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之父英文
1. 谁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欧,亨利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构思独特、情节曲折、语言诙谐,笔调轻松、以往往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的结尾”而闻名。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2.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家及其作品
莫泊桑 羊脂球
契诃夫 变色龙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Guy·de·Maupassant ),是一位法国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早就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代表作:
短篇
《羊脂球》
《一家人》
《我的叔叔于勒》
《米隆老爹》
《两个朋友》
《项链》
长篇
《一生》
《漂亮朋友》
《温泉》
《皮埃尔和若望》
《像死一般坚强》
《我们的心》
2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英语: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
代表作:
《胖子和瘦子》
《小公务员之死》
《苦恼》
《凡卡》
《变色龙》
《普里希别叶夫中士》
《第六病室》
《带阁楼的房子》
《农民》
《新娘》
3欧·亨利:
欧·亨利(O.Henry 1862~1910年),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诃夫之后,而又独树一帜。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代表作:
《爱的牺牲》
《警察与赞美诗》
《麦琪的礼物》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二十年后》
3.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是谁
欧·亨利
欧·亨利(OHenry1862年芦烂—1910年)“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欧·亨利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生活为主,以语轮丛言幽默、结局出陪桐漏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4. 亨利用英语怎么说
亨利翻译为英语为“henry”(英 [ˈhenri] ;美 [ˈhenri])。
短语:
亨利单位: Henry unit;
亨利定律: Henry's law;
亨利计: inctance meter。
henry例句如下:
1、亨利在芝加哥时探望了他在大学时的一个朋友。
WhilehewasinChicago,.
2、亨利和理查都用高压手段实行统治。
.
3、“怎么会那样呢?”亨特问道,亨利含糊费解的回答让他恼轿局火。
'Howcanthatbe?'askedHunt,'sreply.
4、亨利看了一眼,顿时瞪大了眼睛,然后突然猛地一下站了起来。
Henrylooked,stared,andlurchedtohisfeet.
5、你从来没有喜欢过亨利,对吗?
You'veneverapprovedofHenry,haveyou?
(4)短篇小说之父英文扩展阅读
1、亨利(电感单位)
亨利是电感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符号表示为H。此单位是以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的名字命名的。
约瑟夫·亨利 (Joseph Henry 1797-1878),美国科学家。他是以电感单位“亨利”留名的大物理学家。在电学上有杰出的贡献。他发明了桐虚继电器(电报的雏形),比法拉第更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还发现了电局帆燃子自动打火的原理。
但却没有及时去申请专利。他被认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之后最伟大的美国科学家之一,对于电磁学贡献颇大。
2、亨利(人名)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
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5. 美国短篇小说之父是谁.
个人感觉是马克·吐温。
有记载的是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6. “他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用英文怎么说
He has been hailed as the Manhattan critics crown prose writer and the father of modern American short story,.
7. 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欧亨利生平简介
世界范围内,有三名杰出的作家被评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们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以及美国的欧亨利。
欧亨利,本名叫做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是他的笔名。他出生于1862年9月11日,在度过了近四十八个春秋后,于1910年6月5日与世长辞。欧亨利的出生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但是由于父亲生活的无节制和酗酒的恶习,导致了家庭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家境十分贫困,在母亲去世后,欧亨利便改由姑姑和祖母抚养,因为家庭的原因,欧亨利被迫于高中时中断学业,成为药店的学徒工只为养活自己。
欧亨利的一生并不平静,幼年时的困苦、成年后的挫折、爱人的离世、生活困顿给欧亨利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却因为如此,欧亨利也从不平静的生活中获得了许多 灵感 ,这些灵感使他的创作才思泉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最为有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欧亨利的创作之路上,他的第一任妻子阿索尔·埃斯蒂斯给与了他重大的鼓励。
欧亨利的作品,因其 幽默 的讲述方式,获得了世界的赞美,成为了美国独特的小说家,并成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
欧亨利的幽默
作为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备受美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赞誉。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如此有名,不仅仅因为小说的构思新颖独特,更是因为欧亨利的幽默,一定意义上,欧亨利小说的标志之一便是欧亨利的幽默。
欧亨利的小说常常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欧亨利也常常将幽默和夸张的写作方法融入到他的作品之中,曲折的 故事 情节、幽默的叙事方法、外加上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三个要素成为欧亨利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欧亨利的幽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幽默,而是具有更深层涵义的黑色幽默,通过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让人们往往在笑声中不自觉的淌出泪水,引起读者在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在欧亨利的大多作品之中,其黑色幽默一直贯穿始末,这成为欧亨利表达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欧亨利的主要作品《最后一片落叶》、《警察与赞美诗》中,他均不同程度的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了社会现象,并通过讽刺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用“好客”来形容监狱,被捕仅仅是一个美梦的黑色幽默,变相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就连进监狱都能成为美梦,可见现实社会的残酷,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便能让读者深刻解读作者的用意。
