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和小公爷同人小说
㈠ 齐衡明兰同人 不负 十、三朝回门
明兰回门这日,日头正好,文炎敬同如兰,梁晗携墨兰也一同回了盛铅察亩府,盛家一时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齐衡牵着明兰进了盛府,一同先去寿安堂见了祖母,老太太知明兰今日归宁,特地一早便起来等着,这会儿终见着明兰夫妇二人,喜笑颜开:“明丫头,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瞧瞧。”老太太忙含笑拉着明兰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明兰见状,娇笑道:“祖母,您放心,我好着呢,一根头发丝儿都没少。”“是是是,”老太太看着明兰,脸上止不住笑意:“这才去了几天,我怎么就觉得好长些日子都没见着我们明丫头了。”“我跟祖母,这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明兰依在祖母身旁,语气里也不由得带了些孩子的娇憨,听的老太太更是高兴:“明丫头这张巧嘴,就知道哄我老太太。”齐衡见状,忙凑上前去:“祖母,明兰一向挂念您,我可是看在眼里的,日后我们定是要常回来叨扰您的,到时您可不能嫌弃我们。”盛老太太听了这话,乐呵呵地直打趣这二人:“你们这两口子,几日不见,都越发能说会道了,今个儿嘴上一个个都抹了蜜似的,净来哄我这老太太。”“哪有,”明兰挽着祖母的手连连撒娇:“孙女对祖母这一片心意,天地可鉴,祖母说这话,孙女可是不依呢。”
三人正热闹说着话,大娘子派人来传话,说是主君临时没告被宫中叫走了,先请六姑娘六姑爷过去说话。明兰不好推辞,便同齐衡起身过去了。
见了大娘子,先见了礼,便闻大娘子老神在在地开了口:“小公爷,不知我家明兰可有给你们添了什么麻烦?”“怎么会,明兰知理大方,齐府上下无不称赞,我母亲亦很是喜欢明兰呢。”王氏听了这话,心里又羡慕又泛酸,只含糊了几句,便让明兰退下了。
明兰受了几句训诫,得了几句夸赞,刚从大娘子跟前退下,便被如兰拉了过去,嘀嘀咕咕说着墨兰家中的事,原是那四姐夫房中的春小娘前些日子生了个女儿,不过听说是难产,很是凶险,如兰说的有声有色,很是感叹,明兰心中却是暗暗一惊。
这厢俩姑娘说这话,却见大娘子身边的刘妈妈忙招呼着众人去前厅落座,原是大娘子今日娘家姐姐康姨母也来了,又难得热闹,便也邀着众人一同用饭,女客一席,男客饭厅外另摆一席,齐衡眼看着要与明兰在这边磋磨许久,可又不好推辞,只能一边同文炎敬论着文章,一边不甘不愿地往厅外去了。
这边女眷入座用饭,更是客客气气,互相称赞,康姨母笑着对王氏称赞道:“妹妹真是有福气的人,看看你们家这些姑娘,一个个嫁的多好啊,尤其是这六丫头,齐国公府啊,往后姊妹间,可要仰仗你家六姑娘多多帮衬啊。”“姨母哪里的话,”明兰笑着应道:“这四姐夫是伯爵府嫡子,五姐夫是新科进士,都是有前途的人,何况我家官人今方与五姐夫一同入仕,日后还需要家中姊妹兄弟互相帮持呢。”如兰听了忍不住呲笑:“六妹妹,你这就不懂了吧,人家这话呀,是想让你帮衬着自家儿女呢。”这话一出,康姨母免不得微皱了眉头,还欲说话,外面恰巧通报,主君回来了。
盛紘一进门,便听下人通报,说是大娘子开了席,几位姑娘与姑爷正用饭呢,盛紘心下也想见见自己的新婿,便径直去了前厅。
这边大娘子听闻夫君归来,忙重开了席面,两处并作一处,一家人既难得团圆,便让众人热热闹闹地一同用饭。
