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資訊 » 寫小說怎麼談話

寫小說怎麼談話

發布時間: 2023-07-20 01:57:25

① 怎麼寫好一篇小說該注意什麼,還有怎麼表達人物對話

對話,人說話是要對一件事說話,有的人是自言自語(對我),有的人是感嘆過去(對事),有的人是在辱罵天理(對天)……等等,不管是對什麽說話,這都是「對他」的依據。
要表現好對話對話,一定有「自我(自我意識)」「情緒(表達於外的感覺)」「對他(一定有個主題吧)」
沒有這三樣,對話讀起來如嚼蠟,沒味道。
☆小小警惕:
就我所看到,有一些作家的對話只有做到其中的情緒與對他,沒有小說人物的自我,這個自我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就難了,自我可以說是小說人物的靈魂,也是小說人物的最重要部分,若是沒有讓人物有更鮮明的個性,寫的差一些的,更會產生人格分裂的狀況出現,輕忽不可,大意不可。
要如何寫好一個人物呢?我建議作家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不妨忘了自己,把自己融入在小說人物之中,將自己當作是小說人物,我所說可不是單純的2D擬態,是所謂的3D虛擬。在對話方面,我發現許多人的對話表達的有些的平板,不夠生動,沒有所謂達到情緒、自我、對他三樣互相互動的要件。

② 寫作新人,如何寫好小說中的對話

『說話前的人物描寫』

舉一個例子,場景是這樣的:

『第二天,我和摯友一起去公安局看老同學,並給他帶了午飯,還一起聊天打屁』

要寫完整這個場景,講清楚整件事,最基礎方面的小白文得這么寫:

B罵道:「你可真會給我找事,我怎麼就認識了你這個禍害精。」

我回罵道:「少嘰嘰歪歪的,我就不信你們局沒被批鬥。」

他焉了:「誰知道會發生這種事,前幾天還只是昏迷,現在可好,直接上西天了……」

我說道:「誒B,你說A怎麼知道會出事?」

B說道:「我咋知道?」

我說道:「猜猜看?」

B說道:「網游。」

——————————————————

我們來修改一下

——————————————————

「你可真會給我找事,」B怒罵:「我怎麼就認識了你這個禍害精。」

「少嘰嘰歪歪的,我就不信你們局沒被批鬥。」我毫不猶豫地反擊

他一下焉了下來,掏出一根煙點上:「誰知道會發生這種事,前幾天還只是昏迷,現在可好,直接上西天了……」

「誒B,你說A怎麼知道會出事?」

「我咋知道?」

「猜猜看?」

B想了想,深吸了一口煙,嘴裡吐出兩個字:「網游。」

——————————————————

瞧,這些方法用下來就好看多了不是?

寫小說對話應該怎麼寫,怎麼添加表情和動作呢

小說與影視表現最大的區別就是,小說更需要在意心理描寫,所以說,在對話語言上,如果你筆力達不到一定程度的話,完全可以不必太在意對話的華麗,罩薯只要能夠把人物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就可以了,這樣讀者也不會讀的時候感覺到累。
至於表情和動作,也可以盡量按照情況簡單明了的表達螞悶弊出來就可以,下面是我個人隨便給你寫的一個例子,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小明左右看了看,低聲對小紅說:「同桌,我先睡會,要是老班來了悶族你就叫我。」

「憑什麼?"小紅皺了皺眉。

「就憑你是我同桌呀!」小明笑嘻嘻的說。

「……那好,你放心的睡吧!」

望著已然合上熊貓眼的小明,不知為何,小紅嘴角翹起一抹狡黠的微笑。

④ 在小說中創作優秀對話的八大要素

有人說,寫好對話完善小說最快捷的途徑,這話沒錯。

讀書時,我們常常會覺得一段無聊而冗長的對話在頁面中顯得很刺眼,就像酒席宴中一個喋喋不休的油膩大叔一樣。但是如果某個人物對話簡短而乾脆,那麼就會使文稿看起來更專業。

很多小說裡面的對話看起來很笨拙,聽起來並不真實。那些聽起來很真實的對話大都是採用現實生活中說話的方式的創作的,而不是為著寫小說的目的而編造的。編造的對話是行不通的。

編造的對話有時候會有太多的定語或副詞;有時候又會有太多的「愉快的談話」式的內容,絲毫沒有製造緊張或沖突的氣氛。

有些對話本身看上去很「臃腫」,很多詞彙可以刪掉,或者可以變短,使對話更具活力、更具可讀性。

我們必須理解,小說中的對話只不過是人物行為的另一種形式。做到這一點會對我們的寫作產生很大的幫助。

小說中需要對話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人們要說話。而人物說話必須具備一定的目的性,而這個目的就是通過對話來推動特點場景中故事的發展。

小說中的對話模式雖然來源於現實生活中,但卻又和真實生活中的對話不完全相同,它不是填充物,不能用來打發時間,因為讀者或者用戶的時間是寶貴的。如果我們把對話看成是一種行動的形式,而這些對話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不是閑話,這樣就不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這就是說,小說中的每一段對話都必須具有明確的意義。作者必須知道寫這段對話的原因。以下8點要素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的對話做出判斷。

