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資訊 » 小說的書評怎麼寫

小說的書評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7-05 13:13:56

⑴ 評價小說的評語

評價小說的評語
1.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我們對一篇文學作品發表議論,總要有個基本看法:是好還是壞?是基本上好的還有缺點,還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處。
2.要有準確、充分而有說服力的論據。

多數評語是基於以下五個問題:
1.這部作品說些什麼?
2.這部作品意味著什麼?
3.這部作品是如何表達的?
4.這部作品表達得好不好?
5.這部作品值得創作嗎?
第一個評論的問題,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現象。主要應對「誰」、「什麼」、「何處」、「何時」、「為何」和「如何」給予正確的答案。目的在於明確作品所反映的具體內容,並且把作者所經驗的與自己所經驗的聯系起來。
第二個評論的問題,在於闡明作品的主題。這種能力只有在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才能具備。要正確評論作品的主題,一般要從:一、內容釋義;二、感覺感情;三、語言調整;四、作者意圖等四個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個評論的問題,涉及到作者為了在讀者中得到預期反應所運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達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為文學作品來說,除非能夠注意並運用這些特殊的技巧,否則,讀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評價它。評價作品的表達技巧是讀者和作者都會感興趣的。
第四個評論的問題,是建立在對前三個問題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為了公平、正確地評價一部文學作品與讀者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這種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評論者對這部文學作品的個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確判斷作者藝術手法表達的成功程度,對作品的技巧的運用作出應有的評價,將會得到作者和許多讀者的贊同。
第五個評論的問題是關於作品的價值的。一篇文學評論只有正確地指出作品的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才稱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學評論。「使文學作品獲得寫作價值的,除了帶來愉快,擴大知識領域,提供新的見識,促進積極行動,促進對生活有更正確的態度等等以外,還有語言的描繪(通過色彩、形狀、明暗、場景的描寫),思想、結構或語言的宏偉,歷史性(對於另一時間的描述),以及存在於許多散文和詩歌中的韻律。」(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⑵ 如何寫好書評業內高人給出了拿來就能用的「四大招」

不知道該如何寫書評,沒有寫過嘛。可是我已經申請了齊帆齊老師的書評機會。免費的書雖然沒有收到,總得要邁出這一步,如果寄過來了,必須頭炮打響嘛。也就是能夠交得了稿,上得了榜。那怎麼辦呢?去網上收集一下經驗,看看牛人們是如何寫出書評來的?

計劃在一個小時內搜集到10篇左右的文章,細細研讀,沒想到只收到3篇文章,大概的主要意思也寫到了。有用的幾條總結如下,權當提醒自己,在寫得過程中還是要去看看他人的書評是如何寫的,在摸索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

一、明白「書評是什麼」

書評指的是你需要提煉書中比較有益的知識點,然後用自己的語言,站在一個比書更高的一個視角上,跟你的讀者講解這本書,以及閱讀這本書能給他們帶來哪些收獲。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對「書評」這一形式有著正確的認知,只有先了解,然後才能理解,最後才能創作。

其次要做的就是對於理論的積累,「庖丁解牛」的道理正是如此,只有對「牛」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做到「游刃有餘」、「目無全牛」。

最後要做的就是對內容和形式的關注,內容可以讓創作者得出所評書籍的觀點,而形式可以讓創作者更准確地判斷作品在整個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地位。

二、掌握目前「書評常規結構模式」

書評該怎麼寫?記住一個常規的結構模式:破題—引題—邏輯主線—立意升華。

01破題

就是要寫一個特別吸引人的開頭,來引出你要分享的書。

可以用熱點話題、新聞、自己身邊的故事來做開頭。

要讓別人對你的文章感興趣,象一個勾子一樣在開頭就要勾住作者,對上眼的第一秒就把讀者打動到。

02引題

開頭說了些吸引人的東西,那如何巧妙地引到今天要推薦的書上面呢?這一步引題,就是

過渡的關鍵。合縫無隙,水到渠成。

然後,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你要針對這本書進行一個大致的介紹。

一方面,你可以說作者,比如說這本書的作者是哪位有名的人物,或者說他獲得了什麼獎項。

另一方面,你可以說說這本書,比如它榮登了銷售年度榜單,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殊榮。

都可以寫上為這本書做背書,這樣的話大家都就會對這本書產生特別大的興趣,想去看看這本書。

03邏輯主線

邏輯主線,是書評的主體內容,主要講講這本書最重要的、最值得分享的內容,一般在1000-1500字。那如何寫呢?推薦一個黃金思維模型3W,即「what-why-how」,講清楚你想要推薦給讀者的觀點是什麼,為什麼是它,怎麼理解或怎麼做?

