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听杨家将长篇小说

听杨家将长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6-04 10:47:50

① 杨家将系列评书都有哪几部

最早提及杨家将的是《赵匡胤演义》,里面讲的是赵匡胤收杨继业父杨衮的链子锤,意在投宋,到后来赵匡胤被困,潘仁美去搬杨家将救驾,此时杨衮刚死,杨继业和其长子完丧救驾。

再就是《杨家将全传》,主要讲杨继业七狼八虎被潘仁美所害,杨六郎为帅平辽,到最后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杨文广降生。

再有就是《呼家将》,主要讲的是呼延丕显被太师所害,全家被斩。呼延丕显的儿子前往难过当了驸马,欲班师进京,讨回公道。其子呼延庆三进京城祭祖,被杨文广所救。

再有就是《契丹萧太后》、《岳飞传》、《洪武大帝》中都有涉及杨家将及其后人。

(1)听杨家将长篇小说扩展阅读: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杨家将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前仆后继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爱国与卖国的忠奸斗争。


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杨六郎大智大勇,寇天官多谋善断,孟良粗中有细,焦赞义气当先,任炳舍身救友,王强笑里藏刀。书中文有寇准,武有杨延昭,相互配合,合情入理。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情节感人,真实可信。杨六郎与潘仁美、王强的忠奸斗争,矛盾尖锐。

自称“杨九郎”的喜剧人物杨星,出身寒微、敬慕忠良,憨厚中带有几分稚气,幽默风趣,滑稽可爱,贯穿全书。“审潘洪”、“黑松林”、“云南发配”、“耗牛阵”等回目,环环紧扣,十分精彩。

