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長篇小說的線索
⑴ 寫長篇小說的三大要點!(必看!)
自從從事網文寫作以來,我才發現想要寫一部佳作,真的是需要花很多的功夫。寫小說就像建房子,普通簡單的房子很容易建成,但是構造復雜風格獨特的房子卻要經過精挑細琢才能夠完成。
長篇小說,其畫面恢宏,世界感很強,所以,像寫長篇小說,如果你沒有很好的世界架構能力,你就算是心中有萬千世界,你也只能將其表達成冰山一角,而沒有辦法給予讀者代入感。以下三點是我在長期耕耘長篇網路小說的經驗之談,也是希望給剛接觸長篇網文的寫手們的一些建議。
寫長篇小說是一個持久戰,你首先就要做好接受打擊的准備。可能你在寫了十萬字,或者幾十萬字的時候,你發現你的作品成績很糟糕,這時你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這也是很多的網文寫手容易放棄的一個原因。
其實這個時候,你應該給自己信心,畢竟對於動則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你如今的這幾十萬字還沒將故事展開。很多讀者看書有個習慣,就是養書,等到書寫到一定字數之後,他才會開始看,所以,在此之前,你必須要有每天面對不盡人意的成績的心理准備,給自己信心,內心的堅強才是長篇小說的第一步。
這就像是建房子,建房子之前需要設計圖紙,你設計圖紙做得越好越詳細,這個房子的架構和細節就會處理得更到位。在這里給你們分享一個失敗的例子。
我當時寫這部長篇玄幻的時候就是腦袋發熱,前一天有個想法,第二天就開始動筆寫的那種,在寫到五萬字的時候,我就有點後勁不足,因為我不知道後面的情節該如何構思,後面的人物發展該如何,以至於我停筆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捋清這些。而且這也導致我要將之前寫的章節全部進行大修改。
所以說,在你准備寫長篇小說之前,你要將整個小說的大綱寫出來。不過有人就會問,大綱該寫些什麼,寫多少字合適。這些其實都沒有明確規定的,大綱要根據你想寫的小說作品來。你可以簡單的進行脈絡梳理,這就是將你的世界構架搭好。如果你想寫細一些的話,你可以將主要事件寫清楚,以及埋下的伏筆,和事件的發展。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是為你爭取人氣的最好的方法。其實長篇小說的開頭很難寫,最大的原因就是開頭需要介紹很多細節,故事情節沒有鋪展開來,很多寫手會把開頭寫得平平淡淡,這讓讀者看一眼就會覺得無聊,然後你的書就被生生的拋棄。或者前幾章天花亂墜,到後面就後續無力,這個尤為要小心,因為很容易被噴。
一個好的開頭,需要合理的伏筆和一些小起伏,在開頭埋下伏筆容易讓讀者追下去,但是要注意,這個伏筆你必須得合理,恰當,如《斗破蒼穹》中蕭炎與納蘭嫣然的三年之約,這個伏筆就容易讓讀者有興趣,想看看三年之後他們兩的結果。不然的話,伏筆就是畫蛇添足了。而且前面的章節需要有一些故事、人物之間的沖突,再拿《斗破蒼穹》舉例子,前期,蕭炎的起步時期,利用三大家族之間的爭斗,來烘托劇情,這樣使整個開頭並不沉悶,而是很有趣。
以上的三點希望能給各位寫友一些幫助,寫作不易,也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⑵ 怎樣寫好一部長篇小說寫長篇小說要注意什麼長篇小說寫作技巧
長篇小說寫作,可以說是一項「系統工程」,短的十來萬字,長的上百萬字。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不然寫到一半,很容易給寫"崩"了。
很多寫作新手由於前期沒有做好規劃,寫著,寫著,就發現寫不下去了,常常就會導致爛尾或者「太監」。
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寫好一部長篇小說?寫長篇小說應該注意什麼?長篇小說寫作技巧。
1 制定寫作計劃,堅持日更,保質保量
寫長篇小說,就像是一場長途跋涉的冒險旅行,是一個需要持續輸出的過程,每天都需要創作,這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身心俱疲,導致很難堅持下來。
因此,無論是小說前期的布局規劃,還是寫作計劃的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對於長篇網文寫手來說,必須保證每天最基本的更新量。因為現在的讀者選擇太多了,如果你不能保證每天足夠的更新量,讀者就會把你遺忘,離你而去。
制定寫作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每天的狀態,就和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一樣,每天固定寫作的數量,不用多寫,但也不能少寫。
