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选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选

发布时间: 2023-04-16 18:10:52

『壹』 《声音》,唯美的爱情故事

《声音》是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集的第三篇,应该是回忆仍在俄罗斯时与表姐之间的一段恋情。故事写得很唯美,讲述了双方经过理智斗争后,最终选择分开的内心挣扎。

小说内容本身并没有交代双方的表姐弟关系,但女主角显然有丈夫,并且年龄比男主角大。我在查询背景资料时,得知纳博科夫确实有一段表姐弟恋,并且把《声音》与这段恋情联系在一起衫樱。

作者对整部作品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像一曲钢琴曲,情节跌宕起伏,场景如诗如画,把内心独白与现实描写的唯美动人,让读者充分体验到那种少年与孤寂少妇之间的缱绻爱情。

纳博科夫是一个重视艺术风格与结构的文学家,他不太在乎思想性,稿大甚至还鄙视这一点。《声音》显然是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这键塌竖一特点。

『贰』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有哪些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族腔主要是长篇小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洛丽塔》、《普宁》、《苍白的火》和备团《阿达》等。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他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兆滚衫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也大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一些人。与索尔·贝娄等八位作家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叁』 有哪些令人爱不释手的短篇小说集

前段时间我见人就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短经典”系列短篇小说集。在这里再推一下。这套书的优点在于选的好,它选择的都是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家,而且很多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不算太熟悉。我从这套书中结识了很多老朋友的真面目(比如早就读过《摸彩》,但第一次系统地读雪莉·杰克逊),也结识了早就应该认识的新朋友(比如《抛锚》的迪伦马特,还有《炽焰燃烧》的罗恩·拉什)。目前为止我读到最好的几本是《两次暗杀之间》、《抛锚》和《游戏的终结》。关于这套书有一点一定要强调:目前读到的翻译都让人非常安心,一长串值得信赖的名字,当作品来翻的态度。我想这套书可以作为“挑选作家的指南”来阅读,我已经由它开始跳下了好几个坑,也经常拿它来喂朋友吃安利。

『肆』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短篇小说集

海明威《雨中猫》、《白象般的群山》、《杀手》。

博尔赫斯《第三者》、《无礼的掌礼官上野介》、《南方》。

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奥勒留》。

昆德拉《爱德华和他的上帝》(似乎是这篇名,忘了)。

村上春树《盲柳与睡女》、《象的失踪》。

川端康成《睡美人》

莫泊桑《项链》、《首饰》。契诃夫《农民》。麦克尤恩《立体几何》。巴别尔《盐》。皮里尼亚克《红木》。塞林格《捕捉香蕉鱼的季节》和《给艾斯美的故事》名气极大,但如果非要我选,《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最好。

卡佛的《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很好,但我很钟意他写他父亲那篇,非常真情流露。

鲁尔福《烈火平原》。鲁迅《铸剑》。汪曾祺《受戒》。张爱玲《鸿鸾喜》。余华《朋友》。沈从文《丈夫》。

『伍』 《魔法师》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魔法师》((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碧兆哪

链接:https://pan..com/s/1ffDM2NuuPUPBUmJb2qLPvQ

提取码:lglk

书名 :魔法师

豆瓣评分:7.5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上悔码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8-1

页数: 99

内容简介:

我最初感觉到《洛丽塔》的轻微脉动是在一九三九年末,或一九四○年初,在巴黎,是我急性肋间神经痛发作、不能动弹那个时候。依照我所能记起来的,最初灵感的触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报纸的一条新闻引起的。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一名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运动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这个可怜东西的笼子的铁条。我心中的冲动与后来产生的思绪并没有文字记录相联系。然而,就是这些思绪,产生了我现在这部小说的蓝本,即一个长约三十面的短篇小说。我是用俄语写作的,因为俄语是我自一九二四年以来写小说用的语言。(这些小说大部分没有翻译成英语,而且全都由于政治原因在俄国禁止出版。)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和普罗旺斯。可是,我不喜欢这篇小说,所以一九四○年我们移居美国后的一天把它销毁了。

大约在一九四九年,在纽约州北方的伊萨卡,猜好一直...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陆』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q9sZ3U_eL88RBCv2549P1w

提取码: 4656

书名: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逢珍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页数:840

