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短篇小说
A. 求日本现代作家经典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日本现代作家经典的散文:1:一片树叶(日)东山魁夷
2:我家的财富(日)德富芦花
3:我的伊豆(日)川端康成
4:听泉(日)东山魁夷
5: 花未眠(日)川端康成
6:蒲公英 (日)壶井荣
短篇小说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 栗良平
《雨伞》 [日本] 川端康成
《罗生门》 [日本] 介川龙之介
《桔子》 [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 [日本] 太宰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4/09/3605142_86406053.shtml
B. 四部剧情神反转的小说,保证你猜不到结局!
有些书你读到一半,或许就已经知晓结局,但总有这样一些小说,即使翻到最后一页,也猜不到结局。它挑战你的逻辑思维,同时也带给你最深的感动。我今日就为大家盘点4部这样的小说。内有剧透,请谨慎阅读哟!
01 |《我在江湖》
推荐理由 | 这部小说曾在《今古传奇·武侠》上连载,因其出人意料的结局而有了一个名词叫“陨石遁”,当年马伯庸的《我在江湖》正写到一场大混战,却突然断更,两三年后重新更新了一章,仅几百字,大意是突然天上掉下来块大陨石,无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主角配角龙套统统砸死,然后全书完!
内容简介 | 这是一篇“反武侠小说”。就像东野圭吾的《名侦探的规条》是拿传统推理小说开涮的“反推理小说”一样,这篇小说的语言虽然是正儿八经的武侠风格,可是整个设定就是反传统武侠小说而为之。小说的主角是五虎断门刀的第十三代传人彭大盛,一个在传统武侠小说里经常露面,但是注定只能跑跑龙套,而且多半还是反面人物、充当主角练级垫脚石的那种角色。可是马亲王却偏偏让这么一个人成为闯荡江湖的主角,引发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
02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推荐理由 | 欧·亨利被全世界读者公认为二十世纪初醉好的短篇小说家,他是一百年前脑洞超大的小说家,神反转故事情节的鼻祖,直到今天,故事结局的精彩转折依然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故事展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悯、独特的幽默和不到最后一秒绝对猜不到的结局,带给你拍案叫绝的读书体验。
内容简介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精选了欧·亨利最优秀的二十九篇短篇小说代表作:被人们所熟知的《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充满神秘色彩的《绿色之门》、《托宾的手相》……拜金主义背景下发生的《财神与爱神》、《擦亮的灯》……
03 |《抽屉里的情书》
推荐理由 | 《抽屉里的情书》,新堂冬树的作品,刚开始看完全不知道三个故事有什么牵连,看到最后觉得很感动,三个故事都有渊源,就像《麦琪的礼物》的那种感觉,清风徐来。
内容简介 | 久保田真生是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关于早逝母亲的话题自小是家中的禁忌,为了实现和母亲一样的梦想,她和父亲闹翻,由此断绝了关系。有一天,真生突然收到了父亲在去世前写给她的信,她没将信拆开,而是锁进了抽屉……一位北海道高中生来信说,“我希望能让不笑的祖父露出笑容”,真生由此想起了父亲和那封信,一个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也随之揭开。被深深震撼的真生策划了一档名为“抽屉里的情书”的节目,她希望能通过电波为人们传达隐藏在心底的爱意。在大都市辛苦谋生的出租车司机、决定当单身母亲的孕妇、为爱情而烦恼的人、被挚友背叛的夜店小姐……看不见的电波唤起了一个个奇迹。
04 |《恶意》
推荐理由 | 作为一部手记体杰作,《恶意》多年来在票选中始终名列前茅,同时被评论界和众多读者视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体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每一次当你觉得事件合理可以结束时,他就会跳出来告诉你漏洞在哪儿。小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利用小说的特性,把读者骗得神不知鬼不觉。实在是精彩啊!
内容简介 | 畅销书作家在出国的前一晚于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对罪行供认不讳、但求速死,却对作案动机语焉不详。他当真是罪犯?他究竟为何杀人?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了解哦
C. 推荐下有意思的日本推理小说,中短篇的,最好有简介。谢啦~
1.嫌疑人X的献身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2.恶意
畅销书作家在出国的前一晚于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对罪行供认不讳、但求速死,却对作案动机语焉不详。
他当真是罪犯?他究竟为何杀人?
