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聽楊家將長篇小說

聽楊家將長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6-04 10:47:50

① 楊家將系列評書都有哪幾部

最早提及楊家將的是《趙匡胤演義》,裡面講的是趙匡胤收楊繼業父楊袞的鏈子錘,意在投宋,到後來趙匡胤被困,潘仁美去搬楊家將救駕,此時楊袞剛死,楊繼業和其長子完喪救駕。

再就是《楊家將全傳》,主要講楊繼業七狼八虎被潘仁美所害,楊六郎為帥平遼,到最後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楊文廣降生。

再有就是《呼家將》,主要講的是呼延丕顯被太師所害,全家被斬。呼延丕顯的兒子前往難過當了駙馬,欲班師進京,討回公道。其子呼延慶三進京城祭祖,被楊文廣所救。

再有就是《契丹蕭太後》、《岳飛傳》、《洪武大帝》中都有涉及楊家將及其後人。

(1)聽楊家將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系列故事,以演義、話本、戲劇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對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義,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等構成了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

楊家將演述北宋名將楊業一家世代抵抗遼(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書通過頌揚楊家世代忠勇衛國,前仆後繼的感人事跡,表現了愛國與賣國的忠奸斗爭。


書中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楊六郎大智大勇,寇天官多謀善斷,孟良粗中有細,焦贊義氣當先,任炳捨身救友,王強笑裡藏刀。書中文有寇準,武有楊延昭,相互配合,合情入理。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情節感人,真實可信。楊六郎與潘仁美、王強的忠奸斗爭,矛盾尖銳。

自稱「楊九郎」的喜劇人物楊星,出身寒微、敬慕忠良,憨厚中帶有幾分稚氣,幽默風趣,滑稽可愛,貫穿全書。「審潘洪」、「黑松林」、「雲南發配」、「耗牛陣」等回目,環環緊扣,十分精彩。