重开席面,齐衡忙欢欢喜喜地同明兰坐到一处,夫妻二人眉眼间俱是温柔,盛紘看着齐衡夫妇,一个芝兰玉树,一个亭亭玉立,心里越看越是满意,话语间也难得带了几分慈祥:“刚刚我进门,听你们说的热热闹闹,聊什么呢?”明兰还未说话,如兰笑着打趣:“刚刚康姨妈同我们说笑呢,夸咱家六妹妹有福气嫁的好呢,说咱家姐妹以后还要多多依仗六妹妹和六妹夫呢。”如兰又笑着对明兰眨了眨眼:“以后我就要请六妹妹多多照顾了。”明兰听着这话,强忍着笑意,说道:“五姐姐这话,真是羞煞妹妹了,五姐夫新科进士,这般才学,”明兰顿了顿,又看了眼齐衡继续说道:“以后我们定是还要请五姐夫多多照应呢。”这还不等如兰再说话,盛紘便冷了声音:“一家人好好吃饭呢,都在这说些什么呢槐森,大丈夫若有真凭实学,那自己的前途自然能凭本事挣来,胡说什么依不依杖,往日里怎么教你们的,今日说这些话,真是凭空让人笑话。”盛紘话音一落,明兰连忙答道:“父亲教训得是,”又对着康姨母一脸歉意道:“今日难得团聚,家中姊妹高兴,明兰不免说了些没规矩的话,还请姨母不要见笑。”这康家姨母听着盛家父女在自己面前一唱一和,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却又发作不得,又听自己妹妹王氏说道:“今日高兴,官人净同自家女儿计较些什么,又不是什么大错,来来来,今日这油焖鲜蘑做的很是可口,快尝尝。”康姨母心中暗骂妹妹蠢钝,面上却只得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敷衍了过去。
席间这点小插曲很快过去,众人说说笑笑,一顿饭用的也很是满意,盛紘与大娘子简单嘱咐了姑娘们几句,便让她们各自散去了。
饭后,盛紘邀着齐衡说着话,明兰则回寿安堂瞧祖母去了。
此刻寿安堂只有盛老太太与明兰二人,免不得要细细询问一番:“你在齐家这几日,过得如何啊?”“祖母放心,我过得很好,齐家人人都待我很好。”明兰怕祖母不放心,忙跟着说道:“且郡主娘娘,不,母亲说了,往后不管在齐家还是在外面,都没人能欺负我。”老太太听了,心下宽慰不少,又问道:“那齐家府中的管事妈妈,外面庄子、田产、仆役,你心中可有个大概?”“这······现在还没有,”明兰看着祖母,颇有些底气不足,连忙跟着补上一句:“不过以后自然会知晓的,祖母你就放心吧,我可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何况昨日母亲也同我说了,过两日也要让我去熟悉齐府诸多事务,孙女呀,一定会好好表现,不给您老人家丢脸。”明兰这几句话,听得盛老太太甚是舒心,忍不住点了点明兰的额头:“你这丫头,调皮。”
明兰又与祖母说了好一阵子话,眼看时辰也不早了,便只能起身告辞。
回程路上,齐衡一边看着明兰,神色不明,又几番欲言又止,明兰瞧着自家夫君一路上都这副模样,实是没法再装作个没事人,只得开口:“元若,打从祖母那儿回来,这一路上你便默默不语,可是心中有事?” 这齐衡突闻夫人发此一问,颇有些手足无措,只支支吾吾说道:“没有没有,哪有什么心事,只是今日夫人归宁,担心夫人不舍家中亲人,心中感伤。”
“哦?”明兰更生疑惑,不再说话,只定定望着齐衡,眼里万般心绪,看得齐衡顿时没了底气:“我只是,想问问你,你家与这位康姨母,可是经常往来?”“康姨母是大娘子的嫡亲姐姐,平日里免不得要有些来往,但也不曾过往甚密,只不过,你今日为何有此一问?”
齐衡见明兰这是铁了心要刨根问底,也只能将心中疑虑照实说了:“也许是我多心了,只是今日我在席间听你们说话,总觉得这康姨母话里话外,有些不大对劲,可真要说有什么不当之处,我也确是找不出来。罢了罢了,我们这做小辈的,总不能在背后议论长辈吧,或是我之前在外游学见了些人情冷暖,今日有些草木皆兵了。”明兰听了齐衡这话,亦想起从前那段岁月,心中也是一阵心疼,不由紧紧握住齐衡的手,宽慰道:“你不必忧心,说实话,那大娘子毕竟也不是我的生母,这康姨母自就也不是我的什么亲姨妈,真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以后少来往便是了。如今朝堂之上,你已是有诸多不易,至于这些内宅之事,我自己应付得来的,你无需挂心。更何况,横竖康姨母她也是长辈,还能有意上赶着为难我们这些小辈不成?”
