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大全 » 十堰小说大全

十堰小说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5-24 08:03:22

Ⅰ 中国的年轻优秀小说作家有哪些啊,快快快

比较好的年轻作家很多,以下只是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

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荐理由:郑小琼应该是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就读于巴黎第四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说《莉莉》,长篇小说《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荐理由:自发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来,笛安已经赢得了传统文学的关注。笛安以她的艺术敏感找到合适切入的角度,并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她的叙述。她的小说涉及敬畏与谅解,爱情与权力,尊严感与命运承担等等带有终极价值的观念。此种观念表达,通过细腻委婉的叙述而动人如歌。

苏瓷瓷

苏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医学院毕业,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开始诗歌写作。有作品发表于《花城》的刊物。曾获得“春天文学奖”。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入围“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现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伴娘》
推荐理由:苏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应该算是80后最为低调的作家。但就在其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出了她对于文学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的严厉。曾经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经历,使她的小说习惯于捕捉生活的“非常态”和人性的隐秘癫狂——作者自言“觉得整个社会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丽妮,快跑》等小说的故事以及结局错乱而诡异,这是80后作家写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许多余

许多余,1983年生于大别山。曾以柔风、佚名等笔名在多家纯文学报刊发表作品。 获得过数十个文学奖项。2005年出版诗集《柔风的诗》,并在多所高校巡回演讲。受到过莫言、舒婷、白烨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好评。2007年五月组织大型慈善募捐,反响强烈。主要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诗歌《李白来了》

推荐理由:许多余的一系列反映乡村生活的先锋小说语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语言再现的地域小说创作中,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类似于“根”的本质性精神内核。这些小说没有贾平凹的迂腐气息,也不像余华那样一味刻意强调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于莫言的阳刚,这种气质正是这些年来日渐疲软的当代文学所紧缺的元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一般80后作家的最为明显的特征。《蚕食》中对生存规律的质疑,《远方》中几代人寻找的过程,无不彰显出一个执着的艺术家坚守自我和捍卫尊严的坚定信念。《远方》作为80后中唯一一部纯文学作品入选2006-2007年“中国网络文学节”长篇小说前十强,这也证明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非凡实力和潜质。《李白来了》等诗歌在传统的韵味中植入口语、粗口和俚语,酣畅地表达了80后诗人的整体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体现了一个挣扎在物质时代的年轻诗人的抑郁不满和抗挣精神。他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救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

刘卫东

刘卫东,网名周语,1983年生,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荐理由:刘卫东的散文,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征,变化万端语言,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刘卫东很容易成为一代散文大师。

张悦然

张悦然,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后留学新加坡。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新概念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誓鸟》

推荐理由:张悦然的《誓鸟》对自己来说可以算得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个“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鸟》是她的转型之作,其叙述的宏大,题材的广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没有的。这部小说获得2006年小说排行榜也足以说明其创作实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汉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黄山人。中文界‘80后’概念倡导者之一。5岁进小学,16岁进监狱,20岁触网。04年8月在台湾出版繁体单行本《我曾深深爱过谁?》 04年9月出版青小说《云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残酷青春小说《无处可逃》。

代表作:长篇小说《无处可逃》 中篇小说《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荐理由:恭小兵作为80后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创作和经历都可称为一个特异的存在。他的小说的叙述语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确、张扬而又隐忍,单刀直入式叙述结构舒缓有致,语言流畅富有节奏,言语幽默,大量运用有悖常理的表达方式。它给我们的思考是:究竟怎样才算是成长?在80后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的把恭小兵当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于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方日报社,被称为“少年沈从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几乎同时推出过他的作品专题。2004年3月,在一场关于谁是80后文学代表的大争论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首。