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作为一部手记体杰作,《恶意》多年来在票选中始终名列前茅,同时被评论界和众多读者视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体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
更引人注目的,是《恶意》与《白夜行》恰似两生花,《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人性的两极就这样奇异地直击人心。
3.白夜行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4.时生
《时生》为东野圭吾迄今风格最独特的一部,以惊天动地的想象和鬼斧神工的解谜,将幻想、悬疑、穿越、推理、亲情熔为一炉,东野圭吾更称其为迄今“集大成之作”,在东野粉丝站上长期高踞“读者票选5佳”,超人气日剧《给父亲的口信》原著作品。其感人肺腑、泪中带笑的故事令人无不唏嘘动容……
确信喜欢的人能好好活着,即便面对死亡,也有如看到了未来。
未来不仅仅是明天,未来在人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
夜深,被格雷戈里综合征纠缠了17年的时生已至生命尽头。母亲宫本太太凄然说:“真想问问孩子:到世上走一回是什么感觉?他感到幸福吗?他恨不恨我们将他带到人间?”
宫本先生心如刀割。望着已成植物人的独子,他忽然想起一段尘封多年的奇妙往事:“其实,20年前,我和时生就已相识……”
到了我这个年龄,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孩子。问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时,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顺其自然”之类。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孩子是否会回以“我非常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永远的谜。我一直想解开这一谜团,这便是《时生》的源头。——东野圭吾
我从前不是文学青年,至今仍不那么喜欢读书。《时生》令我这个不喜欢读书的人都觉得很有趣,那就一定很有趣。——东野圭吾
因为涵盖了太多太多的元素,它乃是我迄今为止的集大成之作。——东野圭吾
对于过去的事,我似乎比别人记得多些,当时不以为意的体验,长大后才发现有些相当重大,其中有深厚的含义,这些都成为小说的主题。——东野圭吾
5.名侦探的守则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
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
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
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
《名侦探的守则》以幽默讽刺的口吻,解构本格推理小说创作模式,将历来耳熟能详的诡计与作案手法彻底颠覆,别出心裁令人击节赞叹,用心良苦让人掩卷深思。正如作家自己所述:“我想要读者大吃一惊,才无视所有小说的套路……”
我个人实在是不太能明白,身为现代的作家,究竟为什么还要去写诸如金田一耕助那种带着复古风的推理小说? ——东野圭吾
年轻的我们,重复过去的大师们历经思考所编织的各种诡计与模式,真的有意义吗?就创作者来说,是否是一种投机取巧?——东野圭吾
当我带着批判讽刺的意念,着手写出了《名侦探的守则》最早的短篇时,万万没有想到会意外得到周遭如此的好评。——东野圭吾
6.幻夜
《白夜行》姊妹篇 2004年入围第131届直木奖
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她的魔性?
是什么样的幻影,操纵着他的灵魂?
我们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有如白昼,那也仅是假象。
就算与你共度的每个夜晚都是幻夜,我也愿为你化身为影,至死不渝!
地震之后,宛如人间炼狱的断壁残垣中,水原雅也借机杀了舅舅,却被一神秘女子当场目击,她答应为水原终生保守秘密。
他们相偕前往东京,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从此再无一丝太阳的无边幻夜:凡是接近过她的人,都遭逢厄运;凡是触碰过她过去的人,都不知所踪……
她,到底是谁?
7.变身
成濑纯一:普通的相貌、普通的经历、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性格,典型的到哪里都随处可见的那种人。工作两年,不好不坏,性格懦弱……唯一比较拿手的就是画画,并在买画材的时候认识了在油画店工作的小惠,然后象普通人一样陷入热恋。本该充满着幸福与宁静的生活,却被始料不及的一宗抢劫事件打乱——为了救一名小女孩,成濑被抢劫犯用枪射杀!