04立意升華

立意升華,就是指文章最後一段,大概100-200字。你可以說些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多加入一些金句,讓自己的整篇文章的立意更高深一些。在邏輯主線部分有高潮的故事,在此部分就要有動人的收結與餘味。當你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就把你上面寫的有關於書的內容,換一種說法再總結一遍,加深讀者印象。

三、寫好書評的兩個技巧

01學會讀書

通讀,泛讀,精讀,略讀,寫好一篇書評,書本得多讀幾遍,在讀書的過程中,要記讀書筆記,劃重點、貼便簽、畫思維導圖,通過多種方法,幫助自己梳理書中的內容。

02針對不同的書評形式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001悅己性書評

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得自己開心、快樂就好,當然也要客觀地看待書的優點、缺點。如果只管挑刺,誰願意處在一直被批評的場景中而悅讀下去呢?

002介紹性書評

介紹性書評中,會簡單介紹書中內容,推廣一下書中優點,引導人們閱讀,產生興趣,進而購買。有一種類似廣告的感覺。通常都是出版社來約稿。如上,如果你寫得好,就會有編輯約稿。

03導讀類書評

書評中,對於作者簡介、出版等信息,都要有介紹。通常,寫之前,要通讀好幾遍,充分了解書中內容,才能寫好。網上聽書稿,基本都是一個模式:引題、破題:深度、有趣的開場白,引出書中內容。

04論文式書評

這類書評,通常選書嚴格,以名著為主。

這種書評,有文學價值。會參考很多文獻,根據很多經典,來評價、論證這本書。看這本書,具有什麼文學價值。

05散文性書評

也很少復述原文。通常就文中幾個點來寫,寫出延伸、感悟。

06故事性書評

用故事的方法,來介紹書中的內容。優點顯而易見,就是讀者讀起來非常輕松。

四、避免書評寫作的三大誤區

01書評等同於讀後感

認為書評很簡單,看了一本書就可以去寫,寫出來後就變成了「讀後感」、「個人閱讀感受」一類的作品。

針對這種現象,需要牢記的是,「書評」評的是「書」,而不是讀者的閱讀體驗。

舉個例子,你看了一本書,感覺很震撼,於是決定寫一篇書評。那麼,你的側重點是在這本書為什麼會給人震撼,而不是它帶給了自己多大的震撼。

前者是「書評」的側重,後者是「讀後感」的創作。這是必須要明晰的概念。

02書籍簡介與內容復述

有的寫作者認為寫書評就一定要聯系書籍講述的內容,很多影評也是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很多所謂「書評」類的作品中會出現大段大段的內容復述,尤其是以小說類「書評」居多。

這樣寫作已經成為了一種套路,先介紹一下書籍的基本信息,比如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甚至其他人對其的評價、有關趣事,然後開始對小說的內容進行梗概式地概括,主人公、主要劇情等等。最後再升華一下這本書的意義,如何如何偉大、崇高。

這種模式是劣質「書評」的特徵,有一點書評的影子,但實際上不是合格的作品。

針對這樣的現象,需要記住的是,「書評」注重的是個人對「書」的評價,它是好是壞,它為何好、為何壞,它有什麼樣的地位,為何取得了這樣的地位……

總之,介紹書籍的內容是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通過對書籍內容的介紹來提煉其中的觀點。

如果可以將語言組織地清晰、明了,即使不去介紹書籍的內容又有何妨呢?

03拆書稿

「拆書稿」是新流行的一種文本,主要是配合有聲平台而出現的作品,但有些人用這種套路寫「書評」。

「拆書稿」類似於軟文,也就是廣告,是一種商業文體,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購買。

所以,如果以「拆書稿」的形式,將書籍主要內容提煉出個「一二三」,那就失去了創作者的專業視角和理論支撐。

針對這一現象,需要牢記,「書評」是主體對作品進行的客觀評價,主觀和客觀都很重要。

但是,對文筆要求很高。需要寫得新穎獨特、生動有趣。

總之,書評是對書的復盤,引導大家對書也有興趣。能引發讀者共鳴的書評,就是好的書評。寫書評時,除了可以上豆瓣上學習別人的書評外,還要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與眾不同,才能寫出好書評,脫穎而出。

