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的長篇小說被稱為儒林外史
㈠ <圍城>被稱為什麼
《圍城》被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豐富的一部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5]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㈡ 《圍城》這部作品被稱為「 」
《圍城》是錢鍾書的代表作,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說,被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這部作品有「文學」、「文化」、「哲學 」等意象。
圍城
《圍城》作者: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學者,有「文化昆侖」之稱。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5年留學牛津大學,1935年與楊絳結婚,有一女。曾任教於清華大學。他不僅是一位研究西方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成績卓著的學者,而且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個性的諷刺小說家,在四十年代就享譽文壇。 作品有《管錐編》、《談藝錄》、雜文集《寫在人生邊上》、中短篇小說集《人獸鬼》。著名小說《圍城》寫於1944-1946年,先後被譯成各國文字,得到非常高的評價。
1997年,中央電視台將錢鍾書的名著《圍城》搬上了屏幕,在10集的篇幅內演盡了作品的智慧與幽默,成為中國電視史上的一部精品。
編劇:孫雄飛 屠傅德
導演:黃蜀芹
主要演員:陳道明、葛優、李媛媛、呂麗萍、英達
楊絳女士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願望大都如此。
因由此意,故取名為《圍城》。《圍城》是一部有著極深的哲理性的書,文筆幽默諷刺、簡潔,還刻畫了許多有著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個個展現在讀者面前,揭露了虛榮、爭斗、嫉妒等劣性。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親眼目睹生活的細節和時間是怎樣把兩個人熱烈的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情吞噬掉的。我很害怕這樣的日子。婚姻究竟該如何定義呢?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小說閱讀:http://www.tianyabook.com/qianzhongshu/index.htm
《圍城》的妙處之一便是描繪了中國男人的劣根性,幫你打破對男性世界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集劣根性之大成者,首推方鴻漸。
方鴻漸是個善良人,可他的最大缺點便是優柔寡斷、毫無原則。而在現代社會,男人優柔寡斷、毫無原則便是致命傷。其他諸如趙辛楣、李梅亭、高校長之流,生活中不是沒有的,請敬而遠之。倒是幾個女孩子很有特點,蘇文紈甚不可愛,但仔細想想,搬到今天也就是一女強人;唐曉芙則甚為可愛,只可惜她不一定看得上方鴻漸這種男人;孫柔嘉卻是不甚可愛,有其心機深沉的一面,可這沒錯,對男人還能不多個心眼兒?
㈢ 錢鍾書《圍城》簡介
錢鍾書《圍城》簡介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如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圍城》簡介,希望能幫助到你。
錢鍾書《圍城》內容簡介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方鴻漸在歐洲游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
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錢鍾書《圍城》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其父是著名國學家錢基博,在父親的影響和督導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其後就讀於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在文學,國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1946年寫成並發表了長篇小說《圍城》,同年發表短篇小說《人·獸·鬼》。抗戰及解放以後,先後擔任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總纂、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外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務,主要進行翻譯和中國文學的研究,出版了《宋詩選注》《舊聞四篇》《七綴集》以及《管錐編》等學術著作。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於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這是作者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盡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是捏造的。」(楊絳《記錢鍾書與〈圍城〉》)比如方鴻漸取材於兩個親戚:一個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擂。但兩個人都沒有方鴻漸的經歷,倒是作者自己的經歷,比如出國留學、擔任大學教授,與作品有相合之處,作者可能從他們身上獲得了些啟示,但並不能對號入座。
