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大全 » 明清弹词小说大全

明清弹词小说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5-21 11:47:07

1. 再生缘txt全集下载

再生缘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再生缘最新章节TXT----- 小说《再生缘》(又称《龙凤再生缘》、(龙凤配再生绿》)系根据弹词《再生缘》改写成的小说本。
弹词《再生缘》为清代女作家陈端生所作。端生杭州人,是当时的大名人陈句山的长孙女,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或嘉庆元年(1796),享年四十岁或四十六岁,是一个早慧而又不幸早逝的天寸。她从十七岁起仅用了二年左右的时间(1768一1770),就完成了前十六卷的创作,后由於母死、出嫁、丈夫犯事等原因,共写作整整中断了十四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才动手写第十七卷,十七卷后就一直未能再继续写下去,现存二十卷本的后三卷为清代另一女作家梁楚生(1771一1847?)所续补。端生除《再生缘》外,还着有《绘影阁诗集》,惜已失传。关於陈端生的家世生平,前辈学者郑振择-陈寅恪、郭沫若等都曾有过论述和考证,尤以陈寅恪先生的《论再生缘》一文考订得最为翔实
(此文编入上诲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寅恪文集之一《寒柳堂集》)。至於说到《再生缘》的价……

2. 宋元明清陇右作家有哪些

宋元明清陇右作家有哪些?
答:宋元明清高亮灶陇右作家有张炎、金代邓键厅千江,元代蒙古族文学理论家郝天挺。戚扮

3. 明末清初有哪些小说

明末,小品散文大量产生。张岱于明亡后作有《陶庵梦忆》等。
明末,董说作有《西游补》,与陈忱作于明亡后的《水浒后传》,同为明末清初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
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
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后秋兴》104首等,其散文标志着明末清初文风的转变。吴伟业为“娄东诗派”领袖,作有七言长篇叙事歌行《圆圆曲》、《永和宫词》等,继承元白“长庆体”而有所发展,被称为“梅村体”。
明末清初以后,才子佳人小说逐渐流行,其早期作品有《玉娇梨》(张匀)、《平山冷燕》(张匀〔?〕)、《好逑传》(署“名教中人”)等。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 长篇弹词《天雨花》(陶怀贞)约作于本年前,为较早的弹词代表作品。
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 侯方域卒(生于1618年)。侯方域与魏禧、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作有《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李姬传》、《马伶传》等。魏禧作有《江天一传》、《大铁椎传》等。汪琬作有《陈处士墓表》等。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金人瑞(圣叹)卒(生于1608年)。金人瑞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与毛宗岗评点的《三国志演义》同为清初评点派小说戏曲理论代表著作。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约撰于本年至次年间。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杜浚、钱澄之、归庄、吴嘉纪、魏禧等。均为清初的明遗民作家,创作中普遍存在着反清的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顾炎
武作有《日知录》等。王夫之作有《黄书》、《噩梦》及《姜斋诗话》等。
公元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兴庄延鑨私修《明史》狱,次年结案,杀70余人,株连近200人。有清一代、“文字狱”接连不断,较历代为烈。
顺治至康熙初期诗坛,施闰章与宋琬齐名,时号“南施北宋”;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齐名,后称“岭南三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 李玉卒于本年后(大约生于1610至1620年)。李玉与朱素臣等改革传奇创作,使之符合演出要求,形成“苏州派”。李玉于明末作有《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入清后作有《千锺禄》、《清忠谱》《与朱素臣等合撰)等。朱素臣作有《十五贯》等。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 朱彝尊于本年编成《词综》,其创作开“浙派词”端绪。清初以来,一变明人不重视词作的风气,词坛渐趋兴旺。
