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資訊 » 小說宮廷該怎麼寫

小說宮廷該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7-12 05:28:37

㈠ 如何寫好後宮文

如何寫好後宮文
一、關於稱呼。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幾乎所有的稱呼,都是亂套的。
比如「奴才」、「王爺」、「本王」、「小主」、「主子」、「哀家」、「本宮」之類的稱呼。
可以很負責地說,「王爺」、「本王」、「主子」、「奴才」這些稱呼,都是屬於起碼元朝以後的產物。本人目前沒有考證過,但個人感覺這些稱呼似乎是清朝的特產。如果你的文不是以清朝為背景架空的,建議最好不要用這類稱呼。如果你寫的是真實的朝代,而且不是清朝的朝代,更不要用這類稱呼。
在元朝及以前,對親王的稱呼普遍是——大王,而不是王爺。
對皇子也是。比如說九皇子,就稱為「九大王」,而不是「九王爺」。
在隋唐時代,「殿下」一詞,在皇子、親王中,僅僅只能用來稱呼皇太子(當然不嚴密情況下,親王也可以被稱「殿下」,個人認為,在清朝以前,稱呼親王為「殿下」,比「王爺」靠譜得多)。
另外,「殿下」一詞,也可以用來稱呼皇後和皇太後(她們不叫娘娘,而是皇後殿下、皇太後殿下)。
至於稱呼皇後、皇太後以外的後妃,就是姓氏+位分。比如姓張的才人,就是張才人。姓趙的貴妃,就是趙貴妃(那個時代,「娘娘」這一稱呼應該是沒有的)
後妃也不必每天都是「臣妾」、「臣妾」的,「臣妾」一詞,是非常正式的場合才用的自稱,平時後妃跟皇帝、皇太後或其他地位比自己高的後妃談話,基本都是用「我」、「予」,就可以了。
皇帝也一樣,不是「朕」字滿天飛,「朕」同樣也是非常正式的場合才用的自稱。皇帝平時的自稱比較隨意,可以自稱「我」、「予」、「吾」、「余」,甚至有的皇帝會對大臣自稱名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和李靖談話時,就非常謙虛地自稱「世民」(當然這個情況是這位大臣應該是皇帝很尊敬的人)。
古代長輩和高地位之人的姓名,不是可以隨便亂叫的,晚輩絕對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姓名,地位低的大臣也不可能直呼地位高的大臣的名字。SO,女主即使在背地裡,也絕對不可以直呼皇後的名諱,這是一種大不敬(當然如果你要固執地說架空不必管太多我也無話可說)。
據考,在古代,「大人」一詞,不是用來稱呼比自己地位高的官員,而是用來稱呼父親的。平時稱呼地位比自己高的官員,可以直接姓氏+官職。比如稱呼姓張的丞相,就是張丞相,而不是張大人。
還有——老爺、小姐一類的詞彙,也不可以隨便亂用。老爺好像也是起碼元朝以後的東西,應該也是清朝特產。隋唐的奴僕稱呼男主人,叫做——郎君(隋唐是那麼稱呼的,至於其他朝代,應該也差不多,如果有知道的還請告之,謝謝)。隋唐的人稱呼女主人(老婆和女兒都是),叫做——娘子(小姐一詞那時候似乎也是有的,不過好像不是用來稱呼主人的女兒的,具體是稱呼誰我忘了)。比如稱呼男主人的第八個女兒,就叫八娘子。
還有皇上這個稱呼——每個朝代對皇帝的稱呼都有所不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隋唐及以前的朝代,對皇帝的稱呼是「陛下」,宋朝則是「官家」。其餘朝代不太清楚,清朝則應該是「皇上」、「萬歲爺」之類的。
關於「小主」、「哀家」、「本宮」這類稱呼,完全負責地告訴各位,這種稱呼是完全不靠譜的,歷史上的後妃也沒有這種可笑的稱呼和自稱。不相信自己去查史書的後妃傳。
還有太妃的稱呼——皇帝死後,有兒子的皇妃跟著兒子去封地,兒子是封什麼王就是什麼國太後(清朝以前的皇子親王基本都以封地為封號),比如紀王的母親,就是——紀國太後;這是漢朝的叫法。隋唐時代,則是某國太妃。紀王的母親到了隋唐時代就是——紀國太妃。而不是什麼貴太妃、淑太妃之類的。至於有兒子的太妃不跟著兒子去封地也很好玩,又不是清朝。
關於太監的稱呼,很多文都是「小X子」,事實上這個也是清朝的特產。另外對宮女,我還真的沒有見過哪個宮女可以被稱為「姑姑」的。至於那勞什子宮女回憶錄,我是絕對不相信,這種號稱回憶錄的東西有多少是真的,反正上下五千年,宮女就是宮女,沒有等級之分,絕對不可能被叫姑姑。至於宮廷里是除了後妃和宮女外是有女官的,那類人就和宮女有本質區別,但和後妃的區別有時候比較模糊,有時候又很明顯——視情況而定。就如唐書里的後妃傳,就將宮廷女學士、尚宮宋若昭給記入了。

