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长篇小说评价
❶ 应怎样评价中国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时光悠悠,站在2000年的门槛上回首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长篇小说无疑是其中的一道特别绚丽的风景。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不但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多元化创作角度,而且确实出现了一批艺术思想含量颇高的佳作。虽然九十代的长篇小说创作承载了八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却突破了像《新星》《古船》《活动变形人》《金牧场》等八十年代长篇佳作的“问题”视角,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方式与手段都显得丰富多彩,探索性的长篇创作也锋芒毕露。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关注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创作,可以说我一直漫游在长篇小说所创造的精神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奇花异草让我沉醉,也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再回首时,我便以“一瞥”的形式写下我对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观感。也许它是偏颇的,但却是我个人性的体验与感受。
宗教题材写作:由于汉语思想界对上帝隔膜已久,又缺乏对宗教的体验与信仰。故宗教性的小说创作在中国一直阙如。直到张承志的《心灵史》的出现才填补了一个空白。事实上张承志的《大坂》《九座宫殿》《残月》《黄泥小屋》甚至《西省暗杀考》,都是具有宗教情绪的优秀之作。而《心灵史》更是历史、宗教、文学的互相融合,它朴素、雄浑、磅溥、激情澎湃,以巨大的震撼让人敞开心灵,倾听从俗界平庸的人生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声音,这是为信仰牺牲和受难的声音,是追求理想和人道、能抵达终极海岸的声音。另外北村的《施洗的河》以“沉沦与救赎”的主题呼唤信仰与宗教的降临。渴望聆听神的声音。宗教性的写作在长篇小说创作中是一个另类,也许宗教离我们还很远,很远。
现实问题写作:这是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写作中最庞大的一群,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系列三部,邓一光的《我是太阳》、陆天明的《苍天在上》、王跃文的《国画》、张平的《十面埋伏》、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北方城郭》等,虽然这些现实问题的写作对现实生活、切入的角度较以前多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写改革,而是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但由于其题材的局限与读者的阅读期待,此类小说往往高扬主旋律的创作大旗,描写现实的表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流于肤浅。现实主义创作在根本上是一种批判现实的写作,而不是美化现实。纵观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似乎还缺少直面社会底层的优秀创作。
历史传奇写作:在这个领域里,比较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有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张笑天的《太平天国》、冯昭的《世纪之门》、刘斯奋的《白门柳》、唐浩明的《曾国藩》等。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对历史的书写走出了专写起义农民的模式,唐浩明、二月河等一批作者大胆地将笔触伸进帝王将相的天地。这并不是一般的写作对象的转移,它在深层突破了传统意识形态中奴隶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而刘斯奋则更突破了“寻找历史创造者”的思路,把目光投向了文人——历史思考者,《白门柳》的深入开掘,使作品成为中国文人心灵史的浮雕。项小米的《英雄无语》是对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突破。它把笔触深入到英雄的灵魂深处,通过对英雄人性的复杂描写,体现了一种发人深思的“审父”意识。
文化、寻根写作:寻根文学在八十年中期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进入九十年代,文化、寻根的长篇写作方兴未艾,代表作有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土门》《高老庄》、张炜的《九月寓言》、阿来的《尘埃落定》、刘震云的《故乡面与花朵》、李佩甫的《羊的门》、王安忆的《长恨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等。
由于“马桥之争”,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也因为“马桥之争”,评论家及读者过多关注论争官司的结果,而忽略了小说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创新。《马桥词典》利用一个个词条组织历史,树碑立传,这显然是一个罕见的实验。不难想到,在词典与文学之间抛出一条联结的索道,这需要不拘成规的想像力。可以说《马桥词典》向我们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同时也显示了小说的可能性。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重现历史的雄心,想像出了一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和故事召回白鹿原上已逝的时光。贾平凹的《土门》脱离了作者一贯的对都市的隔膜、排斥和对乡村的赞美、向往的情结,而对城市腐朽生存方式和乡村保守心态进行理智的双重批判。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在文化寻根题材上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也可以说是成就最突出的。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写作方式及其广阔无边的丰富内蕴。
