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资讯 » 外国小伙看小说

外国小伙看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5-16 02:57:30

⑴ 被美国人视为精神食粮的修仙小说中,有哪些扯淡情节

修仙小说不仅我国人喜欢看,美国人也喜欢看,他们的痴迷程度甚至比我国的读者更厉害,修仙小说有固定的套路,一般在情节上主人公都会有奇遇,每到关键时刻都有人帮忙,身边甚至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帮手,这些都是修仙小说常见的情节。
1、主人公的奇遇

中国修仙小说与西方玄幻小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人公从一出生开始,就会不断的遇到一些奇遇,结识一些稀奇古怪的人,经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大多数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一些特殊的技能,这在西方小说中是很少见的。

总而言之,由于文化上的差异,美国读者很少接触修仙小说,因此读了之后,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美国人把修仙小说视为精神食粮,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尽管很多情节上超越了他们的认知。

⑵ 必读20本外国经典小说

必读20本外国经典小说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必读20本外国经典小说,希望您喜欢!

必读20本外国经典小说

一、窃书贼 The Book Thief byMarkus Zuzak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了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在弹奏手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同名电影在2013年上映。

二、寻找阿拉斯加 Looking forAlaska by John Green

一个平凡的少年,没有好朋友也没有女朋友,生活无惊也无喜,他唯一个 爱好 和特长就是背诵名人的遗言。为了寻找更伟大的可能性,他离开了安逸的家庭,就读寄宿学校,认识了狂放不羁的室友,以及神秘的女孩——阿拉斯加杨,她聪明又叛逆,有趣但无法捉摸;他们一同抽烟喝酒亲吻恶作剧,少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快乐;但是随后,女孩的突然消失在少年的心里留下了永远不会忘记的悲痛。

有人说,阿拉斯加代表着不仅仅是男孩们的初恋,还有生命中的美好,以及无法逃离的悲伤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追风筝的人 The Kite Runnerby Khaled Housseini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何去何从? 故事 美丽而残忍,温柔地勾画着人的本质和救赎。

四、我是马拉拉 I Am Malala byChristina Lamb and Malala Yousafzai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下午5点,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由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获得,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为争取女孩受 教育 权与塔利班对抗,在恐怖分子枪击下幸存。《我是马拉拉》是她的自传。这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

当巴基斯坦反政府游击组织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这个小村庄时,一个女孩挺身而出。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拒绝沉默,并为她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奋战。2012年15岁的她,在从学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枪支直接 射击 头部,生命一度垂危。不过,马拉拉却奇迹似的生还、康复,本书讲述了这个不平凡的历程。

五、壁花少年 The Perks of Beinga Wallflower by Stephen Chbosky

查理士个害羞而内敛的高一学生,他拥有超越他年龄的聪明,总是默默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就是我们说的壁花男孩。从一封封查理写给他那位亲爱的朋友的心中,我们渐渐认识查理。

他遇到了很多青少年都会遇到的问题,朋友,初恋,家庭压力,感情,对性的探索,毒品;同时,还有他好友的自杀,姑姑的离世给他带来的悲伤和压力;我们还会看到他开明的导师和两个高三的好朋友,他们给了查理很多帮助和爱。读者就像书中那位亲爱的朋友一样,分享了查理最真挚的 日记 ,体会到了他生活中的彷徨,无助,也不乏温馨和爱。

六、侍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Tale by Margaret Atwood

在一个反乌托邦社会的吉利德共和国,Offred的丈夫和女儿都已经不在了,她居住在一个极度压抑的世界,她不能思考也不能阅读;和其他妇女一起,被迫住在司令官和他妻子的家里,成为他的生育机器...这是一个关于女权觉醒的故事,当今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还是存在的,它存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七、十三个理由 Thirteen ReasonsWhy by Jay Asher

故事讲述一位在外人看来挺popular的女孩十分突然地自杀了。她死前录了一个录音带,录制导致她自杀的13个人的故事并且确保了在她死后这个录音带会逐一传给这13个人听。男主是这13个人中的其中一位,他可以说是独立于女主的一个同校同学而已。录音的自白,男主在听的同时从他外人的视觉去回想这个女孩之前的生活结合他的听闻,和他当下在听录音的时候所处环境的描述三条故事主线交织。语言很日常,但故事通过这三条主线给了这个故事一个比较完整的视觉。