二、關於服飾
發現很多小說、電視劇,裡面皇帝的服飾一律都是——明黃色。
我記得晉江的北宮大人曾經寫過一個帖子,裡面很清楚地說了明黃色龍袍是清朝的專利,而在別的朝代,明黃色龍袍基本都是皇帝的壽衣——也就是人家穿進棺材裡的死人衣服。
我查了幾本史書的車服志,粗略地得出:(除了清朝)歷代皇帝的正式龍袍,基本都是以黑色、紅色、紅黃色、土黃色等為主,並且唐朝及之前朝代,皇帝的龍袍都是以黑色為尊,偶爾也有土黃色、紅色之類的常服,但正規的上朝服飾絕對是黑色,並且皇帝衣服分好幾種,大約有12種之多,每種服裝的作用又不一樣。上朝登基、祭奠、狩獵等等的服飾都是不一樣的,有特別規定的。宋朝似乎是黃色,不過宋朝皇帝的龍袍也是屬於那種土黃色之類的顏色,而不是那種明亮得可以當電燈泡的明黃色。明朝因為是姓朱,所以以紅色為尊。
歷朝歷代的皇帝,只有清朝的皇帝穿著其他朝代被皇帝當壽衣的明黃色龍袍到處走來走去。
而後妃的衣服,皇後是褘衣、鞠衣、鈿釵禮衣三種為主——歷朝歷代又有一些不同,但隋唐時代是這樣,明朝的後妃服制記載復雜,但也沒有脫出「三翟」。
後妃的衣服也分等級制度,公主、皇太子、皇子、親王、大臣都有規定,具體可以自己去查閱史書的「車服志」。
這里轉一個關於「面妝」的資料: 古典面妝可以分成白妝和紅妝兩大類。盛唐以前,中國女子一般都是白妝,日本在唐朝時學了去,並且發揮到極致就成了藝伎。中唐以後紅妝慢慢興盛,比如什麼酒暈妝、飛霞妝,但是之前的初唐,應該還是以白妝為主,尤其是長孫皇後這樣穿衣打扮比較穩重的女子。(來源:天涯影視評論版,原作者蒹葭從風)

