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資訊 » 速與寫小說

速與寫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6-15 13:48:25

① 如何才能提高寫小說的碼字速度

首先你要知道你要寫什麼,有大綱,有大思路,然後每寫一段章節寫一個小提綱,寫仔細點,包括什麼事情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人什麼時候出現,情節的走向等等。思路清晰是首要的。其次就是熟練了,剛寫小說的對造句成文都不熟練,這么么寫多了就好了,些小說就當說故事給別人聽,說多了自然也就出口成章了

② 寫言情小說有什麼技巧嗎求高手解答!!【速】!!

一、刻畫人物
偶們在看小說的時候,不自覺就會去找一個人來支持他,然後,就從這個角度,讓我們產生鳥共鳴,讓我們產生了跟著他高興悲傷的情緒起伏。所以,大家看,就算不懂乃的情節安排好不好,就算不明白乃的語言優美不優美,反正你的人物讓人產生代入感鳥,讓人跟著又哭又笑鳥,作品就有了成功的基楚鳥!
那麼,要怎麼樣刻畫一個人物咧?是不是把他弄得很帥很美很神秘很冷很酷的樣子?我發現很多人在這個地方走進誤區了,在自己的小說裡面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那個人的外貌,好像在文中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要先「隨風擺擺飄揚的銀發,從魅惑地暗夜般地眼眸中閃出冷冷地光,然後,拍死了一隻蚊子」諸如此類。
想要刻畫好人物,請乃回想下自己看文時,感動是從哪裡開始滴?是人物一出場一個漂亮的亮相就開始的嗎?反正我是不是。一開始的亮相,只是在心中產生一個對此人物的初步印象,以後在想像的時候有個相貌的參考,至於喜不喜歡這個人物,一開始基本沒產生,因為都還不知道他是正或邪,值不值得喜歡嘎!

所以,好的人物,漂亮的外貌可以有,但是千萬不要滿篇都是這樣子,因為那會限制乃的情節,限制對人物的深入刻畫。

那麼,什麼是對人物的深入刻畫咧?
這個,我的看法是,人物的靈魂。很抽象是不是。在刻畫人物的一開始,心中首先要設定出一個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然後在心裡想一下自己為蝦米喜歡或討厭一個人的具體原因(搞不清楚就去翻書,找個乃最討厭最喜歡的人來看,他到底是哪裡讓你如此憤慨/花痴滴?)。在設定自己的人物動作、表情、行事方式的時候,千萬不用自己的想法來判斷,對自己洗腦,用另一種思維方式,想想,這樣一個人物,他會干出什麼樣討厭OR可愛的事情來。
然後人物的基本動作、表情、行事方式出來,請乃在紙上寫下來,這篇文里每一個人物出場鳥幾次,說鳥哪些話?做這個干什麼咧?1、看下人物的特點出來了沒有?2、看下這個人物是不是純屬多餘?有必要寫他嗎?真的有必要寫他嗎?3、人物前後說話、做事風格是統一的嗎?如果是有意的不統一,那麼順便看下文中對這種轉變交代清楚了謬。
刻畫人物的方法:1、當然有外貌的描寫啦,但是切勿累贅;2、語言。生動的語言方式:有刻薄的;有酷酷的,有溫柔的,有幽默的,有樂天派的,有語言精練的,有唐僧的,有話中有話的,有小白的(千萬不要是一堆小白,汗)……在乃腦中盡量列舉、盡量列舉,寫到紙上,在寫上對話之前,把最適合某個人物的說法方式勾出來,大家不要雷同。關於這個,曾經有同學建議,給某個人物弄個口頭禪之類的,讓他的形象隨著口頭禪深入人心。這個很好嘎!但是,每個人排排隊散果果一人一句口頭禪,那就不必鳥!3、行為。行為的問題,其實已經涉及到情節了。注意:一般而言,對言情小說來說,情節永遠是為人物服務的。所以安排情節的時候,除了推動整個故事發展,還要不斷地展現人物的魅力,在情節推展的過程中,人物就不斷豐滿起來。