② 五虎平南後傳的楊家將系列的小說

楊家將故事在南宋就廣泛流傳。據《醉翁談錄》記載,南宋小說話本中就有《楊令公》、《五郎為僧》。元雜劇中有《謝天吾詐拆清風府》、《昊天塔孟良盜骨》,元明雜劇中有《八大王開詔救忠》、《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光贊活捉蕭天佑》。到了明代,出現了描寫楊家將故事的長篇小說《新編全像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即《楊家府演義》。明萬曆丙午三十四年(1606)年刊本,八卷五十八則。由「萬曆丙午長至日秦淮墨客」序,每卷卷首則題「秦淮墨客校閱,煙波釣叟參訂」。秦淮墨客為紀振倫,字春華,生平不詳,也不能確定他是否是書的作者。除此之外,尚有《全像按鑒演義南北兩宋志傳》,五十回,或為明熊大木作。《北宋志傳》與《楊家府演義》差別相當大。《北宋志傳》前十五回寫呼延贊的故事,《楊家府演義》里沒有。《北宋志傳》十六回至四十五回與《楊家府演義》第六則至四十則,故事輪廓雖然相同,但是具體情節與文字亦不相同。《北宋志傳》沒有楊文廣征南蠻故事,只寫到楊宗保被圍,十二寡婦征西,當時楊令婆(佘太君)、穆桂英均健在,而《楊家府演義》則是楊文廣被圍,十二寡婦征西,其時穆桂英已死,由楊宣娘掛帥。這兩部書,《楊家府演義》可能出現早於《北宋志傳》。
《楊家府演義》
《楊家府演義》反映的時間跨度很長,從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寫起,直到宋神宗止,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講述楊家祖孫五代對遼和西夏作戰的故事。包括楊令公撞死李陵碑,楊六郎鎮守三關,楊宗保大破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等。最後以楊懷玉率領全家赴太行山隱居作結。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只有少量於史有據,大部分故事特別是楊門女將都是子虛烏有。整部小說「七虛三實」,是一部英雄傳奇小說。
小說熱情歌頌了楊繼業子孫五代為保衛邊疆,前仆後繼,英勇殺敵的愛國熱情,特別是比較突出地描繪了楊門女將佘太君、穆桂英、楊宣娘等女英雄群像,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是不可多得的。
小說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忠君思想,「華尊夷卑」的大漢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思想,「權奸禍國」的思想混雜在一起。可以作三個層次進行分析。首先是封建文人傳統的忠君思想。強調對「聖上」要「誓死相報」,為君而死是死得其所。但是這種忠君思想又是和反對侵略、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的,忠於皇帝也是忠於國家,所以也具有進步性。第二,作者把一切壞事歸於「四夷」,甚至把它們說成是妖魔幻化的,無疑是卑視少數民族的大漢族主義的偏見,但是作者所揭露的遼和西夏的殘忍暴戾的行為又說明戰爭的正義性。第三,作者一方面強調要忠君,另一方面又相當清醒地揭露帝王的昏庸和姦臣的誤國。楊家將幾代都受到了奸臣的迫害。所以小說最後以贊許的態度,寫楊懷玉不願再為皇帝賣命,「舉家上太行」,「耕田種地,自食其力」的行為。
藝術方面,小說的總體水平不高,個別人物和故事比較精彩。部分情節描寫比較曲折生動。如楊業,從歷史記載看,是「業墜馬被擒」。「遂不食三日」而死。小說改寫成楊業陷入絕境,撞李陵碑自盡,更為壯烈。楊七郎為求救兵,被潘仁美設計亂箭射死,也不見於史書記載,充滿悲劇氣氛。整部小說基本上是把民間傳說故事雜湊連綴而成,內容龐雜不合情理,還有神魔鬥法荒唐可笑的情節,不少人物有始無終,故事有頭無尾,前後情節多有雷同。
《楊家府演義》思想藝術水平都不高,但影響卻極深遠。這大概是因為從宋元時代起,中國封建社會已逐步進入後期,大多數王朝都國勢衰微、外患頻繁,中國人民長期受到外族的侵略與壓迫,因而歌頌抗擊侵略,保家衛國的《楊家府演義》適應了社會需要,給倍受侵略蹂躪的老百姓一點心理的安慰,有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因而獲得了廣泛的讀者。更重要的是,《楊家府演義》提供的素材,為戲曲創作開辟了新天地。小說戲曲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使原來比較粗糙的作品日臻完美,成為藝術的珍品。