小說問世之後,頗受歡迎,不到兩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後,一度絕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錢鍾書《圍城》人物介紹
在寫《人·獸·鬼》的時候,錢鍾書似乎還是著迷於諷刺嘲笑,著迷於妙語連珠,著迷於意蘊題旨,人物形象卻都還模模糊糊。而《圍城》則不然,不但有李梅亭、曹元朗、高松年、周經理、范小姐等寥寥勾勒幾筆卻給人深刻印象的漫畫式人物系列,更值得珍視的是方鴻漸和孫柔嘉這兩個獨特的人物。
方鴻漸
方鴻漸是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尷尬的。很多學者把他與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的形象聯系起來,但「多餘人」的悲劇在於思想上開始覺醒而缺乏行動的勇氣和歷史條件,而「圍城人」的悲劇在於他的庸常。「多餘人」會給人以時代的前衛和英雄的感覺,而「圍城人」卻跟我們一樣,作為普通人徒勞於找尋解脫或依附。
就像一無用處的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幾乎唯一的好男人一樣,方鴻漸也是《圍城》中最好的人——或許除掉唐曉芙。在整部小說里,只有一個唐曉芙,是純潔而可愛的。這是因為她對方鴻漸來說,還是虛無縹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她是一個幻象。而但凡有真實感的人,就都是可笑的、猥瑣的、虛榮的、卑鄙的。方鴻漸優於裡面的每一個人。我們知道,亂世是英雄或梟雄的天下,懦弱者是註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於事無補的方鴻漸,是註定要失敗的。方鴻漸的悲劇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結果和對比。
孫柔嘉
《圍城》人物譜里更有獨特意義的是孫柔嘉。這個怯生生的小女生,這個似乎沒有什麼主見的小女生,這個小鳥依人地交付方鴻漸照顧的小女生,卻是個最工於心計的人。這種既柔又嘉、卻暗自陰柔而且柔能克剛的人,就像一個甜蜜的圈套,卻掌控著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運,也掌控著方鴻漸的婚姻、生活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內涵的人物形象,中國道家文化中的所謂「陰柔」,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所謂「權謀」,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在錢鍾書之前,甚至之後,似乎還沒有人寫出來過。但她不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具有全部復雜性的人,當她掌控一切後,婚姻、生活和命運,卻又似乎全都失控了,這個轉折表達了另一個層面的「圍城」困境,也使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概括這個人,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說不盡的一樣,她也是說不盡的。
蘇文紈
蘇文紈之名可引謝惠連的《雪賦》:「憑雲升降,從風飄零,素因孤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此詩正注釋蘇文紈在小說中的際遇,空有蘇小妹才名及法國博士帽,卻淪落到先與方鴻漸諸人玩愛情與智力的雙重遊戲,待理想破碎,容顏漸老時草草下嫁,及至為人婦時,又誘惑趙辛媚與之發生私情,演繹了一出人生鬧劇。她工於心計,喜歡男人簇擁在自己周圍,男人之間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賞玩味並從中得到所謂的愛情的滿足。偽潔與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註定是媚俗的。
唐曉芙
唐曉芙之名,大約來自《楚辭·九歌》。詩中「湘君」一節唱到:「采薛荔兮水中,攀芙蓉兮木末。」唐曉芙純真天然,恰似「出水芙蓉」,她與方鴻漸同屬理想青年,是方的最愛。但她偏執於女性徹底解放,竟要求「佔領愛人整個生命」,方鴻漸也窺破她「不化妝便是心中沒有男人」的私心偏見,於是兩人誤會不斷、喜悲更迭,方鴻漸最終不能隨他心願。可憐一對進步戀人,雙雙為理想所眈。唐曉芙縱是滿腹詩書也枉然,到頭來連婚姻都虛無縹緲。
錢鍾書《圍城》作品章節簡介
長篇小說《圍城》共分九章,大體可以劃做四個單元。
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個單元,寫方鴻漸在上海和家鄉 (江南某縣) 的生活情景,以寫上海為主。在這個單元中,方鴻漸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佔了重要的分量。蘇文紈的傾心相與和方鴻漸的.另有所歡,使他們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戲。暴露了蘇文紈官宦小姐矜持自負、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對鏡花水月的尷尬相,也暴露了方鴻漸紈絝子弟優柔寡斷、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華相。圍繞著他們,作者還寫了十里洋場社交生活的各種人物,在美國人花旗洋行里做買辦、喜歡人們喚他Jimmy的張吉民,外表時髦、骨子裡守舊的董斜川,「對雌雄性別,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學家褚慎明,滿肚子不老實、自我標榜是「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鴻漸當做情敵、枉費了心思的趙辛楣,甚至還有生得漂亮、頭腦乖巧的唐曉芙等等,他們都在作者筆下顯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他們宴飲會客、談詩論文以及各種應酬交際是那樣的內心空虛、百無聊賴以及庸俗不堪,這種生活不會培植健康的愛情,更不會培植健康的理想,本身就是一個有待沖破的「圍城」。
