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事怎么写小说
A. 我想要写小说,请问应该怎么写
1.必须要有大纲。
这是在新人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甚至很多已经有过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也会犯。常常见到有作者朋友们仅仅是因为偶尔想到一个绝妙的桥段,一个不错的悬念,甚至只是几句颇有感觉的对白,就迸发出写作的冲动,开始稀里哗啦地往下写。结果却往往在故事进行到一定阶段,一定字数的时候,当最初的那一股写作冲动褪去之后,茫然了,于是要么勉强拼凑,虎头蛇尾,要么干脆太监掉。
我个人并非反对一时冲动下的写作,但是却希望能将这种冲动长久地维持下去,至少维持到你的创作告一段落。可是写作的冲动也好,称之为写作的灵感也好,是不可能持久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大纲这种东西,来将闪现的灵感和冲动文档化、格式化。这样,在冲动和激情消散的时候,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那么大纲是什么?大纲要如何写?
这里我只说个人的习惯,在下以为,从一个构想,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大纲。
打个比方,假如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打算写一个冒险类的故事。这个灵感本身可能很简单,甚至有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矛盾,或者一个桥段。没关系,以这个最简单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我们开始构架我们的故事。
首先,将这个构想整理为一句或者一小段简介类的文字,整理出至少一条主线流程。
然后,在这个最基础的主线之上,进行发散联想,添加明线暗线、分支情节、人物设定、背景设定、矛盾冲突等等。
接着,我们开始添加一些系统类的东西,比如比如主角升级系统,社会系统,装备系统等等。
下一步,顺着主线的脉络,逐步的丰满剧情,将之前的那些东西选择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添加到主线进程中。
再然后,分出详细的情节进度,章节列表,每一章节的故事梗概,从整体上尝试着控制好故事的节奏和脉络。
最后,从头开始,用文字将所有的东西写出来,这就是一个故事了。
好吧,这里我想说的是,除去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其实中间的整个过程,你都可以看成是大纲……
大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做完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那么故事也就呼之欲出了。
2.配角的设计和作用
记得在下曾经在之前的评论里提过一个观点,人物和矛盾,某种意义上,是一部小说的灵魂。
人物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主角、配角和龙套角色。主角的设定,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心得,在下也就不废话了,只是想说说配角。
配角是用来干嘛的?该如何去设计?
我们说,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了情节和矛盾而存在的,不管主角、配角,还是龙套。
个人以为,配角至少有两个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新人作者们可以掌握并且应该掌握住的。
其一:衬托主角的形象。
其二:推动情节的进程。
关于衬托主角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性格上的反差。通过鲜明的性情对比,可以从侧面更好地烘托出主角的形象。这样的做法,效果显然好于作者费尽心思去描写刻画一个单一的主角。有黑才有白,有善才有恶,有对比才有差异,有对比的角色,才能留给读者足够深刻的印象。成名作品里这样的例子很多,随意举出几个:比如《鬼吹灯》里的王胖子,比如《楚留香传奇》里的胡铁花,比如《紫川》里的帝林。由于对比的关系,某些时候,配角甚至比主角还要出彩,还要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推动情节的进程,这个怎么说呢……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某些触发性的事件和关键点,以主角的身份性格或者矛盾设定,他不能去做,或者不该去做,可是剧情偏偏又需要有一个人去触发这个点,那么谁去呢?配角。这一点比较难以用单纯的文字去说明,不过可以回想一下《鬼吹灯》里相当多的情节,触发机关,引起变故,甚至暴露悬念的这些关键点上,是谁去触发的,又是谁在暗中推动情节的进程?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是王胖子这个配角,而不是胡八一这个主角。
3.卖点不是作者说的
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总是有朋友问:我这本书应该以什么为卖点呢?是打斗?升级?恐怖?还是H?种马?后宫?
每当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自己都觉得很困惑,因为我自己也没想过那么多。
或者说,我不认为一个所谓的卖点需要搞出这么多花样来。
所谓卖点到底是什么?个人以为,无非就是读者的阅读快感。读者在读你的书时觉得爽了,有G点了,有兴趣往下看了,OK,你有卖点了。
放到实际中来说就是,别总想着用卖点去勾引读者,那样往往适得其反。换个角度,把你自己当成读者去读自己的书。如果你觉得获得了阅读快感,那么祝贺自己吧,你的书有卖点了。
一本书有没有卖点,不是作者说的,也不是编辑说的,是读者说的。
别告诉我编辑如何如何,编辑在看你的书是否有卖点的时候,请注意,他也是个读者!
