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生小说 » 武侠小说的未来

武侠小说的未来

发布时间: 2023-05-18 10:35:59

㈠ 如今写武侠还有市场吗

可以的首先,国家现在对于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很大,你写武侠小说将来形成产业了之后可以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另外,当前的武侠小说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就现在的市场来看,武侠小说精品难出,依然停留在金庸,古龙的时代。因此,当前的武侠小说的市场空缺很大最后,现代人对于现实的逃避心理愈演愈烈。人们越来越来希望能够在小说的虚拟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麻痹自身。因此,武侠小说值得你去写

㈡ 金庸之后,中国武侠小说还有谁来继承

上网搜索了一下,当代比较出名的武侠小说作者,沧月、凤歌、萧楼,这些人都是比较出名,也是被大家看好的。我不是武侠小说迷,但是凤歌的名字还是有听说过,他的《昆仑》的确是写的相当不错,值得一看。

但除了这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作者,还有很多默默无闻正在努力的优秀作者,他们也都是武侠的继承人。中国武侠小说界的泰山北斗离世了,接下来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我觉得有武侠梦的作者,或者是已经在各大平台连载武侠小说的各位,都是中国武侠小说未来的接班人。虽然现在的很多作品跟金庸、古龙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努力,距离是可以慢慢缩小的啊!

经典很难超越,那就不要一直想着去超越它,我们可以努力去创造新的经典啊!中国有句诗词:江山代有才人才。也许有些作者现在在平台上连载,每天只有一点点的点击量,但可能是时机未到。等到有一天有了好的资源,加上好的作品,相信是金子总会被大家看到的。

㈢ 如何看待传统武侠在如今网络小说中的地位

传统武侠小说在现如今的地位是越来越衰退了,传统武侠小说的顶峰时期已经过去了,它终将成为时代中的一个辉煌的历史,现如今的人们要是想重新把传统武侠小说带到巅峰,我觉得也是一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女性的受众面逐渐的增广,小说们为了迎合女性的需求以及其他男性的需求,已经渐渐的改变了市场文化。这就导致更多的人放弃了继续撰写传统武侠小说,没有市场是传统武侠小说衰退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㈣ 武侠小说有前景吗

首先可以肯定..前景是有的..毕竟现在很久没有改革了。。。人们对传统武侠已经不那么着迷。。
如果这时候跳出一个奇才来改革。。肯定一炮走红。。
但是。。想改革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前人已经做得很完美。。你想超越很难。。。

㈤ 未来几年武侠小说怎么发展还会有人看嘛

古龙小说一段是这么写的:魏行龙也不理他,却向群豪扫了一眼,道:“各位可知当今天下第一位大英雄、大豪杰是谁么?”“文无第二,武无第一。”这“天下第一位大英雄”八个字,原是人人心里都想加在自己名字上的,但若真的加到自己身上,却是后祸无穷...

而中国俗话却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通俗的翻译有两种。第一种意思是说文人都很谦虚,均不敢说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没人敢认天下第一,所以说文无第一。练武的都好勇斗狠,均不肯说自己比别人差,都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所以说武无第二。第二种意思是说文人做文章各有千秋,难以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文无第一。练武的是直接比试,拉出来一较量便可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武无第二。

大概意思就是别分第一第二,每个人心中认可度不同而已。从前我常逛天涯社区的仗剑天涯板块,进去你会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什么体育的C罗粉丝和梅西粉丝。而是郭靖厉害是还是杨过更强的辩论双方,铺天盖地的例子,各种影视剧的情节。如果坐在一起,不打起来分个高低是不会罢休的。几年后我再进去看,还是那个帖子,换了一批人,继续着前人的脚步,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的论友甚至搬出了金庸老先生的采访实录。可怕的是依然无法止息战火,因为总有人可以抛开这一切自述,继续反驳。

就武功高低与文学而言,似乎后者更难判定。武功来说,你可以辩论杨过张无忌究竟谁更强,但是没有人会去怀疑乔峰比丁敏君武功高。说正题,下面的排行是我综合各大论坛,还有我自己的感受,包含了各种感情、个人色彩、电视、电影、微积分、甚至毫无干系的写作难度做出的排名。

第十位:楚留香传奇

三兄弟无敌镇楼

无论是否情愿,第一是天龙,真心没话说。这部小说其实有很多槽点,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框架没有槽点那就是红楼梦了。没有什么多说的:人间万象,尽归尘土....