同時,在寫作比較順暢的時候停筆。村上春樹說,在思路清晰的時候,停止當天的寫作任務,這樣第二天寫作的時候,就可以立刻進入狀態,而不是冥思苦想,或者說遲遲無法下筆。
最好保證每次有兩個小時連續寫作的時間,讓整個創作的思路和節奏保持連貫。
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准備,每天寫2個小時,保證3000-5000字,3個月時間,也能寫成25-45萬字的小說了。
2 構建大綱骨架,把控小說的整體方向
長篇小說往往情節豐富,人物眾多,前期如果沒有構建好一個清晰的大綱,後面的寫作過程就會非常的凌亂和痛苦。
重點在於構思好主線情節,關鍵節點,搭建好故事的骨架,設計好人物的感情線,以及矛盾沖突。
而一些小情節,則要圍繞著主線,為主線而服務,這樣情節才能緊湊。寫作的時候目的性明確,就不容易寫偏,寫亂。
設計一個吸引人的開頭。背景和設定要一點點敘述出去,而不是一上來就是一大堆的設定,勸退讀者。你可以在一些小情節中,慢慢地交代清楚這些。
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畫一畫小說大綱,把它們寫成一篇2000字的「流水賬」,最後把這篇內容拓展成為一部小說。
制定詳細的大綱,包括,故事背景,各種勢力,各種設定,人物關系等等。故事主線的開頭,中間,結尾,起承轉合。
沒有大綱就可能寫著寫著跑題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你寫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了。
接著,可以為每個大的章節建立細綱 ,出場人物,故事情節簡介。有了分章節的細綱,寫的時候才能思路清晰,行文流暢,情節緊湊。
寫作新手就盡量先寫一寫細綱,你不是高手,沒有很好的把控能力,很多時候,前後線索太多,就容易寫得太亂。
另外,規劃的時候,要多站在讀者的角度想一想。很多新手總是東拉西扯,只顧著自己寫的爽。而其實,重要的不是你寫的爽,而是讓你的讀者讀得爽。
3開腦洞構思,寫出新意,寫作前的准備
寫作之前明確你的寫作目的,你想要寫一部什麼樣的小說,什麼風格。找出你喜歡的電影,小說,想一想它們為什麼能夠打動你,吸引你。
用一句話來總結你的小說,這句話當中,要有亮點,要有吸引人的地方。
適當跟風,降低風險。思考怎麼寫才會讓讀者喜歡,最保險的方法是,研究最新流行的小說,分析思考,哪些方面吸引了目標讀者,但同時,也要寫出新意,才能脫穎而出。
首先要構建好一個小說的完整世界。大到地理,政治,經濟等等。小到每個人的穿著,風格,價值觀等等,這是一個由你塑造的新世界。
小說要有新意,不要翻來覆去就這么幾個梗,讀者很容易就會厭煩。平淡的情節,可以加入一些有特色的人物,有趣的金手指設定等等元素。
大量地閱讀,從別人的作品中吸收營養,獲取靈感,不會寫的部分,可以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
閱讀相關的小說3-5本,查閱相關的資料,比如,你要寫的那個時代的背景,主要人物,地理,經濟,文化等等,尤其是是歷史小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日常大量的靈感和素材積累,包括了你的所思所想,故事的原型,對一些人物的想像等等,並通過短篇磨練文筆。
4 小說要有賣點,把故事寫得精彩有趣
前3000字一定要有吸引讀者的地方,可以是一個有趣的設定,或者說金手指,一個充滿懸疑的故事或人物等等。
身處今天這個快節奏,信息爆炸的時代,讀者的選擇有很多,大部分的讀者其實都是沒有耐心的,因此,寫好小說的開頭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故事是小說的核心。新手應該從怎樣寫好一個故事開始。好好思考怎麼樣把一個普普通通的情節,寫的精彩有趣。
長篇小說是由一個個的小故事組成的大故事。這些小故事好像是一棟摩天大樓的磚瓦。
重點就在於設計好故事的沖突和爽點。讓讀者隨著主角解決問題,產生共鳴感,有代入感,讓人讀起來很爽。
小說要有賣點,思考你的小說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有什麼吸引讀者的東西。你的這個故事,有什麼特別的亮點。
故事要環環相扣,持續吸引讀者的眼球。或讓讀者有所深思,或讓讀者憤怒拍案而起,或讓讀者感到好奇……
5 不斷製造期待感,設計好爽點和痛點
故事要把握一定的節奏感,做到快速不拖沓。情節一松一緊,高潮不斷。
長篇小說要不斷地帶給讀者一種期待感,這就類似於心理學上的蔡格尼克效應。
人們對於沒有結束的東西總會持續地產生興趣,而這種期待感達成的時候,讀者就會有一種滿足感。
因此,寫作高手總會在某個期待將要結束的時候,給讀者製造一個新的期待,大的套路小的,一環扣一環。當所有期待結束的時候,就是整部小說完結的時候。
