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资讯 » 看小说林海雪原

看小说林海雪原

发布时间: 2023-05-13 22:07:02

㈠ 《林海雪原》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林海雪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海雪原》读后感1

在许多红书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我翻开书,仔细阅读起来。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战士们吃苦耐劳,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我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我被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年轻有为的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都令我钦佩。在我印象里最深还是杨子荣,从我看《林海雪原》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为了彻底消灭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亏烂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细细品味《林海雪原》,发现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勇气。

《林海雪原》读后感2

轻轻合上《林海雪原》最后一页,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画面依然闪现在心间。在我国的东北部,在茫茫雪原中,无数先烈的英雄背影与那颗赤诚的爱国心,如同燃烈的篝火,照亮了革命的道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片林海,那片雪原,英雄的身影以及那段机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立即呈现在眼前。

六十多年前,在那白雪皑皑的林海中,踊跃着一群年轻的战士,这是一个以少剑波为首,“小白鸽”白菇、“坦克”刘勋苍、“长腿”孙达得等组成的小分队,为了稳固新中国的和平,使人民生活安定,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非凡的智慧“智识小炉匠”、“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围剿了革命反动派的残巢,谱写了英勇的赞歌,他们的气魄震荡山林,他们的信念感动天地。

在诸多英雄形象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英雄杨子荣,他是一位战士,更是一名位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查英雄,他智识小炉匠;化装成土匪胡彪,只身打入匪巢,取得悍匪座山雕的信任;一次次识破敌人的阴谋,舌战小炉匠,活捉座山雕,与战友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等英雄壮举,成功地表现了杨子荣超凡的智慧和胆气,深刻地揭示了其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和革命信念。

在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中,中华人民涌现的'是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魄,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他们顽强搏斗,英勇奋战,凭着对革命的忠诚与对人民解放的渴望,挥洒热血,征服了恶劣的环境,最终取得了共产主义全面胜利。

《林海雪原》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经典红色的小说《林海雪原》。故事描写了解放战争初期,土匪们对百姓杀烧抢掠,无恶族空手不作。少剑波临危受命前去剿匪,杨子荣深入敌后,里应外合,一举剿灭了土匪。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存活下来的只有少数,其中就包括本书作者少剑波。

书中描写的党领导下的解放军战士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义无反顾,勇于牺牲,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侦察英雄杨子荣甚至被家乡人当作是土匪,母亲、妻子就是临死前也抬不起头来,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就在山东。他做的那些隐姓埋名、惊天动地的事情,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祖国的安定团结,为了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一心一意为人民:革命时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和平时期与百姓打成一片,军民鱼水情深;灾难来临,第一个冲向前方抢修救灾的是他们;保卫边疆、保卫人民的也是他们。他们是英雄,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正因为人民解放军的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才能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兆嫌才!

《林海雪原》读后感4

我看过的书很多,最吸引我的是《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我和爸爸一起观看过的电视剧,但这本书是我第一次阅读,带着回忆我翻开了书。

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解放军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土匪是国民的匪兵,流窜到我军后方。侦察英雄杨子荣大胆提出一个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

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与敌人作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战胜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让我沉浸在这个英勇战斗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

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令我钦佩;在我印象最深地还是杨子荣,从我观看过《林海雪原》的电视剧起,他就一直是我敬佩的英雄人物。为了彻底消灭威虎山上的所有土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以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勇于拼搏,机智勇敢,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激励我成长,指引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往直前,为祖国的今天和未来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林海雪原》读后感5

昨晚,星星站在远处,若隐若现。那一片林海与雪原,那一扫而过的英雄形象,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往事出现在我面前……

轻轻地合上《林海雪原》的最后一页,那惊心动魄的画面不断闪现在我的眼前。六十多年前,在白雪皑皑的山林中,有一群年纪轻轻的战士,他们为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未来而英勇战斗。他们的神韵震撼山林,他们的信仰感动天地。他们炽热的激情将沉淀千年的冰雪融化,他们的崇高理想是珠穆朗玛峰无法比拟的,他们是英雄,他们配得上这个光荣的称号。他们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闯入龙潭虎穴,他们有着赤子之心,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然而,他们也留下了遗憾——遗憾没有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茫茫人海中,他们为祖国和人民默默奋斗,流血牺牲也毫不退缩。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因为他们的精神从未消沉过。嘲笑他们浪费生命的人一定是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嘲笑勇敢者。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一生追求崇高理想的人必将是伟大的,而那些躲在黑暗角落的蝼蚁又怎能体会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呢?