㈥ 对武侠小说发展前景的看法拜托各位大神

人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年轻的都市人对武侠有着本能的需要,在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成为经典和绝响之缺指后,萧鼎、小非等读着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长大并深受其影响的70年代后作家开始了新的武侠写作之路,一种想象奇幻瑰丽,一种轻松纯真,仿佛童话。 在2006年春季图书订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八百余家出版单位在订货会上展出了自己的图书。许多出版单位都将各类新型武侠图书作为了最重要的推荐图书,据说这种新武侠已经占据春季图书订货会的半壁河山。 一批以大陆作家为核心的写手,以网络为阵地,发起全新的武侠写作,人们称为新武侠,新武侠在2005年全面崛起,对他们而言,这一年将是很重要的一年,他们是文字史上的神话,还是昙花一现的网络传说,就看这一年了。 江湖已非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首、流年暗中偷换。” 时光在不知不觉流逝,中是江湖已非昔日之江湖。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这是几年前孙晓的《英雄志》问世时打出的广告,那气势仿佛真能吞吐山河。然而不过几年时间,《英雄志》即沧桑过尽,飘零而去。那些追捧它的文章也随之湮没在网络的海洋中。《英雄志》之后,大陆武林涌现了一批新秀,这是一群新生代作家,他们以网络为阵地,在武侠中注入一些新元素,时人称为新武侠。新武侠中,以其写法不同,遂有四大门派之说:“青春武侠”派,掌门人小非,代表作是《游侠秀秀》;“奇幻武侠”派,掌门人萧鼎,代表作是《诛仙》;“女性武侠”或“言情武侠”派,掌门人沧月,代表作是《血薇》;“类传统武侠”派,掌门人凤歌,代表作是《昆仑》。 平静的江湖开始沸腾,据说,对于这些新武侠小说,港台那些大侠们,“温瑞安非常支持;黄易也很关注,他指出这一批作家的文字很好;梁羽生还为凤歌的《昆仑》题过字。”只有金庸没有发表意见。 然而,这些武侠小说能在大陆站稳脚吗?他们会不会也如《英雄志》一样,唱一曲荣华之后随风而两去?这些,2006年应该可以看到结果。 但为点击 一个叫hai的网民谈起《诛仙》:“文笔优美优美流畅,情感浓郁醉人。”这不仅仅是《诛仙》的特点,很多新武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山大文学院研究生柳非说:“我看了《千年孤寂》,感觉是很美、很美。整个小说,充满着忧郁,充满着孤独,也充满着美丽。是一种凄惨的美丽。” 迎合新武侠小说的这种风格,它们的插图与封面也大多采用了动漫卡通的绘法,总是那种腾云驾雾、衣袂飘飘的形象,总是那么的忧郁和美丽。 有人说:岩颂“这纯粹是一种‘点击率小说’。”“点击率小说”的兴起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在一些网站里,写手们可以自由粘贴作品,并且不断更新,点击率高的作品会摆在网页最显眼的位置隆重推出,作者的稿酬也会随着点击率的升高而上涨。有许多默默无闻的网络写手正是借助这种“以点击率论英雄”的方式一举成名天下闻。 那些新武侠小说家,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为主力军,他们都有很高的学历,熟悉网络,其创作也始于网络,成于网络,说他们的小说属于“点击率小说”言过其实,但他们的创作的确也受着网络这种技术的左右。在网络这信息的海洋中,要想吸引网民的注意,非出奇语不可;要想让它保持长久的点击率,非用奇情不可。如果没有这些,写手们粘贴的小说就会被湮没。