在《楊家府演義》的影響下,清代中葉產生了幾部小說。
《呼家將》,又名《說呼全傳》,十二卷四十回,作者不詳,現存最早的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書業堂刊本。卷首有乾隆四十四年滋林老人序。滋林老人是張溶,字默虞,生平不詳。《呼家將》寫大將呼延贊隨楊業征遼立功,加封忠孝王。其子呼延必顯承襲父職,娶楊業之女為妻,生子守勇、守信。呼延贊父子為了搭救落難的弱女和執行朝廷法制,得罪了丞相龐集,龐集串通其女、仁宗寵妃龐多花,唆使仁宗抄斬呼氏全家,建鐵丘墳,將呼延必顯夫妻倒葬在墳內。守勇、守信二人從地穴中逃脫,歷盡艱險,幸得到包拯、八賢王和佘太君、楊五郎等人救助,從西番借來援兵,打敗前來追捕的龐家兵將,報仇雪冤,呼延全家大團圓。
《萬花樓楊包狄演義》,又名《大宋楊家將、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義傳》,清李雨堂(西湖散人)撰,十四卷六十八回,是把狄青平西、包公斷案和楊家將故事揉合在一起,而以狄青故事為主的一部英雄傳奇小說。前面二十回是狄青出身傳,敘述狄青九歲時遇洪水與母失散,被峨眉山仙師王禪老組收為徒弟。七年後赴汴京尋母,與綠林好漢張忠、李義結為兄弟。他們在萬花樓飲酒時,遇到奸臣胡坤之子胡倫,引起爭斗,狄青將胡倫摔死。國丈龐洪之婿,兵部尚書孫秀與胡坤交情很深,逮捕狄青三人,幸好被包公開釋。正值西夏大舉進犯,楊宗保元帥告急,狄青在校場粉壁題詩述志,又被孫秀引為口實,下令斬首,幸而為汝南王鄭印所救,始免於一死。後來遇到狄太後之子潞花王趙璧,與姑母狄太後相認,從此成了御戚。在御前比武,斬了龐洪心腹大將王天化,取代王天化一品之職,因此與龐洪、孫秀再次結仇。從三十一回起至六十一回,敘述狄青與石玉送征衣到西部邊關,在楊宗保元帥指揮下,屢立戰功,又多次被龐、孫等陷害,幸得包公主持正義,才免於難。小說插入包公在陳州遇李宸妃,仁宗認母的故事,六十二回到六十八回,西夏再次進犯,楊宗保被混元錘打中喪身,形勢危急,狄青被加封為天下招討元帥,與石玉、張忠、李義、劉慶合稱五虎將,領兵西征,打敗西夏。番兵百花小姐在陣前愛上了楊宗保之子楊文廣,歸降宋朝。西夏稱臣請和。仁宗降旨,狄青與范仲淹之女完婚,楊文廣與百花公主結合,全書在喜慶氣氛中結束。小說的特點是將楊、包、狄的故事揉合,成為這些民間故事的集大成者,小說情節比較曲折生動,雖然頭緒紛繁,卻能整而不亂,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狄青、石玉等人都給讀者留下了較深印象。
《五虎平西前傳》,十四卷一百十二回,清嘉慶六年(1801)坊刻本,作者不詳。《五虎平西前傳》上與《萬花樓楊包狄演義》銜接,下啟《五虎平南後傳》,敘述以狄青為首的五虎將領兵征西遼,索取珍珠旗,並助包公鏟除奸相龐洪的故事。《五虎平南後傳》,六卷四十二回,現存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敘述五虎將平西歸來後,南蠻王儂智高反叛,狄青為首的五虎將征南受挫,張忠、劉慶回朝求救又遇奸臣孫振陷害,後仁宗派楊令公之媳王懷女掛帥南征,狄青之子狄龍、狄虎隨行,幾經曲折,終於平定叛亂,五虎班師回朝,孫振被斬首,眾將得到封賞。
還有一部《後宋慈雲走國全傳》,又名《後宋回龍傳》,凡八卷三十五回,較早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刊本,小說正接《五虎平南》之後,演述宋功臣高懷德之後高勇、狄青之子狄龍等人為了保護太子慈雲(即後來的宋徽宗),與右相龐思忠奸黨斗爭的故事。重點寫慈雲逃難走國的曲折經歷,意在褒揚忠良,貶斥奸佞。
從清乾隆四十四年到道光二年,這將近五十年的時間里,先後出現了以上五部小說,都是以楊、包、狄、呼等人的故事為題材,直接繼承《楊家府演義》的創作道路發展,具有許多共同點,第一,敘寫邊境戰爭與朝廷內的忠奸斗爭相結合,外御強敵與內除奸佞並重,在反對外族侵略的同時,著重揭露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朝政腐敗,政治黑暗。第二,小說情節互相模仿,公式化傾向嚴重。從《楊家府演義》中穆桂英與楊宗保在戰場上私結良緣開始,後來每一部小說都有這種情節,這其實是「公子落難,小姐養漢。狀元一點,百事消散」的情節模式的翻版。第三,英雄傳奇與公案、神魔小說的雜糅,清官斷案、神魔鬥法和英雄豪傑濟困扶危相結合。

