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的小说该怎么写
① 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有哪些技巧
第一人称写作技巧杂谈:
1.情节的推动和悬念的设置。
在第一人称的书里,我始终是推动故事的主力线索,所以我的出现必须要谨慎,出现的
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有发生的事件都需要有周密的安排,让这些东西于情节的主线香关
联,实际上,我们想想那些第一人称的解迷游戏的剧情,就会明白,我到达一个新的场景,必然会发现推动情节的因素,比如发现一些秘密的文件,找到一个关键的道具,又或者见到一个关键的npc 得到必要的情报,没有一个新的场景是无用的,小说的要求则更加高,不单是场景,我目睹的,经历的东西都需要融入故事的发展。
喜欢玩这类游戏的朋友也知道,游戏进行一段就会出现一个很难缠的小boss,或者发现一个很难的问题无法解决,而必须要回到以前的场景寻找线索。这就是高潮的设置了,
这种手法,对第一人称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在适当的时候给于我一个难以应付的敌人,或者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样能提起读者的兴趣。
在推动情节的发展方面,郭兼雨大大给出了两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一、亲身经历类
“卫斯理”,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大部分故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虽然“我“是无可争议的主观视角,但却并非是单一视角。
当情节发展进入卫斯理视线的“死角”时,倪匡便会巧妙地切换镜头,插入其他人的视角。
在“卫斯理”身边,扮演这个第二视角最多的便是“我”的妻子白素。象在《天外金球》中,前半部分是完全是白素的独身冒险,至后半部分,“我”才珊珊来迟,正式切入第一人称写作。
除了白素,陈长青、温宝裕、小郭(我吗?)、红绫等人在不少作品之中,都或多或少扮演过这类“辅助视角”。
辅助视角也不只限于一个,更可以是“多视角”,在《电王》之中,便曾插入过三个“辅助视角”。
这种“第二视角”或“多视角”的互补,虽不致将第一人称写作“主观性”强“客观性“弱(甚至无)的弊病完全化于无形,但相对于那种独沽一味的第一人称写法,已高明许多。
许多网上第一人称的作品,作者就是没有倪匡这种胆量与能力,不敢混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写作,误以为一切情节只能局限在“我”的左右,束手束脚之下,当然会有越写越伤神之感。
二、转述经历类
在这部分故事中,“我”的参与程度并不多,徒有主角之名而无主角之实,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整件事情。最多,是对整个事件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小说便明显有第一人称之名而无第一人称之实,说穿了,实际上是在以是第三人称写作。因为“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情节的发生与发展。“我”如同话外音,又象是一些小说中的“注”,只是起到补充说明与解释的作用,以及为故事划上一个句号。
在《黄金故事》,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虽是交叉使用,但“我”并没有在故事主干中出现,张拾来与银花儿的故事已可独立成文,“我”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根据所见与他人进行一些讨论、猜测。
由“我”在引述、转述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时,就要多花一些心思了。最简单的自然是“对话式”(如《木炭》),此外还可以摘录日记(《沉船》)、节录小说(《背叛》)、描写录像所见(《黄金故事》)、记录录音所闻(《寻梦》),等等。
第一人称的悬念并不难设,因为我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悬念,关于这个问题,魏文成大大更是介绍了一种第一人称滞后的写法,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人称滞后简单的说,就是你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是相对全知的,因此你可以选择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推测,旁白视角来进行相对全面的描写。就是当我进行“回忆”的时候,我是以我自己为第三人,讲述我自己,必要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回忆的久远性,这个事情很可能就发生在上一秒钟。
这种写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这个事情必须要已经发生的,但是我是否经过可以不论。第二:我的分析描写应该是我对我自己说的,这只是一种对情况的推测,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不能作为结论。
大家可以看出,这种写法对设置悬念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的猜测和接下来的行动,可以构成最强烈的转折。举个例子:
我轻轻的打开家门,想给也许正在书房上网的她一个惊喜,没想到触入我眼帘的竟然是一对棕色的皮鞋,它就这么歪歪扭扭躺倒在地板上,旁边陪伴它的是满地的杂物,而它们本应该放在客厅那张大理石桌子上,还有一些花瓶碎片和沙发上的抱枕,她那米黄色的套裙从一边被扯开,正无奈的望着我。家里遭贼了么?我略略抬头,粉红的颜色让我触目惊心,她最喜欢的那套内衣被撕成了碎块,灰色的丝袜被拉成长条,随便的抛在一旁,耳边似乎响起了她痛苦的呻吟,眼前浮动出她挣扎的身影,她反抗着歹徒的暴行,从沙发滚到了地下,又被歹徒抱了起来,摔在桌子上,慌乱间扫掉了桌上的东西,歹徒淫笑着一把拉开了她的套裙,漂亮的内衣被撕的粉碎,她踢打的双足打翻了桌边的花瓶,劫材还要劫色!我怒火中烧,随手操起一张凳子,朝丝袜指向的卧室,冲了过去!