因此,持續吸引讀者的秘訣就在於:持續地挖「坑」,當快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再挖一個坑,讓讀者產生新的期待,無法脫離你的小說。
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設計好結局,然後逆推故事情節。就好像做數學的證明題一樣,因為人物A,產生了事件B,從而導致的結果C,引出了人物D,這樣循環下去,直到高潮Z。
想要讓小說變得精彩,需要我們豐富自身的想像力,讓故事中的人物不斷地陷入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之中,這就好比我們玩MMRPG游戲,從新手村的低級任務,到高級任務,不斷地切換新地圖。
6 獨特的人物設計,構建人物關系圖譜
鮮活的人物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做事風格和動機。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處理的方式也會不同。
打造一個讓讀者難忘的角色。人物要有鮮明的特點,無論是主角,反派,還是配角,行為舉止要符合事先的設定。
為每個主要人物設計好傳記簡介,人物姓名,用一句話說出這個人物的故事線。包括了人物做事的動機,人物的矛盾沖突等等。
構建人物的關系圖譜,為主要角色設計人物卡片,喜歡什麼人,討厭什麼人,而這些也會影響人物的言行。
7 懸念迭起,節奏感,緊張感,舒緩感
設計懸念,學會把最重要的部分藏起來。引導讀者去思考,讓讀者投入情感,而不是什麼都說。
你的故事要藏一半露一半,猶抱琵琶半遮面,讓讀者看清楚一些地方,隱隱約約中又有耐人尋味的地方。
注意把握好一個度,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全部看不懂,讀者就不看了,全部都知道也就沒有看的意義了。
可以把情節想像成電影畫面,在自己的腦海里過一遍,就像放電影一樣,然後開始創作。
讓讀者和書中的人物產生共鳴,比如做某個決策。描繪大敵當前的緊張感,高潮後的舒緩感,讓讀者情感上有波動。
8 切換新視角,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創作
了解你的讀者群體,貼近讀者的生活,或者讀者的幻想世界。有代入感,讓讀者從現實緊張,壓抑的工作和生活之外,享受到一個輕松,有趣的新世界。
你的讀者是誰?了解他們的年齡,性別,喜好,他們期待什麼?喜歡什麼樣的小說?喜歡什麼元素?
比如,你的讀者群體是大學生,就需要去讀一些大學生喜歡讀的書,到大學生中去了解他們喜歡什麼,他們之中流行什麼樣的電影,或者娛樂活動,去分析研究背後更層次的原因。
身為作者,我們知道的肯定比讀者要多,寫的時候,就容易發生「知識的詛咒」。因此,你需要多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讀者看到某一部分會想到什麼。
9 修改,潤色,後期的反饋調整和雕琢
寫作的過程中,不要過分糾結於某一個細節,注意先完成,再完美。
寫和改是兩種不同的邏輯,寫是創作思維,改是批判思維。因此,即使有錯別字,語句不通順,也先不要過分在意,最重要的是珍惜高效的寫作狀態,在你思路清晰的情況下,先把寫作任務完成。
全部寫完之後,然後在不同的時間段去通讀幾遍,再多次修改,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砍掉那些無關緊要的部分。
第一本小說,不管寫的好不好,寫的有多爛,盡量把它寫完,你會有一個整體的意識,不然永遠也不會有大的成長,寫得多了,你才有可能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
總結
1 制定寫作計劃,堅持日更,保質保量;
2 構建大綱骨架,把控小說的整體方向;
3開腦洞構思,寫出新意,前期的准備;
4 小說要有賣點,把故事寫得精彩有趣;
5 不斷製造期待感,設計好爽點和痛點;
6 獨特的人物設計,構建人物關系圖譜;
7 懸念迭起,節奏感,緊張感,舒緩感;
8 切換新視角,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創作;
9 修改,潤色,後期的反饋調整和雕琢。
對於很多寫作新手來說,能夠寫完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並不容易。
一般來說,等你寫完幾部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提升,每寫完一個部分要總結經驗教訓,接下來就可以嘗試百萬字的小說了。
寫長篇小說是一段心靈上的磨礪之旅,但真正完成一部優秀作品後如釋重負的感覺,以及受到眾多讀者喜愛後,帶來的愉悅感是常人所無法體會的。
看完點贊是個好習慣!