女性主义写作:八十年代女作家的写作是以男人视角,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从小说的内容上根本看不出女性独有的特点。但到了九十年代,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一批女作家向男性文化和男性叙事模式发起强有力的挑战。诞生了一批精致的女性主义文本如《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林白)、《私人生活》(陈染)、《羽蛇》(徐小斌)等,女性作家们以其枝繁叶茂的语言,用一种打破男性单一线形逻辑的女性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描述出经由身体而感知的隐秘的女性生命体验。一些特殊的表意代码,诸如有关女性的自慰、自恋、镜中之像、飞翔……等等也都在文本中凸显,显现出女性生命和话语的勃勃生机。可以说,女性主义创作是九十年代文坛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索性写作:“探索性写作是一个歧义较多的词,从某种角度上说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也属此类。本文论述的探索小说是曾维浩的《弑父》、阎连科的《日光流年》、童王一的《返祖》、东西的《耳光响亮》。《弑父》虚构了一个虚幻的故事,我们无法把现实生活作为参照的系数,无法调动我们自己的生活感受到阅读中去体验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很难用习惯的标准去判断它的对错、是非、正谬,平素正常的思维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时时受到了作者不言而喻的阴击。《日光流年》的写作采用了时光倒流的新颖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体会到了作者创作手法的变化和独具的匠心,让人看到作为探索性的长篇小说在小说观念的审美和层面,显得别开生面。东西的《耳光响亮》其实是本土化的“嬉皮士小说”,由于写作手法简洁明快,使得青春和生活的气息朴面而来,让人回味再三。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匆匆一瞥,必有遗珠之憾。尤其是以六种粗陋简单的写作形式来划分丰富多彩的创作内容,无疑是一种冒险之旅。但在“冒险之旅“中却蕴含了阅读者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或许也自有其价值吧。
❷ 中国十部顶级长篇小说
中国十部顶级长篇小说有:《平凡的世界》、《京华烟云》、《古船》、《芙蓉镇》、《白鹿原》、《骆驼祥子》、《倪焕之》、《钟鼓楼》、《长恨歌》、《受活》。
1、《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
❸ 那些动辄上百万字的小说,作者是如何坚持的
我想第一个让作者坚持的动力就是收入上的提升。大家都知道那些动辄上百万字的小说都是网络小说,跟普通的小说篇幅差异是很大的。普通小说20万字以上就可以称之为长篇小说了,而网络小说百万字以上才能称之为长篇小说,而且写网络小说是没有版权的,所以想要拿到稿费,只能先写上30万字让读者免费看,后面才能根据字数收费,因而字数越多赚得越多。
最后,可能还有一个伟大梦想的支撑,就是优秀的小说,有几率会翻拍成电视剧,这样的话既能让你的作品让更广大的用户所知晓,又可以收入一份不错的版权费用,我想这可能是那些坚持了很久写长篇网络小说作者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类似于《知否》、《三生三世》系列。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都是做这一行的佼佼者,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❹ 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怎么写
对于网文小说来说,写100万字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也不代表有什么成就感,一般网络小说最少得100万次以上。那么对于百万字的小说到底怎么写呢?首先你得列好提纲,提纲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完整的提纲,那么你在写的时候很容易写跑题了。提纲至少要把你的主要的角色,主要的故事情节大致的梗概要列出来。然后在情节展开的时候,围绕着主要的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展开就行了,每天坚持写几千字100万字,并不是什么难事。
❺ 如何评价当今的网络小说
望采纳,我最近在研究这个课题。
这是现在发展
网络文学被人指摘“凑字数”“流水账”“情节雷同”“格调不高”,有人曾经戏言,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学百花园中是“无名小卒”,难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今日网络文学网站星罗棋布,网络作者数以百万计,年更新字数超过600亿汉字,年长篇小说超过10万部。”在中国作协副主席、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看来,网络文学正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不回避问题才能更好发展
网络文学在成长中从来都是喜悦与痛苦相伴相生。
进入“IP”时代,网络文学所具有的附加价值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国内31家重点网站一共出版图书5202种,一共改编电影515部、电视剧568部,改编游戏201部、动漫130部。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盗版问题已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版权执法处处长赵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文学领域的侵权盗版比较严重,2014年盗版网络文学导致PC端付费损失40多亿元,移动端损失30多亿元。
“现在网络小说的盗版太猖獗了,基本上网络上稍微火一点儿的小说上网一搜索,会有无数的盗版网站让读者免费阅读。”网络文学作家寇广平(梦如洪荒)深受盗版之苦。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由草创时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与会专家指出,发展中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理、更为自觉的约束、更加严谨的制度,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版权局日前也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国家版权局要建立网络文学作品版权“黑白名单制度”
“降速、减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