② 五虎平南后传的杨家将系列的小说

杨家将故事在南宋就广泛流传。据《醉翁谈录》记载,南宋小说话本中就有《杨令公》、《五郎为僧》。元杂剧中有《谢天吾诈拆清风府》、《昊天塔孟良盗骨》,元明杂剧中有《八大王开诏救忠》、《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光赞活捉萧天佑》。到了明代,出现了描写杨家将故事的长篇小说《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即《杨家府演义》。明万历丙午三十四年(1606)年刊本,八卷五十八则。由“万历丙午长至日秦淮墨客”序,每卷卷首则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为纪振伦,字春华,生平不详,也不能确定他是否是书的作者。除此之外,尚有《全像按鉴演义南北两宋志传》,五十回,或为明熊大木作。《北宋志传》与《杨家府演义》差别相当大。《北宋志传》前十五回写呼延赞的故事,《杨家府演义》里没有。《北宋志传》十六回至四十五回与《杨家府演义》第六则至四十则,故事轮廓虽然相同,但是具体情节与文字亦不相同。《北宋志传》没有杨文广征南蛮故事,只写到杨宗保被围,十二寡妇征西,当时杨令婆(佘太君)、穆桂英均健在,而《杨家府演义》则是杨文广被围,十二寡妇征西,其时穆桂英已死,由杨宣娘挂帅。这两部书,《杨家府演义》可能出现早于《北宋志传》。
《杨家府演义》
《杨家府演义》反映的时间跨度很长,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写起,直到宋神宗止,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讲述杨家祖孙五代对辽和西夏作战的故事。包括杨令公撞死李陵碑,杨六郎镇守三关,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等。最后以杨怀玉率领全家赴太行山隐居作结。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只有少量于史有据,大部分故事特别是杨门女将都是子虚乌有。整部小说“七虚三实”,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小说热情歌颂了杨继业子孙五代为保卫边疆,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的爱国热情,特别是比较突出地描绘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女英雄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不可多得的。
小说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忠君思想,“华尊夷卑”的大汉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权奸祸国”的思想混杂在一起。可以作三个层次进行分析。首先是封建文人传统的忠君思想。强调对“圣上”要“誓死相报”,为君而死是死得其所。但是这种忠君思想又是和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忠于皇帝也是忠于国家,所以也具有进步性。第二,作者把一切坏事归于“四夷”,甚至把它们说成是妖魔幻化的,无疑是卑视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是作者所揭露的辽和西夏的残忍暴戾的行为又说明战争的正义性。第三,作者一方面强调要忠君,另一方面又相当清醒地揭露帝王的昏庸和奸臣的误国。杨家将几代都受到了奸臣的迫害。所以小说最后以赞许的态度,写杨怀玉不愿再为皇帝卖命,“举家上太行”,“耕田种地,自食其力”的行为。
艺术方面,小说的总体水平不高,个别人物和故事比较精彩。部分情节描写比较曲折生动。如杨业,从历史记载看,是“业坠马被擒”。“遂不食三日”而死。小说改写成杨业陷入绝境,撞李陵碑自尽,更为壮烈。杨七郎为求救兵,被潘仁美设计乱箭射死,也不见于史书记载,充满悲剧气氛。整部小说基本上是把民间传说故事杂凑连缀而成,内容庞杂不合情理,还有神魔斗法荒唐可笑的情节,不少人物有始无终,故事有头无尾,前后情节多有雷同。
《杨家府演义》思想艺术水平都不高,但影响却极深远。这大概是因为从宋元时代起,中国封建社会已逐步进入后期,大多数王朝都国势衰微、外患频繁,中国人民长期受到外族的侵略与压迫,因而歌颂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杨家府演义》适应了社会需要,给倍受侵略蹂躏的老百姓一点心理的安慰,有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因而获得了广泛的读者。更重要的是,《杨家府演义》提供的素材,为戏曲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小说戏曲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使原来比较粗糙的作品日臻完美,成为艺术的珍品。
在《杨家府演义》的影响下,清代中叶产生了几部小说。
《呼家将》,又名《说呼全传》,十二卷四十回,作者不详,现存最早的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书业堂刊本。卷首有乾隆四十四年滋林老人序。滋林老人是张溶,字默虞,生平不详。《呼家将》写大将呼延赞随杨业征辽立功,加封忠孝王。其子呼延必显承袭父职,娶杨业之女为妻,生子守勇、守信。呼延赞父子为了搭救落难的弱女和执行朝廷法制,得罪了丞相庞集,庞集串通其女、仁宗宠妃庞多花,唆使仁宗抄斩呼氏全家,建铁丘坟,将呼延必显夫妻倒葬在坟内。守勇、守信二人从地穴中逃脱,历尽艰险,幸得到包拯、八贤王和佘太君、杨五郎等人救助,从西番借来援兵,打败前来追捕的庞家兵将,报仇雪冤,呼延全家大团圆。
《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传》,清李雨堂(西湖散人)撰,十四卷六十八回,是把狄青平西、包公断案和杨家将故事揉合在一起,而以狄青故事为主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前面二十回是狄青出身传,叙述狄青九岁时遇洪水与母失散,被峨眉山仙师王禅老组收为徒弟。七年后赴汴京寻母,与绿林好汉张忠、李义结为兄弟。他们在万花楼饮酒时,遇到奸臣胡坤之子胡伦,引起争斗,狄青将胡伦摔死。国丈庞洪之婿,兵部尚书孙秀与胡坤交情很深,逮捕狄青三人,幸好被包公开释。正值西夏大举进犯,杨宗保元帅告急,狄青在校场粉壁题诗述志,又被孙秀引为口实,下令斩首,幸而为汝南王郑印所救,始免于一死。后来遇到狄太后之子潞花王赵璧,与姑母狄太后相认,从此成了御戚。在御前比武,斩了庞洪心腹大将王天化,取代王天化一品之职,因此与庞洪、孙秀再次结仇。从三十一回起至六十一回,叙述狄青与石玉送征衣到西部边关,在杨宗保元帅指挥下,屡立战功,又多次被庞、孙等陷害,幸得包公主持正义,才免于难。小说插入包公在陈州遇李宸妃,仁宗认母的故事,六十二回到六十八回,西夏再次进犯,杨宗保被混元锤打中丧身,形势危急,狄青被加封为天下招讨元帅,与石玉、张忠、李义、刘庆合称五虎将,领兵西征,打败西夏。番兵百花小姐在阵前爱上了杨宗保之子杨文广,归降宋朝。西夏称臣请和。仁宗降旨,狄青与范仲淹之女完婚,杨文广与百花公主结合,全书在喜庆气氛中结束。小说的特点是将杨、包、狄的故事揉合,成为这些民间故事的集大成者,小说情节比较曲折生动,虽然头绪纷繁,却能整而不乱,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狄青、石玉等人都给读者留下了较深印象。
《五虎平西前传》,十四卷一百十二回,清嘉庆六年(1801)坊刻本,作者不详。《五虎平西前传》上与《万花楼杨包狄演义》衔接,下启《五虎平南后传》,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领兵征西辽,索取珍珠旗,并助包公铲除奸相庞洪的故事。《五虎平南后传》,六卷四十二回,现存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叙述五虎将平西归来后,南蛮王侬智高反叛,狄青为首的五虎将征南受挫,张忠、刘庆回朝求救又遇奸臣孙振陷害,后仁宗派杨令公之媳王怀女挂帅南征,狄青之子狄龙、狄虎随行,几经曲折,终于平定叛乱,五虎班师回朝,孙振被斩首,众将得到封赏。
还有一部《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又名《后宋回龙传》,凡八卷三十五回,较早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小说正接《五虎平南》之后,演述宋功臣高怀德之后高勇、狄青之子狄龙等人为了保护太子慈云(即后来的宋徽宗),与右相庞思忠奸党斗争的故事。重点写慈云逃难走国的曲折经历,意在褒扬忠良,贬斥奸佞。
从清乾隆四十四年到道光二年,这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以上五部小说,都是以杨、包、狄、呼等人的故事为题材,直接继承《杨家府演义》的创作道路发展,具有许多共同点,第一,叙写边境战争与朝廷内的忠奸斗争相结合,外御强敌与内除奸佞并重,在反对外族侵略的同时,着重揭露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朝政腐败,政治黑暗。第二,小说情节互相模仿,公式化倾向严重。从《杨家府演义》中穆桂英与杨宗保在战场上私结良缘开始,后来每一部小说都有这种情节,这其实是“公子落难,小姐养汉。状元一点,百事消散”的情节模式的翻版。第三,英雄传奇与公案、神魔小说的杂糅,清官断案、神魔斗法和英雄豪杰济困扶危相结合。