新武侠写手,特别崇尚想象力,“想象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凤歌语),他们渲染想象力,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为了增粗扮郑强感染力,小说中加入了许多华丽的元素,增强了画面感,许多人物和情节好像电影与动漫,读者会觉得光怪陆离。这些都不是偶然的,都是适应网络这种技术特性的结果。 点击率高的小说自然不乏好小说,然而,这样能产生永恒的经典吗? 难免老套 《诛仙》出道时,新浪网在首页将《诛仙》称之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昆仑》下山时,有评论家称这是“大陆新武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时间,网络内外好评如潮,许多评论都说新武侠要超越金庸、古龙。而一些新武侠作家也确实想创新,想挑战金庸超越古龙。《昆仑》中引入了数学和古代科技,《武林客栈4》里,来自西域的天罗教,灭掉了自高自大、一团死气的少林,《迷侠记》融武侠与言情于一体。这些都算是创新各突破。但要说超过了金庸古龙,就言过其实了。 一名叫戎戈的网友在说起《昆仑》时说:“九九归元步,三才归元掌,归藏剑法,紫府元宗,黑水武功……主人公梁萧几乎是无武不会,无艺不精,好比一个集装箱,这在武侠小说中并不罕见,金庸对郭靖各杨过都是如此。并没有多少独创性。”《昆仑》在很多地方,其情节都好像是一个大杂烩,比如主人公走投无路,总喜欢跳下悬崖,跳下去后,总会不小心落在崖中央或者落在树枝上,甚至很幸运地落在美女怀中。这都是武侠小说中的老套路了,说不上有什么稀罕。梁萧数遭大难,最终都能够奇迹般活下来。不仅如此,那些险些害了他性命的事件,反而都能让他得到意想不到的升级机会。这也是人们熟悉不过的武侠情节。此外,还有身处乱世,家世悲凉,奇遇无限,艳福非常等等情节,在其他武侠小说家笔下也是屡见不鲜,很难说是创新。更毋庸说超越金庸、古龙了。 何时梦醒 新武侠写手施定柔接受媒体采访时,无意间说道:西方本来曾流行过骑士小说,后来有了塞万提斯,骑士小说基本上消失了,希望咱们的武侠小说不会走这条路。 这倒是真的,在塞万提斯年代的欧洲,骑士小说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中国,其内容跟中国流行的武侠小大同小异,无非是有人学了好武艺,到江湖上行走,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帮了他心上人的大忙,得到她的青睐,然后共结连理。直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这本小说的出笼,骑士小说的狂热才烟消云散。 缺乏现代性,一直是武侠小说受人诟病的重要因素,新武侠写手们都努力在“精神内核做些改变”(凤歌语),在其中融入一些现代性的因素。但就在《昆仑》中,梁萧小小年纪,却有了三位红颜知己:花晓霜,柳莺莺,阿雪。而且这些女人都是先对他动情,这种思想无非是站在男性的角度上解释女性罢了,而书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例外地接受这种命运。这样描写男女关系,不管借助多么美丽的字眼,都不能说是进步。 也有人说,从经济学上讲,新武侠和旧武侠一样,都不讲生产,侠客们基本是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想花钱时就有钱,想睡觉时就有店。话虽现笑,却揭示了一个道理,武侠本质上是脱离现实的,如人们常说的,它是成年人的童话,是一个梦。 既然是梦,就应该有醒来的时候。如今的新武侠,实在也走不出传统武侠的圈子,如果有的话,也只是一些调侃和颠覆。 也许真到了终结武侠小说的时候了。

㈦ 武侠小说在如今的时代,真的已经没落了吗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武侠小说已经彻底的没落了,要想看到曾经经典一般的武侠新作,已经不太可能。