下面是關於後妃「翟衣」的解說(作者蒹葭從風,來源於天涯):
翟衣一直是後妃最高級別的禮服(祭服、朝服),大家都知道天子有「六冕」,與之對應的後妃也有六種禮服,就是《周禮.天官.內司服》中記載的「褘衣、揄狄、闕狄、鞠衣、襢衣、褖衣」(狄通翟,是野雉的意思)其中褘衣,揄翟,闕翟三種都是以野雞為文的,所以這三種祭服合稱為\"三翟\" ,級別相當於她們丈夫的大裘冕、袞冕、鷩冕。翟衣禮服從周代一直延續到明代,不過朝鮮還延續到了二十世紀初。
先說褘衣:
「三翟」中最隆重的一種,按周禮,王後從王祭先王之時服褘衣(王著絺冕)。 因周禮的傳統典範作用,褘衣成為後世皇後最高形制的禮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冊封、婚禮的吉服。周代褘衣為玄色(黑紅色),「刻繒彩繪翚文」(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的紋飾),所用衣料為黑色紗榖。為了襯托出衣上的紋彩,特地在衣內綴一層白色夾里,即《周禮》所謂的「素沙」。宋代以後褘衣深青質(黑藍色),領袖織金雲龍紋,五采重行,文以翚翟十二等(翚翟紋12行)。
揄翟:
周禮中載「揄翟,畫搖者」,搖,是鷂的意思,也是長尾雉的一種。王後從王祭先公之時服揄翟」(王著七章紋的薜冕)。揄翟是王後/皇後僅次於褘衣的禮服,以及諸侯夫人、皇太子妃最高級別的禮服(祭服)。《詩經·鄘風·君子偕老》中有「玼兮玼兮,其之翟也。」說的就是衛宣姜穿上揄翟的樣子。揄翟青色,刻繒並彩畫搖文,唐宋以後明確為翟文九等(9行)。
如今揄翟的資料可謂詳細,不僅有宋明圖卷,還有如今喜歡盜墓的大韓民族也做了卓著貢獻,因為明代起朝鮮幾乎一鍋端了中國服飾,當然,他們是尊中國為宗主的,所以要降一級,因此揄翟也是朝鮮王後的最高級別。從朝鮮的實物中可以得到豐富的研究資料,包括衣形、製作工藝、穿法等等。
闕翟:
闕翟是紅色的,只在繒上刻出文飾,而不彩畫。王後從先王祭群小祀則服闕翟(王著衣無章紋、裳僅一紋的玄冕)。
另外三種鞠衣、展衣、褖衣,分別是王後在親蠶、禮賓和燕居時候服用。其他命婦則根據級別相應降級使用。(比如說,按周禮,後妃最後一級的褖衣卻是士人妻女的最高級禮服)
周制六服是後妃禮服的模式藍本,後世在此基礎上或有變易。唐武德令中,皇後的三種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禮衣;皇太子妃的三種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命婦的六種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釵禮衣。(好像真符合那個道理:越是尊貴的婦女有時候反而倒顯得不那麼多裝飾)

