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生小说 » 武侠小说外国

武侠小说外国

发布时间: 2023-06-09 22:25:46

㈠ 外国人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怎么理解

这个可以说外国人的理解是和中国的想象是有不同的,侠,国外是没有对应的单词的。。

神马蜘蛛侠、蝙蝠侠,虽然带个侠字,但是跟中国的大侠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翻译的问题,蜘蛛侠的英文是SPIDER MAN,直译就是蜘蛛人,蝙蝠侠大体也是这样,看起来名字太搓了,所以才译成XXX侠。。

外国人可以说是完全不能理解中国的侠义精神,所以很有意思的事,金庸的小说英文译名如下

  1. The Book and the Sword - 书剑恩仇录 ,翻译过来就是 书和剑
    2. Sword Stained with Royal Blood - 碧血剑 ,带血的剑
    3.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 - 射雕英雄传 ,神雕英雄的传说
    4. Flying Fox of Snowy Mountain - 雪山飞狐 ,雪山上的飞狐
    5. The Return of the Condor Heroes -神雕侠侣 ,神雕英雄的回归
    6. Other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 飞狐外传 飞,狐的其他传说
    7. Swordswoman Riding West on White Horse 白马啸西风, 女剑士骑着白马
    8. Blade-dance of the Two Lovers 鸳鸯刀, 两个相爱人的刀舞
    9.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 - 倚天屠龙记 ,天堂剑和龙刀
    10. A Deadly Secret - 连城诀 ,一个死秘密
    11. Demi-Gods and Semi-Devils - 天龙八部 ,民众的神和民众的魔
    12. Ode to Gallantry -侠客行 勇敢的颂歌
    13. The Smiling, Proud Wanderer - 笑傲江湖, 笑着流浪
    14.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 鹿鼎记,鹿和鼎
    15. Sword of the Yue Maiden -越女剑 越女的剑

直译回来,原来的意味没了,因为很多名字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对应单词翻译,所以可见中西文化在这方面有很多区别,至于外国人会不会把侠当成他们心目中的骑士。。