齐衡听了明兰的话,心中稍慰,又连忙提醒明兰:“若你应付不来,便去请母亲,碍着母亲的面子,我想她也不敢将你怎样的。”“是是是,”明兰笑着答道:“我如今可是齐小公爷的大娘子了,这汴京城内,还有谁敢为难我啊。”明兰自己打趣完,夫妻俩四目相视,也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㈡ 齐衡明兰同人 不负 七、春日重逢
今日春闱放榜,齐衡一大早便领着不为出了门。
街上熙熙攘攘,齐衡到的时候,榜前已围了不少学子,不为急急忙忙挤到前边,死死盯着那榜,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瞧过去,生怕看漏了,“公子公子,中了中了,你的名字在那儿呢!”不为兴奋喊道,引得旁人齐齐侧目。齐衡顺着不为指的瞧过去,果真瞧见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榜上,二甲十二名,“ 中了,中了。”纵然齐衡素来端方守礼,此时也喜形于色,连步子都乱了几分,一朝金榜题名,不枉自己多年苦读,也幸不辜负父母期望,齐衡恨不能此刻能马上归家告诉母亲,自己不负当日所诺,已考取功名,将来定也会光耀门楣。
此刻心中欢喜,眼见前路光明,齐衡不由感慨这一年多来的辗转反侧,颠沛流离,亦想到自己已经许久未见到明兰了,心下一动,正欲让不为替自己去给明兰递个话,却似乎听到人群里有人在叫明兰的名字。
“明兰明兰,中了,你瞧你瞧,名字在那儿呢!”如兰拉着明兰的袖子,指着榜上文炎敬的名字,整个人乐不可支,“我就知道,他一定可以的。”瞧着如兰高兴成这样,明兰一边嘴上应付着,一边眼睛着急地在榜上继续寻着,突然间就这么看到了心心念念的那个名字,一笔一画地写在上面,磊落大方,也是不由大喜道:“中了,中了。” “你怎么反应这么慢啊,”看着明兰也难得这般一惊一乍,如兰忍不住笑了,又道,“这三哥哥此次又没中,真是可惜啊。”“科举艰难,三哥哥下次再来,定能成的。”“明兰,就你会说话。”如兰听了这话,很是不以为意,“咦,小公爷也中了啊。”如兰扯着明兰笑道:“恭喜恭喜呀。”明兰听了这话,脸上一红,只低头笑而不语。
即已看了榜,自是要回府禀了老太太,明兰正欲离开,可一回头,竟见这齐衡就在不远处站着,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
那一刻,明兰只觉自己怕不是又在梦中,自己惦念了大半年,担心了大半年,虽早已知道他平安无事,可如今乍一看见他就这么好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明兰只觉得满腔的欢喜都要溢出来,手脚也不知何处安放了,又想到这一年来的诸多不易,也不知他在那里站了多久却也不上前来,明兰鼻子桥颂一酸,更是千言万语堵在心口。
齐衡见明兰也瞧见了自己,便走上前来:“六妹妹安好。”
“小公爷安好,恭喜小公爷,金榜题名。”
齐衡看着明兰,眼睛亮亮的:“同喜,这也是承六妹妹吉言,我尚记得,我第一次落榜时,六妹妹曾说过,我若下次再考,必定能中,可见多亏六妹妹这句话,如今我想做的,终是做成了。”
“也可见,我信小公爷能中,确是没有信错。”
“六妹妹今日,是来看长枫兄的榜?”
