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壹』 小说《青春之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作者以30年代的生活作为写作素材,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经历作为描述的线索:抗拒养母为她安排的做官太太的道路,逃离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景绝望的时刻,得到余水泽的救助;当时的抗日烽火和学生运动的感召,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人的阶级启蒙教育;使林道静认识到余永泽的平庸、自私,在政治道路上出现分歧而与之决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构成人物生活道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贰』 《青春之歌》主要内容是什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人物介绍
1、林道静——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
林道静的生命历程演绎着五四以来时代女性相似的命运和追求:林道静受过新的教育,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启蒙,这使她不再认同传统中国女性在父权制下屈从、依附的地位和无奈的历史宿命,而有了对个人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2、余永泽——林道静的前任男友,地主少爷出身的北大学生
在回乡探亲时救起了投海自杀的林道静。回北平之前,余永泽通过关系,把林道静安排在杨庄教书。和林道静同居后,很快暴露出他的自私、卑微和庸俗的个性。余永泽反对林道静和进步青年来往,对林道静和卢嘉川的交往非常嫉妒,有意制造事端,使林道静感到难堪。
『叁』 《青春之歌》主要讲了什么
杨沫,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县,1914年出生于北平一个大地主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等。
《青春之歌》是杨沫于1959年创作完成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中较早出现的描写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
1929年,西方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整个中国大地顿时加紧了侵华战争的准备。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以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开炮轰击,此后,很快占领了沈阳。历史上称此事件为“九·一八”事变。
驻守东北的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接到了蒋介石不予抵抗的命令,将拥兵10万的东北军撤入关内。日本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占领整个东三省。东北的3000万同胞,饱受了侵略者的欺压凌辱。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继续扩张对中国的侵略,于1932年1月28日深夜,组织大批军队突袭上海。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19路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等人的指挥下,不理睬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对日寇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阻击。此次事件史称“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顽强地挫败了日寇多次凶残的进攻。最终由于国民政府拒绝增援19路军,他们无奈地在弹尽粮绝之后,撤出了上海,又将我国最大的城市拱手让给了日本强盗。
1935年,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再次实施对中国进一步侵略的行动,日本军队直逼北平和天津。国民政府派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定了国民政府中央机构撤出河北省,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的卖国协定。这个协定史称《何梅协定》。此后华北局势陷入危急,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为了展开抗日救亡的斗争,1935年12月29日,共产党领导几千名北平的学生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但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队血腥的镇压。这次学生运动史称“一二·九”运动。12月16日,北平一万多名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军警的封锁和阻挠,再次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救亡的示威游行。北平和天津的学生还团结起来,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工厂、农村和军队中去宣传抗日救国,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整个中国大地顿时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青春之歌》所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活动,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觉醒和成长过程的故事。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知识分子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块,才有前途。小说中塑造的众多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讴歌了革命的青春。
『肆』 《青春之歌》作者是谁
《青春之歌》作者是:杨沫。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该小说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过程中发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为美好的爱情披上了革命的面纱,将真切感人的爱情置于革命斗争的宏大背景之下,以女性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细腻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爱情生活。
创作过程:
1951年,杨沫正式开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创作,到1952年底完成了二十万字的初稿。其间,杨沫被调到电影局剧本创作所担任编剧,从事专业创作。而这时的她又一直处在病痛的折磨中。
杨沫常常是躺在床上写作,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满意的留下,不行的撕掉再写,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重写,艰难地熬过了六年漫长的时日,杨沫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59 年,小说拍成同名电影上映,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年。
该小说为杨沫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荣誉。盛名之下的杨沫继续吸收读者的一些意见,用时三个月,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并增加了十一章,全书累计达四十多万字,并于1960年再版。
『伍』 求《青春之歌》主要剧情梗概
