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说现代文
❶ 《西游记》文言文版全集怎么翻译成现代文
在遥远的古代,东胜神洲海外傲来国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股飞瀑从山顶流下。众猴说:“谁能从这瀑布中钻进去看个究竟,我们拜他为王。”石猴自告奋勇,钻入飞瀑,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幽静的石洞,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众猴拜石猴为王,称他美猴王。
过了很多年,美猴王为能够长生不死,远离花果山去寻仙访盗。在海上漂泊了几日来到南赡部洲地界,他参访仙道,但是无缘得遇,这样过了八、九年,一日,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又飘过西海,直西牛贺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收他为徒弟,赐名孙悟空。须菩提祖师认为他有灵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种变化和一个跟头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功夫学成,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为操练群猴,悟空使起法术,将傲来国的兵器摄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兽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后来,悟空入东海龙宫借宝,讨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铁,即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涂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东海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采纳太白金星的建议,召孙悟空上天宫当了专管养马的弼马温。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事后,悟空发现这是个不入流的官职,知道受了愚弄,气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帘洞,树立了“齐天大圣”的旗帜。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带着天兵天将来捉悟空,结果被悟空打得大败。玉帝无奈,只好承认“齐天大圣”的名号,命令孙悟空到天宫管理蟠桃园。
在蟠桃园中,悟空听说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会体健身轻,长生不老。孙悟空知道后大喜,便偷吃光了园中大桃。过后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开蟠桃会,但没有请他,心中十分恼恨。到蟠桃会这天,他骗走了赤脚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脚大仙,进开会的地方喝光了宴会用的仙酒,还闯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尽了葫芦内的金丹,然后回到了水帘洞。玉帝对孙悟空扰乱蟠桃会甚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万天兵被悟空打败。玉帝又派二郎神来战孙悟空。经过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战之际,太上老君抛下金刚圈击中悟空,方才将他捉拿。
玉帝传旨处死孙悟空,但因悟空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任凭刀砍斧剁,雷打火烧,皆豪发无伤。太上老君见状,禀告玉帝道:“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让我领去,将他放在八卦炉中用文武火烧炼,既可炼出丹来,又可将他化为灰烬。”玉帝应允,于是太上老君将悟空放进了八卦炉中,经过49天烧炼,太上老君以为悟空已死,谁知悟空不仅活着,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炉,挥动金箍棒不分上下,东打西敌,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大乱天宫。玉帝束手无策,求助西天如来。悟空对如来说:“玉帝不把天宫让与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孙悟空终究敌不过佛法无边的如来,一路筋斗云却翻不出佛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后,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如来为劝化东土众人为善,令他的高徒金蝉子投生陈状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时,父亲就被人害死,母亲也遭人霸占。他生下后,母亲把他放入木盆抛入江中,后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后,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请入长安宣讲佛法。这时,观音菩萨奉了如来佛的法旨,带着袈裟等五件宝贝,跟惠岸行者一块儿来到东土大唐,寻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经的人。观音变成一个癞头和尚,将袈裟、锡杖赐与玄奘,说道:东土皆是小乘佛法,还无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脱苦,功德最大。指点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取大乘佛经三藏经。玄奘得观音开导之后,决定往西天取经。唐太宗亲自排驾送行,口称玄奘为御弟,赐尊号为三藏,一直送到长安城外。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 《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让玉帝派人装天,威胁道:“若不从,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孙悟空,这么一个不“听话”,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跃然纸上。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毕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不辞辛苦污臭,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特别是他的很多小聪明比孙行者强,这也是孙行者做梦也不想不到他认为的呆子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行者化缘的斋饭,八戒吃的最多,行者打败妖怪,八戒捡便宜,没事挑拨唐僧念紧箍咒“制裁”一下行者,可是在唐僧眼中,他还是一个老实人,是个好徒弟,这也是行者的聪明不如猪八戒的地方。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的。
沙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当孙行者和猪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文学巨著!