二、情節是王道
天使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情節是王道。王道哇同志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情節的四大任務:1、把那些雜亂無章的一大堆想法,觀察到的東西以及獲得的知識都串到一起。2、凸顯人物。3、負載小說的主題。不管乃是憤世嫉俗的、熱愛生活的、歌頌友情的……用情節說話,不要整一大堆自言自語!4、營造氛圍,引起讀者共鳴性情感和評價性情感。有的情節,是取材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瞬間讓人產生親切感,或者把人推入回憶,這個就是引發共鳴的關鍵。有的情節一方面展示人物之間的糾葛,一方面切合時代特徵,引起讀者的深入思考,這個也是共鳴。

提煉情節的方法:
1、依據主幹、充實血肉 。先劃一條粗線條,就是小說的主幹,大致情節的走向,比如:相遇————示愛——誤會——分手(這個是偶臨時亂編的哈,呵呵)。好,一篇小說的大致輪廓有了。然後根據主幹,仔細地設計怎麼樣的場景下相遇,怎麼樣愛上,怎麼樣示愛,怎麼樣誤會,怎麼樣分手,這個基本的布景。

2、改頭換面、更置關鍵。這個,其實是把自己先前設計的情節打散重來,對原來的基本結構看一遍,發現某個具體環節還不夠理想,散掉一些覺得太平的部分,留出空白。
3、移花接木、揉和綜合。另外想一個有關的人物、事件,整理出另一條故事線,把這個事件插入到之前設計好的主幹線當中去,將它們綜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4、依據情感,連綴片斷。為了增加情節的生動性和代入感,在設計情節的過程中把作者在生活中積累的生動細節,片斷豐富進去。
5、依據因果,環環推導。回頭審查自己設置的各個情節,它們之間是否有聯系,有聯系是什麼關聯,如果有因果關系的話,開始設計伏筆,就是不要直白地從頭介紹到尾,把原因若隱若現地放在前面,慢慢推導出結果。所以,有的情節片段,提供的是可能性、暗示性,用於鋪墊,供讀者回溯。
6、依據性格,推導揣測。最後,看看乃設計的情節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前提:心中有比較成熟的人物形象。然後,根據人物的性格,加上自己先前設置的社會背景啊等等外在因素,去推測猜想人物會怎麼做、做什麼,從而構思出作品的情節。人的性格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體,始終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斗爭,往往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瞬息萬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與程序,比起單純的因果邏輯更具有人物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三、安排短篇小說的結構
小說常見的結構形態有下面幾種:
一是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以事件的發生發展為結構線,小說的展開完全依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的發生往往表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鏈,承上起下,環環相扣,關系緊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將情節搓擰、顛倒,使讀者產生陌生感、驚奇感,但小說仍建築在一個相當完整的故事結構上。情節結構的展開一般有開頭、發展、高潮與結尾,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依據情節展開的線索,又可分為單線結構、雙線結構、三線結構。單線結構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線貫穿到底,情節單純,其間間或有轉折、曲折、升降等,但無論怎樣地變化、反復,情節線索總是單一的。雙線結構的特點是情節交叉或平行,一般說來,三條情節線索以上的結構,初學者不易把握。
二是散文結構
有人覺得情節小說太顯編造失真了,極力迴避那種奇妙的、戲劇性情節,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態來描寫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散文似的小說。散文式的結構摒棄了那種由發端、發展而推向高潮,然後下降到解決的情節模式,它沒有常見的緊張集中的情節,也不講懸念、扣人心弦的戲劇效果,看來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斷,彷彿與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明顯地表現"起"、"承"、"轉"、"合"。它像一棵樹,枝枝椏椏向各個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間,時空關系的設置很散。但仔細體會,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很有點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結構往往給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於它有意放棄了戲劇性的情節,有意淡化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直接的、明顯的因果關系,寫作的難度也就大一些。它放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需要寫得深、寫得美、寫得可信,寫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動聽。它雖然寫得開放、隨意,但不能失之混亂、鬆散,要有一種整體的有機性。

