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小說大全
A. 我是一名在仕途混的小公務員,想找人推薦幾本好的官場小說!
我不是公務員,但身在官場,同樣郁悶,我想和我們這樣有著郁悶心情的不止我們倆!一定不止!
我對混仕途的興趣也不大,我的最大理想就是做一名中學語文老師,但是我被放到了官場,是因為剛走出校門,不小心被人事局騙去的,去了發現根本就不適合我,更為可怕的是當我被騙來以後我開始學會了騙別人,並且老幼無辜皆不放過。我在農村的爸媽也不希望我到別的地方去,更主要的是,我基本上離不開這里,因為我在這里成了家。好在你還有理想,說「為大眾出力做事情,是我當官唯一之樂趣」,我基本上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唯一的樂趣是下班回家和愛人一起鬨我們的小寶寶。工作給我的只是維持生活上的需要,但我發現拿這點死工資根本就不能發家致富先富起來,別人鼓勵我說只要當了大官就好了,很多年過去我發現除了我的啤酒肚大了年齡大了虛榮心大了,剩下什麼也沒有大起來!看到你那句「大家放心,我學了不害人,只防人」,簡單幾句,足以讓所有遠離官場的人驚心動魄,他們一定不會知道官場里會時時刻刻有被害的危險。我感慨於你那句「不害人,只防人」,聯想到自己以往的遭遇種種,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推薦給你的官場小說不是樓上他們說的那些,樓上那些官場小說描寫的大都是幾股政治勢力的相互傾軋,或者類似於《生死抉擇》主旋律的小說,說實話,那些場景距離我們這樣小公務員生活的環境很遙遠!我推薦的是楊少衡的小說,楊少衡的官場小說沒有給人一種距離遙遠的感覺,他筆下的官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兩個世界,他筆下的人物既是小市民又是小官僚,更多的是底層官場那些公務員或者說行政機關單位里小人物的生存與發展,艱難上爬,積極鑽營,處心積慮的那些活生生的面孔,當你讀上一兩段落,你發現其實就是在描寫你周圍的環境,或者,就是在描寫你本人。
在《釣魚過程》里,他寫了一個有釣魚喜好的陳姓副鄉長,想把兩個台商釣到本鄉投資辦廠,擴大本鄉投資項目,以圖仕途上發展。誰知該副鄉長並沒把那兩條魚釣到手,自己反而差點被那兩個騙子當魚釣了。那兩騙子設計了一套訛詐伎倆。他們冒稱台商,高薪雇來一個美艷暗娼。假借投資公關之名,色誘一批鄉鎮長級的低級公務員與之行事,並秘密錄下錄相進行訛詐,要價高達二十萬。無為以圖而為者的反面正好就是欲圖為者而成無為者。釣魚者欲釣其魚而反被魚釣取,人與魚都分不清了。
《金粉》里的馬越為官直至縣長。他是那種懂得把「金」貼在什麼地方的人,也就是懂得把粉抹在哪裡的人。他有一句名言:「人有時候就得把粉擦在屁股上」。粉當然得擦在臉上,可必要時也可以擦在屁股上。馬越擔當縣長時,正逢人們大講為官政績的時候。講政績當然是好事,可政績哪有那麼好搞,結果政績就被很多人弄成了擺譜。該縣有一條臭水河,實際上是該縣縣城十數萬人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排污道,功能有如人體的「大腸」。因嚴重的污染,人們怨聲載道。還好那河地處城西,是縣城的末端。人體「大腸」連著的也就是「屁股」了。為了改造那條河,馬越於河的上游和下游各建了兩道河壩,把河水攔截起來。蓄水成為人工湖,將污染水道淹沒,同時堂而皇之建成了一座水上公園。 這座水上公園也就成了馬越為官的政績。因為城西是該縣的屁股,這也就是馬越「把粉擦在屁股上」的意思。可是把粉抹在屁股上同樣能引人賞臉。因為馬越在那人工湖上搞龍舟競渡節,他還跑省城,跑北京,將一條國道從城東改道而從城西。這也就把馬越的「屁股」改造成了「臉面」。 把粉擦在屁股上也等於擦在臉上了。
他發表在《收獲》雜志的中篇小說《尼古丁》,是一篇引人注目的小說。小說里,那個酷愛吸煙的縣長主持的一項填海造田的浩大工程,因為女記者一篇貌似不經意的紅樹林生態惡化的報道而停工。他整整忙了大半年,到處堵漏,到處求告,千辛萬苦地把事情給擺平了,女記者卻把他忘記了。他的重新被記起,是另外一個記者帶來的該縣長在視察工地大壩時,死於一場暴風雨的消息。一枝有毒的香煙,是他和女記者惟一的相似之處。尼古丁有毒,但是他們必須通過吸食尼古丁的方式,來緩釋自己生活的壓力。楊少衡善於使用一種輕松的語調和准確的人物心理暗示,來展現現代人的生活困窘和無奈。
