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短篇小說
⑴ 高分求所有雨果獎短篇小說
1953年 長篇:《被毀滅的人》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954年 (未頒發) 1955年 長篇:《他們相當正確》 馬克·克里夫頓 弗蘭克·瑞雷 中篇:《達夫斯講述者》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阿拉瑪果沙》 艾里克·F.拉賽爾 1956年 長篇:《雙星》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探險隊》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說獎未頒發) 1958年 長篇:《大時代》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 A.戴維遜 1959年 長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那地獄邊緣的火車》 羅伯特·布羅赫 1960軍 長篇:《星船傘兵》 羅伯特·A·海因萊因 1961年 長篇:《為雷伯威茲而作的贊歌》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最長的航程》 波爾·安德森 1962年 長篇:《異鄉異客》 羅伯特·A·海因萊因 短篇:《溫室》 布賴恩·奧爾迪斯 1963年 長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龍大師》 傑克·范斯 1964年 長篇:《神秘的中繼站》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與國王們戰斗到底》 波爾·安德森 1965年 長篇:《流浪星》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戰士,不要問》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長篇:《……叫我康拉德》 羅傑·澤拉茲尼 《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 哈蘭·埃利森 1967年 長篇:《月亮是一個嚴厲的女人》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最後的城堡》 傑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長篇:《光之神》 羅傑·澤拉茲尼 長中篇:《維樂搜索》 安妮·麥卡芙瑞 《紫薪騎手》 菲利普·J·法瑪 短中篇:《打算滾動石頭》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我沒有嘴,但我要叫》 哈蘭·埃利森 1969年 長篇:《站在桑給巴爾》 約翰·布魯納 長中篇:《夜之翼》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肉體的分享》 波爾·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 哈蘭·埃利森 1970年 長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陰影之船》 弗里茲·雷伯 短篇:《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 撒繆爾·R·狄蘭尼 1971年 長篇:《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蘭克馬》 弗里茲·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奧多·斯特金 1972年 長篇:《到你散亂的軀體中去》 菲利普·J·法瑪 中篇:《空氣與黑暗的女王》 波爾·安德森 短篇:《不恆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長篇:《神們自己》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世界之詞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爾·安德森 短篇:《伊瑞馬水壩》 拉菲爾·A·拉弗蒂 《會見》 弗雷德里克·波爾 C·M·考恩布魯斯 1974年 長篇:《與拉瑪相會》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被插上插頭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鳥》 哈蘭·埃利森 短篇:《離開麥歐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長篇:《被剝奪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長中篇:《給莉婭的歌》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蘭格漢斯開始漂流》 哈蘭·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長篇:《永遠的戰爭》 喬·哈德曼 長中篇:《家是劊子手》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索爾的邊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則皮林》 弗里茲·雷伯 1977年 長篇:《遲暮鳥語》 凱特·威爾黑姆 長中篇:《通過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羅賓遜 《休斯頓,休斯頓,你讀到了嗎?》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兩百歲人》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喬·哈德曼 1978年 長篇:《門口》 弗雷德里克·波爾 長中篇:《星舞》 斯比德·羅賓遜 珍尼·羅賓遜 短中篇:《琥珀之眼》 瓊·D·溫基 短篇:《傑弗梯是五》 哈蘭·埃利森 1979年 長篇:《夢蛇》 馮達·麥金太爾 長中篇:《視覺的持續》 約翰·瓦雷 短中篇:《獵人的月亮》 波爾·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長篇:《天堂的噴泉》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敵人的礦藏》 巴里·B·龍耶 短中篇:《沙王們》 喬治·R·R·馬丁 短篇:《十字與龍的通道》 喬治·R·R·馬丁 1981年 長篇:《雪王後》 瓊·D·溫基 長中篇:《失去的多賽》 戈東·R·迪克遜 短中篇:《斗篷與棍棒》 戈東·R·迪克遜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馬克 1982年 長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長中篇:《土星游戲》 波爾·安德森 短中篇:《獨角獸變種》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推銷者》 約翰·瓦雷 1983年 長篇:《基地的邊緣》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精靈們》 瓊安娜·露絲 短中篇:《火警監視》 康尼·威利斯 短篇:《憂郁的大象》 斯比德·羅賓遜 1984年 長篇:《星潮洶涌》 大衛·布林 長中篇:《瀑布點》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樂》 格里格·貝爾 