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籍寫小說的女80後
❶ 上海80後女作家
姓名:韓寒
性別:男
身高: 174CM
生日:1982. 9. 23
星座:天秤座
國籍:中國
地域:中國大陸
學校:松江二中高一(10) 班
喜愛的歌手:張國榮、黃磊、朴樹、老狼
喜愛的MTV造型:《Rain》中的范曉萱
最想去的地方:拉薩、阿里
最愛困昌櫻看的報紙:《南方周末》、《青年報》
最愛吃的:很多、屬雜食類
愛去的網站:新浪,愛去看新聞
長住城市:北京
喜歡的寵物:狗與一動不動的東西,比如螺絲
喜歡的賽車品牌:三菱、寶馬、法拉利……
最欣賞的女優:松島楓
緋聞女友:徐靜蕾,金莎,達貝妮等
最認同的名人名言:要出名趁早——張愛玲
電子信箱所在網:Kali
現所在車隊:上海大眾333車隊
曾經所在車隊:北京極速 雲南紅河
韓寒的車:三菱LANCER EVOLUTION V
常穿的衣服:休閑運動型,口袋要多
原因:口袋多,可以放許多吃的。例如他的一條多袋工裝褲,他向我們介紹,上面兩個口袋,一個放方便麵,一個放麵包;下面兩個口袋,一個放飲料,另一個放吸管;身後的再放口香糖。
張悅然簡介
張悅然,女,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A組一等獎獲得者,「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理科。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2年被《萌芽》網站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歡迎女作家"。
張悅然是一個很有思維的女作家.她曾經在<楊讕訪談錄>里說.自己不想被"80後"等代名詞稱呼.
張悅然不同於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迅帆和求證,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說中,沒有了大多數「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種已經變成了時髦套路的憤世嫉俗,沒有了那種貧嘴饒舌和不著邊際的喧囂浮躁,沒有了那種僅僅在字面的意義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實還是一種學生腔調,而這一切,是與她思想的深度分不開的。她的思考,總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齡,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聖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准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悅然文章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相得益彰.
春樹,詩人、80後代表作家。以「殘酷青春」書寫中國新生代的經典,創造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奇跡。已出版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抬頭望見北斗星》等,主編《80後詩選》。
2004年2月,獲得第五屆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
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
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
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詩歌節。
2005年,接受《魯豫有約》節目訪談。
已出版《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抬頭望見北斗星》、《2條命》、《春樹四年》、《激情萬丈》等
澤嬰,原名劉佳沛,生於1983年除夕。出生地內蒙古。高中一年級退學,後學習於北京魯迅文學院,2002年考入天津某大學,又在大學二年級退學. 大學期間創辦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民間詩刊《赤》.出版有詩集《澤嬰的詩》(遠方出版社),長篇小說《荼縻》(人民文學出版社)。澤嬰是新時代年輕詩人的代表和典範,他的神秘氣質和極聚天賦的汪叢文學才華使他成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重點推薦的年輕作家,迅速進入大眾的視野。 代表作長篇小說《荼縻》(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現當代專業研究生在讀,2001年出版小說集《流浪歌手的情人》,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陶城裡的武士四四》,2004年出版長篇小說《女妖的眼睛》《夏天的倒塌》。
80後才氣作家.
2007年出版個人代表作《我該找誰去告別》,獲得好評.