三是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又稱"意識流結構"、"情緒結構"、"心態結構"、"心理分析結構",是現代小說一種新興的結構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時空關系來安排結構。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動的流程來組織材料,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閃念、內心獨白、幻覺、夢境等內心活動連綴生活片斷。在這種結構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看不到了,內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時空代替了物理時空,生活場景、片斷、細節將主要地通過人物心靈屏幕展現。而這種展現,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躍,有時間的顛倒與空間的重疊,有時空的分解與重新組合。心理結構是心理小說所採用的主要結構方式,但又不同於心理小說。心理小說以人物心理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心理結構,有的側重於人物心理表現,有的側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
中國當代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與西方現代派"意識流"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技巧,也是有區別的。
從整體看,他們都以人物意識流動為小說的結構框架;現實場景的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意識流動的支撐點;時序的顛倒與溶合、自由聯想情節的跳躍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識獨白等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法。但現代派作家強調人物意識流動是非邏輯的、非理性的、瞬息萬變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意識流動是閃念性的,雜亂無章,互不關聯,像散布的彩點隱隱約約地閃爍,畫面感不強,讀來晦澀難解。中國作家描寫的意識流動,常常是回憶性的,情理性的,畫面相對完整,無數心理片斷的連綴往往構成完整的情節,反映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四是蒙太奇結構

蒙太奇是從電影里學來的手法,它和情節結構有相似之處,往往有一定的情節線索,但表現情節的手法不同。它的情節,常常以畫面感很強的"分鏡頭"
似的片斷,跳躍性的向前推進。片斷與片斷之間,干凈利索地省掉了過程性的交代。同時,它往往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錯地敘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生活片斷,通過一組一組"鏡頭"的組接,顯示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情節的連貫、推進。採用這種結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閃現主要情節,省略繁瑣的過程交代,節奏明快,視覺形象感強,穿插自然,變而不亂。但要掌握這種結構,必須熟悉電影藝術才行。

五是板塊結構

結構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情節板塊"構成。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作者描寫一個人物或景物後,往往把它放置在一邊,又去描寫另一個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統,有對相獨立的情節內容,形成了獨立的"情節板塊"。"板塊"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甚至舍棄了過渡性的語句,好像把完全不相乾的"板塊"前言不搭後語地直接組合在一起了。但讀完全篇,讀者可以由作品內在的無形的思想線索,把各個"單元"的內容聯接起來。如張石山的《互不關聯的四個故事》。這種結構也突破了由敘述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情節模式,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但處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長。寫作時要特別注意"情節板塊"之間的關系,既不要有直接的關聯,又不要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要處理好"情節板塊"的繁簡,不能把它寫成頭緒繁多的中篇。
在安排結構的時候,大家要做的事是: 對照上述結構,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當然也要是最適合自己的故事滴),來對自己的小說進一步潤色修改。

主要觀察角度有:
1、是不是結構失衡?一般來說,各個部分大致看來要比較平衡,不要出現頭大尾小的情況,也不宜出現突然中間很長很細節,而前後都簡略得不像話。對,該縮減的縮減,該分段的分段,該豐富的部分進一步思考豐富的可能。
2、是不是有張有弛。好的小說,應當是張弛有度滴,看下自己的文,是不是一直處於一種緊綳狀態,綳得人神經都要斷鳥?還是一直軟綿綿、拖沓的樣子?進行適當的調整。
3、把自己的結構簡化成簡單的幾句話,看看自己的結構,有沒有懸念和伏筆,有沒有因果關系的前後呼應,有沒有吸引人讀下去的東東?如果不是,考慮看看,是不是應當把有的敘述順序調整一下,或插入一些干擾因素?
最後,全篇自己的文,檢查語言風格,是否流暢。

以上是自己寫文的一點體會。淺見啊淺見 這個指導寫的過於專業化了,很多都不是指導「青春校園小說」的,而是文學理論范疇的了,有點文不對題的嫌疑。作為普及文學理論的教材來看還行啦……

關於校園文,我的感想是開篇要有意思,莫要抒情寫景太多。情節的選擇也要有意思,很多老橋段可以用,但是要注入新鮮的東東。比如一句很精巧的話,一個不一樣的敘述方式就會顯得新穎一點點。

