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著的两篇长篇小说
『壹』 萧红经典作品
萧红经典孙肆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牛车上》、《后花园》、《天空的点缀》。
萧红叫萧军三郎,她的命可以说是他拣回来的,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地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们的爱情不是童话生活,却是萧红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年仅三十一岁病死香港的萧红在明灭之际依然深信,三郎要是知道,还会像当年一样,劈开绝望的洪水,把她从崩溃的世界边缘抢走。本书收录了萧红最经典的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这个苦难一生的女人在文字里营造了她的另一个梦境,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梦境。
作者介绍
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一生颇为传奇。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直面世俗,其作品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更有一层对人性和社枯漏会的深刻理解。1935年她发表了《生死场》,一举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1949年,没凯烂萧红在香港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萧红
『贰』 萧红的作品有哪些 萧红有什么作品
1、萧红的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2、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3、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叁』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问题一:萧红主要作品都有什么? 这里有个简介。 /...00
问题二:萧红的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杂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握滑液庆妇女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 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选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段物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研究资料书目]
萧红评传(美国葛浩文著)1979,香港文艺书物
论《呼兰河传》(周锦)1980,成文
萧红传(萧凤)1980,百花
萧红小传(骆宾基)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编辑部编)1983,《北方论丛》第四辑
萧红传(日本尾坂德司)1983,日本燎原书店
怀念萧红(王观泉编)1984,黑龙江人民
萧红作品欣赏(杜一白、毓茂)1985,广西人民
问题三:萧红写过什么作品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 *** 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可纪念的枫叶》、《静》、《春曲》、《偶然想起》、《栽花》等是萧红最早(1932年)创作的诗歌。
《幻觉》是萧红认识萧军后,创作的一首诗歌(1932年7月30日),后发表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上(1934年5月27日)。
1933年4月18日,完成第一篇纪实散文《弃儿》(载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
1933年5月21日,完成第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 *** 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的文学创作开始于1932年,到她去世,只有9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9年中,她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三本短篇小说与散文合集《跋涉》、《桥》和《牛车子》;另有《商市街》、《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三本散文专集,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的作品。萧红独特的创造在于她打破了现代文学中小说通常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取得另一种特殊意义的存在。萧红小说正是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让旅的艺术世界。
本作品中编选的小说大多是经较典型的“萧红体”作品,其中的《手》和《小城三月》还是她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逃难》、《马伯乐》等幽默的讽刺类作品在萧红的创作中并不多见,既是学术界萧红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读者较少阅读的。但从这些作品中可见萧红多方面的创造才能,因此我们也将其选入,作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
问题四:萧红的代表作和成名作 《生死场》是萧红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是她的成名作。而《呼兰河传》,则是萧红在香港完成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是她后期的一个代表作。
问题五:萧红最著名的作品是什么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问题六:萧红有哪些作品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问题七:萧红的作品有什么 成名作《生死场》、作品合集《跋涉》、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中篇小说《马伯乐》小诗《春曲》、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商市街》、散文、短篇小说集《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小城三月》。望采纳哦
『肆』 萧红作品 萧红的主要作品
1、《跋涉》(小说、散塌轮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2、《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3、《淌薪帧?散文集)1936,察冲文生。
4、《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5、《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6、《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7、《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8、《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9、《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10、《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11、《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12、《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败衫歼屋。
『伍』 1940年萧红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什么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萧红散文》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火烧云也是其中《萧红选集》
《萧红选集》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陆』 小学课文中,以萧红为作者的有哪些课文
小学课文中,以萧红为作者的有哪些课文?
萧红为作者的课文有《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两篇。
1、《火烧云》为现代文学作品,是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
2、《我和祖父的园子》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祖父的园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7课。
作家萧红(1911~1942),笔名萧红,原名张廼莹。
1933年萧红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援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火烧云
作者:萧红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埋厅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著,很威武很镇静地蹲著。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小学课文中有哪些课文题目带信字
信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
守信 几年级忘了
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
小学课文中有关父爱的课文,有哪些?
<地震中的父与子>:孩子在地震中被埋在学校,孩子鼓励废墟小的别的孩子,他坚信他父亲一定会来找他的.而父亲不相信儿子会死,他不顾一切的救儿子,终于,他们的信念带他们团聚了!
<钓鱼的启示>:父亲和孩子去掉鱼,可还没到开放时间,儿子就钓上了一条大鱼,父亲教导他不能在没人的时候胡作非为,儿子恋恋不舍的放走了大鱼,可他却在不知道,他弯神隐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通向广场的路不只一条>:父亲教育女儿通向广场的路不只一条,如果这条路走不到目的地,可以换一条路走.女儿开了个服装店,她遇到了各种难题,可她用了父亲的方法,走向了成功!
<<中彩那天>>:一个有钱的人叫父亲去帮他买彩票,没想到却中了个汽车,儿子非常想要那汽车,可是父亲说这汽车是别人的,就把汽车还给了那个有钱人.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落花生>>:父亲教育我们要像花生那样默默的为人们奉贤!