③ 有没有写杨家将的小说

据元人罗烨在《醉翁谈录》中记述,南宋时已有话本《杨令公》、《五郎出家》及《青面兽杨志》三种。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一书中提到中篇小说《杨六使》。明代中期,产生了长篇小说《北宋志传》和《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清代有《杨家府》、《两狼山》、《北宋金枪倒马传》、《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杨文广平南十八洞》等书。解放后又有改写本《佘赛花》、《金沙滩》、《女将穆桂英》等小说问世。此外,还有一些小说中涉及杨家将及其后代。如《四游记》中,有“大破天门阵”的故事。《说呼全传》、《万花楼》、《五虎平南》、《五虎平西》中都有杨文广。《水浒传》中的杨志、《说岳全传》中的杨再兴也为杨门后代。《十粒金丹》又名《宋史奇书》,书中有杨门之女。最荒唐的是《小红袍》一书,写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书中也出现了天波府的杨令婆等人物。现将有本可查的小说书目,开列如下: 《杨家将演义》,宝文堂书店出版。根据明刊本《北宋志传》校订,全书共五十回,描写了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三代英雄。 《杨家将演义》,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根据明刊本《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校订。全书共五十八回,描写了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五代英雄。 《佘赛花》,史果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叙杨继业、佘赛花成亲的故事。 《金沙滩》,史果编写,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叙杨继业父子抗辽的故事。 《两狼山》,史果编写,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叙杨继业碰碑、杨七郎被害的故事。 《女将穆桂英》,史果编写,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叙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 《穆桂英全传》,柳吟著,山东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叙杨宗保、穆桂英及其子杨文广的故事

④ 我想看杨家将的故事,请前辈推荐一本最好的

1 5 8 9 11 12 13 14 17 18 20 21 23 24 25 26 27是同一本书——或是两本

市面上基本存在两个不知名版本,
其一开篇第一回是“北汉主屏逐忠臣,呼延赞激烈报仇”,作者有时候写熊大木,有时候写佚名
其二的开篇第一回是“宋太祖受禅登基”,我手里的是198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没提到作者

2 4 7 10 15 16 22 28 我没看过——不过怀疑其中一些有重复
6后续杨家将传奇——我猜是看过的,只有书名太难猜测了,我看的是杨家将后传,另外还有一本前传
3 19 看过——不错,推荐
另外推荐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刘兰芳评书的文字版、呼杨合兵、穆桂英全传
我这还有一本少年彩图版,是根据第一排一大串重复的书里的内容缩减的,编著是汪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一部分是我的网站有在线阅读,个别书已经做好了电子版下载