4.人物形象?读者说了算。
前边有朋友在版内发帖子询问如何设定人物形象的问题,黑大已经给出了详尽的建议。这里在下就再多嘴几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嗯,那么我想说的是:所谓人物形象,不是作者说我想写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物,而是读者说,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身为作者,我们能设定的,其实并不是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模型罢了。
这个人长相如何?穿着如何?性格如何?背景如何?经历如何?
这些,都是这个模型的各项参数,但是,请注意——这些参数里,没有一项名为“形象”的参数。
我更愿意理解为,人物形象,就是指作品中的人物给予读者在阅读之后所留下的主观印象。
就像那位朋友曾经问过的问题一样:假如这个主角的性格又不极端,也不脸谱化,甚至平庸无奇,是否就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了?是否就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了?
个人以为,未必,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读者。
作为写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设定好这个人物的各项参数,然后将他放进一个背景环境中,让他与相关矛盾联系起来,随着情节的进程,按照他既定的性情做出种种合理的反馈。
至于这个过程中他所彰显出来的形象,更多的时候,是在于读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的提前设定。
当然,我并不是说,作者就不能控制人物形象的走向了。不是不能,而是需要换位思考。还是那句话,试着用读者的眼光而不是作者的视角去看待你的故事,这样得出的人物形象,才是最接近真实的人物形象。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人物产生的不同主观印象也可能是千变万化的。至于如何迎合更多数的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潜在需求,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咱们有空慢慢再说~
B. 求教写网络小说的技巧 经验
我是一个无名的写手。在接触网文一年多来,谈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首先,网络这个平台的好处就是,它不分学历,不分性别,更不用像找工作一样,非要你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简单地说,只要想写,谁都能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站上。所以你不要觉得你学历不高云云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韩寒高中都没上完,可人家一样是畅销作家,其影响力比清华北大的许多学生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二,锻炼写作能力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回答。那就是多看、多练。等你写出一部百万字以上的作品,OK,首先你对文字、情节的驾驭能力定然会增强很多。你不要试图去跟别人比,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以没有可比性。当然,你可以学学人家的写法。
其三,准备工作。首先,你要考虑,以什么样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让读者继续将你的书读下去。接着,你要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掌控和方向,不然很容易越写越烂。故而建议你先提前写一个大纲,这样有助于你对情节节奏的掌控以及方向思路。同时,也不至于让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抓耳挠腮,写不下去。
还是那句话,多看别人怎么写的,然后多练。练得多了,自然在笔力这方面就会强于常人。
至于更多的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这东西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感悟。
C. 写恐怖小说要注意什么事项。(这类的高手和作家来)