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李渔卒〔?〕(生于1611年)。李渔作有传奇集《笠翁十种曲》(《风筝误》等10种),又撰有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约于本年前后基本写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为清代短篇文言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褚人获的长篇小说《隋唐演义》约写成于本年前后。
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陈维崧卒(生于1625年)。陈维崧开创“阳羡词派”;又与毛奇龄同为骈文作家。骈文自唐以后趋于衰落,至此复振。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钱彩的长篇小说《说岳全传》约写成于本年或乾隆九年(1744),为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纳兰性德(满族)卒(生于1655年)。纳兰性德词自成一家,作有〔长相思〕(山一程)、〔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等。
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洪升撰成传奇《长生殿》。次年因在皇后丧期内演出,洪升被革除国子监生员籍,观剧者赵执信被革职,查慎行被除籍。
查慎行为康熙年间“宋诗派”代表诗人,作有《金陵杂咏二十首》等。
公元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孔尚任撰成传奇《桃花扇》。孔尚任与洪升齐名,时号“南洪北孔”,同为清代戏曲代表作家。
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叶燮卒(生于1627年)。叶燮撰有《原诗》,倡“才、胆、识、力”之说,为清代诗话的代表著作。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洪升卒(生于1645年)。洪升还作有杂剧《四婵娟》等。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王士禛卒(生于1634年)。康熙时期,王士禛编有《唐贤三昧集》,推崇唐诗,提倡“神韵说”,流行一时。其论诗之语后被辑为《渔洋诗话》、《带经堂诗话》。其诗歌作品有《秦淮杂诗》等。
兴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方苞被株连入狱,后作有散文《狱中杂记》。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龄卒(生于1640年)。蒲松龄还作有俚曲《墙头记》等14种。
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孔尚任卒(生于1648年)。孔尚任还与顾彩合作有传奇《小忽雷》等。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沈德潜的《古诗源》编成于本年。沈德潜又编有《唐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撰有诗话《说诗晬语》,提倡“格调说”,于雍正、乾隆年间流行一时。
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厉鹗所编《宋诗纪事》于本年刊行,收辑宋代3800多家诗人诗作及有关资料。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方苞卒(生于1668年)。方苞提倡“义法”,开创“桐城派”古文。
袁枚辞官居江宁小仓山随园。其论诗提倡“性灵说”,流行一时。所著《随园诗话》(刊行于1790年)为清代影响最大的诗话之一。同时稍后,主“性灵说”的诗人赵翼撰有《瓯北诗话》(成书于1802年)。袁枚、赵翼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又称“前三家”)。
乾隆至嘉庆年间,骈文创作继续发展,逐渐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的骈文流派,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乾隆中期以后有袁枚、汪中(作有《哀盐船文》等)、洪亮吉等。

