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时代的著名作家小说推荐
❶ 中国近代的著名小说有哪些
《狂人日记》、《孔乙己》、《边城》、《四世同堂》、《家》等。
1、《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2、《孔乙己》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3、《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4、《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5、《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❷ 中国20年代到30年代的作者的作品
1、《头发的故事》
《头发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小说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
2、《风波》
《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
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
小说最后写“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3、《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4、《蚀》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创作的系列小说作品,《蚀》三部曲,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发表于1927年)、《动摇》《追求》(1928年先后完成)。
通过对革命分子心灵世界细腻的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
《蚀》从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理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的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5、《沉沦》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为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树立了一块郁达夫文学碑。文学碑以福建厦门产的花岗石造成,碑面一侧嵌有穿学生服戴学生帽的郁达夫铸像,铸像下刻有“郁达夫”三字。碑面另一侧刻有“沉沦”两个大字。
❸ 著名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著名作家及作品有:
1、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
《春夜雨霏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处女作。这是一篇书信体短篇小说,原题叫《雨夜情思》,写一个结婚不久的少妇在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想念自己远在海岛上当兵的丈夫。
❹ 中国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1、《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2、《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3、《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4、《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5、《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❺ 有没有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是在60-90年代之间的有文化意义的著名文学小说
1、《活着》余华:《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余华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
2、《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3、《长恨歌》王安忆:《长恨歌》:一部堪称近年来罕见的作品: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一切都是万种风情的,而其中蔓延的水样的时间因素,更是让人有不胜低回之感,让人感觉那种无奈的缠绵在时间中慢慢的逝去和轮回。
4、《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5、《马桥词典》韩少功:《马桥词典》是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词典的形式搜集了中国南方一个小村寨里流行的方言,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115个词条。小说笔法独特,以这些词条为引子,从纯词典的形式迅速过渡为一个个故事,以叙事者下乡当知青的年代为主体,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向上追溯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片段,向下也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着重讲的是70年代马桥乡的各色人物与风俗情景,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6、《九月寓言》张炜:《九月寓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巅峰之作。作者以一个偏僻的村落和邻近的矿区来寓言现代物质文明与原始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说中的村落和矿区分别代表着原始自然的淳朴生活和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最终让村落沦陷,村里的人失去家园再度迁徙。恰似他笔下的人们,不断地询问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7、《心灵史》:本收一共七门,勾勒哲合忍耶回民的一半故事。目的是呼唤,咱唤着四十万哲合忍耶人民的子弟和年轻的一代。这里含有人、做人、人的境遇、人的心灵世界和包围人的社会、人性和人道。这里有一片会使你感动的、人的光辉。
8、《文化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❻ 推荐几部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小说
鲁迅,本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郭沫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茅盾,字雁冰、本名沈德鸿。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现代作家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朱自清,著名学者、散文家 《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
冰心,散文家 《寄小读者》
巴金,原名李芾甘,曾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牛天赐传》、《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夏衍原名沈端先 话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
钱钟书字存中 《围城》(小说)《谈艺录》、《管锥篇》
丁玲原名蒋冰之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叶圣陶名叶绍钧,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稻草人》(童话)、《倪焕之》(小说)
郁达夫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郁达夫文集》
柔石诗人、文学家 《二月》、《奴隶的母亲》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三里湾》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诗歌)
臧克家 《有的人》、《老马》
艾青 《大堰河》、《礁石》
徐志摩 《别了康桥》等
贺敬之 《回延安》、《白毛女》(执笔之一)
周立波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荣获斯大林奖)
杨沫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曲波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柳青 (长篇小说)《创业史》
❼ 当代文学时期(1949-现今)有那些著名的作家、作品 作品请注明长篇OR中篇OR短篇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同时,他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作《水》被选入教材。
7、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诗人,其诗作《赞美》被选入教材。
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散文《灯》被选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作品《<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12、沈从文(1902--1988),湖南风凰人,现代作家。作品《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剧作《雷雨》片段被选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间堂》,剧作《茶馆》、《龙须沟》等。其剧作《茶佑》被选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剧作家,物理学家。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剧作《三块钱国币》被选入教材。
❽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家及作品
1、高云览《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是高云览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6年。
该书以主人公何剑平的成长为线索,以中共地下组织成功地开展厦门劫狱斗争为中心事件,真实地反映了1927—1936 年间厦门地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动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作者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情节和场面,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2、欧阳山《三家巷》
欧阳山30年代参加过左联,1941年到延安。1947年出版写“解放区”农村生活的长篇《高干大》。50年代以后定居广州,任华南和广东地区文学界的主要领导职务。
在五六十年代,欧阳山的小说有中篇《英雄三生》、《前途似锦》和短篇《乡下奇人》、《在软席卧车里》、《金牛与美女》等。发表于60年代初的这些短篇,由于题材的新颖和写法的特别,而受到注意。
3、杨沫《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梁斌《红旗谱》
《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版时间1957年。
《红旗谱》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 八”事变时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5、曲波《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❾ 著名作家写的书有哪些
1、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2、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3、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4、冰 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5、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6、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7、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8、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9、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10、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11、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