内容简介: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本书 为其短篇小说作品在国内首次完整结集,被称为“英语文学的奇迹”。

68则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书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惊扰,原来是来自故乡的木精灵;失散已久的儿子与母亲重逢,却现身在无比尴尬的时刻;名为“剃刀”的流亡理发师给曾经迫害过他的男人刮脸;新郎在蜜月结束后不得不向岳父报告新娘的死讯;羞涩的梦想家与恶魔做了灵魂的交易……纳博科夫一生中所关注的命运主题:怀旧与讽刺、时间与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对故国的纪念、隐晦的童年创伤、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此一一呈现。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 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 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


『柒』 《事关面子》故事摘要与分析

我们看一幅画,一瞥就能获得整体印象,做出欣赏或不欣赏的判断。但小说不行,尤其是短篇小说,需要读完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对于文学作品,普通读者看一遍就够了,娱乐就好。但如果以作家的方式,就需要反复读上三五遍,才能把作品的精髓咂摸的差不多。

纳博科夫的《事关面子》就是一则值得反复研读的短篇小说,因为其中包含许多艺术手法,如结构转换(视角转换),内心独白和双结尾等。

《事关面子》讲述的是一名叫做安东的俄国流亡人士,在德国柏林有了一份体面且收入不错的银行工作,娶了漂亮老婆,有一套过得去的公寓,生活开始过蚂蚂汪得有滋有味。但在一次聚会上,他认识了一名叫做伯格的朋友,也是在柏林物困混得不错的俄国流亡人士。这个人彻底毁掉了他的平静生活。

伯格长得风流倜傥,经常到安东家做客,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塔尼娅。有一次,安东出差谈生意,周末回不去,就打电话告诉妻子下周才能回家。但生意意外取消,他没通知就在当天晚上10点回了家。塔尼娅正在浴室洗澡,安东兴冲冲的进了卧室。他看到伯格刚穿好衣服,站在镜子前整理领带。安东马上意识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他气急败坏的将伯格赶出了家门。

看着揉皱凌乱的床单,安东悲愤地流下难过的眼泪。他写下一张字条,并留下一百卢布,要求妻子自行离开这个家。

安东精神恍惚,打算到酒吧喝酒,中途想起住在附近的朋友米秋申。米秋申和同伴阿尔伯特是好事之人。他们在听说安东要找伯格决斗后很感兴趣,决定帮助他安排一切。

安东在第二天酒醒后,开始后悔决斗的决定,因为他不会用枪,死于伯格枪下的概率非常大。纳博科夫用好几页描写他内心的矛盾,写得幽默且深刻。

最终,安东的两个朋友带着他去了郊闷仔外的决斗现场。但在一个小酒馆等待对方时,安东找了个理由逃回了城里。

作者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双结局,一个是安东内心向往的结果:对方也因为害怕而没有去。塔尼娅因此看低伯格,重新回到了安东身边。另一个结局是现实情况,他龟缩在一个破败的小旅店,不敢回家,怕面子过不去。

『捌』 尚峰读《心流》3

书名: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译者:张定绮

以下内容是尚峰读这本书时做的摘录,以及加了一些按语。书中原文及部分按语未加区分,敬请谅解。

明确目标与即时回馈

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即时的回馈。

当然,如果选择的目标微不足道,成功的乐趣也同样几近于零。

目标主导回馈

除非一个人学着去确立目标,辨认与评估回馈,否则无法从任何活动中发掘乐趣。

回馈因人而异

不同活动常有不同的回馈方式。某些人刻意追求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

外科医生认为精神科医生追求无法达到的目标,太过平庸;精神科医生却觉得,外科医生只会动手术刀,未免粗鲁肤浅。

回馈只要跟我们投入精神能量追求的目标有合理的关联,就能产生乐趣。

每个人基本上都清握会对某些合乎自己性情的资讯特别感兴趣,因而也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回馈。

全神贯注

人们最常述及的心流体验的特征就是,在心流中会把生活中所有不快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要想从活动中汲取乐趣,必须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所产生的重要副产品——心流状态下的心灵完全没有容纳不相干资讯的余地。