没有理想,中国灿烂的文化从何而来?也许这一理想经历了许多沧桑,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们身后,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的脚步。

我们不必担心梦想的另一面是什么,我们只需要把今天的梦想完成。

今夜,星光依旧灿烂,林海雪原里的英雄们,会不会飞进我的梦里?

《林海雪原》读后感6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林海雪原》这部红色经典,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讲的故事是:1946年冬天,年轻的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带领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进行剿匪任务。这股土匪是国民党的败兵,转移到了解放军后方。土匪血洗了寨子,少剑波也因此失去了最亲近的姐姐,战士们咽不下这口气,更加奋勇拼搏。其中杨子荣与座山雕斗智斗勇最为精彩:杨子荣扮演了被小分队消灭的九彪,骗过了座山雕犀利的眼睛,成功潜入敌人内部。他和小分队里应外合,成功拿下座山雕。经过小分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终于全部消灭了这帮无恶不作的土匪。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小白鸽”——白茹,她活泼开朗,美丽动人。蘑菇老人称她是“灵芝”;夹皮叔叔誉她是“女侠”。在包围座山雕的时候,战士们的脚出现大片冻伤,白茹为了照顾战友们,一宿没睡。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捕捉妖道时,战士们发现土匪“小炉匠”的老婆被人在雪地里刺伤,眼看就要不行了。白茹立马实施抢救。因为她知道,这个受重伤的女人是善良的,不像土匪那样可恶。最终,这个女人被救活了,从中我看出白茹心中宝贵的善良。

《林海雪原》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红色传奇,也让我们见识到了革命战友之间的生死情谊。

《林海雪原》读后感7

《林海雪原》这本书里有许多的人物,如杨子荣、杨波等,把他们描绘的淋漓尽致。 “他一忽儿哼着淫调;一忽儿狂野地狞笑;一忽儿骑上大马跑一阵;一忽儿又跟在马的后头吹着口哨;一忽儿嘴里也不知嘟噜些什么;一忽儿又拉着道地的山东腔乱骂一通;一忽儿又跑道马前头,让马跟着他跑;一忽儿他又蹲在马后头,让马走远了,他再打一声唿哨,那马又转回去朝着他狂奔回来。”这段话写了一个土匪打扮的人,独自一个人在密林的雪地上走着。

作者把土匪在雪地上的动作描写的非常详细,好像作者非常了解土匪。“绝壁岩,考英豪,天生好汉的三关道。贴三贴,跳三跳,力尽三爬更险要。如无包天的胆,不要嘴上噪。”这是姜青山最后唱出一段在猎人中流传着的一只歌谣。大家听了姜青山的述说,特别最后那几句富有鼓动性的歌谣,每个人都鼓足了劲,紧张的好像就要跳岩一样。

杨子荣同志看待自己在歼灭座山雕战斗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实实在在的首先归功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党对他的培养,其次则归功于战友,而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这是多么可钦可佩的共产主义精神啊!

还有其他的一些战友,如力大无穷、勇冠三军的张继尧、迟宜芝、刘蕴苍;浑厚朴实、勤勤恳恳、坚忍不拔,只知“干!干!干!”的孙大德、初洪山;有勇有谋的栾超家……这些同志目前正在军事及其他战线上忠诚和勤恳的工作者。

《林海雪原》这本书告诉我们人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向杨子荣学习那种可钦可佩的精神。

㈡ 《林海雪原》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林海雪原》故事梗概:

1946年冬天,国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由伪满官吏、地主、恶霸、土匪等组成的“中央先谴军”。扰野这群乌合之众不断对我军进行军事骚扰,其中匪首许大马棒、座山雕、马希山等人分别集结残股,窜居深山密林之中,长期进行暗杀破坏,手段残忍无比。

东北地区一时间匪患成群,这对当地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严重破坏了土地改革的成果。为了清除匪患,军区领导决定改变战术,组织了一支36人的小分队。

