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金庸小說全集
Ⅰ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1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越女劍》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凡有華人處,皆能讀金庸」,如此描述並不誇張。「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將金庸代表作的名字概括的這句話,也早就膾炙人口,被人銘記。在今天,能有如此高知名度和榮譽的文化人物,已經非常罕見。金庸先生的成就並不只在文學上,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這些稱號都證明了他在當代崇高的文化地位。
金庸小說的讀者群體之廣、對現實生活影響之大,恐怕很難再被後人超越。因為,金庸的一生,也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波瀾壯闊的一個世紀,他的離去,會讓人產生「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的感慨,也會讓人對過去中國武俠小說以及通俗文學的發展,有一個蓋棺論定式的評價。
金庸先生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他連接了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不同時期,他的作品超越了時代,已經成為華人圈內外的`文學經典。在外國並不了解中國現代文化狀況的時候,金庸的作品是一張很好的名片,直至今日,金庸的作品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影響力。能超越國家、民族的界限,恰恰說明金庸的獨到之處,也是其作品的永恆與經典之處。
陳平原先生在研究武俠小說的專著《千古文人俠客夢》中提到,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超越雅俗的。而且,武俠的精髓在於「俠是靈魂,武是軀殼」,金庸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產生持久的精神震撼,正在於他通過武俠書寫人性、展現歷史,這和那些人類歷史上的文學經典一樣,守護著那些恆久不變的價值觀,這也是其成為經典的精神所系。
金庸先生去世,對武俠小說和通俗文學界而言,是一個時代結束的標志。但是,對更多關注中國文學、文化的民眾而言,金庸先生的作品會成為永恆的經典,其價值和影響力在未來會得到更大的彰顯。
金庸的15部小說2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射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歷年來其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也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贊。
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的作品以小說為主,兼有政論、散文等。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共創作了十五部。
最早期金庸熱是從港澳開始,接著延燒到台灣,其後是在中國大陸造成影響,可說金庸熱潮燃燒至整個華語圈。近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日文等其他文字。
金庸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來又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金庸也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除了文學界,金庸也涉足傳媒界多年,1947年大學畢業後先受聘於上海《大公報》,任國際新聞編輯。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急需翻譯人員,查良鏞被報館調派來港,其後調任《新晚報》副刊編輯。金庸1959年創辦《明報》,直至1993年退出報業管理層。他也多年為明報撰寫社評,「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為美談。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能夠體現其歌頌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側面批判非正義性的戰爭,痛斥以強欺弱的民族霸 權主義,昭示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如果你讀過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定能夠了解到他對少數民族的英雄極為偏愛,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體現博大的胸襟,展現其肝膽之俠義風范,而跌宕起伏的劇情又能夠凸顯出金庸先生關於民族平等的思想。
在作品中,金庸先生從外在裝飾與內在滲透,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完善的表現出來。他不僅寫傳統武林世界,還寫俠士之義氣,這些屬於民族傳統特質,字里行間流露出傳統文化色彩。他描寫英雄除暴安良,出於公義之心;描寫有所不為,出於羞惡之心;描寫挺身赴難,出於是非之心,濃厚的傳統道德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金庸的作品中體現著濃厚的現代精神,他將俠義精神從單純的哥們義氣提升到「為國民俠之大」的高度,突破舊武俠小說觀念和局限性。今天是金庸先生三周年忌辰,從他十部作品中精挑細選出10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濃重的祖國文化之精髓。
Ⅱ 金庸有哪些著名的小說
金庸於31歲時(1955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最後一部《越女劍》則創作於1970年,15部長短篇小說寫了15年(《鹿鼎記》於1972年連載完畢後,48歲的他宣布封筆)。其後,金庸又花了10年功夫,對作品進行逐字斟酌的全面修訂,終於完成了15部共計36冊的《金庸作品集》。
金庸小說全集一共15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們分別是: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雪山飛狐》前傳
雪-《雪山飛狐》(1959年)--《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
連-《連城訣》(1963年)--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射鵰三步曲",有前後聯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異(分別是儒俠、道俠、佛俠),是"俠之大者"的詮釋作。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創立"反武俠"情節,武俠史首次以詼諧、反諷、批判觀寫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附錄:袁崇煥評傳)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飛狐外傳》
舊版
袁紫衣的父親名叫鳳人英。
結尾時,袁紫衣將駱冰的白馬留下轉交給了胡斐,而她卻一個人獨自離去,留下無限的愁悵!