1、對話是小說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創作的對話在故事中可有可無,那麼它又有什麼存在的理由呢?下面是對話存在的三個理由,我們所創作的對話必須符合其中的一個才能創作: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

(1)為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作者要通過對話想讀者提供基本的故事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向讀者進行解釋,或者交代故事背景,或者幫助讀者理解在一個場景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2)在刻畫人物以及揭示人物之間關系的時候,對話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的說話方式可以反映很多內容。

(3)對話還可以表現主題。

2、對話必須在人物之間進行,而不是作者和讀者的直接對話

寫作和閱讀其實就是作者在向讀者傳遞信息,而對話是傳遞信息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利用對話傳遞信息不能違背這條原則:對話必須是人物與人物之間可信的交流,所有的信息都是通過真實的對話體現,而不能直截了當地給出信息。

3、對話要有沖突或緊張氛圍

故事中所有的對話都必須包含緊張的氛圍或者沖突的成分。有一個著名的希區柯克定理這樣說:優秀的對話里沒有乏味的內容,沒有緊張的氛圍和沖突就等於乏味。你筆下的主人公從一開始就必須應對變化、威脅或挑戰。至少當他們和其他人物對話時,應該表現出內心的緊張。但是對於緊張的程度和沖突的烈度,可以根據不同的效果進行調整。

4、作品中的對話應恰如其分

當你看的故事多了,就會發現很多作者在創作對話時意在賣弄自己,他讓一些人物跳出頁面為自己發聲:看,這是很牛的對話。如果有這種現象存在,就意味著當前的對話和故事整體的敘述風格不一致,它會把讀者帶出故事,而不是帶入故事。記住,設計對話時不要講賣弄當作目標,我們需要做的僅僅表達出必要的內容即可。當然,這樣要求並不意味著我們設計的對話就一直保持波瀾不驚的狀態。我們必須學會,在任何場景下的氛圍都可以發生變化,這是可以通過對話表現出來的,節奏變化的關鍵是要與風格保持一致。

5、對話應適合人物的身份

在故事中,如果我們一旦設定了一個人物(就是我們常說」人設「),就必須設計好適合他、並符合他身份的對話。這方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需要考慮:

(1)詞彙

人物的用詞會暴露他的背景。知道復雜詞語和古語的人大多都會接受過良好教育。而那些過早輟學的人物不會知道很多復雜的詞彙和古語。

(2)最喜歡的詞語和表達

專業人士或者不同行業的人會有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或是行業術語,不同專業的人其表達方式也會有變化,這一點需要我們牢記。而且我們需要及時了解最新的網路語言和表達方式,這些都是當今最鮮活、最有生命力的語言。要掌握這項,需要我們經常檢索網站並和行業成員交流。

(3)語言的地域特徵

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用語和表達習慣。不能想像一個廣東人會操著滿口的東北話或者使用其他地方的習慣用語。

(4)方言和句法

6、不要完全照搬現實生活中的語言

很多寫作新手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試圖把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完全照搬到小說中。我們必須知道小說中的對話和現實生活中人物對話的區別。小說里的對話雖然必須要有現實生活的影子,但是每一個詞語都必須有意義。而現實生活中的語言里有很多表示猶豫的語氣詞卻和主題毫不相干,還有一些用來填補空白的閑聊的廢話,也是沒有用的,這些都不需要照搬到小說的對話當中。

有時候我們會使用一些表示停頓的語氣詞來潤色對話,但是前提是這樣做對塑造人物或場景是必須的。

7、對話是經過壓縮的

現在,對話需要盡力壓縮,越短越好。除非書中的人物有足夠的理由發表講話或者滿嘴跑火車,否則,小說對話的詞彙選擇都必須從簡。

如果人物確實需要演講或者滔滔不絕地唱獨角戲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設計一些想法、動作節奏和插話來不時地打斷對話,以使對話的篇幅盡量做到簡短。

8、對話要包含潛台詞

在優秀的對話中,潛台詞和大聲說出的話同樣重要。在《像作家一樣閱讀》這本書里,作者弗朗辛•普洛斯這樣解讀潛台詞的作用:

在任何特定的對話中,都能看到的是顯露在上面的冰山一角(人物直接說的話),但更多的是隱藏在海平面下面的人們不能直接看到的部分。這部分的層次包括故事、人物和主題。當我們將故事事件、人物背景和主題都寫進對話里。這樣,我們並不需要刻意的解釋,有效的對話就還可以說明一切。這就是潛台詞的效果,它可以使小說變得更深刻、更充實。

⑤ 小說之間的對話,應該怎麼寫。。。。

內容上,應該按照劇情的發展和角色的個性來編,在事前應該給每個角色編一些設定,比如口癖,文化程度,停頓等信息。最好將自己代入這個角色,讓角色說出有自己風格的語言
格式上,可以在句子的前中後加上角色的動作或者表情讓場景更生動
另,一定要讓哪句話是哪個人說的一目瞭然,經常有的小說省略了發言人,就是引號括起來的一段又一段對話,搞得不清不楚
最後是排列,不要一直一大段一大段的單人發言,我們不是在寫演講稿,也不要全是敘事沒有一點對話,哪怕是哼哈哦也可以寫出來
這都是我的個人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小說的人物對話怎麼描寫