③ 有沒有寫楊家將的小說

據元人羅燁在《醉翁談錄》中記述,南宋時已有話本《楊令公》、《五郎出家》及《青面獸楊志》三種。明人葉盛在《水東日記》一書中提到中篇小說《楊六使》。明代中期,產生了長篇小說《北宋志傳》和《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清代有《楊家府》、《兩狼山》、《北宋金槍倒馬傳》、《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楊文廣平南十八洞》等書。解放後又有改寫本《佘賽花》、《金沙灘》、《女將穆桂英》等小說問世。此外,還有一些小說中涉及楊家將及其後代。如《四游記》中,有「大破天門陣」的故事。《說呼全傳》、《萬花樓》、《五虎平南》、《五虎平西》中都有楊文廣。《水滸傳》中的楊志、《說岳全傳》中的楊再興也為楊門後代。《十粒金丹》又名《宋史奇書》,書中有楊門之女。最荒唐的是《小紅袍》一書,寫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書中也出現了天波府的楊令婆等人物。現將有本可查的小說書目,開列如下: 《楊家將演義》,寶文堂書店出版。根據明刊本《北宋志傳》校訂,全書共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 《楊家將演義》,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根據明刊本《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校訂。全書共五十八回,描寫了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楊懷玉五代英雄。 《佘賽花》,史果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敘楊繼業、佘賽花成親的故事。 《金沙灘》,史果編寫,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敘楊繼業父子抗遼的故事。 《兩狼山》,史果編寫,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敘楊繼業碰碑、楊七郎被害的故事。 《女將穆桂英》,史果編寫,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敘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故事。 《穆桂英全傳》,柳吟著,山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敘楊宗保、穆桂英及其子楊文廣的故事

④ 我想看楊家將的故事,請前輩推薦一本最好的

1 5 8 9 11 12 13 14 17 18 20 21 23 24 25 26 27是同一本書——或是兩本

市面上基本存在兩個不知名版本,
其一開篇第一回是「北漢主屏逐忠臣,呼延贊激烈報仇」,作者有時候寫熊大木,有時候寫佚名
其二的開篇第一回是「宋太祖受禪登基」,我手裡的是198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沒提到作者

2 4 7 10 15 16 22 28 我沒看過——不過懷疑其中一些有重復
6後續楊家將傳奇——我猜是看過的,只有書名太難猜測了,我看的是楊家將後傳,另外還有一本前傳
3 19 看過——不錯,推薦
另外推薦楊家將九代英雄傳、劉蘭芳評書的文字版、呼楊合兵、穆桂英全傳
我這還有一本少年彩圖版,是根據第一排一大串重復的書里的內容縮減的,編著是汪洋,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一部分是我的網站有在線閱讀,個別書已經做好了電子版下載

在網路首頁搜索楊家將就能看到了
天下神兵-楊家將壇

⑤ 那有MP3評書《楊家將》的下載地址

您可以到我 愛評書網看一下,楊家將的地址是http://www.5ips.net/ps/468.htm可以在線收聽也可以無限下載。

評書《楊家將》由劉蘭芳播講,是講史類的「袍帶書」,其中有些事實有史可查,有些則真假相摻。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一種是《北宋志傳》,後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跡;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勛,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游記》里的《東游記》中穿插了 「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後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征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現評書名家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即是此版。

⑥ 楊家將全傳

你好:我是楊家將文化研究員,也是楊家將的後裔!楊業三十九代孫!著名作者白夜與妻子沈穎通力合作歷時四年所著的的長篇歷史小說《楊家將全傳》,於1992年由中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四集。共計一百二十回,1297頁,原書定價22.5元!是楊家將小說很成功的一部!我非常喜歡! ---楊門忠烈

