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著名短篇小说集是
㈠ 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茅盾文集》、《茅盾评论集》。长篇小说:《子夜》、《蚀》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散文:《白杨礼赞》
中长篇小说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 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 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 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 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 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 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 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 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 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㈡ 茅盾短篇代表作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㈢ 茅盾作品有哪些
一、茅盾的作品:
【文集】:
《鼓吹集》 《鼓吹续集》 《夜读偶记》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茅盾诗词》
【长篇小说】:
《蚀》《虹》《子夜》 《第一阶段的故事》 《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
【中篇小说】:
《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 《春蚕》《秋收》坦虚哪《残冬》《林家铺子》
【解放后出版著作】:
《茅盾文集》10卷集 《脱险誉渣杂记》 《茅盾论创作》 《茅盾文艺杂论集》
《茅盾文艺评论集》 《茅盾译让码文选集》 《世界文学名著杂谈》 《神话研究》《锻炼》《我走过的道路》
㈣ 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矛盾的作品介绍
1、【文集】:《鼓吹集》 《鼓吹续集》 《夜读偶记》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茅盾诗词》。
2、【长篇小说】:《蚀》《虹》《子夜》 《第一阶段的故事》 《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
3、【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4、【短篇小说】: 《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5、【解放后出版著作】:《茅盾文集》10卷集 《脱险杂记》 《茅盾论创作》。 《茅盾文艺杂论集》《茅盾文艺评论集》 《茅盾译文选集》 《世界文学名著杂谈》 《神话研究》《锻炼》《我走过的道路》。
㈤ 矛盾的作品代表作有哪些
1、《子夜》
所谓《子夜》,其实就是太阳即将落下山的那一段时间,因此子夜又称为夕阳。子夜篇幅较长,整部作品有约30万字。为了创作出《子夜》这部作品,茅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和修改,直到1932年将其正式发表。《子夜》的受众群体广泛,国外的诸多学者也喜欢其作品风格。在茅盾所有作品当中,《子夜》的国际影响是最大的。
㈥ 矛盾有什么代表作
茅盾著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腐蚀》、《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杨礼赞》、《速写与随笔》、《话匣子》、《印象·思想·回忆》、《炮火的洗礼》、《时间的记录》,评论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夜读偶记》、《给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鼓吹续集》,话剧剧本《清明前后》,中短篇小说《路》、《三人行》、《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作品集《茅盾文集》、《茅盾选集》、《茅盾全集》。
生平事迹
㈦ 茅盾他的代表作有什么!
茅盾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林家铺子和《春蚕》是矛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茅盾曾说过,“《林家铺子》是我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
试”(《春蚕·跋》)。
这个短篇原题为《倒闭》,于1932年6月18日写完,送交《申报月刊》。当时,《申报月刊》刚创办,编辑认为创刊号上就刊登《倒闭》,未免有点不吉利,所以商定改为《林家铺子》。朱自清说,茅盾作《林家铺子》,“写一个小镇上一家洋广货店的故事,层层剖剥,不漏一点儿,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私意认为这是他最佳之作”。
《春蚕》也是1932年写成的,最初发表在《现代》月刊1932年11月第二卷第一期。接着,又写了《秋收》《残冬》,构成了故事情节有连续性的三个短篇,被称作“农村三部曲”。其后,矛盾将《春蚕》《秋收》《小巫》《林家铺子》《喜剧》等八个短篇,编成短篇小说集。定名《春蚕》,1933年5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但到第二年初,就和《子夜》一同被国民党查禁了。”检查老爷“
指责《秋收》“描写抢米风潮”、《喜剧》中“有不满国民党革命的“言论”等,责令删改。因此,再版时,抽掉了三篇。
这两部小说曾先后被拍成电影。鲁迅先生当年曾把《春蚕》的放映,看作是国产电影从“耸身一跳,上了高墙,举手一扬,掷出飞剑”中挣扎出来的一个进步的标志。建国后,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又为《林家铺子》配上漫画。这些都使这两部文学杰作更加形象化。
现在大家公认这两部小说是以浙江乌镇为背景写作的。这次,我们在乌镇收集或拍摄了一些有关小说的照片,并配上电影剧照、漫画、版画等,以便于读者更形象地理解小说的内容。
现在的乌镇经过保护开发,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明清时期江南水乡古镇的典雅、秀丽风貌,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破败相大不相同了。它已成为江南水乡的旅游胜地。我们这次为小说配图,也承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桐乡市茅盾故居和桐乡市丝绸博物馆提供资料,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