在网络首页搜索杨家将就能看到了
天下神兵-杨家将坛

⑤ 那有MP3评书《杨家将》的下载地址

您可以到我 爱评书网看一下,杨家将的地址是http://www.5ips.net/ps/468.htm可以在线收听也可以无限下载。

评书《杨家将》由刘兰芳播讲,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掺。明代初年,产生了第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两种,一种是《北宋志传》,后易名《杨家将演义》,五十回,描写了杨继业祖孙三代的事迹;另一种是《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五十八节,描写了杨家五代的功勋,在前书的基础上续写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此外,《四游记》里的《东游记》中穿插了 “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的神怪故事;《水浒传》中也有杨门后代青面兽杨志的记述。清代以来,根据《杨家将演义》改编的还有《北宋金枪全传》、《两狼山》、《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闵十八洞》(即《杨文广征南》)等中长篇小说。此外,《说呼全传》、《万花楼》、《说岳全传》诸书中也穿插了一些杨家将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说唱。评、鼓书中的《杨家将》,又名《盗马金枪》,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三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多从“金沙滩”起,至“天门阵”止,现评书名家刘兰芳老师的《杨家将全传》即是此版。

⑥ 杨家将全传

你好:我是杨家将文化研究员,也是杨家将的后裔!杨业三十九代孙!著名作者白夜与妻子沈颖通力合作历时四年所著的的长篇历史小说《杨家将全传》,于1992年由中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集。共计一百二十回,1297页,原书定价22.5元!是杨家将小说很成功的一部!我非常喜欢! ---杨门忠烈

⑦ 刘兰芳评书杨家将刘兰芳评书杨家将谁有

刘兰芳评书杨家将
杨家将全传评书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有声小说,隋唐演义,水浒传,薛家将,大明演义,三侠五义,呼家将,西游记,岳飞传,封神演义,杨家将全传,鹿鼎记,红楼梦,康熙大帝,曾国番,
评书《杨家将全传》是祖国的文化遗产,凝结着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 刘兰芳的评书说演,声音洪亮,神完气足,干练中透着豪迈,很适合说演英雄人物与征战故事。
刘兰芳评书杨家将
评书《杨家将》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掺。明代初年,产生了第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两种,刘兰芳评书杨家将一种是《北宋志传》,后易名《杨家将演义》,五十回,描写了杨继业祖孙三代的事迹;另一种是《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五十八节,描写了杨家五代的功勋,在前书的基础上续写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此外,《四游记》里的《东游记》中穿插了 “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的神怪故事;《水浒传》中也有杨门后代青面兽杨志的记述。清代以来,根据《杨家将演义》改编的还有《北宋金枪全传》、《两狼山》、《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闵十八洞》(即《杨文广征南》)等中长篇小说。此外,《说呼全传》、《万花楼》、《说岳全传》诸书中也穿插了一些杨家将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说唱。评、鼓书中的《杨家将》,又名《盗马金枪》,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三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多从“金沙滩”起,刘兰芳评书杨家将至“天门阵”止,现评书名家刘兰芳老师的《杨家将全传》即是此版刘兰芳评书杨家将
http://www.itshower.com/J/101215/3582806.html

⑧ 谁知道关于宋朝杨家将的小说啊不要历史的资料

《春光灿烂杨家将》 《大宋之神箭无敌》 《赖皮杨家将》 《杨家将黑白双道行》 《杨家将之我是杨十郎》《异界杨家将》 《情陷杨家将》 《杨家将传》 《杨家将别传》 《大宋杨家将》 《穿越时空之杨家将后裔》 《重生之杨家将》 《杨家将逝水边城》