恐怖小说的写手在增加,作品的数量也在增加,出作品的出版商也在增多,但是具体到单本的恐怖小说销量大多数作品却并不大。恐怖小说在经过了四五年的发展后,为什么会越来越像早点摊的小吃,品种多却卖不出价钱来?为什么没有出现一道大菜?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除了出版商包装的力度,以及对市场仍然感到陌生以外,恐怖小说创作上的缺陷,即套路化和程式化的写作,也是一个因素。 在某一类型的文学作品盛行的时候,这一类作品就可能出现套路,大家可能都自觉不自觉地往盛行的风格上靠拢。比如军旅小说,官场小说,侦探小说等,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恐怖小说也一样。那么恐怖小说的创作套路是什么?我看了部分作品,总结了一下。第一,就是远离生活。很多恐怖作品,喜欢把故事发生的场景放在荒山、野村、古庙、老宅之中,认为这些地方本身就很恐怖,可以增加作品的恐怖元素。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读者,已经越来越远离这些所谓的恐怖元素,缺乏对这些东西的认知,再加上接触的恐怖作品比较多了,也就对这些东西产生了麻木感。把故事放到一个远离现实的地方去展开,虽然容易任意想像,写起来会舒服简单些,但本身就为这个作品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不管什么类型的小说都不应该远离生活。第二,过多的第一人称的自述式描写。以“我”为视角进行写作,也是相对容易和快捷的,尤其是在中短篇恐怖小说中,这种做法尤其盛行。但我认为,第一人称的写作,从市场来看,却是个劣势,因为读者必须得首先接受“我”的视角。如果“我”的身份过于特殊,或者作者的写作主观性太强,可能读者会有接受的困难。而且如果几个中短篇结成集子,一大堆“我”,很容易语气重复相近,引起阅读疲劳。第三,只有恐怖场面的描述,缺乏故事的逻辑铺陈,根本就没有思想内涵。这是大量恐怖作品的通病。换句话说,根据传说也好、生活中的观察也好,写出一个恐怖的场面是相对容易的。很多写手也由此有了创作的冲动,在小说的起始阶段大量描述恐怖的场景,布下疑团,但却缺乏对故事整体脉络的把握,写到后来,写手完全控制不住局面,造成了很多故事情节上的漏洞,甚至无法自圆其说。在最起码的故事逻辑都很难把握的情况下,当然就更谈不上有思想内涵,或者说想通过故事去表达什么。这样的写作,唯一的后果就是把不成熟的,或者失败的作品推向了市场。第四,恐怖小说不能给读者恐怖以外的东西。很多人都有这个认识,就是恐怖小说不能为了恐怖而恐怖。但不为了恐怖还为了什么呢?去年《鬼吹灯》的成功就给人很多启示。因为这部小说除了高潮迭起的情节外,还夹带有大量的地理或者生物知识,很有探险的味道,能大大丰富读者的阅读。说白了,看完长见识——虽然这见识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但这足以让《鬼吹灯》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让读者能感知到新的口味。而当下很多所谓的恐怖作品,缺的则正是这个“恐怖以外”。这与作者的兴趣、知识水准有着很大关系。第五,语言的枯燥与单一。恐怖小说该用什么语言来写?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煞有介事式的叙述方式,也就是比较一本正经的叙述,然后再用这样的语言去造恐怖效果。由于这样写作的人太多,很容易就造成千篇一律的场面。但仔细想想这两年比较受欢迎的作品,则大多抛弃了模式化的语言,作者多是有自己的语言个性的,比如天下霸唱,比如一枚糖果。其实语言这个东西,完全在于作者自己的把握。即使是在写恐怖小说,也没有必要端起架子来,可以幽默,可以哀婉,可以气势磅礴。在任何类型的创作里,成功者都是语言有个性的。第六,恐怖小说的逻辑落点过于单一。所谓的逻辑落点,就是一个故事发展到最后,揭开迷局,到底是怎么回事。过多的恐怖小说寻找的逻辑落点,不外乎是幻觉、精神病患者、梦、鬼神、异度空间或者是有人故弄玄虚之类。这就给人枯燥之感。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恐怖小说的作者也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发掘,不要过度拘泥,毕竟遇到上述情况的人还是太少了。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报复情结。报复情结在恐怖小说中出现得如此密集和频繁,不得不说是作者创作的巨大误区。一件事情,出人命了,或者是鬼出来吓人了,或者是遇到了奇奇怪怪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种报复。其实故事的源头读者很容易猜到,就是什么人受了委屈,有了冤情,或者恋爱失败,等等,不管是怎么样,就是变成鬼了,也要报复一下,这样才能心满意足地投胎去也。现在恐怖小说里的报复情结,很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夺宝情结,大家为了什么秘籍,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换到恐怖小说里,大家为了生活中的委屈,动不动就出来吓人。