喜歡記得關注哦~
⑶ 寫長篇小說怎樣構思情節
寫長篇小說,特別是像網路小說上則幾百萬字的小說小說情節的構思非常重要,首先你得列好提綱想好你的主要的故事情節,你這個小說到底要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個你必須首先要考慮清楚,然後你在具體情節展開的時候,你一定要圍繞你的主要人物來寫圍繞你的主要事件來寫。你的各種人物的不斷出現,其目的都是為了推動情節的不斷發展,最終達到你小說提綱所設想好的內容,所以說在你情節不斷推動的過程中,你可以出現各種你所需要的人物。
⑷ 紅樓夢以什麼為線索
簡單的話:以石頭經歷為線索(含假語村言等),以十二釵命運為主題,其中又以林與寶玉為重點
⑸ 文章常見的線索有幾種
文章常見的線索有6種:
1、以人物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
2、以事情為線索:指薯如《皇帝的新裝》的情節發展的線索是:(皇帝)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穿新裝——展新裝。
3、以物品為線索:例如:《燈市口的兔兒爺》中「這篇文章的線索兔兒爺。兔兒爺做燈很有辦法;兔兒爺給平兒補好破帽子;兔兒爺每天教平兒念詩;市場啟用後,兔兒爺離開,臨走給平兒留了一個畫著自己面孔的兔子燈。
4、以地點為線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分析線索。文章題目「從……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寫之人、所敘之事是以地點的轉移來組織材料的。
像這樣以由一個地點到另外一個地點的轉移為線索來寫出人物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動的空間很大,地點的轉換很具體而且明顯,至少變換的地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
5、以時間為線索:如《藤野先生》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組織材料。
6、以感情為線索:主要以作者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事件線索,是以某個中心事件或人物的行為活動為線索。
(5)寫長篇小說的線索擴展閱讀:
閱讀文章時,線索可以幫助理清作者的寫廳高作思路,提取主要信息;寫作時,線索能幫助圍繞表達中心,合理安排敘述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閱讀和寫作實踐中,只要有線索意識,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欣賞品味一定會進一步提高。
文章線索除了主線和副線的區別外,還有明線和暗線之唯伏者分。如魯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暗兩條線索:一條是魯迅先生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屬於明線;另一條是魯迅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屬於暗線。
⑹ 小說線索有哪些
明線一般指貫穿全文的事,或者從頭到尾都有提及的某事某物。暗線是人的情感,譬如全文以愛國情懷為主要情感,這就是暗線。則岩扒
例如:魯迅寫的小說《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線是:清末年間,華老栓的兒子小栓得了癆病,人們說此病吃了血饅頭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門殺人,就拿著洋錢去買用囚犯血染的饅頭,孫昌並匆匆拿回家棗兆給小栓吃。
此文暗線是:老栓去取血饅頭那天清早,被殺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饅頭,但這劑「葯」並沒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終還是被癆病奪去了生命。
(6)寫長篇小說的線索擴展閱讀:
如何找到小說的線索:
1、首先了解文章的體裁和內容,是寫人敘事寫景的記敘文,還是抒情散文,表現手法是不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2、注意文章的標題,有的文章的標題直接揭示文章的線索,特別是標題是物的。
3、有時文章中的某個詞或某個事物從頭至尾反復出現。
4、有時候用議論或抒情來顯示線索
5、有的文章同時具備兩條線索,明線和暗線
⑺ 老舍寫的開學的日子中的的線索是什麼
《開學的日子》以祈瑞宣行蹤為線索敘述故事,主要表現了到校路上、休息室、課堂三個場景。
原文簡介
《開學的日子》是一篇長篇小說節選,節選自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者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⑻ 鑒賞長篇小說要抓住哪些最基本的方面
文學作品的四大樣式是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在四大樣式中,小說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文體。可是如何閱讀鑒賞小說,大多數學生還很茫然。不少學生閱讀小說只是看個故事情節,老師布置寫鑒賞文章,卻不知從何下手。因此如何讓學生掌握閱讀鑒賞小說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是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個課題。下面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小說鑒賞的方法。