答案是肯定不会,骑士和大侠最大的区别就是,骑士是有实权的,而大侠除了武功高,人家或许会给你面子。

西方的骑士其实就是他们的统治阶级,相当于我国的官吏。。。

㈡ 国外有武侠小说吗

国外并没有武侠艺术
在欧洲是骑士小说和游侠小说 比如《罗宾汉》
日本和中国的相似 有武士小说和忍者类的~~

㈢ 外国有武侠小说吗如果有,有人知道有哪些吗

中国人在余暇的时候读武侠小说,外国人很早就不看骑士小说,而是去读侦探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侦探小说就是相当于他们的武侠小说,一样是虚构的故事,一样有不死的英雄。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我上大学时很流行阿加莎.克里斯蒂,出了一大排小册子,每本前面还有三毛写的序。我猜我当时全部都读完了,但现在连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唯一记得她的作品只有两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一人一刀的设计非常精彩。还有一部我不记得名字了,只记得考古学家从楼上扔石臼下来,砸烂了自己老婆的头。说实话,我不喜欢阿加莎的作品,太有风度,太过优雅,给想像力造成了压力。两周前,我得到了四本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的贝克系列,除了《大笑的警察》之外,其它的作品都很一般。而且读起来很累,看侦探小说本身是消闲,用来杀时间,而不是自杀。作者夫妇描写瑞典社会黑暗面的写实主义风格尤其让我反感,它使得侦探小说变成了某种历史资料,读来沉重无比。作者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是作为读者我对这种崇高敬而远之。在我看来,下班倒在床上翻看一本侦探小说,作者必须用作品取悦我。如果要想揭示更深刻的主题,不妨写学术专著,我会在台灯下边作笔记边慢慢翻看。读完四本贝克系列,我对瑞典高福利社会背后的疮疤有了新的认识,对瑞典1960-1970年代的社会思潮变迁有了认知,但是我一点都不高兴。本周换了一套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让我很是愉快。其中两本300多页的小说我一通宵全部看完,实在是没有办法放手。贝克系列我不因为没有看完全系列十本而感觉遗憾,但是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却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希望得到全套。在我读过的四本书里,《黑色回声》和《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属于哈里.博斯系列,《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改编为电影,《犯罪一线》则是非虚构类作品,搜集了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报道的各种真实罪案。迈克尔.康奈利是畅销书作家,作品更注重娱乐性,所以读起来很是精彩。但是我也很清楚地知道,迈克尔.康奈利占了身份上的便宜,因为他是美国人。对于我这样经常观看好莱坞警匪片的人来说,可能接受他的作品更为容易,因为作品的文化背景我非常熟悉。尤其是看过《NYPD BLUE》和《CSI》以后,阅读他的小说有种亲切感,而且还会觉得很真实。迈克尔.康奈利的小说里无一例外的都有一段爱情故事,这一点很特别,也让小说变得更好看。唯一的缺陷是这些爱情故事都有雷同的模式,而且女主角都会陷入罪案之中,成为警探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这套书每本平均售价是35元,娱乐消费从来都那么昂贵。流连 Says: 七月 5th, 2007 at 6:24 下午 最近在看CONAN也有点兴趣哦======================《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改编为电影应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吧miao Says: 七月 6th, 2007 at 12:11 下午 最喜欢看菜头介绍书.

补充:
《狼人传说》《哈利·波特》《曙光之城》《多重人格侦探》

补充:
《消失的地平线》. 《天蓝色的彼岸》.《可爱的骨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㈣ 外国有没有古代小说和武侠小说的说法

,,没有,,外国基本不写这些好吗

㈤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 外国武侠小说

中国人在余暇的时候读武侠小说,外国人很早就不看骑士小说,而是去读侦探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侦探小说就是相当于他们的武侠小说,一样是虚构的故事,一样有不死的英雄。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我上大学时很流行阿加莎.克里斯蒂,出了一大排小册子,每本前面还有三毛写的序。我猜我当时全部都读完了,但现在连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唯一记得她的作品只有两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一人一刀的设计非常精彩。还有一部我不记得名字了,只记得考古学家从楼上扔石臼下来,砸烂了自己老婆的头。说实话,我不喜欢阿加莎的作品,太有风度,太过优雅,给想像力造成了压力。
两周前,我得到了四本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的贝克系列,除了《大笑的警察》之外,其它的作品都很一般。而且读起来很累,看侦探小说本身是消闲,用来杀时间,而不是自杀。作者夫妇描写瑞典社会黑暗面的写实主义风格尤其让我反感,它使得侦探小说变成了某种历史资料,读来沉重无比。作者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是作为读者我对这种崇高敬而远之。在我看来,下班倒在床上翻看一本侦探小说,作者必须用作品取悦我。如果要想揭示更深刻的主题,不妨写学术专著,我会在台灯下边作笔记边慢慢翻看。读完四本贝克系列,我对瑞典高福利社会背后的疮疤有了新的认识,对瑞典1960-1970年代的社会思潮变迁有了认知,但是我一点都不高兴。
本周换了一套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让我很是愉快。其中两本300多页的小说我一通宵全部看完,实在是没有办法放手。贝克系列我不因为没有看完全系列十本而感觉遗憾,但是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却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希望得到全套。在我读过的四本书里,《黑色回声》和《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属于哈里.博斯系列,《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改编为电影,《犯罪一线》则是非虚构类作品,搜集了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报道的各种真实罪案。
迈克尔.康奈利是畅销书作家,作品更注重娱乐性,所以读起来很是精彩。但是我也很清楚地知道,迈克尔.康奈利占了身份上的便宜,因为他是美国人。对于我这样经常观看好莱坞警匪片的人来说,可能接受他的作品更为容易,因为作品的文化背景我非常熟悉。尤其是看过《NYPD
BLUE》和《CSI》以后,阅读他的小说有种亲切感,而且还会觉得很真实。
迈克尔.康奈利的小说里无一例外的都有一段爱情故事,这一点很特别,也让小说变得更好看。唯一的缺陷是这些爱情故事都有雷同的模式,而且女主角都会陷入罪案之中,成为警探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这套书每本平均售价是35元,娱乐消费从来都那么昂贵。
流连
Says:
七月
5th,
2007
at
6:24
下午
最近在看CONAN
也有点兴趣哦
======================
《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改编为电影
应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吧
miao
Says:
七月
6th,
2007
at
12:11
下午
最喜欢看菜头介绍书.