❷ 10分 求西游记全文现代文TXT下载 急
链接:
提取码:wmh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❸ 西游记现代文
天竺国园中一个不明来历女子的哭声,引起了唐僧师徒的关注。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国王为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婚礼。园中的女子在喜庆的乐声中,欲投河自尽,被悟空暗中救起。悟空变作老奶奶,问明女子身世。她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为他举行的二十岁生日盛宴上,被黄风刮走。假公主正做着与唐僧结好的美梦,不期又一个公主前来争婚。原来这是悟空所变,揭破了假公主的秘密。月宫嫦娥来到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与父母团聚。
❹ 西游记全文现代文
白话文全文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s/fly_001.htm
❺ 《西游记》十二回现代文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
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
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怎见那銮驾?真个是:
一天瑞气,万道祥光。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千官环佩分前后,五卫旌旗
列两旁。执金瓜,擎斧钺,双双对对;绛纱烛,御炉香,霭霭堂堂。龙飞凤舞,鹗
荐鹰扬。圣明天子正,忠义大臣良。介福千年过舜禹,升平万代赛尧汤。又见那曲
柄伞,滚龙袍,辉光相射;玉连环,彩凤扇,瑞霭飘扬。珠冠玉带,紫绶金章。护
驾军千队,扶舆将两行。这皇帝沐浴虔诚尊敬佛,皈依善果喜拈香。
唐王大驾,早到寺前。吩咐住了音乐响器。下了车辇,引着多官,拜佛拈香。三匝
已毕,抬头观看,果然好座道场。但见:
幢幡飘舞,宝盖飞辉:幢幡飘舞,凝空道道彩霞摇;宝盖飞辉,映日翩翩红电
彻。世尊金像貌臻臻,罗汉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炉焚檀降:瓶插仙花,锦树辉
辉漫宝刹;炉焚檀降,香云霭霭透清霄。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高僧
罗列诵真经,愿拔孤魂离苦难。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又见那大阐都纲陈玄奘法师引众僧
罗拜唐王。礼毕,分班各安禅位。法师献上济孤榜文与太宗看。榜曰:
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体用真常,
无穷极矣。观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太宗圣命,选集诸僧,参禅讲法。大开方便
门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引归真路,普玩鸿蒙;动止
无为,混成纯素。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凡笼,早登极乐
任逍遥,来往西方随自在。
诗曰:
一炉永寿香,几卷超生�。
无边妙法宣,无际天恩沐。
冤孽尽消除,孤魂皆出狱。
愿保我邦家,清平万咸福。
太宗看了,满心欢喜。对众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
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那一千二百僧,一齐顿首称谢。当日三斋
已毕,唐王驾回。待七日正会,复请拈香。时天色将晚,各官俱退。怎见得好晚?
你看那:
万里长空淡落辉,归鸦数点下栖迟。
满城灯火人烟静,正是禅僧入定时。
一宿晚景题过。次早,法师又升坐,聚众诵经不题。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
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
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
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你道他是何宝贝?有一件锦�
异宝袈裟、九环锡杖。还有那金、紧、禁三个箍儿,密密藏收,以俟后用。只将袈
裟、锡杖出卖。长安城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见菩萨变化个疥癞
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
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那愚僧
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
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那菩萨更不
争吵,与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时,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散朝而回,众
头踏喝开街道。那菩萨公然不避,当街上拿着袈裟,径迎着宰相。宰相勒马观看,
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
杖要二千两。”萧�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
❻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的现代文概括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
妖怪见童男胆大善辩,打算先吃童女,八戒慌了神,妖怪被八戒在庙里举耙筑下两片鱼鳞,逃回水宫。妖怪听一妖婆之言,施法冻结河面。诱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入水中。唐僧被藏于宫后石匣内。八戒、沙僧、白马和悟空会齐,返回陈家庄。