寫人,一般都要寫人物的對話;而人物對話在人物描寫中佔有非常的地位。

但是,在當前小學生作文中,這是比較薄弱的一環。大家僅僅滿足於人物對話書面表達的四種形式:

1、提示語在前面。

---他說:「今天的天氣真好!」

2、提示語在後面。

---「你功課完成了嗎?」李剛問。

3、提示語插在一段話的中間。

---「小明,你要認真想想!」王老師嚴肅地說,「你這樣做,應該嗎?」

4、在清楚地知道雙方的對話人是誰的前提下,省略提示語,連續地寫雙方對話。

---小剛和小明的悄悄話,我聽得很清楚。

「昨天你在哪兒?」

「我在動物園玩。你可別告訴別人!」

這四種書面表達形式,我們應該掌握,但不能滿足。因為人物的對話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流露,和任務的思想行為、性格特徵緊密聯系;可以通過對話,寫出人物的思想性格,音容笑貌。而這一點,往往被大家忽視。

其次,由於大家只注意人物對話的表達形式,不注意寫好對話的內容,所以人物對話要麼寫得過入簡單,寥寥數語;要麼寫得冗長繁瑣,嘮嘮叨叨。而絕大部分同學還不會寫對話,或者還沒有意識到要寫好對話,也是造成文章寫不具體的原因之一。

人物對話,怎樣才能寫好呢?

1、對話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年齡特徵,符合人物的職業身份,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2、寫對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千人一腔,眾口一詞,不問說話人是什麼年齡,什麼職業,什麼性格,說的都是一樣的話。例如,撿了什麼東西交給失主,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人們表示感謝的時候,回答總是一句話:「這是我應該做的!」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實在乏味。

寫對話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人物的年齡特徵、性格特徵、職業特徵以及思想面貌,只要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仔細而認真的觀察一番,就會發現: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面貌,對待同一件事、同一個問題,說的話是不完全相同的,都有各自的特點。《風雪之夜》中的營業員,她的年齡,是個阿姨;她的性格,溫柔可親;她的職業,葯房的營業員;她的思想面貌,工作負責,態度熱情,服務周到。看,由於牢牢把握了這幾點,寫對話時,她的每一句話,都符合她的年齡、性格、職業以及思想面貌,沒有千人一腔,眾口一詞的「老一套」。

這一點,對於寫好人物對話至關重要。

2.寫對話有時要藉助於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的描寫,加強語氣,增強對話的表現力。

有些同學寫對話時,只寫「我說」、「他說」、「小王說」、「小李說」,而對說話時的動作、神態不作任何描寫。這樣,就較難把對話寫好。

實際生活中,人們每說一句話,或多或少、或明顯或隱藏,總會伴隨一些動作和神態,這額動作或神態往往同說話的內容是一致的。因此,在寫對話時對此作一寫適當的描寫,不但增強了對話的表現力,而且更鮮明地刻畫了人物。

這里,有一點要特別指出,這種動作和神態,一定要自然流露,應當和說話的內容、說話時的心情相吻合;描寫做到的恰到好處,自然貼切,不能裝腔作勢,過分誇張,嬌柔造作。不然,效果將適的其反。

3.寫對話時,前往不要寫「大話、空話、套話」。總之,人物對話要力圖寫的自然、真切、恰當、准確。

⑦ 我想寫一部小說,可是我不會寫對話。怎麼辦

對話可以是突出人物內心情緒或者性格的語句
1、語言精煉。並不是把人物語言都寫進作文里。應經過選擇、崐加工,寫有意義的話,能表現中心的話。

2、表現人物性格。每個人的思想、感情、願望,都可以通過崐語言表現出來。
3、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齡和身份特點。

4、注意恰當運對話形式。
①提示語在前
②提示語在後
③提示語在中間

④沒有提示語
5、描寫對話時,可適當描寫說話人的神態、動作。語氣。
二、示例:

①老槐(huai)樹支起綠篷(peng)傘,擋住熱辣辣的陽光。崐我和李華坐在樹蔭下做著數學作業。
我問:「李華,第四題會做嗎?」

「會!」李華說。
「你給我講講吧,我不會做。」
「再想想,」李華說:「實在不會我再給你講」。

「好!」於是,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著。
②老槐樹支起綠篷傘,擋住熱辣辣的陽光。我和李華坐在樹蔭崐下做著數學作業。

我問:「今天天真熱。李華,第四題會做嗎?」
李華說:「可不是嗎?會!」
我說:「你給我講講吧,我不會做。」

李華說:「你太笨了,簡直不可救葯。再想想,實在不會我再崐給你講。」
我說「好!」於是,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著。

