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剧本技巧
① 剧本是怎么写的
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摄影感偏低,包含话剧本(或称戏剧本)、小说剧本(或称剧小说)、小品剧本、相声剧本等;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文学艺术性可高可低(根据影片题材、市场、投资金等综合情况决定),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分镜脚本或电影剧本)、台本等。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剧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戏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的参考语言,是一门为舞台表演服务的艺术样式,区别于戏剧和其他文学样式。
剧本创作技巧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
② 怎样写小说剧本
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通过修改,小说和剧本之间可以很容易的转化。
“剧本”是小说艺术为了适应舞台剧或者电影艺术而产生的变种。 舞台剧或者电影,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或者镜头画面的特殊处理,达到心理表达的效果,这么一来,小说中的大量抽象化的描写就要删除,依赖舞台剧或者电影特有的表达方式来取代。
小说的表达方式极其随意,那取决与作者讲故事的风格,看小说的人不太容易产生具体的画面感,而是一种强烈的回忆感。比如小说中一个游侠浪迹到一个气势磅礴但又令人不安的地方,期间大量的现实描写有可能穿插十分细腻的心理和表情描写,有些地方可能用主人公特有的动作和语言取代,甚至加上一些议论,他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联想,你脑子里的东西有可能和作者具体的描述相差很远,而这就是作者的目的,在你迷茫时,那可能才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正时刻。作者就是要告诉你:那个地方极其诡异,令人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不安,主人公和读者一样,是用自己灶汪特有的方式抵抗着那种不安。 当这个故事结束时,你能产生很抽象化的回忆感。你不可能知道故事具体的环境,人物的具体相貌,但是你觉得你仿佛和主人公在梦中经历了那些故事。这就是回忆感。
如果这个小说要拍摄成电影,演员不可能依靠原来的小说来表演。就像上面提到的情节,大量的议论不能被表演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编剧把这个议论的内涵想办法用电影的方式取启芹代,旁白或者用一些对话表达。大量的心理描写也是不可能表演出来的,需要精简成简单的表演动作,演技高超的演员可以通过几个表情和动作表达出复杂的心理状况。 所以,简单的说,剧本就是为了指导舞台剧或者电影的表演的特殊小说。
由于剧本的针对性强,所以其表达风格就不能像小说那样随意。要一场一场的叙述,不能出现大量的第三人称议论,所有艺术指标都要尽量集中到人物的性格塑造上,而这个效果是依赖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完成的。那些表情描写并非不能用,适当的运用有时候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还是体现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上。你要时刻想着这个剧本是指导演员表演的,你要营造一种具体的画面感。这是和小说最大的区别。
剧本并非要出现大量的对话。优秀的剧本,对话过程十分简练,一句话可以概括一个人物在整个剧本的性格或者命运。简单的对话对于表演者的发挥是很重要的隐旁仔。对话太繁杂就会拥有了小说的嫌疑。
小说里,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时不时跳出来大发议论和感慨,字词之间都游走着作者本人的影子。剧本中不能出现这个状况,剧本作者就是幕后操作者,他指导着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的表演,但是不会走上台前说话或者表演。
从某些角度说,剧本作家和小说家并非同行。小说家需要高度的文字敏感和想像力;剧作家不一定需要高超的想像力,但是需要拥有捕获具体场景的具体内涵的能力。剧作家转行导演是有绝对优势的。电影史上,很多极富才华的导演本身就是编剧,反之亦然。
