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① 《封神演义》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封神演义》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神魔小说。是作者许仲琳根据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并参考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此文字指本书的不再付印或绝版版本。”
② 封神演义主要内容
《封神演义》的主要内容: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小说开头写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女娲怒纣无礼,遣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妖入宫惑乱君心,破坏成汤天下。
纣王索冀州侯苏护女苏妲己为妃。苏护送女至恩州驿,狐精害死妲己,借体成形,入宫得宠。纣王沈溺酒色,朝政日非,又在妲己怂恿下设炮烙酷刑,造虿盆,任意诛杀大臣,残害宫人。皇后姜娘娘被废,惨遭剜目。太子殷郊及弟殷洪逃出朝歌;首相商容强谏死节;东伯侯、南伯侯无辜遇害。西伯侯姬昌被囚菱里七年,其子伯邑考被妲己所害。妲己又谗害王叔亚相比干,致使其被剜心而死。
姬昌逃回西周后,于稀溪间访得奉元始天尊命下山助周灭商、隐居草野的姜子牙,拜为丞相。姬发继父立为西周之主后,又得妻妹均祓纣王害死的商武成王黄飞虎为附,其势益盛。
纣王命太师闻仲伐周。闻仲先后派大将晁田、张桂芳、鲁雄、魔家四将等出征,并有截教诸门人相助,排十绝阵等,为阐教教主老子元始天尊及众门人所破。诸将及闻仲均被杀。纣王又派邓九公、张山、洪锦等出征,皆大败。九公、土行孙、郑伦、洪锦等皆归降西周,一气仙马元、羽翼仙和背师助纣的殷洪、殷郊被杀。
武王拜子牙为师兴兵伐商。攻占金鸡岭,收降孔宣,破汜水、佳梦、青龙、界牌、穿云、潼关、临潼等关,并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万仙阵”,吕岳之‘‘瘟痘阵”等。又战渑池,斩张奎夫妇,战盂津,杀梅山七怪。会合八百诸侯进军朝歌,纣王于摘星楼自焚,妲己等三妖被擒。武王即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2)长篇历史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扩展阅读
从历史演义的角度看,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商周斗争特别是纣王失败周代商兴的历史面貌。从《尚书》‘诗经》到《史记》,这一段史实多有记载,如《史记·殷本纪》中所写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已,妲己之言是从”,“百姓怨望”,“重刑辟,有炮烙之法”,“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羑里”,“剖比干,观其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纣王“赴火而死”,周武王杀妲己等,在小说中均有形象的描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为了充分肯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与合理性,小说第一部分(2—34回)对纣王荒淫残暴罪行进行了集中揭露,说明“君失其道,便不可为民之父母,而残贼之人称为独夫。今天下叛乱,是纣王自绝于天”。“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因此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如何,是国君是否符合天意也就是能否当政的根本条件。
因此,周武伐商虽为臣伐君,却是诛独夫,反暴政,是“奉天命以伐无道”,“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的正义之师。从另一方面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文武尚德,百姓归心,才能周代商兴。
贯串于整部小说的,就是这种披着天命外衣的民本思想,这是西周初年以来出现的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所继承的古代民主思想。在把封建纲常“天理”化的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封神演义》所宣扬的这种思想,显然具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叛逆意义。
小说中还生动描写了哪吒剔骨还肉,寻父报仇,殷郊殷洪被遭逃亡,以纣为仇的故事,对这些有失“子道”的悖逆行为表示理解和肯定,而殷后来背叛师教,助商伐周,却终不免化灰犁锄之下场。这些,同有失“臣道”的武王伐纣一样,都表明了作者企图用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父子关系来改造那种无条件的绝对服从的封建忠孝伦理。这是《封神演义》中可贵的思想光芒。
③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全书共多少回
《封神演义》,明代神魔小说,许仲琳所著。许仲琳,号钟山逸叟,其生平事迹不详。根据日本库藏的明万历年间刻本上注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通常人们都以许仲琳为该书作者。他大约生活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封神演义》全书100回,是许仲琳在宋元两代讲书人的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基础上,参照历史博采民间有关殷周斗争故事的传说,并加以虚构演绎而成。
④ 《封神榜》原著是
《封神榜》原著是《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明代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封神演义》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封神演义》鉴赏
《封神演义》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些人物的形象。许多神仙妖怪的奇形怪状的容貌——例如杨戬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头八臂,往往能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例如黄天化的暴躁如火,姜子牙的忠厚、懦弱,崇侯虎的贪鄙横暴,妲己的狡猾、残忍,都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作者有时还写出人物的复杂的性格。写土行孙有许多优点,但也着重写他有暴躁、骄傲、狂妄、好色、贪图富贵等比较严重的缺点。
闻仲被写成是一个忠于纣王的大臣,虽然近于愚忠,他那种正直的性格却还是使人觉得有些可爱的。不过,作者也没有把闻仲过分美化,而给他安排了必然的下场,使他成为商纣王朝的殉葬者。另外,像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倒行逆施的小人申公豹,反复无常、贪财纳贿的奸臣尤浑和费仲,作者用笔不多,却有鲜明的性格,能使读者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