⑦ 劉蘭芳評書楊家將劉蘭芳評書楊家將誰有

劉蘭芳評書楊家將
楊家將全傳評書劉蘭芳單田芳,袁闊成,有聲小說,隋唐演義,水滸傳,薛家將,大明演義,三俠五義,呼家將,西遊記,岳飛傳,封神演義,楊家將全傳,鹿鼎記,紅樓夢,康熙大帝,曾國番,
評書《楊家將全傳》是祖國的文化遺產,凝結著歷代評書藝人的心血。 劉蘭芳的評書說演,聲音洪亮,神完氣足,干練中透著豪邁,很適合說演英雄人物與征戰故事。
劉蘭芳評書楊家將
評書《楊家將》是講史類的「袍帶書」,其中有些事實有史可查,有些則真假相摻。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劉蘭芳評書楊家將一種是《北宋志傳》,後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跡;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勛,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游記》里的《東游記》中穿插了 「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後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征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劉蘭芳評書楊家將至「天門陣」止,現評書名家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即是此版劉蘭芳評書楊家將
http://www.itshower.com/J/101215/3582806.html

⑧ 誰知道關於宋朝楊家將的小說啊不要歷史的資料

《春光燦爛楊家將》 《大宋之神箭無敵》 《賴皮楊家將》 《楊家將黑白雙道行》 《楊家將之我是楊十郎》《異界楊家將》 《情陷楊家將》 《楊家將傳》 《楊家將別傳》 《大宋楊家將》 《穿越時空之楊家將後裔》 《重生之楊家將》 《楊家將逝水邊城》