(6)西游记小说现代文扩展阅读: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❼ 西游记第四回的现代文
这哪吒太子,甲胄齐整,跳出营盘,撞至水帘洞外。那悟空正来收兵,见哪吒来的勇猛。好太子——
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
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
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
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什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哪吒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悟空道:“我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悟空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这场斗,真个是地动山摇,好杀也——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差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唬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那壁厢,天丁呐喊人人怕;这壁厢,猴怪摇旗个个忧。发狠两家齐斗勇,不知那个刚强那个柔。
三太子与悟空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那阵上李天王早已看见,急欲提兵助战,不觉太子倏至面前,战兢兢报道:“父王,弼马温真个有本事!孩儿这般法力,也战他不过,已被他打伤膊也。”天王大惊失色道:“这厮恁的神通,如何取胜?”太子道:“他洞门外竖一竿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字,亲口夸称,教玉帝就封他做齐天大圣,万事俱休;若还不是此号,定要打上灵霄宝殿哩!”天王道:“既然如此,且不要与他相持,且去上界,将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围捉这厮,未为迟也。”太子负痛,不能复战,故同天王回天启奏不题。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却说那李天王与三太子领着众将,直至灵霄宝殿,启奏道:“臣等奉旨出师下界,收伏妖仙孙悟空,不期他神通广大,不能取胜,仍望万岁添兵剿除。”玉帝道:“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万岁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了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即便休兵来投;若不是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正说间,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诏书,仍着金星领去。
金星复出南天门,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外观看。这番比前不同,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妖精,无般不有。一个个都执剑拈枪,拿刀弄杖的,在那里咆哮跳跃。一见金星,皆上前动手。金星道:“那众头目来!累你去报你大圣知之。吾乃上帝遣来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他。”众妖即跑入报道:“外面有一老者,他说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请你。”悟空道:“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请我上界,虽是官爵不堪,却也天上走了一次,认得那天门内外之路。今番又来,定有好意。”教众头目大开旗鼓,摆队迎接。大圣即带引群猴,顶冠贯甲,甲上罩了赭黄袍,足踏云履,急出洞门,躬身施礼。高叫道:“老星请进,恕我失迎之罪。”金星趋步向前,径入洞内,面南立着道:“今告大圣,前者因大圣嫌恶官小,躲离御马监,当有本监中大小官员奏了玉帝。玉帝传旨道:‘凡授官职,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领哪吒下界取战。不知大圣神通,故遭败北,回天奏道:‘大圣立一竿旗,要做齐天大圣。众武将还要支吾,是老汉力为大圣冒罪奏闻,免兴师旅,请大王授箓。玉帝准奏,因此来请。”悟空笑道:“前番动劳,今又蒙爱,多谢,多谢!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齐天大圣之官衔也?”金星道:“老汉以此衔奏准,方敢领旨而来。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汉便是。”
悟空大喜,恳留饮宴不肯,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那些天丁天将,都拱手相迎,径入灵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诏宣弼马温孙悟空已到。”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止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与五斗星君到府,打开酒瓶,同众尽饮。送星官回转本宫,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正是: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毕竟不知向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❽ 西游记 现代文版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现代文
原文题目:《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现代文题目:《三打白骨精》
这可是我自己翻译的。希望能给采纳!