李子悅的經歷實際是一個實力作家的路子,他沒有經過包括「新概念」在內的任何商業活動的炒作,是「清醒」和「實力」促使他最後的成名。在寫作上推崇卡爾唯諾,從李子悅的文字中可以察覺他始終透露著對世界外物的敏感,暗藏天才的靈氣。尤其一些「好玩的」小說在純文學雜志上屢有斬獲,同時也得到了讀者的喜愛。
純文學作品多發表於《當代》《青年文學》《文字客》》《美文》《雨花》《文學選刊》等,出版有《憂歡年代》、《青春漂流瓶》等青春合集,另有一些詩歌出版。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男,1982年4月出生於上海康橋,牧羊座。2004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我年輕時候的女朋友》、《螞蟻螞蟻》等。 現居上海。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❷ 如何評價80後女作家周嘉寧
前段時間讀周嘉寧的《基本美》,期間一直有久違的想寫書評的念頭。不是因為書有多好,而是猜答因悔碧為它幾乎集中了當下文學青年的寫作通病,令人不吐不快。周嘉寧是新概念走出來的一大批作者的典型代表,這些作者有想法,有思考,在西方文學的熏陶下有足夠優美流暢的文筆,但是之於寫作,總還是差了些什麼。無論是人物的塑造,情節的架構,都令人失望。在全書的八篇小說中,沒有一個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所有的人物都彷彿模糊的影子,穗前慧他們的性格毫無鮮明的特質,行為處事的風格更不帶有個人色彩,而都是相似的,都有作者的自我代入,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主觀臆測。
❸ 80後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80後著名女作家
(80後作家主要指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中國當代作家群體,人數眾多。
主要代表人物有韓寒、張悅然、郭敬明、顏歌、笛安、姚良、春樹、冷寧、劉一寒、安意如、徐小雯、蔣方舟等。其中以韓寒、郭敬明最具爭議性和代表性。)
張悅然
女,1982年出生,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作《櫻桃之遠》。
網上正在為張悅然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吵得不亦樂乎。按照某些媒體的說法,張悅然與郭敬明、韓寒、春樹、孫睿並稱為"80後5大偶像",但更多讀過《櫻桃之遠》的讀者卻認為這是對張悅然的侮辱。因為《櫻桃之遠》中那種隱秘、細膩的女性成長描寫,實在不是隨便一個美女都能寫出的。"玉女"張悅然成了"偶像"和"實力"的爭奪對象,這就充分說明了她今日之人氣。
春樹
女,1983年出生,高中輟學至今。代表作《北京娃娃》。
當初憤怒的"北京娃娃"如今在《時代周刊》上已經一臉無所謂。20多個國家的版稅使她終於不用為買一雙運動鞋而憤怒。還聽說她將要去美國簽名售書了。不管怎麼說,《時代周刊》救了這個在整個2001年都橫眉側目的小女孩,因為已經不再憤怒的她,自從《北京娃娃》之後就再也沒有當初的紅火了。
顏歌
1984年出生,就讀於四川大學。代表作《關河》
網上甚至傳出郭敬明的《幻城》是抄襲顏歌的XX作品。真是牆倒眾人推。不過因此也把一向默默無聞的顏歌給帶了出來。原來這個小女生也相當了得,同樣是新概念的一等獎,工人出版社還出版過她的小說集《馬爾馬各的櫻朵》。聽這名字,就小資得很。她的文字也是委婉得可以擰出水來的那種。我讀猶憐。顏歌低調。不然早出名了。
徐小雯
徐小雯原名 徐湘麗中國作家。80後女性情感作家。(1980年11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其間散文、隨筆、詩歌,散見於《青年文摘》《時代文學》《都市小說》以級各省,地(市)刊物,英文作品:《Who stole my love》
王虹虹
(1989-)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會員,廣東省東莞市青聯委員, 東莞市文學院首屆簽約作家。13歲開始文學創作,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媧娘與虹》、海天出版社出版長篇童話小說《湖娃》和短篇童話集《沉睡中 的小魚》、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中篇童話小說集《神狼林》,21世紀出版社出版長篇奇幻《三夢之一》,並在京、滬、穗等地多家報刊發表童話作品50餘篇 (部),出版、發表作品達一百二十多萬字,其童話作品受到廣大青少年喜愛,獲得全國性影響。
阿娜爾古麗
(1981-)女,她先後出版、刊發了長篇小說《吃飽穿暖娶老婆》、《官場中的女人》,中短篇小說集《大 山無語》、《小縣愚人》。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及中國台灣報刊上連續發表小說《魚刺的故事》、《冷梅》、《僵硬的微笑》、《大爺看你不想活了》、《望宣化》 等。
南飛雁
(1980-)祖籍河南唐河。2002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河南省委宣傳部首批簽約作家。出版有《冰藍世界》、《大路朝天》、《大學無煩惱》、《夢里不知身是客》等多部小說。榮獲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文聯 聯合舉辦的2002年度、2003年度河南省首屆五四文藝獎金獎。
莫小邪
(1981-)女,原名馬冬玲,祖籍北京。近年作品散見《青年文學》、《芙蓉》、《作品》、《都市小說》《芳草》《海峽》等。有多首詩 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被遺忘的經典》。2007年榮登中國80後實力作家榜。2009年榮登中國80後青年作家網路風雲榜。