不同于平常自杀的故事女主并不是一个很消极的人,甚至讲到了第7,8 个人的时候她都在不断强调'这时我都没有想过自杀,也觉得自杀是一个非常不能理解的事'。她只是一个在心理受创后不会用适当方式向周围的人求救的人。从她层层描述可以看到她的世界慢慢瓦解。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青春期反例。

八、玻璃城堡 The Glass Castleby Jeannette Walls

JeannetteWalls的这本回忆录《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le),其实容纳的是四个孩子艰难而颠沛的童年生活。大部分的时候,Lori、Jeannette、Brain和Maureen跟着他们的父母Rex Walls和Rose Mary睡在纸箱子里,睡在破旧的轿车里,睡在寒冷的地下室里,睡在没有阳光的廉价危房里。随时准备着上路,多半是在夜里,原因也许是爸爸Rex又惹了麻烦,也许是要去投靠老祖母或者外祖母,也许别处的日子总是要比眼下的好过一些。

JeannetteWalls的这本书,在叙事过程中,倾泻了太深厚的情感。两代人之间无条件的爱,在孩子们匆忙逃离的念想当中是空缺的,但它在人生中延继的哲理和温暖,使得她回头来重视自己悲伤的记忆,并在这过程当中流着泪也带着笑。那天晚上,Walls家的孩子们在星空下各自收到了一颗星作为礼物,他们嘲笑那些相信有圣诞老人,除了一些便宜的塑料玩具就什么也得不到的孩子们。他们的爸爸说,过不了几年,那些塑料垃圾都会坏掉然后被遗忘,而你们依然拥有你们的星星。

九、为欧文米尼祈祷的人 A Prayer forOwen Meany by John Irving

结尾的 句子 我总是为欧文米尼祈祷不但迎合了故事的标题,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死亡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重心,但死亡处处可见,不是以悲戚伤痛的形式,而是以温暖的爱意方式。信仰不是这部书的唯一主题,信仰只是欧文米尼生活的形式,我们目睹了他的成长和失落,见证了他的抗争与死亡,但是我们却没有感觉到他的一生如此悲伤和短暂,相反感觉到如此的温暖。

欧文米尼生活的那个世界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它的存在是外面那个战乱频仍,暴乱不断,动荡不安的大世界的一个巨大反讽。那个世界无数次被约翰欧文写在他的作品中,他的小说之所以都具有了某种自传的性质,那是因为他笔下总出现那个小镇,总有一个梦想成为作家的少年,总有一个温情暖暖,人性良善的永恒童话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也许有着看似壁垒森严的阶级隔阂,但却挡不住前现代世界未泯的人性温情,每个人都是如此的良善和美好。他只能生活在这个小镇上,一旦他突破这个界限,进入那个庞然混乱的世界,死亡就不期而至。

约翰欧文在小说中甚至用神迹的形式让欧文米尼预言了自己的死亡日期,仿佛昭示着外面那个世界是一个失去神迹和信仰的世界,而欧文米尼这个被派送到人世间的上帝的工具只能以死亡去唤醒残留的人性。

十、毒木圣经 The PoisonwoodBible by Barbara Kingsolver

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福音会浸信派的家庭里,族长Nathan Price离开家去往刚果执行任务。大家都没想到,这将是颠覆了一直以来他们的知识和信仰,由父亲带着整个家庭追随着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一步步走向未知的世界。

十一、我的头看起来有那么大吗?Does MyHead Look Big in This? by Randa Abdel-Fattah

16岁的Amal终于决定要戴头巾了,她觉得她的生活变得无法预测,她必须处理来自同学的偏见和欺凌。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位穆斯林女性决定遵循她的信仰途中遇到的问题。

十二、深夜小狗离奇事件 The Curious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by Mark Haddon

小说的主要框架是一个15岁的小男孩有一天晚上发现邻居家的狗被谋杀了,整部书就是写这个小男孩如何探案的以及他的生活。这个男孩叫christopher,他能说出7057之前的所有质数,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首都的名字。但是他看不懂人们的表情。

他痛恨被触摸,还痛恨黄色和棕色。他喜欢红色,如果有一天他能连续看到5辆红色的车,那那天就是个超级好天,如果是4辆黄车,那就是坏天。他喜欢红色的食物,但是他喜欢的一种印度菜是黄色的,于是他就用食用色素把它染成红的。他不能说是个正常的孩子,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比我们更有逻辑。