心流的专注,加上清楚的目标和即时的回馈,确立了意识的秩序,从而产生无穷的乐趣,而永远没有精神熵的心理状态。

冒险专嫌配家的乐趣并非来自危险本身,而是来自他们使危险降至最低的能力。真正令他们乐此不疲的,不是追逐危险的病态悚栗,而是一种有办法控制潜在危险的感觉。

真正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

心流会上瘾

精神熵暂时消失的感觉,是产生心流的活动会令人上瘾的一大原因。小说家常用下棋来譬喻逃避现实的行为。纳博科夫有篇短篇小说《防守》,叙述一位年轻的西洋棋天才卢仁,因沉浸在棋艺之中,以至于完全忽略了生活的其他层面——婚姻、朋友、生计等。

任何有乐趣的活动几乎都会上瘾,变成不再是发乎意识的选择,而是会干扰其他活动。

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这么一来,产生心流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效果:虽然它还能创造心灵的秩序,提升生活的品质,但由于上瘾,自我便沦为某种特定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的暧昧和模糊。

合一

习练太极拳时,与拳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

练剑时,与剑合一。

读书、做菜、泡茶,亦是合一的状态。

文武合一,知行合一,古今合一,

中外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

超越自我

虔诚的信徒会完全成为体系的一部分,他的精神能量会在信仰的目标与规则下,找到焦点,塑造定型。但虔诚的信徒与信仰体系之间并没有产生互动,他只是让自己的精神能量被体系吸收。这样的服从并不能产生新的内涵,意识或许会变得很有秩序,但这秩序是外加的,而非自动发展出来的。虔诚信徒的自我充其量可以比作一块水晶:坚固、美丽而对称,但成长绝非它所长。

在心流中,一个人面临做出最佳表现、须不断改善技巧的挑战,在这期间,他没有机会反省这么做对自我有什么意义——如果自我意识能随时恢复,这次体验就不可能太深刻。要等事后,一切活动都告一段落时,答者庆自我意识逐渐复苏,而这时的自我已经和经历心流前的自我不一样了:新技巧和新成就使它变得更丰富。

时间感异常

心流发生时,对时间的感觉跟传统的时钟记录的时间几乎没有关联。

当然也有例外。一位知名的外科心脏手术专家不但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有一种惊人的能力,能在手术进行中估计当时的实际时间,误差不超过半分钟,从不需要看表。

其他以时间为重的活动,个中好手也往往拥有同样神乎其神的计时能力。

不过,大部分心流活动都与时间无关。

目标不假外求

“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亦即全然为超乎行动之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两者的综合。外科医生接受长期的训练,是基于外在的期许:济世救人、赚大钱、功成名就等。运气好的话,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时他们的工作也就具有自成目标的性质了。

从被迫的体验中顿悟

我(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朋友,他拥有一种了不起的天赋,无论何时,当工作变得格外令人厌倦时,他就仰起头,眯着眼睛,哼上一段曲子。

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再回到工作上精神就大为抖擞。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朋友培养这套本事的方法。他从3岁开始,就经常跟父亲去听古典音乐演奏会。他记得当时常觉得很无聊,有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就被一巴掌打醒,这使他憎恨音乐会、古典音乐,甚至也可能恨自己的父亲。几年过去了,他一直被迫重复这段痛苦的经验。终于在他7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当他聆听莫扎特的一部歌剧的序曲时,令他欣喜若狂的感受降临到了他头上:他突然明白了这首音乐的内涵,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眼前豁然开朗。不论他是否意识到,过去四年的磨炼,已使他听音乐的技巧大有长进,使他到了顿悟的境界,能够了解莫扎特在乐曲中安排的玄机。

(尚峰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当然他算是幸运的,很多小孩儿从未察知他们被迫从事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乐趣,结果只落得终身厌恶这种活动。不知有多少小孩儿因为被父母逼着学一种古典乐器,开始仇视古典音乐。孩子或成人往往都需要外来的诱因,带他们踏出重新组合注意力的第一步。很多活动的乐趣都不是自然天成的,它需要我们在开始时做一些并非心甘情愿的努力。一旦个人技巧得到回馈,互动开始,自然就会产生值得的感觉。

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它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体验若能自动自发地产生报酬,现在的生命当然有意义,不需要再受制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偿。