❹ 想找些80後的作家
80後十大作家
NO.1
韓寒,生於1982年9月,上海人。80後著名作家,車手。已出版書籍2000年5月《三重門》、2000年8月《零下一度》、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飛馳》、2002年10月《毒》、2003年9月《通稿2003》、2004年9月《長安亂》、2005年2月文集《韓寒五年》作品有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日本版本。其中法國版本獲得法國2004年10月法國最暢銷圖書。
上榜理由:2008年4月韓寒出版了作為他出道十年最具代表性和紀念意義的作品《雜的文》。在5·12地震發生後,韓寒非常關心災區人民,趕赴災區做志願者救助被困災民,這體現了他高度的自覺性、人民性、正義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良知。
NO.2
張悅然,女,生於1982年。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先後在《收獲》、《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2008年11月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主編《鯉》系列主題書。
上榜理由:2008年11月,張悅然以散文《月圓之夜及其他》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這是繼80後詩人鄭小瓊之後,80後作家在人民文學獎上又一次亮相。80後作家無緣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曾引起外界的質疑,而此次人民文學獎獲獎名單上,張悅然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80後作家的成長。
NO.3
張悅然,女,生於1982年。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先後在《收獲》、《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2008年11月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主編《鯉》系列主題書。
上榜理由:2008年11月,張悅然以散文《月圓之夜及其他》獲得人民文學頒發的優秀散文獎,這是繼80後詩人鄭小瓊之後,80後作家在人民文學獎上又一次亮相。80後作家無緣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曾引起外界的質疑,而此次人民文學獎獲獎名單上,張悅然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80後作家的成長。
NO.3
郭敬明82年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高二高三連續獲第三、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但真正讓他一炮打響的是《幻城》,《幻城》從2003年月底上市後至12月,累計銷售84萬冊,據有關媒體報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國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也在新浪網與南方都市報等媒體聯合舉辦的「2003年度中華文學人物」評選活動中,被提名為「人氣最旺的作家」之一,與大作家王蒙、海岩排在一起,讓不少文學前輩望塵莫及。與此同時,在文學前輩和不少專家中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2003年3月27日,在鮮花和掌聲中,郭敬明又迎來了在上海大學專門為他舉辦的「《幻城》作品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有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上海作協副主席趙長天,著名作家葛紅兵等。為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生作品舉辦如此研討會,這在中國尚屬首次;更有甚者,在這時,他又被春風文藝出版社買斷了其在大學期間所創作品的首發權。一名尚不滿20歲的學生,在文壇上如此身價百萬,當今中國實屬罕見。
NO.4
遠觀,原名袁東峰,八十年代出生於河北承德。80後詩人,作家。有作品發表於《文學界》、《紅豆》、《詩歌月刊》、《詩選刊》等刊物以及《今天》、《中國新小說》等網路專題之中,03年至今有多部作品入選《當代詩選2001-2005》、《80後精品文集》等文集數十次。以鄉土散文和歇斯底里的小說為代表,代表作品《那些錯過的時光。小說集《迅速集合》,接受多家傳媒報道和轉載。
上榜理由:08年,他成功出版了散文集《那些錯過的時光》,然後又印刷了其短篇小說集《迅速集合》,這足以證明他是位80後少有的「多面作家」。
遠觀,原名袁東峰,八十年代出生於河北承德。80後詩人,作家。有作品發表於《文學界》、《紅豆》、《詩歌月刊》、《詩選刊》等刊物以及《今天》、《中國新小說》等網路專題之中,03年至今有多部作品入選《當代詩選2001-2005》、《80後精品文集》等文集數十次。以鄉土散文和歇斯底里的小說為代表,代表作品《那些錯過的時光。小說集《迅速集合》,接受多家傳媒報道和轉載。
上榜理由:08年,他成功出版了散文集《那些錯過的時光》,然後又印刷了其短篇小說集《迅速集合》,這足以證明他是位80後少有的「多面作家」。
NO.5
