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長篇小說評價
❶ 應怎樣評價中國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
時光悠悠,站在2000年的門檻上回首九十年代的文學創作,長篇小說無疑是其中的一道特別絢麗的風景。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不但呈現出百花齊放式的多元化創作角度,而且確實出現了一批藝術思想含量頗高的佳作。雖然九十代的長篇小說創作承載了八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的歷史意識,卻突破了像《新星》《古船》《活動變形人》《金牧場》等八十年代長篇佳作的「問題」視角,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敘述角度、敘述方式與手段都顯得豐富多彩,探索性的長篇創作也鋒芒畢露。
在一個很長的時間里,我一直關注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創作,可以說我一直漫遊在長篇小說所創造的精神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奇花異草讓我沉醉,也讓我領悟到生命的存在與價值。再回首時,我便以「一瞥」的形式寫下我對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觀感。也許它是偏頗的,但卻是我個人性的體驗與感受。
宗教題材寫作:由於漢語思想界對上帝隔膜已久,又缺乏對宗教的體驗與信仰。故宗教性的小說創作在中國一直闕如。直到張承志的《心靈史》的出現才填補了一個空白。事實上張承志的《大坂》《九座宮殿》《殘月》《黃泥小屋》甚至《西省暗殺考》,都是具有宗教情緒的優秀之作。而《心靈史》更是歷史、宗教、文學的互相融合,它樸素、雄渾、磅溥、激情澎湃,以巨大的震撼讓人敞開心靈,傾聽從俗界平庸的人生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傳來的聲音,這是為信仰犧牲和受難的聲音,是追求理想和人道、能抵達終極海岸的聲音。另外北村的《施洗的河》以「沉淪與救贖」的主題呼喚信仰與宗教的降臨。渴望聆聽神的聲音。宗教性的寫作在長篇小說創作中是一個另類,也許宗教離我們還很遠,很遠。
現實問題寫作:這是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寫作中最龐大的一群,如周梅森的《人間正道》系列三部,鄧一光的《我是太陽》、陸天明的《蒼天在上》、王躍文的《國畫》、張平的《十面埋伏》、柳建偉的《突出重圍》《北方城郭》等,雖然這些現實問題的寫作對現實生活、切入的角度較以前多變,不再僅僅局限於寫改革,而是表現生活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但由於其題材的局限與讀者的閱讀期待,此類小說往往高揚主旋律的創作大旗,描寫現實的表面,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流於膚淺。現實主義創作在根本上是一種批判現實的寫作,而不是美化現實。縱觀現實題材的長篇小說,似乎還缺少直面社會底層的優秀創作。
歷史傳奇寫作:在這個領域里,比較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有項小米的《英雄無語》、張笑天的《太平天國》、馮昭的《世紀之門》、劉斯奮的《白門柳》、唐浩明的《曾國藩》等。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對歷史的書寫走出了專寫起義農民的模式,唐浩明、二月河等一批作者大膽地將筆觸伸進帝王將相的天地。這並不是一般的寫作對象的轉移,它在深層突破了傳統意識形態中奴隸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而劉斯奮則更突破了「尋找歷史創造者」的思路,把目光投向了文人——歷史思考者,《白門柳》的深入開掘,使作品成為中國文人心靈史的浮雕。項小米的《英雄無語》是對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一個突破。它把筆觸深入到英雄的靈魂深處,通過對英雄人性的復雜描寫,體現了一種發人深思的「審父」意識。
文化、尋根寫作:尋根文學在八十年中期引起文壇的廣泛關注,進入九十年代,文化、尋根的長篇寫作方興未艾,代表作有韓少功的《馬橋詞典》、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土門》《高老莊》、張煒的《九月寓言》、阿來的《塵埃落定》、劉震雲的《故鄉面與花朵》、李佩甫的《羊的門》、王安憶的《長恨歌》、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史鐵生的《務虛筆記》等。
由於「馬橋之爭」,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引起了廣泛關注,但也因為「馬橋之爭」,評論家及讀者過多關注論爭官司的結果,而忽略了小說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創新。《馬橋詞典》利用一個個詞條組織歷史,樹碑立傳,這顯然是一個罕見的實驗。不難想到,在詞典與文學之間拋出一條聯結的索道,這需要不拘成規的想像力。可以說《馬橋詞典》向我們展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寬廣的視野和豐富的內心,同時也顯示了小說的可能性。陳忠實的《白鹿原》以重現歷史的雄心,想像出了一批活靈活現的人物和故事召回白鹿原上已逝的時光。賈平凹的《土門》脫離了作者一貫的對都市的隔膜、排斥和對鄉村的贊美、嚮往的情結,而對城市腐朽生存方式和鄉村保守心態進行理智的雙重批判。九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在文化尋根題材上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也可以說是成就最突出的。展現了多姿多彩的寫作方式及其廣闊無邊的豐富內蘊。