③傍晚,四歲的玲玲湊到爸爸耳邊說:「爸爸,我的畫又得了崐個紅旗,阿姨還親了我一下哪!」
④家裡的一段對話

爸爸喜歡抽煙,媽媽為了這件事不知生了多少氣。一天晚上,崐我們全家聚在屋裡聊天,爸爸又拿出一支煙,剛要抽,媽媽在一旁崐瞪了他一眼說:「還抽,還抽,你就不會戒了!」爸爸只是嘻嘻一崐笑。我趁機插話說:「有抽煙的錢,還不如給我買冰棍吃呢!」媽崐媽又瞪了我一眼,說:「別胡說!」望著媽媽陰沉的面孔,嚇得我崐直吐舌頭。「人家宋大爺原來不是抽煙嗎?現在人家戒(jie)了,崐那才叫有志氣呢!」媽媽一邊低頭織著毛衣一邊說。「煙草有毒。」崐我趕快改變了話頭,順著媽媽說,「報紙上常講,煙草化學成份復崐雜,含有毒物質二十多種呢!」媽媽聽了直點頭。接著我和媽媽滔崐滔不絕,輪番作戰。爸爸自己孤立無援,只得把煙放進衣袋裡。

評語

寫對話時,還要注意對人物的神態進行刻畫。這樣,可以使讀崐者聞其言,觀其神,更富有感染力。這篇片段,寫媽媽和「我」勸崐爸爸戒煙的一件事,對人物的神態,說話的聲調,恰當地進行描寫。崐筆墨不多,卻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憖⑤吃西瓜

一個夏天的傍晚,我們全家人坐在院里乘(cheng)涼。這時崐媽媽抱出一個滾圓、碧綠的大西瓜。媽媽還沒開口,我馬上用命令崐的口吻(wen)說:「媽媽,我要半個 (kuai)著吃。」哥哥說:崐「你怎麼老是這么霸(ba)道,這一回不能再慣著你了!」我聽後崐一下子沖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對鼻尖地向他喊道:「誰霸道,崐誰霸道,你都是中學生了,還不說讓著我一點!」媽媽說:「哥哥崐說得對,你也太……」話還沒說完,姥姥便說:「得了,得了,哪崐有這么多話說,就算俺要半個瓜吧,趕緊切給他。」媽媽無可奈何崐地把半個西瓜遞給我,我拿過瓜便狼吞虎咽(yan)地吃了起來。崐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隨後便把一塊瓜遞給了姥姥。「還是老大崐孝(xiao)順。」姥姥誇贊著哥哥,我聽了心裡感到真不是滋味。

憘評語

寫幾個人之間的對話,一要注意層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崐征。這篇對話,寫的是為吃西瓜引起的一場爭論。從中我們可以看崐出:哥哥禮貌讓人;弟弟專橫(heng)拔扈(ba hu);媽媽遇事崐遷就;姥姥溺愛外孫。人物的性格特點,流露於字里行間。小作者崐所以寫得這樣真切,是出於自己對事物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寫出了崐自己的真情實感。

⑥老師教育學生

放學後,我和王敏吵得面紅耳赤。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里。崐我漲紅著臉,准備「挨訓」。張老師望望我,喃喃(nan)地說:崐「怎麼啦,一下課你們就吵起來了。」老師的一句話勾起了我的傷崐心事,我氣呼呼地說:「王敏把我的鉛筆盒碰在地上,還說活該!」崐說著,我說著,眼淚在眼圈裡直轉。

「原來就為這點事呀。」老師聽了不住地抿(min)嘴笑。「崐不!」我理直氣壯地說,「王敏還說,我的鉛筆盒放的不是地方。」崐我越說越激動,恨不得讓老師好好評評理。沒想到,張老師卻轉開崐話題,拿起一本連環畫讓我看。那上面畫著雷鋒叔叔在學開拖拉機崐時,老師傅錯怪他耕(geng)得地面質量不高,批評他。可是雷鋒崐叔叔卻虛心接受,利用工休的時間,重新翻整地面。張老師撫摸著崐我的肩膀說:「同學之間要互相謙(qian)讓,絕不能得理不讓人。崐你看,雷鋒叔叔做的多好!」老師的話像把小錘一下敲在我的心上。崐我簡直不知說什麼好。老師又從我的書包里掏出鉛筆盒,仔細地檢崐查了一遍,親切地說:「你瞧,一點也沒摔壞呀!」說著,還用抹崐(ma)布擦拭(shi)著鉛筆盒。我不好意思地趕忙接過鉛筆盒,崐連連說:「老師,我懂了!」張老師聽了,臉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評語

這篇片段,緊扣題意「教育」二字寫人敘事,文章思路清晰(崐xi)。在寫人物語言的同時,十分細膩(ni)地寫了人物的心理活崐動。二者之間緊密結合,渲(xuan)染了氣氛,烘(hong)託了中崐心。本文寫老師的語言雖然不多,但寥(liao)寥幾筆,卻點明了崐全文的主題。寫「我」的心理活動和語言,表明了老師「教育」的崐效果,明辨了應該怎樣對待同學之間的糾(jiu)紛。

三、詞語積累。
糾紛 渲染 清晰 溺愛 謙讓 擦拭

無可奈何 狼吞虎咽 滔滔不絕 面紅耳赤

孤立無援 理直氣壯 栩栩如生 議論紛紛

網路小說如何寫對話【一】【網文寫作技巧】

一說到對話寫作的技巧,首先繞不開的一定是著名的「冰山原則」。

「冰山原則」是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海明威提出來的,「冰山原則」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一是言簡意賅+意猶未盡。也就是說,盡量精簡你的語言,繁雜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把你的深意加在你簡潔的內容之中,只說必須說的。