十三、丑人儿 Uglies by ScottWesterfeld

在一个充满麻烦的未来世界,人们最后都变得漂亮和完美。Tally,在未改造之前,属于丑人行列。她的生活在政府要求她潜入她姐姐的革命组织TheSmoke的时候发生了改变。这本书会让你怀疑这个看脸的世界(反乌托邦题材)。

十四、She's Come Undone byWally Lamb

DoloresPrice 讲述她从4岁到40岁的生活:处理她父母不愉快的婚姻,让她几乎窒息的无情的生活,最后逼她去疯人院的现实。除了这些痛苦和挣扎,她始终保持者对生活的爱和幽默感。

十五、不再沉默 Speak by LaurieHalse Anderson

并不能把Speak看做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太偏向于小说类的题材。书中的主人公是个被朋友误会,被他人欺负,又默默无闻的高中女生。 书中讲诉了一个自闭的女生是怎样敞开内心并且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现实世界。

十六、大象的眼泪 Water forElephants by Sara Gruen

红头发的波兰裔少年雅各曾经拥有一个堪称完美的世界:父亲是受人尊重的兽医,自己在长春藤系的康奈尔大学念兽医学。六年的学校生涯只剩下最后一场期末考就能结束,他即将拥有自己的诊所,继承父亲的事业。即便在风雨飘摇的大萧条中,因为他的家,他的学业,他也能有一个不受风雨袭击的小小安乐窝。一场车祸改变了一切。雅各跃上了一列巡游马戏团的列车,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各色人等都聚集在这列车上,当他逐一认识他们的时候,真实的生活画卷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十七、特别响,非常近 Extremely Loudand Incredibly Close by Jonathan Safran

这本精彩的小说从第一页就吸引了我:要不发明一种茶壶?茶壶嘴在冒热气的时候能够张开,合上,所以它能变成一张嘴,然后它能吹出好听的调调,或者演出莎士比亚,或者只是和我一起哈哈大笑。我可以发明一个能够用爸爸的声音阅读的茶壶,这样我就能睡着了。这本书的结尾,比我最近几年读过的任何一本书的结尾都更令人悲伤。

十八、Eleanor & Park byRainbow Rowell

我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一本书和书中的主人公,读完书之后的三天完全走不出情绪,也睡不好,光想着书名就心疼,对结局念念不忘。这本书在感官,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完全可以称得上出神入化,仿佛他们就在站在面前,伸手可触。读书时已经是秋天,但窗外似乎飘来了混合着草莓和蜜糖味道的夏日香气。一如幻想中甜蜜而青涩的初恋。

十九、Jasper Jones by CraigSilvey

Charlie,一个怪癖的叛逆少年,某天夜里遇到了Jasper Jonesa,他带他去了一些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从此改变他的生活。一本诡异但神奇的书,从此你会用令一个 方法 来看这个世界,适合在 万圣节 前后阅读。

二十、饥饿游戏 The Hunger Gamesby Suzanne Collins

将严肃题材和休闲题材混在一起,加以通俗的语言叙述,给人营造以伪深度的世界观和休闲的阅读体验,确实是驱使一本书成为畅销女王的妙招之一。本书将对娱乐至上的批判、人性的恶、生存游戏、极权社会构想、青春向上励志还有狗血的恋爱戏融合在一起。

⑶ 老外看中国网络小说戒毒瘾,这是真的吗

最近,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半年成功戒掉毒瘾的事件走红。事件中,凯文曾因失恋心痛染上毒瘾,并一度无法自拔,但在同时追更15部连载的中国网络小说英文版的过程中成功“入坑”并最终戒掉毒瘾。

通过“网瘾”戒掉毒瘾,就没有危害了吗?

实则跳出浅坑,又入“深渊”

研究表明,可卡因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都有损伤作用,尤其作为剂量依赖性肝毒素,可导致肝细胞坏死。

同样,网瘾的危害也不小,长时间沉迷网络小说,迷恋于虚拟世界,会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交往,长此以往甚至导致人格异化。而网文中热血暴力、色情等场景的描写极易给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并诱发犯罪。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在押性犯罪的未成年犯中有90.82%与网络色情信息的不良影响有关。而暴力犯罪中,高达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有关。

因此,简单的用一个“不良嗜好”去戒掉另一个不良嗜好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毒瘾要戒,网瘾更需防范!