⑨ 楊家將的相關文學

源遠流長根又深,清白傳家素有名。
山西發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
文武公卿光是議,黔蜀威名震玉金。
識得楊家詩八句,才是楊家後留人。 楊家將抗遼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間流傳。南宋「說話」,便有《楊令公》、《五郎為僧》的名目。元雜劇中有《謝金吾詐拆清風府》、《吳天塔孟良盜骨》、《八大王開詔救忠臣》、《楊六郎私下三關》、《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贊活拿蕭天佑》等楊家將戲。明代中期以後,滿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內部奸臣當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了通俗小說《楊家府演義》、《北宋志傳》。《楊家府演義》全名是《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志傳》,其作者已無從考證。
《楊家將》主要講述楊繼業子孫五代,對遼和西夏英勇作戰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虛構的,比如:楊宗保、穆桂英,楊延郎、瓊娥公主,佘太君等。但,正是這些介於歷史、虛構之間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澤與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層次感和傳奇性,使得楊家將的故事數百年來,在民間廣泛流傳,並深深地紮根在老百姓的心裡。可喜的是,作品敢於沖破千百年來的封建束縛,大膽地描寫了廣大婦女在社會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十二寡婦破陣」、「穆桂英掛帥」、「佘太君點將」,等等。同時,作品也影射了當時戰爭的殘酷與罪孽:男人們作戰都紛紛死傷,只有依靠婦女去前赴後繼,何為家?何為國?和平是壓倒一切的真理! 《楊家將》正版有聲小說
作者:熊大木
導演:喻權傑
主播:陳兵
演播:李山、武術、顏夢雪、暴洪海 電影《楊門女將》的拍攝更是讓電影觀眾過足了戲癮。電影是根據民間傳說《十二寡婦征西》和揚劇《百歲掛帥》改編而成的。電影寫的是:天波府喜氣盈門,百歲老人佘太君正在為鎮守邊關的孫子楊宗保舉辦五十壽宴,從邊關回來的焦廷貴、孟懷源帶來了楊宗保陣亡的噩耗,立時壽堂變靈堂,楊門一時陷入悲痛之中,這時,朝廷畏懼強敵,意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憤,率領孀居的兒媳、孫媳和重孫子楊文廣等,駁斥了以王輝為首的主和派的謬見,在丞相寇準的支持下凜然掛帥,全家出征。年輕的楊文廣也立請出征替父報仇,其母穆桂英也願意兒子上陣,但祖母柴郡主卻擔心楊門只此獨子,不準前行。佘太君令她們母子比武,以定去留。校場比武中,楊文廣在七祖母的授意和母親的暗讓下,用梅花槍取勝,終隨軍去至邊關。陣前一仗,來犯的西夏王大敗,退回老營,憑借天險頑守,並設計欲將文廣誑進絕谷,以威脅楊家。其計為太君和桂英識破,她們根據楊宗保生前絕谷探道的遺言和馬夫張彪的陳述,證實葫蘆谷內確有棧道可以飛躍天險,奇襲敵營。於是穆桂英請求將計就計闖進谷去,太君允准,並將楊宗保的坐騎白龍馬贈給楊文廣,以壯其行。穆桂英母子、楊七娘率精銳小分隊闖進絕谷後,歷盡艱險幾經波折,終於在識途老馬的引導和采葯老人的幫助下,攀上棧道。此時,西夏王已將谷口圍攻住,揚言縱火,威脅佘太君。百歲老人不為所動。忽見敵營內火光沖天,知道桂英奇襲成功,遂率兵猛撲敵營,里外夾攻,全部殲滅西夏兵將。這部彩色戲曲藝術片在六十年代初曾經獲得百花獎。並成為中國京劇院的保留節目。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演的穆桂英掛帥成了中華民族戲曲史上一曲華彩樂章。排演此戲時,梅先生已是六十有五的高齡,但是舞台風采決不減當年。該戲作為梅先生生前創作的收山之作,一經演出便引起轟動,同時成為一出梅派的代表劇目。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應該數「捧印」一場。在這場戲里,最出彩的就是穆桂英掛帥前後兩種不同的復雜心理,「非是我臨國難袖手不問,見帥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楊家將捨身忘家把社稷定,凱歌還人受恩寵我添新墳……,所以她才」誓不為宋天子領兵上陣。但是經過佘老太君的「救兵救火古來訓,退敵不求加恩寵」的教育,特別是百歲老人的一句:你不掛帥我掛帥,你不領兵我領兵的發聾振聵的誓言後,最終激發出這位當年大破天門陣女英雄的豪情壯志,於是唱出了京劇的傳世之作的是[西皮散板]轉[快板]再轉[散板]成套唱腔。其中梅先生表演「捧印」時的身段美不勝收,大師是把一些大武生的身段化在了穆桂英身上,他擷取了武生楊小樓在《青石山》中關平「托印」的身段,吸收了《鐵籠山》姜維的觀星動作,又將《一箭仇》中史文恭的回庄使用的身段編成舞蹈,配以[九錘半]鑼鼓。