關於撞車、失憶、死亡之類之類的情節沒有把握千萬表用,這些是葬送文文的大敵。

不管是暗戀、失戀還是熱戀都要寫的生動,最好用情節來烘托感情,而不是用一句話概括他們有多恩愛,或者被拋棄有多傷害。

文里要有沖突,有讓讀者意想不到、深受感染的東東,切莫開頭結尾一個調調,最後看完跟記日記一樣,而且是個「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吃了幾頓飯,去了哪玩,最後幾點回家」這樣的日記。

於是我也不曉得自己說了啥,就是一點點感想……

「開篇要有意思,莫要抒情寫景太多」

「文里要有沖突,有讓讀者意想不到、深受感染的東東」

「一句很精巧的話,一個不一樣的敘述方式就會顯得新穎一點點。

③ 寫小說的技巧和步驟(詳細一點)

一、准備工作
(1)創意。創意又稱靈感,寫小說是一件需要想像力的事兒,而且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好點子會在什麼時候迸發。所以你必須主動尋找靈感,記錄靈感。靈感不一定只能從書籍中尋找,電視節目、電影、甚至是一次博物館的參觀,都是靈感的源泉。仔細想想你生命中那些曾經給你靈感、困擾你、讓你好奇的事情,在回憶自身經歷的過程中你時常能夠得到很大啟發。
(2)選定小說類型。並不是每一篇小說都能清晰地分類的,但是考慮好你傾向於寫哪一類型的小說以及它的讀者群體仍然是有益處的。一旦選好大方向後,把這個類型里的主要作品都通讀一遍,對於如何構建這個類型的小說框架有個深入的了解。
(3)設定背景。一旦你決定了寫哪種類型(或多種類型)的小說,就要開始想像你的小說的背景。這背景並不僅僅意味著你的角色居住的某個城市,一整個虛構的宇宙空間都需要你來創造。你架構的背景將決定小說的感情基調,並影響你的角色將面臨的種種困境。
(4)創造角色。小說中最重要的角色也就是主角,他們應該具有充滿辨識度的個性和思維,主角要與其他角色要鮮明的區分開來,他們並不一定非要很討人喜歡,但一定要是現實中可能存在的某一種人的類型,這樣讀者才會對故事保持興趣,畢竟閱讀小說很大的快樂之一就是通過小說人物看到自己,並想像自己透過小說生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中。
(5)創造情節。無論哪種類型的小說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矛盾沖突,一個矛盾需要不斷地做鋪墊、增加張力,然後到達情節上的高潮,最後通過某種方式解決這個矛盾,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小說都有一個大團圓結局,更側重的是為角色的行為提供動機,為小說的後續發展中的轉變和寓意創造一個渠道。
(6)確定視角。通常小說都是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寫就的,當然,第二人稱或者多角度敘述方式都有。第一人稱就是以「我」的視角,也就是直接從主角的立場進行講述的;用得較少的第二人稱則是用「你(你們)」來指代讀者,告訴讀者作者本人正在做的事;第三人稱則是以局外人的視角描繪角色或場景的。對於什麼類型的小說適合哪一種敘事角度,並不存在統一的規律,不過如果你寫的是一部融合眾多角色的全景式小說,第三人稱或許能幫助你更換的掌控大局。
二、起草小說
(1)考慮編寫大綱。每一個小說家都有自己獨特的下筆方式,而先編寫出一個故事大綱是一個很好地組織想法、由點發展到面的方法,不過如果你是從中間部分寫起的,還沒有想好所有的細節——或者一點細節都還沒想過,就先別寫大綱了,你應該繼續尋找靈感、記錄點滴,直到你的素材已經累積足夠。擬出大綱以後,並不需要嚴格地遵守。
大綱的目的只是幫你開啟寫作的過程,用可視的方式呈現故事可能發展的方向。一旦你真正開始了,故事的走向在寫作過程中肯定會發生變化。有的時候大綱會在你已經完成了一兩次草稿之後開始發揮「奇效」,它能讓你對於小說的結構有個更深入的理解,告訴你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以及哪些值得擴充描寫哪些可以縮減。
(2)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日程表。要完成初稿的話,首先你要找到能便於你創作的時間點和地方,你可以固定在每天上午或晚上寫作,或者一整天連續不停地寫作,又或者把戰線拉長到每周只固定寫作三天,無論你給自己設置了怎樣的日程安排,你都不能隨意地在有靈感的時候就立刻著手寫起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因為你必須將寫作當成真正的工作一樣看待,並嚴格遵循規律的日程表,而不是隨性而寫。