4. 二十一史弹词

二十一史弹词 二十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为明杨慎升庵所作。明人所作词话,现存不多,短篇者有清平山堂话本中之快嘴李翠莲记一种,近年在嘉定又发现明代中叶成化刊本说唱词话十三种;长篇除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外,即此杨氏之拟作。全书分两卷,析为十段,每段先用西江月、南乡子、临江山、清平乐、点绛唇、定风波、蜨恋花等词调及诗数首,次用散文及三三四攒十字的诗句,每段末了则以一诗一词作结。其十字句式乃源於元代词话及明代的宝卷,实为有清北方鼓儿词之句型。杨氏之作,开文人拟作俗文学之先例、乃有不少学者及文人加以评注、改作或续作。评注者有程仲秩旁注本;董世显、朱玑评订本;张三异、孙德威辑注本;传至江南后乃改称二十一史弹词。而梁辰鱼又有江东廿一史弹词的改作本,今不存。续作者有陈忱续廿一史弹词、顾彩第十一段锦\弹词、金诺明史弹词、张三异明史弹词、古木散人明末弹词等。梁作见於光绪苏州府志艺文志,陈作见于汪曰桢南浔镇志,二者今均不存。杨作自清康乾间孙德威辑注有康熙辛巳夏严虞敦序;民国七年须江杨养劲复据孙注十卷,续作说明朝、说清朝二卷,乃称二十五史弹词。
[编辑本段]明史弹词
我平时在旧书摊闲看,主要买一些对以后研究工作有用的材料,因为自己平时有几个学术问题比较关心,心里明白在寻找的东西。人到中年,不在学术机关工作,也就没有什么压力,所以积累材料较为从容。
人在青年时候写文章,灵感多来源于读别人的书,或者凭空产生的想法,其实多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人到中年后作文,一般是见到实物才有写作的冲动,别人是不是如此,我不好评论,但我自己近咐桐裤年作文,多是看到实物后才动手。去年我写过两篇研究杂志的文章,一篇研究《朝霞》,一篇研究《红楼》。前者是“文革”时期著名的文艺杂志,后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期刊,我原来只有想法,但研究是当这些杂志放在我手边的时候,我敢说,如果家里没有这些杂志,我不会写研究它的文章。我不可能到图书馆借出这些杂志来写一篇论文。
我常常想,凡有知识增量的文章,多数是见到实物后的工作,而且不是为写而写。比如我们现在见到的许多辞典和书目一类的工具书,凡比较可靠的,都是依照实物编辑出来的,特别是书目一类的工具书,以收藏家的编纂较为可靠,单凭图书馆的书目和一般文献来编辑此类工具书,要慎之又慎。
有一年我见到一部青霏子龙柏编辑的《明史弹词》,因为过去读过许多郑振铎的书话,印象中他没有提到过这部弹词,就买下了,但很久都没有翻过。有一天忽然想到要把这本书的情况搞清楚,更感觉到我们做一点小的学术工作是多么不容易。
我在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目中用电脑查了一下,知道存有龙柏的这册《明史弹词》,同时还有一册同名的《明史弹词》,为宋景濂撰,乾隆十七年刊刻。我的第一个判断是这本弹词可能真是不多见。
先说一下我这本弹词的文献形式:《明史弹词》,长洲青霏子龙柏编辑,一卷,两册,写刻本,白纸,单鱼尾,白口,四周双栏,半页十行,书的尺寸我没有量。嘉庆戊辰年镌,姑苏醒愚阁藏版。书前有作者自序一篇,抄在下面:
仆尝阅《廿二史》,凡三千七百余卷,穷两载而终篇,于文章事实,一如走马看山,扬帆玩景,顾此失彼,记前忘后,用至掩卷,已属茫然,诚不能得其要领,始知读史之难耳。既而得读记事本末衡简之聚类,绎史之排比,史纬之行文,史约之述事,既郑芷畦之约编,深叹服其能提纲挈领,备约简明,便读易记,诸编即为学之津梁也。及后又得读杨升庵先生《廿一史弹词》,玩其瘦词琐语,近乎游戏,而标言轮慎叙事,排续详明,乃以数十代之兴亡,数千年之事迹,聚为十段,其契纲提要,纪代编年,缕析条分,次序不爽,若非澜翻史册于胸中,能如是乎。此当为诸编之拔萃也。更得孙畏侯为之辑注,荟萃贯串,钩微索隐,以详其实。况其辞严意显,直指畅言,一褒一贬,不啻紫阳纲目,盖不可因其文情粗率,目为小说之流,诚史学之标准,稽古之捷径也。更其引调诗章,悲歌感慨,一弹三叹,道其兴亡成败,果报昭彰,使利欲熏心者,读之冰释,岂非又为醒世之真言乎。第至元史而止,尚缺明朝事迹。仆初欲追续其旨,偶阅檀几丛书,有鹤湖金子,已先得我心,作韵史一则,仆意为之注解,乃不敢直继升庵,而欲追效畏侯耳。及细玩其词,失之太略,虽或注辑,不能贯续,继后又得阅汉阳张子禹木,增订廿一史弹词,续编明纪,命子别麓仲璜为之注,镌而行之,既成全豹矣。而其所注,则与孙畏侯文异而事详,于编年事实,或涉乎先后,故仆竟敢自撰正词,而又加辑注。以明纪二百余年君臣事迹,略叙大概,谓之明史弹词,附合前刻,为廿二史,究不敢云直继升庵,正所以追效畏侯,而使其辑注之苦心,亦不致淹没也。然自惭以狗尾续貂,讵敢云补成全璧者哉。
嘉庆元年仲夏青霏子书于醒愚阁

5. 最早的弹词小说

四游记弹词 杨维桢

6.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成就

明清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有关明代小说以下网址可以看看http://www.guoxue.com/xsyj/xs_mingdai.htm
中国明清白话小说:
《说岳全传》