代表作:长篇小说《红X》,短篇小说《雪地上的兔子》,诗歌《烟》

推荐语: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后实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几乎同时推出他的作品专题。2004年3月,在一场关于谁是80后文学代表的大争论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首。由《羊城晚报》出炉的一份最新的80后作家人气排行榜上,李傻傻一举盖过韩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为80后中较早成名的作家,他凭借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实力赢得了诸多荣誉。诗歌《烟》中那种痛苦而又揪心的愤恨,《红X》中的欲望纠结,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种神秘的冰冷气氛,都是他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近两年他虽然有些沉寂,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有“出手”的一天。

小饭

小饭,原名范继祖,笔名小饭,网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经做过青春文学杂志《花火》主编和《萌芽》杂志编辑。出版有《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蚂蚁蚂蚁》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蚂蚁蚂蚁》

推荐理由:小饭的经历是一个传统的文学青年的路子。在写作上,他曾刻意模仿过王小波,之后又换了好几个偶像,如余华、苏童、残雪。小饭曾经激烈地批评过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能获得文学奖项,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对“80年代后”作家只会写些没有深度的“青春文学”的成见。

邢荣勤

邢荣勤,1984年出生于安徽庐江,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学士。毕业后弃理从文,从事报刊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作涂鸦。著有杂文集《终结80后的幼稚病》。

代表作:杂文集《终结80后的幼稚病》

推荐语:
邢荣勤的杂文集《终结80后的幼稚病》宣示,“80后的一代”一直被贴着负面标签,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后”都将成为成年人,“80后”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该书是对“80后”做一次正向的解读。邢荣勤的杂文有着鲁迅的犀利、粱实秋的幽默、钱钟书的机智,深受读者的欢迎,被媒体称为“80后第一杂文作家”。

孙睿

孙睿,198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样年华》《活不明白》《我是你儿子》,短篇小说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草样年华》

推荐理由:孙睿鲜活生动的文笔,幽默诙谐的文风,深得京味文学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怅然若失之余又忍俊不止。 作为一个北京孩子,他完全继承了京味作家幽默洒脱的文风,他的小说有着王朔式的幽默,却没有王朔的油滑;有着王小波式的睿智,却没有王小波的炫耀;有着石康式的不吝,却不像石康那样一味地颓靡。

春树

春树,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后作家、朋克诗人。已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短篇集《抬头望见北斗星》、诗集《激情万丈》,主编《80后诗选》。写真集:《她叫春树》。文集《春树四年》。

代表作:长篇小说《北京娃娃》

推荐理由:2004年2月获得过第五界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被认为是“一个有勇气、有斗志的人”。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艺术节,并接受当地电影学院学生要求拍摄了个人纪录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获《每日新报》等十几家报纸所评“最具洞查力”作家奖。《北京娃娃》的版权已卖至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芬兰,挪威,日本,德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春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泄的愤怒,以及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们的迷惘和叛逆。春树一直被国内外媒体追捧,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80后朋克作家。尽管她的文学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后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说在“文学”之外。但仅从影响力这一点来看,她还是不容忽视的,她的勇气和不顾一切的直面现实的精神都为世人称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陕西人。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选矿系,大型图书《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策划人之一,主编作品有《1—6届新概念获奖作者作品集》、《第七届新概念获奖作者作品集》,现为《我们,我们》书系执行主编。创作小说有长篇小说《我和妈妈》.历尽5年时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樱桃》备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学家,作家,评论家的肯定,被数家媒体推崇为陕西文学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长篇小说《樱桃》

推荐理由:陕西作家断层的声音越来越大,评论界认为,王小天的出现,将打破这一说法。被媒体称为新生代颇具实力的小说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与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并称为“陕西四大家”。

姜银

姜银,80后美女作家,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做过编辑记者,曾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当过经纪人,横跨娱乐圈和文坛。2006年曾因“短信恐吓姜银”风波被媒体闹得沸沸扬扬,近期热传黄觉已和徐静蕾分手,恋上杨臣刚的绯闻女友姜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寂寞烟花》《银色倾城》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寂寞烟花》