1931年夏,从西山女中毕业的林道静(童蕾饰)为了追求自由,选择了抗婚出逃,走投无路的她觉得天下之大却没有她的容身之所,茫然之下想要投海自尽,被大学生余永泽(谢君豪饰)救回。热情而多才的余永泽一下子感动了林道静。
在北平,林道静结识了进步学生、共产党员卢嘉川(高云翔饰)、江华(成泰燊饰)等人,明白了许多革命救国的道理。而在这些问题上,余永泽却和自己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一次学生运动中,卢嘉川因为余永泽的不肯帮助而遭到被捕。
林道静毅然离开了余永泽,加入到了风起云涌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当局一次次的陷害和逮捕让林道静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学生运动领袖。在又一次的爱国游行运动中,林道静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古老的中华大地,回荡着这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
(5)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林道静
不懈追求自由,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当发现余永泽与自己渐行渐远时,坚决地与之分手。正是由于对党的信仰让她对卢嘉川产生了朦胧的爱意,而当她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最终发现江华才是自己真正的所爱时,坦然接受了江华的表白,深情地依偎在江华的身边。
2、余永泽
曾经在大海边救下意欲自尽的林道静,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林道静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念。但是当面对行动救国的革命青年,他退缩了,守着自己的小家埋头书堆,笃信学问救国的他与拥有着革命理想的林道静渐行渐远。
3、江华
对于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的女性林道静,江华起初是谨慎的与她保持距离,在了解到林道静对于革命的满腔热情、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念后,他被这位女性的坚强深深吸引,暗中帮助她、保护它,最终有着共同理想的两颗心走到了一起。
4、卢嘉川
北大党组织的学生领袖用,他积极奔走号召北京学生南下示威为抗日而呼喊,他站在游行的最前排勇往直前,他坐在市政府大楼前的露天课堂争取学生的听课权,他面对敌人的枪口临危不惧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春之歌
『陆』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杨沫,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1914年8月25日,出生于北京。1928年至1931年,在北京西山温泉女子中学求学。
1950年7月,出版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杨沫的创作特色
杨沫深受鲁迅小说的影响,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从小处落墨,以小见大,用一件很小的事情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虽然杨沫写的是黑暗的社会以及人物的悲惨命运,但人们仍然能从中看到一丝曙光。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柒』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历史背景在什么时间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该书初版是1957,在1959年又进行了再版。再版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大跃进的环境以及当时的读者反馈,杨沫为了让林道静逐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更加突出,在再版中增加了她在农村的七章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
林道静和江华
最后一次恋情是与江华的,在这个时候政治话语就完全取代了爱情话语。江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卢嘉川的延续,在林道静面对江华时,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卢嘉川。为了革命,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爱情也是,在这个时候,林道静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
『捌』 《青春之歌》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青春之歌》(杨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u_l7A1xKvRrQL-Fe89t6Ew
书名:青春之歌
豆瓣评分:6.8
作者:杨沫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2004-08
页数:607
内容简介: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青春之歌》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来反映这场历史大风暴的。林道静出自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作家以度满激情的笔墨,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充满坎坷、充满荆棘,但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余永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作者简介:
杨沫(1914年8月25日—1995年12月11日),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小慧等,湖南湘阴人,中国当代女作家。1936年后曾任河北省安国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冀中十分区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部长、妇女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编辑。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专业作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历届理事;全国第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
『玖』 青春之歌作者是谁
《青春之歌》作者是杨沫。
杨沫,女,1914年9月25日生,原籍湖南省湘阴县。 原名杨成业,后又用名杨君默、杨默,早期文章还曾用过“小慧”的笔名。
杨沫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艺术特点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其他几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这里,有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富于革命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卢嘉川、江华、林红,他们的形象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有经过艰难曲折甚至是惨痛的生活遭遇才走上革命征程的王晓燕、许宁、李槐英,她们的道路,代表了三、四十年代许许多多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
还有始而革命最终堕落的白莉萍,背叛革命甘做内奸的无耻叛徒戴愉等,他们都以自己的行为,从反面映照出林道静选择道路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