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長篇小說
『壹』 聶華芩簡介
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華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著有《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長流》等短篇、長篇小雀漏說集。現居美國,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小說《失友歲慧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好答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 其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被選入初中二年級人教版上冊人語文課本。
『貳』 聶華苓是哪個國家的華裔,有哪些小說集、散文評論集和翻譯集
聶華苓(1925年— ) 世界著名華人作家。湖北應山人。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
著名的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流長》《台灣軼事》等小說集,《夢谷集》《三十年後》等散文集,
生平
1945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經濟系,隨後轉入外文系,1948年畢業。1949年去台,開始發表作品,曾在台灣大學任教。1964年赴美定居,任教於愛荷華大學。
國際作家寫作室
聶華苓和美國詩人保羅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室」並任「國際作家寫作室」主任,在美國國務院的幫助下,「國際作家寫作室」發展成為具有崇高國際聲譽的龐大的文化機構。
1966年和詩人安哥爾創建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已經先後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區包括中國、法國、日本、東德、西德、菲律賓、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波蘭、土耳其、香港、台灣、阿根廷、巴拿馬、柬埔寨、韓國、新加坡、利比亞、烏干達等七十來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詩人和作家,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與人類進步做出了貢獻,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叄』 聶華苓簡介,作品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美籍華人女作家、著名文學翻譯家,南京大學傑出校友。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194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外文系,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1964年旅居美國聶華苓簡介,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家工作室》工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翻譯,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代表作有《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長流》、《桑青與桃紅》、《三生三世》等短篇、長篇小說。
詳細介紹:
聶華苓,當代著名女作家,著名文學翻譯家。1921年生。1939年在湖北聯合中學讀書,後考入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畢業後考入遷到重慶的中央大學外文系,1948年畢業,這時曾用「思遠」筆名發表文章。
1949年隨母親、弟弟、妹妹去台灣。曾為《自由中國》編輯委員和文藝主編。1960年,該雜志被封閉,主持人雷震被捕,她失去台灣法商學院教書工作,同外界隔離。
1962年至1964年,應台靜農和徐復觀教授的邀請,分別在台灣大學和東海大學任中國現代文學副教授,同時進行創作。
1964年被迫離開台灣,旅居美國,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家工作室》工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翻譯,並與丈夫——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Engle)於1967年在愛荷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劃」,每年邀請世界各國作家到愛荷華,在安靜的環境里寫作,並進行討論、旅行,一起生活四個月,做文化交流。
因為她和安格的這個創舉,在1977年曾被三百多名世界各國作家提名為諾岩檔慧貝爾和平蠢悉獎金候選人。1978年夏,與丈夫及女兒一同回國探親。她現為「國際寫作計劃」主持人,並教愛荷華大學的「翻譯工作壇」。
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
代表作品:
自五十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等。中篇小說《葛藤》等。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等。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聶華苓簡介,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其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被選入初中二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課本第5課。其中《人,又少了一個》作者通過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尊嚴,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粗答平的憤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肆』 聶華苓的代表作
聶華苓,1925年生於湖北應山縣。1949年去台灣,開始發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後明襲歲與丈夫安格爾共同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已出版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台灣軼事》及長篇小說《失激睜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等。禪灶聶華苓的作品以深邃的歷史感表現現代中國的淪桑變化,抒寫台灣中下層人們的鄉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創作堅持「溶傳統於現代,溶西方於中國」的藝術追求。
『伍』 聶華苓的成名之作是什麼
1960年創作《失去的金鈴子》,是聶華苓的成名之作。小說描寫抗日戰爭時碧衡期西南大後方的生活,揭露中國的封建婚姻制度給婦女命運帶來的不幸和苦難。主人公苓子在重慶讀書,假期回到山村,暗戀上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尹之舅舅。而尹之卻與新寡的巧姨熱戀,於是成三角戀愛之勢。苓子戀尹之是中國社會絕不能容忍的亂倫之戀,結悔猛做果自然可知;新寡的巧巧與無配偶的尹之結合應是天經地義的,卻活活被封建衛道士們拆散,致使巧巧自殺,尹之被知羨捕,表現出現實社會黑暗與丑惡的本質。
『陸』 親愛的爸爸媽媽(聶華苓著作的書籍)詳細資料大全
《親愛的爸爸媽媽》是扮指2005年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聶華苓。該書寫了一對平凡的父母,講述了一個個父愛如山,母愛似水的動人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 :親愛的爸爸媽媽
- 作者 :聶華苓
- ISBN :7500114028
- 定價 :20 元
- 出版社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 :2005-7-1
內容簡介
父親是一座偉岸的大山,擁有厚猜缺此實的胸懷和深沉的力量;父親是一棵兀立荒原的大樹,頑強地和唱歲月的風月;父親的愛內斂、剋制,像醇厚的陳年佳釀,細至品味,種種溫暖和感動盡在不言中…… 烈日下,母親是一樹陰涼;暴雨中,母親是一方小傘;寒夜裡,母親是溫暖的爐火。母親的愛,點點滴滴稀釋於每一個平凡而瑣碎的日子、感性、熱烈、忘我…… 我們的痛苦就是父親和母親的痛苦;我們的歡樂就是父親和母親的歡樂;我們的失敗就是父親和母親的失敗;我們的成功就是父親和母親的成功。父親和母親的愛,是沒有彼岸的大海,無條件地接納了我們的一切…… 當海已穗迅枯石也爛,父愛和母愛永不變!作者簡介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194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外文系,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1964年旅居美國,應聘至美國華盛頓《作家工作室》工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繪畫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第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翡翠貓》《一朵小白花》《台灣軼事》,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千山外、水流長》、《桑青與桃紅》,散文集《夢谷集》《三十年後》,翻譯集《百花文集》等。作品目錄
母親卷 母親 母親的時鍾 我的母親(節錄) 我是媽的命根子 母親的記憶 母親的書 我的母親 花朝花節的紀念 天年——我的母親 記憶中的小河 母親的鼾歌 母親,我沒有那樣長的手臂 母親的手 母親的廚房 那一脈藍色山樑 蛻衣小史 母親,我不識字的文學導師 遊子吟 我與地壇(節錄) 寫信的母親 難忘慈母恩 丁香蘿卜 母親與竹 慈母在天堂 父親卷 旅人的心 恐怖 滕回生堂今昔——記我的養父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回憶我的父親(節錄) 多年父子成兄弟 早該說的一些話——祭先父 爸爸 紙雁兒 父親 普通人 話說父親 酒 遲到 長相思(五則) 一點不能忘記的記憶 父親的駝背 父親的禮物 漁父 與父親關於死亡的對話 編後記
『柒』 聶華苓簡介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美籍華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代表作有《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寬仿長流》喚困、《桑青與桃紅》、《三生三世》等短篇、長篇慎鏈纖小說。
『捌』 聶華苓的資料
聶華岑-人生經歷 聶華岑,1925年出生於大陸,湖北應山人。她在《三十年後—歸人札記》里自我介紹說:「聶華苓—寫小說的。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在台灣寫作、編輯、教書十五年;現在是一個東西南北人,以美國老畢碼愛荷華為家。三十年後,和丈夫安格爾以及兩個女兒薇薇、藍數仿藍回中國探親……」七十個字,概括了她的一生。
聶華苓的作品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侍哪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最新著作有回憶錄《三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