在我們日常對話之中,往往大部分都是形容詞和無關緊要的浮語。比方說,開會的時候領導發言:「這個月的業績,從整體上來講啊,這個這個,是不夠標準的,是墊底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需要認真反省,做好總結,力爭下個月,有所進步!」這樣的一段話是不是很乾燥空洞?實際上傳達的信息很少,也就是「這個月業績不好,下個月要努力」兩句話而已。

伏爾泰曾說:

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

在對話寫作中,冰山原則就是要我們直接了當,說出核心關鍵,小說對話一定不能拖沓,即使是要用語言的虛浮來表現人物的不靠譜,也是有選擇地展現,記住,流水賬在任何時候都不受讀者歡迎。所以,少用形容詞。

一定要明確,再豐富的辭藻來描寫她的美貌,都比不上一場令人心碎的哭泣來得直接。

海明威在創作《老人與海》時,本來每一個人物,他們怎樣出生、工作、戀愛等等有無數的內容等待他去寫,但最後完本,裡面卻只剩下了捕魚時的驚心動魄——他把這樣的刪減稱為冰山原則,即露出表面的內容,是整個隱藏故事的十分之一。而其後這一技巧在對話中應用起來,使語言也能極具沖擊力。

二是「經驗省略」。經驗省略的高手往往利用人們的某一個共同記憶和錨點,用很少的語言誘發大量的聯想。

經驗省略的大師海明威的一段例子如下:

我往房門走去。

「你現在不可以進來。」一個護士說。

「不,我可以的。」我說。

「目前你還不可以進來。」

「你出去。」我說。「那位也出去。」

——取自《永別了武器》,海明威著

這么簡短的幾次對話,雖然內容不多,但是給讀者的信息,或者說讀者能主動聯想到的場景境況卻是相當豐富的。

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到下面的已有確定信息:

我正處於醫院里;

有一位護士在處理病人;

房間里不止我一個人,至少有3人;

我正試圖進入某處,但被攔下了。

而上述信息的鋪開,不用去描寫有幾張桌子椅子,不用告訴我們幾扇窗幾個台燈,讀者就能自行腦補整個場景,勾勒出立體鮮活的現場來。

將對話寫成含有精準信息的經驗性對話,不僅是對作者寫作能力的自我提升,而且還能最大限度調動讀者參與進來,誘發想像力,增強小說的閱讀體驗。

使用沖突和張力,是改進對話的最好方式

「坐下來喝茶場景」是我們在描寫對話時務必要小心避免的,當人物之間僅僅是在同頻段進行干癟的信息

交流時,整個過程最為枯燥,也沒有讀者願意看下去。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你今年多少歲了?」

「30。」

「家裡幾口人?」

「4口。」

「昨天吃的什麼?」

「……」

「你的睫毛畫得還行。」

「謝謝。」

這種相親場景,我打包票你們成不了。任何查戶口式的對話連普通人在生活中都不能接受,何況是對作者有所期待的小說作品裡。讀者想要的是有趣、有料、刺激,以此對抗生活中的無聊時刻,你突然把他們愛看的小說都變得乏味了,讀者如何能接受?

我們把上面的相親場景進行簡單修改:

「你今年多少歲了?」

「30。」

「這么顯年輕呀,剛才我看見你的時候還以為你叫了你妹妹來赴約,害得我都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又黃了。」

「哈哈,你蠻有趣的。」

這樣說你能聊到一位相親對象。我們再來進行修改:

「你今年多少歲了?」

「30。」

「為什麼隱瞞年齡?」

「什麼?」

「昨晚11點你是不是在國色天香酒店?」

「你跟蹤我?」

……

這樣改,你收獲的就不是相親對象,而是因為巧用沖突,創作情節新穎而吸引到的一大票讀者粉絲了。例子主要是用來展現對話沖突感的,情節越曲折、雙方越對立,小說越有看點。

你會發現,第一個例子平淡無奇,沒什麼可說的;第二個例子改進了對話,但也只是一個質量中等的相親故事而已;第三個例子營造了雙方的矛盾,一方出現立即突破常規,調查隱私,氣氛緊張感不知不覺就產生了,接下來不管怎麼續,都會把故事提升一個層次。

將恐懼感融入對話

恐懼感也是增加小說張力的一大武器,特別是在對話中融入恐懼感,這個技巧並不是渲染人物有多害怕,而是更多代入平淡之中的危機。

實際上,我們在寫作之中,明確了的可怕事物感覺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可怕,最讓我們害怕的是那種步步緊逼的壓迫。

舉個例子,韋伯在自己的作品中就曾精彩地運用了這種恐懼感:

「您有行李嗎,先生?」

「什麼?」

「您有行李嗎?」

「行李?」本恩說,「有,我有。」

「在哪裡呢?」

「什麼?」

「您的行李在哪裡呢?」

「嗯,在車里。」本恩說。他用手指向門廳的另一側。「它在外面,車里。」

「很好,先生。」前台說。他把鑰匙拎在手裡,朝門廳里打量了一圈。「我叫一個門童把它搬進來。」

「哦,不——我還是寧願別費事把它們都搬進來了。我拿個牙刷就夠了。我可以自己去拿。如果可以的話。」

「當然可以。」

「我會安排一個門童帶您去房間。」

「哦,」本恩縮回手,說,「嗯,其實我自己找也一樣快。我只需要拿上我的牙刷。我想我自己能應付得了。」 ……

其實不用太詳細地介紹,我們也能看出主人公在片段里的慌亂,甚至於神情、面部表現都可以大大壓縮,門童的連續提問和主人公的多次心不在焉就能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准備了一份對話的禁忌