本书是综合前人作品,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带有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作品从岳飞出生写起,前六十一回是岳飞英雄业绩,后十六回是岳飞死后,其子岳雷重举岳家军大旗,继续抗金扶宋,并取得胜利,岳飞沉冤亦得以昭雪并被谥为“精忠武穆王”的情节。

《荡寇志》
一部《水浒传》把“强盗”写得可亲可敬,把朝廷、官府写得可憎可鄙,道义不在君临天下的统治者,而在奋起犯上的作乱者。洪水猛兽, 屡禁不止,清道光年间产生了这部以小说反小说的《荡寇志》,秉承金圣叹“惊恶梦”的意愿,演化为攻杀剿灭梁山泊众头领的故事情节。其为封建经济效忠的政治宣传,终归徒劳。但在编织故事、虚构情节方面却不乏生动有趣的片断,行文布局、造语设景的写作技巧,也算得上是旧小说中的上选。

《儒林外史》

全书以如何以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为中心,通过一连串的故事,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怎样使人逐渐堕落为唯名利是图的庸人,甚至沦为忘恩负义的无赖,并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儒十和名士的面貌,而儒士形像尤为鲜明生动。

《初刻拍案惊奇》

本书主要取材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书。所演故事以普通家庭的爱情婚姻为多。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了多方面的反映等。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本书又名《包公传》、《包公演义》、《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署“钱塘散人安遇时编集”。全书十卷,一百回,每回讲述一个断案的故事,是后来各种刊本的取材之源,其中主要的故事被此后出版的《龙图公案》等书所收录。

《镜花缘》

本书前五十回写秀才唐敖同商人林之洋、舵公多九叔三人出海游历和其女唐小山寻父的故事。后五十回着重表现众女子的才华。武皇开科考试,破例录取了一百名才女。

《古代短篇公案小说选--清代白话卷》

本书是一本清代白话卷的古代短篇公案小说选。

《中国历代珍稀小说(全四卷)》

江湖骗子,痴男怨女,地痞流氓,才子佳人,神仙鬼魅,名商巨贾,官场老手,草莽英雄,面目各异,毕集其中,写尽世道人心。该部巨著,生动流畅,活灵活现,皆为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故洋洋洒洒,妙不可言。

《再生缘(上、下)》

《再生缘》系清代中叶问世的长篇弹词,凡20卷80回,计80余万字。
陈寅恪认为“是堪与希腊、印度史诗相媲美的长篇叙事诗。”
郭沫若说:“如果从叙事的生动严密、波浪层出,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来说,我觉得陈端生的本领比之十八九世纪英法的大作家们,如英国的司考特、法国的斯汤达和巴尔塞克、实际上也未遑多让。”郭沫若进一步指出:南方小说的代表是《再生缘》,北方小说的代表是《红楼梦》,这就是“南缘北梦”之说。

《中国古代孤本小说集(全四卷)》

我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自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刊行于世,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其间产生了多少部小说作品,已经无从详尽查考。
其中既有明清时期出现的在形式和内容、艺术和思想上,都达到中国古典小说峰巅的鸿篇巨制――《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也有许多被封建统治思想禁锢、受到刊行、传播、保存等技术手段限制,成为了孤本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描写的是从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前后到一九零四年前后这二十多年,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反映了当时社会腐朽没落的垂死面貌,是谴责派小说的代表作。

《金瓶梅——会评会校本(全三册)》

如果我们把《金瓶梅》的问世设定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话,那么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它的出现,无论在当时看来,还是在今天看来,都像是一个奇迹。而伴随着奇迹的出现,则是无数的谜团。四百年来,《金瓶梅》不断地被阅读、被解说,被称赞、被诋骂,被翻印、被禁毁。但无论它遭受着什么样的命运,人们对它发生兴趣、对它进行研究没有一天停止过。

《英烈传》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杂彩民间传说创作而成。主要讲述朱元璋与其结义弟史历经磨难东征西讨,终成帝业的事迹,始于元顺帝荒淫失政,终于朱元璋建立明朝……。

《彭公案》

本书所写内容,既有清官断狱故事,更多的却是侠客锄奸及相互比武的情节。

《三宝太监西洋记》

本书内容主要以上述作品为素材,在描述三宝太监通使西洋列国中,穿插了许多神魔故事和奇事轶闻,刻划了郑和、王景弘、马欢等历史人物,还虚拟了张真人、金碧峰长老等神人形象。