推荐理由:姜银作为一个横跨娱乐圈和文坛两个圈子的美女作家,有着一般80后作家所没有的感受,或许,你会说没有看见她的什么作品,你甚至可以说她压根就不是一个作家。而她的可爱和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自己的坦荡,她曾经很坦白很自然地说:“我不是作家”。对于一个敢于秀出自己,敢于展示美的艺人,我们没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议。在她的种种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奋斗不息的身影。是处于无奈,还是处于必然。她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拥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够的,上帝的恩赐只属于上帝,而你还得活出自己来。

远观

远观,满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开始有随笔,诗,小说作品收入20余种文学选本,获第三条道路八年诗歌奖。著有诗集《美色》,随笔集《北方笔记》短篇小说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报,新浪,凤凰网,承德晚报,承德广播电视报,腾讯,中国新闻网等60多家网站报道,多家报纸转载。

代表作:中长篇小说《血乳时代》《郝老屁》《又一次见到你》《梦飞瑶台那片红》

推荐语 远观把乡土作品和先锋作品展现了出来,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方式,一些先锋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写得淋漓尽致,尽管许多人不太喜欢先锋性的小说,但是八零年后的先锋写作探索毕竟是有效的。他的实力和锋芒会慢慢地露出来的。他正在开创自己的写法,他正在突破文学的限制。不用说他是河北80后作家里数一数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马冬玲,1981年升于北京,80后著名诗人。2002年冬开始写作,有小说,诗歌,杂文发表于《青年文学》《芙蓉》等杂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新诗年鉴》。2002年任“诗江湖”驻站诗人至今。2003年在国内报刊书写专栏。2004年在新浪开设情感作家专栏。2005年在北京策划“让诗歌回归校园”独立诗歌节。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集《开往大腿的火车》,短篇小说《后海烟民》 《感情不在服务区》《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诗歌《两不相欠》,短篇小说《后海烟民》

推荐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种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没有看过的感觉。就像你看一本满是灰尘的书,却发现你看完后,却没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这就是莫小邪给你带来的一种奇怪的感觉。我现在还不能比较完整说出他的小说要表达的意境,好像能触摸,能感受,但是无法说出来,语言相对于张悦然来说,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开始就预想是一场很普通的事,于是就是那样普通,你会沿着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觉得好像没看懂,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再来,接着你的心开始有种痛,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厉害,因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让你走入一场怪圈,心底有一种软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没有任何伤痕,是内伤。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军,1984年生于广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诗集《在水上》、《地球之诗》,小说《柏拉图的洞穴》等。现为网络编辑,业余编剧。

代表作:短篇小说《柏拉图的洞穴》

推荐语 侯珏的文章具有锋芒之处,虽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见他的小说,但是我们敢说侯珏的小说是广西文坛里不可小看的,凭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压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错的,因为他的小说突破了传统,他敢于用柏拉图的哲学打击一切陈旧的文学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实力的80后作家,一部《柏拉图的洞穴》的文学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后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黄土镇》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黄土镇》

推荐语 1987年生于四川绵阳, 16岁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边缘》,之后陆续出版小说及文集多部,获奖无数。已出版专著:《边缘》《零五印象》《单人床》,《你的微笑》即将出版)。2006年,默默无闻的廖宇靖终于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经过《绵阳广播电视报》《绵阳晚报》《四川法制报》《中学生》报道。2007年,毫不夸张的讲是廖宇靖成了许多娱乐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称是陈晓旭儿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嘘声中淡了下去。但是我们读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后,觉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张一一

张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迹于文化圈和娱乐圈。写字和创意为生。15岁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颜》。尔后又敷衍出青春小说《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国第一部现身说法的炒作学”《一夜成名》等图书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荐理由:有人认为张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说这说那,其实在这个文学界,有时候大多数写文字的人都难以被挖掘,难道80作家还指望别人给一口水吗?张一一这么做有错吗? 早年做过抢×手的他,给唐磊代写过长篇小说《丁香花》,也碰过无数次钉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标榜虽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于全盘抹杀。一个青年作家的成长历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须得一直寻找自己的出口,否则他将注定被生活抛弃,甚至不能自理。张一一的成名可以说是他自己思考和奋斗的结果,也是现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艺术家为实现自我的“突围表演”。并且,他的小说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文学性的。