這是《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中,波涅·戈萊特利提到的幾大禁忌,供諸位自我比對。

1、作者和編輯一樣,都必須對書面和口頭的言語模式的一切變化和細微差別保持盡可能高的警覺……對慣用法、俚語、規范英語應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識,這是隨時要用的工具,就像一部足本韋氏大詞典一樣必不可少,一樣可靠,盡管不可能一樣的包羅萬象。磨礪這把工具的唯一辦法就是經常不懈地「聽」——精細敏銳的耳聞和目睹的結合。

2、寫小說的人多多少少是個詞語魔術師,他必須使行動、情節、背景的許多因素同時起作用。但對話是他最有用的手段,運用對話的技巧常常決定了作者的才華、成功和專業水平……聰明的寫作者都會懂得什麼時候該惜墨淡寫,什麼時候該酣暢揮灑。對話太多,再豐富多彩,字字珠璣,妙趣橫生,也會輕易地把安樂椅中的讀者壓垮——正如一個最善於講趣聞軼事的人,要是口若懸河,不讓別人喘口氣,插一句話,也會變得處處招人嫌。

3、對話的清晰明了也不可或缺。清晰明了包括要不含糊地讓每個人物都有他自己的腔調,自己的言語特徵,自己的說話方式。要檢驗是不是如此,只需要把對話中的「他說」/「她說」去掉,這時讀者能不能區別出說話的是誰呢?

4、先把對話放在一個特定的立足點上,再添加修飾語就能平添許多意義。

5、寫對話防止出錯的最好辦法之一是懂得語法——特別熟知形容詞和副詞的差別及其用法,並且這兩者需要慎用。

6、不要自以為是、異想天開地把自己看成造詞者,這種與其說是獨創,不如說是荒謬。

7、寫作者可能掉進的陷阱還有——對人物的話進行多餘的解釋。

8、還有篇幅問題,幾乎所有對話,尤其是大段對話,中間既沒有穿插長一點的描寫,除了「他說」「她說」又沒有其他交代說明,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他說」「他說」用得是否卓有成效。

⑨ 小說寫作對話技巧和手法全活【網文寫作技巧】

如果你沒有寫過,你壓根不會煩惱到底A應該怎樣登場、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他有什麼口頭禪、有什麼標志性動作,你能借他的眼睛和嘴巴透露多少信息。

一個故事的起點在哪裡、關鍵點在哪裡、轉折點在哪裡,終點又應該在哪裡。

敘事視角應該怎樣切換,情節的輕急緩重應該如何設計和把控。

這些問題,只有當你動筆寫小說了,你才懂其中的難處。再等你看完這書,才會豁然開朗,也才能懂得它的好。

整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我只選取對我最有啟發的點——

............

如何寫好人物對話。

一、現實中的對話VS小說中的對話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對話才能寫進小說裡面呢?

我們都知道,如果現實中的對話直接寫成文字,那麼許多部分會顯得毫無意義。現實中的對話有以下特徵:省略主語,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如果直接寫進小說,就會顯得很瑣碎。

那麼,是不是讓所有登場人物的對話只涉及必要的信息就可以呢?如果這樣做,讀者會說:「這是在寫說明文嗎?」

信息不斷涌現的「說明式對話」,固然效果立竿見影,但不符合實際。

小說的對話應該足夠普通,讓讀者覺得不虛假,也就是要按照「在某種程度上貼近實際對話,同時省去實際對話中的多餘部分」的標准適當安排,這一點至關重要。

二、對話的作用是什麼?

對話主要有三個作用,第一個是塑造角色性格,第二個是展示人物關系,第三個是傳達故事信息。

而好的對話應該滿足以上一個或多個條件。

1、通過對話介紹人物,塑造角色性格

當我們要向讀者介紹一個角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寫?