使這十六句唱一氣呵成,緩時如小橋流水,急時如珠走玉盤。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的革新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移植、改編的傳統楊家將故事,如《金沙灘》、《天門陣》、《楊文廣征西》等等;一類是民間藝人新編的楊家將故事,如《四郎探母》、《牧虎關》、《楊八姐游春》,等等。傳統故事主要取材於《楊家將演義》和宮廷戲。這類劇目在搬演演義和宮廷戲故事的同時,無可避免地也接受了它們的思想影響,把忠君報國當作了戲的基本主題魯迅說過:「時勢屢更,人情日異於昔,久亦稍厭,漸生別流……其所以然者,即一緣文人或有憾於《紅樓》……一緣民心已不能於《水滸》……」,更何況護王保駕之類了。於是,楊家將戲的內容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從一味地表現忠勇逐漸轉向表現人的悲歡離合。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敘述楊家將戲演出情況時寫道:
近時所行之京戲中演其一門事跡者多,《李陵碑》之外/《四郎探母》/《穆柯寨》/《轅門斬子》/《雁門關》等各出,極受台下歡迎。
從這時列舉的劇目可以看出,舞台上流行的楊家將戲,表現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忠節故事,且「極受台下歡迎」。同時在當舞台上「男女戲」盛行的風氣影響下,楊家將的招親故事更是層出不窮。楊家門里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有一段浪漫故事。不僅傳統的招親戲(《余塘關》、《穆柯寨》等)大為流傳,而且象楊六郎招親這個在演義里只略提一筆的內容,也被敷衍成一出大戲(豫劇《狀元媒》,又名《傅楊爭親》)。甚至一些正面描寫兩國交鋒的武戲(《九龍峪》、《孤鸞陣》等),男女關系的描寫卻也佔了十之八、九。不管這些戲的思想內容有多大的差別,僅僅是題材的這一變化,已經露出以觀眾和藝人對舊題材的淡漠,反傳統的傾向始露端倪。
戲曲界的不少專家一直認為京劇《四郎探母》的「人情化」傾向是一種「獨反其道而行之」的「異己,思想滲透」。這並不符合事實。實際上,當時舞台上楊家將故事的演出,不僅題材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就連一部分傳統故事的內容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舊故事裡那此「忠肝義膽,爭光日月而震動乾坤」的英雄,被一個一個從天上拉回了人間。戲曲藝術家們在這些「懷赤心白意以報效天子」的忠臣良將血管里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使他們充滿了普通人的感情、慾望和弱點。借用「現代化」概念來說,就是英雄們被「非英雄化」了。
楊令公死節的故事,演義所著意表現的是英雄遭害、壯志難伸的憤慨。這從楊令公在李陵廟上題的可以看出來:其所以觸碑而死,也是因為「聖上遇我甚厚,實期捍邊討賊以仰答之,不意為奸臣所逼,而致王師敗績,我尚有何面目求活!」然而,在京劇《托兆碰碑》里,這種英雄末路的悲壯意境則由另一種凄楚動人的父子之情取代了。這出戲雖然保留了「令公碰碑」的傳統情節,但整個情調發生了質的變化。戲從楊七郎鬼魂「托兆」開始,引出楊令公「夢子」、「別子」、「望子」的動人情節。令公碰碑的動機也由「若被遼人生擒,受他恥辱,不如趁早死之為愈」的死節變成了由於「被困兩狼山,白日受飢餓,夜晚受風吹,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歸」的絕望。這出以唱為主的老生戲,幾乎完全是以聲樂來表現人物的。「盼姣兒不由人珠淚雙流」的成套「二黃」唱腔,一開始就表明了令公的心事,為整出戲奠定了基調。而作為「戲核兒」的大段「反二黃」更是通過追敘楊家八郎的不幸結局充分表現楊公公此時此刻的痛子之情。特別是兩個「我的兒啊!」的大腔,完全是人物的這種感情達到頂峰時痛苦的悲吟。如果說,傳統故事是通過「王師敗績」的後果來譴責潘仁美弄權的,那麼京劇便是以「一家人無有下梢」的家庭悲劇來揭露權臣的兇殘。後者的「人情化」傾向十分鮮明。
家們不僅背離傳統,大膽地表現人情,而且還利用舊故事來諷刺不近人情的人物。楊六郎斬子的故事,演義里並沒有表現楊延昭的無情。他的「囚禁」宗保也只是「恐其貪戀新婚而不用心破陣也」。11然而,京劇《轅門斬子》卻把楊延昭當作一個諷刺對象,諷刺了他的無情無義。實際上跟王法並不抵觸,但多少含有一點離經叛道的味道。在這樣的基礎上,新編楊家將故事的一些優秀代表,再現出了更加鮮明的「異端」傾向。它們以大膽的革新精神和人文主義的思想意識,對舊傳統進行了勇猛的沖擊。