這是他人的書評寫作經驗,對於我來說,要好好地消化這些建議,同時要去翻看不同類型的書評,然後從模仿開始,去拆解不同的文章,鎖定一本書,用不同的方法去寫出自己的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100篇書評,從開始,到入門,再到精通,我也不知道這會是多久的一個過程。

總之,這是寫作的起步階段,首先自己要非常清楚,寫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長期堅持下去,還是一時心血來潮呢?確定好目標,短期、中期、長期,也不能象個傻子一樣的每天就只顧寫下些廢話般的字數,也要從模仿中去學習,對寫下的文字去修改、精進,找到自己的風格,提煉自己的金句,打造自己的精品,唯有如此的意志與態度,才能看到花開,才會有結果。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必定會遇到無法預料的困難,如何以最為良好的心態、強大的心態去對待這件事,去堅持這件事要做好充足的准備。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在自己的時區里不斷成長與加油,讓自己今天比昨天再好一點、更好一點。

(齊帆齊微課第9篇,共3016字,累計23448字)

⑶ 如何寫書評

        朋友們,在你的學習生涯中,有沒有一本書是你百看不厭、讀了又讀的?

        以我個人的經歷,除了語文課本是反反復復讀了又讀,好像真的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百看不厭,再好看的書,讀過三遍就不想讀,因為那個新鮮勁早已消失。

        這時候,寫書評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寫書評會通過輸出倒逼輸入,促進閱讀時的思考,進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質量,提高對文字的概括總結能力。

        書評,即讀完一本書後,提煉書中的精華內容,再按照一定的邏輯框架,用自己的語言加工整理出來的一篇文章。寫書評的目的是針對某本書發布自己的見解,說一說這本書是否有趣,同時也可以建議讀者是否有必要進一步閱讀。

        下面介紹三類書評的寫作方法:

一. 小說、散文、隨筆、自傳 類

1 .用名言或相關金句吸引讀者,簡單概括書的基本情況;(1段)

2.引出書的主要內容、作者簡介等;(1段)

3.書的完成背景;(1段,可不寫)

4.書中的精彩情節或觀點再現,剖析其揭示的道理,或者與作者的個人經歷有什麼關聯;(書評的重難點、至少3個核心觀點)

5.自己的感悟、啟迪。也可以從文筆入手,作者的風格是什麼?寫作特點是否鮮明?這種寫作風格對閱讀體驗有什麼影響?(1-2段,不宜過多)

二. 干貨、技能、方法、工具類

1.某某最近遇到的問題或煩惱;(1段)

2.引出書的名字以及作者簡介;(1-2段)

3.書中的方法和如何使用方法解決問題;(重點,至少3個核心觀點)

4.對全書的評價,包括但不限於褒貶、意義、人物推薦、可行性……(1-2段,不宜過多)

三. 社科、經管、心理類

1.某某遇到的問題或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1-2段)

2.引出書名及書中的核心觀點,並且加上作者簡介;(2-3段)

3.結合事例進一步延伸、闡述證明觀點;(重點,至少3個核心觀點)

4.全書評價,包括但不限於褒貶、意義、實用性……(1-2段)

     

        如果難以判斷選擇的書屬於哪一類、感覺無從下手,可以按照下面總結的 「萬能框架」 來寫。

1. 引入; (1段)

名言警句、相關事例、社會現象、關注熱點、提出問題……(考驗個人的文字功底)

2. 介紹書; (1-2段)

引出書的名字(必須全名)、地位、暢銷量、名人對書或者作者的評價;作者簡介、創作背景……(不可直接復制粘貼網路結果,需自行轉化)

3. 核心觀點; (帶3個小標題的3大部分)

全文的精華部分,按照一定的邏輯找出書中的三個亮點(核心觀點),然後依次展開敘述。要用真實事例或相關權威話語對觀點進行證明,書中原文內容必須標引號。書評的核心是一個客觀輸出,不能出現主觀情感「我覺得……」(太多主觀情感,屬於讀後感!)

4. 總結評價。 (1-2段)

升華主題思想,清晰表明立場。對全書的褒貶、價值、實用性等做出綜合評價。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書評不同於讀後感,讀後感更側重於自己讀完一本書以後的感想,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絕對化的寫作標准,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

        書評是對於一本書的評論,重點在於書籍的評論部分。寫書評,我們可以將書中有用的干貨提煉出來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也可以針對書中的某句話、某個觀點展開評述。重要的是,我們要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書結合起來,寫出有價值的內容。

        總而言之,書評是在我們和讀者之間搭建一把梯子,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本書的信息,讓書里的知識幫助到更多的人。

        書評和其他文體不一樣,它有自己的寫作周期。那麼,書評該怎麼寫?