寫法一:「某某某,男,55歲,上班族」。

依賴數字和固有名詞的介紹雖然很直觀,但文字干癟,導致角色過於生硬,不夠豐滿,而且讀者也搞不清楚這個角色是重要人物還是跑龍套的。

那我們可以怎樣寫呢?比方說,當你描寫視角人物A時,讓B說「讀他寫的東西還以為他是個歲數很大的人呢,沒想到這么年輕」,就能讓讀者知道A是個年輕人。

我舉張恨水《啼笑因緣》中的第一回為例,讓大家來體會一下技巧的具體用法。

那老人笑道:「先生,你也愛這個嗎?」

家樹笑道:「愛是愛,可沒有這種力氣。這個千斤擔,虧你舉得起。貴庚過了五十嗎?」

那老人微笑道:「五十幾?——望來生了!」

家樹道:「這樣說過六十了。六十歲的人,有這樣大力氣,真是少見!貴姓是……」那人說是姓關。家

樹便斟了一杯茶,和他坐下來談話,才知道他名關壽峰,是山東人,在京以做外科大夫為生。便問家樹

姓名,怎樣會到這種茶館里來?——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

張恨水並沒有直接寫「某某老人,男,六十,外科大夫」,而是通過另一個人物視角(家樹),來緩緩地

帶出這位老人,我們從「家樹」的眼裡看出,這老人雖然六十多了,但力氣大,而且看上去顯年輕。

2、展示人物關系或關系的微妙變化

對話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展示人物關系。

還是舉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例。

家樹告訴了他姓名,又道:「家住在杭州。因為要到北京來考大學,現在補習功課。住在東四三條胡同表兄家裡。」

壽峰道:「樊先生,這很巧,我們還是街坊啦!我也住在那胡同里,你是多少號門牌?」

家樹道:「我表兄姓陶。」

壽峰道:「是那紅門陶宅嗎?那是大宅門啦,聽說他們老爺太太都在外洋。」

家樹道:「是,那是我舅舅。他是一個總領事,帶我舅母去了。我的表兄陶伯和,現在也在外交部有差事。不過家裡還可過,也不算什麼大宅門。你府上在哪裡?」

通過家樹和上文的老人(壽峰)的一問一答,我們知道了家樹一些簡單的個人情況和個別親戚的關系。

而通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系中的變化。

假設登場人物A和B正在交談,A是B的下屬,那麼A自然會對上司B使用敬語。可是經過某件事以後,A跟B講話時卻變得很隨意了。通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系中的變化。

例如,如果A和B是一男一女,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講話就變得隨便了,或者還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卻仍然使用敬語,這樣就能刻畫人物的個性。

「不過是上了一次床而已,別裝得像是我丈夫一樣」「明明關系都變得這么深了,為什麼還是像以前那樣疏遠?」

像這樣,就能使各個人物的感情、背景、妨礙人際關系的因素等,作為伏筆浮出水面。這就是對話能達到的效果。

男女間的對話,是更有重要的意義的。

例如,你所心儀的女性對你說「抱我」和「我要」,哪個讓你反應更大?

那在這種場合,什麼樣的女人會說「我要」呢?男人也一樣,說「我想抱你」還是「我想要你」,會給讀

者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

所以,大家應該盡力思考,找到「這個人物在這種場合絕對會這樣說」的決定性台詞。男女間的場景,會涉及人類的本能慾望,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要足夠扎實,否則角色間的對話會缺乏真實性。

3、傳達故事信息

此外,對話還是傳達信息的重要手段。

壽峰哈哈大笑道:「我們這種人家,哪裡去談『府上』啦。我住的地方,就是個大雜院。你是南方人,

大概不明白什麼叫大雜院。這就是說一家院子里,住上十幾家人家,做什麼的都有。你想,這樣的地方,哪裡安得上『府上』兩個字?」

家樹道:「那也不要緊,人品高低,並不分在住的房子上。

我也很喜歡談武術的,既然同住在一個胡同,過一天一定過去奉看大叔。」——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壽峰是秀姑的父親,而家樹曾經救過秀姑。

張恨水在處埋下了伏筆「——家樹與壽峰住同一個胡同,而且兩人相聊甚歡。

這樣以後家樹才會去壽峰家拜訪,才會讓後來家樹出錢幫助關壽峰治病,秀姑對家樹感情加深等劇情更為合理化。

三、如何寫好一段對話?

好的對話一定要符合角色的身份、處境和他對整個故事的認知。這就意味著,每個角色在對話的時候都應

該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因為只有作者知道整個故事,角色永遠只知道屬於自己的故事,別的不會一開始就知。

假設A和B正在交談,A身上有秘密,但既然是小說,就不能直接寫出來,所以作者必須將其巧妙地隱藏起來。

方法就是「隱藏對話」。是否讓讀者知道A身上有秘密,可以通過控制A和B之間的對話來把握。

如果視角人物B向A提出關鍵性的問題,A卻露出不願回答的表情,或氣氛變得很怪,B就會察覺出A在刻意隱瞞。在這一刻,讀者就能知道A身上有秘密。

大澤在昌認為,如果寫的是推理小說,應該在故事發展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時,通過對話讓讀者知道秘密的真相,而在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作者想在揭曉謎底前再留些懸念的話,就應該使用隱藏對話。

1、使用隱藏對話

隱藏對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沉默」,另一種叫「岔開話題」。

首先是「沉默」。

很多人誤以為,對話過程中的雙引號里一定要有台詞,其實不然。

並不是只有藏著秘密的人會沉默,有的人一時想不出合適的措辭,所以會沉默;有的人不善言談,也會選擇沉默。

小說的登場人物容易太過健談,作者想讓他們多說話,但如果沒有人問,就不要讓角色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

其次是岔開話題。

當角色被問到決定性的問題時,就轉而談論天氣,閃爍其辭。

為什麼要特意這樣做呢?這是因為,當讀者對故事有疑問時,視角人物自然也應該有同樣的疑問,但總不能直接問「你是兇手嗎」,然後對方回答「是的」。

正因如此,才要搪塞、隱瞞、撒謊。視角人物被蒙騙時,讀者也被蒙騙了。在這種時候,作者也必須做出被蒙騙的樣子。

盡管只是裝模作樣,但這樣一來,讀者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受騙了。記住這種「沉默」或「岔開話題」的方法,就能不斷推動故事發展。而且,這也關繫到小說是否真誠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隱藏對話」的使用方法。