欧亨利代表作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的巨匠之一,欧亨利在他短短的四十八年时光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数量高达三百多篇,被公认为是世界短篇小说高产作家,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如此享誉盛名的一个人,欧亨利代表作以哪种类型的作品为主。
欧亨利的一生文学创作的题材有散文和小说,小说之中又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欧亨利代表作的类型以短篇小说为主,这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 决定 的。
第一,从欧亨利创作类型的数量来看,欧亨利虽然创作题材中有散文,但是其数量与小说数量相较来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另外欧亨利的所有小说中只有一篇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而其他的小说皆为短篇小说。
第二,从欧亨利的知名度来源来看,广大读者之所以喜爱欧亨利,大多数是因为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喜爱。
那么在三百多篇的作品之中,欧亨利的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落叶》、《麦琪的礼物》、《财神与爱神》、《二十年后》等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欧亨利的代表作,主要的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作品或者通过生动的描述方式,或者运用了欧亨利式结尾,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
第二、这些作品通过故事的描述,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欧亨利写作风格
世界上有许多的作家,有的功成名就,名垂千古,有的默默无名,直至终老。但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的哪一种作家,在他们的创作道路上,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形成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写作风格。
欧亨利的作品创作,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在众多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欧亨利的影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也是由此而逐渐形成的,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写作的题材和对象的固定化。欧亨利的一生曾去过美国西部,而后重新回到美国大城市生活,所以在欧亨利的写作题材囊括了美国西部的生活、美国大城市的生活,其中以美国大城市的生活为主。而欧亨利本人也并非什么大人物,所以他的写作对象同样大多数也是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第二、欧亨利小说的虽然短小,但其构思极为巧妙,将许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串联在一起,引人入胜。
第三、欧亨利小说以语言幽默为主要特色,通过幽默的语言技巧,让读者往往泪水含笑,笑中含泪的进行阅读。
第四、欧亨利的小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这种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猜你喜欢:
1.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2.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简介
3.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试卷
4.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凡卡教学设计
5. 文学家杰克伦敦的简介
8. 奥斯特洛夫斯基简介
中文名: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外文名:Николай Алкксандр Островский(俄语);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英语)
别名: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籍:前苏联
民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乌克兰维里亚村
出生日期:1904年07月30日
逝世日期:1936年12月22日
职业:作家,革命家,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在瘫痪和失明中创作出了不朽的作品
代表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柯察金的幸福》等
(8)短篇小说之父英文扩展阅读: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仅为短促的三十二年。他的幼年与童年生活,亦是传记所十分关注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就具有“军人情结”。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他喜欢做打仗游戏,而且要当指挥员,带领“士卒”作战,常常打胜,兴奋不已。然后,根本没到从军年龄,已一再离家,要去投奔红军,最后居然如愿以偿,成了正规军里的编外“红小鬼”,而且立功获得表扬。他珍视这份军人的荣誉,见到老师,还得意地“显摆”。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不治之症顽强袭尘斗争,重残失明后在艰困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文学创作,是传记必须着力刻画与由衷赞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意用较多篇幅亩禅蔽凸显亲朋好友,乃至原本并不稔熟的人们,如一些老战士、老干部、图书馆员、医生护士、邻居迅州,甚至路人,如何给予奥斯特洛夫斯基多方面的真诚帮助。
9.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
美国欧.亨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O. Henry, 1862-1910)
作者简介: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
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紧随莫泊桑和契柯夫之后,而又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9月11日出生于北卡来纳州中部小城格林斯勃罗。他的父亲是地方医生。他幼年丧母,家境贫寒,从小由祖母抚养。15岁到一个远房叔叔的药店里当学徒。20岁上来到得克萨斯州,先当牧牛人,后到州首府奥斯丁。从1884年起先后当过药剂师、绘图员、第一国民银行的出纳员。这一时期他的生活极不安定,但却为日后写作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
1887年7月,他与亚瑟尔·阿斯特斯结婚,1894年10月,银行发现他的帐目短缺了现金,法院审讯后宣布不予追究,于是他辞职离开了奥斯丁,来到休斯敦的幽默刊物《滚石》当美术编辑,第二年又成为《休斯敦邮报》的专栏作者。这段平静生活并不长久。1896年联邦银行检察机关又对他开始刑事追究,再次传讯他。他抛下妻小,流亡到洪都拉斯等地躲避。不久,他得知妻子病危,赶回家探望而被捕。1897年7月,他的妻子因肺病去世。1898年2月,他以贪污银行公款罪被判5年徒刑,关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
在狱中,他忍受了极大的精神折磨,他的名字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犯人编号。幸亏不久监狱医务室需要一个药剂员,他得以重操旧业,还有闲暇时间。1899年岁末,他想到要给女儿一份圣诞礼物。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写成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他以一本法国药典书作者的名字为笔名,投给了《麦克吕尔》杂志,在圣诞节前夕刊登了出来。由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拾,作品接二连三地发表,欧·亨利的名字随之声誉鹊起。1901年7月,他由于“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3年半前他是贪污犯波特,出来时则成了小说家欧·亨利。