⑨ 杨家将的相关文学

源远流长根又深,清白传家素有名。
山西发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
文武公卿光是议,黔蜀威名震玉金。
识得杨家诗八句,才是杨家后留人。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元杂剧中有《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将戏。明代中期以后,满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内部奸臣当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全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志传》,其作者已无从考证。
《杨家将》主要讲述杨继业子孙五代,对辽和西夏英勇作战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比如:杨宗保、穆桂英,杨延郎、琼娥公主,佘太君等。但,正是这些介于历史、虚构之间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泽与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层次感和传奇性,使得杨家将的故事数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可喜的是,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描写了广大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同时,作品也影射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罪孽:男人们作战都纷纷死伤,只有依靠妇女去前赴后继,何为家?何为国?和平是压倒一切的真理! 《杨家将》正版有声小说
作者:熊大木
导演:喻权杰
主播:陈兵
演播:李山、武术、颜梦雪、暴洪海 电影《杨门女将》的拍摄更是让电影观众过足了戏瘾。电影是根据民间传说《十二寡妇征西》和扬剧《百岁挂帅》改编而成的。电影写的是:天波府喜气盈门,百岁老人佘太君正在为镇守边关的孙子杨宗保举办五十寿宴,从边关回来的焦廷贵、孟怀源带来了杨宗保阵亡的噩耗,立时寿堂变灵堂,杨门一时陷入悲痛之中,这时,朝廷畏惧强敌,意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愤,率领孀居的儿媳、孙媳和重孙子杨文广等,驳斥了以王辉为首的主和派的谬见,在丞相寇准的支持下凛然挂帅,全家出征。年轻的杨文广也立请出征替父报仇,其母穆桂英也愿意儿子上阵,但祖母柴郡主却担心杨门只此独子,不准前行。佘太君令她们母子比武,以定去留。校场比武中,杨文广在七祖母的授意和母亲的暗让下,用梅花枪取胜,终随军去至边关。阵前一仗,来犯的西夏王大败,退回老营,凭借天险顽守,并设计欲将文广诳进绝谷,以威胁杨家。其计为太君和桂英识破,她们根据杨宗保生前绝谷探道的遗言和马夫张彪的陈述,证实葫芦谷内确有栈道可以飞跃天险,奇袭敌营。于是穆桂英请求将计就计闯进谷去,太君允准,并将杨宗保的坐骑白龙马赠给杨文广,以壮其行。穆桂英母子、杨七娘率精锐小分队闯进绝谷后,历尽艰险几经波折,终于在识途老马的引导和采药老人的帮助下,攀上栈道。此时,西夏王已将谷口围攻住,扬言纵火,威胁佘太君。百岁老人不为所动。忽见敌营内火光冲天,知道桂英奇袭成功,遂率兵猛扑敌营,里外夹攻,全部歼灭西夏兵将。这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在六十年代初曾经获得百花奖。并成为中国京剧院的保留节目。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演的穆桂英挂帅成了中华民族戏曲史上一曲华彩乐章。排演此戏时,梅先生已是六十有五的高龄,但是舞台风采决不减当年。该戏作为梅先生生前创作的收山之作,一经演出便引起轰动,同时成为一出梅派的代表剧目。其中最有艺术价值的就应该数“捧印”一场。在这场戏里,最出彩的就是穆桂英挂帅前后两种不同的复杂心理,“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所以她才”誓不为宋天子领兵上阵。但是经过佘老太君的“救兵救火古来训,退敌不求加恩宠”的教育,特别是百岁老人的一句:你不挂帅我挂帅,你不领兵我领兵的发聋振聩的誓言后,最终激发出这位当年大破天门阵女英雄的豪情壮志,于是唱出了京剧的传世之作的是[西皮散板]转[快板]再转[散板]成套唱腔。其中梅先生表演“捧印”时的身段美不胜收,大师是把一些大武生的身段化在了穆桂英身上,他撷取了武生杨小楼在《青石山》中关平“托印”的身段,吸收了《铁笼山》姜维的观星动作,又将《一箭仇》中史文恭的回庄使用的身段编成舞蹈,配以[九锤半]锣鼓。使这十六句唱一气呵成,缓时如小桥流水,急时如珠走玉盘。
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的革新