这种创作,很可能是受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影响,人们都想通过对坏人立竿见影的报复,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实际上,这又是一个陷阱,因为读者很容易就意识到,一切陷阱都是为了报复,所以大家只关心报复的手段与程度,这就提高了写作的难度,甚至让写作变得枯燥,写手们绞尽脑汁想的,都是如何报复才更血腥更恐怖。这对读者也是不好的误导。其实报复心强的,只有人。到了鬼神境界,即便是冤死的,恐怕也未必那么想报复。因果相报,自有轮回来做,又何必让那么多孤魂野鬼不去投胎,留在人世间以恶制恶呢?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可换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有那么多值得报复的事情吗?如果每个人受了委屈,都要想办法报复回来,就像恐怖小说中写的那样,岂不是生活毫无乐趣与希望可言。所以,大家写作的时候,应该不要再落入报复的俗套,因为报复太多了,对于恐怖小说的发展,也不是一件好事。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明一个意思,那就是现在恐怖小说的品种很多,数量很大,但精品缺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作品陷入了套路。尽管它们的外包装不同但是就像统一的白开水装在不同的杯子里,容易叫人疲倦。这当然和官方对恐怖题材作品的种种限制有关系,但根源还是在于作者本身的修养与素质。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的恐怖小说要出现精品,还得靠作者们多读书,多体验和观察生活,多有些感悟。仅仅坐在书斋里,靠着热情与兴趣写作,还是远远不够的。
D. 写小说,如何顺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恐怕是个网文读者最在意的东西,编故事细说起来还是很难的。因为故事都是由人物做出来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一个行尸走肉行事方式肯定不同,顺带而出的故事肯定也不一样,考虑到人物刻画不易,写故事本身也不是一件易事。
1.故事推动人物,还是人物推动故事
这个显而易见,应该是让人物去做事,而不是想好一个故事然后强行让人物“适逢其会”。其中的不同写法大致如下:主角路过某处被人求着帮忙;主角缺少一样东西,特意搜寻到一处古迹。
然而,人物刻画不易,让人物推动故事显然也不会简单。那么最正常的做法是着重刻画一个人物,让这个人专门去推动故事发展。这个人就是主角。所以网文必定以主角为主线。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一个主角不自己主动去推动故事发展,反而总是“适逢其会”卷入某某事件,如同某些游记小说一般,那么这个主角要来何用呢?
2.不要因为故事而忽略人物和设定
常见的例子就是日漫小说,比如《我是巫妖》。流水账再多也是流水账,故事的合理性在设定,灵性在人物,没这两个东西,写一帮NC干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也就是一本梦话罢了。可惜了开始的设定。
3.情节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矛盾。
我大概见过这么几种矛盾来源:
压力:比如无限流,外界压力大,主角又想活着,所以就有了矛盾,也有了动力。当无限流中的主角失去生存压力之后,这本书也基本上写不下去了。
动力:主角个人的欲望。比如《凡人》为了修仙,为了变强,所以整篇故事。
炒作:比如《遮天》这本书弄了一堆堆的炒作(九龙拉棺之类的)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跟下去。而实际上整本书写得狗屁不通,完全是为了写得热闹好让人去围观。
悬念:比如重生文,主角的前世恩怨,今生规划都是一个个悬念,让人好奇。
4.矛盾越大的书,情节发展越有力度。
龙空争论得最多的三个问题:不穿越能死?不重生能死?进入蜀山世界为什么不抱住峨嵋的大腿?
不穿越能死?穿越以后就有穿越众和土著之间的不同,相互之间的磨合,这其中矛盾不断,故事因而也层出不穷。
不重生能死?重生之后就有无数悬念,无数选择,主角可以先干了一件事情而后再来上一句“根据前世的经验这么干最正确”把自己的行事方式解释得清清楚楚,可以让作者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进入蜀山世界为什么不抱住峨嵋的大腿?蜀山老怪不用亲自动手就能把邪道大佬收拾了。主角这时候加入峨嵋干吗呢?给人家峨嵋大佬当宠物?人家不用你一个主角就能轻松收拾了所有的敌人,你一个主角加入了峨嵋还能做主角吗?相反,主角和峨眉作对,那就有无数的矛盾,而问题够难,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故事,也才能显出主角的本事来。
5.女主为什么往往变成花瓶?、