        以下是書評寫作的五個基本步驟:

一. 選書

        買書之前,可先上豆瓣瀏覽這本書的簡介和章節目錄,選擇評分較高的書籍,比如8分以上。也可簡略瀏覽豆瓣針對該書的評論,選擇好評度較高的書籍。

        如果是外文書籍,還要對比翻譯版本,看哪個版本比較好。因為外文書籍的翻譯直接影響你的閱讀體驗,所以版本的選擇非常重要。

        除了參考豆瓣,還可以選擇關注領域的權威書籍,或該領域權威作者推薦的書籍。

        比如關注心理學領域的朋友,可選擇武志紅的系列書籍閱讀,也可選擇他推薦的書籍作為參考書單,以及不同流派的經典著作。

        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該領域口碑比較好的書籍,即那些口口相傳的經典。

        如若留心,你會發現許多名人都喜歡推薦書籍,一些好書的最後面也會列一些薦讀書或參考資料書,有興趣可針對自身的需求選擇性閱讀。

        市面上的書籍如汪洋大海,我們需要從中甄別好書優先閱讀。因為選擇的書籍質量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我們的書評寫作,所以選擇好書,不管是對書評寫作,還是對我們自己而言都是有很大裨益的。

二. 通讀全書

        閱讀是書評寫作的基礎。想寫好一篇書評,首先一定要先讀透書,這樣才能更好地分享給別人。所以寫書評是倒逼閱讀思考的好方法。

        孔子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寫書評前,建議至少閱讀三遍。

        第一遍閱讀是通讀全書。拿到書,先瀏覽書籍的封面設計、作者介紹、序言、目錄、後記等內容,目的是了解這本書的大致信息,以及對書的整體框架有個大概的了解。

        接著是通讀書中的文本內容,通讀中將所有能展開的點都打標簽或做標記。這些打上標簽或做標記的地方,就是第二遍閱讀重點看的地方,也方便後續查找。

        為了對這本書的整體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最好用思維導圖將書的脈絡完整列出來,如此也能順便理出書評的寫作思路。這個思路很重要,可參考作為書評的寫作邏輯。

        無論寫哪種文體,邏輯和整體框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你的作品能否吸引讀者,能否讓讀者讀完你的作品。

        這一遍從頭到尾通讀下來有個好處,就是你了解了這本書的重點分布,接下來比較清楚該重點讀哪些,該放棄哪些,還對書籍框架有了清晰的了解。

        做個小總結,第一遍通讀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瀏覽書籍的重要信息,第二是將書中能展開的點打上標簽或做標記,第三是用思維導圖將這本書的脈絡列出來。

        完成後,我們進入下一步。

三. 收集素材

        第二遍閱讀是收集素材。可邊讀邊在書上畫出精彩的句子、標記重點段落、有用的素材。看的過程中有什麼感想、啟發也可順手寫在旁邊。這些工作,都是在為寫初稿做准備。

        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故事,之所以讓你心動,可能是因為它帶給你感動,給你啟發,可能是說出了你的心聲或者讓你看透某些事的真相。

        碰到心動的內容,做好標記就對了,這樣回味起來才有跡可尋呀。

        畫好重點內容後,再查閱補充相關資料。可以去搜集這本書的作者信息、作者故事、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動機,以及各方人士對該書的評價等。掌握的信息越多,越了解這本書,越有利於後續書評的寫作。

        收集素材,是構思書評的開始。

        通過上面的閱讀和准備工作,你已經大致知道自己要寫什麼樣的主題,按照什麼樣的結構去寫,那麼接下來該思考什麼樣的素材才是你所需要或欠缺的。

        邊想邊在紙上列出來,按照這些思路去找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最好多收集些吻合主題的故事案例,有切合的熱點新聞更好。

        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維》里強調,「事實無法形成信任,信任需要故事維系它——一個有意義的故事能激發人們對你的信任,希望你的建議確實能實現你的承諾,聽眾會重新燃起對你的希望。人們更重視他們自己得到的結論,他們只會相信真實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人們一旦將你的故事當成他們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強大力量。」

        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聽故事,將道理融於故事之中,讀者更易信服,而且比較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讀者。

        而且書評不是「干貨」的堆砌,善用故事講好道理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平常看到好的故事素材、新聞熱點可分門別類收藏起來,方便寫作應用。

        綜上所述,收集素材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標記書中的精彩內容,第二是收集需要的素材,補充查閱相關資料。