武侠小说作为电视剧的一个种类,曾经深受大家的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喜好发生变化,慢慢的武侠小说也就没落了。

除了这两点以外,现在的人们对于电视的偏好,也在不断的变化。以前的人们因为娱乐项目太少,所以对于电视剧特别的喜欢;而现在的人们,可以娱乐的项目太多,也就使得武侠小说不再是人们的唯一。

㈧ 武侠最早开始于什么时期 谁才是武侠文化的鼻祖 未来

分新旧

旧派:最早来源已不可察,有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整合包拯故事和江湖豪侠的事迹结合而成。

新派:民国时期新派就已经隐隐成型,有《五女七贞》、《永庆升平》、《小五义》、《续小五义》,民国《三侠剑》、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即《童林传》)等等,已经有了新派的构架。也有人走向了最初的玄幻道路,比如网络玄幻文学的始祖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龙虎斗京华是新派武侠的最早之作,这是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主要讲述了义和团进北京的事迹。系新派武侠开山之作。亦是“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其灵感来自于当时形意拳大师和太极拳大师要交手,在港澳地区引发了轰动,被宣传为龙虎斗,于是梁羽生先生趁机创作了龙虎斗京华,为新派武侠第一本小说。

新派武侠的发展:这里主要要夸奖金庸先生。当时武侠小说在社会地位很低,属于猎奇的市井文学,属于最低级的文学,大量的劣质创作往往也针对于黄暴恐三元素,加上大量的武侠夸张描写,使得很多文章乌烟瘴气。而金庸的创作射雕英雄传给武侠小说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尤其是其核心价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武侠小说摆脱了低级文学的帽子,走入主流价值观。也帮助了清华,北大当时的“武侠小说是否有价值”这一辩论战里,支持武侠一方的胜利。

金庸先生历史,文字功底深厚,又有大量的剧本写作经验。加上他自己办报纸,写社评,散文,在当时鱼龙混杂的武侠创作中脱颖而出,而且金庸严格遵循武侠不可过于玄幻,掌握了武侠的纯粹性,比起其他战斗力崩坏的作品,金庸武侠里的角色并不没有那么移山填海般的实力,却反而更显得更加强大有力(举个例子,三流网文里控制无数宇宙的邪神,也比不上固古惑仔里听着蓝色多瑙河神经质的把受害者从楼上扔下去的张耀扬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角色不是靠战斗力强就能塑造的更强的,而是靠剧情,靠描写,)。加上他擅长把人物放在历史里写的特点,更显真实感。历史-纯粹武侠-侠之大者的精神,是金庸对武侠的巨大贡献

另一位要说古龙,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光说文字,古龙的人物,场景,气氛描写更胜一筹。金庸则在历史感,时代感,大场景上更有其独到之处。很多文学青年会更喜欢古龙,因为其文字和情感把握更加细腻灵动,而很多热血青年更喜欢金庸,其历史感和豪情万丈的时代感带动了所有角色的升华,而不需要具体细致描写一个人一物

㈨ 为什么都说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再无武侠小说作家了呢

因为这三位作家的历史地位,文学功底和驾驭文字的能力,都无出其右者,在这三大武侠宗匠之后,真正能重现当年武侠小说辉煌的人,就再也找不到了!我们都知道, 对中国近代文坛来说,武侠小说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武侠,是中国人的幻想乡,是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冢!谁没有幻想过,那些长袖飘飘,白衣仗剑的豪侠行走江湖的样子?但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些大师的故去,“武侠”似乎已经失去了它的精髓!

但是,那些人们为武侠心潮澎湃,魂牵梦绕的时代,已经不在了!因此,金庸,古龙,梁羽生故去之后,江湖已经终结!武侠小说,注定成为历史!