“自然是的,我同五姐姐一起来的。”
提到如兰,明兰忙匆匆回头看了眼,原来如兰也是碰上了文炎敬,只见那二人眼里俱是欢喜,嘴角弯的压都压不下去,但碍着人前,也只能是客客气气地说些心照不宣的场面话,明明前言不搭后语,却聊得有滋有味。
“对了,我今早出门,吃了扬州的千层糕,确是很好。”齐衡话未出口,自己先是忍不住笑了。
“国公府里的,自然是好的,小公爷是有福气的人。”明兰一笑,低声道:“我也是有福气的人。”
“你……”齐衡第一次看到明兰眉眼间这样遮不住的笑意,顿觉三月春光也不及这笑颜一分,一时竟看的有些痴了。
明兰见状,低头赧然:“我与五姐姐既看完了榜,就要回去禀了祖母了。”
“那是自然。”齐衡回过神来,语气里不免颇有些失落。
“如此,那我便回去了,小公爷,多保重。”
齐国公府。
齐衡一归家,便去见了齐国公与郡主,先与父母见了礼,便郑重道:“父亲母亲,儿子中了。”
齐国公一听,马上喜笑颜开,抚掌连道:“好,好,好啊,衡儿!”平宁郡主面上虽是平静了些,但也很是欣慰:“如此,齐家也是要银尘双喜临门了,”郡主看着齐衡,眼里带着几分笑意:“我前些日子找人瞧了,六月初二就是个好日子。”
盛家。
王氏近日心里颇是有些不快,这些日子操持自家女儿如兰的婚事,一边杂七杂八地忙的焦头烂额不说,一边再瞅着那文炎敬的家世锋消禅,这文家,是越看越寒酸,越看越不如意,尤其那下聘的时候,看看文家送来的聘礼,再看看隔壁院齐家送来的,两相对比,王氏差点没呕出一口老血来,可这毕竟是自家女儿偏要选的婚事,也只能一口怨气生生吞下,只是不免明里暗里地在如兰面前多发了几句牢骚。岂料如兰怕也是临近婚期,心中也有几分不安,加上又被母亲刺了几句,越发惶恐,躲在屋中哭了好几场,王氏心疼女儿,只能又央明兰去劝。
明兰去探望的时候,如兰怕是又刚刚哭过,眼睛红的跟个小兔子似的,明兰见了,忙上前挽住如兰的手:“五姐姐,这是怎么了?这大喜的日子就要到了,怎么还哭上了,是不是舍不得我们呀?”“你这丫头,尽来笑话我。”如兰瘪着个嘴:“明兰,我同你说实话,我如今心里实在是害怕,家中几个姊妹,只有我是低嫁,若将来日子再过的不好,我还有什么颜面。母亲说了,她看着我那婆母,怕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我嫁过去一个人,什么都没有,只有敬哥哥了,万一,万一他以后变心了,对我不好了,我该怎么办啊?我还有什么脸面回盛家?”如兰越说越害怕,又要掩面痛哭。
明兰一听,便是知道王氏定是因为文家的家世,在如兰面前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忙揽着如兰,细细劝道:“你怕什么,父亲与二哥哥都说,那文炎敬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必是不会错的,且盛家又与他有恩,他做不出什么对不起你的事的。更何况,若你婆母为难你,你那夫君会不护着你吗?退一万步说,你后面还有盛家呢,怎么会让你受了委屈?这低嫁自有低嫁的好处,娘家能护着,且你夫君也一心向着你,你这日子,我想着都知道,将来最是舒心了。”见如兰已是慢慢平静下来,明兰又自嘲:“你若都要日日担忧得不想嫁,那我,你看看那齐国公府,我虽说是高嫁,可若以后在那边受了什么委屈,盛家能护住我?高门大户,我这样的出身,齐家是大家,难免有人会看轻我,我以后的日子,你自个儿想想,我这嫁过去才是真真只有一个人啊!”
