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的价值是什么
❶ 从你的角度来看,网络小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带给人愉悦。
先说个题外话。很多网络小说其实有很深的思想深度。比如烟雨江南的扮大《尘缘》,看得时候我都很惊讶,甚至可以当做是文学作品。
但是网络小说本身主流认识上还是属于快餐文本。说白了,是希望你能在书中找到愉悦。
不需要枯燥难懂,不需要辞藻。剧情就能让人觉得在进行一场旅行,在玩一场角色扮演RPG,读者跟着主角进入打怪升级的世界,这是网络小说存在的真实意义。
❷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价值
论文学价值来说,网络文学更注重商业价值,所以在文学价值方面可能低于传统文学,但是不意味着网络文学没有文学价值,只是比重比较小而已,比较赚钱才是紧要的。
另外网络文学门槛低,人人都能写,作品良莠不齐,好作品占的比例更小一些。其实跟网文作者的收入也差不多,也跟其他行业一样,是一个金字塔型,优秀的东西永远是少数的。
相对传统文学来说,人们大多只看到了塔尖那一部分,总体感觉更优良,毕竟看到的传统文学大多是已经经过筛选之后,精品的出版,大部分人看不到那些没有出版的传统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就不一样,发表于网络上,不管塔尖塔底都能看到,在海量书中找优秀的作品相对更难一些。
❸ 网络小说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吗对社会有何意义呢
❹ 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
2011年10月底,《步步惊心》小说的作者桐华从美国飞到北京,参与图书的签售。事实上,这是一部从2005年开始在网上连载火爆的网络小说,2006年开始图书出版,5年时间创造了几十万册的销量,而在2011年电视剧播出后,30万册的再版又一次热销。而这一次的商业链条,已经不再是网络小说、图书与电视剧三者彼此促进与影响这么简单了,之后又出现了漫画、网络游戏、广播剧、有声图书、话剧以及海外版权等多种文化产品衍生态。
青春类、婚恋类、职场类题材与读者的生活距离更近,发展也更快,相对而言周期要短很多,而这部分可发掘的市场空间更大,机会更多。收视率高,重播率高,一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可谓是一场“高性价比”的投资,因而让不少影视制作公司趋之若鹜。
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出现了“井喷”,《后宫甄传》、《裸婚时代》、《倾世皇妃》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投资网络小说。跃多年来一直为国内一位知名电视剧作家“打工”,大编剧定每集的架构,然后包给2~3个人分线索完成,之后再由大编剧汇总,“按大框架下去想故事、情节,闭门造车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经常冥思苦想出来的情节被大编剧否了。”但是改编网络小说,雀跃却得心应手,因为“可塑性强”,很多网络小说以连载的方式出现,有一定的开放性,读者有参与互动,而且不少网络小说在网上只是部分连载,剧情发展至什么样,观众有期待。
网络小说的主要商业价值实现仍然是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影视制作方往往一次买断小说改编权。而文化周边产品的每一个版权授权,经纪公司和作者都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经纪公司与作者分成比例一般为3∶7。网络游戏、广播剧、漫画等形式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们会更有效地发挥“长尾效应”,实现作品商业价值的增值,这部分的投资机会与价值更高。
小结:网络小说一般都是先从免费阅读开始,等更新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收费。一旦这部小说红了,就会翻拍成电视剧,获得更多的收视率,从而带动一系列产品的销售,达到商业目的
❺ 写网络小说有意义有什么意义
网络小说属于快餐文化的组成部分,特点是节奏进度快,主题格调比较轻松,适合人在休闲时候欣赏解闷,其中部分精品也有一定的流传价值,比如:诛仙、兽血沸腾、仙路烟尘、暗黑之路等等
就好象以前武侠小说被称为
“成年人的童话”一样,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网络小说的存在可以给予人一定的缓解情绪的空间,从这点上来说,网络小说和游戏,电影都是一致的,都带有部分精神抚慰意义。
❻ 网络文学是否有真正的价值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现象。如何评价它的价值意义,当前研究界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不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是不失其现实价值的。
为什么说网络文学在文化产业中有着一定的价值地位呢?如果注意到它和电子游戏、电视连续剧、动画等文化产业有着很强的潜在的互动关系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在海外,电子游戏、影视、动画都是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形式,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最大的销售份额。以日本为例,它的电子游戏及其周边产品的年销售早就突破了2万亿日元,其动漫产业的销售额超过汽车业与木材业总和。美国这几个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还要高于日本。
国内的文化产业界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大,文化产品开发的深入程度与精致程度的要求也大大增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米下锅”:许多生产商握有足够的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艺术作品进行商业开发。我国当前电视台新推出的连续剧、动画片虽然不少,但以庸俗的、低层次重复的作品居多——其中的祸根往往便是应急写就的文学脚本。这一点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品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瓶颈。
从这个角度说,当前的网络文学实可承担起文化产业链基础的角色,它的庞大数量的原创文本能够成为各文化创意产业天然的原创文学脚本资源库。通过几年来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积聚了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如《紫川》、《指南录》等。这些作品以传奇类作品为主,构思宏大奇特,有完整的世界观的描写,有时也能探寻人性的微妙并有鲜明的性格塑造。虽然,按照严格的艺术标准来评论,它们还有一些瑕疵,但较之20世纪一些通俗文学名家,在许多方面已不遑多让。在当前,以金庸小说为脚本的电子游戏、电视连续剧已多到不可胜数,令各开发商赚到盆满钵满。其实,各种优秀的网络小说也完全有这种潜质。它们故事内容上强烈的传奇色彩,形式上超长篇的文本架构,都和电子游戏、电视连续剧、动画等文化产品的消费属性异常吻合。
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界来说,网络文学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不论评论界如何臧否,网络原创文学的阅读事实上已成为时下最重要的文学消费形式之一。以当前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起点为例,其排名最前的几部小说《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佣兵天下》等,点击率已超过了千万次,其排名前400名的作品点击率都在百万次以上。可以想见,将各原创文学网的固定读者总合起来,会是惊人的数字。以这些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各种文化产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赢得一个较大的消费群体。
网络文学庞大的作品数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网络文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催生了大量的文本。仍以起点为例,到今天它推出与介绍的网络原创作品已近9万种。
排除掉大量不成熟的试作与一些格调情操过于低劣的作品,按照笔者个人所见以较严格的标准估量,网络文学中仍大约会有1%的较为精彩或说是优秀作品。成材率虽然较低,考虑到那巨大的基数,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绝对数量其实并不少。如果有关部门和产业界加以认真的培育,将网络文学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库并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幻想。
当然,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根本缺陷也需关注。从思想内容来说,不少作品低俗、偏执;从形式上看,作者多缺乏写作经验,使得他们在开篇之时穷极其妍,但在故事情节展开时却显得难以为继了。若加强指导,假以时日,相信会有真正优秀的文学人才浮现出来。《人民日报》 ( 2007-01-05 第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