醒来后的成濑被告知由于发生了亿分之一的奇迹,医院用刚好死去的别人的右脑移植到他遭枪击,受到破坏的右脑,手术奇迹般地成功。苏醒过来后,虽说有医生的详细解说和安慰,但自己的大脑有一半是别人的,有别人存在于自己的脑中。带着这份疑问的成濑忐忑不安地回到阔别已久的工作岗位和爱人身边,可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身心正逐步发生一些变化,于是他决定要调查捐赠者的生前事迹以及为何自己会越来越暴躁的真正原因……
《变身》属于一个写作意外,东野圭吾称之为自己“唯一有灵光闪耀”之作,评论界将这部作品与《分身》、《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并称为“东野私小说三部曲”。
说实在的我并没有全都看过,只看过东野的几部作品,不过其他的好像也不错,就推荐给你,希望你也喜欢。
PS:简介选自http://book.douban.com/series/868,这里还有其他的作品,楼主可以自己去看看。
祝好运
刚刚回答了一次,怎么就退出了?变匿名回答了,不知楼主能看到吗
D. 推荐一些好看的悬疑推理小说,打算去深圳图书馆借几本来看看
推荐东野圭吾系列的。 东野圭吾(1958年2月4日-),日本推理小说家。大阪府大阪市出生,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原先于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工程师,1985年以《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随即辞职成为专业作家。1999年以《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以《嫌疑犯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赏,此书并一举拿下当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的第一名,故有三冠之称。 东野圭吾作品全集: http://www.shucangjia.com/zhuanti/152.html 东野圭吾作品创作时间表。(部分上方未见名字的作品为中短篇小说,均在《恶意》、《毒笑小说》等作品集中收录) 1985 年 《放学后》 1986 年 《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 《白马山庄杀人事件》 1987 年 《学生街里的杀人事件》 《11 字杀人》 1988 年 《浪花少年侦探团》 《以眨眼干杯》 《魔球》 1989 年 《杀人现场在云端》 《沉睡的森林》 《布鲁特斯的心脏——完全犯罪杀人接力》 《十字豪宅的小丑》 《鸟人计划》 1990 年 《宿命》(2004年拍摄日剧SP,柏原崇、藤木直人主演) 《没有犯人的杀人夜晚》 《侦探俱乐部》 《面具山庄杀人事件》 1991 年 《变身》(2005年拍摄电影,玉木宏、苍井优主演) 《回廊亭杀人事件》 《天使之耳》 1992 年 《雪地杀机》 《美丽的凶器》 1993 年 《同班的同学》 《分身》 《和阿忍老师说再见——浪花少年侦探团独立篇》 1994 年 《过去我死去的家》 《操纵彩虹的少年》 《怪人们》 1995 年 《天空之蜂》 《平行世界的爱的故事》 《怪笑小说》 《那个时候我们是傻瓜》(散文集) 1996 年 《谁杀了她》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诅缚》 《毒笑小说》 《恶意》(1996年拍摄日剧,佐佐木藏之介主演) 1998 年 《秘密》 (第52 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120 届直木奖入围)(1998年拍摄电影,广末凉子主演) 《侦探伽利略》(2007年拍摄日剧,福山雅治、柴崎幸主演) 1999 年 《我杀了他》 《白夜行》 (第122 届直木奖入围)(2006年拍摄日剧,山田孝之、绫濑遥主演) 2000 年 《预知梦》(2007年拍摄日剧,福山雅治、柴崎幸主演) 《再一个谎言》 2001 年 《超杀人事件 《单恋》(第125 届直木奖入围) 2002 年 《湖边凶杀案》(2002年拍摄电影,药师丸博子、丰川悦司、役所广司主演) 《时生》 (2004年拍摄日剧,樱井翔主演,剧名为「给父亲的口信」) 《绑架游戏》(2003年拍摄电影、藤木直人、仲间由纪惠主演) 2003 年 《我是非常勤》 (注:本书书名和「非常勤」(中文意为兼任)同音,是创作者特别设定的双关语趣味) 《杀人之门》 《信件》(第129 届直木奖入围)(2005年拍摄电影,山田孝之、泽尻绘里香主演) 2004 年 《幻夜》 (第131 届直木奖入围) 《挑战》(散文集) 《彷徨的刀刃》 2005 年 《黑笑小说》 《嫌疑犯X 的献身》(第134 届直木奖、第6 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2008年拍摄电影,福山雅治、柴崎幸、堤真一、松雪泰子主演) 《科学》(散文集) 2006 年 《梦回杜林》(散文集) 《红手指》 《使命与灵魂极限》 2007年 《拂晓之街》 《濒死之眼》 《也许是最后的寒暄》(散文集) 2008年 《流星之绊》(2008年拍摄日剧,锦户亮、户田惠梨香、二宫和也主演)
满意请采纳
E. 小说《恶意》的内容简介
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命案现场的发现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参与此次案件的调查。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下,很快的加贺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
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而关于野野口修杀害日高邦彦的犯罪动机,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后通过加贺的一再调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野野口修杀死了日高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的让其身败名裂。
《恶意》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挑战悬疑小说写作极限的佳作,是以加贺恭一郎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
(5)恶意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96年,东野圭吾创作了《恶意》。从某一时期起,推理小说中犯人的动机开始受到了重视。对于是否只有动机就会杀人还是发生命案必须要有大家都认可的动机存在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使得东野圭吾产生了创作《恶意》这本书的灵感。直觉告诉东野圭吾这次要让刑警加贺出场。
作品赏析
《恶意》与之前的推理小说不同,东野圭吾淡化谜团,淡化凶手的身份,把重点放在“犯罪动机”上,《恶意》在不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凶手就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对犯罪动机含糊闪烁。
在之后三分之二的篇幅里,“犯罪动机”成为唯一的悬念,作品中加贺通过不断问询凶手,犯罪动机也不断发生改变,从开始的“影子作家”到与日高前妻有染,直到最后的只是憎恨日高邦彦,恨意层层深化,逐渐将真相拨开,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人性”中深沉的恨意展露出来,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