三打白骨精
师徒来到了一座高山前。唐僧说:“前面的山很险峻,大家仔细仔细。”孙悟空说:“师父放心。”悟空在前面领路,看见狼虫虎豹,大喝一声,虎豹奔逃。
三藏感觉饥饿,便说:“悟空,我这一天了,肚子里饿。你去给我化些斋饭吧。”悟空冷笑道:“师父不聪明啊!这里如此荒野,怎么给你化斋?”唐僧生气了,骂道:“你这猴子,在五行山下之时,可怜巴巴,亏了我救你,给你摩顶受戒,你为什么那么懒惰?”悟空说:“我也很殷勤,哪里懒惰?”唐僧说:“你既然殷勤,就快给我化斋。”悟空说:“师父,我知道你很高傲。一点违慢了您,您就要念紧箍咒。你先等着,我去化斋。”
悟空跳上云端,纵眼观看。这座山岭,渺无人烟,只是树木多,上面结着桃。孙悟空跳了下来说:“师父,有食物吃了。”“什么啊?”唐三藏问。悟空说:“这里虽然没有人家,但是南山有桃。”唐僧笑道:“太好了!出家人有桃子吃就很享福了。快去。”悟空跳上祥云,去摘桃去了。
常言道:“山高肯定有妖怪,山岭险峻了也一定有妖精。”这山中有一个白骨精,悟空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妖精看见了唐僧,心里想:“造化,造化!人家都说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哪!吃了他的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死。”它刚要下去捉唐僧,突然看见了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他们的威气逼人,白骨精感到害怕,于是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村姑,跳了下来。
猪八戒肉眼凡胎,他看见了村姑,非常高兴。八戒叫道:“女菩萨哪里去?手里拿的什么呢?”妖精说:“父母都是善良人,他们让我来斋僧。”八戒叫来了师父和沙僧。沙僧说:“师父,这一定是一个妖怪。荒山野岭她怎么独自一人?还是等大师兄回来吧。”八戒说:“这明明是好人。”他抢过村姑手中的罐子,刚要吃馒头。只听见一声喊叫:“八戒!”是孙悟空跳了下来。他认出了妖精,就迎着妖怪,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说:“悟空,你要打谁?”悟空笑道:“师父,这个村姑是一个妖精!它准备来蒙骗你,幸亏老孙认识它。”唐僧无言以对,悟空与妖怪战了一两回合,便被悟空一棒打翻。妖怪用了个解尸法,跳出元神,抛了个假尸首。
悟空掀开罐子,里面是癞蛤蟆。猪八戒赌气说:“这是师兄使得障眼法,怕你念紧箍咒。”唐僧就念起紧箍咒。悟空头疼,哀告。唐僧说:“你回去吧。”悟空说:“你不要我,西天去不成!”唐僧说:“我被哪个妖怪蒸煮,也不管你孙悟空的事。”悟空说:“当初是观音菩萨让我保你取经,你怎么反倒不要我?”唐僧无奈,只好饶了悟空。
妖怪不甘心,又变成了一个老婆婆,年过八旬,闪出山口,哭着大叫:“女儿,女儿,你在哪里?”悟空见了,赶上去,也不说话,当头一棒,妖怪又用解尸法脱了身。唐僧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大叫道:“师傅别念,有话慢慢说!”唐僧说:“有什么话说啊。出家人念念不离善良心,我一直劝告你,你为什么不听,打死母女?”“它是妖精啊!”悟空声嘶力竭的喊道。唐僧喝道:“胡说!哪有那么多的妖精?你有心作恶,却无心向善,你回去吧!”悟空说:“师傅又要赶我走?除非把我的紧箍儿退去,这样我才有脸见我的小猴儿们。”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只学过紧箍咒,哪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那我还跟着你。”唐僧无奈:“好吧。”悟空急忙扶起师父,在前面带路。
妖怪仍然不甘心,又变成了一个白发老公公。悟空赶上去,抽出金箍棒,元神跳出,找到众神,让他们在空中作证。悟空现了原像,走上前去笑着说:“老头儿,你为什么在这里?你不用袖子里装着鬼来哄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妖精哑口无言。悟空举起金箍棒,打倒妖魔,断绝了灵光。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写着白骨夫人。唐僧仍旧不相信悟空的本领,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赶走了悟空。
❾ 西游记现代文好句
1、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2、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3、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4、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5、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6、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这片天空。
7、人的恶,连佛都度不了。
8、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
9、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10、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1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2、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1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14、只要你心成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
15、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
16、别有世间未曾见,一行一步一花新。
17、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18、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19、秋千锁冷空留影,羌笛声残静四方。
20、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21、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2、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23、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
24、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25、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26、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27、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28、世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❿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现代文
唐僧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悟空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