女性主義寫作:八十年代女作家的寫作是以男人視角,關注社會重大問題,從小說的內容上根本看不出女性獨有的特點。但到了九十年代,陳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一批女作家向男性文化和男性敘事模式發起強有力的挑戰。誕生了一批精緻的女性主義文本如《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林白)、《私人生活》(陳染)、《羽蛇》(徐小斌)等,女性作家們以其枝繁葉茂的語言,用一種打破男性單一線形邏輯的女性發散性思維的表現形式,描述出經由身體而感知的隱秘的女性生命體驗。一些特殊的表意代碼,諸如有關女性的自慰、自戀、鏡中之像、飛翔……等等也都在文本中凸顯,顯現出女性生命和話語的勃勃生機。可以說,女性主義創作是九十年代文壇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探索性寫作:「探索性寫作是一個歧義較多的詞,從某種角度上說韓少功的《馬橋詞典》也屬此類。本文論述的探索小說是曾維浩的《弒父》、閻連科的《日光流年》、童王一的《返祖》、東西的《耳光響亮》。《弒父》虛構了一個虛幻的故事,我們無法把現實生活作為參照的系數,無法調動我們自己的生活感受到閱讀中去體驗作品的思想內涵。我們很難用習慣的標准去判斷它的對錯、是非、正謬,平素正常的思維在閱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時時受到了作者不言而喻的陰擊。《日光流年》的寫作採用了時光倒流的新穎手法,使讀者在閱讀時體會到了作者創作手法的變化和獨具的匠心,讓人看到作為探索性的長篇小說在小說觀念的審美和層面,顯得別開生面。東西的《耳光響亮》其實是本土化的「嬉皮士小說」,由於寫作手法簡潔明快,使得青春和生活的氣息朴面而來,讓人回味再三。
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匆匆一瞥,必有遺珠之憾。尤其是以六種粗陋簡單的寫作形式來劃分豐富多彩的創作內容,無疑是一種冒險之旅。但在「冒險之旅「中卻蘊含了閱讀者的親身體驗與感受,或許也自有其價值吧。
❷ 中國十部頂級長篇小說
中國十部頂級長篇小說有:《平凡的世界》、《京華煙雲》、《古船》、《芙蓉鎮》、《白鹿原》、《駱駝祥子》、《倪煥之》、《鍾鼓樓》、《長恨歌》、《受活》。
1、《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
❸ 那些動輒上百萬字的小說,作者是如何堅持的
我想第一個讓作者堅持的動力就是收入上的提升。大家都知道那些動輒上百萬字的小說都是網路小說,跟普通的小說篇幅差異是很大的。普通小說20萬字以上就可以稱之為長篇小說了,而網路小說百萬字以上才能稱之為長篇小說,而且寫網路小說是沒有版權的,所以想要拿到稿費,只能先寫上30萬字讓讀者免費看,後面才能根據字數收費,因而字數越多賺得越多。
最後,可能還有一個偉大夢想的支撐,就是優秀的小說,有幾率會翻拍成電視劇,這樣的話既能讓你的作品讓更廣大的用戶所知曉,又可以收入一份不錯的版權費用,我想這可能是那些堅持了很久寫長篇網路小說作者的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標,類似於《知否》、《三生三世》系列。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都是做這一行的佼佼者,但是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❹ 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怎麼寫
對於網文小說來說,寫100萬字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也不代表有什麼成就感,一般網路小說最少得100萬次以上。那麼對於百萬字的小說到底怎麼寫呢?首先你得列好提綱,提綱非常重要,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完整的提綱,那麼你在寫的時候很容易寫跑題了。提綱至少要把你的主要的角色,主要的故事情節大致的梗概要列出來。然後在情節展開的時候,圍繞著主要的人物,主要的故事情節展開就行了,每天堅持寫幾千字100萬字,並不是什麼難事。
❺ 如何評價當今的網路小說
望採納,我最近在研究這個課題。
這是現在發展
網路文學被人指摘「湊字數」「流水賬」「情節雷同」「格調不高」,有人曾經戲言,網路文學在中國文學百花園中是「無名小卒」,難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今日網路文學網站星羅棋布,網路作者數以百萬計,年更新字數超過600億漢字,年長篇小說超過10萬部。」在中國作協副主席、網路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看來,網路文學正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人們的閱讀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不迴避問題才能更好發展
網路文學在成長中從來都是喜悅與痛苦相伴相生。
進入「IP」時代,網路文學所具有的附加價值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國內31家重點網站一共出版圖書5202種,一共改編電影515部、電視劇568部,改編游戲201部、動漫130部。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已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頑疾。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版權執法處處長趙傑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網路文學領域的侵權盜版比較嚴重,2014年盜版網路文學導致PC端付費損失40多億元,移動端損失30多億元。
「現在網路小說的盜版太猖獗了,基本上網路上稍微火一點兒的小說上網一搜索,會有無數的盜版網站讓讀者免費閱讀。」網路文學作家寇廣平(夢如洪荒)深受盜版之苦。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網路文學由草創時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與會專家指出,發展中出現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通過更加科學的管理、更為自覺的約束、更加嚴謹的制度,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令人欣喜的是,國家版權局日前也向社會公布了《關於加強網路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指出國家版權局要建立網路文學作品版權「黑白名單制度」
「降速、減數、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