韩寒

韩寒,1999年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作为高一学生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随后推出《三重门》《零下一度》《通稿2003》《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 《一座城池》 《光荣日》等小说和散文集。先为职业赛车手。

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重门》 中篇小说《小镇生活》 散文《杯中窥人》

推荐理由:韩寒写在他博客上的个人公告是:“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不参加电视专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一个艺术家最难得最可贵的是个性的自由和独立的人格,这一点韩寒做到了,因为他有这个资格和实力去做。作为80后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出道的作家,韩寒的身上一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赞赏、批判、妒忌等等。光环笼罩下的他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许多优秀品质,有这些还不够吗?《杯中窥人》中文笔的犀利,《小镇生活》的幽默和错位,《三重门》中机智的语言,一致于直到在现在他的《三重门》仍然是一部没人超越的青春小说。

Ⅱ 中国年轻一代作家有那些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
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就读于巴黎第四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说《莉莉》,长篇小说《芙蓉如面柳如眉》
苏瓷瓷

苏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医学院毕业,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开始诗歌写作。有作品发表于《花城》的刊物。曾获得“春天文学奖”。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入围“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现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伴娘》
推荐理由:苏瓷瓷的作品不多,滚颤蔽出面也不多,应该算是80后大州最为低调的作家。但就在其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出了她对于文学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的严厉。曾经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经历,使她的小说习惯于捕捉生洞老活的“非常态”和人性的隐秘癫狂——作者自言“觉得整个社会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丽妮,快跑》等小说的故事以及结局错乱而诡异,这是80后作家写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许多余

许多余,1983年生于大别山。曾以柔风、佚名等笔名在多家纯文学报刊发表作品。 获得过数十个文学奖项。2005年出版诗集《柔风的诗》,并在多所高校巡回演讲。受到过莫言、舒婷、白烨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好评。2007年五月组织大型慈善募捐,反响强烈。主要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诗歌《李白来了》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于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方日报社,被称为“少年沈从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几乎同时推出过他的作品专题。2004年3月,在一场关于谁是80后文学代表的大争论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首。