一、明確特點,確定方法
我們知道,語文教學應根據各種文體的不同特點採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小說教學也是如此。那麼小說應採用何種方法進行教學呢?t要回答這個試題,首先必須明確小說的概念及特點。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環境構成小說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小說教學的中心,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都是為刻畫人物形象服務的。根據小說的特點,我確定了小說鑒賞的三個環節:即從分析故事情節入手,進而分析人物形象,然後欣賞小說的藝術手法(重點是環境描寫)。
二、理清線索,把握情節
人物形象雖然是小說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的,因此,閱讀鑒賞小說必須從故事情書這個環節開始,只有熟悉故事情節,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眾所屬知,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必須有一條線索貫穿全文。小說也是如此,小說的故事情節也是有線索貫穿起來的,所以閱讀鑒賞小說的第一步應該是理清線索。如莫泊桑的《項鏈》就是以「項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全文以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發現項鏈是假的組成全文的故事情節;又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全文依次介紹了林黛玉進賈府拜見賈母→初見王熙鳳→拜見兩位舅父→寶黛相會等情節;再如《守財奴》一文是以「葛朗台對待家庭財產的態度」為線索組織材料的,先後寫了「搶奪梳妝匣」,「誘騙繼承權」和「看守密室」三個故事。
大多數小說全文只有一條線索,而有的小說則有兩條線索組成。如魯迅的小說《葯》就是有明、暗兩條線索,以華家的故事為明線,以夏家的故事為暗線組織材料,展開故事情節的。明線按故事情節發展依次寫了華老栓買「葯」→華小栓吃「葯」→茶客談「葯」→華大媽上墳四個部分;暗線則依次寫了夏瑜就義→夏瑜的血被吃→茶客談夏瑜→夏四奶奶上墳四個部分。
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但有些小說前面還有序幕,或者後面有尾聲。如《項鏈》開頭寫瑪蒂爾德的「痛苦」和「夢想」就屬於序幕部分。有些小說故事主體不是完全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組成。如《項鏈》一文最後發觀項鏈是假的既是高潮又是結局。而《守財奴》一文的三個故事就同屬於發展高潮部分。
還有的小說,情節寫得一波三折,故事情節由幾個高潮組成。如《林黛玉進賈府》中,林黛玉與眾親戚見面就同屬於發展高潮部分。全文有兩次高潮,王熙鳳出場是第一次高潮,寶黛相會是第二次高潮,也是最高潮。《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陸虞候密謀害林沖」和「風雪夜山神廟復仇」就是兩個高潮,而在兩個高潮之間則有一個過渡(低潮)――林教頭接管草料場。因此本文的情節結構為開端→發展→過渡→高潮結局。
由此可知,小說鑒賞首先必須理清線索,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把握故事情節。而小說的故事情節並非千篇一律地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會有各種不同的結構,這是小說鑒賞必須使學生明確的問題。
三、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如果說小說教學的第一步是要求學生理清線索,把握情節的話,那麼掌握小說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說教學的中心環節,而小說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有哪幾種呢?t小說刻畫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種多樣,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情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時,首先要求學生明確作者是通過哪些手法刻畫人物的?t如《林黛玉進賈府》中作者著力描寫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三個人物,這三個人物主要是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林黛玉的外貌通過眾人眼中的林黛玉,王熙鳳眼中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眼中的林黛玉三次描寫,既寫出了林黛玉的體弱多病,弱不禁風的一面,又揭示了她容貌標志,美麗多情而又多愁善感的一面。而林黛玉的語言、動作描寫既表現了她注意禮節,顧全大局,辦事小心謹慎的性格,又表觀了她心態復雜多疑的一面。