听了这话,如兰一振,马上反驳道:“你才不一样呢,这整个汴京早传遍了,现在谁不知道,小公爷为了你,都豁到那个地步了,你嫁过去以后,小公爷一定会对你好的,你怎么会是一个人?况且,那齐家勋贵又如何,你可是小公爷明媒正娶的大娘子,未来的当家主母,谁敢瞧不起你!”明兰一笑:“难道文炎敬娶你就不费周折了?他会待你不好?咱们呀,要看着眼下的日子,好好过就行,别净顾着担心那些没有的事儿,反而辜负了眼前的时光。你想啊,往后只要夫妻同心,咱们的日子,能不舒心吗?”“嗯,明兰你说的有理,以后就算有个不如意的,夫妻同心,什么事儿不能蹚过去。”
明兰劝过后,如兰的心情也是舒畅了许多,收了眼泪安心待嫁。转眼,婚期便至。
如兰大婚这日,盛家一大早便开始忙碌,王氏更是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明兰看着如兰一身嫁衣,被文炎敬领着,一一拜别父母,再看到坐在一旁的祖母,不由想到自己也是婚期将至,心里一时五味杂陈。
这股莫名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晚间婚宴也不曾散去,顺带影响了明兰一向的好胃口,既是吃不下,在席上也闷得慌,明兰便偷偷领了小桃出去透口气。可这如兰的新宅明兰也是第一次来,于是两步一绕,便不知了方向,晚风徐徐,月色如水,明兰见这小花园也颇有几分雅趣,索性赖在这儿赏起了夜景。
“六妹妹倒是好兴致,不忍辜负这般月色。”
突闻有人这般朗朗地打趣自己,明兰转过身来一看,正是齐衡。齐衡见明兰脸上颇是诧异,便解释道:“盛家与文兄的喜事,如今我,定然是要来贺的。”明兰听了,暗自腹诽,谁要问你这个了,我心中明明奇怪的是你怎么就发现我偷溜了出来。
见那二人如此情景,小桃与不为默默对视一眼,非常默契地退出去几步,望风去了。
夜色醉人,齐衡静静地望着明兰良久,突然说道:“明兰,你有心事。”
“哪有,”明兰弯了弯嘴角,“我只是觉得,现下你我这般,很是瓜田李下罢了。”
“若真有闲言碎语,又何须在意。”齐衡心中不免嘀咕:“我们都有婚约了。”
齐衡看着明兰低头立在月下,不发一语,只是盯着自己的鞋尖,很是落寞,早是心软得一塌糊涂,不由放柔了语气:“明兰,你若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告诉我,好吗?”
“小公爷……”明兰头低着,话还未出口,便听齐衡开口:“明兰,往后,你无需再称我小公爷。”
明兰抬头,定定地看着齐衡许久,才缓缓开口:“元若,我,我只是心里突然有点害怕,从前诸多不易,都熬过来了,我也只觉得是苦尽甘来,便光顾着高兴了,可今天,不知怎的,却突然间也有些患得患失了。想来我先前光顾着劝五姐姐想开些,最后倒是把自己绕进去了。”明兰看着齐衡的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又小声安慰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害怕什么,就是心里,心里突然有点……”
齐衡看着明兰这般不安,心里眼里满是心疼:“明兰,其实我心里,一直也有些话,我早就想告诉你的,只是寻不到合适的机会,今日正好,”他望着明兰,郑重说道:“我知道,母亲去盛家求亲,是为我去求亲,却也是齐家向盛家求亲,但今日这些话,藏在我心里已有许多时日了,是齐元若要说给盛明兰一个人听的。”
“我齐元若,生于望族,父慈母爱,一路前行至今,未尝见世事艰难,恰逢时事变动,离家半载有余,始知人生不易。然幸识盛家六女,心悦已久,乃吾平生所求,唯愿余生,得以执子之手,遍历人生诸事,纵知世人皆苦,道阻且长,也必不离不弃,携手同进,今日,指月起誓,不负此诺。”
话至此处,明兰早已是湿了眼眶,看着齐衡,含泪笑答:“定不负此诺。”
齐衡得了明兰的答复,顿时一脸笑意:“此生,必不负你。”
月光下,明兰看着齐衡这般疏朗明澈的笑容,心下也是一松,转念又觉得,往后在人前,齐元若还是少这般笑,太招摇。
㈢ 《知否》中的小公爷和明兰在一起了吗
《知否》中,小公爷没有和明兰在一起。小公爷没娶明兰是因为父母的反对,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门第观念,齐衡是齐国公府的小公爷,父亲是从州磨亮一品官员,母亲是平宁郡主,而明兰的父亲只是五品小官,母亲又是妾室,身份地位,家世背景都不般配。
结语