欧·亨利定居纽约。他以创作为业。1903年12月,他负责《星期日世界》周刊。从1904年起,他一年要出版一两本短篇小说集,较著名的有《四百万》(1906)、《剪亮的灯盏》(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声》(1908)、《善良的骗子》(1908)、《命运之路》(1909)、《选择》(1909)、《毫不通融》(1910)、《乱七八糟》、《滚石集》、《流浪儿》和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1904)等。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欧·亨利除了跟杂志社老板和出版商打交道外,很少交朋友。1907年,他与萨拉·克里曼结婚。他酗酒的习惯未能改掉,加上早年生活颠沛流离,身体状况日见衰竭。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纽约逝世,年仅48岁。
走近欧·亨利
——写在美国作家《欧·亨利全集》出版之际
郭俊峰
距华盛顿州不远的北卡罗来纳州有一个名叫格林斯波罗的小镇。1862年9月11日,小镇里一位不得志的医生和他美丽纤弱的妻子生了一个大眼睛、不大强壮的孩子。谁也不曾想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孩子以欧·亨利的笔名平步文坛,成为一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欢的伟大小说家,并且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
欧·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岖、艰苦而又不幸,他三岁丧母,15岁就走向社会,从事过牧童、药剂师、�事、办事员、制图员、出纳员等多种职业。1889年,他和罗琦不顾她父母的反对私奔成婚,并在年轻妻子鼓励下走上创作道路,创办《滚石》杂志,发表幽默小品。后来,他因挪用银行资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狱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每周为世界报提供一个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饮酒过度,终于1910年6月5日在纽约病逝。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巧取豪夺的金融寡头,肆无忌惮的买卖官爵,小偷、强盗、流浪汉的生活,以及失业、犯罪等等。对贫民他充满了同情,对资产阶级剥削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批判与揭露,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反抗与心声。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欧·亨利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态度,他写小鸟、古老的村庄,歌颂流浪者,以阴郁的笔调吟颂“唱催眠曲的男孩”,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因数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响很小。相反,他的许多书信倒是精彩的随笔,他同编辑谈生活,谈创作,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思想。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叶子》。其著名小说还有《黄雀在后》、《市政报告》、《配供家具的客房》、《双料骗子》等,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开始,许多作家都善于写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但由于作者写作速度快且多,这种手法运用过多过滥,不免使人感到有明显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欧·亨利的作品在我国一直拥有广大读者。这次出版的《欧·亨利全集》重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给所有喜欢欧·亨利的读者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欧·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郭俊峰)距华盛顿州不远的北卡罗来纳州有一个名叫格林斯波罗的小镇。1862年9月11日,小镇里一位不得志的医生和他美丽纤弱的妻子生了一个大眼睛、不大强壮的孩子。谁也不曾想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孩子以欧·亨利的笔名平步文坛,成为一个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喜欢的伟大小说家,并且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和魅力。
欧·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岖、艰苦而又不幸,他三岁丧母,15岁就走向社会,从事过牧童、药剂师、�事、办事员、制图员、出纳员等多种职业。1889年,他和罗琦不顾她父母的反对私奔成婚,并在年轻妻子鼓励下走上创作道路,创办《滚石》杂志,发表幽默小品。后来,他因挪用银行资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狱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每周为世界报提供一个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饮酒过度,终于1910年6月5日在纽约病逝。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丰富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会的各种现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贫穷艰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巧取豪夺的金融寡头,肆无忌惮的买卖官爵,小偷、强盗、流浪汉的生活,以及失业、犯罪等等。对贫民他充满了同情,对资产阶级剥削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批判与揭露,道出了下层劳动群众对剥削、压迫的愤怒反抗与心声。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270多个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还有数量很少的诗歌。欧·亨利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的态度,他写小鸟、古老的村庄,歌颂流浪者,以阴郁的笔调吟颂“唱催眠曲的男孩”,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因数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响很小。相反,他的许多书信倒是精彩的随笔,他同编辑谈生活,谈创作,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思想。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叶子》。其著名小说还有《黄雀在后》、《市政报告》、《配供家具的客房》、《双料骗子》等,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生动简洁的语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将他比做“美国的莫泊桑”,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从华盛顿·欧文开始,许多作家都善于写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处理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也使他在美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但由于作者写作速度快且多,这种手法运用过多过滥,不免使人感到有明显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欧·亨利的作品在我国一直拥有广大读者。这次出版的《欧·亨利全集》重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给所有喜欢欧·亨利的读者提供一个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欧·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