代表作:长篇小说《红X》,短篇小说《雪地上的兔子》,诗歌《烟》

Ⅲ 浅谈武侠小说

  提起武侠小说,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金庸、古龙这些近现代的大家。但若追根溯源起来武侠小说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的久远了,武侠小说的滥觞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对于武侠这个词我们可以使用拆开来解读,所谓的“侠”,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就是以武犯禁之人。这类人大都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具有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行,但他们也大都不遵守法律规定,因此虽然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但也由于其特立独行的行为常受到统治者的敌视。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是没有侠这个概念的,他们在电影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都是以人(man)来结尾,例如蜘蛛人、钢铁人。翻译到中国之后都被冠以侠的名号,这种处理还是很贴切的。至于“武”就很好理解了,在火药发明普及之前,刀枪剑戟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侠客们若想行侠仗义,一身出色的武艺自然也是必须的。而讲述武艺高强之人行侠仗义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武侠小说了,今天我就在此简单介绍下大家所熟知的近现代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界有许多大家,遗憾的是我个人目前只看通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单他一人的作品就已经是不小的阅读量了。金庸先生是近几年离世的,得知消息时还略有些惋惜。毕竟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的,这里的影响并不是仅限于文化上,还有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我的家乡十堰以武当山而闻名,而武当的名号这么响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描绘、介绍。虽然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中绕不开武当,但作为素材的选用也算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金庸的众多小说里,对于武当派的描写都是正面的,而小说中其它的诸多门派甚至少林寺都有不少黑历史。正是得益于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宣传,我家乡的武当山才能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进而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对于金庸的作品很小便有所耳闻,而那时各个电视台也都争相播放着根据他作品而改编的电视剧,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去进一步了解。一直到高中时候,身边有一个同学阅读《神雕侠侣》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而后我才对金庸的书有所接触。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想读是一回事,能否读到又是另一回事。所幸的是,我们高中时候校图书馆还是有一定的馆藏的。而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读书便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了,我也因此时常去图书馆里漫游。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我在图书馆里发现的,后来在我的不断探索下,终于在图书馆里找到全册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无异于是发现了宝库一般,虽然一次只能借两本书,但这么多的小说也就意味着我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着落。不过最初还是有不小的阅读障碍的,因为学校图书馆里的几套丛书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可以说是年代感十足了。不仅因为小说的内部都是繁体字,就连排版方式都与现在大不相同,例如书中的文字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我必须一竖行读下来才能再读下一行,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进行阅读。对于除此阅读这类书目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苦于没有其它版本可以观看。最终故事的吸引力战胜了阅读上的困难,经过我的不断努力终于适应了这种奇怪的排布方式,还把周遭旁观的同学也给惊到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那时候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的作品永远是架构于历史的大框架之下,所以对于同时热爱历史与文学的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虽然其中掺杂有不少民间野史与小说家之言,但单就提升阅读的体验而言无疑是极佳的。例如与成吉思汗谈笑风生的郭靖,跟王保保斗智斗勇的张无忌都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我看了金庸的小说之后才发现,先前看过的网络小说的很多套路都与金庸的书一模一样,明显有抄袭借鉴的嫌疑。但金庸的小说并非是什么网络快餐文化,正因为金庸的书里蕴含了许多历史与文化元素,由于金庸出色的历史与文学功底,所以他才敢以历史作为素材来收放自如。例如我高三时候语文老师提到过《天龙八部》里有介绍一种菊花名字很奇特,我当即反应过来是”抓破美人脸”,因为这种菊花整体是白色而唯中间有几点红,就好像美人的脸被抓破了一样才有了这样的名字。这就是其中的文化底蕴,真是令人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了。不过语文老师当时提问的时候只有我答上来了,其余同学基本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看来我们这代人读武侠小说的已经极少了,这类小说似乎是上一代人日常娱乐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除了武打的场景,同样不乏感情戏的刻画。塑造了张无忌赵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这许多对神仙眷侣。能写出这许多的爱情故事,我原以为金庸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风流才子,结果反而有些平淡了。反倒他的表哥徐志摩是个风流浪子,可能是这位表哥对金庸的影响吧。除此之外最令人钦佩的是金庸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金庸在作品之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金庸作为男人对女性的心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并且能用笔触表达出来。这种技巧同文化底蕴一样也是学不来的,恐怕要等到多谈恋爱之后才能有所领略感悟吧。

  金庸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虽然并十分工整,但恰如其分地将金庸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含了进来。时至今日我也基本上阅读完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鹿鼎记》了。对于《鹿鼎记》,并不能称之为是一本武侠小说,倒是称之为官场小说要更为贴切一些,阅读起来颇有些清朝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的感觉。

  首先《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此时金庸的创作技巧已经锤炼的炉火纯青。金庸在之前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武功盖世的英雄豪杰形象,其中有郭靖这般大智若愚的,也有张无忌这般身世坎坷的,还有段誉这样运气极好的。这些人的经历、个性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为人正直且用情专一。但到了最后,金庸不打算再塑造这样的英雄大侠了。专门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这样一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且毫无武功的韦小宝作为全书的主角。韦小宝不仅为人圆滑老道、满嘴谎话,甚至喜欢动辄跟人发誓道:“我若是骗你,就是婊子养的。”只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说他是婊子养的倒也是实话。而到了小说的最后,韦小宝一个人娶了七个老婆,相当于前面小说中七个主角的量了。