小公爷在盛家读书的时候就倾慕明兰,送过两次紫毫笔对明兰可以说是爱得深切。然而小公爷的门第出身,再对比明兰庶出的身份,两人注定走不到一起。明兰曾多次提醒小公爷,送紫毫笔时那句“东西到了我手里反而留不长久”,道观里小公爷和明兰暗室独处,明兰更是直接说明了利害。最后两人在双方家中长辈的推动中,相互认了兄妹。小公爷被邕王威逼利诱,为保齐盛两家安全,齐衡被逼娶了邕王的女儿。而明兰被顾廷烨感动,最终嫁给了顾册宽廷烨。
㈣ 明兰和齐衡有哪些章节
在小说《桥棚带知否知否应是敏芦绿瘦红肥》中,明兰和齐衡一起出场的章节,最令人心动的必定是小说第26回《明兰的鱼,齐衡的饭》这一章节,明兰和齐衡的章节不少,但是大多都是在20回之后,明兰和顾廷烨大婚之后,两人便几乎零交集了。
其实,《知否知否应是绿瘦红肥》电视剧版中对各个人物角色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小说中和歼的齐衡出场并不是很多,但是却读者们印象身份深刻,齐衡最终没能和齐衡在一起,也是很多读者们的遗憾。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瘦红肥》电视剧的宣传片中,有一段齐衡形影单只地徘徊在走廊中的内心独白:
别人眼里我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的只是一阵悲凉与无可奈何。
从片花上看,电视剧版中,朱一龙饰演的齐衡是一个悲情人物,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但是却情根深种,这种角色往往是最虐心的。
齐衡本来和明兰是一见钟情的,奈何两人的身份悬殊太大,更令人痛心的是,齐衡算漏了明兰对自己的感情,就那么轻易地放走了她。
㈤ 明兰与小公爷结局
《知否》中,明兰与小公爷结局没有在一起,明兰最后与顾廷烨相守一生,在经历了各种事情后,小公爷放下对明兰的感情,开始注意到一直默默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申氏,他终于明白,申氏就是自己的那个天地,两人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兰和小公爷是彼此的初恋,两人一起在盛家读书,在相处过程中,小公爷逐渐喜欢上了明兰,虽然明兰也对他有情,却碍于两人的身份一直躲避他,直到小公爷参加科考,明兰亲手为他绣了带有“元宝”二字的护膝,小公爷才明白明兰对他的情谊。
可惜两人的身份并不允许他们在一起,一个是齐国公府的小公爷,一个是盛家庶女,如果明兰嫁给小公爷,也只有做妾的份,可明兰不愿做妾,她知道两人身份有别,所以一直谨守本分,然而小庆锋明公爷始终不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
小基猛公爷对明兰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是只有爱就可以在一起,小公爷誉告的母亲就是两人之间最大的阻碍,她一直瞧不起明兰,即便明兰嫁到齐府,日子也会过得苦不堪言,不会得到幸福。
虽然小公爷对明兰的感情令人动容,但他并不适合明兰,明兰为了平安生活一直在伪装自己,她藏起锋芒,装得呆傻天真,小公爷却从未透过伪装看透明兰的真性情,顾廷烨则和他完全相反,相比较来说,顾廷烨比小公爷更适合明兰。
后来,为了家族利益小公爷共娶了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嘉成县主早早便去世了,之后他又娶了申氏为妻,两人相敬如宾,完全不像夫妻,即便如此,申氏依旧默默付出,好在她的付出最终还是有了回报,每个人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㈥ 《知否》的电视剧和小说中,明兰对小公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一开始对小攻也是锋敬非常喜欢的,但是后来发现小公爷的母亲并不认可自己,非常的讨厌自己,后来就放弃了对小公爷的喜欢,但是两个人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冲基基散谨。
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明兰小公爷为何没能修成正果
剧中的小公爷人设是有一点懦弱的。这就是最终为什么不能和明兰修成正果的原因。但是我们不能说他错!