三、關於後宮
作者的人物不少是參照歷史後妃的,但事件都是自己編造的,裡面的人物多少可以看到歷代後妃的樣子。
關於後宮,可以說,除了傀儡皇帝,基本是沒有哪個皇帝會因為一個女人的地位身份而去寵愛一個女人的。因為皇帝哪怕再沒主見,也不會去刻意寵愛某人。哪怕是傀儡皇帝迫於掌權者的淫威不得不去寵愛某個女人,也絕對不會長久,最多應付了事,幾次後也就不去了。最典型的就是光緒帝和隆裕皇後。光緒帝再怎麼傀儡,隆裕皇後他不喜歡就絕對不勉強自己,哪怕慈禧再施加壓力也沒用。
所以書中如華妃這樣的女子,除非皇帝是傀儡,要不就是真心喜歡她,否則皇帝絕對不會勉強自己的。
再說基本上除了時局動盪和某些後妃刻意想要把持朝政,或者是皇帝想要某位後妃對朝政發表意見,一般而言,後妃對朝政的作用根本就是微乎其微,根本就是一片葉子飄進了大海一樣。所以說,書里皇帝因為忌憚華妃的家世而不得不寵愛華妃這種事情,是不會存在的。至於門第問題,我想也不必多說啥,歷史上從卑賤地位爬到高位的後妃例子實在太多——漢武帝的衛子夫、李夫人,前者是公主府的歌女出身,後者出身比前者還不如,照樣都是皇後,衛子夫是漢武帝封的皇後,李夫人是霍光等大臣主張追封的皇後——這些大臣在想要追封李夫人的時候,就沒有因為她的出身而不追封她。
還有乾隆帝的令妃,包衣出身的皇後(令妃後來追封孝儀皇後,更是當了長達10年的皇貴妃)——這么多的例子在這里,我想關於寒門出身的女子不可涉高位、卑賤的女子不能生孩子或者不能晉高位這種說法,應該也不攻自破了吧!
衛子夫歌女出身,照樣給漢武帝生了四個孩子,兒子還被立為太子。
至於出身好就要立高位之類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也不是那麼回事。事實上皇帝想要寵愛誰,想要冊封誰,真要做了誰也攔不住。每當我看到小說里、電視劇里的太後阻攔寵妃被冊封高位或是要被封後時表現的那種強烈反對勁就覺得好笑。皇帝真的要冊封寵妃為皇後、為了寵妃廢後,這種事情較真起來就算是太後也阻攔不了。除非皇帝非常尊敬這位太後,或者對太後言聽計從。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就算人家寵妃活著的時候不能被冊封皇後,死了皇帝也會處心積慮地要冊封人家。順治的董鄂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還有玄宗的武惠妃。
還有皇帝薄情一說。
皇帝在那麼多的女子里,總會有那麼一個或幾個是最愛的,有的皇帝一生只愛那麼一個,有的皇帝卻有本事一生或者同時寵愛好幾個。
像宋徽宗對鄭皇後和幾位妃子,宋高宗對吳皇後、潘賢妃等。有的時候皇帝死了一個寵妃,又有新的稱心如意的,他馬上會移情別戀,像唐玄宗,武惠妃掛了有楊貴妃。
還有的皇帝根本就是種馬,只看美色下手,一旦色衰,立刻甩人,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
也有的皇帝很痴情,一生只愛著或者最愛某個女子,其他的後妃對他而言不討厭,但也不是很稱心如意。像唐太宗對長孫皇後,唐代宗對獨孤貴妃,明孝宗對張皇後,皇太極對海蘭珠,順治對董鄂妃(還有其他不舉了)——這類皇帝一生最愛的只有一個女子,但是同時也對別的妃子或多或少有點點感情並且在生理上並不專一。唐太宗有長孫皇後,可是還與別的後妃生了不少孩子;唐代宗有獨孤貴妃,也和別的女人生了很多孩子;明孝宗對張皇後最痴情,後宮有名分的只有她一個,但他也不得不在太後的強迫下應付著寵愛了幾個女子。諸如此類情況,有些就很難解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是從身到心對某個女子獨一無二的,最高境界也只有心裡獨一無二。
所以說,書里的皇帝,應該是以上幾類的混合品。他一生愛的不止一個女人(除了純元還有甄,但個人認為最愛還是純元),對美色很看重(不怎麼漂亮的就不怎麼喜歡,比如對徐燕宜),同時可以寵愛好幾個(同時寵愛女主、安、胡等人)。
後宮的書里,總是會出現某個情節——作者安排一位親王(可以是皇帝的兄弟,也可以是皇帝的兒子或其他),或者某個為高權重的青年才俊,總之那個人地位一定很高,很帥,很痴情,很不錯……對女主很好,很痴心,而事實上,真實的後宮里是不太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的。
皇帝花心,那麼多妃嬪,這些親王、大臣,理論上也是一路的,家裡愛妾美姬成群,基本不太可能會對皇帝的女人動心思,除非是不想活了。所以這種某位親王、大臣在女主成為皇妃後還對她念念不忘或者妄圖與之私通的話,根本就是天雷情節——當皇帝、後宮嬪妃、內監、宮女、侍衛、大臣都是傻子嗎?能眉來眼去就不錯了,還要私通私下相見,也不想想自己有幾條命可以死幾次。
而且親王過了20歲還不娶親——理論上絕對不可能,很多皇子、親王在12、13、14、15歲就已經娶親了,就算他自己不想娶,皇帝也不可能會把自家兄弟兒子耽擱成大齡青年的。再怎麼閑雲野鶴,也不可能過了弱冠還沒個老婆,就連古代那群玩兒***的,都要娶個LP什麼的回家供著。至於說要找到最愛才結婚——更是無稽之談。理論上親王、皇子的姻親都是由皇帝定的,對方即使不是豪門世家,起碼也該是有權有勢,如果他喜歡的是平民呢?真當皇帝那麼大度會讓他娶個平民回家當老婆啊?最多當妾而已。
宋真宗那樣的是少見——他家章獻皇後劉娥是嫁過人的,然後進他的王府當小妾,最後宋真宗當皇帝,居然給她當成了皇後。
所以說書里玄清這種人物呢,歷史上是會存在的,但身份絕對不可能是親王、皇子、權貴。
還有御醫一節——後宮中的妃嬪有病或是懷孕等,都是要記錄進檔案的,真以為御醫權利多大可以隻手遮天啊?御醫只不過是皇宮里的六品左右的小官而已,又不是什麼顯貴。況且人家也不敢拿自家的性命開玩笑,歷史上溫實初這類御醫,肯定不存在。況且皇妃得病或是懷孕,以為皇帝只會指派某個固定的去嗎?
還有就是——理論上,貴淑德賢四夫人、九嬪都是要填滿的。