社会上所谓的青少年犯罪——偷车、破坏公物、惹是生非,动机无非是寻求日常生活所缺乏的心流经验。只要在社会主流中找不到有意义的挑战,也没有培养有用技巧的机会,我们就必须预期,有人会通过暴力与犯罪去寻求较复杂的自成目标的体验,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一种解决方案能适用于所有的时代、所有的人,其实只是一种幻觉——人类还没有一项成就可说是定案。杰斐逊总统的名言“永远警戒是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还警示我们:一定得时时刻刻重新评估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要让习惯和过时的智慧蒙蔽、阻碍了进步的可能。

若是因为一种能量有可能被误用就弃之不顾,可就完全违背情理了。

数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言简意赅地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过有个消除危险的方法,就是去学游泳。”“游泳”在此代表的是学习明辨心流的益与害,并将前者尽情发挥,对后者设限。

第四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尚峰按:与其寻找,不如创造。

一般人描述最优体验时提到的共同要素:觉得自己的技能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中,对于自己表现的好坏,随时可得到清楚的回馈;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没有空闲去思索任何不相干的事,或烦恼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能产生这些效果的活动都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使人愿意纯粹为了活动本身而去行事,不但不计较回报,甚至为之冒险犯难也在所不惜。

心流活动

英文的“竞争”(compete)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on petire”,意为“共同追寻”。

只有在注意力集中于活动本身时,竞争才能改善体验。如果一个人在意的是外在目标——诸如打败对手、给旁观者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一份高薪的工作等,那么竞争就只是令人分心的因素,不构成诱因。

合唱团的成员在觉得跟自己创造的美妙歌声合而为一时,会有一阵寒战直下脊椎。

尚峰按:习练太极拳与拳合一时,也会有一阵寒战直下脊椎。尚峰可以随时有一阵寒战直下脊椎,这时汗毛竖起,起鸡皮疙瘩。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用于艺术、游戏及仪式上的时间可能都比工作多。

虽然这些活动或许也有其他作用,但能带来乐趣是它们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

舒什瓦普地区睿智的长老决定全村每25~30年迁徙一次。全村都搬到舒什瓦普的另一个地区,并在此迎接新的挑战。他们必须熟悉新的溪流、新的打猎小径,找到盛产凤仙花的新地区。现在生命又有了意义,值得用心投入。每个人都觉得返老还童,并且更加健康。同时,这也让经过多年开垦的土地,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日本京都的伊势神宫与此恰成一个有趣的类比。每隔20年左右,僧侣就把神宫全部拆除,改建到另一块空地上。

尚峰按:尚峰身为一个河南人,少小离家,去过福建、浙江、山东、江苏,上海呆了十五年,云南呆了三年,即将前往海南。上海十五年,昆明三年,几乎是每年搬一次家。

所有大规模调查都显示,一国人民生活越富裕,教育水准越高,政治越稳定,幸福度与人生满意度也越高。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在能提供明确目标、回馈、控制感、全神贯注,并着重事物本身动机及挑战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通常更能掌握生活的秩序,享受心流。

在困顿中体验快乐

在困难和威胁几乎使我们陷于瘫痪时,我们必须找到投注精神能量的新方向,一个不会受到外来力量影响的方向,以便肯定自己的控制力。即使所有希望都破灭了,我们还是得寻找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围绕着它重新整顿自我。那么,纵然在客观环境里沦为奴隶,主观上仍然保持自由,最不堪的情境也能转变成心流经验。

尚峰按: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铁铐的缘故,练就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所以,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郭云深墓志铭说“得其一鳞一爪,皆能跃,能飞”。

有方向感、充满自信的目标。拥有这种特质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会全力以赴,而且不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尚峰按:志之所期,力足赴之,如是而已。

只想保护自己的自恋者,在面临外在环境的威胁时就会崩溃,接踵而来的惊慌失措,使他们无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内心,专注于恢复意识的秩序,根本没有余力应付外在的现实。

一个人若是对外界失去了兴趣,不愿主动跟外界建立关系,就等于把自己孤立了。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讲述他觅得个人幸福的过程时说:“我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喜欢的人。”

『玖』 为何纳博科夫的作品对读者的要求比较高

他对心理学的认识,部分是直觉,部分来自以前的文学,部分来自已经出版的心理学著作,比如亨利·詹姆斯和霭理士。

除了这些,他从作品中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并且从中汲取心理值得,加上自我的思考,处世的经历,自我成长了许多。