  单就这点而言,这本小说对于习惯了金庸创作的读者而言确实很有吸引力。对于鹿鼎记我之前看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评价:金庸用前面十几本小说来描写江湖的故事,到了《鹿鼎记》又创作出了一个堂吉诃德般的形象来对先前塑造的江湖进行讽刺。韦小宝本身便是对之前英雄豪杰的反讽。

  韦小宝这个形象虽然不完美,但胜在真实。在这里还要提到一部作品:《阿Q正传》,金庸自己在回忆《鹿鼎记》的时候,也曾多次提到过阿Q与韦小宝形象的关系。他说过:“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同样都是对典型中国人形象的塑造,我认为《鹿鼎记》虽然在深度上不如《阿Q正传》,但作为长篇小说,在广度上还是有所胜过的。

  此外金庸在《鹿鼎记》这本书中也一改了先前的政治正确,在金庸之前的作品中通常都是以汉族政权作为正统出现的。无论是先前的宋政权还是后面的明政权,都将它们放在正统的地位。而这一本书中虽然同样有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众人,但金庸对于这批人大部分都是采取明褒暗贬的态度。例如即便大敌当前却依旧为了争论谁所拥立的皇帝是正统而内斗,清朝尚未动手,自己便损耗个七七八八了。

  例如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可以说是《鹿鼎记》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了,金庸早在陈近南出场前就借旁人之口评价他说: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而陈近南出场时更是牌面十足:原本见到谁都谎话连篇的韦小宝竟被他的气势镇住,吓得把自己的底细全抖落出来了。陈近南这个人很像金庸之前小说中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武艺高强又义薄云天。就是这样一个主角般完美的人物,最后却死于自己人之手,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若是将《鹿鼎记》比作《堂吉诃德》,陈近南便是类似于堂吉诃德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一生怀抱着反清复明的理想最后却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而韦小宝这样现实的桑丘倒是混的风生水起。因此若是读者像阅读金庸先前的小说一样将自己代入反清复明的立场可能会被气个半死。

  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现实。我曾听闻这样的说法:若是心脏不好想多活几年的就不要去读南明史了,南明史读起来比晚清史还要让人生气。晚清时候毕竟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失败已是大势所趋。南明却完全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为一些没必要的内耗使得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崩盘。这些内斗的人失败自然不值得同情,但那些仁人志士的悲剧命运着实令人惋惜,毕竟满人进关后也没想到仅凭自己的人数、实力能征服偌大一个中华,原本打算抢一票就走的他们也架不住敌人的疯狂白给。

  所以若是抛开原本的正统思想来看《鹿鼎记》的话,会发现金庸所塑造的康熙是一个勤勤恳恳励精图治的贤王形象,比南明这边的统治者不知道高明多少。而即便这样,在书中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意识到明朝的王室子弟都靠不住后竟然选择推举韦小宝来当皇帝。虽然他没有文化且贪财好色,但在他们眼里韦小宝就是比康熙适合当皇帝,仅仅因为康熙是个满族人而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罢了。这一段可以看作金庸对这些老儒们的无情讽刺了。

  而鹿鼎记的结尾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前文所说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说“可能”是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结局则是韦小宝的母亲在回忆当年怀韦小宝的时候究竟接过哪些客人,最后韦小宝可能是汉人,也可能是满人,还可能是胡人,是西藏的喇嘛也说不定。知道最后也没弄清楚韦小宝究竟是哪族人,金庸正是用这种幽默的笔调对当时一些盲目的民族主义者进行了隐晦的讽刺,同时也是对自己先前一些作品之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讽刺。包含了对先前作品的继承与批判,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来对国人的精神进行剖析,这或许就是《鹿鼎记》这本书获得了极高评价的原因吧。