還有綠頭簽一說……據說清朝都沒這玩意,更遑論其他朝代。皇帝要寵幸哪個妃嬪,是直接去她那裡的吧。

說到嫁娶問題,不是每個朝代都是紅衣蓋頭。
這里就說我知道的,也就是隋唐婚禮。隋唐婚禮是「紅男綠女」——新郎著紅衣,新娘著綠衣(或者青色,或者青綠)——這個就是成語「紅男綠女」的由來,那時候結婚就夫妻兩個人,而沒有什麼父母高堂的,什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純屬胡扯。古代結婚還需要經過六禮:
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

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即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SO,不是電視劇里那麼簡單送個聘禮就過關了。

至於拜天地這玩意,更是宋元時代才有的產物。
在唐朝及唐朝以前的朝代,結婚的時候新娘都不是蒙紅蓋頭的(雖然蓋頭這東西源於東漢王朝),而是以團扇遮面, 新郎就需要行「卻扇禮」,讓新娘去掉遮臉的團扇,新人正式見面。這種禮儀最遲到南北朝就已經有了,一直沿用至唐朝。到了唐人這里還生出很多風雅的習俗,比如新郎要新娘去團扇的時候要作「卻扇詩」,否則新娘便不拿去團扇。
「交拜」見於司馬光的《書儀》:「古無婿婦交拜之儀,今世俗始見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廢也。」 但拜天地始於元代,應當屬於蒙古族的天地崇拜風俗。元代拜堂,於夫婦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禮,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後夫婦交拜。

四、關於詔書
皇帝下的詔,就是詔書,而不是聖旨。我看到電視劇里那個明黃色的卷軸還後面寫「聖旨」兩字,就覺得搞笑到極點,還有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之類的。
歷代皇帝寫詔書都有一定的格式,而不是啥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另附上:書里說女主的父親在女主冊封後給她行禮,事實上是不對的。女主的父親是正二品(還是從二品?)的官,女主當時只是個正六品貴人,正二品的官員給正六品的妃子行禮,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很多JM說,後宮品級和前朝官員的品級不能混淆,關於這個我來解釋下。除了清朝以外,其他朝代的後妃品級除了在後妃傳里說明之外,在「職官志」中也做了介紹,這就是說,只要不是清朝,後妃品級和官員品級是一回事,後妃也屬於一種官,叫做內命婦。所以說,正二品的官員根本不需要給正六品的貴人下跪、恭謹,反而應該是正六品的貴人向正二品的官員行禮。

