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長篇小說作品
㈠ 矛盾的長篇小說都有哪些啊
《子夜》、《蝕》三部曲(包括《幻滅》、《動搖》、《追求》)、《腐蝕》 、《虹》、《鍛煉》、《霜葉紅似二月花》、《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多角關系》
《子夜》出版於1933年6月,震動了中國文壇,瞿秋白把這一年稱為「子夜年」,可見它的影響之大。這部長篇圍繞著民族資本家吳蓀甫與買辦趙伯韜之間的尖銳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繪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廣闊畫面: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反動當局鎮壓和破壞人民的革命運動,帝國主義掮客的活動,中小民族工業被吞並,公債場上驚心動魄的鬥法,各色地主的行徑,資本家家庭內部的各種矛盾……通過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藝術地再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風雲,反映了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風貌。茅盾以《子夜》這部長篇傑作的創作,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子夜》初版印行之時1933年即引起強烈反響。瞿秋白曾撰文評論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一九三三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國貨年》歷史的發展證實了瞿秋白的預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薦十部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巨著時,便選擇了《子夜》,認為這是一部可以與《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媲美的傑作。
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一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斷片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茅盾認為吳宓的評論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的匠心」。
《蝕》描繪了大革命前後某些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生活經歷和思想動態。《林家鋪子》以林老闆經營的小店鋪的興衰沉浮為中心,多方面地描寫了林老闆與整個社會的聯系,闡釋了林家小店鋪的破產是整個工商業共同的前途的重要思想。《春蠶》通過農民老通寶一家人蠶花豐收,而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農民真正的出路,需在豐收之外去尋找。如同《子夜》一樣、《林家鋪子》和《春蠶》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會剖析小說。它們長期地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是供青少年學習的範文。《林家鋪子》和《子夜》還被拍成電影,在中國廣大城鄉引起強烈反響 。
文學史界近年來公認茅盾是中國社會剖析派小說的壇主。這一派來源於19世紀法國、俄國的現實主義小說,又同中國古典世態小說兩相結合。我們從《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里可以看得分明。這部寫於70年代並未經最後修飾的草稿,它的巴爾札克、托爾斯泰式的敘事,精細的環境與人物服飾描摹所流露的舊說部的筆趣,是再明顯不過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說,直至80年代現代派的先鋒小說興起,一種更偏於個人內心的新一代敘事風行於世。這並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紀絕大部分時間所充任的,也是這種「新興」作家的角色。繞開茅盾是不成的,試圖把一個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樣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學承傳是「積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對上一代「狂轟亂炸」,採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頭來你會發現手中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們永遠要為獲得現代知識的ABC 而繳納昂貴的「學費」。實際上,後現代派的作品與評論,並沒有把現代派的一切都掃盪干凈呀!現代派對寫實派也不像人們想的是掃地出門。我們今天讀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們「寓言」式的結構的同時,會覺得故事、環境、人物這些小說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潑潑地存在著,它們只會變形,而不會徹底消失。茅盾小說的意義正在這里。
㈡ 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是
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清代曹雪芹著、高鶚續(有爭議)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遲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頭記》《情僧錄》等。前族《紅樓夢》有731017個字。是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紅樓夢》描寫百年望族賈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展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社會面貌,在此背景下,以一塊無才補天的頑石幻化碼悔棚而成的賈寶玉為軸心,講述他經歷的人生故事。
㈢ 你認為被茅盾文學獎遺漏的優秀長篇小說有哪些