《隋唐演义》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隋炀帝、朱贵儿和唐玄宗、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主线,叙写隋唐两朝的宫廷艳史与逸事;一部分则描写秦琼、程咬金等草泽英雄反隋起义,建立瓦岗寨,而后内讧归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并扶助其铲除异已登上帝位的故事。

《两晋君臣演义》

《两晋君臣演义》又名《东西两晋全志》,有明万历四十年周氏大业堂刊本,作者佚名。此书记述了上接三国、下迄刘宋的西晋、东晋时期(公元265至420年)共一百五十六年激烈动荡的历史。它以两晋兴亡为主线,以十六国盛衰为附,记录了各个政权的帝王将相们政治纷争、权力倾轧、人物浮沉、攻伐兼并的历史长卷。

《老残游记》

老残一介布衣,既是大儒也是大侠,不图私利,不畏权谋,行事光明。在晚清行将没落的时刻力图挽救。本书深刻描写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变革的势在必行。

《醒世姻缘传》

看官!你道为何把这夫妻一事说这许多言语?只因本朝正统年间曾有人家一对夫妻,却是前世伤生害命,结下大仇;那个被杀的托生了女身,杀物的那人托生了男人,配为夫妇。那人间世又宠妾凌妻,其妻也转世托生了女人,今世来反与那人做了妻妾,俱善凌虐夫主,败坏体面,做出奇奇怪怪的事来。若不是被一个有道的真僧从空看出,也只道是人间寻常悍妾恶妻,那知道有如此因由果报?这便是恶姻缘。但要知其中彻底的根原,当细说从先的事故。

7. 《廿一史弹词》讲了什么故事

二十一史弹词为明代所著之诗词作品,以诗词结合之方法描述各朝各代之评述,文中意境极深传唱至今。
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西江月
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第三段 说秦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江月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滑橘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西江月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西江橘绝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西江月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第九段 说宋辽金夏
蝶恋花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西江月
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4明史弹词编辑
我平时在旧书摊闲看,主要买一些对以后研究工作有用的材料,因为自己平时有几个学术问题比较关心,心里明白在寻找的东西。人到中年,不在学术机关工作,也就没有什么压力,所以积累材料较为从容。
人在青年时候写文章,灵感多来源于读别人的书,或者凭空产生的想法,其实多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人到中年后作文,一般是见到实物才有写作的冲动,别人是不是如此,我不好评论,但我自己近年作文,多是看到实物后才动手。去年我写过两篇研究杂志的文章,一篇研究《朝霞》,一篇研究《红楼》。圆让姿前者是“文革”时期著名的文艺杂志,后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期刊,我原来只有想法,但研究是当这些杂志放在我手边的时候,我敢说,如果家里没有这些杂志,我不会写研究它的文章。我不可能到图书馆借出这些杂志来写一篇论文。
我常常想,凡有知识增量的文章,多数是见到实物后的工作,而且不是为写而写。比如我们现在见到的许多辞典和书目一类的工具书,凡比较可靠的,都是依照实物编辑出来的,特别是书目一类的工具书,以收藏家的编纂较为可靠,单凭图书馆的书目和一般文献来编辑此类工具书,要慎之又慎。
有一年我见到一部青霏子龙柏编辑的《明史弹词》,因为过去读过许多郑振铎的书话,印象中他没有提到过这部弹词,就买下了,但很久都没有翻过。有一天忽然想到要把这本书的情况搞清楚,更感觉到我们做一点小的学术工作是多么不容易。
我在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目中用电脑查了一下,知道存有龙柏的这册《明史弹词》,同时还有一册同名的《明史弹词》,为宋景濂撰,乾隆十七年刊刻。我的第一个判断是这本弹词可能真是不多见。
先说一下我这本弹词的文献形式:《明史弹词》,长洲青霏子龙柏编辑,一卷,两册,写刻本,白纸,单鱼尾,白口,四周双栏,半页十行,书的尺寸我没有量。嘉庆戊辰年镌,姑苏醒愚阁藏版。书前有作者自序一篇,抄在下面:
仆尝阅《廿二史》,凡三千七百余卷,穷两载而终篇,于文章事实,一如走马看山,扬帆玩景,顾此失彼,记前忘后,用至掩卷,已属茫然,诚不能得其要领,始知读史之难耳。既而得读记事本末之聚类,绎史之排比,史纬之行文,史约之述事,既郑芷畦之约编,深叹服其能提纲挈领,备约简明,便读易记,诸编即为学之津梁也。及后又得读杨升庵先生《廿一史弹词》,玩其瘦词琐语,近乎游戏,而标言叙事,排续详明,乃以数十代之兴亡,数千年之事迹,聚为十段,其契纲提要,纪代编年,缕析条分,次序不爽,若非澜翻史册于胸中,能如是乎。此当为诸编之拔萃也。更得孙畏侯为之辑注,荟萃贯串,钩微索隐,以详其实。况其辞严意显,直指畅言,一褒一贬,不啻紫阳纲目,盖不可因其文情粗率,目为小说之流,诚史学之标准,稽古之捷径也。更其引调诗章,悲歌感慨,一弹三叹,道其兴亡成败,果报昭彰,使利欲熏心者,读之冰释,岂非又为醒世之真言乎。第至元史而止,尚缺明朝事迹。仆初欲追续其旨,偶阅檀几丛书,有鹤湖金子,已先得我心,作韵史一则,仆意为之注解,乃不敢直继升庵,而欲追效畏侯耳。及细玩其词,失之太略,虽或注辑,不能贯续,继后又得阅汉阳张子禹木,增订廿一史弹词,续编明纪,命子别麓仲璜为之注,镌而行之,既成全豹矣。而其所注,则与孙畏侯文异而事详,于编年事实,或涉乎先后,故仆竟敢自撰正词,而又加辑注。以明纪二百余年君臣事迹,略叙大概,谓之明史弹词,附合前刻,为廿二史,究不敢云直继升庵,正所以追效畏侯,而使其辑注之苦心,亦不致淹没也。然自惭以狗尾续貂,讵敢云补成全璧者哉。
嘉庆元年仲夏青霏子书于醒愚阁