㈩ 评议武侠小说

自《史记》列《游侠列传》以来,侠士在社会中就成为一个特殊社会基层的代表人物。但“武侠”一词并不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反而最早出现在与中国同文同种的日本近代文学中。明治时代的小说家押川春浪(1876-1914)曾以冠以武侠之名的三部小说风行日本文坛。当时的中日之间,文化信息传播较快,“武侠”之词遂传入中国。而有些中国人则也以文言文武侠小说为始作俑者,据樽本照雄等编撰的《中国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所收书目,可以看出已有以武侠小说面目出现,林琴南、钱基博均以文言文写作武侠小说,钱氏更与恽铁樵于一九一六年合编《武侠丛谈》。在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未登场前,文坛为鸳鸯蝴蝶派、黑幕小说等霸踞,武侠小说也入于其中。
现代白话武侠小说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当推一九二○年代出现的向恺然(平江不肖生)、赵焕亭等作家为代表。向恺然《江湖奇侠传》更与刚传入中国不久的电影艺术相结合,在数十年时间内拍成十八集的《火烧红莲寺》而风靡全中国。这其实是当今流行的武侠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滥觞。武侠小说也因此鹰扬于中国现代社会,造就出一代又代的作家和读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
二十年代是武侠文学由文言走向白话的嬗变的时期,从文白夹杂到渐以白话文为叙事语言,从以短篇为主转向长篇,在内容上仍以古代传奇为主体,以侠士为主角,可说是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分庭抗礼。二十年代武侠文学有了职业创作的倾向,向恺然、赵焕亭、顾明道、姚民哀、杨尘因等都为武侠文学界一时之选,其出版物又以绣像武侠小说为其特征,这是袭自明清小说的旧衣钵。三十年代则是旧派武侠文学蔚成气候的年代,出现了一代以专职写作武侠小说的作家,可谓群雄并起,将中国武侠文学推到一个高峰,这与中国新文学在三十年代中的大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这一代的武侠作家构成了旧武侠文学的主力,尤以北派五大家:宫白羽、郑证恩、还珠楼主、王度庐、朱贞木为其中的佼佼者。白羽的《钱镖》系列,还珠楼主的《蜀山》系列、郑证恩的《鹰爪王》系列、王度庐的《鹤剑珠龙瓶》五部曲、朱贞木的《神龙》三部曲及《边塞风云》等,各呈异彩,拥有大量的读者群。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热情的高涨左右了文化界的动向,严峻的意识形态更蜕化为严厉的思想管制运动。在台湾,败退到台澎金马的国民党政府也以反攻大陆为总动员,一切的文宣都要为此服务,武侠文学难逃其厄运,在海峡两岸都被视为毒草或不良读物,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位。留在大陆的武侠作家纷纷辍笔。
新武侠小说的产生
新派武侠文学为何在香港诞生,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说其偶然,确是因为一场武术界的打擂台引起的。五十年代初,香港武术界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门派之争愈演愈烈,遂依武林之旧俗,上擂台比赛。比赛之前,香港报刊大做文章,赛后人们余兴未减,依然众口喧腾,当时的《新晚报》总编罗孚遂“忽发奇想”,要他的广西老乡、平时喜欢填词作诗的陈文统马上写一篇武侠小说。一月二十日,以“梁羽生”之名写作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就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至八月初,该部长篇连载完毕。这个恍如急就章形式赶出来的武侠作品立即成为流行小说,《新晚报》因此销量猛增,而《龙虎斗京华》马上成为街谈巷议、人人争读的流行小说。同时,国外的中文报纸也争相转载,首先是泰国,其后是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最重要的是,在香港吹起了“武侠文学之风”。许多大报马上跟风增加武侠小说,参与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一年多之后,金庸终在罗孚、梁羽生的动员之下初试啼声,结果一炮而红。《书剑恩仇录》为他的成名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从1954年到1957年,可视为新武侠小说的早期。
如果从新派武侠文学的整体而言,或可将中期定为1958至六十年代末(1969)。这一段时间,也是台湾武侠小说家开始活跃的时代。卧龙生从1958年起撰《飞燕惊龙》、《铁笛神剑》等;司马翎亦于1958年涉足武侠文学界,他以“神剑”系列出道,与卧龙生、诸葛青云等并立,有“台湾三剑客”之称。诸葛青云为还珠楼主的私淑弟子,以所谓“才子型”武侠文学而闻名。三人均在1958年从事武侠文学,但在写作风格上基本还是沿袭了旧武侠文学一路。古龙的出现却是另辟新径,他以“新派”在台湾武侠文学界独树一帜。虽然他的“新”法与金、梁有所区别(尤其是在忠实历史、细节描写、文字风格方面),但一般人仍将之归入“新派”。因之,六十年代可谓新武侠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也是港台二地兴起的武侠文学之大观。相对而言,大陆这一段时间正是反右运动至文革初的亢奋、激动时期,政治运动压倒一切,文坛万籁俱寂。