前面说过主角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主角是主线。所以主角到处都出现。而女主如果不是主线,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那么她总会在某个时刻失去作用。
所以,一个作者若是没有写双主线的本事,女主必然出场不会太多,而且一般沦为花瓶。如果作者打算写好女主,那么首先要有本事同时刻画两个人物(男女主),其次要能写好双主线,最后还要让两条主线和男女主角很相配,其中难度绝对不是1+1=2。
6.战斗很重要,但不是一切。
网文的高潮就是战斗,所以能否写好战斗基本上决定了这本网文的上限在哪里。这其中该怎么写战斗,我觉得各位可以参考一下其他成功的例子,先试着总结别人的经验,然后尽可能模仿别人,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世界上文字很多,历史也很悠久,作者自己想出来的写作手法基本上早就被别人用得很成熟了,而且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别人那里才能总结出来窍门和注意事项。这不叫抄袭,因为作者所借鉴的只是行文习惯和风格。
这其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比如多个人战斗的时候,作者是喜欢着重描写其中一个人还是一起写;是写勾心斗角还是打斗;是写一拳一脚,还是鲁智深打镇关西的开染坊;是写两人招式还是写心理活动;是见面报招数,还是详细描写;是从上帝视角刻画,还是从当事人视角描写。还有哪个多写,哪个先写,都是有窍门在其中。
但是战斗不是全部。战斗是高潮,但是没有哪个高潮会持久,会反复连绵。所以作者最好不要写成《法相仙途》那种除了战斗就是勾心斗角的网文。
7.剧情复杂:不要让读者猜出结局
故事情节最好不要太白。所谓的白就好比侦探小说还没写到结尾的时候读者就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同样,网文也不应该让读者看完一章就知道下一章要讲些什么。
想要做到这一点,巧妙的布局,但是又符合人物行事方式的写作是最好的,但是这比较难。我见过另外一种写作方法是说明文写作。大概的方式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一件新奇的物品、外星人、仙人等等超出读者想象的东西。
比如《法相仙途》这本书就经常出现“袖里乾坤”“周天星斗”之类的上古神通,让读者按照剧情绝对猜不出来。当然,这么写有很大的缺点,一是难以自圆其说,到最后难免烂尾;二是这种模式用得太多让人腻烦。对于新手这种方法用用不失一种迅速进入网文的好办法,但是想要长时间写作的话,最好还是多构思一下情节。
8.要不要虐主
一本小说怎么写有各种可能,根本没有一定的框架,所以虐不虐主主要看作者怎么想。但是从读者角度来说,网文本来就是给读者消遣用的,读者更多的想看到爽的情节。所以,我想作者在写虐主情节之前应该想好两个问题:
a.为什么要写虐主的情节?
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想写,那么将来被读者攻击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作者觉得剧情需要,是为了锻炼主角的意志而写虐主。那我想知道,既然一本书有无数种写作方式,那么作者就真找不到一种可以不虐主就能发展剧情的行文?作者真非要靠虐主来磨练主角吗?主角不可以一开始出场的时候就设定为拥有坚强的意志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非要虐主呢?
b.什么时候安排虐主情节:开篇,前期,中期,后期,还是结尾?
一本网文从头到尾写的东西大致就那么几样:主角多么努力,多么运气好,成长多么快,多么特殊,多么拥有强者风范。如果出现虐主的情节,读者基本上都会问上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努力,这么运气好,成长这么快,这么特殊,这么拥有强者风范的主角,会混得这么惨呢?”“连主角这么努力,这么运气好,成长这么快,这么特殊,这么拥有强者风范的人都混得这么惨,我这么个小人物又有什么希望呢?”。
所以读者不是不能接受虐主,而是他们无法接受这么多努力的付出,这么逆天的气运,竟然没什么回报。如果虐主的情节出现在一本书的开篇,在读者还没有见识到主角有多么努力,多么运气好的时候,读者是可以接受虐主的。君不见,多少重生文、重生文的主角开头混得那叫一个惨!
9.如何判断一个情节是否虐主?
变强为什么是网文的永恒主题呢?因为读者要看这种情节。主角变强是为了什么呢?这个答案还在读者那里:为了掌握命运和所拥有的东西。
所以判断一个情节是否虐主就看主角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否保住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如果主角被人打得吐血,但是很快跑掉了,而且没什么损失,那么这个情节不虐主,凡人、无限流等等网文中这种情节到处见。如果主角无法掌握命运,比如被人抓住,如果主角无法保护自己所拥有之物,比如功力大降、法宝丢失、心中的秘密被人知道、变成牛头人,那么这就是虐主。
10.如何令一本网文长期保持情节发展活力?