(3)進行研究。具體需要進行的研究量則取決於你要寫的小說,確保你了解過、研究過,並且對於你的小說中的場景設置(例如背景文化、角色的所在地和時間點等等)了如指掌。比如說你要寫一部歷史小說,那麼了解獨立戰爭時期的相關背景肯定會讓你收獲頗豐,而如果你寫的是一部受自己高中生活而啟發的青春小說,那麼這些信息也許對你就沒什麼作用了。總而言之,不管你寫哪種小說都要事先做足研究,才會保證小說中出現的事件足夠精確可信。
(4)寫初稿。當你感覺已經准備充分了,就坐下來開啟寫作之旅吧!不要拘泥於語言的精緻與否——除了你沒有第二個人會讀這篇初稿的,所以不要帶任何約束地寫吧,初稿無需巨細靡遺——只要完成就好,不要有所保留,初稿中最粗糙的部分很可能在經過打磨後成為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三、修改小說
(1)一稿又一稿地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也許你會很幸運,只要改三次就完美了,又或者你需要改上20次才能讓小說看起來夠好,最重要的是把速度放慢,弄清楚你的作品怎樣才算好,什麼時候才算做好准備可以分享給別人閱讀——如果你分享得過早,你的創造力可能會就此打住。一旦你覺得已經修改足夠、可以繼續下一步了,你就可以進入到編輯的環節了。
(2)練習自己修改。當你終於寫出了讓自己滿意的一篇稿子,你就可以開始編輯了。你可以將與情節無關的片段或段落刪掉,將重復性的或者不通順的表達改掉,或者讓段落之間過渡得更久流暢。在初稿完成之後,你就不必每個句子都去改了——在定稿之後基本上所有表達都已經和初稿不同了。
(3)把作品展示給其他人看。從你完全信任的人開始,然後逐漸習慣讓別人讀你的作品的感覺。鑒於從愛你的體諒你的人那裡往往很難得到誠實的反饋,你可以考慮用以下方式獲取外部意見:寫作研討會、網友等。
(4)出版作品。許多新手作家都只是把他們的第一部小說當作一個學習體驗的過程,然而如果你對於自己的作品有足夠的信心,不妨帶著它去見出版人,你可以去傳統的出版印刷社,也可以找到電子圖書出版商,甚至可以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
經歷過以上三個階段,一篇小說就完成了,以下是一些寫作過程中的小技巧:
(1)如果你在推動故事發展方面遇到了瓶頸,不妨想像書中的主角正站在你身後,告訴你下一步他們准備怎麼做。
(2)創作一切你喜歡和著迷的東西(用你樂意的方式將它們呈現出來)。如果你是個科幻小說發燒友,那麼肯定對於歷史故事沒什麼興趣和熱情。
(3)在創作前、創作中、創作完成後都不要停止閱讀,尤其是閱讀相似類型和主題的書籍,你會因此受益匪淺的。
(4)有許多文檔應用(如錘子便簽、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等)可以裝在智能手機、iPod和平板上,這些應用能讓你隨時隨地記錄下腦海中的好想法,一些設備甚至支持文字處理器,可以讓你在外出時仍然能進行寫作。
(5)開始寫日記,多讀一些書,能夠提高你的寫作技巧。記住,如果你想改變什麼,做出改變。你的小說可能一開始寫的是中東戰爭,最後變成了高中校園里的困境,無論你是不是已經寫了一半了,這事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在動筆寫之前,一定要確保你真的仔細想清楚了要寫什麼。
(6)無論你當時如何地才思如泉湧,每天堅持只寫一頁。
(7)如果你在開發一個頗具現實主義的角色時遇到瓶頸,不妨在生活中時刻帶著他,你去上班、去雜貨店、去大賣場、或者走在大街上,想像你的角色在你的情景和環境下會有什麼反應,把他們會做的與你相同和與你不同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8)有時你的人物非常完美,擁有一切——除了一個好名字。
(9)作為作者想要拓寬眼界,你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看許多電影和電視節目,翻閱雜志,旅行,外出聚餐,和朋友聚會,探索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換句話說,你要用心生活。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靈感涌現。
(10)你對你的故事愛不釋手,別人說不定會嗤之以鼻。在將你的作品發給出版商之前,讓至少三四個值得信賴的可靠的朋友來讀一讀。記住先做好版權方面的工作,即使尚未完成。
(11)無論在寫作與否,都花點時間(或者花大量時間)聽聽音樂——尤其是能夠激發某種特殊的情緒、感覺、挑起你回憶的音樂。