除了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以外,有些小說較多地運用了心理活動描寫。比較典型的是《項鏈》,文章開頭序幕部分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寫,寫瑪蒂爾德的「痛苦」和「夢想」,一共七次用了「夢想」一詞,多次用「痛苦」、「苦惱」、「傷心」來刻畫瑪蒂爾德的心理,揭示她愛慕虛榮的性格特點。
一般說來,外國小說擅長刻畫人物的心理,而中國小說特別是中國古代小說擅長人物的行動描寫,但在中國小說中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也比比皆是。如魯迅小說《葯》中刻畫華老栓的性格也用了較多的心理描寫。老栓去買葯及買葯回來路上的有關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了華老栓的「爽快」、「自信」、「深感幸福」的心理,從而表現了他愚昧、麻木的性格特點。
小說刻畫人物性格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法那就是細節描寫。如《守財奴》中葛朗台臨終抓法器和囑咐女兒「到那邊去向我交帳」兩個細節形象地刻畫了葛朗台至死不渝的守財奴性格。《陳奐生上城》中陳奐生三次坐彈簧太師椅的細節;拿提花枕巾擦汗、衣服也不脫,蓋上被頭就睡的細節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表現了他勤儉的一面,又揭示了他「自私狹隘」的一面。
小說描寫人物大多採用正面描寫,但有時作者還採用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如《葯》中華老栓和康大叔兩個人物屬正面描寫,而夏瑜這一人物則是通過側面描寫來刻畫的。文中刑場上及獄中的描寫都屬側面描寫。通過側面描寫來表現夏瑜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和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四、鑒賞環境,概括作用
環境描寫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說鑒賞不可缺少的環節。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如魯迅的小說《葯》開頭「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只剩下烏藍的天……」這一自然環境描寫既勾勒出黎明前黑暗時刻的特徵,同時也渲染了夏瑜就義時肅殺、悲涼的氣氛。還有「太陽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直到他家中……」這一環境描寫刻畫了老栓買到葯後的興奮心情,從而揭示了人物愚昧、麻木、落後的心理。還有小說第四部分運用比喻手法寫墳場的環境,層層疊疊的墳冢,表現了清政府對革命者殘酷鎮壓和對勞動人民的階級壓迫,揭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
小說除自然環境描寫之外還有社會環境描寫。如《葯》中刑場上圍觀的場面,士兵號衣上的大白圈,還有夏瑜說的「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等渲染了時代特徵,說明了這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時期。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對風雪的描寫,作者從不同角度寫風雪:有正面描寫,有側面描寫,有通過人物動作、感覺寫風雪,既寫出了大雪的氣勢,也襯託了林沖這個落難英雄的處境。同時作者也以風雪的變化層層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正因為風大雪緊,林沖才要喝酒,才會在沽酒途中見到山神廟;正因為風大雪緊,草廳才會被搖振、壓倒;正因為草廳被壓倒,林沖才會到山神廟安身;正因為在山神廟安身,林沖才會暗中聽到陸謙三人的話,促使林沖殺敵報仇,使林沖走上反抗的道路。
由此可知,小說的環境描寫起著渲染氣氛,刻畫人物心理,揭示主題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說鑒賞應緊緊圍繞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個環節展開。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小說或預習課文時,必須按照這三個環節進行;在指導學生寫鑒賞作文時,要求學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小說的某個方面進行讀後感或評論性文章的寫作。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⑼ 一般長篇小說的大綱和人物脈絡怎樣寫才好
主題:寫長篇的一些體會 (轉)
有了網路以後,寫長篇小說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網路可以讓寫手的作品公之於眾,也就是說,寫手寫出的東西即便不成為鉛字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讀者。而且,現在出書也不再像以前那麼難了,花幾萬塊錢出幾千冊書,易如反掌。之所以寫長篇的人多,還因為長篇小說一旦改編成影視劇,不僅可以一夜成名,還可以獲得較高的報酬。