偵探正在追趕罪犯,罪犯突然竄入小巷,不見了蹤影。

偵探問小巷口的算卦先生:「剛才有沒有一個男人跑過來?」算卦先生回答:「沒見過男人跑過來」。

或許這個例子並不太恰當,但算卦先生的意思其實是「沒見過男人跑過來」(但見到女人了)。這就是通過「隱藏對話」布置的詭計。

不僅限於推理小說,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現語言圈套。

例如誤解了約會的地點或時間等等,過後想想或許是很普通的事,但當時出於對信息的把握不足,就會導致雙方的交談出現「隱藏對話」。

說「沒見過男人跑過去」,但沒說「沒見過女人跑過去」。

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但這種「隱藏對話」若是用得好,就能給故事帶來懸念,當謎底揭開時,讀者會由衷地贊嘆:「啊,原來是這么回事。」

(2)使用角色扮演

使用隱藏對話時,還需要考慮,應該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由誰進行「隱藏對話」,其關鍵在於,並非所有登場人物都肯配合主人公。要是一本小說里的所有人物在回答問題時全都毫不隱瞞,那就太假了。

愛玩角色扮演游戲的人應該明白,假設主人公為了達到目的,正在尋找必要的道具X。主人公知道X在A手上,就去找A,可是A並沒有立刻把X交給主人公,而是說:「你得用道具Y來換。」也就是說,主人公要想得到X,就必須先得到Y。主人公只有打敗妖魔拿到Y,並把Y交給A換到X,才能邁入下一關。

這種游戲的結構有時也適用於小說。主人公找A打聽情報X, A卻沒有輕易透露。主人公就想,可能必須先得到情報Y,將其交給A,才能從A口中得到必要的情報。

像這樣精心構思,讓對話不會一次性結束,故事就會逐漸變得錯綜復雜,從而推動情節向前發展。而且,主人公認定一個詢問對象,換用不同的措辭無數次反復質問,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公就能積累經驗,從而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廣度。

2、插入風趣的對話

於完美的主人公有時反而會招讀者的反感,所以風趣的對話得用對地方才能見效。對講故事很有幫助,但如果使用過多,讀者可能反應不過來,導致冷場,所以需要注意。

3、找到決定性的台詞

塑造人物最關鍵的一步,是要考慮人物在對話時會使用怎樣的措辭。

假設有A和B兩個主要人物。A說話總是十分正式,屬於冷靜沉穩的類型;B則相反,雖然講話粗魯,詞不達意,但充滿激情。

所以說,根據每個人物的角色,逐漸寫出該人物該說的台詞,這樣用不了多久,一定能找到「這個人在這種場合只會這樣說」的決定性台詞。通過考慮對話和台詞,能塑造出更具體、更有個性的角色。

4、使用不同的口吻來對話

可以嘗試讓男女角色互換,或者把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變成十五歲的美少年,應該都很有趣。

因為即使是同樣的對比,如果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一方是男人,使用粗暴措辭的一方是女人的話,氛圍也會截然不同。

這樣的設定會帶動讀者思考:「這女人以前遇到過什麼事吧。」由此,角色的形象就會一下子變得鮮明起來。

又或者,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人是男同性戀怎麼樣?冷靜的男同性戀和熱血而粗暴的女人,這樣的設定,也能推動故事不斷發展。

5、試寫假想中的對話。

大家應該假定各種各樣的場景,想像角色會使用什麼樣的措辭,有沒有口頭禪或決定性的台詞,並把每個角色所能想到的對話逐漸寫出來,想一想「這個角色會怎麼說」「他是不是一定會這么說」。

試想一下,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以「閉嘴,扁你」為口頭禪的活潑女主人公與妖怪般的反派對峙時,反派說「有二百年沒人這么接近過我了」,女主人公則說「閉嘴,扁你」,會是怎樣的感覺?

所以說,大家根據不同的角色,逐漸寫出相應的台詞。隨著台詞的增多,角色的形象在作者筆下會被塑造得越來越鮮明而具體。

作者塑造的角色如果連自己都看不見,是絕不會給讀者留下印象的。

四、不要過度依賴通過對話進行說明通過思考角色在對話中會使用怎樣的措辭,能夠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形象。描寫人物時,也可以通過對話來凸顯角色。

對話是小說的重要因素,因為描寫真實的人物,可以為故事增加深度。

此外,雖然「對話」很好用,但如果過度依賴於此,就會寫成流水賬。用對話來塑造角色性格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所有對話都應該符合角色的設定。

我們在創作對話時,應當讓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選擇合適的措辭。不光是視角人物,涉及其餘各登場人物的對話時,都應該站在該人物的立場來考慮台詞。

判斷對話寫得好不好,只要把自己融入相應的角色,試著大聲讀出來就知道了。需要作者同時配合角色塑造,並仔細考慮符合該人物的說話方式和口吻。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