<<父亲的菜园>>:父亲为了我们一家,把被三洪淹没的石头土地种上菜,而吃了很多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写了一首不太好的诗,母亲想我儿子会写诗了!就说:"这 首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看后说:""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诗,真是糟糕透了!"正是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爱,让我的"小船"驶向远方!
<<奇迹>>父亲和女儿坐船去找母亲,可是风浪把一把刀插入父亲的胸膛,让女儿不知道,不让她担心.就这样,父亲维持生命3天,到了见到母亲的时候,父亲倒在了血泊里.医生给这个奇迹起了个名字,人们亲切的称它为父亲.
<<父爱深深>>:儿子瞎和组建了一个乐队,去参加比赛,可还差一个音箱,父亲告诉家里没钱,父亲只能去买材料,自己做一个音箱,他的父亲所有的闲暇时光都用在了做音箱上,做音箱的钱能买一个音箱了,为什么要自己做呢?后来他才明白:爸爸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是我美梦成真。虽然我没得到冠军,可那父亲深深的爱我一辈子也不能忘怀!
(忘记名了)女儿早上上班时,父亲总会带早点给她,怕她匆忙,忘吃早点.后来父亲病了,女儿就像父亲一样天天送早点给他父亲.
(啊啊!好多都不记得了,就那么多对不起啊!)
我想知道篇课文
典型特征细心看,突出特点要记全
老舍在小学课文中的文章有哪些?
《猫》《母鸡》《草原》《养花》《趵养泉》《爬山虎的脚》《林海》
“热爱猪,不辞劳,/ 喂食、饮水、冷热饥饱,时刻仔细瞧。/ 粪便干,或是不爱动,/立即去找防疫员来治病。/……/有成绩,戒自满,/一定要站的高来看得远。/看得远,站得高,时刻不忘学赶帮超。”
如果不署名,谁也不会想到,上面这段话会出自大作家老舍的笔下。
引用这样的文字,并不是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去给这位去世整整五十年的善良老人增加污点。相反,我们觉得痛惜,这是出自语言功夫用北京话那叫“盖了帽儿”的老舍,创作出《骆驼祥子》,一出《茶馆》的老舍。他笔下的文字,竟会被权力话语扭曲到如此地步。老舍说过,“文艺绝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文艺的生气被扼杀至此,老舍无路可走。
《猫》《母鸡》《草原》《养花》《趵养泉》《爬山虎的脚》《林海》
小学课文《鲁滨森漂流记》与作者的资料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笛福(1659或1660~1731)英国作家。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只受过中等教育,信奉不属于英国国教的长老会教派。二十多岁时,笛福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菸酒业等等,到过欧洲大陆。1692年经商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他给 *** 当过情报员,设计过开发事业。他还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698年他发表了《论开发》,建议修筑公路,开办银行,征收所得税,举办水火保险,设立疯人院,创办女学等。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 *** 的宗教歧视政策,由于文笔巧妙,开始未被识破,发觉后被捕入狱6个月,并受枷刑示众。他受枷刑时散发了他的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为哈利主办《评论》杂志,制造舆论,蒐集情报。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写小学课文《开国大典》作者的作者是谁?
本文是由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等人集体创作的。最先发表在《电影文学》1988年第10、11期上。
查了好久才查到的。
『柒』 萧红代表作有哪些
萧红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孤独的生活》,《小城三月》,《马伯乐》等。具体介绍如下:
1、《呼兰河传》。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
2、《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3、《孤独的生活》。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4、《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
5、《马伯乐》。萧红的《马伯乐》是她全部作品中被评论界评论得最少,甚至被视为萧红创作的“异端”作品。
《萧红代表作》是1987年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萧红。这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
『捌』 萧红的主要作品
萧红的第一部作品是中篇小说《生死场》,描写的是东北农村死气沉沉的日复一日没有变化的生活,她也有此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枝奇葩。萧红的第二部著名作品是唱片小说《呼兰河传》,小说也作者自己的家乡作背景,描述了呼兰人民的生活,北方的风土人情,沦陷区人民的生活等等。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高,比如说散文化的写作手法,在创作领域都是第一次采用的。后期萧红在香港创作的《小城三月》依然以北方小镇做背景,也是她比较知名的一部作品,但是表达的就完全是另一种情绪了。
主要作品有:
《跋涉》,悄吟(萧红)、三郎(萧军)合著,集中收萧红小诗《春曲》及短篇小说五篇。
《生死场》(长篇小说)
《商市街》(散文集)
《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署名消吟
《牛车上》(散文、短篇小说集)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
《萧红散文》
《回忆鲁迅先生》
《马伯乐》(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小城三月》(中篇小说)
『玖』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跋涉》,悄吟(萧红)、三郎(萧军)合著,集中收萧红小诗《春曲》及短篇小说五篇。
《生死场》(长篇小说)
《商市街》(散文集)
《桥》(散文、短篇小说集),署名消吟
《牛车上》(散文、短篇小说集)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
《萧红散文》
《回忆鲁迅先生》
《马伯乐》(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小城三月》(中篇小说)
『拾』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萧红的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来源网络-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