《微暗的火》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的很多秘密是可以慢慢推导出来的,好奇心强的读者不难看出,只需深入小说几章节,跟随他开头的提示,一些秘密是可以发现的。他作为一个鳞翅目昆虫学家,在 探索 自然的秘密中体验到了发现的激动,他也非常用心地组织他最优秀、最成熟的作品,给读者相应的激动。

我们不应该简单看到他居住在哪个地方,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为什么居住在那里,有怎样独特的过往。

作为一个作家,他对自己很自信,但这没有让他觉得这是应得的权利。事实上,他创造了赫尔曼、亨伯特、金波特、范·维恩和阿达·维恩,他们都有强烈的理当如此的感觉,这恰恰是因为他痛斥这样的态度。他认为,为值得骄傲的而骄傲,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从自己的位置看问题,而不努力去理解他人的立场,这是危险的。他善良、敏感地对待他人,除非他们对他或别人的态度让他生气。他塑造了自私、邪恶的恶魔形象,因为他憎恨这些行为。也因为他喜欢挑战,深入地想象那些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状况。

从七岁起,纳博科夫就热爱蝴蝶,堪比他对文学的热爱。在俄国,在美国,在欧洲,他都坚持不懈地采集蝴蝶。他只当了七年专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鳞翅目昆虫学家,那是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他研究蝴蝶的领域很窄,但在那个领域中,他很快就成了世界专家,对北美、南美的蝴蝶进行分类,其方法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在他这个领域的晚辈专家惊奇地发现,他的洞察非常精确,往往是结合了想象的直觉和精心的、史无前例的细节审视之后获得的,要知道,当时他手头并没有几十年后人们才发现的那些证据。专家们过去二十五年里发现了几十个新种,他们用纳博科夫及其家人和人物的名字命名,这得益于纳博科夫学者的建议,这些名字特别恰当:比如“洛塔”(lolita)和“薇拉”(vera),这些大家都明白;还有“考巴尔塔纳”(kobaltana),认出的人就很少了,它暗指的是《微暗的火》中隐藏的一个玩笑中的玩笑。

有人认为,他的文体很迷人,但没有说出什么内容。其实最简单,最质朴的作品不就是最容易打动你我内心深处吗?你可以观看日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作家,像“小说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们与世界连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展现了一道深渊”的石黑一雄,他的作品表现的极为质朴,但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那种质朴,那种独一无二的气息,那种能让人感慨,他没有在创作,他只是用笔记录我们的生活。纳博科夫无疑也是一个优秀的生活的艺术家,既记录生活,又创造生活。

5.他的作品跨国界大,作品可读性强。

纳博科夫成为如此国际性的作家,还因为他本人是非常国际化的,他游历多国,在美国用两种语言写了这么多的作品。拉什迪称纳博科夫是跨国界的最伟大作家。

波普尔首先是以科学哲学家而著称的,但像纳博科夫一样,他认为,最佳状态的科学与艺术非常相似:“像艺术与文学一样,科学不只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历险,它是创造性艺术中最为人性的:它充满了人类的种种失败和短视,但又显示了那些洞察的闪光,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奇迹和人类精神的奇迹。不仅如此,科学是所有人类努力中最为人性的那部分的直接结果——解放我们自身。”

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这让这位小男孩无法喜爱远东。他总是痛斥中国皇帝的专横与酷刑,就像他谴责中世纪和近代欧洲的专横与酷刑一样。在他的最后一部俄文小说《天资》中,纳博科夫让他的主人公和叙述人想象他父亲康斯坦丁·戈杜诺夫—切尔登采夫在中亚的鳞翅目昆虫研究之旅,纳博科夫和费奥多尔运用了西方博物学家—探险家真实的 历史 记录,使得费奥多尔的描述既尽可能忠于事实,忠于中亚的风景(塔克拉玛干,天山,戈壁),又显得惊奇、难以置信、虚无缥缈。