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杨子荣、孙达得、高波等人深入林海雪原,先后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围剿大锅盔,与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凶残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拼搏。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激烈交锋,匪徒们最终被全部歼灭,小分队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

(2)看小说林海雪原扩展阅读

《林海雪原》创作背景:

曲波以前从未从事过文学创作,但当年为革命献身的战斗英雄们时刻活在他的心中。当他在医院治疗养伤的时候,曾无数次地讲过战友们的故事,也曾无数次地讲过林海雪原的战斗。这些故事,尤其是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使听者无不动容,无不惊叹,而且从中获得了某种力量。

讲来讲去,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但由于工作忙,加上写作水平低,最初试着写了三章,便感到力不从心:一是内心的感情笔下表达不出来;二是分不出轻重,平铺直叙,力量使不到刀刃上。一气之下,他把写完的三章全都撕毁了。

1955年春节前的某天半夜,作者冒雪回家,一路还在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写好这部小说,如何突破语言文字关等问题。当他到家,一眼望见甜睡的妻子和孩子,一种深沉的感触不禁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八年前,北满也是刮着狂风暴雪,那时正是飞袭威虎山的前夜。

而今祖国已空前强大,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己的小屋是如此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但这一切的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望着窗外飞舞着的雪花、茫茫的林海、皑皑的雪原,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等同志的形象和事迹,又一一浮现在作者的脑海。

从此,曲波每晚都加班三至四个小时,星期天和节假日则是他写作最集中的时间。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四十万字的书稿。

《林海雪原》作者简介:

曲波(1923—2002),现代作家。山东黄县人。1938 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1943 年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 年起任八路军大队判运政委、团政委、政治处主任等职。

1950 年因伤转业。历任机车车辆制造厂党缓冲喊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设计院副院长、铁道工业部总局副局长等职。1956 年起,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等。

㈢ 林海雪原每一章的内容概括

第一回: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

第二回: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经反复提审一撮毛和小炉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

第三回:少剑波召集会议反复推敲了杨子荣的设想,迅速据此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第四回: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初步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被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上校团副。

第五回:座山雕精心布置了一场“与来袭共军激战”的假战斗,暗中考察这个“老九”是真是假

第六回:少剑波率小分队进驻与威虎山遥遥相望的夹皮沟,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组建民兵队伍;一边抓紧滑雪练兵,积极备战。

第七回:突然传来了出山的火车遭土匪袭击的消息,高波牺牲了,被押解的俘虏小炉匠栾平乘机逃脱,去向不明。

第八回: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让杨子荣担任值日官和“百鸡宴”的司宴官。白天杨子荣指派着全山的匪徒把威虎山前前后后,摆了六六三百六十根松明火把,说是“山光普照”,还把大厅里里外外安上了60盏猪油灯,说这正应座山雕的六十大寿。

第九回:天近黄昏,“百鸡宴”即将开始,从火车上乘机逃跑的小炉匠,逃回了威虎山。杨子荣震惊之余,决心随机应变,先发制人,最终杨子荣开枪处决了小炉匠。

第十回: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八面威风,巧施安排,匪徒们个个喝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小分队及时赶到,杨子荣和战友们,一举全歼威虎山的这伙顽匪,战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3)看小说林海雪原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曲波以前从未从事过文学创作,但当年为革命献身的战斗英雄们时刻活在他的心中。当他在医院治疗养伤的时候,曾无数次地讲过战友们的故事,也曾无数次地讲过林海雪原的战斗。这些故事,尤其是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使听者无不动容,无不惊叹,而且从中获得了某种力量。讲来讲去,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但由于工作忙,加上写作水平低,最初试着写了三章,便感到力不从心:一是内心的感情笔下表达不出来;二是分不出轻重,平铺直叙,力量使不到刀刃上。一气之下,他把写完的三章全都撕毁了。

1955年春节前的某天半夜,作者冒雪回家,一路还在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写好这部小说,如何突破语言文字关等问题。当他到家,一眼望见甜睡的妻子和孩子,一种深沉的感触不禁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八年前,北满也是刮着狂风暴雪,那时正是飞袭威虎山的前夜;而今祖国已空前强大,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己的小屋是如此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但这一切的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