楊少衡是一個很精明、很精到,。他太知道也太懂得保護自己,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傷害他人。請看關於楊少衡「新官場小說」的訪談
http://www.yzno.cn/Article/hdtp/276.html
B. 網游之錦衣衛by純吸尼古丁txt免費下載
鏈接:
《網游之錦衣衛》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游戲類網路小說,作者是純吸尼古丁。
C. 楊少衡的中篇小說《尼古丁》講的是什麼意思
楊少衡《尼古丁》故事梗概
中篇小說《尼古丁》,作者楊少衡,載《收獲》2004年第6期。小說中有兩個主要人物:鍾路琳,女,畢業於廣州海洋學院,京城某報社記者,有吸三五牌香煙的嗜好;李彬,男,畢業於南京河海大學,南方某偏遠縣縣長,因政績突出,是省水利廳副廳長人選,也嗜吸三五牌香煙。
紅樹林是南方海域一種特別的水生植物群落,其生長分布依賴一些特定自然條件,植根於海灣淺灘,有防風防浪保護海岸的特別作用,又為包括魚類和海鳥提供棲息生存之所,是一種海岸生態林,由於迅速銳減的趨勢,許多省市已將其列為保護植物。
小說主要描述了李彬明知工程對環境有很強的破壞作用,卻一意孤行,竭力奔波,以期發展當地的當前經濟利益和提高自己的政績。故事梗概如下:李彬主持了本縣的填海造地工程,工程正在築壩階段。工程與當地農民的利益發生了沖突,由於因為沒有妥善處理好建設給當地農民造成的經濟損失問題,引發了農民的不滿,發生了農民驅車阻攔交通的事件,由眾多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在去該縣海上樂園途中因此受到狙擊。鍾路琳因一個很偶然的原因參加了該采訪團,也恰逢其事。有著深厚地專業知識的她敏銳的感覺到,不遠處的一片紅樹林必然會因為填海造地而逐漸被毀滅。李彬為消除不利影響採取了種種補救措施,卻低估了鍾對他的潛在影響。事隔不久,鍾在京城一家報紙上發表了《又一片紅樹林面臨毀滅》的文章。在文章被廣泛轉載的過程中,引起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關注,成為李彬所負責工程的最大阻力,工程面臨下馬。而這項工程又是李彬取得政績和體現其官場價值的體現,因此,李彬更是不遺餘力地奔波在各相關部門和人士之間,竭力恢復工程建設,最終因台風而葬身大海。
香煙因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又容易使人吸食上癮,被稱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而三五牌香煙又被公認是其中的「上品「。從上癮的角度來看,鍾、李二人對香煙的共同嗜好,暗示了二人對各自所從事事業的執著態度,只不過一正一反是殊途。
人人都知道尼古丁對身體的危害,但大多卻不能抗拒它的誘惑,是因為自己有一種不健康的慾望迫切需要滿足。類如小說中所講的填海造地工程等,其實就是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危及人類生存質量的「尼古丁」,只因為有著短視意識的官員存在,他們需要實施類似的工程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畸形心理的迫切需要,導致了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短視行為的現實。
因為對美好生活深深嚮往和希望,作者為李彬選擇了一種死亡方式,其實,這種人的死亡方式還會有很多。如果一個人在懵懂中犯了錯誤,可能人們都能夠原諒。但是像李彬那樣有著相關專業知識在身的人,卻「百折不撓」、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是可恨呢還是可惜?鍾路琳為李彬的死流了淚,但那些淚水一定是飽含了多種意味。
物慾的泛濫導致了精神的缺失,人的思想也因此走向迷茫。我們如果能彼此認真打量一下對方,一定會發現,李彬的影子就在我們身上,不過,因為「光」的影響,有的濃些,有的淡些。這樣看了之後,你還敢小瞧我們曾經嗤之以鼻的慾望嗎?我們的那些自以為是的行為還能再堅持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