李傻傻,湖南人,原名蒲荔子,1981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80後代表作家之一,被稱為「少年沈從文」,《溫暖》和《80後作家排行》的主要作者之一,《錦瑟年華》華箏卷(青春散文)的主打作者,出版有《紅X》、《被當作鬼的人》、《李傻傻三年》等。
上榜理由:從《花城》雜志發表李傻傻的長篇小說《紅X》,到馬原將他推崇為「80後實力派5虎將之首」,再到榮登「羊城晚報」80後作家創作實力排行榜榜首,榮登《時代周刊》。
NO.6
李傻傻,湖南人,原名蒲荔子,1981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80後代表作家之一,被稱為「少年沈從文」,《溫暖》和《80後作家排行》的主要作者之一,《錦瑟年華》華箏卷(青春散文)的主打作者,出版有《紅X》、《被當作鬼的人》、《李傻傻三年》等。
上榜理由:從《花城》雜志發表李傻傻的長篇小說《紅X》,到馬原將他推崇為「80後實力派5虎將之首」,再到榮登「羊城晚報」80後作家創作實力排行榜榜首,榮登《時代周刊》。
NO.6
小飯,80後作家,1982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在《收獲》、《十月》、《萌芽》等期刊發表小說;先後為《青年報》、《外灘畫報》、《上海一周》等媒體開設專欄。曾獲《上海文學》「全國文學新人大賽」短篇小說獎;《青年文學》「文學新人獎」;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毒葯神童》、《螞蟻》、《愛近殺》等。主編有《成名——青年作家訪談錄》、《花火》(青春文學雜志)、《80後》。
上榜理由:小飯是80後最具實力的一位作家,他總是避開文壇的喧囂,堅持自己的創作。2008年1月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他的長篇小說《愛近殺》則更是他實力的又一次展示。
NO.7
春樹簡介
當下最引人注目的青春派美少女作家。1983年出生,北京人。2000年從北京某職高輟學,開始自由寫作。曾經在「高地音樂網」為捍衛詩歌的榮譽而與幾十人舌戰一周;曾經在「詩江湖」網站掀起巨大波瀾,其板磚被選入《南方周未》「板磚爬行榜」;曾經被「詩江湖」網站稱為最年輕的優秀詩人;曾經在北師大的詩歌朗誦會上怒斥眾多大學生和研究生;曾經……曾經的實在太多了,已經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已出版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等,主編《80後詩選》等。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詩歌節。春樹性格開朗、活潑,喜歡看電影、旅遊、和朋友聊天。最愛的樂隊:ANTI-FLAG;最愛的顏色:藍色;最喜歡的電影:格鬥俱樂部;最喜歡的作家:魯迅;最喜愛歌手:羅大佑。
NO.8
武俊,08年網路最受追捧的作家之一,也是10位中唯一的85後。關注武俊的作品是從新浪開始,那是他還在海外求學。看他的作品,一直以為他是一位已經而立之年的作家,誰知當時他大學還未畢業,令人大跌眼鏡。以其超現實的手法獨創一體,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睿智。
簡介:四川人,85年9月出生。04年高分考入綿中,06年考取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獎學金,就讀於土木環境工程學院,也是10人中有較高學歷的一員。高中時一篇《狼》文獲得了較大轟動,被譽為「血性」二字的典範文章。著名學者於觀鶴老師點評作者:作者是出生於85年後的新青年,相對於我們這 一輩,武俊顯得有些特立獨行。我們寫書,總是先寫短篇,再寫中篇,偶爾寫寫詩歌,最後才會創作長篇。而武俊則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獲得榮譽:2002年之前略。2002年「綿陽市青少年文學大賽一等獎」及「四川省青少年文學大賽」二等獎,2002,2003分獲「新芽杯」一、二等獎。2007年獲得新加坡第九屆「大專科文學獎」三等獎。在義安理工學院舉辦的「06年全島華文創作大賽」獲得第二名。曾多次在《綿陽晚報》、《青少年文摘》、《新芽》等報刊雜志發表文章。
代表作:《多米諾》,《東來東往》。
恭小兵,原名汪平,中文界「80後」概念首創者。恭小兵的成長充滿傳奇色彩。1982年生於安徽黃山,6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22歲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2004年9月至10月,連續出版《我們,我們——一場80後的盛宴》、《雲端以上,水面以下》、《無處可逃》以及《十少年作家批評書》。2004年入選天涯社區年度網路風雲人物,2006年獲騰訊網時代盛典「最具風格創新獎」,被媒體追捧為「80後」才子,網路超人氣寫手。然而,他最終選擇了從虛幻的網路世界走進現實,任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山市黃山區政協委員,黃山市黃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上榜理由:2008年1月,恭小兵與邢榮勤共同策劃主編出版了《旗·80後精品文叢》,這套精品文叢幾乎使全國的80實力作家全部出場。對以往的80後文集所疏漏的80作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拾遺。被新浪讀書頻道稱為「中國青春文學的檢閱」。
