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大全集完本
⑴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6�1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數散》(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察畢答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敗慧出
⑵ 金庸的武俠小說都有哪些
按背景時間排序為:
1、《越女劍》: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1263年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8、《俠客行》:清初
9、《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0、《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11、《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2、《飛狐外傳》:清乾隆三指基十一年--三十四年
13、《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14、《鴛鴦刀》:清中唯脊謹前期約公元1644年--1796年
15、《笑傲江湖》:不明,有論證應為清朝
(2)金庸武俠小說大全集完本擴展閱讀:
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價值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野槐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
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⑶ 求幾本完結好看的金庸穿越小說
1、《神鵰之武敦儒大傳》
《神鵰之武敦儒大傳》是作者你是我的奇跡創作的一本武俠同人小說,於起點中文網首發。
內容簡介:
重新演繹神鵰中那對很有名的跑龍套兄弟中大哥,重寫武敦儒拐了彎的人生,讓他在神鵰世界裡也感受一下幸福人生。
2、《楊過傳》
《楊過傳》是網路作家長息創作的一部武俠同人類小說。進述了一個現代人穿越到神鵰世界的故事。
內容簡介:
楊過一個孤僻不群,滿身傲骨的人。雖然我寫的是架空同人,一開始也想著讓一個現代人附身到少年時代的神鵰大俠的身上。但是我終究捨不得這般侮辱楊過。也無法忍受有別個靈魂用楊過的皮相去玷污小龍女。
兩人的愛情本來就是愛情的童話,是存在於中國人心底深處的一方愛情凈土,這兩個人,我不忍,也不配去玷污。所以我想:如果楊過依然是楊過本人而非轉世,卻由於某個原因,在年幼的時候擁有了對自己原本會發生的一生的了解,那麼這種「先知」的優勢會給他的一生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3、《天龍之大醉俠》
《天龍之大醉俠》是講述主人公在天龍八部世界笑傲江湖,縱情人生的故事的同人網路小說作品。
內容簡介: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其實大家一看書名就知道了,這本乃是天龍同人作品。相信同人的大家也看過不少,所以內容也沒什麼好介紹的。在下只在這里承諾以下幾點:尊重原著,合理yy,不搞種馬,不搞爭霸只是想寫一個人在天龍世界內笑傲江湖,縱情人生的故事。生要能盡歡,死亦能無憾。
活要活得瀟灑,死要死得壯烈。年少輕狂,意氣風,指點江山,笑傲江湖。有義薄雲天的豪氣干雲,也有溫柔纏綿的兒女情長。
但想寫一個純粹的江湖,一場恣意的人生。
4、《天龍八部之四號男主角》
天龍八部之四號男主角,武俠同人類型小說,現已完成。在起點中文網首發。
內容簡介:
進入天龍八部,我就是第四號男主角,女主角們久等了。蕭峰,我定要阻止你的悲劇,段譽,老子搶的就是你的戲分。虛竹?想想再說吧。
5、《金庸世界裡的道士》
《金庸世界裡的道士》是在起點中文網連載的一部傳統武俠小說,作者是蕭舒。該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人意外重生到金庸武俠世界成為一個道士的故事。現在已經完結。
⑷ 金庸寫了哪些小說
《金庸作品集》收錄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共15部。分別是: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金庸作品集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除《金庸作品集》外,金庸散文另集為《金庸散文集》,金庸社論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⑸ 金庸作品集(全36本)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金庸作品集》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GlzfZOfmwDtGSJYYJFxGRw
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的作品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收錄了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及若干其他文字。金庸本人曾三次大幅修改,並已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發行。中文版分為簡體、繁體兩種,分別在大陸、港台發行,另被翻譯成英文、泰文、越南文、法文、馬來文、日文、韓文等在海外流傳。
⑹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
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6)金庸武俠小說大全集完本擴展閱讀:
在羅孚的鼓動下,在梁羽生大獲成功的刺激下,1955年金庸也投身江湖動筆寫武俠,這就是《書劍恩仇錄》,由此一發不可收至1972年封筆,共寫15部小說。
其小說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射鵰英雄傳》之前為第一階段,按時間當是1955年-1959年,此階段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是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第二階段大致為60年代,其作品為60年代創作的除《鹿鼎記》之外的所有作品。第三階段為70年代初,代表作品《鹿鼎記》。
⑺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
答案補充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很久前有人問過的了吧。。
⑻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分別是哪些
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1、《雪山飛狐》(1959年)金庸著
該劇講述了明末李闖王兵敗後,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而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范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 為揭開寶藏的秘密,或為利己野心,或為賑濟天下災民,江湖中以及朝廷中的各方善惡勢力展開了連番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