短篇:《演說的聲音》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1985年 長篇:《神經浪遊者》 威廉·吉布森 長中篇:《按回車[>鍵》 約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衛·布林 1986年 長篇:《安德的游戲》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個風景,作者賀古賽》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失去時間的巴拉丁》 哈蘭·埃利森 短篇:《費米與霜》 弗雷德里克·波爾 1987年 長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內地的吉爾加美什》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凍土》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切線》 格里格·貝爾 1988年 長篇:《社會進步之戰》 大衛·布林 長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爾斯,你今晚出來嗎》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為什麼我留下了哈里的漢堡包》 勞倫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長篇:《賽亭》 C.J.切瑞 長中篇:《溫勒巴格斯的最後一個》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諤的貓》 喬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亞戈》 邁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長篇:《超離子》 丹·西蒙斯 長中篇:《悲悼的山巒》 露易絲·M·布瓊爾德 短中篇:《輸入一個兵,再輸入另一個》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篇:《蠢人們》 蘇澤·M·查拉斯 1991年 長篇:《沃爾的游戲》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海明威騙局》 喬·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邁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發現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長篇:《巴瑞亞》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陽中行走》 傑弗里·A·蘭迪斯 1993年 長篇:《深淵上的火》 弗諾·文奇 《末日之書》 康尼·威利斯 長中篇:《太空人比爾》 路修斯·謝芭德 短中篇:《碎果鉗政變》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後》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長篇:《綠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圖特雷多夫 短中篇:《喬治亞在我腦中》 查爾斯·謝菲爾德 短篇:《尼羅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長篇:《鏡舞》 露易斯·M·布瓊爾德 長中篇:《歐都外峽谷的七個景觀》 邁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衛·戈羅德 短篇:《沒人這么瞎》 喬·哈德曼 1996年 長篇:《鑽石年代》 尼爾·斯蒂芬森 長中篇:《未來的上尉之死》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像恐龍一樣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車》 瑪瑞·F·麥克芙 1997年 長篇:《藍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龍血》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車的人》 布魯斯·斯特靈 短篇:《靈魂選擇她的社會》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長篇:《永久的和平》 喬·哈德曼 長中篇:《天使恐懼的威脅》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我們要與魚一起唱……》 比爾·約翰遜 短篇:《四十三個南極王朝》 邁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資料缺) 2002年 長篇:《美國眾神》 尼爾·蓋曼 長中篇:《費爾曼中學的匆匆時光》 弗諾·文奇 短中篇:《地獄是無神之地》 特德·蔣 短篇:《狗說汪汪》 邁克爾·斯文維克 2003年 長篇:《智人》 羅伯特·J·索耶 長中篇:《珊瑚線》 尼爾·蓋曼 短中篇:《緩慢的人生》 邁克爾·斯文維克 短篇:《墜落火星》 傑弗里·A·蘭迪斯 2004年 長篇獎項由本項獎的獲獎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靈魂騎士》 (Paladin of Souls)獲得 長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點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時間軍團》(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說獎由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祖母綠研究》獲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查爾斯·威爾遜 憑借《旋轉》摘得了雨果最佳長篇小說獎 最佳長中篇小說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務》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畢格爾輕輕鬆鬆地憑借著《雙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說獎 最佳短篇小說項目上,戴維·D·萊文以《Tk』tk』tk》一文拔得頭籌
⑵ 5.6年前 喜歡看小說的朋友幫我看看
第一本 是苦命的小魔法師 作者 籃球哥哥
小說簡介
籃球哥哥的西方奇幻小說新書----<苦命的小魔法師> 只有12歲就是大陸上唯一的光明系猛槐大魔法師,5歲時被導師諾里拐帶,以醫術高超而震驚龍城,路上救魔獸兩母子,遇三流傭兵團及敲詐雙人組,亦是小公主殿下得以升級挑戰的不二對象。帝國陛下親點比武大會裁判長。後組建魔法兵團,統一大陸,待一切完成,又做傳播光明的『流浪魔法師』……
第二卷 帝國風雲人物 第七章 光箭!全新的魔法
第三卷 小橋流水人家 第七章 希奇!古怪小老頭
看看這兩章
第二本是 我是大魔鬼 作者: 終極大魔鬼
小說簡介 身為聖光王國普通人族戰士,雷德·龍羽——這個邪惡至極的十八歲少年——除了和一般人一樣喜歡金錢、權力及地位,他的生命中更不能缺乏真正的美女!一次陰錯陽差下,他轉生到魔族萬騎長的身軀上,和自己原來所屬的茄段人族展開完全的敵對。而當他喚醒天地間最完美的力量——混沌原力,再加上戰能中潛伏的終極法寶——鬼靈印記,弗雷西亞大陸已經可以預見一個由真正大魔鬼開辟顫知譽的嶄新紀元......
