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全集名稱
❶ 金庸全集書名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野唯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1)金庸小說全集名稱擴展閱讀
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頌拍培》(附於賀慧《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除《金庸作品集》外,金庸散文另集為《金庸散文集》,金庸社論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❷ 金庸的全部作品是什麼
金庸的全部作品:
1、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2、碧血劍(1956年)
3、射鵰英雄傳(1957年)——成名作;「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4、神鵰俠侶(1959年)——「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5、雪山飛狐(1959年)
6、飛狐外傳(1960年)
7、倚天屠龍記(1961年)——「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
8、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9、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10、天龍八部(1963年)
11、連城訣(1963年)
12、俠客行(1965年)
13、笑傲江湖(1967年)
14、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
15、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金庸小說評價
金庸小說里的江湖世界其實是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曲折反映。他對於正和邪、英雄和罪人,顯然有自己的答案。在《射鵰英雄傳》將要收尾時,主人公郭靖說:「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這一富有深度的思想,通過武俠小說這種遠離現實的形態呈現出來。
金庸將武俠寫出新經典,這說明,題材、類型是限制不了作家的,真正傑出的作家、有文化素養的作家完全可以在某種固定的題材里寫出了不起的作品來。今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因為面向大眾、形式通俗,就自降格調。通俗不等於庸俗,更不等於媚俗。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作家之大者,未嘗不如此。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寫作,真正熱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百姓,端正立場,負責任、有見識,對時代和現實不迴避,這一點我們應該向金庸學習。
❸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天龍八部,俠客行,連城訣,碧血劍,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共十五部
❹ 金庸全集書名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4)金庸小說全集名稱擴展閱讀
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除《金庸作品集》外,金庸散文另集為《金庸散文集》,金庸社論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❺ 金庸小說全集順序
金庸小說全集順序為:《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射鵰英雄傳》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曲,也是成名作,而《神鵰俠侶》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曲,《倚天屠龍記》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第三部曲。
《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兩部都是非常現實的小說。《連城訣》是一批判社會的小說,深刻體現出了人類的貪婪、私慾、無情的一面,同時也有幾位善良的人物身上體現了寬容、友誼、愛情等。
《天龍八部》和《鹿鼎記》都是金庸的巔峰之作,也是代表金庸的最高成就。而金庸的《笑傲江湖》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❻ 金庸小說有哪幾部
金庸小說有《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15部。
金庸小說作為武俠小說,它承襲了武俠小說這一文類的特點,即金庸在創作過程中保持了武俠小說復雜的文學、文化、社會、歷史內涵,典型的創作了繁復多變的武俠文學。武俠小說在舊中國小說里是文學流派的一個大的分支,它與傳統小說一樣也是由評話、彈詞、說書等演變而來的。
(6)金庸小說全集名稱擴展閱讀
金庸小說在內容方面,與武俠有關聯的單四大名著中就牽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並沒有多大區別,江湖恩怨、門派斗爭、武林紛爭、男女愛恨、兄弟情義照例還是新派武俠常用的模式和顯揚的主題,它的復雜變化反映在小說的思想上。
金庸小說襲用了舊小說在行文時夾用詩詞、歌賦、聯句,在回目中使用對聯、詩詞,在語言上使用白話、夾用韻文等特點。金庸在行文時很會玩「花樣」,像元好問的《摸魚兒》、丘處機的《無俗念》、岳飛的《滿江紅》、李白的《俠客行》等都運用得渾然天成,毫無斧鑿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