予了这样的理由,“选择大小乔时,他把小乔给了周瑜,自己留了大乔,那证明大乔的美艳绝对不亚于小乔。孙策是主,周瑜是臣,他要是把美貌之人给了别人那不是傻子吗?”
《甜蜜蜜》(张曼玉版 孙俪版)中沙溢是那个沉默寡言的“韩阳”,《武林外传》中他又是那么喜剧幽默的“白展堂”,沙溢每一次呈现给大家的都是不·一样的感觉。而此次的新版《三国》他所诠释的“孙策”又会是怎样的不同,相信沙溢会有新的突破。
看完新三国前四集,觉得很喜欢陈建斌诠释的一个不太一样的曹操,本片是从曹操刺董开始切入主题,而一笔带过桃园结义,从曹这一条主线切入不时为一个亮点。前几集陈对曹的人物刻化比较到位,君子与小人,恶魔与天使,豁达与野心,矛盾复杂的人性,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更加有性情的曹操,而取代一味拥刘反曹的立场,期待后面陈建斌的演出,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同时,演出不一样的乱世枭雄-曹操。
5.7日看完七八集了,其中三英战吕布的马上的武打效果场面拍得很精致,看得出是用心设计了人物招式的,至于貂禅与吕布之间的感情戏有人说戏份太多,太烦了,我虽然对这些情啊爱的场面也不太感冒,但觉得也还凑合能看,也没看出哪里描述得太累赘,甚至感觉戏份少到不知道这两个人感情怎么培养出来的,就因为吕布有救她一命吗,还是一见钟情。略过略过好了。今天又看了下演员表,聂远将出演赵云,我倒很期待,还记得当初看了部片子叫《隋唐英雄传》,他在里面饰演少年将军罗成,战场上的聂版罗成,冷面寒枪,英气逼人,尤其是最后单枪匹马大战敌军、乱箭穿心而死的场景,真是让人惋惜。赵云这样的角色,想他一定能诠释得很好。
5.8日看了些贴,我对有些人挖苦此片的执着感到惊讶,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和这些人还是少费点唇舌好了,看电视看到这种程度的确累,每天不挑点毛病,就浑身不自在,要不找点语病,要不就收集些反面评论来批,其行为实在不敢苟同,让我们继续enjoy我们的新三国,昨天看到十三集了,呵呵,赵云出场了,虽然开场没有什么特别的,但还是很喜欢聂远演的赵云角色,让我又回想起以前他演的罗成将军时英姿飒爽的感觉。还有一个片段挺有意思的,曹操正端着碗吃饭时(注意了一下只三个菜,一青菜,两晕菜,真节省),部下来报说吕布趁他不在一举偷袭了兖州大本营,曹操听后顿时发飙,气得饭碗一倒扣,饭散了一桌,后面JJWW话说完,又又用筷子把饭扒回碗里,真是笑死我了。这新三国,这曹操也太可爱了,呵呵。。
5.9日看完十九集了,其中好几处地方虽说比原著有改动,但剧情到一个地方,该消失的人也消失了,该称霸的继续称霸,但其情节我认为新三国处理得更为人性化一点,特别曹操送陈宫最后一行百般挽留,还哭了,还有貂禅吕布生死离别之情,这些都挺感动的。我认为那时候的人也懂得英雄义气,儿女情长。而如若是生搬硬套史记,未必符合我们的味口。