在当时的 社会 背景下,小公爷家里虽然表面风光,但是也都是因为他母亲的身份,在朝里并没有多少实权。小公爷因为被要挟不得已娶了别人!其实他并不是没有抗争过,他绝食以抗争母亲的权威!表示非明兰不娶。但是母亲打死了他的贴身随从。这就是不分是非的封建家长制。虽然在他母亲眼里只不过一个下人,可是小公爷心里视他为发小,为知己!小公爷因自己的知己因为自己去世而悲愤不已!至此他也没有丝毫让步。说明他对明兰的爱是很真切,可以抛却很多,义无反顾。
然而,最终还是抵不过亲情,当他的父母家族都会因他而受到牵连,他最终还是要放弃明兰。他有错吗?并没有!有的时候人就是抗争不过命运的捉弄的!
两小无猜的爱情固然是好的,但是人总是要成长,为爱不顾一切甚至放弃生命固然可歌可泣!但是为爱不顾父母宗室所有人的性命,恐怕很难做到,就算做到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歌颂的吧!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意义!
因为明兰和小公爷他们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而那个时代最讲究便是门当户对,在古代来说,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都是老生常谈。尤其是对于大家庭、当官的人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允许有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儿媳妇。而明兰和小公爷的开端,最主要的阻拦因素,就是小公爷家人的成见。他的母亲是郡主,自然不会让自己灶姿的儿子娶一个下品的庶女,这会让她受很多人的笑话。
再者小公爷自身也没有足够追求爱情的勇气,哪怕小公爷母亲在其中极力的阻拦确实给他们的爱情隔上了厚厚的一层板子,但小公爷的妥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给了现实中的我们一个教训,对于自己认定的,就要努力的争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否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而在现实当中,这种成见逐渐减少,更多的是两个人的自由恋爱。 但是,家人在两个人是否走到最后的过程中,仍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再者小公爷自身也没有足够追求爱情的勇气,哪怕小公爷母亲在其中极力的阻拦确实给他们的爱情隔上了厚厚的一层板子,但小公爷的妥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给了现实中的我们一个教训,对于自己认定的,就要努力的争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否则,错过了,就是一辈子!而在现实当中,这种成见逐渐减少,更多的是两个人的自由恋爱。但是,家人在两个人是否走到最后的过程中,仍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便是明兰的原因,明兰是一个非常有追求和底线的女孩子,在那个年代,能够对自己的爱情有追求和底线已经是思想非常超前了。尤其从小就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明兰,她更要小心翼翼。对爱情,明兰刚开始是胆怯的,而后来,她被小公爷的诚心所感动,决定放手一搏,等着小公爷上门提亲,但是,终究因为种种因素,小公爷始终开不了口。这已经到了明兰的隐搜绝底线,她明白,自己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会再选择小公爷了。正是如此,他们才会真正的错过! 但不管如何,明兰和小公爷没能修成正果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缘分不够,又或许是两人爱得不够,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都能够看得出,谁都有爱而不得的时候,却又无可奈何。
我一直记得在小公爷中举之时,他满心欢喜的来见他心爱的六妹妹,而明兰只是派小桃回话却不肯见他,自己则偷偷躲到门后眼含热泪的听着。丹橘劝她:“反正此时老太太还没有答应顾家,不妨……”,明兰却马上打断了她并坚定的说:“丹橘,永远别向后看!”于是,明兰小公爷的的情路到此终结。
罗曼罗兰曾说:“不要为过去的时间叹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办法是向前看,不要回头!”
是的,盛明兰就是这样一个一直向前看的神仙女子!