很多网文写到最后就写成流水账、说明文,其主要原因是情节发展动力下降,为什么情节发展的动力会下降呢?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对网文来说,这个矛盾大致有如下几个:主角想变强但是环境艰难,主角想成为天下无敌但是现在与顶尖高手的差距太大,主角想要获得天材地宝、获得美女但是竞争对手太多,主角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读者想要了解这个小说背景世界但是作者还没展开。
当网文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矛盾必定会发展到主角一方占得上风,矛盾已经快要都被主角解决掉了,整篇小说的发展动力自然大大下降。这时候作者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小说接着保持活力只能加强这些矛盾,甚至是创造新的矛盾。
但是,我不建议作者在一篇已经失去情节动力的网文中接着增加矛盾。一篇小说把前期的矛盾都解决掉了,这片文章就应该结尾,再增加新的矛盾,这本小说已经是续集了。所以作者最好能在写小说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小说中的矛盾都是什么,大概发展到什么程度矛盾就会解决了,然后按照这个大纲来控制小说的情节。
举一些例子:主角想要成为天下无敌,那么作者就应该考虑主角前面有多少人比他强,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主角就可以说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主角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那么做这就要考虑到底有什么事情、什么人限制了主角,主角怎么样才算是解决了这些事情;读者想要了解整个世界设定,那么作者就要考虑如何一点点的放出设定,但是又能让读者完全理解作者所叙述的东西。然后该结束的时候结束全文。
一本网文在情节失去发展动力的时候未必是订阅大幅度下滑的开始,这个时候是否应该结束全文?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只能说看作者想要什么了。
11.后期情节难以控制
一本网文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作者经常会发现自己控制不住剧情,前后不能自圆其说,读者抱怨增多。这是由于后期累积了太多的东西。
在网文开头的时候,主角一个人没有多少家当,没多少本事,没多少人要养活,配角出场也不多。到网文后期的时候,主角天材地宝无数,功法技能缭乱,小弟老婆一大帮,配角怎么也出场了一个加强连了。还有全文设定已经交待了很多,读者已经能根据设定来推断各个人物的战斗力了,作者没法随心所欲的安排剧情了。这个时候,剧情就脱离作者的掌控了。
如何让剧情节奏一直掌控在作者的手中?我觉得大纲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让主角的武力系统更加简练,减少杂七杂八的功夫;让主角的法宝药物更加有针对性,过了一定时间清理淘汰一批物品;让主角的手下和老婆不要太多,甚至少写;每过一段时间就让一些配角退场,简化人物;当然,要是每过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地图也是一个办法。
E. 写小说怎么写
在写小说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懂得通过小说的三要素来进行构思,详细介绍如下:
1、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
2、以生活中的某一个原型为主,加以概括、想象和虚构,从而创造出典型人物。或者是在广泛地集中、概括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典型人物。
3、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为构成作品情节的基础,从矛盾冲突和生活事件中,选取最能展示人 物性格的事件,经过提炼,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情节。
4、积累和经历达到一个值后,灵感就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来临,古人有“掉书袋”的做法,时时刻刻将纸笔带在身侧。就是为了防止灵感来临时手忙脚乱,而笔墨随侍在侧,随时随地都能记下偶然得来的灵感。
所以灵感是在生活经历里思考得来的。譬如海子诗句“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若非诗人生活阅历积累,长期构思与灵感闪现,也不可能得到佳句。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是在平凡清静之地,积累生活阅历,捕捉诗意灵感,既诗人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注意事项:
1、小说中任何事件的产生,都需要原因和前提条件,设下原因和前提条件就是为后面事件的产生做铺垫。
2、小说中,巧合写的太多,读者感觉很假,如果用因果的形式(原因产生结果),就会显得自然而然。
F. 我想写小说,可是不会写,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你没找到小说的真谛,小说不是你想写就写的,要有感情的来写的,像写日记一样有人的日记生动有的像打流水账,像你要提高写作水平那不是要写小说能办到的。要多读青少年,名著和一些和文学有关的书,那一个本子记录里面的好句子好词好文章,然后就把它读成自己的句子词文章那样你的文学还不好你就可以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