新版:
袁紫衣的父親叫作鳳天鍵納者南;
結尾時,是胡斐讓袁紫衣騎上白馬,袁紫衣搖頭,悄然上馬,緩步西去。從而使得白馬「不由得縱聲悲嘶,不明白這位舊主人為什麼竟不轉過頭來。」
最新版:
飛狐的結局多了些修飾,快結束時茄察,胡斐在父母墳墓前,碰到南蘭那一幕,變成了袁紫衣把南蘭劫持給胡婓;
主角胡斐初戀對象,更是變成了馬春花。在書中的第三章中,補寫一段馬行空教徒弟、女兒練通臂拳,而後練習疲倦的馬春花睡在稿薯草地上,讓胡斐偷看到了「她高聳的胸部、還有露出的肚兜、裸露的肚子、小腿、手臂……」繼而引起胡斐對少女美麗胴體的遐想,還想親親這么美貌的姐姐;
雨夜湘妃廟,袁紫衣為救鳳天南而與胡斐大打出手,讓胡斐一招抱住袁紫衣,卻因袁紫衣一聲:「放開我!」而鬆手;
「天下掌門人大會」上,鳳天南被湯沛揭發暗射銀針。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舊版與新版,沒多大差別。
最新版:多了些臟話,剛開始時,曹雲奇罵了一句「***!」,其他人物如陶子安、殷吉、阮士中的話,也比較糙;還有增加了一些文字的潤飾,提到了胡斐少年時候的兩位紅顏知己的結局:一位出了家、一位為己犧牲。
雪山飛狐
《連城訣》
舊版:書名為《素心劍》,書中的劍譜亦為「素心劍譜」;
新版:改名為《連城訣》,書中的劍譜亦為「連城劍譜」;
最新版:
詳細介紹了大寶藏與吳六奇的關系:原來六朝梁元帝的寶藏,後來被一個高僧發現了。那高僧把寶藏所在地編成密碼寫入了「唐詩選輯」,並想將此送給吳六奇作為反抗清廷的經費。這就使得只有會「唐詩劍法」的人:高僧、吳六奇、梅念笙,才能破解密碼。可惜吳六奇過早的被歸辛樹誤殺了,選輯也因此落入梅念笙手中。這也間接點明了吳六奇與梅念笙之間的關系;
增加了戚長發說出如何在師兄弟三人相互嚴密監視下,仍在客棧中盜走連城劍譜的過程;
將連城訣中「西藏」血刀門改為「青海黑教」血刀門。
水笙變得更加漂亮,對狄雲的感情也更有跡可循。
花鐵干更加齷齪下流。
喇嘛照例從西藏的改成了青海的,連帶著雪山雪谷都挪了窩。
Ⅲ 求分享《金庸-金庸全集(三聯版)》電子版書籍百度雲下載
【電子書吧】金庸小說全集三聯版txt.rar 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QX4j_amJ--Ha2cAOYEv5sQ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共計,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Ⅳ 金庸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金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金庸最新章節TXT----- 第一章:紫衫龍王黛綺絲和小昭
第一章:紫衫龍王黛綺絲和小昭「我開始寫了啊!」我小心翼翼地看著旁邊的妻。「寫吧。」她似乎毫不在意地擺弄著手裡的電視遙控器。「我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了啊?」「你怎麼這么羅嗦的?」她皺眉了。「你不是監制么?」「腦袋是你的,你想怎麼著,我監製得了嗎?」
起風了,夜色中的大海掀起了山峰一般的浪,船晃動起來了,嘩嘩的劇響和那呼嘯的風雜和成一種令人害怕的森森的冥音。漆黑一片,其實什麼也看不見,黑暗和那些凄厲的聲響主宰了這茫茫的西去的路,還有那無盡的思切。
小昭死死地抓住船舷,任憑風夾帶著冰冷的水傾注在自己的身上,她不為所動,就那麼遙遙地把目光和自己的心碎投在這茫茫的黑暗中。衣服都濕透了,貼在身上,身體是畏懼寒冷的,不由自主地顫抖著。從來沒這樣地被寒冷侵擾過,心是冷的,原來離別是那麼不能承受。為什麼要離別?和自己最愛的男人離別?那俊朗的身影似乎就掛在茫茫的天……
Ⅳ 金庸的全部小說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沖前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或御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記》外,所有新版本散團清均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