⑷ 推荐几本外国好看的小说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部分像情节剧,部分像寓言,米奇·阿尔博姆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由三个故事故事交织而成。所有的故事都讲述了红宝石码头公园的设备维修负责人,83岁的爱迪的事。小说开始,读者们便被明白地告知,爱迪距死亡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这时,他在公园里进行日常检查。接着,阿尔博姆描述了爱迪生前最后的悲剧时刻、他的葬礼、和随后几天里,朋友们清理完他的房间,开始适应没有他的生活。这些情景勾画出了爱迪的世界。通过场景的交替,阿尔博姆用闪回的方式描写了爱迪的每次生日,用每年的生日场景记录下他的生命过程。在第三个,也是小说的最后一个故事中,阿尔博姆的笔触跟随爱迪进入天堂,在那儿,爱迪相继遇到了他生命中5个关键人物。每个人都一直在天堂里等待着他。而且,阿尔博姆逐渐揭示出,每个人的生命和死亡都以爱迪从未想到的方式贯穿了他的生活。每个灵魂都有自己要讲述的故事,要揭示的秘密和要分享的训诫。虽然爱迪的到来终结了他们的生命,但通过他们,爱迪明白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小推荐一下。

《24重人格》

作者卡梅伦·韦斯特以刺激性的细节和令人心碎的清晰描写揭示了羁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对家庭的影响,将他自己人格分裂的令人心碎的经历,以及他治疗满是创伤的心灵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身兼“人格分裂”患者和心理学家的两重矛盾角色,这是本书独特的地方。

而且这还是一个能令读者着迷的故事。韦斯特在书里提供了多重人格患者的各个分身们和谐相处的珍贵的前所未有的资料,心灵扭曲的痛苦、诡秘的气氛和最终的希望……

掩卷之后,我们会发现人人都可能有一座心理地库。打开门,挖下去,拂去尘封的蛛网,让阳光照进暗室,从此让那里宽敞明亮,是你的责任。

《巴别塔之犬》

“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唯一的目击者是她的爱犬。丈夫保罗是一位语言学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于是决定教会爱犬说话,道出真相。

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爱情悬疑小说《巴别塔之犬》以象征语言分野、表达困境的“巴别塔”作为基调,在悬疑的背后,探讨的是关于爱情和隔膜的永恒追问。

美洲人评论说,这是“一个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赎罪的故事,一次令人心碎的探寻!”欧洲人评论说:“这是一本罕见的小说……除了古老的神话、鬼魅的精灵所营造出的奇特氛围,还有心灵治疗、神秘塔罗牌……而当你随着主角一步步走向事情的真相时,更会感到一种椎心的痛楚……”亚洲人则评论说:“人人都以为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别塔,以为自己最了解那个亲近的人——然而,这座巴别塔真的存在吗?”

强烈推荐!!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内容如题,小说中贯穿着许多哲学性的语句。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讲述一个姑娘吞药自杀却没死成,精神没问题被强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院中遇到了一系列的人和事,其中似乎还有她的真命天子……

一口气看完,很吸引人,结局不悲,虽然也是在认真探讨关于人的生存态度,但个人觉得这部适用于放松心情。

《最后的学徒》

作者:[英]约瑟夫·德拉尼

惊悚,我真的有被吓到。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作者:约翰·伯恩(John Boyne)

1943年夏天,一个9岁的男孩布鲁诺从生活舒适的柏林来到波兰。他的父亲接受了一项重要的新工作,布鲁诺的新家不知为何没有窗户,他因此而感到特别烦躁,他的家人还警告他不要访问一些被称作“篱笆”的地方,那里其实是德国人的集中营。然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穿着带有横条纹的睡衣混进了“篱笆”里想一探究竟,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正赶上集中营转移杀害集中营中的犯人,他从此再也没有从集中营中走出来。

本书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讲述二战中德国集中营中的情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那个一特殊的年代。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反映二战集中营内容的作品。

《偷书贼》

很久以前看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似乎也是二战背景。

很催泪,揪心。

强烈推荐!!