五、日常起居
關於這個,我要說的就是——五代十國以前,椅子這種東西不普遍(當然如果你的文不是以五代十國之前的朝代為背景的,當我沒說),貴族一般都是席地而坐,也稱「跪坐」(這種坐法,也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不過中國人有了椅子後就把這個坐法廢棄了,反而是小日本一直沿用到現在,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跪坐是日本的特產,其實是人家抄襲我們)。
一般是地上鋪席子,天冷則是鋪獸皮一類的東西。
坐的時候,臀部接觸腳跟叫坐,不接觸則是跪——這就是跪與坐的區別。
古人行禮的時候,也是歷朝歷代有區別,不是每朝都是「打千兒」。
所以唐朝時代的文里出現「龍椅」這個說法,幾乎就是貽笑大方了。
唐人坐的時候,一般前面都有一個三隻腳的支架可以依靠,這個東西就是——隱幾。
還有唐人的床也不是後來出現那種,具體是什麼我目前還不太清楚。

結語:我自己並不精通歷史,只是有感而發,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對古代的東西都有誤解,所以僅以自己知道的一些,羅列出來,希望能給各位一點幫助,並且也算相互學習、自勉。裡面有我本人的一點理解,所以可能與諸位的看法不一樣,若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JM多多指正了,在此謝過。
我衷心地希望這個貼能夠給各位一點幫助。
另外有問題可以提出,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以後如有補充或修改,我會及時更改。

㈡ 求教怎麼把宮斗小說寫好

其實進幾年來很少有真正的宮斗小說了。一般都是什麼女主穿越、或者女主重生之類。而且一般都類似於喜劇。經常就是女主和男主打打鬧鬧。然後好多個男配愛著女主。如果你是想寫類似於甄嬛傳、宛妃傳之類的宮斗小說。那就最好避免這種。語言要古風優美。劇情要符合宮廷的發展。適當加入一些愛情的元素。多以女主在宮中的成長為主。不能俗套。如果你是想寫現在滿大街都可以看到的那種。那你隨便怎麼寫都可以。

㈢ 怎麼寫宮廷小說

1.事故性穿越,比如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或者見義勇為慘遭不幸,或者車禍 2.自殺性穿越,顧名思義,有原因輕生而穿越 3.器物性穿越,比如自己有的不明根底的玩意,有一天突然激發了,然後穿越了 4.攻擊性穿越,兩人對戰,撕裂空間隧道 5.高科技穿越,藉助現代技術穿越,比如尋秦記里的項少龍 ;
我覺得通常寫宮廷的小說就類似宅斗吧

所以你要交待清楚一個國家的命運,比如前史,渲染這個國家如今的氛圍

那麼在這樣的氛圍下會孕育出什麼性格的風雲人物

在宮廷中女主大多是一個普通人,然後引起了誰的注意或者為了保護誰而顯示出了自己的才能

所以你從女主下手時必須從時代的背景出發,從女主的性格下手,才能知道在這樣的斗爭中誰才是最適合她的楠竹,而她最適合什麼結局

你不介意的話,我再多說一句女主通常應該堅定立場,也就是說愛上一個就不會動搖,因為宮廷里若是還能三心二意證明她還沒長大不是嗎

有時候對於宮斗紋來說最好的就是多些景,比如某個人的命運你可以不用詳細說她怎麼死的,一筆帶過即可,畢竟宮里這種事太多了,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會那麼清楚

㈣ 新手如何寫宮廷小說

後宮文要注意的最重要的是;
一是華麗的文筆,宮中自然是璀璨華麗,你需要有細致的描寫出後宮之中佳麗三千與奪目耀眼的宮闈是最棒的。
第二你需要描寫妃子的傾國傾城,與她們的陰暗內心作對比。陰謀故事是免不了的,所以不必想太多。
然後主角光環也是必要的,但並不是完全至善至美,可以在令主角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被迫使用手段。這一點你可以參考《甄嬛傳》 =V=

然後祝你越看越有靈感吧。~\(≧▽≦)/~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