现在一些剧本和小说其实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这是国内文学艺术水平不高的表现。剧本作家需要高度的画面敏感度和精确叙述能力,把剧本当小说写的人,都是缺失这些能力的人。这给国内电影艺术带来极大的伤害。
所以无法推荐剧本。要看剧本,去书店买吧,国外的剧作家很多。不过曾经看到《幸福时光》这个剧本,先不说张艺谋的这个电影拍得怎么样,总之这个剧本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你也可以去看《雷雨》,那是一部严格的剧本,但就怕你看不下去。年轻人需要先培养兴趣,如果你看了《雷雨》发现自己很讨厌那个故事或者风格,估计你也就没下文了。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剧本来看才好。
③ 写小说的技巧和步骤(详细一点)
一、准备工作
(1)创意。创意又称灵感,写小说是一件需要想象力的事儿,而且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好点子会在什么时候迸发。所以你必须主动寻找灵感,记录灵感。灵感不一定只能从书籍中寻找,电视节目、电影、甚至是一次博物馆的参观,都是灵感的源泉。仔细想想你生命中那些曾经给你灵感、困扰你、让你好奇的事情,在回忆自身经历的过程中你时常能够得到很大启发。
(2)选定小说类型。并不是每一篇小说都能清晰地分类的,但是考虑好你倾向于写哪一类型的小说以及它的读者群体仍然是有益处的。一旦选好大方向后,把这个类型里的主要作品都通读一遍,对于如何构建这个类型的小说框架有个深入的了解。
(3)设定背景。一旦你决定了写哪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的小说,就要开始想象你的小说的背景。这背景并不仅仅意味着你的角色居住的某个城市,一整个虚构的宇宙空间都需要你来创造。你架构的背景将决定小说的感情基调,并影响你的角色将面临的种种困境。
(4)创造角色。小说中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主角,他们应该具有充满辨识度的个性和思维,主角要与其他角色要鲜明的区分开来,他们并不一定非要很讨人喜欢,但一定要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某一种人的类型,这样读者才会对故事保持兴趣,毕竟阅读小说很大的快乐之一就是通过小说人物看到自己,并想象自己透过小说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
(5)创造情节。无论哪种类型的小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矛盾冲突,一个矛盾需要不断地做铺垫、增加张力,然后到达情节上的高潮,最后通过某种方式解决这个矛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小说都有一个大团圆结局,更侧重的是为角色的行为提供动机,为小说的后续发展中的转变和寓意创造一个渠道。
(6)确定视角。通常小说都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写就的,当然,第二人称或者多角度叙述方式都有。第一人称就是以“我”的视角,也就是直接从主角的立场进行讲述的;用得较少的第二人称则是用“你(你们)”来指代读者,告诉读者作者本人正在做的事;第三人称则是以局外人的视角描绘角色或场景的。对于什么类型的小说适合哪一种叙事角度,并不存在统一的规律,不过如果你写的是一部融合众多角色的全景式小说,第三人称或许能帮助你更换的掌控大局。
二、起草小说
(1)考虑编写大纲。每一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下笔方式,而先编写出一个故事大纲是一个很好地组织想法、由点发展到面的方法,不过如果你是从中间部分写起的,还没有想好所有的细节——或者一点细节都还没想过,就先别写大纲了,你应该继续寻找灵感、记录点滴,直到你的素材已经累积足够。拟出大纲以后,并不需要严格地遵守。
大纲的目的只是帮你开启写作的过程,用可视的方式呈现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一旦你真正开始了,故事的走向在写作过程中肯定会发生变化。有的时候大纲会在你已经完成了一两次草稿之后开始发挥“奇效”,它能让你对于小说的结构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告诉你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以及哪些值得扩充描写哪些可以缩减。
(2)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日程表。要完成初稿的话,首先你要找到能便于你创作的时间点和地方,你可以固定在每天上午或晚上写作,或者一整天连续不停地写作,又或者把战线拉长到每周只固定写作三天,无论你给自己设置了怎样的日程安排,你都不能随意地在有灵感的时候就立刻着手写起来——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因为你必须将写作当成真正的工作一样看待,并严格遵循规律的日程表,而不是随性而写。