《天堂可以等》

爱人间的争吵,本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明天,明天一定要向他道歉,一定要跟他说“我也爱你”。可是,露西没有想到,她再也没有明天了……

徘徊在天堂的边缘,过往的一切在露西眼前浮现,她想到生前和爱人任性的争吵,想到了那句还没说出口的“我爱你”,想到了爱人在不得不面对她的死亡时的痛苦和无助,想到了因自己的死而带给爱人的内疚,甚至这种痛苦会伴他一生。

遗憾是最折磨人的情绪,它让人陷入对往事的追忆而不能自拔。露西没办法抛下爱人,带着自责和遗憾上天堂。她不惜一切也要重返人间,她要变成幽灵,去守护心中的挚爱,去化解他内心的痛苦。

感人,小推荐一下。

《亡灵颂歌》 作者:(爱)帕特里克·邓恩

圣诞节前一个星期,莫纳西沼泽区挖出两具被泥炭包裹的母婴尸体,尸体形状奇特,恐怖畸形。大致可以确定是中世纪以前的尸体,涉及到中世纪以前的生活和宗教,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考古学家依兰奉命前往协助。

这本来是一件单纯的考古工作,但在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种势力却逐渐向依兰伸出了黑手,试图阻止调查深入进行下去。

一头雾水的依兰还没能理清楚古尸与这些势力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联系,更令人恐怖的是,这些势力组织的头面人物却一个个离奇被杀,死状极为可怖,和发掘出来的母婴尸体毫无二致;而他们的死亡地点却神奇地组成了一个古代宗教的神秘图案。

种种蛛丝马迹,逐渐指向了当地被人忽视的中世纪神秘修道院。中世纪以前欧洲大陆上残酷血腥的宗教战争逐渐解开神秘的面纱,笼罩在历史烟尘中被人遗忘的种种宗教秘辛也逐渐从历史中走出来,而古老的宗教组织的幽灵却逐渐笼罩到当地人们的头上……

本书以鬼故事的大本营爱尔兰为背景,糅合民间传说、考古学、法医鉴别、小镇疑云、跨越古今的谜团、诡谲的历史和宗教秘闻,还有真伪难辨的阴森鬼魅,实是一部极为精彩的惊悚小说。

还没看完,一般般吧。

《风之影》

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塞罗那。小男孩达涅尔随着父亲来到"忘之遗书墓园",挑中了胡利安·卡拉斯的小说《风之影》收藏,并开始了一场原本单纯的文学寻根之旅,然而,事情变得越来越不寻常,身边的人一个个被牵扯进来,危机四伏……当真相开始浮现出来,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过往.

《蜘蛛女之吻》BY 曼纽尔.普格(阿根廷)

结局让我很郁闷,但依然强烈推荐!!!

《没有悲伤的城市》

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饥饿、疾病、种族冲突……死亡随时发生。他们却做着最纯美的梦——他梦想自己能飞,全然不顾那累赘般的瘸腿;他发明了花园语,在亲人死亡后含泪笑着说;他从一朵花瓣里看到爱,从颜色里看到幸福;他说世上有一个地方,没有战争、没有丑陋,只有鲜花,信任和爱。他把这个地方叫做没有悲伤的城市。他能找到吗?还是在现实中沉沦?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和友爱的书,一个可以感动你灵魂的小说,一个给最绝望的人以希望的美好故事。

⑸ 中国网络小说异常繁荣,真的有外国网友看我国的网络小说吗

肯定有看的啊,只是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也应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吧。毕竟从洋务运动开始我们就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文化技术,像那种世界名著几乎没有中国的,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有所欠缺的吧,不过网文算是我们中国自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国内也是很受大家的追捧。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称,一个美国小伙子,因为沉迷于中国小说而戒掉了毒瘾。“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这样说。这则新闻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网络小说竟如此强大,让老外如此着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网文小说在外国还是有很大的一批粉丝的。


我们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如果把中国的网文小说翻译成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图书,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人肯定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感。而且我们中国有多年来形成的歇后语等,这些都不是很好翻译的,有些翻译过去就不是原来的那种语境了,文章的流畅度大打折扣,这也是导致中国网络小说在国外收到限制一个因素。不过,这么好看的中国网络小说,自然是有很多的外国人观看的。