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個單元,是「過渡性」或「銜接性」的。在這個單元中,在個人生活上分別吃了敗仗的方鴻漸和趙辛楣,從「愛情」牢籠中沖了出來,他們由假想的情敵變為真正的摯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閭大學謀事。作者在這一單元里,還為下一單元的鬧劇准備了新角色:未來三閭大學的訓導長李梅亭,副教授顧爾謙和青年助教孫柔嘉。他們和方、趙結伴由滬啟航南下,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小社會」。發生在這個「小社會」里的種種矛盾困擾和嬉戲調侃,以及沿途的所見所聞,構成了小說所描繪的現實主義畫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
第六、七章是第三個單元,主要描寫三閭大學里的明爭暗鬥。上自校長、訓導長、各系主任,下至職員、學生、甚至還有家屬,都捲入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人事糾紛。職業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見不得人的謠諑誹謗、陰謀詭計,一時間三閭大學成了競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學者文士粉墨登場,他們之中有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狗彘不知的半舊遺老,也有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酒色之徒的偽君子,也有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意在結黨自固、終於自蹈覆轍的阿木林;有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總之,活躍在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雖然用不著再把八股文當做敲門磚,卻都扯起一面自認為是最漂亮的旗幟,將真面目掩蓋起來,施出周身解數去追求新的晉身之階,彷彿自然界的動物蒙上保護色,追求自身的發展一樣。自然,他們之中也還有沒耗盡兩肩正氣的某些較好的人物,如雖則荒唐、孟浪,到底還有一些責任感的方鴻漸、趙辛楣,嬌弱深沉、很有心計的孫柔嘉等等。這些人物,或像方鴻漸,不失為「可造之才」,或像趙辛楣,終竟有一技之長;或像孫柔嘉,是思慮周密、深藏韜略的女中強者──他們在好的社會里,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里,由於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倒像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那樣,讓社會的惰力抵消掉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第八、九章是第四個單元。方鴻漸和孫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動的結合,加以失業造成的對於前途的焦慮,使他們婚後不斷發生爭吵。這種爭吵在返滬途中還較為單純,定居上海後,由於雙方家庭和親族的介入,矛盾更復雜了;在婆媳、翁婿、妯娌、親朋、乃至主僕之間,一度曾發生了一系列齟齬和糾紛。最後,方、孫的矛盾終因前者辭去報館資料室主任而面臨再次失業時激化了。方鴻漸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家解體,他再次沖出一個「圍城」,又來到一個「圍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慶當官的趙辛楣謀取職業,這肯定也是一條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說在一陣老式自鳴鍾的「當、當……」聲中結束。像過去一切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他描寫的生活本身,「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錢鍾書《圍城》作品鑒賞簡介
語言風格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善用比喻
《圍城》中的妙喻有三種,一是真實的寫景寫事物的形象比喻,讀來令人舒暢,感覺恰到好處。二是抽象的思維和感覺運用具體的物象來比喻,或者反行之,讀來讓人覺得新奇,玄妙。第三種是利用喻體和本體在價值等級上的強烈反差邏輯性,達到對對象的嘲諷貶抑,使作品更顯詼諧、幽默。
開篇一段中「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陽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著酡紅。」這一句話比喻與擬人混用了,整體流暢自然而不帶任何矯飾,這是第一種比喻,書中很是常見,又如五人赴三閭途中描寫「這雨愈下愈老成,水點貫串作絲,河面上像出了痘,無數麻瘢似的水渦,隨生隨滅息息不停,到雨線更密,又彷彿光滑的水面上在長毛。」「老成」用在雨上,可謂唯錢先生一人,用得好!雨絲密說水面上在「長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卻又恰到好處!