恭小兵,原名汪平,中文界「80後」概念首創者。恭小兵的成長充滿傳奇色彩。1982年生於安徽黃山,6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22歲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2004年9月至10月,連續出版《我們,我們——一場80後的盛宴》、《雲端以上,水面以下》、《無處可逃》以及《十少年作家批評書》。2004年入選天涯社區年度網路風雲人物,2006年獲騰訊網時代盛典「最具風格創新獎」,被媒體追捧為「80後」才子,網路超人氣寫手。然而,他最終選擇了從虛幻的網路世界走進現實,任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山市黃山區政協委員,黃山市黃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上榜理由:2008年1月,恭小兵與邢榮勤共同策劃主編出版了《旗·80後精品文叢》,這套精品文叢幾乎使全國的80實力作家全部出場。對以往的80後文集所疏漏的80作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拾遺。被新浪讀書頻道稱為「中國青春文學的檢閱」。
NO.10
許多餘,1983年生於皖西大別山金寨縣,原名付強。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星星》《讀者》等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成為第一個出版詩集的80後詩人。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上榜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
許多餘,1983年生於皖西大別山金寨縣,原名付強。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星星》《讀者》等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成為第一個出版詩集的80後詩人。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上榜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
獲得榮譽:2002年之前略。2002年「綿陽市青少年文學大賽一等獎」及「四川省青少年文學大賽」二等獎,2002,2003分獲「新芽杯」一、二等獎。2007年獲得新加坡第九屆「大專科文學獎」三等獎。在義安理工學院舉辦的「06年全島華文創作大賽」獲得第二名。曾多次在《綿陽晚報》、《青少年文摘》、《新芽》等報刊雜志發表文章。
代表作:《多米諾》,《東來東往》。
恭小兵,原名汪平,中文界「80後」概念首創者。恭小兵的成長充滿傳奇色彩。1982年生於安徽黃山,6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22歲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2004年9月至10月,連續出版《我們,我們——一場80後的盛宴》、《雲端以上,水面以下》、《無處可逃》以及《十少年作家批評書》。2004年入選天涯社區年度網路風雲人物,2006年獲騰訊網時代盛典「最具風格創新獎」,被媒體追捧為「80後」才子,網路超人氣寫手。然而,他最終選擇了從虛幻的網路世界走進現實,任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山市黃山區政協委員,黃山市黃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上榜理由:2008年1月,恭小兵與邢榮勤共同策劃主編出版了《旗·80後精品文叢》,這套精品文叢幾乎使全國的80實力作家全部出場。對以往的80後文集所疏漏的80作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拾遺。被新浪讀書頻道稱為「中國青春文學的檢閱」。
恭小兵,原名汪平,中文界「80後」概念首創者。恭小兵的成長充滿傳奇色彩。1982年生於安徽黃山,6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22歲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2004年9月至10月,連續出版《我們,我們——一場80後的盛宴》、《雲端以上,水面以下》、《無處可逃》以及《十少年作家批評書》。2004年入選天涯社區年度網路風雲人物,2006年獲騰訊網時代盛典「最具風格創新獎」,被媒體追捧為「80後」才子,網路超人氣寫手。然而,他最終選擇了從虛幻的網路世界走進現實,任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黃山市黃山區政協委員,黃山市黃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上榜理由:2008年1月,恭小兵與邢榮勤共同策劃主編出版了《旗·80後精品文叢》,這套精品文叢幾乎使全國的80實力作家全部出場。對以往的80後文集所疏漏的80作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拾遺。被新浪讀書頻道稱為「中國青春文學的檢閱」。
NO.10
許多餘,1983年生於皖西大別山金寨縣,原名付強。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星星》《讀者》等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成為第一個出版詩集的80後詩人。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上榜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