④ 小小說的寫法和要領、 怎樣速成。

小小說的基本寫法
很多人寫小小說時,很容易把小小說寫成短篇或散文。
其實,寫小小說,只要掌握兩點就好了,那就是,意義和情節。
小小說作為一種文體,寫出的東西一定要有意義。就事論事不可以,它一定有人生的思考在裡面。這就是深度。『
小小說的基本寫法如下:
1,文筆簡潔,1800字即可,不要太長。
2,注重情節的曲折。講究一步一轉,引人入勝。
3,取材廣泛,但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我們身邊的人與事太多了,任何一個人,一個鄰居,一個親人,都有故事。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考與挖掘。從他的人生感覺到了什麼,這很重要。也就是說,小小說具有思想性,流水賬一樣記敘要不得。
4,不要寫成散文。新手和女作者都喜歡抒情,一寫就寫成散文式的,這不好。小小說就是小小說,它與散文是有區別的。這區別,就是小小說其實是個故事,是短劇,有劇情,有沖突,有曲折。
5,不要把小小說寫成短篇。
小小說限於篇幅,不能寫得太長。所謂字字珠璣,小小說沒有閑筆。所有的描寫都是為中心服務的。這中心,就是主題。所以,說女人漂亮,不要五官都泛泛道來,只說,眼前走過一個美女,就好了。這就是語言簡潔。即使描寫一個滄桑的老人的外貌,也只須兩,三句話就好了,不要起勁地描寫個沒完。
還有外界的景物,幾筆就好了,老是起勁地描寫,情節就會淡化,節奏就會減慢,影響讀者的閱讀熱情。
6,小小說是白描的藝術,要懂得留白。
如同白描繪畫,小小說寫一個人,只須勾勒他主要的人生經歷就好了,不要面面俱到,從他出生起寫起,多少文字也不夠,就太長了。一個人的人生,重要的過程說到,就很好了。
許多作者把小小說寫得很滿,惟恐讀者看不懂,什麼都說到,這就沒有回味的餘地了。畫家作畫都懂得留白,這樣的畫才有回味的餘地。畫得太滿,顯得雜亂。小小說就是淡雅的山水畫。但見深山處,余煙裊裊升。不見村姑喚,卻見晚霞紅。這就是意境。畫鄉人村居,不見得非要畫上房舍,田地,有一縷炊煙飄散在空中,意境就夠了。
7,關於結尾的轉折。
小小說講究壓著寫。一個秘密,到最後才揭開,是最好的。要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讓人感嘆,真是這樣,作者寫得真好,這就對了。
一眼看到底的東東是白開水,淡而無味。有味道的小小說一定有懸念,讓人願意往下看。結尾來一個合理的轉折,不要太誇張就行,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就是小小說魅力。它引你這么想,而結尾卻是那樣的,出乎意料卻又合情合理。
8,城市鄉村,皆可入文
常有人說,小小說好難寫,沒有題材。其實遍地都是題材。不信你問問看門的老大爺,他就有一生的故事誰也不知道的。你的鄰居,同事,朋友,親人,人人有故事,重在思考。一個人的人生,你該怎樣講述,給人以怎樣的啟發,那是你要表現與表達的。
9,小小說是語言藝術,不要太多書面語言
小小說是平民藝術,要讓老百姓愛看,語言上要優美,自然,親切,和氣。不要老用書面語言,跟領導做大報告似的,或者像外交家之間那樣客套,顯得生分,外道,生硬,冷僻。
小小說要讓人愛看,語言流暢,簡潔,親切,秀氣,就好了。又不讓你做報告,沒必要板著臉的。讀好的小小說,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就對了。
小小說是高雅藝術,親切,自然雖然好,可是不要走入下流。尤其是性方面的描寫,點到即止。狠命寫性,就沒必要。必要的性描寫,也是為主題服務的,不要喧賓奪主才好。
總之,文筆簡潔地講一個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1800字左右,這就是好的小小說了。