更常見的是第二種比喻,也是全書中的亮點。方鴻漸留洋歸來,「衣錦還鄉」頗為驚動了家鄉那個小小的縣城,先是報上登出新聞,繼則應邀回母校作關於「西洋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之影響及其檢討」的學術報告。在縣省立中學作演講時,鴻漸說只有鴉片和梅毒在中國社會里長存不滅,使記錄的女生「漲紅臉停筆不寫,彷彿聽了鴻漸的最後一句,處女的耳朵已經當眾喪失貞操」。耳朵失去貞操是因為耳朵進了污穢之言,這種換位的應用錢先生可謂爐火純青。
上述這個例子,變抽象為具體,採用了以虛為實的手法。書上還有一些語句變具體為抽象,將具體的感覺用抽象的物象來比喻。例如第一章中「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眼睛兩條斜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將眉眼間的距離比作離得遠了害相思病,真是妙極。
第三種比喻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關鍵在於他所用的喻體。喻體和本體間強烈的反差所形成的效果,實在令人嘆服。作者在嘲諷李梅亭時說他「臉上少了那副黑眼鏡,兩只大眼睛像剝掉殼的煮熟雞蛋」。眼睛與雞蛋,本無聯系,作者想常人所不能想,運用誇張的手法,貶諷了李梅亭,讓讀者對之產生厭惡之情。又挖苦他「本來像冬蟄的冷血動物,給顧先生當眾恭維的春氣入耳,蠕蠕欲活」,更突出了李梅亭的性格特點。
錢鍾書在他的《舊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學語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輔相成的兩個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愈多愈大,則相同之處愈烘托,分得愈開,則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對比喻藝術的精深研究,加之高超的想像力,使他能夠在小說中形成眾多脫口而出的比喻。
心理描寫
錢鍾書在《〈宋詩選注〉序》中說,文學作品應該「曲傳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而《圍城》就是他的理論的最好實踐。大部分成功的文學作品都一定有成功的心理描寫,但錢鍾書的心理描寫與眾不同,關鍵就在「曲傳」「未吐露」的心理,在方法上,一是以情節曲傳心理,並且調動一切表面看來無助或破壞那中心情景的瑣屑細節。如結尾一章,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後,正回家想消釋柔嘉的怨氣,柔嘉剛才正向姑媽講鴻漸的不是,害怕已被鴻漸偷聽到,方鴻漸其實並沒聽到,只得擺空城計:「你心裡明白,不用我說。」結果柔嘉心虛之下,說「本來不是說給你聽的,誰教你偷聽?」這就無異承認了她在「背後糟蹋」方鴻漸,結果正准備向妻子低頭的方鴻漸和一心想給丈夫找個好工作的孫柔嘉竟然越吵越厲害,終於走向「不離而散」,不歡而散。第二個常用方法是通過一系列的妙喻來曲傳人物的心理,如趙辛楣與方鴻漸初次見面,趙「傲兀地把他從頭到腳看一下,好像鴻漸是頁一覽而盡的大字幼稚園讀本」,充分傳達了趙對情敵方鴻漸的故作姿態的輕視,因為一來趙因為追求蘇小姐而確實在乎方,要給他一個下馬威,一來因為他知道方得了個克萊登假博士還在報紙上登廣告,確實看不起他。接下來「他的表情就彷彿鴻漸化為稀淡的空氣,眼睛裡沒有這人。……鴻漸真要覺得自己子虛烏有,像五更雞啼時的鬼影,或道家『視之不見,摶之不得』的真理了。」
以上的例子也顯示了錢鍾書的一大特點:博喻。我把博喻理解為兩層意思,一是在全書廣泛地使用妙喻,一是它的本來定義,即一個接一個的比喻紛至沓來,形容同一個事物。錢鍾書的博喻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時時與心理刻劃結合在一起,並且帶有深厚的學養,充滿了機智,如上舉例子中竟然以抽象的道家思想來形容一種心理感受。而機智與好辯及博喻結合在一起,集中地出現在方鴻漸為自己做錯的事辯護時,如他寫給唐曉芙、蘇小姐的信等。舉一個最簡單而微型的例子,趙辛楣稱方鴻漸為「同情兄」,因為同一個地方做事叫同事,同一個地方學習叫同學,而同一個情人,則叫同情。
《圍城》塑造的人物性格現實、典型,心理描寫的逼真、傳神以至於讀者們心靈感應;批判人性與文化,手法上幽默,精神內涵深刻。這些多得益於獨具匠心的比喻手法。比如,用火柴點車燈的一節「連劃了幾根火柴,只點的心裡的火直冒」(憑記憶,與原文或有個別字錯,下同);又如墳後的那扇門「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等等。諸如此類,妙語連珠,深入腦海,不僅記住這些佳句,更記住了這些佳句所敘述的人、事,以及這些人、事背後的深刻而廣袤的隱喻。
;㈣ 《圍城》又被稱為什麼