㈥ 武侠小知识

1. 求中国武侠小说知识
中国武侠和外国的武侠小说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中国武侠小说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道德水准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被认可,而外国武侠小说的内容建立在对帝王的尊重和纯粹力量的对比上。

在《史记·刺客列传》(不好意思,我一直将这部分当武侠看)以及我们所知道的《虬髯锋敬客》、《大铁锥传》(这两部出自那里我忘记了)还有《七侠五义》等等都比较注重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被公众认可的道德准则,这种状况在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5、60年代,从司马麟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看出来。外国武侠小说从《奥赛罗》、《三个火枪手》(在以前的我没有看过了)那样的作品来看,大多比较注重力量的对比,纯粹是一种为贵族服务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认为它们是文字角斗场,但是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在商业上价值激增在19世纪、20世纪的欧美武侠(甚至于不能叫武侠只能叫侠客小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属《佐罗》了,《佐罗》的受欢迎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主义的衰落使得象美国那样的文化逐渐占据了美洲大陆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文化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东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活托托的一个奥赛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武侠小说的作者逐步将在西方小说中的逻辑推理等人所众知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说当中(如古龙的《陆小凤》、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于美苏太空争霸而引发的太空争夺战在商业上的利用价值,在国外他们着重探险,在中国我们着重和外星生物的争夺,或者根本就把战场开辟到太空上去。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侠的概念已经很广泛了,特别是中国的武侠的概念。 中国的武侠有三层含义: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斗技术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标准下被广泛接受的道德体现的精华(如郭靖之守襄阳不若文天祥乎?);三是,个人修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这比较符合中国近5000年的文化的遗传,这一点在武侠小说中不是以某一个主角体现出来的,而是由一部书中的一个群体体现出来的——个人认为这一点个人认为梁雨生做的很不错——所以中国的武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个人认为广义上讲武侠小说应该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过武技来体现人类潜能的小说,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会看看有网友所说的那部《狞皇武霸》的,但陆耐是就中国的文化含义来说,最孔武有力的人并非是武功最强的人:) 另外,小李飞刀,我一直认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评论里面我没有考虑他,银悉慎有句话我很赞同就是“刀的好坏还是在于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剑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2. 金庸小知识.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3. 关于武侠故事的一点常识
在武侠世界中,会武功的中毒后通常第一反应是护住心脉,具体是怎么护的咱也不知道,大概是点穴一类的,然后就昏过去了。

这之后要有人来帮他解毒,解毒的方式通常有四种:第一,有同伴帮他找到了解药。第二,有一个内功深厚的人耗尽毕生功力帮他把毒逼出来。

第三,有一个人,通常是漂亮的妹子,用嘴在中了毒镖等等或毒蛇咬过的地方把毒吸出来,随后妹子挂掉了。中毒的男主醒来后得知是自己心爱的妹子因帮自己吸毒而死,男主暴走,把敌人全部杀光。

第四,中毒之人体制奇特或者是练了什么内功,有自己解毒的功效,昏迷一段时间后自己就醒了,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毒解了,而且功力大增。
4.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 *** 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5. 写武侠小说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呢
个人感觉武侠小说现在市场不太好,要写好,必须立新,但是大方针不应该有错,主人公不能黑白不分,但是情节不能落俗,人物要变,至于基本知识,只要写书难免要对各种方面的知识都要留意,因为武侠小说不能只局限于对武侠那个小世界进行描述,比如你可以像金庸一样,把虚构的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写,那样应该效果更好。

