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小說代表作品中的主角
㈠ 元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品《鶯鶯傳》、《李娃傳》、《古鏡記》、《廣異記》、《柳氏傳》。
一、《鶯鶯傳》
唐代文學家元稹創作的一篇傳奇。這篇傳奇講述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故事。起始張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時發生兵亂,他出力救護了同寓寺中的遠房姨母鄭氏一家。在鄭氏的答謝宴上,張生對表妹鶯鶯一見傾心,婢女紅娘傳書,幾經反復,兩人終於花好月圓。
二、《李娃傳》
唐代文學家白行簡所創作的一篇傳奇(小說)。成書於唐代,收錄於《太平廣記》。《李娃傳》虛構了一個娼妓李娃與所愛士人滎陽公子歷經磨難,終於圓滿結合,並獲得很高榮耀的喜劇性結局,表現了作者對倡優女子的同情和品格的贊美,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
三、《古鏡記》
一篇古代傳奇小說。據唐代顧況《戴氏廣異記序》和《太平御覽》﹐作者當為王度。王度生卒年不詳。隋大業初為御史﹐大業八年 (612)兼著作郎。奉詔撰國史。九年﹐出兼芮城令。大業末寫作《隋書》稿未完成﹐約於唐武德初年去世。《古鏡記》載於《異聞集》,《太平廣記》也采仿鉛錄。
四、《廣異記》
唐代前期的中國志怪傳奇小說集,原書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專就其中所載人鬼情緣故事與六朝同類故事比較,論證廣異記雖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敘述轉趨曲折,人物形象細致,各方面技法都有進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脫離輔舉敬教動機,提升了小說創作意識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開發小說的新時代趣味。
五、《柳氏傳》
唐代文學家許堯佐創作的一篇傳奇小說,載於《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五。小說通過院遇、相得、避難、遭劫、團圓、奏本六備答好段故事,敘述了詩人韓翊和柳氏悲歡離合的遭遇,歌頌了他們對愛情的執著追求。
作品反映了在封建社會制度下婦女的不幸遭遇,同時也暴露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它以對比的表現手法,先寫男女主人公兩人相愛之深,又寫離亂中相思之苦,前後甜與苦、樂與悲互相映襯,形成強烈對照,突出表現了刻骨銘心的愛情。
㈡ 元稹和崔鶯鶯的故事
元稹與崔鶯鶯相慶歲識的那一年,元稹在山西做九品芝麻官,而崔鶯鶯則跟隨家人在路過山西永濟時遇到軍匪,出於善意,元稹和軍匪交涉保護了崔家的錢財和性命,元稹在崔家設宴答謝他時結識了崔家大小姐崔鶯鶯,兩人很快互生情愫並每天半夜進行幽會,其詩句「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寫的便是當時的幽會情境。
但好景不長,在崔家住了數月後元稹要奔赴長安參加吏部選拔考試,元稹與崔鶯鶯面臨分別,在元稹臨行的前一天,崔鶯鶯還強顏歡笑的送別元稹,元稹雖不舍但還是選擇離開。
不料選拔考試未中,元稹寄信與崔鶯鶯訴苦,崔鶯鶯回信道:保重身體,千萬珍重。元稹看完後得意洋洋的拿給眾人觀看,於是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樣一位痴情女子愛慕著元稹。
其後的兩年中,元稹與崔鶯鶯之間的感情剪不斷理還亂,直到元稹順利通過吏部的第二次選拔,才正式和崔鶯鶯提出分手,崔鶯鶯無奈的嫁給別人,元稹在得知她嫁為人婦後以「表哥」身份來到她的夫家相見,但被崔鶯鶯拒絕。這之後元稹便娶了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叢,後又娶過他人,崔鶯鶯只是他年少時的一場艷遇而已。
也許是受良心的譴責,也許是對初戀情人崔鶯鶯的難以忘懷,所以很多年以後,元稹以自己的初戀為原型,創作了傳奇小說《鶯鶯傳》,即後來《西廂記》的前身。
(2)元稹小說代表作品中的主角擴展閱讀
元稹,唐河南府東都洛陽(今屬河南)人,槐昌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
元稹家族久居東都洛陽世代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義端譽明睜,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為歧州參軍,祖父元悱官至南頓縣丞,父親元寬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長史。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韋叢,娶韋氏之前曾與一女子頗有私情,此女便是崔鶯鶯。關於崔鶯鶯,描寫較多的乃是元稹的《鶯鶯傳》(又叫《會真記》),《鶯鶯傳》則成為王實甫撰寫《西廂記》的藍本。
在《鶯鶯傳》里,元稹開篇這樣寫道:「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容」,張生游於蒲時,在軍人騷亂搶掠中保護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親,由此識得表妹崔鶯鶯。崔鶯鶯「垂鬟接黛,雙臉銷紅」的美麗,「顏色艷異,光輝動人」的俏麗讓張生頓生愛慕。
後來,在鶯鶯丫環紅娘的幫助下,張生與鶯鶯私會西廂下,成了雲雨。自此之後,鶯鶯「朝隱而出,暮隱而人」,與張生私會。《鶯鶯傳》里的張生其實就是元稹自己當年與崔鶯鶯的故事,張生為元稹自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