四. 寫初稿

        第三遍閱讀是回到書本上,重新閱讀那些觸動你的內容。比如劃線的句子段落,收集補充的案例素材、自己隨手寫下的靈感想法等等。

        閱讀的時候結合之前羅列的書評邏輯,將資料串聯起來,組合成一篇完整、有邏輯的文章。

        整個過程最好一氣呵成,把你想說的話按照一定的組織架構,有條不紊地寫出來。寫的過程中,盡量不要一邊寫一邊改,一股腦將你的想法記錄下來即可。

        如此,你才能及時把你想到的內容統統記錄下來,偶然迸發的靈感可能還會帶給你驚喜。如果一邊寫一邊修改,靈感很容易流失。

        所以,在寫初稿的時候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也別抱著完美主義的念頭。

        要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把你想寫的、想說的一一寫出來就好,盡情享受寫作的樂趣吧。

五. 修改

        傑克·倫敦說過:「任何作品的初稿都是臭狗屎。」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所以修改的步驟非常重要。

        建議寫完初稿後,將文章放置一兩天再回來修改。那時,你更能跳出當初寫作的情境,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來審查自己的文章,更能清晰客觀地判斷自己文章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寫完立馬修改,極容易陷入一種自己寫得很差或很好的狀態,比較主觀,修改的效果也不太好。

        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無法一下子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而修改給了我們接近完美的機會。

        修改時,可抱著「完美主義」的念頭,將文章不斷打磨成心目中的樣子。

        那麼修改到什麼程度才適合呢?改到我認為這已經是自己能寫出的最好水平,已經盡力了,實在改不動為止。

        知識變現時代,每個人既是讀者也是作者,想要成為寫作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正確且適合自己的方法持續性練習,甚至在練習的過程中獨創屬於自己的方法。

        就像《完全寫作指南》里說的那樣,「所謂習慣寫作,就是持續不斷地寫,永遠不要放棄,它終究會教你如何寫作。」

        優秀的人,都是將最簡單的方法練到極致,無招勝有招,趕快實踐起來吧!

真水無香整理記錄,僅用於學習交流!

⑷ 書評怎麼寫及範文

書評怎麼寫?書評,即評論並介紹書籍的文章,是以「書」為對象,實事求是的、有見識的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從而在作者、讀者和出版商之間構建信息交流的渠道。書評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書評怎麼寫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書評怎麼寫

要寫好一篇書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書評者必須首先對於文學的功能和其在社會上具有或應該具有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對作者創作動機要有所了解;再次,對各種文學體裁及其典型特徵要略知一二。

通俗地說,書評應該是評論者的主觀判斷與用來源於作品的客觀事實進行論證有機的統一。盡管書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主觀的反應,但如果他缺乏某種客觀性,那麼他就站不住腳。這種客觀性就來源於從作品中印證材料。

評論者應該公平對待作品的作者,沒有充分的事實做依據,是難於被人接受的;反過來,僅僅用作品中的事例堆砌而成的缺乏評論者鮮明觀點的書評不是真正意義的書評,充其量,那隻是一種讀書報告。因此,在書評中,論證是非常重要的。評論者應該對作品進行認真、細致的閱讀、思考和分析,要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那種印象或反應,並向讀者提供充分的證據以證實自己的觀點。

二、書評範文

《年輪網路日記》書評

捧起《年輪網路日記》,視線所及的幾個字,撥動心弦,琴音渺渺而來。我相信,沉默的心靈郁積得久了,是需要傾訴的快慰,需要聽眾的包圍。因為陌生,所以真實。每個人的悲歡,源自心靈深處的恣意流淌,打動我們的,唯有真情。

《年輪網路日記》真實地鐫刻了滿滿的愛與哀愁、痛並快樂、失落與收獲。悲歡離合有幾多,漸行漸遠漸無聲。只有文字,成了不敗的記憶。《年輪網路日記》一直在枕邊放著,只要有空我就會翻看,看看這些鮮活的記憶。曉薇對愛情的浪漫懷想,筆墨細膩;莫言悔的《第三者自白書》,字里行間的深愛終化無言;傾城,還有炎子,她們用愛劃過冰冷的網;紫玉冰凌的《女人的天空》,飄著淡淡的花香,成熟睿智的思想不僅僅是歲月打磨的功勞。