第十集 第五章 風繼續吹 看看這章
⑶ 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的作品目錄
雨(馮亦代譯)
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傅惟慈譯)
午餐(傅惟慈譯)
生活的事實(馮濤譯)
舞男舞女(翁如璉譯)
獅皮(馮濤譯)
逃脫(李燕喬 傅惟慈譯)
格拉斯哥的來客(鄭慶芝譯)
赴宴之前(屠珍譯)
珍珠項鏈(賀廣賢 王升印譯)
美德(愷蒂譯)
流浪漢(湯偉譯)
蒙德拉哥勛爵(梅紹武譯)
教堂堂守(葉念先譯)
患難之交(湯偉譯)
滿滿一打(屠珍譯)
簡(黃昱寧譯)
插曲(馮濤譯)
風箏(馮濤譯)
吞食魔果的人(陸谷孫譯)
信(馮濤譯)
在劫難逃(馮濤譯)
雷德(馮濤譯)
附錄
「食蓮」還是「吞棗」(陸谷孫)
卡普里之戀(董橋)
⑷ 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有哪五十篇
⑸ 毛姆的小說:雷德講的是什麼意思
內容梗概
《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中二十三個短篇帶我們去往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墨西哥,還引我們領略了太平洋島國的風情。毛姆筆下的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凜冽的人間短劇中出演了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人性弱點無時不在精確透視之下,人際關系被一次次地冷冷剖析。在各種光怪陸離的場景中,迷失的人性引發了一連串的悲劇。
2 相關版本
書名: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馮亦代(譯者) 傅惟慈(譯者) 陸谷孫(譯者) 等(譯者)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定價:36.00
分類:小說,其他現當代小說
3 點評鑒賞
現代作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毛姆。
——奧威爾
毛姆懂得在恰當的時候賣關子,然後選擇一個令人吃驚的時候說出來。
——伊夫林·沃
毛姆很會講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我看他寫的人,就像我在英國接觸到的所有英國人,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有的時候當我自己寫文章想要經營一種比較English的東西的時候,我閉上眼睛也會感覺到它。
——董橋
4 作品目錄
雨(馮亦代譯)
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傅惟慈譯)
午餐(傅惟慈譯)
生活的事實(馮濤譯)
舞男舞女(翁如璉譯)
獅皮(馮濤譯)
逃脫(李燕喬 傅惟慈譯)
格拉斯哥的來客(鄭慶芝譯)
赴宴之前(屠珍譯)
珍珠項鏈(賀廣賢 王升印譯)
美德(愷蒂譯)
流浪漢(湯偉譯)
蒙德拉哥勛爵(梅紹武譯)
教堂堂守(葉念先譯)
患難之交(湯偉譯)
滿滿一打(屠珍譯)
簡(黃昱寧譯)
插曲(馮濤譯)
風箏(馮濤譯)
吞食魔果的人(陸谷孫譯)
信(馮濤譯)
在劫難逃(馮濤譯)
雷德(馮濤譯)
附錄
「食蓮」還是「吞棗」(陸谷孫)
卡普里之戀(董橋)
5 作者簡介
毛姆(1874-1965),十歲前居於巴黎。分別在英國和德國受過教育。學過醫,後棄醫從文。因長篇小說創作聲名鵲起。三十三歲時成為倫敦最負盛名的劇作家,曾有四部劇作在倫敦西區的劇院里同時上演。所寫的短篇小說最初登載於多家雜志,後結集成書出版。另有隨筆、游記、文藝批評等。1954年獲封英國皇家榮譽勛爵封號。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