这样一来你就需要对那一段历史有所了解。所以应该没有特意的下载入门知识,你写到什么,不太了解,就要去查。

当然你可以多读些古诗,会对你给书中的人物起名字有好处。
6. 写武侠小说需要知道的基本常识
天花 麻风 难产 不孕 治好的话 都是可以在古代让医生出名的病

当然 还有给皇帝什么的治病也很容易红

扁鹊曾经起死回生 路过一个国家看到在办丧事 随口问了一下 知道情况后 说可以让死去的人复活 也是可以用在小说里面的好题材

还有诊脉

经络

要写医生的话

你要了解的中国文化太多了

真的很难耶

建议参考黄帝内经 道教养生 易筋经 ……

还要多知道古代神医的故事

祝你成功
7. 求中国武侠小说知识
中国武侠和外国的武侠小说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中国武侠小说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道德水准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被认可,而外国武侠小说的内容建立在对帝王的尊重和纯粹力量的对比上。在《史记·刺客列传》(不好意思,我一直将这部分当武侠看)以及我们所知道的《虬髯客》、《大铁锥传》(这两部出自那里我忘记了)还有《七侠五义》等等都比较注重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被公众认可的道德准则,这种状况在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5、60年代,从司马麟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看出来。外国武侠小说从《奥赛罗》、《三个火枪手》(在以前的我没有看过了)那样的作品来看,大多比较注重力量的对比,纯粹是一种为贵族服务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认为它们是文字角斗场,但是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在商业上价值激增在19世纪、20世纪的欧美武侠(甚至于不能叫武侠只能叫侠客小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属《佐罗》了,《佐罗》的受欢迎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主义的衰落使得象美国那样的文化逐渐占据了美洲大陆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文化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东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活托托的一个奥赛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武侠小说的作者逐步将在西方小说中的逻辑推理等人所众知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说当中(如古龙的《陆小凤》、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于美苏太空争霸而引发的太空争夺战在商业上的利用价值,在国外他们着重探险,在中国我们着重和外星生物的争夺,或者根本就把战场开辟到太空上去。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侠的概念已经很广泛了,特别是中国的武侠的概念。

中国的武侠有三层含义: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斗技术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标准下被广泛接受的道德体现的精华(如郭靖之守襄阳不若文天祥乎?);三是,个人修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这比较符合中国近5000年的文化的遗传,这一点在武侠小说中不是以某一个主角体现出来的,而是由一部书中的一个群体体现出来的——个人认为这一点个人认为梁雨生做的很不错——所以中国的武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个人认为广义上讲武侠小说应该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过武技来体现人类潜能的小说,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会看看有网友所说的那部《狞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国的文化含义来说,最孔武有力的人并非是武功最强的人:) 另外,小李飞刀,我一直认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评论里面我没有考虑他,有句话我很赞同就是“刀的好坏还是在于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剑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8. 金庸武侠知识大比拼
1、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分别有哪几式(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

2、桃谷六仙分别是(桃根仙、桃干仙、桃枝仙、桃叶仙、桃花仙、桃实仙)

3、东邪黄药师的徒弟分别是(陈玄风、梅超风、陆乘风、曲灵风、武眠风、冯默风、)

4、恒山派的五大戒律是(一戒犯上忤逆,二戒同门相残,三戒妄杀无辜,四戒持身不正,五戒结交奸邪 )

5、金庸先生写了( 15)部小说,第一部是(《书剑恩仇录》 ),最后一部是(《鹿鼎记》 )

6、五岳剑派分别是(泰山)派、(衡山 )派、(华山 )派、(恒山 )派、(嵩山 )派

掌门人是(左冷禅)、(岳不群)、(定头师太)、(莫大)、(天门道人)