說到此,最讓我難以忘記的還是雨天夢晴。在這場文字的盛會上,她可謂是最讓人矚目的領舞者。一個遊走在婚姻邊緣的女人,對愛情、對婚姻有著怎樣獨到而深刻的領悟呢?然而每一次領悟,卻又都是如此的疼痛。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有了性關系的異性是不可分割的兩個個體的組合,性就像一紙不容反悔的合同,永遠牽和著雙方。而有了性關系的男女終生都會拘泥於這種身體的組合,為對方保留一定的私有空間。」對愛情的憧憬,盡管是曾經,現在讀來依然撼動人心。「如今,當我經歷了性和性的想像後,才知道性只是人的一種本能的需要而已,它有時和感情無關。」這種領悟,無關對錯。只是悲涼種種,盡在不言中。

「我將只是萎謝了。」張愛玲的句子,是有愛情的女人心底的道白;還有納蘭性德比秋夜還涼的詩詞:「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我們終將年華逝去,大多數女人都不敢再去奢談愛情。男人的懷抱,終究不是女人永遠的江湖。愛情予人甜蜜的想像,婚姻給人成長的元素。

《夏日秋水》,彷彿一曲《琵琶吟》,娓娓道來微微的心酸,卻又不乏對明天的希冀。蓮妮的《我忍你十天》,是很有個性的一章。一氣呵成,也不免讓我看得有些膽戰心驚,不知會做怎樣的演變。其實,婚姻是首兩人合彈的曲子,因為太長難免瑣碎,一方鬆懈則會雜音渺渺。愛,因為寬容和理解才得以被看見,才得以永恆。

矢兒的《牽手走過十年間》,讓我們看到幸福所在。如果說雨天夢晴筆下的婚姻是在如晦風雨中飄搖的玫瑰;蓮妮十天的忍受終於等來雲開,於是有了「幸福是咖啡里的糖,必須自己放;溫暖是心靈的血液,必須自己努力地壓縮釋放」的感悟,那麼矢兒的十年牽手不知道當中有沒有轟轟烈烈、生死離別的愛戀,後來大概就如涓涓細流一般,流失的多了,沉澱的東西也多了吧。

有的時候,愛到了深處,愛得太久了,就學會了寬容,生活諸多的無奈,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誰也沒有太多的精力讓愛變得那麼完美,給彼此一點空間,保持那份距離,愛或許會更美。愛情無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得牢越是容易失去自己,也容易失去彼此間應該保持的寬容。愛情,一如冬天取暖的刺蝟,離得太遠,會冷;靠得太近,會疼。

輕握著書卷,我開始憐惜起《年輪網路日記》中的女子了。

季羨林談人生書評

記得當時是單位每人發一本的,而且後來還開了分享會,我也談人生 。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季老總能用最簡單的話語把最深刻的道理講出來,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大家」啊!

在我這個年齡,談人生是否年輕了點?但不談人生,是否又似無志之流?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有資格來談人生,季老有,你有,他有,我也有。

我想,若季老他老人家還在世,若真的能看到我們七嘴八舌地談論人生,他一定是很贊迎的,尚不說我們談論的深與淺,但談了必比不談好,談完了,或多或少總會有收獲的。以我的閱歷來談人生,與季老比,自愧差悠遠。

但我必須談,談的目的不在於與誰比高低,比好壞,而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明白、更有目的,讓自己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

前段時間忽覺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於是常問自己:「我這一輩子到底想怎麼過活?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接著我給自己預設了一個壽終點(聽著有點可笑和可怕),把我這一輩子分成了幾個時間段,然後每個階段都訂了一個目標,當然這些目標並不一定切實可行,但我至少有了前進的方向。

再回頭看看這些目標,真正為自己享受所定的倒沒有,每個目標都充滿了他人與他物:有親人、有愛人、有所在的環境甚至有國家。才發現原來一個人的能量有這么大,很多因素都是牽牽扯扯地聯系著的,不再有絕對地單一。人的一生過得幸福與與否,心態很重要。

季老的平和與淡泊也感染了我,面對發生於周圍的種種,我也學會去坦然處之。放鬆、自然的心境讓我活得不再那麼累,而且竟能將自身的潛力挖掘。人首先選擇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要信任和喜歡自己的選擇》。女人往往喜歡比來比去,爭風吃醋,東家長西家短,可我卻天生對這個沒興趣,但可能同時了丟了很多「豐富的信息」,可我卻傻乎乎地滿足於此,因為我不想讓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擠滿大腦,而減少我思考的空間。