BYW,很多朋友都抵触这部片子,认为和原三国演义没有办法比较,但三国演义也只是小说,比如说赤壁之战吧,三国志里并没记载多少,甚至可以说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三国演义里从第40回到第50回整整10回都是写赤壁的,这里我想说罗贯中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而且环环相扣。老版三国拍的相当粗制滥造,就说赵云吧,老版里光演赵云的就有三四个,魏延也是,一会刘威一会又是别人,战斗场面更不用说了,历史上真正的三国时期车战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而老版竟然没有一场,我很不理解。但老版里的演员很出彩,鲍国安,唐国强的确是演出了水平,有人说新版不尊重历史,我不同意,电视剧嘛,是给人带来艺术享受的,想学历史你应该去读三国志,新版的战斗场面很让我震撼,车战,马战,攻城战拍的相当逼真。而且在拍人物的内心世界里,新版也比老版拍的好,大家要是留心了就会发现,老版只是还原了小说,并没有什么改动,更谈不上创新了。而高希希在这点上做的相当到位。
吕布貂蝉何时能成为三国的主演?就因为演员有名?加上一集200万的费用,不得不让浮想联翩.想到09年的赤壁横征暴敛,这三国也在市场冲击下,变成了一部商业巨片.根据个人对于商业片的理解,商业片需要有以下特质:
1)借鉴名著为虚,四处拼凑,肆意篡改.
2)对白通俗易懂,几乎白花,哗众取宠.
3)拍摄场景绚丽,制作精良,力求真实.
4)力邀帅哥美女,长相为首,演技为次.
5)压缩制作周期,尽快上市,赚无知钱.
原想,老版三国演义84集,新版三国95集,内容应当有所扩充,结果删掉黄巾,十常侍,略述桃园结义,扩充的竟然是吕布观貂蝉歌舞,到赤壁岂不是周瑜小乔缠绵了?
新三国的出现,只能让旧版三国演义更加经典.大家不妨把握这唯一的机会看看新三国吧,以后估计也没什么机会了.
作为一个铁杆的三国迷,当然对近日开播的新三国非常关注,当看过第1、2集时就忍不住要吐槽了。但是想想,还是再往后看看然后吐槽不迟。
看到了第6集,实在忍不住要吐槽了……
老实说新三国的开始让我非常不适应,竟然跳过了10常侍,更跳过了黄巾之乱,更更跳过了董卓入京,从曹操刺杀董卓开始……
三国相关的也算是看过很多很多了,从这里开始的三国,实在有种半路开始的感觉。
然后吐槽的就是曹操了,本剧的第一大主角,造型上蛮符合曹操的真实形象,贼眉鼠眼,相貌平平,但是演员的演技,却让我完全找不到曹操的感觉。霸气呢?枭雄呢?这不是个农夫吗?
后来看到了第6集,对这样的曹操也算是熟悉了,看来新三国打算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凡人而非枭雄。“还原历史形象”。
好吧,既然曹操是主角,那么也就不便多说什么了,到底最后会是成功的曹操还是失败的曹操,等戏完了再吐槽。
与把曹操凡人化相对比的是,刘备三兄弟神话了……尤其是面如死水的低调刘备,此人深不可测啊…………没准武力可比关张,智力可比诸葛……看似低调的刘备做事反倒高调,来来去去三兄弟,所到之处奇迹频发,这不是武侠片中的世外高人吗?
果然强人都是腹黑的,期待这个暗黑刘备的后续发展。(这才像关张的大哥啊)
不过桃园三结义时间长实在是……而且剧情上前后不搭。
再来吐槽的是孙家。孙坚的形象还算可以,其野心家的形象多少有点和印象中的忠烈之士有出入。然后是超级萌的小朋友孙权,我靠,这孙权9岁都能和曹操思维一样……如此神童怎么日后发展成一个守城之主了?一统天下都没问题了吧。
再下面重点吐槽一下白展堂——错了,是孙展堂孙策。孙策一向是我的偶像,此次看到白展堂演孙策,顿时觉得好有喜感啊。说话语调一股子东北味儿……孙展堂在孙家三父子的表现中,完全被无视,其大脑思维程度不仅不如其父,更不如其9岁的弟弟。老大,孙策是孙家最强的好不…………个人感觉孙权的台词全给孙展堂说比较好。
然而,现在我对此剧孙策的武力有了绝对的信心,什么吕布啊关羽啊都等死吧,看我葵花点穴手………
其他还有很多吐槽的地方,例如对话设计的有种现代与古典结合的意味。例如吕布塑造的比貂蝉还娘气。再如18路诸侯变成了19路猪头。
以上吐槽完毕,但是在我这看多了三国改编的游戏和漫画的人看来,本剧的改编其实变化不大。
慢慢追着看吧。
九十五集新版连续剧《三国》在一些电视台热播。关于它的争议,成为近期文化评论界一个主要话题。
在关于这部历史剧的争论中,对于新《三国》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具颠覆性的塑造,比如将一世奸雄曹操翻案为一代英雄,一些文化评论认为,这样反弹琵琶的颠覆,表面看是历史与艺术的错位,其实是我们如今对于政治与战争,以至于对于历史人物的价值观的认知和判断有一些混乱,并自作主张地移植到了历史经典之中,因此,在以历史题材为主要表现的文艺作品的审美和创造中,在历史意识和历史原则方面,我们所应该抱有的态度是,重拍历史名著别偏离了“中国史心”,对待历史应该有严肃的态度,历史不是一团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而应鲜明地表达一种以艺术解读历史、尊重历史、重视传播历史事实的态度和思想。