我是從99年初開始寫作的,確切地說,還是個新手,雖然已經寫了五部長篇、十幾個中篇和三部20集的電視劇劇本,但是比較成熟的作品還沒有。不過,通過五年多的寫作,我也有了一些體會,或說經驗。我的體會是,寫長篇沒有什麼過多的技巧,只要有深厚的生活積累,有一定的文學基礎,選個吸引人的故事核,搭好了人物框架,寫起來就很容易了。
現在,寫作是我惟一的謀生手段,所以我寫長篇都要考慮市場,也就是說要考慮到將來能把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這就要求我必須看重故事結構和人物塑造。我的寫作習慣是,先寫出詳細的人物小傳(也就是人物介紹),包括他(她)們的性別、年齡、職業、相貌、性格、愛好及語言習慣等等,同時寫出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寫出人物小傳以後,我還要寫一個比較詳細的故事梗概,就是把小說中的主要事件寫出來。然後再繪制一張人物關系表,盡量讓這些人物有機地聯系起來,讓人物之間盡量有瓜葛。完成了這些工作以後,小說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搭好了四梁八柱」。
在設計主要人物的時候,我比較注意男女比例和年齡層次,這樣的搭配容易出故事,故事也好看。我的小說大都寫情感矛盾,除了男女主人公的矛盾糾葛這條主線以外,還要安排一兩條復線,來陪襯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我的體會是,無論寫人物命運還是寫情感矛盾,都要盡量錯綜復雜一些,因為跌宕起伏、充滿懸念的故事才能抓住讀者。我喜歡給主要人物設置對立面,無論他或她做什麼事情,總有人干擾、阻撓或破壞,這樣他或她就得想辦法排除干擾,沖破阻力,彌補損失,這樣,就自然就形成了小說中的種種矛盾,而這些矛盾就構成了小說的故事。
我習慣把人物關系表和故事梗概貼在牆上,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抬起頭看一看,這樣就不會丟下哪個人物,也不至於偏離故事主線。小故事是為大事件服務的,最能打動讀者的往往是哪些小故事,但是小故事不能離題太遠,離題太遠就顯得凌亂了。現在的很多小說不宜改編成影視劇,其主要原因就是寫得太散,小說畢竟是小說,不能寫得太隨意,不能用寫散文的手法寫小說。
我喜歡寫我熟悉的人和故事,也就是從自己或身邊的人寫起,這樣寫起來便得心應手。在我的小說里,大多數人物大都是我非常非常熟悉的人,我習慣從生活中找人物原型,然後按照他(她)的相貌、體態、性格、語言、愛好,以及他(她)的為人處事等諸方面去描寫,這樣寫出的人是立體的,鮮活的,然後把生活中別人的故事加到他(她)的身上,這樣人物就豐富圓滿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跟我探討寫長篇的體會,我總結了一下,大致就是以下幾個方面:
1、 必須要有比較深厚的生活積累,只有自己「親歷」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太假的東西不可能打動讀者。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積淀不夠,最好不要寫長篇。很多寫手都嘗試過長篇的寫作,真正完成的確不多,說是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其實就是缺乏生活。
2、 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如果不具備寫作基本功,寫出的東西會很稚嫩,很平淡,自然也沒有人願意看。寫作基本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靠閱讀和學習逐漸養成的。如果你沒有認真閱讀過中西方的那些古典名著,最好不要寫長篇,缺少養分必然先天不足。
3、 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感,要勤於思考、敢於思考,所寫的題材最好是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必須是容易引起共鳴的話題。現在流行一種個性化寫作,小說過重展示自我的喜怒哀樂,顧影自憐或孤芳自賞,其實這是一種懶惰,是一種逃避,這樣的東西受眾面太窄。
4、 必須要心靜,長篇的寫作也要一氣呵成。長篇小說的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我在寫長篇的時候,基本上與世隔絕,除了吃飯睡覺,幾乎不做任何事情,全部工作就是寫作。
5、 盡量選冷門,敢於冒風險,要選擇別人沒有寫過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名,若是總跟在別人後面,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要想一鳴驚人或說一炮走紅,就要想方設法拿出自己的絕活。只要我們認真思索,肯定能挖掘出別人沒有寫過的東西。現在的社會在飛速發展,新生事物不斷涌現,還是有的寫的。
胡亂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說得是否在理,有不當之處望大家原諒。
參考資料: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rs?bid=27929&aid=4470#4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