7、全真七子分别是(马玉、谭长真、刘长生、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8、武当七侠分别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亭、莫声谷 )

10、段正淳有几位情人(5位(除妻子刀白凤外) )分别是(段誉的母亲刀白凤、木婉清的母亲秦红棉、钟灵的母亲甘宝宝、阿紫和阿朱的母亲阮星竹、王语嫣的母亲王夫人、 *** 货色康敏 )

㈦ 国外为什么不流行武侠小说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啊,为什么外国人没有流行武侠小说呢。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导致的一个结果,他需要在中国文化的这个土壤里生长才行。而外国并没有中国的文化土壤,怎么可能会流行武侠小说呢?

阻碍外国人对中国武侠的了解和认识的一大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很多武侠小说,包括一些特别优秀的武侠小说,并没有人去把它翻译成英文,或者其他的语言,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老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阅读中国的武侠小说。

㈧ 中国有武侠类小说比如金庸 梁羽生 李凉,那外国的武侠小说又有什么

外国没有武侠,武侠是中国的,是无数年来积淀的文化集萃,外国有的只是黑帮吧!黑帮斗殴,枪战等等。还有的就是什么骑士的击剑,也算是外国的,别的就是在小说里写的吸血鬼,狼人什么的了,再就是魔法斗气等等!