  武侠小说似乎是个很新奇的产物,虽然探讨前身的话《七侠五义》这类侠义小说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类。但究其本源的话其实还是上世纪由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大家所创作的为主,而这几人之前之后都不再有优秀的武侠小说的创作了,因此武侠小说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若是仔细了解的话,金庸的许多武侠小说最初其实都是在《明报》上面连载的,大获成功之后再编汇成书进行出版。那个时代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匮乏的一种产物。

  并且那时候的武侠小说经三大家的创作,其中的套路、流程基本都已确定下来。而后的创作很难再有心意,甚至可以这么说,纵观现在各类连载小说网上,没有几本书可以跳脱出这武侠小说的三大家们的套路。除却套路被开发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武侠小说中精神内核也被这些名家们发掘得七七八八了。单就金庸的作品而言,其中既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亦有笑傲江湖、洒脱自在的令狐冲,既有天生愚笨但运气超群的虚竹,还有生性顽劣、特立独行的杨过,更不用提极具国民性的化身韦小宝了。

  这还但是以主角而言,众多配角们的形象就更鲜明了。因此后世才没有了类似的武侠小说创作,一动笔就多半会落入前人的窠臼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幸这三位大家已经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了精神财富,借用周敦颐的一句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便好。

Ⅳ 比较有名的作家有哪些

郑小琼 笛安 苏瓷瓷 许多余 刘卫东 张悦然 恭小兵 李傻傻 小饭 李子悦 孙睿 春树 王小天 姜银 远观 莫小邪 侯珏 廖宇靖 张一一 韩寒

郑小琼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
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荐理由:郑小琼应该是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就读于巴黎第四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说《莉莉》,长篇小说《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荐理由:自发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来,笛安已经赢得了传统文学的关注。笛安以她的艺术敏感找到合适切入的角度,并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她的叙述。她的小说涉及敬畏与谅解,爱情与权力,尊严感与命运承担等等带有终极价值的观念。此种观念表达,通过细腻委婉的叙述而动人如歌。

苏瓷瓷

苏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医学院毕业,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开始诗歌写作。有作品发表于《花城》的刊物。曾获得“春天文学奖”。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入围“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现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说《李丽妮,快跑》《伴娘》
推荐理由:苏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应该算是80后最为低调的作家。但就在其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出了她对于文学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的严厉。曾经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经历,使她的小说习惯于捕捉生活的“非常态”和人性的隐秘癫狂——作者自言“觉得整个社会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丽妮,快跑》等小说的故事以及结局错乱而诡异,这是80后作家写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许多余
许多余,1983年生于大别山。曾以柔风、佚名等笔名在多家纯文学报刊发表作品。 获得过数十个文学奖项。2005年出版诗集《柔风的诗》,并在多所高校巡回演讲。受到过莫言、舒婷、白烨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好评。2007年五月组织大型慈善募捐,反响强烈。主要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诗歌《李白来了》
推荐理由:许多余的一系列反映乡村生活的先锋小说语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语言再现的地域小说创作中,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类似于“根”的本质性精神内核。这些小说没有贾平凹的迂腐气息,也不像余华那样一味刻意强调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于莫言的阳刚,这种气质正是这些年来日渐疲软的当代文学所紧缺的元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一般80后作家的最为明显的特征。《蚕食》中对生存规律的质疑,《远方》中几代人寻找的过程,无不彰显出一个执着的艺术家坚守自我和捍卫尊严的坚定信念。《远方》作为80后中唯一一部纯文学作品入选2006-2007年“中国网络文学节”长篇小说前十强,这也证明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非凡实力和潜质。《李白来了》等诗歌在传统的韵味中植入口语、粗口和俚语,酣畅地表达了80后诗人的整体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体现了一个挣扎在物质时代的年轻诗人的抑郁不满和抗挣精神。他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救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

刘卫东

刘卫东,网名周语,1983年生,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荐理由:刘卫东的散文,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征,变化万端语言,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刘卫东很容易成为一代散文大师。
张悦然