对于历史剧的创作和审美,要提倡上述提及对待历史的态度和精神,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当下,在艺术圈也好,在文化圈也好,正在流行、泛滥着一种娱乐历史、消费历史乃至虚假的历史主义的风气。
这部新《三国》剧集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由数家实力影视制作机构联合出品,其创作的主旨定位是不去建构什么文化精神,而去制造一场可以吸引大多数人参与的全民娱乐。可以说,这部新《三国》是消费时代娱乐资本运作的一个成果,娱乐性、观赏性是新《三国》一个重要的诉求,所以,以这样的一种娱乐的、功利的和商业的对待历史题材的主要思想作为指导,历史在这里自然便成为了人们娱乐和消费的对象。
其实,新版《三国》,不过是当下“三国”文化热的一种。如今,“三国”已经俨然成了一种文化、一个储量丰富的文化富矿、任人从中掘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三国乱世出英雄这段历史,正在为今人创造着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关于以“三国”历史为表现题材的,据说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动画片,市场、票房和收视率都是“稳赚”的;图书市场也不会错过这轮“三国热”,三国的正说、戏说、歪说,三国人物传记,三国故事少儿读本,可说早已汗牛充栋,但现在有关三国的各种书籍仍是热销的品种,使人都不甘落后要藉�这股三国热来掘一桶金;三国故事也成了流行音乐取材“吸金”的对象;三国类题材的网络游戏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曾经出现的“三国”讲史热,更已为那些明星学者带来了名与利。“曹操墓”的挖掘,让人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开发资源,各地竞相开始了三国古迹归属的争夺,推进三国旅游开发热潮……
但是,最明显不过的是,无论是《三国》所引发的影视热、图书热、网游热、解读热、音乐热、遗址热,还是旅游热,似乎都无法让参与者回到历史本身,它们只是一边创造着喜人的三国GDP,一边消费和透支着历史。的确,这种看似热闹、红火无比的“三国”文化热,当中所透露和折射的利益追求、商业冲动和经济效益渴望,看来和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跟文化的本质精神关系也不大。所以,有文化批评发出如此质疑:新《三国》热播引发的这种三国热是不是“淘金热”?是回归经典、回归历史真相,还是走向娱乐?三国文化该走向何方?
历史文化学者曾经指出,在当代社会中,商业文化和技术的力量再加上对文化的敌视,使很多民族的历史传统都存在着断裂的危险;传统和历史的留驻和保持愈来愈难,生活中历史的位置亦愈来愈趋向边缘化,在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中的历史与记忆也愈来愈被忽视了。我们深刻的历史觉悟,甚的历史意识愈来愈淡薄, 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中已经愈来愈缺失丰厚的历史感、深邃的历史眼光和至更可悲地放下了历史的尊严和责任心……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中已经愈来愈缺失丰厚的历史感、深邃的历史眼光和至更终于造成了虚假的历史文化的泛滥,漠视历史、割断历史乃至否定历史,于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获得历史知识的渠道,更多的是在线来自于这些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我们仅仅通过下载商业文化色彩浓厚的电视剧、浅薄的肥皂剧学习历史,而其中的历史仅仅是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作为消费而存在。而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我们已经看不到历史的真实性了,我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忘记了历史乃是一出伟大的逼真的戏剧,有着它一切的张力和冲突、高贵与痛苦、希望与幻觉、活力和激情的表现?