我們這一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還依然習慣於從別人的評價獲得對自己的肯定,尤其是名利,幾乎成了唯一的追求,其實所謂「名利」只是外部促進你成長的一種強化手段,可是卻被大家當成了唯一的目標,一切都為之所限,而忽視了最本質的東西——自我的成長。很多問題,當深陷其中時往往為其左右,不知所為,而當我們站在一定高度、一定角度時卻能如季老那般客觀冷靜地看待和處之。可見,為自己尋找自己人生的基點的確重要,這時,想起六一人愛說的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

又讀到季老「不完滿的人生」一章,這章應該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多看看 ,免得整天憤憤和失意於種種不完滿中。年輕的時候,總是對未來有著種種的憧憬,只要未來的時候未到,總會抱著一個完美的希望,追尋著自己完滿的人生。

而真實的現實一次次出現後,才發現生活中原來是交織著無數個不完滿的。才開始學著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從「完美主義」走向「不完美主義」,開始去學著心平氣和地看待甚至欣賞著各種不完美的事情和各個不完美的時刻,才理解了「完滿」與「不完滿」的可愛之處:所經歷的事情諸完滿,那末最終的人生卻不能稱得上完滿;如果走過的路中有不完滿,那你的人生才是真正完滿的人生。

理解了它,整理了心情,生活又變得趣味橫生。有一種笑看風雲的感覺,對於這種狀態,想到用「超然」來形容,不知是否適宜。很慶幸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讀到這樣一本好書,讓自己能深入思考人生。剛剛步入社會,坦認我自己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環境中因素繁雜,倘若沒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則容易隨波逐流。對自我人生目標的確定與分解離不開對自己的清楚認知和對環境的深入了解,堅韌是我的長處,多思則影響我前進,這點和季老有同感,思太多則會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容易在潛意識里產生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可能是由於在環境中沒有獲得安全感的緣故。縱橫分析,結合各方面現狀,擺正態度後,該輕松上陣了。

真正的人生不是談出來的,是走出來的。祝福所有人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完滿的完滿人生,此話聽來易解實難行,努力吧!

雅舍梁實秋書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題記

拜讀梁實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暫且不看《雅舍》,我們先看看劉禹錫要想表達什麼思想。

劉禹錫通過《陋室銘》表現的主題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歌頌,表達了作者淡泊明志、不為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懷著這樣的崇敬之情我繼續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講「雅舍」的特徵:簡陋,不能避風避雨,風雨來往無阻。此段作者在介紹木頭架子時,用了一個擬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使得雅舍的簡陋形象化、具體化。第二段主要講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邊的風景,還有客人來的話要上幾級階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訴說了雅舍的簡陋,可以與鄰居互通聲訊,特別是講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個生性樂觀之人。如果說前幾段都是講雅舍的基本特徵的話,這段講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細雨蒙蒙之雅舍,以其凝練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細雨蒙蒙,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圖,又通過雅舍陳設之簡,表達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把自己置身於世外,人便超然脫俗了,不為世事所累,這不是陶潛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雅趣嗎?「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當今時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現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質上的東西,精神上的東西也越來越物質化,利益化。再難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飽,居無求安」的雅緻,靈靜致遠、志存高遠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因此,當我們居於陋室,當我們身處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們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切苦難和幸運。不管幸福,不管困難;不論貧窮,不論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處,我們都懂得這是上天給我們生存的恩賜。我們再窮也不能窮到思想匱乏,再累不能累到只認識錢,再困難也不能難到泯滅了人性。

當我們不能感恩生活時,就想到一盞香茗,一副茶幾,一棟陋室。念天地之悠悠,唱一支贊歌給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們不論出生,不論富貧,只要有愛,我們就要淡泊明志,讓思想在陋室上優雅地縈繞著,隨著香茗飄到陽光的笑容里。

那陽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白領江湖》的書評

玉壺冰心的長篇職場小說《白領江湖》,講述的是五星級酒店財務小姐緹香職場起伏,絕境重生的動人故事。書的封面簡潔而時尚,這也恰好符合講究品味與細節美的酒店業。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職場,那就是你的江湖。」「江湖切磋拼實力,誰夠資格!」這樣頗有力度的封面語,也似乎在啟發著讀者,這其實是一本適合所有職場人閱讀的小說。

小說通過緹香和香港總監之間由互相賞識到最終相忘於江湖的結局,真實反映了現代職場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的微妙復雜的關系,也描寫了醉心工作的女白領們因此而不得不對家庭的忽視。對於緹香經歷挫折後的心態與重新煥發重出江湖的勇氣也做了細膩深刻的描寫,並對香港總監前後判若兩人的人性本質做了一定的剖析與揭示。