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移植、改编的传统杨家将故事,如《金沙滩》、《天门阵》、《杨文广征西》等等;一类是民间艺人新编的杨家将故事,如《四郎探母》、《牧虎关》、《杨八姐游春》,等等。传统故事主要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和宫廷戏。这类剧目在搬演演义和宫廷戏故事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也接受了它们的思想影响,把忠君报国当作了戏的基本主题鲁迅说过:“时势屡更,人情日异于昔,久亦稍厌,渐生别流……其所以然者,即一缘文人或有憾于《红楼》……一缘民心已不能于《水浒》……”,更何况护王保驾之类了。于是,杨家将戏的内容出现了“人情化”的趋势,从一味地表现忠勇逐渐转向表现人的悲欢离合。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叙述杨家将戏演出情况时写道:
近时所行之京戏中演其一门事迹者多,《李陵碑》之外/《四郎探母》/《穆柯寨》/《辕门斩子》/《雁门关》等各出,极受台下欢迎。
从这时列举的剧目可以看出,舞台上流行的杨家将戏,表现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忠节故事,且“极受台下欢迎”。同时在当舞台上“男女戏”盛行的风气影响下,杨家将的招亲故事更是层出不穷。杨家门里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有一段浪漫故事。不仅传统的招亲戏(《余塘关》、《穆柯寨》等)大为流传,而且象杨六郎招亲这个在演义里只略提一笔的内容,也被敷衍成一出大戏(豫剧《状元媒》,又名《傅杨争亲》)。甚至一些正面描写两国交锋的武戏(《九龙峪》、《孤鸾阵》等),男女关系的描写却也占了十之八、九。不管这些戏的思想内容有多大的差别,仅仅是题材的这一变化,已经露出以观众和艺人对旧题材的淡漠,反传统的倾向始露端倪。
戏曲界的不少专家一直认为京剧《四郎探母》的“人情化”倾向是一种“独反其道而行之”的“异己,思想渗透”。这并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当时舞台上杨家将故事的演出,不仅题材出现了“人情化”的趋势,就连一部分传统故事的内容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故事里那此“忠肝义胆,争光日月而震动乾坤”的英雄,被一个一个从天上拉回了人间。戏曲艺术家们在这些“怀赤心白意以报效天子”的忠臣良将血管里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使他们充满了普通人的感情、欲望和弱点。借用“现代化”概念来说,就是英雄们被“非英雄化”了。
杨令公死节的故事,演义所着意表现的是英雄遭害、壮志难伸的愤慨。这从杨令公在李陵庙上题的可以看出来:其所以触碑而死,也是因为“圣上遇我甚厚,实期捍边讨贼以仰答之,不意为奸臣所逼,而致王师败绩,我尚有何面目求活!”然而,在京剧《托兆碰碑》里,这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意境则由另一种凄楚动人的父子之情取代了。这出戏虽然保留了“令公碰碑”的传统情节,但整个情调发生了质的变化。戏从杨七郎鬼魂“托兆”开始,引出杨令公“梦子”、“别子”、“望子”的动人情节。令公碰碑的动机也由“若被辽人生擒,受他耻辱,不如趁早死之为愈”的死节变成了由于“被困两狼山,白日受饥饿,夜晚受风吹,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归”的绝望。这出以唱为主的老生戏,几乎完全是以声乐来表现人物的。“盼姣儿不由人珠泪双流”的成套“二黄”唱腔,一开始就表明了令公的心事,为整出戏奠定了基调。而作为“戏核儿”的大段“反二黄”更是通过追叙杨家八郎的不幸结局充分表现杨公公此时此刻的痛子之情。特别是两个“我的儿啊!”的大腔,完全是人物的这种感情达到顶峰时痛苦的悲吟。如果说,传统故事是通过“王师败绩”的后果来谴责潘仁美弄权的,那么京剧便是以“一家人无有下梢”的家庭悲剧来揭露权臣的凶残。后者的“人情化”倾向十分鲜明。
家们不仅背离传统,大胆地表现人情,而且还利用旧故事来讽刺不近人情的人物。杨六郎斩子的故事,演义里并没有表现杨延昭的无情。他的“囚禁”宗保也只是“恐其贪恋新婚而不用心破阵也”。11然而,京剧《辕门斩子》却把杨延昭当作一个讽刺对象,讽刺了他的无情无义。实际上跟王法并不抵触,但多少含有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在这样的基础上,新编杨家将故事的一些优秀代表,再现出了更加鲜明的“异端”倾向。它们以大胆的革新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对旧传统进行了勇猛的冲击。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似,《四郎探母》、《杨八姐游春》这些戏虽然取材于旧故事,利用了传说中的人物和一部分情节,但进行了大量的发挥和脱胎换骨的改造,彻底摆脱了杨家将故事的“忠君报国”的传统主题。在新编的故事里,传说中的杨家将形象也注入了新的血液。杨门女将不再因为忠君报国、效死疆场而被歌颂。《杨八姐游春》里敢于讥讽皇帝的佘太君,敢于提兵抗婚的八姐、九妹,都以她们的叛逆精神而光彩夺目。《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也以善良、爽直、多情、机智的性格区别于演义里那个“嫁夫随夫”、三从四德的公主形象。