⑹ 中国网络小说有多强美国小伙苦读半年,竟成功戒掉了毒瘾了吗

中国对外输出最成功的文化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说是功夫或者京剧等等。但近年来中国文化真正流行全球的只有一种,那就是网络小说,尤其是其中的玄幻和修仙小说。外国人有多喜欢这些小说呢?他们有专门的网站翻译小说,翻译速度经常跟不上读者阅读的速度。其中《星辰变》、《我欲封天》、《盘龙》是佼佼者,热度居高不下。尤其是《盘龙》,竟然帮助一个美国小伙成功戒掉了毒瘾。

林雷

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凯文特意在中国网络小说论坛里写了一封长信,声称中国网络小说救了他的命。他希望自己能够和小说的主人公林雷一样,遇到一个心爱的人,成为一个专注家庭的好丈夫,过上积极健康的现实生活。

⑺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网络小说

看到有人说中国网文在国外的欢迎度,实际上挺火的,现在有很多人都是专门翻译过去,让老外看的,评论上不少人都惊讶这种小说太神奇了,完全比哈利波特厉害多了。
国外的那些奇幻小说,说白了就是网文,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国内是个奇迹发生的地方,什么脑洞的网文都能出来。
真要全部拿到国外真正网站上,一定也能比肩那些国外吹捧的奇幻之作。
说白了也是盗版网站,只是国内不太在意,他们主要翻译的以玄幻为主,其他的可能代入感比较差吧。
尤其是中原五白的书评区,不少人啊,评价都不错。
补充一下,听人说已经得到了阅文的授权,作者有分成的,这我还就不知道了,一直以为是盗版网站来着,盗版还收费,价格还这么高,厉害,不过好像不光有阅文的书,纵横的也有。
其实很多网文都被翻译过去了,老外很喜欢的。
最火的是番茄吧,盘龙、星辰变、吞噬、莽荒纪……看到评论好多都提到番茄的作品,很且好评很多

⑻ 外国人也看小说吗尤其是咱们中国的武侠小说

外国人当然看小说,外国的小说发展比中国要更早,也更完备,优秀的小说也比中国多。(中国古代写小说是下品,所以不为人重视。)至于看不看中国的武侠就是个案了,大部分人应该是不看的。

⑼ 网络小说才是精神鸦片啊

我不打游戏,不爱喝茶,不嗜咖啡,不喝酒,自诩是所有上瘾的东西我都不上瘾。

但是我爱看书,所以不能看网络小说,一看到好的小说,必定追文,熬夜看书不止。这不,自从日更和打卡流利说以来,我已经没空看网络小说了。

结果前天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簪中录》,居然欲罢不能,连续看了三天,终于在今天下午把四本书全看完了。熬的头昏脑胀,家里也不收拾,做饭吃饭也不上心,简直被书绑架了。

网络小说记得追过一本《苗疆蛊事》《特种兵在都市》都是看到半夜两三点才睡。还追过《芈月传》《甄嬛传》等宫斗剧原著反正都是熬夜看书昼夜不分的节奏。平时就自律一般的人,看起网络小说来那更是不管不顾了。

看来不光是我啊,外国小伙都因为看网络小说戒了毒瘾,哈哈。这是戒了真实的毒品,染上了精神鸦片啊。

还有报导说教改表明中国学生阅读量应该达到多少多少万字,有初中小姑娘轻松达到几百万字,结果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里人一问,原来这阅读量来源于是网络言情小说

我也是在上次看完特种兵那种小说后意识到这种书看了只是图个精神刺激而已,没有任何营养吸收到。还有《暗黑者》那种犯罪小说,读得挺过瘾,实则负能量满满,于身心都无任何裨益,于是痛而戒了网络小说的瘾。好在我并不是经常看小说,网剧也基本不看,所以并非成瘾者。但是那种自制力薄弱的小孩子或是本就没有什么人管束的大学生,上瘾可是太可怕了,这网络小说的毒,真不比毒瘾差啊。

就像我的流利说打卡,80天之前是一天不拉的,哪怕晚上一两点也要在洗手间打完卡再睡。结果不每天发圈以后,开始偷懒,这次因为看小说停了三天,如果不是自觉如此不行,也许就要放弃下去了!

坚持往上走如此之难,往下出溜却是毫不费力充满快感,不能自律的人谁不想轻松点呢?这也就是抖音快手看直播霸占了很多年轻人时间的原因。

所以,为了将来,戒掉网络小说的毒瘾吧。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