㈨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有多少部被翻译成外文了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外文翻译版本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写于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其英文版的书名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版为两卷本,英文版节译成一卷,译者Graham Earnshaw为英文杂志的主编,他花了十年时间翻译此书,最后由知名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夫妇加以审订。香港传媒在报道这则消息时,对审订者不予闻问,是一大缺失,因为这才是本书质量最大保证的关键。
闵福德曾与他的老师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译过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红楼梦》,被视为有关《红楼梦》英译的最佳版本。闵福德早年也曾与霍克斯合译过《鹿鼎记》两个章节(为配合查先生一九九四年赴澳洲参加作家节而出版的),其后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翻译学系教授兼翻译研究中文主任。在这期间,他组织翻译三卷本的英译本《鹿鼎记》(中文版为五卷本,英译本是缩译本),于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卷,二〇〇二年出齐。现下,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译本不多,较早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
武侠小说与东方文化较接近,所以在韩、日及东南亚特别受到欢迎。西方读者对武侠小说有一个接受过程。但是,近年金庸小说已逐渐为西方读者所接受。金庸的法译本《射雕英雄传》于去年在巴黎出版,基本是全译本,出版者为友丰书店。书店老板潘立辉先生大约在十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规范的法文版金庸武侠小说。他早年在金边读到过法文版金庸武侠小说(因柬埔寨曾长期被法国统治,柬人懂法文很多),译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语法。五年前潘先生特地跑来香港,要我介绍认识金庸先生,并且亲自向金庸表达把其作品译成法文的决心。由于法国人对金庸武侠小说认识不多,潘先生不敢贸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国文教部预先申请了一笔出版基金,然后请法国翻译家翻译,其间大抵花了五年时间,终于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雕英雄传》,书出版后,很快地获得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法国文教部颁给的嘉奖状,据说希拉克及法国政府的官员在拜读后,无不称许。
东南亚读者,则远在七十年代已为金庸作品所吸引,这个地区已先后出版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马来文等文字,一九九五年出版了星、马简体字本,其余文种均是盗译,流传广泛。韩文版的金庸武侠小说在八十年代末已大行其道,共有十二家韩国出版社盗译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直到去年,金庸才正式授权韩国出版社出版他的外文版作品。
金庸小说日文版则是由日本最具规模的德间出版社出版。我于一九九六年四月陪金庸先生到日本签合约。德间出版社的老板德间康快先生拥有包括电影、出版、报纸等综合大企业。他们当时决定斥巨资出版《金庸全集》,组织了日本一批汉学家进行翻译。第一部《书剑恩仇录》日文文库版是于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其后陆续出版了金庸小说的日文版全集,并且已多次再版了。
以色列的汉学家夏维明,在一九九八年台北「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自从以色列文版的金庸作品出版后,以色列的大学生都是很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的。
毋庸置疑,金庸武侠小说正走向世界,愈来愈受到外国读者的欢迎。
日文版:
《书剑恩仇录》(全4卷、原名:书剑恩仇录、译:冈崎由美)
《碧血剣》(全3卷、原名:碧血剑、监修:冈崎由美、译:小岛早依)
《秘曲 笑傲江湖》(全7卷、原名:笑傲江湖、监修:冈崎由美、译:小岛瑞纪)
《雪山飞狐》(全1卷、原名:雪山飞狐、监修:冈崎由美、译:林久之)
《射雕英雄伝》(全5卷、原名:射雕英雄传、监修:冈崎由美、译:金海南)
《连城诀》(全2卷、原名:连城诀、监修:冈崎由美、译:阿部敦子)
《神雕剑侠》(全5卷、原名:神雕侠侣、訳:冈崎由美・松田京子)
《倚天屠龙记》(全5卷、原名:倚天屠龙记、监修:冈崎由美、译:林久之・阿部敦子)
《越女剑》(全1卷、原名: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监修:冈崎由美、译:林久之・伊藤未央)
《飞狐外伝》(全3卷、原名:飞狐外传、监修:冈崎由美、译:阿部敦子)
《天龙八部》(全8卷、原名:天龙八部、监修:冈崎由美、译:土屋文子)最近金庸先生对天龙八部作了修改.
《鹿鼎记》(全8卷、原名:鹿鼎记、译:冈崎由美・小岛瑞纪)
英文版:
The Book and the Sword(《书剑恩仇录》,全一册)牛津大学出版社,译:恩沙(Graham Earnshaw);监修:闵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记》,3册))牛津大学出版社,译:闵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雕英雄传》)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飞狐》,全一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译:莫锦屏(Olivia Mok)
被他人抄袭
20世纪80年代时,曾有人以“镛公”为笔名著书《射雕前传》、《神雕前传》之类的作品,无论包装和印制都与金庸的作品集极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旧小说的书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抄袭的作品,不但书名类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类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编辑本段]【其他作品】
《三剑楼随笔》(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三十三剑客图》(又名《卅三剑客图》)
《金庸散文集》
《月云》(略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
约两万篇社论,如《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火速!救命!——请立刻组织抢救对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陆未结集出版。
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还有《韦小宝这小家伙》、《一国两制和自由人权》等诸多文学评论、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讲稿。
[编辑本段]【金学研究】
由于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笔撰写感想、书评,于是就有了“金学”一词。不过金庸本身对这名称有点抗拒,认为有高攀钻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说,倪匡第一人。当台湾“远景”取得金庸小说版权后,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编的「金学研究丛书」,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别评论金庸小说,分别有五集《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罗龙治、林燕妮、翁灵文、杜南发等)、杨兴安的《漫谈金庸笔下世界》及《续谈金庸笔下世界》、温瑞安的《谈笑傲江湖》、《析雪山飞狐与鸳鸯刀》及《天龙八部欣赏举隅》、《情之探索与神雕侠侣》(陈沛然)、《读金庸偶得》(舒国治)、《金庸的武侠世界》(苏墱基)、《话说金庸》(潘国森)及《通宵达旦读金庸》(薛兴国)等,其中倪匡写的《我看金庸小说》大受欢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间「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谈金庸的丛书,当时任职《明报》督印人的吴霭仪亦写了《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及《金庸小说的情》,杨兴安的《金庸笔下世界》。当金庸小说在内地正式授权出版后,「金庸小说研究」更为热闹,除小说内容、人物、历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饮食菜谱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更是研究的重点。现时只有陈墨和潘国森依然经常评论金庸小说。金庸
金学研究书目/篇目
学术类:
严家炎 《金庸小说论稿》
陈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冯其庸 《读金庸》
朱宁嘉 《金庸武侠小说对文化传承的创意》
普及类:
孔庆东 《笑书神侠》、《醉眼看金庸》、《金庸侠语》、《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
倪匡 《我看金庸小说》《再看金庸小说》《三看金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五看金庸小说》(下半部为陈沛然所著)
《文学金庸》《人论金庸》
吴霭仪 《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金庸小说的情》
杨兴安 《金庸笔下世界》、《金庸小说十谈》
项庄 《金庸小说评弹》
合著 《诸子百家看金庸》(五辑)
闫大卫 《班门弄斧-给金庸小说挑点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澜 《金庸笔下的男女》《金庸笔下的人生》
陈墨 《金庸小说情爱论》《金庸小说之谜》《金庸小说赏析》等系列
施爱东 《点评金庸》
王海鸿/张晓燕 《破译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一本金庸传记
冷夏(香港) 《金庸传》,95年内地出版时改名为《文坛侠圣-金庸传》