本人看過的當代長篇小說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自認為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說實話,我對矛盾文學獎的水準及客觀性不敢苟同(這一點,真要和豆瓣學習)。客觀的講,矛盾文學獎不乏頂級佳作:如《平凡的世界》(這些年,對這部作品爭議頗多,但我要說,不是矛盾文學獎給《平》抬高了價值,而是《平》給矛盾文學獎提高了榮譽)、《白鹿原》、《張居正》、《推拿》。但有些作品獲得長篇小說最高獎是嚴重的名不符實的。在這里我就不提名字了,畢竟不是什麼好話,留些臉面還是必須的。其實我一直覺得茅盾文學獎沒有充分體現出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的風范,而只是作協圈內人的一種權利 游戲 而已。那麼現在回到主題,有沒有優秀的長篇小說被茅盾文學獎遺漏呢?回答是肯定的,有,而且還不少。下面我就簡要的說幾部作品,以共大家參詳,拗誤之處,還請各位師友指正。一、唐浩明的《曾國藩》。這部作品無論題材和人物描寫都是具有重大突破性的,作品的客觀性、人物的豐滿程度都是之前的 歷史 小說所無法比擬的。二、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這部作品的篇幅、深度、廣度及 社會 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是二月河先生多年以來用心血寫成的作品,可以說是一部國寶級的長篇小說。三、孫皓輝的《大秦帝國》。這部作品比上面提到的兩部作品成書要晚很多年,所以整部作品的內涵及表現手法也更為豐富。它不僅高度還原了那段波瀾壯闊的 歷史 畫卷,同時還是對華夏原生態文明的尋找與追憶。四、都梁的《亮劍》。不客氣的講,這部作品沒獲矛盾文學獎就像《肖申克的救贖》沒獲奧斯卡一個性質。這幾乎是一部零差評作品,它的影響力就不用我多說了,我特別要說明的是這部作品創造了三個之最。一是最為豐滿的革命者形象;二是最為客觀表現抗戰的作品(這一點最為關鍵,那些年抗日神劇的泛濫簡直就是對英烈們的變相侮辱),但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不僅僅是客觀表現事實,它還在努力尋找和證明一種精神,那就是「亮劍精神」。三是這部作品開創了一種網路全書式的立體表現手法,從不同時代的 社會 狀況,人物的經歷背景,到戰爭的戰略戰術及武器知識。作者盡可能的將作品所觸及到的知識點精細化,讓讀者能更深入的體會和了解那個時代,單憑這一點,以往的戰爭作品就無法望其項背。說了這么多,有些人可能不會贊同我的說法,甚至嗤之以鼻。沒關系,這很好辦,咱們可以選出曾經獲過矛盾文學獎的同類題材作品拿來比較,甚至提交問答討論,這點我還是有底氣的。不是有那句話嗎:「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可太多了,列舉幾部曾經入圍,但沒評上的吧。
黃國榮的《鄉謠》、畢飛宇的《平原》、范小青的《女同志》、莫言的《檀香刑》、劉醒龍的《聖天門口》、劉慶邦的《遍地月光》等等。尤其是畢飛宇的《平原》,與茅獎失之交臂,實在可惜,還有黃國榮的《鄉謠》,也是部非常優秀的小說。
看過的幾部較好的《古船》《故鄉面和花朵》《水乳大地》《第二十幕》《北方城廓》《許三觀賣血記》《聖天門口》《農民帝國》《曾國藩》《張之洞》,感覺比有些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還好。
首先,茅盾文學獎評委也是由人組成的,不同的人就有不一樣的價值取向,同一部作品就會有不同的評判結果。所以,「遺漏」的問題是說不清楚的。
閻連科的《日光流年》
閻連科的《受活》
莫言的《豐乳肥臀》
莫言的《生死疲勞》
莫言的《檀香刑》
宗璞的《南渡記》
周大新的《第二十幕》
張煒的《古船》
柳建偉的《北方城郭》
余華的《活著》
張承志的《金牧場》
李佩甫的《羊的門》
李佩甫的《城的燈》
姜戎的《狼圖騰》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
李洱的《花腔》
劉慈欣的《三體》
楊志軍的《藏獒》
李銳的《無風之樹》
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
劉震雲的《故鄉面和花朵》
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
張抗抗的《隱形伴侶》
鐵凝的《玫瑰門》
關仁山的《麥河》
劉恆的《黑的雪》
閻真的《滄浪之水》
徐則臣的《耶路撒冷》
……
[贊][祈禱][玫瑰][贊][祈禱][玫瑰][贊][祈禱][玫瑰]
李佩茹的羊的門,宗璞的南渡記,馬原的上下都很平坦,
艷陽天,金光大道!
優秀長篇小說多矣,遺漏在所難免。世上一切文學獎無不如此!何獨茅獎?
個人感覺如下幾篇被遺漏了的好長篇小說
血色浪漫
㈣ 具有批判性的英國小說名著
法國:司 湯 達(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紅與黑》)
福 摟 拜(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
巴爾扎克(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高老頭》、《歐也妮·葛郎台》)
大 仲 馬(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
小 仲 馬(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茶花女》)
莫 泊 桑(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
左 拉(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萌芽》)
羅曼·羅蘭(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
英國:狄 更 斯(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雙城記》、《艱難時世》)
勃 郎 特(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簡·愛》)
肖 伯 納(代表作品是戲劇《華倫夫人的職業》)
哈 代(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大絲》)
俄國:普 希 金(代表作品是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萊蒙托夫(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當代英雄》)
果 戈 理(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死魂靈》、戲劇《欽差大臣》)
契 訶 夫(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說《變色龍》、《套中人》)
屠格涅夫(代表作品是長篇小說《父與子》、《前夜》)
托爾斯泰(代表作品長篇小說《復活》《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
㈤ 矛盾有什麼代表作
茅盾著有長篇小說《蝕》(包括《幻滅》、《動搖》、《追求》)、《虹》、《腐蝕》、《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霜葉紅似二月花》,短篇小說集《野薔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楊禮贊》、《速寫與隨筆》、《話匣子》、《印象·思想·回憶》、《炮火的洗禮》、《時間的記錄》,評論集《談最近的短篇小說》、《夜讀偶記》、《給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鼓吹續集》,話劇劇本《清明前後》,中短篇小說《路》、《三人行》、《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作品集《茅盾文集》、《茅盾選集》、《茅盾全集》。
生平事跡
㈥ 傑克倫敦的作品有哪些
1、《野性的呼喚》:《野性的呼喚》又名《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是作家傑克·倫敦於1903年發表的著名小說。故事敘述一名叫巴克的狗歷經磨難,最終回到自然的野生環境的故事。
《熱愛生命》傑克倫敦這是從所有東西中保留住的, 他們還活著並且還在顛簸,這場游戲的大部分將會贏得, 雖然骰子的金幣已經丟失。
㈦ 《平凡的世界》和《廢都》都是名著,誰的文學價值更高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漢族,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里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轟動全國。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