(3)进行研究。具体需要进行的研究量则取决于你要写的小说,确保你了解过、研究过,并且对于你的小说中的场景设置(例如背景文化、角色的所在地和时间点等等)了如指掌。比如说你要写一部历史小说,那么了解独立战争时期的相关背景肯定会让你收获颇丰,而如果你写的是一部受自己高中生活而启发的青春小说,那么这些信息也许对你就没什么作用了。总而言之,不管你写哪种小说都要事先做足研究,才会保证小说中出现的事件足够精确可信。
(4)写初稿。当你感觉已经准备充分了,就坐下来开启写作之旅吧!不要拘泥于语言的精致与否——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会读这篇初稿的,所以不要带任何约束地写吧,初稿无需巨细靡遗——只要完成就好,不要有所保留,初稿中最粗糙的部分很可能在经过打磨后成为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三、修改小说
(1)一稿又一稿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也许你会很幸运,只要改三次就完美了,又或者你需要改上20次才能让小说看起来够好,最重要的是把速度放慢,弄清楚你的作品怎样才算好,什么时候才算做好准备可以分享给别人阅读——如果你分享得过早,你的创造力可能会就此打住。一旦你觉得已经修改足够、可以继续下一步了,你就可以进入到编辑的环节了。
(2)练习自己修改。当你终于写出了让自己满意的一篇稿子,你就可以开始编辑了。你可以将与情节无关的片段或段落删掉,将重复性的或者不通顺的表达改掉,或者让段落之间过渡得更久流畅。在初稿完成之后,你就不必每个句子都去改了——在定稿之后基本上所有表达都已经和初稿不同了。
(3)把作品展示给其他人看。从你完全信任的人开始,然后逐渐习惯让别人读你的作品的感觉。鉴于从爱你的体谅你的人那里往往很难得到诚实的反馈,你可以考虑用以下方式获取外部意见:写作研讨会、网友等。
(4)出版作品。许多新手作家都只是把他们的第一部小说当作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然而如果你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不妨带着它去见出版人,你可以去传统的出版印刷社,也可以找到电子图书出版商,甚至可以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
经历过以上三个阶段,一篇小说就完成了,以下是一些写作过程中的小技巧:
(1)如果你在推动故事发展方面遇到了瓶颈,不妨想象书中的主角正站在你身后,告诉你下一步他们准备怎么做。
(2)创作一切你喜欢和着迷的东西(用你乐意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如果你是个科幻小说发烧友,那么肯定对于历史故事没什么兴趣和热情。
(3)在创作前、创作中、创作完成后都不要停止阅读,尤其是阅读相似类型和主题的书籍,你会因此受益匪浅的。
(4)有许多文档应用(如锤子便签、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可以装在智能手机、iPod和平板上,这些应用能让你随时随地记录下脑海中的好想法,一些设备甚至支持文字处理器,可以让你在外出时仍然能进行写作。
(5)开始写日记,多读一些书,能够提高你的写作技巧。记住,如果你想改变什么,做出改变。你的小说可能一开始写的是中东战争,最后变成了高中校园里的困境,无论你是不是已经写了一半了,这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动笔写之前,一定要确保你真的仔细想清楚了要写什么。
(6)无论你当时如何地才思如泉涌,每天坚持只写一页。
(7)如果你在开发一个颇具现实主义的角色时遇到瓶颈,不妨在生活中时刻带着他,你去上班、去杂货店、去大卖场、或者走在大街上,想象你的角色在你的情景和环境下会有什么反应,把他们会做的与你相同和与你不同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8)有时你的人物非常完美,拥有一切——除了一个好名字。
(9)作为作者想要拓宽眼界,你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看许多电影和电视节目,翻阅杂志,旅行,外出聚餐,和朋友聚会,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你要用心生活。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涌现。
(10)你对你的故事爱不释手,别人说不定会嗤之以鼻。在将你的作品发给出版商之前,让至少三四个值得信赖的可靠的朋友来读一读。记住先做好版权方面的工作,即使尚未完成。
(11)无论在写作与否,都花点时间(或者花大量时间)听听音乐——尤其是能够激发某种特殊的情绪、感觉、挑起你回忆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