㈩ 有什么好看的小说 外国武侠小说

中国人在余暇的时候读武侠小说,外国人很早就不看骑士小说,而是去读侦探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侦探小说就是相当于他们的武侠小说,一样是虚构的故事,一样有不死的英雄。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我上大学时很流行阿加莎.克里斯蒂,出了一大排小册子,每本前面还有三毛写的序。我猜我当时全部都读完了,但现在连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唯一记得她的作品只有两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一人一刀的设计非常精彩。还有一部我不记得名字了,只记得考古学家从楼上扔石臼下来,砸烂了自己老婆的头。说实话,我不喜欢阿加莎的作品,太有风度,太过优雅,给想像力造成了压力。

两周前,我得到了四本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的贝克系列,除了《大笑的警察》之外,其它的作品都很一般。而且读起来很累,看侦探小说本身是消闲,用来杀时间,而不是自杀。作者夫妇描写瑞典社会黑暗面的写实主义风格尤其让我反感,它使得侦探小说变成了某种历史资料,读来沉重无比。作者有社会责任感是好事,但是作为读者我对这种崇高敬而远之。在我看来,下班倒在床上翻看一本侦探小说,作者必须用作品取悦我。如果要想揭示更深刻的主题,不妨写学术专著,我会在台灯下边作笔记边慢慢翻看。读完四本贝克系列,我对瑞典高福利社会背后的疮疤有了新的认识,对瑞典1960-1970年代的社会思潮变迁有了认知,但是我一点都不高兴。

本周换了一套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让我很是愉快。其中两本300多页的小说我一通宵全部看完,实在是没有办法放手。贝克系列我不因为没有看完全系列十本而感觉遗憾,但是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却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希望得到全套。在我读过的四本书里,《黑色回声》和《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属于哈里.博斯系列,《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改编为电影,《犯罪一线》则是非虚构类作品,搜集了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报道的各种真实罪案。

迈克尔.康奈利是畅销书作家,作品更注重娱乐性,所以读起来很是精彩。但是我也很清楚地知道,迈克尔.康奈利占了身份上的便宜,因为他是美国人。对于我这样经常观看好莱坞警匪片的人来说,可能接受他的作品更为容易,因为作品的文化背景我非常熟悉。尤其是看过《NYPD BLUE》和《CSI》以后,阅读他的小说有种亲切感,而且还会觉得很真实。

迈克尔.康奈利的小说里无一例外的都有一段爱情故事,这一点很特别,也让小说变得更好看。唯一的缺陷是这些爱情故事都有雷同的模式,而且女主角都会陷入罪案之中,成为警探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价格因素也不容忽视。这套书每本平均售价是35元,娱乐消费从来都那么昂贵。

流连 Says:

七月 5th, 2007 at 6:24 下午
最近在看CONAN
也有点兴趣哦

======================
《血型拼图》是单独的侦探故事并被伊斯特.克林伍德改编为电影

应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吧

miao Says:

七月 6th, 2007 at 12:11 下午
最喜欢看菜头介绍书.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