《圍城》又被稱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豐富的一部小說,也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作者開始創作於1944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製發行。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㈤ 錢鍾書《圍城》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平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一九四七年在上海首版發行,剛一出世便廣受歡迎,到一九四九年已發行三版。文學界對其評價甚高,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
《圍城》主要講述的是以方鴻漸為中心的中國新知識分子,在封建王朝滅亡之後,中國被迫地開放,並接收國外思想,在封建舊思想和進步新思潮的碰撞下,一大批中國青年選擇出國留學,期待回國後光宗耀祖,報效國家。但等他們學成歸來,面對的是一觸即發的中日戰爭,只好在顛簸流離的夾縫中求生存。
這本書描寫的是一副近代中國新知識分子的畫卷,針對各類人士對功名利祿的不同表現,諷刺了一批虛榮、狡詐、軟弱、無奈、庸常的知識分子形象。
第一次看《圍城》,還是十年前,那時尚在象牙塔里,讀完只覺得方鴻漸實在是個一無是處、說謊、輕浮、自欺欺人而又無立業之本的浪盪男人,可笑至極。如今工作多年,再讀竟然產生了一種同情、心疼方鴻漸這樣一個角色,繼而反思自身,乃至整個社會,如方鴻漸懦弱而平庸的人隨處可見,受盡領導的冷眼和無視,甚至因為不懂為人處世被同事們排斥,游離在集體之外,沒有強大的靠山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只能碌碌無為的活著。而那些精於處事、善於鑽營,甚至溜須拍馬、欺下瞞上的人卻混得如魚得水。楊絳曾為由陳道明、英達、呂麗萍、李媛媛、葛優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圍城》作序:「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這也是整本書的意義。
我們從學業、婚姻、工作三方面來分析,圍城是如何讓人想沖進去,又想逃離的:
一、學歷是敲門磚——但並不是你事業成功的保證
出國留學,如同一個五光十色的肥皂泡
方鴻漸資質平庸,大學期間,學不了土木工程,只好學些文科類專業,從社會學系轉哲學系,最後轉入中國文學系畢業。大四時,家裡定的包辦婚姻周小姐不幸早亡,聽父親的建議,給未來岳父周經理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慰唁信,周經理感其知禮,將女兒的彩禮和嫁妝一共2萬元,資助方鴻漸畢業後出國留學。方鴻漸在國外學國文博士,但在校期間生活懶散、荒蕪學業,四年中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第四年因為資金馬上用盡,計劃回國。可見,方鴻漸在學問上是沒有什麼追求的,包括出國,也是為了趕時髦,鍍金,因為沒有目標,生性懶散,最終學無所成。由於父親和岳父的督促,問是否取得博士文憑,希望他得「洋進士」,學成歸來,光宗耀祖,這時,他才意識到文憑的珍貴,於是慌不擇路,花了四十美元,買了一個假文憑,得以瞞天過海,順利回家。剛回老家幾天,就被父親的老友,省立中學的呂校長請他去給學生們做演講,方鴻漸推辭不掉,只好埋頭搜集演講材料,等上台後才發現演講稿不見了,只好現場隨機發揮。他的演講內容是西洋東西只有兩件在中國長存不滅,一件是鴉片、一件是梅毒。後被鄉鄰們嘲笑和傳播,留學回來的方家大兒子公開提倡抽煙狎妓,連之前想把女兒嫁他的人家都收回成命了。剛回國時自以為志酬意滿,而此時,只覺得:懦弱,渺小,職業不容易找,戀愛不容易成就。理想中的留學回國,好像地面的水,化氣升上天空,又變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著、說著。現在萬里回鄉,祖國的人海里,泡個大肥皂泡,未破時五光十色,經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方鴻漸錯把岳父給自己的資助當成他的平台,揮霍、不學無術、浪盪度日,在本該學習知識的時間選擇了安逸和放縱。以為回國就可以得到好工作,受到別人的崇拜和羨慕,沒想到最後,他只能先在岳父周先生的點金銀行上班,當個普通的小職員。學業如同一座城,包括上大學和出國留學,在外面的人覺得進城就是天之驕子,擠著頭皮往裡沖,而城裡的人卻覺得文憑如同一張廢紙,並無多大用處。學歷不等於能力,知識不等於智慧,學歷是敲門磚,但不是你事業成功的保證。混日子、拿文憑是不可能有所收獲的,只有虛心學習,真正掌握可立於世的本領,才是真正的學問。
二、戀愛結婚——和對方的優點談戀愛,和對方的缺點結婚
婚前婚後發現娶的不是一個人