小說女主人公緹香,不同於以往所有職場小說的女主角。她真誠敬業,不擅心機,不屑潛規則的潔身自好的品質,卻沒有留住曾經一度對她欣賞有加的香港總監的目光。只因本性純良的緹香,不懂行走於波濤洶涌的職場江湖,除了努力,除了懂得對賞識自己的老闆感恩,還需要有一份審時度勢,逢凶化吉的技巧,才能免於被小人陷害的悲涼境地。

看了太多描寫職場幸運兒的小說,再看看這個不幸運的職場人緹香是怎樣自我反思,沖破失意的陰影,重出職場的,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更深刻也更親切更實用的感悟和啟發。

跋涉於紛紜職場的芸芸眾生,也許都難免會有失意落寞的時候,是從此怨天尤人一蹶不振,還是靜心思索得失,再戰江湖,《白領江湖》的女主人公緹香給出了很好的答案。失意的經歷帶給了她更加成熟的態度,更加干練的職業形象,更可貴的是,這樣完美的轉身,她沒有用失去自我來實現。如果說,職場角逐真的是沒有輸贏,只有浮沉,那麼,在浮沉中緹香所表現出來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既現實又務實的態度,可以稱得上是她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

這無疑是一本情意真摯,文筆清麗的職場小說,粉墨登場的職場眾生相,既讓人們見識了風雲變幻的職場凶險,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溫馨美好的職場情意。

這也是一本給人力量的職場小說,女主人公在紛繁復雜的職場紛爭中,依然保持玉潔冰清的美好品質;面對患得患失的虛情假意,卻還是執著於一份純真無悔的付出。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敢於反省的意識,笑看浮沉的心境,勇往直前的信念,幫助她迎來了職場上的又一個春天,也給了讀者們繼續拼搏職場,笑傲職場的信心和力量。

《撒哈拉的故事》書評

《撒哈拉的故事》大概算不上是什麼不朽的名著,頂多就是愛好旅行的作家出遊時的故事罷了,但這些文字中透露出三毛對世界的大愛和樂觀,卻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學習。

沙漠中的人們遠離文明生活因此粗魯、不明是非,有著許多讓我們不敢想像的惡習,但三毛並沒有遠離他們而是積極幫助他們,給鄰居家女孩治病,給游牧人帶止痛葯,教她們認字、讀書……

文章中最溫暖人心的莫過於三毛積極向上、永葆激情且永不褪色的生活態度了。沙漠中的生活枯燥單調,三毛像個魔術師一樣總能把家中裝點得清新美麗,門外黃沙漫天,家中雪白的牆壁,古色古香的書架,栩栩如生的石雕,三毛捧一本書細細品味。

三毛真是生活的藝術家!

還記得我們曾吶喊著不要變成年輕時最不想變成的模樣,不忘初心。一顆心漸漸被麻木占據,想一個機器人重復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抱怨、苦惱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青春的誓言不知跑哪去了。但只要我們心中存在一個三毛,那片沙漠,那種對生活的熱情,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或許我們不曾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過一個名喚三毛的女子,但我們卻可以在字里行間體會到幸福、溫暖、恬淡的感覺。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煮一杯咖啡,捧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微風拂面,咖啡香濃卻略帶苦澀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回憶拉著扯著心,將你帶回青春韶華,懵懵懂懂卻永不言敗,不諳世事卻對一切抱著最純粹的愛,心情歸於平靜,睜開眼,開始認真對待生活。

夕陽西下,沙漠被染成金黃,喧囂散去,化作最後的句號。

沙漠中的清泉還在靜靜流淌……

⑸ 如何寫出好的網路小說簡短書評

重點還是看大概的內容講的什麼,才好做一個簡短的書評。還要你知識面廣,看的書多,越能夠比較得出來,哪裡的問題和哪裡出彩的地方。
我是在湯圓創作里寫的小說,我有時候看見也有人在寫書評,可以來看看。

⑹ 小說書評如何寫

1。首先必須要了解你想要評論的小說,深讀
2。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也很重要,因為從中能夠找到一些寫作目的的影子
3。觀察作者的寫作手段,了解寫作方式
4。評論該小說的寫作風格
5。分析欣賞作者的文筆,文風等。
6。分析該小說的文學價值。
7。找出你覺得經典、有價值的片段加一闡述。
8。分析作者多人物刻畫的力度,對事件的描述
9。也可以把全文做個簡單的介紹
其實我個人認為把你想說的下出來就挺好的。有感而發最真實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