8. 再生缘的作者 清代弹词女作家陈端生简介

陈端生(1751—约1796),清代弹词女作家、诗人。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嫁淮南范秋塘 (陈寅恪猜测为浙江秀水范璨之子范菼,郭沫若认为是会稽范菼)。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

所著《再生缘》一书在当时流传极广,风靡一时,尤其深受妇女的喜爱。《再生缘》不仅对后来弹词影响极大,而且还被改编为小说、木鱼歌、潮州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清代女弹词家陈端生

陈端生(1751—约1796)其祖父陈兆仑(字星斋,号句山),雍正进士,“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弟,曾任顺天府尹、太仆寺卿等,《续文献通考》纂修官及总裁,著有《紫竹山房文集》。父陈玉敦,乾隆时举人,曾任山东登州府同知、云南临安府同知。母亲汪氏是汪上堉之女。

其夫范秋塘以科场案(一说继母控忤逆)谪戍。端生在家奉侍,撰《再生缘》弹。后范遇赦归,未至家而陈卒。《再生缘》共20卷,陈写至17卷,未竟而卒,余3卷由另一女作家梁德绳续稿。最后由女作家侯芝整理为80回本。有道光二年(1822)宝仁堂刊本,其后又有多种刊本、石印本和铅印本。此作经改编为苏州弹词书目,有一定影响 。

陈租此闭端生刚写《再生缘》时未满十八岁,於北京。到完成十六卷时还未满二十岁,当时在山东登州.她因生母去世而搁笔,二十二岁嫁范氏.夫妻感情不差,後因范氏应顺天乡试,倩人代笔被破获,发配伊犁为奴.三十三岁时在亲友的催扒升促下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下第十七卷,从此不复有作。

弹词《再生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另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

陈端生故居,杭州市河坊街勾山樵舍遗址,于弊裂2003年10月被《关于重新公布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的通知》核定列为名人史迹类的“不可移动文物”,现已被拆除。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