(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段只是肥肥随手敲的)
这段算是的第一人称滞后写法,作者通过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推测和思考,最终得出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并未得到证实,只是我自说自话而已,我们在这里就可以一个大的转折,也许是个劫材并还要劫色的盗贼,又或者我的妻子和她的老情人约会,两人太过激动,而造成了客厅的景象,甚至我的妻子都不在其中,不过两个误入的小情人,不愿意搞坏自己的衣服,穿着我妻子的衣服玩强奸游戏,真实悬念无限,转机不断啊。
在第一人称的写作中,为了严谨,其实也可以作为故事设置,而我的这个旁白可以有“偏见“。我的全知仍可以是假象。
② 怎么写好第一人称小说
1)用第一人称首先是思想感情很复杂,要处理好主角的思想斗争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了其他角色的心理。JJ上有很多好文章但大多是BL我不知道你好不好这口就不推荐了。。
2)不是说用第一人称,这主角就应该赤裸裸的展示给大家,横沟正史有部小说叫《梦游》里面以“我”记录了整个案子但到最后才发现凶手就是“我”。这个堪称一绝因为它在展示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些东西可以在事后让人回味,也比较惊奇哈~
3)如果不是顶级技术的话尽量不要企图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个阴郁话少的人,因为会让人极度别扭,但如果技术好的话就另当别论
4)暴露一个人的心理我觉得大多数时候是显得他更加可爱比如《黑道学生》哈。。不要像有的作品拼命解剖女主角的纠结最后只是让人讨厌。。。。
5)推荐在有的地方可以适当的运用第三人称,大部分小说都是这样的。。
6)日常英语不会被讨厌,但麻烦在后面给个翻译,曾经有个很显摆的作者大秀法文直接导致我什么也没看懂。。。。
不管怎么说多加练习嘛~~好的作者都是酱紫成长起来的
楼猪加油哈~~
③ 怎么写好第一人称小说
小说想要写好,其实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作者给出一个自己的代入感,就像作者写的时候,能否以自己身为作者小说中的主角那样带入那个情境,真正的写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作者连自己都不相信不存在的一个世界,而且现在普遍的网络小说都是第三人称的,第一人称小说更要求有强烈的代入感,因为作者自己写作的时候,如果不能将自己已身化为那个小说中的主角,就没有代入感,就没有自己的灵感,就难以继续写下去,更难以写出好小说。
④ 第一人称的小说怎么写
构架好全文情节内容,这个不论是写什么都必须做好的准备。
定义好主角的性格特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初学者可以选择表现较为强烈和鲜明的性格,譬如易怒、懦弱畏缩、倔强等。这会让你动笔轻松一点。在定义性格特点的同时,不妨也多方面地进行延展:这样性格的人物,他的衣着打扮会是怎样的?他会有怎样的说话方式?他可以表现出怎样的气场?旁人将如何看待他?他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性格(重点!)?等等。这些延展可以有助于你丰满笔下的人物。
现在你可以把自己代入进角色,进一步揣测了。现在你变成了他,你不再是上帝视角,你用他的眼睛开始看待之前架构好的环境,你代替他来感受他将面临的事情。切记,请遗忘你自身的想法!你要把自己变成之前自己设定好的性格。
如果你已经有一定写小说的经历,有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尝试着描摹性格转换了。人的性格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那么你笔下的人物在经历一些变故之后,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一个人即使表现出多面性,他还是会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正如我们哲学中所提及的一种概念:“世间万物的千变万化是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之上的”。那么这需要你自己来把握度量。一个人或许可以从无知无畏到懦弱畏缩,但他绝不可能从沉稳睿智变成天真单纯。如果是要描写转变过大的性格变化,不太好把握,可以从细节入手;他可以保留住曾经一些小习惯或说话的口气,这样不会让读者觉得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来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