許多餘,1983年生於皖西大別山金寨縣,原名付強。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青年文學》《佛山文藝》《讀寫月報》《星星》《讀者》等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成為第一個出版詩集的80後詩人。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上榜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
❺ 寫言情小說的且最有影響力的80後作家有哪幾位
1、郭敬明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於四川自貢,中國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等雜志主編。
高中時期以「第四維」為筆名在網站榕樹下發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2003年,因玄幻小說《幻城》而被人們熟知和關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島」工作室,開始主編《島》系列雜志。
代表作品:《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
2、辛夷塢
辛夷塢,原名蔣春玲,1981年8月4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內地女作家,2004年畢業於廣西師范學院法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
代表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
3、樂小米
樂小米,原名紀偉娜,作家,生於山東省青島。
代表作品:《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青城》、《梧桐那麼傷》等。
4、顧漫
顧漫,1981年10月21日出生於江蘇宜興,畢業於南京審計大學。又名:泥泥媽、烏龜漫、戚采,以筆名「泥泥媽」專寫耽美。因為寫作很慢而被稱為「烏龜漫」。
代表作品:《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
5、明曉溪
明曉溪,當代著名女作家,武漢大學碩士。
代表作品:《旋風少女》、《明若曉溪》、《泡沫之夏》、《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❻ 80後作家排行榜
2012「80後作家財富榜」
1.郭敬明《愛與痛的邊緣》《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等;年收入2900萬。
2.孫睿《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朝三暮四》等;年收入800萬。
3.施晗《極地》《夢回千年》《追憶似水年華》等;年收入760萬。
4.張悅然《陶之隕》、《黑貓不睡》等。
5.韓寒《三重門》《毒》《零下一度》等。
6.步非煙《劍俠情緣》《武林客棧》等。
7.笛安《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等。
8.馬慧聰《綠色文叢》等。
9.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和《當時只道是尋常》等。
10.小飯《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等。
❼ 80後的作家有哪些
韓寒、郭敬明、張悅然、春樹、周嘉寧、小飯、李傻傻、孫睿、鄭曉瓊、安意如、劉衛東、張一一、曹立傑等 韓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中國職業拉力賽及場地賽車手、作家,《獨唱團》雜志主編攔叢者,並涉足音樂創作。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 1999年3月韓寒開始寫作小說《三重門》,出版後至今銷量已逾190萬多冊。現為上海大眾333 車隊職業賽車手。2010年4月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很多人願意稱呼他為80後的領軍人物,因為他是80後名氣最大的一位,也是80後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中國知名作家,暢銷小說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簡薯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最漫畫》主編。網名是「第四維」,讀者由此稱他「四維」或「小四」。中國大陸「80後」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2003年,因玄幻小說《幻城》而被人們熟知和關注。在2004年《福布斯》雜志中文版推出的「福布斯2004名人榜」鄭晌中,郭敬明首次登榜,排名第94位。2012年又被選入《福布斯》30歲以下創業者。代表作:《愛與痛的邊緣》《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臨界·爵跡》《爵跡風津道》
安意如,原名張莉,女,80後自由寫作者,1984年6月20日出生於安徽宣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005年9月,出版傳記文學《看張·愛玲畫語》。2006年8月,出版文學隨筆《人生若只如初見》和《當時只道是尋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學隨筆《思無邪——詩三百》。喜歡旅行,變換不同的城市居住。
資料給了幾個代表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