回头再来看看新武侠文学大师的作品在两岸的遭遇,就可以印证新武侠文学在香港的出现,既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也是一种文学的必然。梁羽生的作品虽然在香港左派报纸上连载,但却进不了大陆,也进不了台湾。金庸亦是如此。梁羽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的,金庸在1978年访问北京,邓小平接见他之后才渐为改观的。从两岸对其二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新武侠文学勃兴于香港,盛行于海外,却因应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迟至其发端二十多年后才能登陆二地,这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但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却是具有意义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武侠小说的特点:
A、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
B、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C、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方面更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发展,同时,把“侠”的形象提升了,认为“侠”比武更重要。
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浒》的传统),地点——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人物——“侠士VS美女”。语言——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稍逊,以白话语言为主。
新武侠文学诞生已有五十一年了,这一大型小说作品群的出现,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是香港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新武侠三大家相继谢幕之后,其文学作品一版再版。同时在香港写作武侠小说的还有倪匡、蹄风、张梦还、高峰等,以及后起的温瑞安等,台湾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编为其他文化产品上,新武侠文学比起其他文学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后半以来,中央电视台开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以来,更掀起一股热潮。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化创造性产业勃兴,影视、流行音乐之外,加上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数码娱乐艺术等成为年青人追求的时尚。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可以预见,新武侠文学将较其他纯文学或流行文学更易于被改造为文化产品及具创意的艺术作品,这是新武侠文学的一个天然优势。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特点
韩云波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撰文指出,“21世纪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
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无望之希望”和“人之精神”构成了美国现代悲剧奠基者奥尼尔的思想灵魂,大陆新武侠江湖中活动着的那些勇者,“无望之希望”构成了他们的后现代语境,“人之精神”构成了他们的现代追求。可以说,大陆新武侠具有独创精神的江湖,就是这样一种后现代语境之中的现代追求。
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武侠女作家群体形成,并在写作中表现出女性主义写作的因素,其中有平和的女性主义写作如沧月,也有激进的女性主义写作如沈璎璎。
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文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文体类型。大陆新武侠借鉴于网络开启了作者与大众的双向互动之门,借鉴于动漫丰富了形式表现手段,而沈璎璎借武侠的奇幻审美感觉沉潜于内心之中的江湖,表现了自身的知识立场。

热点内容
小说念武记最新章节 发布:2023-08-31 22:07:07 浏览:107
求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4:10 浏览:291
开火箭的小说短篇 发布:2023-08-31 22:02:08 浏览: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说 发布:2023-08-31 22:01:11 浏览:932
有声小说仙妻有喜爆军蛇王燎上瘾 发布:2023-08-31 21:52:57 浏览:793
小说古龙武侠书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13
贾平凹有声小说藏地密码 发布:2023-08-31 21:48:34 浏览: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说 发布:2023-08-31 21:44:18 浏览:755
重生洛天小说 发布:2023-08-31 21:37:22 浏览:420
玄幻小说里的法力是什么 发布:2023-08-31 21:30:05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