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相似,《四郎探母》、《楊八姐游春》這些戲雖然取材於舊故事,利用了傳說中的人物和一部分情節,但進行了大量的發揮和脫胎換骨的改造,徹底擺脫了楊家將故事的「忠君報國」的傳統主題。在新編的故事裡,傳說中的楊家將形象也注入了新的血液。楊門女將不再因為忠君報國、效死疆場而被歌頌。《楊八姐游春》里敢於譏諷皇帝的佘太君,敢於提兵抗婚的八姐、九妹,都以她們的叛逆精神而光彩奪目。《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也以善良、爽直、多情、機智的性格區別於演義里那個「嫁夫隨夫」、三從四德的公主形象。
對於傳統故事裡的各種封建意識,新編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打破。一出《四郎探母》幾乎對傳統故事裡的封建正統觀念、大漢族主義情緒都作了否定。在傳統故事裡,征遼戰爭與鎮壓少數民族起義的征儂智高是相提並論的。這與《水滸》把征遼與征方臘相提並論一樣,實際上都是以宋朝為正統,把少數民族政權和農民起義看成「盜賊」。《四郎探母》卻能擺脫這種觀念的桎梏,敢於正視歷史,敢於提示宋遼之間「兩國不和常交戰」,「各為其主奪江山」的封建戰爭的實質。尤其是它從楊四郎被俘招親的情節生發開去,安排了蕭、楊兩家既是親家,又是敵人的戲劇性情節,通過楊四郎這條紐帶,使兩家同時陷進了戰爭所造成的不幸里。這樣的描寫,其意義已不只是一般化地揭露戰爭給個別家庭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而是反映了民族間的不和睦給兩個民族帶來的苦難。這表明了作者能夠跳出狹隘的民族偏見,對歷史作較為深刻的洞察。《四郎探母》所表現的中心內容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人情」。全劇一共三大段。第一段,探母的准備(坐宮、盜令),寫的是楊延輝的思母之情和夫妻間的恩怨;第二段,探母的過程(過關、巡營、見娘、哭堂),著力刻劃了楊家將生離死別的痛苦;第三段,探母的後果(回令),雖然夾雜了一些庸俗的科諢,但中心還是沒有離開骨肉之情。圍繞著赦、殺楊延輝的戲劇糾葛,展開的是人情與王法的沖突。最後是人情戰勝了王法。 《楊家將》田連元評書
楊家將演述北宋名將楊業一家世代抵抗遼(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書通過頌揚楊家世代忠勇衛國,前仆後繼的感人事跡,表現了愛國與賣國的忠奸斗爭。書中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楊六郎大智大勇,寇天官多謀善斷,孟良粗中有細,焦贊義氣當先,任炳捨身救友,王強笑裡藏刀。書中文有寇準,武有楊延昭,相互配合,合情入理。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情節感人,真實可信。楊六郎與潘仁美、王強的忠奸斗爭,矛盾尖銳。自稱「楊九郎」的喜劇人物楊星,出身寒微、敬慕忠良,憨厚中帶有幾分稚氣,幽默風趣,滑稽可愛,貫穿全書。「審潘洪」、「黑松林」、「雲南發配」、「耗牛陣」等回目,環環緊扣,十分精彩。
《楊家將》 是講史類的「袍帶書」,其中有些事實有史可查,有些則真假相摻。
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一種是《北宋志傳》,後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跡;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勛,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游記》里的《東游記》中穿插了「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後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
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征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六郎)、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有評書名家劉蘭芳的《楊家將全傳》(109回)與評書名家田連元的《楊家將》(102回)。 其中梅蘭芳以演「穆桂英掛帥」得以出名,說明其故事情節引人入勝。 各版本楊家將連環畫一覽:
《楊家將》:從「楊業歸宋」至「李陵碑」。朝花人美混版,4冊,60開,50年代出版。《楊家將》:從「楊業歸宋」至「智審潘仁美」。人民美術出版社,5冊,64開,81-83年出版。
《楊家將故事》:從「楊七郎打擂」至「大破天門陣」。河北美術出版社,21冊,64開,83年出版。
《楊家將演義》:從「呼延贊落草」至「十二寡婦凱歸」。福建人民出版社,22冊,64開,82-85年出版。
《楊家將故事》:從「楊業歸宋」至「十二寡婦征西」。北京出版社,12冊,60開,84年出版。
《北宋楊家將》:從「楊令公歸宋」至「穆桂英掛帥」。湖南美術出版社,8冊,64開,82年出版。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