1、在当时的 社会 背景下是很介意“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的。
明兰虽是父亲和母亲的独女,可是她母亲却是不受宠的小妾而不是当家主母;小公爷虽是父亲和母亲的独子,可是他的母亲却是郡主。即使后来明兰抚养在祖母的膝下,可是也改变不了她的母亲是小妾的情况。
2、小公爷的性情较漏首弱,比较听自己的母亲。前面说过小公爷是独子,即是独子自己喜欢和想要的母亲,自然全部都会给他,所以逐渐形成在母亲的眼睛里小公爷是很乖的。直到有一天小公爷告诉母亲自己的不仅喜欢的是庶女而且还敢武逆自己。可想而知,作为母亲的反感,自然不想庶女和小公爷在一起。
一开始彼此都不够坚定,也不够果敢。一个太过冷静,缺乏安全感。一个还不够强大,没有决策权。小公爷肩负家族重任,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拿到选择权,可是很明显大前提不够,他对未来不够坚定,和明兰的交流不够透彻。因为这个时候的明兰不会在原地等他。等到他证明了他自己,明兰已经投入他人怀抱。只能说,有缘无分,阴差阳错,在错的时机遇到对的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中,明兰与小公爷齐衡是没有相互爱恋的,或者说明兰只是对小公爷有好感,然后就看清现实,扼杀了还没来得及萌芽的情。而小公爷对明兰是有情的,但因各种缘由而使这段情最终有始无终。
电视剧版做了改编,明兰与小公爷有了两情相悦,成为一对璧人,但最终还是遵循原著,没有在一起,这个原因也就比小说中更加饱满一些、复杂一些。
明兰是一个丧母的庶女,虽说自小养在祖母身边,比起一般人家身份也是贵重了很多,但是同郡主独子小公爷相比,这样的身份就显得云泥之别了。
在那样的时代,身份的重要性就是家族的颜面与未来,可以没有爱人,却不能没有家族的强大,所以同等身份,或者更加贵重身份的联姻,就是家族兴旺的开始与延续。所以小公爷的母亲是极力阻止明兰与小公爷在一起的。
明兰自小无母,爹爹不爱,嫡母不疼,为求生存,掩其锋芒,乖巧无争,安静养在祖母身边。但这并不说明明兰就会屈服于命运,骨子里的傲气与天生的聪颖让她机智过人而又不失良善,看得清现实,懂得了奥秘,抓得住机遇,所以在看清小公爷的现实情况后,果断放手,不再与小公爷有任何交集。
而小公爷则恰恰相反,他温和无害,待人处事皆柔顺,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果,在其母的强势威压下,他一再妥协,最终自以为只要实现母亲的中举要求,就可提出让母亲去提亲的要求,所以放缓了与明兰在一起的脚步,却不想,时间的无视,相处的无力,只能导致失望,所以明兰在受到留言蜚语的伤害后,心灰意冷,决然离去。
有时候,爱情是真的需要勇气的。而在明兰那个时代,爱情就不单单是需要勇气了,还需要果敢、智慧。用果敢来锄清路上的荆棘,用智慧来堵住世人悠悠之嘴。 这两点小公爷都没有真正拥有,所以与明兰在简短的相爱之后,擦肩而过。
小公爷太过于被动了,喜欢就追,被墨迹,要不然机会就别被人抢去了。女生都喜欢明确的回答,喜欢不仅要行动,还要用嘴说出来“我喜欢你”,女生才能确定你喜欢我这件事。
因为剧中的小公爷的懦弱,其实在当初的 社会 背景中,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还要讲究门当户对,小公爷家背景比明兰家高很多,并且明兰是庶出,小公爷的母亲是郡主定不会让小公爷找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庶出丫头,她定会为自家唯一的宝贝儿子找个家境相同,两家可互利的亲家。
如果当初小公爷能够强一点,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吧,但感觉希望不大。
小公爷只负责感情,没有为明兰考虑。出问题只用绝食这种小孩做法来解决,一个被长辈保护过渡的公子哥,怎么保护明兰。明兰小时候的经历,让她没有安全感,她只能隐藏自己的聪明,躲在奶奶身后,嫁人后,如果丈夫不能保护她,她如何在那一个大家族中立足
不够果敢。
㈧ 《知否》明兰和小公爷的结局不完美,为何缘分却到了他们的孙辈上
《知否》这部作品播出之后,大家一直为小公爷和明兰之间的爱情惋惜,不得不说这两对实在是太讨喜了,初恋般的爱档慎情让大家回味。不过好在明兰最终拥有了一段更加值得珍惜的感情。她嫁给了顾廷烨,虽然在作品当中他们二人并没有过深的联系。他们的爱情最终也被小公爷的母亲摧毁。但是在小说当中,他们的感情却得到了另外一种延续。
虽然小公爷和明兰之间的感情让人意难平,但是明兰最终价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找到了一个真心爱他的人,而小公爷虽然看起来取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但是他取的那个人对他也是非常的上心,无论什么事情都将他排在第一位。这样的结局应该是他们最美满的结局了吧,你会为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感到惋惜吗?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为小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