⑷ 《三国演义》的章回目录

第00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00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雹高圆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00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005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006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007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008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009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010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011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012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第0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014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0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016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017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018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拨矢啖睛

第0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020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021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022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023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024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025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026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0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028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029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030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031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032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033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034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035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036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037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038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039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040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041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042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0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0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0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0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047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048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0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0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051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052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0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054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0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念差

第0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057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058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059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060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061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062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063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064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065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066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0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068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069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070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071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072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073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074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075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源塌衣渡江

第076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0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078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079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080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081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082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083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084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085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086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088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089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090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091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092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094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095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0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097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098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099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101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102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104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105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106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109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110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111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112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114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115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116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117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118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120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4)三国演义后续全集小说扩展阅读:

三国的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

是时,袁绍和曹操领众诸侯以平“十常侍之乱”为名冲人皇宫,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慌乱出逃。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1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董卓后被其义子吕布所杀。

此后,袁绍欲谋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孙坚在逃避途中遭荆州刘表所袭而两相结怨。孙坚在后进攻荆州之时死于战中。与此同时,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地界争斗,爆发界桥之战。曹操广泛招贤纳才,刘备不断扩充实力。此时,群雄逐鹿中原的雏形初成。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权谋除去了吕布、袁术等人。在其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继而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霸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继业。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持下,为吴国的建立积聚了强大的实力。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共同立起辅佐汉室的大旗。刘备在汝南遭刘表战败,投奔荆州刘表。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而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

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和江都。此时,刘表亡故,其长子刘琦守江夏。次子刘琮接管荆州,后投降曹操,荆州于是落入曹操受众。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

诸葛亮凭借机智在江东舌战群儒,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并在赤壁之战中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大破曹军,谱写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

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互争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向孙权献计,欲骗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权之妹孙尚香为妻,进而扣留刘备,威逼诸葛亮以荆州换之。不料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

周瑜死后,吴军忙于与曹军开战。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打败刘璋,夺取西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至此,天下大势抵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刘备在巴蜀称帝,国号蜀汉;曹操称霸中原,后由其子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

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夺取荆州。此时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不得不退守麦城并在突围过程中被擒。关羽宁死不降而被孙权斩首。张飞亦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刘备痛心疾首。

孙权继而拜陆逊为大都督,大败蜀军。刘备在率败军撤至白帝城之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曹丕此时趁机联合东吴、南蛮、羌族和蜀汉降将孟达进攻蜀国。诸葛亮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与东吴。诸葛亮则亲领大军七擒七纵,平定了南蛮孟获之乱。

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六出祁山,决心为刘备完成匡复汉室的遗愿。在此其间,诸葛亮收复姜维并以己平生所学相授。诸葛亮最终因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抗魏却被昏主奸臣所害,逃往阆中。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在司马昭的围攻下身负重伤,拔剑自刎。

东吴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在魏国,曹睿死后曹芳继位,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得兵权。后曹芳被废,司马兄弟立曹髦为帝,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大权独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战乱终于在此划下句点,西晋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

《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

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成就与影响: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高似孙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

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

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

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家人皆大喜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这则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不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么,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⑸ 三国演义后续三百字左右

223年4月: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诸旁蚂坦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孙权称帝。物陆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倭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司马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司马懿亡。 252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孙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姜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司马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运桐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司马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⑹ 《三国演义》txt全集下载

三国演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三国演义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曹军新到,闻之皆惧。链颤备曹操与众谋洞厅士商议。荀攸曰:“绍军虽多,棚毁不足惧也。我军……
确认后请采纳

⑺ 求《三国演义》全版txt下载百度云

《三国演义》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vBH23yzb4A1m6Rx0Jxk1gg

提取码: muc4

作品相关介绍: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⑻ 《新三国演义》txt全集下载

新三国演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新三国演义最新章节TXT----- 新三国演义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之军师徐遮因受曹操持母之挟,不得已离开刘备投曹操,徐遮走的那天,刘备如丧考*般的痛哭,之后命人砍光新野城郊外的树,因为那些树挡住了他了望徐遮远去的视线,之后又独自在寒风中吟唱《洛神赋》,之后城中的民众陷入一片恐慌中。
新野城中的民众之所以陷入恐慌有三个理由:一,他们仁慈的主公原来是个玻璃,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们恐慌;二,新野城的民众有很多是俊男,怕被刘备看中而恐慌;三,新野一向以俊男多和蚊子多而闻名,《伤寒杂病论》上说蚊子的叮咬是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之一使得大家恐慌。
数日来,街头巷尾的阿婆阿婶无不沸沸洋洋的议论这件事:大婶甲:唉!看刘大人长得一副天子相,没想到竟然好这个。
大婶乙:是啊,我老公已经躲在家里三天不敢出门了,就是因为长的帅,怕被人拉去献给刘大人。
大婶丙:还好我老公只是颇帅,不用躲。
大婶乙:我呸,谁不知道你那五寸丁老公驼……

⑼ 三国演义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三国演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
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