对于传统故事里的各种封建意识,新编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打破。一出《四郎探母》几乎对传统故事里的封建正统观念、大汉族主义情绪都作了否定。在传统故事里,征辽战争与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征侬智高是相提并论的。这与《水浒》把征辽与征方腊相提并论一样,实际上都是以宋朝为正统,把少数民族政权和农民起义看成“盗贼”。《四郎探母》却能摆脱这种观念的桎梏,敢于正视历史,敢于提示宋辽之间“两国不和常交战”,“各为其主夺江山”的封建战争的实质。尤其是它从杨四郎被俘招亲的情节生发开去,安排了萧、杨两家既是亲家,又是敌人的戏剧性情节,通过杨四郎这条纽带,使两家同时陷进了战争所造成的不幸里。这样的描写,其意义已不只是一般化地揭露战争给个别家庭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而是反映了民族间的不和睦给两个民族带来的苦难。这表明了作者能够跳出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历史作较为深刻的洞察。《四郎探母》所表现的中心内容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人情”。全剧一共三大段。第一段,探母的准备(坐宫、盗令),写的是杨延辉的思母之情和夫妻间的恩怨;第二段,探母的过程(过关、巡营、见娘、哭堂),着力刻划了杨家将生离死别的痛苦;第三段,探母的后果(回令),虽然夹杂了一些庸俗的科诨,但中心还是没有离开骨肉之情。围绕着赦、杀杨延辉的戏剧纠葛,展开的是人情与王法的冲突。最后是人情战胜了王法。 《杨家将》田连元评书
杨家将演述北宋名将杨业一家世代抵抗辽(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书通过颂扬杨家世代忠勇卫国,前仆后继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爱国与卖国的忠奸斗争。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杨六郎大智大勇,寇天官多谋善断,孟良粗中有细,焦赞义气当先,任炳舍身救友,王强笑里藏刀。书中文有寇准,武有杨延昭,相互配合,合情入理。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情节感人,真实可信。杨六郎与潘仁美、王强的忠奸斗争,矛盾尖锐。自称“杨九郎”的喜剧人物杨星,出身寒微、敬慕忠良,憨厚中带有几分稚气,幽默风趣,滑稽可爱,贯穿全书。“审潘洪”、“黑松林”、“云南发配”、“耗牛阵”等回目,环环紧扣,十分精彩。
《杨家将》 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掺。
明代初年,产生了第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两种,一种是《北宋志传》,后易名《杨家将演义》,五十回,描写了杨继业祖孙三代的事迹;另一种是《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五十八节,描写了杨家五代的功勋,在前书的基础上续写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此外,《四游记》里的《东游记》中穿插了“杨家将大破天门阵”的神怪故事;《水浒传》中也有杨门后代青面兽杨志的记述。
清代以来,根据《杨家将演义》改编的还有《北宋金枪全传》、《两狼山》、《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闵十八洞》(即《杨文广征南》)等中长篇小说。此外,《说呼全传》、《万花楼》、《说岳全传》诸书中也穿插了一些杨家将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的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说唱。评、鼓书中的《杨家将》,又名《盗马金枪》,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杨六郎)、杨宗保三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多从“金沙滩”起,至“天门阵”止,有评书名家刘兰芳的《杨家将全传》(109回)与评书名家田连元的《杨家将》(102回)。 其中梅兰芳以演“穆桂英挂帅”得以出名,说明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各版本杨家将连环画一览:
《杨家将》:从“杨业归宋”至“李陵碑”。朝花人美混版,4册,60开,50年代出版。《杨家将》:从“杨业归宋”至“智审潘仁美”。人民美术出版社,5册,64开,81-83年出版。
《杨家将故事》:从“杨七郎打擂”至“大破天门阵”。河北美术出版社,21册,64开,83年出版。
《杨家将演义》:从“呼延赞落草”至“十二寡妇凯归”。福建人民出版社,22册,64开,82-85年出版。
《杨家将故事》:从“杨业归宋”至“十二寡妇征西”。北京出版社,12册,60开,84年出版。
《北宋杨家将》:从“杨令公归宋”至“穆桂英挂帅”。湖南美术出版社,8册,64开,82年出版。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