文章最重要的是能在某个节点相遇那个灵魂知己,彼此契合,彼此相拥。

纳博科夫的语言是一种邪魅的语言,不要试图模仿纳博科夫,他极尽嘲讽普鲁斯特、海明威、乔伊斯,自己的作品却有着浓浓的乔伊的味道,这无不是一种讽刺。他把弗洛伊德的象征主义、老掉牙的神话、 社会 评论、人道主义的要旨、政治寓言、被严肃使用的存在主义视为视为庸俗,在他的眼中,庸俗之恶是那些装模作样的垃圾,俗不可耐的老生常谈,各个阶段的庸俗主义,模仿的模仿,大尾巴狼式的深沉,粗俗、弱智、不诚实的假文学,这些都是让人生厌的庸俗之恶。

纳博科夫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叙事技巧能让人眼花缭乱,一般的读者很难跟上他的节奏,这绝对是一个高智商的作家,他玩起文字来就像玩一种得心应手的 游戏 。文字想象力远远甩开普通大众,是文学界出了名的毒舌,与毛姆相比,有过而无不及。他噬无忌惮地宣称像布莱希特、福克纳、加缪等对他来说无足轻重,豪无意义。讨厌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说从乔伊斯身上什么也没学到。

一本《洛丽塔》让他站到风口浪尖,也让他功成名就,纳博科夫也一度被他人刻薄的口水所淹没,不过这正适合他好斗的秉性,那段著名的开头就足以见证纳博科夫老练灵动的口舌: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他把一本看似隐含对希特勒政权的预言小说,一部对美国的 汽车 旅馆业大肆抨击的小说延伸出无数的歧义。

不得不承认,纳博科夫的小说不是通俗的书,他的幽默、辛辣提高了几个档次,他思想深刻,开的都是高级玩笑,写的是闪烁而幽暗的思维,以致于我们不细加思考就不足以与他共鸣,这样的作品读起来一定不像读村上春树那么轻松。

我也是这一类读者,读《洛丽塔》感觉很有趣,读《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还能理解,读到《微暗的火》就息了火,基本感觉他是自说自话了。即使这样,也不足以影响纳博科夫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与众不同的小说家。

我读了很多年闲书 都没能看到 世界上的书 像一座高楼

『拾』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短篇小说集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者:卡佛
卡佛写的总是那些生活中的失败者,普通女工、服务员、年轻人,他们酗酒、养孩子、出轨,每一篇小说都在描述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和整个生命的无力感。 这是一本灰色的小说,它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好人难寻》作者:奥康纳
奥康纳的小说是哥特城堡衣柜里旧衣服,一件件布满阴暗怪诞的褶皱。小说中凉飕飕的故事,看似平常缓慢进行,但总在某个时刻趁你不注意而发生意外,收录在《好人难寻》中的十篇小说,没有一篇不让人感到夏季午后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作者:麦克尤恩
性凉,色调灰暗,结构完美,《蝴蝶》尤佳。
《十一种孤独》作者:理查德·耶茨
有人说卡佛受到过耶茨的影响,毕竟卡佛也是一个灰色调子的作家,他的小说里处处展现着中产阶级主人公的尴尬和无聊,那种无法交流的无力感,以及弥漫于其中的孤独。但耶茨比卡佛更冷,他几乎不给主人公一点温暖色彩,任每个人隔绝在自己的孤独中,品尝失败的滋味。
《台北人》作者:白先勇
这本《台北人》所讲述的其实是外省人在台北的故事,是“忧患重重的时代”的接续,关键是,写的非常好。
《虚构集》作者:博尔赫斯
对虚构的虚构,以及另外一种想象力。
《逃离》作者:爱丽丝·门罗
门罗的主角总是女人,各色各样的女人,她们在普通生活中的心灵暗涌,构成了许多迷人故事。
《香椿树街故事》作者:苏童
小说中故事全部以香椿树街为背景,在这本书里,苏童用文字虚构了一条南方潮湿小镇上败坏坠堕的街道,街道上的人和故事,那些从年轻到年老,一代又一代挤在房子里做自己的事说别人好坏的溃烂人生。苏童的文字当然是好的,但是灰色布满了香椿树街,我们一路往里走,最后雾霾深处,什么也看不清。
《天桥上的魔术师》作者:吴明益
说到底,这是一本成长小说,不过不是从小到大一路成长,而是如今这般之后的回忆,时间拉开了叙事的场域,故事空间轻盈起来,魔术师正好上场。
《Zoo》作者:乙一
纯文学读多了,可以试试乙一的恐怖小说。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