张悦然,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后留学新加坡。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新概念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誓鸟》
推荐理由:张悦然的《誓鸟》对自己来说可以算得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个“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鸟》是她的转型之作,其叙述的宏大,题材的广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没有的。这部小说获得2006年小说排行榜也足以说明其创作实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汉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黄山人。中文界‘80后’概念倡导者之一。5岁进小学,16岁进监狱,20岁触网。04年8月在台湾出版繁体单行本《我曾深深爱过谁?》 04年9月出版青小说《云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残酷青春小说《无处可逃》。
代表作:长篇小说《无处可逃》 中篇小说《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荐理由:恭小兵作为80后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创作和经历都可称为一个特异的存在。他的小说的叙述语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确、张扬而又隐忍,单刀直入式叙述结构舒缓有致,语言流畅富有节奏,言语幽默,大量运用有悖常理的表达方式。它给我们的思考是:究竟怎样才算是成长?在80后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的把恭小兵当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于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南方日报社,被称为“少年沈从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几乎同时推出过他的作品专题。2004年3月,在一场关于谁是80后文学代表的大争论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首。
代表作:长篇小说《红X》,短篇小说《雪地上的兔子》,诗歌《烟》
推荐语: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后实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作品,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几乎同时推出他的作品专题。2004年3月,在一场关于谁是80后文学代表的大争论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首。由《羊城晚报》出炉的一份最新的80后作家人气排行榜上,李傻傻一举盖过韩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为80后中较早成名的作家,他凭借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实力赢得了诸多荣誉。诗歌《烟》中那种痛苦而又揪心的愤恨,《红X》中的欲望纠结,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种神秘的冰冷气氛,都是他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近两年他虽然有些沉寂,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有“出手”的一天。
小饭
小饭,原名范继祖,笔名小饭,网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经做过青春文学杂志《花火》主编和《萌芽》杂志编辑。出版有《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蚂蚁蚂蚁》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蚂蚁蚂蚁》
推荐理由:小饭的经历是一个传统的文学青年的路子。在写作上,他曾刻意模仿过王小波,之后又换了好几个偶像,如余华、苏童、残雪。小饭曾经激烈地批评过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能获得文学奖项,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对“80年代后”作家只会写些没有深度的“青春文学”的成见。

李子悦
李子悦,原名李金军,男,1983年出生于山东滕州,后举家迁居南京,80后才气作家。
2007年出版个人代表作《我该找谁去告别》,获得好评.
李子悦的经历实际是一个实力作家的路子,他没有经过包括“新概念”在内的任何商业活动的炒作,是“清醒”和“实力”促使他最后的成名。在写作上,曾推崇过卡尔唯诺,文风明朗搞笑中夹杂着低沉的情绪,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察觉他始终透露着对世界外物的敏感,暗藏天才的灵气。尤其一些“好玩的”小说在纯文学杂志上屡有斩获,同时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Ⅳ 平晴关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平晴关雀汪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平晴关 第十二章 争斗
第十二章原因
回到程萱埋世妮家,陈依平也没有说什么,他在考虑怎样才能知道萱妮家发生了什么事情。程萱妮也没有说什么,从陈依平的手里接过猪肉,低下头走进厨房去做饭了。陈依平望着顷液仔她的背影,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本来打算到十堰来散散心,吸收一点清新空气,谁知道一到这里,便遇到了这么不开心的事情,还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管它,要来的总会要来,不想了。陈依平站了起来走进厨房,他想看一看有没有要帮手的地方。
饭菜做好后,两人都没有胃口。陈依平好几次想开口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看到程萱妮总是低着头,边又忍住了。
吃完饭后,程萱妮一人将饭菜都收拾了,又弄了猪食去喂猪。等到她忙完已经是晚上八点钟,陈依平心想等她停下来就将事情问清楚,如果可以帮得上忙的话,自己心里可能也会舒服一点。
程萱妮帮他打了洗脸水过来道:“平哥,你先洗把脸,等一下要不要看电视,电视机在我爸的房间。”
陈依平心想这小妮子一……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