方鴻漸和四個女人都產生了聯系,性感放盪的鮑小姐,學歷和家世都很好的蘇文紈,美麗聰穎的唐曉芙,表面柔弱的孫柔嘉。他一生最愛的是唐曉芙,但求而不得,因誤會失去,受傷害頗深。後來,在去三閭大學的旅途中,他遇見了孫柔嘉,初始只覺得她溫柔似水,人畜無害,與世無爭,每處理一件事情總要先徵求方鴻漸的意見,並帶給他一種聊得來的錯覺。他並不愛孫柔嘉,但卻一步步踏入孫柔嘉織好的圈套,稀里糊塗地就定親結婚了。婚後他才發覺,孫柔嘉有脾氣,獨立,還很有主見,和婚前那個柔弱的小女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兩人時常因生活中的一地雞毛而爭吵,吵完也沒個結果。雖然每次都是方鴻漸求和道歉,但他是有自尊的,「本事不大,脾氣不小」,傷到他的自尊,他就會觸底反彈,不會再主動求和。最後他和孫柔嘉關系破裂,是合是分雖是個開放的結局,但他並沒有找到和妻子相處的技巧,也不清楚婚姻的本質,兩人前途堪憂。
方鴻漸曾說過這么一段話:「現在想想結婚以前把戀愛看得那樣重,真是幼稚。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一個。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種追求、戀愛等等,全可以省掉。相識相愛的時候,雙方本相全收斂起來,到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
婚姻如同一個圍城,沒結婚的時候想進去,結婚了又想出來。方鴻漸喜歡唐曉芙的時候,很想踏入婚姻,如今娶了孫柔嘉,又想逃離。就算方鴻漸真的和唐曉芙結了婚,難保唐曉芙婚後不會變成另一個伶牙俐齒的孫柔嘉。婚姻是需要智慧的,學不會包容、體諒和感恩,是經營不好婚姻的。
三、工作事業——頻繁跳槽無以立業
如果沒有目標,沒有職業技能,工作只能四處碰壁。
方鴻漸第一份工作,是在岳父周經理的點金銀行上班,吃住都在岳父家裡,因為剛從國外留學回來,尚沒有更好的工作,作為暫時的落腳地。因為和丈母娘鬧矛盾,方鴻漸又不會道歉服軟,正好三閭大學給他發了邀請信函,周家待不下,銀行的工作也沒辦法做了,於是一氣之下收拾包裹回家。周經理為人處世還是很合體的,給他多結了四個月工資,讓他充當路費和暫時的花銷。接著他跳槽到三閭大學任教,是趙辛楣給他介紹的工作。因為在國外留學沒獲得學位,只是一個在國外浪盪的學生,高校長看在辛楣面子上,讓他做了副教授,開了他不低的工資。但因為看不慣校長,韓學愈以及李梅亭等虛偽投機的人,又沒有過硬的教學本領,沒有為人處世的智慧,最終被排擠,只教了半年,就成為全校唯一沒有續聘的老師。方鴻漸再次跳槽,仍然是趙辛楣給他介紹的,上海報館的工作,但因為上級領導王先生的辭職,他也盲目地離開,根據趙辛楣一封並不確定的信,決定辭職,投奔趙辛楣,以便留在重慶。方鴻漸一直很盲目,毫無目標,他沒有一技之長,所幸還有前岳父和好友趙辛楣的幫忙,才讓他在國難當頭,顛簸流離中還有不錯的收入,但他得罪了前岳父,那條路已經斷了。現在只有趙辛楣的幫忙,假若有一天,他把趙辛楣再得罪了,憑他敗落鄉紳兒子的家世,虛假的國外博士身份,以及不會為人處世的性格,都將不會有好結果。如果只是一味的得到又放棄,找到工作又辭職,而不會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那麼,方鴻漸仍然會像一隻無頭蒼蠅,沒有目標,四處碰壁,事業會越來越走下坡路。
最後小結
圍城不僅是對婚姻來說,對求學、工作亦如此。在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去。人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達到了目標,發現不過如此,這山望著那山高,再次想跳出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反反復復,無法滿足。
作家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因為沒得到,所以要不斷的追求,因為得到了,又產生了不滿足和厭煩。人的一生都在這種得到與失去的掙扎中度過,如同一座圍城,進與不進,出與不出,都是一種智慧,亦是人生。
㈥ 哪部現代小說被稱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
錢鍾書的《圍城》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小說深刻剖析和批判了國統區上層知識分子灰色的人生與卑瑣的靈魂,並真實反映了行將崩潰的舊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端。藝術上,心理描寫細膩,比喻新穎巧妙,語言幽默機警。
(6)錢鍾書的長篇小說被稱為儒林外史擴展閱讀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
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