⑤ 業余網路小說作家平均更文速度每小時多少字

作為一個業余網路小說作者來說,一個小時最少也得寫2000字,因為低於兩千字那就代表你每天要想更新到4000字以上,拿到全勤獎的話你要更新幾個小時,而你又要上班,你沒有那麼多時間來寫,你每天能夠寫小說的時間最多也就兩個小時,寫的時間太長了,如果要上班的話會太累了。所以保證一個小時寫2000字是最基本的,怎樣提高寫作速度。你得鍛煉你的打字速度,同時和你的思維構思情節的速度跟上,並且達到完美的一致。甚至你構思小說的速度要比你打字的速度要快一些,這樣才能夠得到保證。

⑥ 怎麼寫小說

寫小說要具備小說的三要素: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側面描寫通常以他人或事物來反映該人物,又叫側面烘托。

小說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是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一般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

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3、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一部好的小說總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乏味。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作用是渲染故事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暗示社會環境、深化作品主題;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等作描寫,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內容題材

1、神話小說

藉助神話的表現形式或以神話為題材內容的小說,它起源於遠古時代原始先民的口頭創作,當時出現大量的「用想像或藉助想像力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遠古神話,實際上這就是人類創的神話小說。

2、武俠小說

也可稱為武打小說,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勵志小說。1930年李壽民開始在天津的《天風報》以還珠樓主為筆名連載長篇武俠小說《蜀山劍俠傳》,自此東南亞颳起了一股武俠風。

3、仙俠小說

仙俠的雛形與誕生,可以說起於武俠,卻更盛武俠。早在民國之前,武俠更具實,而還珠樓主引入虛後,後來作者則受之啟迪,半虛半實化,從而進入了一段百家爭鳴時期。

盡管武俠文化到後期,風格也是越來越向仙俠靠攏,這是一種嘗試性的創作,不過當時沒有受到其他武俠作者重視,以致仙與俠一直脫離,直到《靈仙俠世傳》的出現才正式的融合了仙俠。

4、偵探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指在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帶有足夠的線索讓讀者可以推理出結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說中的「偵探」來推導出結局的小說。發展早期是受西方影響,而出現《霍桑探案》,當代擺脫西方影響的作品是《游戲偵探集》的出現,而刑偵嚴格上不算入,因為刑偵無法批判現實,只是為了當權者服務。

5、探險小說

它是以各種不尋常的冒險事件為描寫的中心線索,主人公往往有不平凡的經歷、遭遇和挫折,情節緊張、沖突尖銳、場面驚險、內容離奇。西方比較盛行,國內《游險記》與《尋龍訣》的出現,也帶來了一點熱度。

6、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通常與軍事小說不分家,嚴格說歷史小說主要是以史實記錄為藍本,重新記述刻畫歷史人物和事件。網路上出現的歷史小說大多是使用中國古代歷史為背景的穿越類小說。

7、言情小說

包括很多,如後宮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園文等,以描述戀愛感情為主題。例如《唐伯虎不點秋香》《史上第一搞笑初戀》等。

8、科幻小說

是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進行幻想的小說,並非憑空捏造。

9、恐怖小說

以情節或者語言以達到讓讀者恐慌的目的。

10、玄幻小說

玄幻小說和科幻小說有很大區別,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大多更具東方特徵。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