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望着窗外飞舞着的雪花、茫茫的林海、皑皑的雪原,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等同志的形象和事迹,又一一浮现在作者的脑海。从此,曲波每晚都加班三至四个小时,星期天和节假日则是他写作最集中的时间。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四十万字的书稿。

㈣ 林海雪原主要内容及读后感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哗枯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林海雪原》主要内容

1946年,东北军一支分队,在少剑波的率领下,林海雪原剿匪。分队在向威虎山进途中,白鸽救了个女人,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

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激烈交锋,匪徒们最终被全部歼灭,小分队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

《林海雪原》读后感

读着红色经典《林海雪原》,那引人入胜的情节带我回到了那片林海雪原。

在这片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有一支东北人民的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反动派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的。就这样,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展开了。

战士们同甘共苦,排除万难,在雪原中与敌人艰苦作战。在战争中,战士们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查突袭,斗智斗勇。跟他们一道越山跨谷,跟杨子荣一道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作战。我沉迷于了这段精彩的故事,被它深深的感染着,激励着。

《林海雪原》作者介绍

曲波(1923—2002),现代作家。山东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1943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年起任八路军大队政委、团政委、政治处主任晌知等职。1950年因伤转业。历任机车车辆制造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设计院副院长、铁道工业部总局副局长等职。1956年起,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乱谨洞隆飙》等。

㈤ 《林海雪原》红色经典推荐

革命通俗小说《林海雪原》在时间上正是以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空间上则是在祖国的东北地区——一个拥有茫茫林海和皑皑雪原的广袤平原。

小说叙述了以年轻军官少剑波为首的由36个精锐战士组成的突击剿匪小分队,深入山林,与这些匪徒们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于是,这些无畏的英雄们便用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赞歌,展现了在这茫茫林海中和皑皑雪原上的奔涌着沸腾热血、在熊熊烈焰中重生的赤胆雄心。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作者曲波在小说开篇写下的一段文字,表达了他对战友崇高的敬意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战争的伟大歌颂之情,表现了激昂的革命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抗争精神。

就在这林海雪原上,盘踞着几股势力强大的国民党悍匪势力。这些由伪满官吏、警察、地主、恶霸、流氓、大烟鬼组织起来的土匪武装,号称所谓的“中央先遣军”,潜伏在解放军后方,使我军腹背受敌。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在被我军主力扫荡之后,便流窜到东北的深山老林中,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行为。这几股势力又以座山雕、许大马棒、马希山等为匪首,成为了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是建立在革命现实主义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

第一,小说写实的场景描写反衬出革命理想的伟大崇高

当现实越是残酷无情,那么追求的理想就越是闪耀着光辉。只有当二者处于强烈的对比之下,才能反衬出理想的伟大与崇高。小说中虽然采取了写实的环境描写和平铺叙事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渲染革命现实主义的色彩,但是实质上却是在讴歌着伟大而崇高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表现出了革命战士们对于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劳动人民、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理想与愿望,充满了理想和浪漫色彩。

第二,人物性格的塑造体现出鲜明的浪漫色彩

小说主人公少剑波是一名意气风发、年少有为、足智多谋的解放军军官。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了这位年轻军官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军事谋划上的谨慎细心、全面考虑;对待训练和战斗的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可以说,在少剑波的身上,积聚了一个英雄应当具备的所有品质,体现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形象,是“善”的代表。

第三,就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讴歌

小说全篇通过突击分队剿匪过程的叙述,表现了分队成员奉献集体的忠诚情怀。同时也不乏对个人突出描写。

最后,革命通俗小说《林海雪原》通过建立在革命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平铺叙事的叙事模式,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对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悍匪势力进行打击和歼灭的伟大斗争历程,表达了革命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渲染了革命理想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㈥ 急求林海雪原小说的完整版

《林海雪原》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LrJu3BWF6zASyES949EOwQ

提取码:1pd8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㈦ 林海雪原故事梗概100字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7)看小说林海雪原扩展阅读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

作者简介

曲波(1923—2002),现代作家。山东黄县人。1938 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1943 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 年起任八路军大队政委、团政委、政治处主任等职。1950 年因伤转业。历任机车车辆制造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设计院副院长、铁道工业部总局副局长等职。1956 年起,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等。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