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短篇小說集有哪些
『壹』 殘雪最值得讀的作品
殘雪小說集《西雙版納的女神》。
先鋒作家殘雪短篇小說集《西雙版納的女神》收錄了殘雪近期發表的13篇短篇小說,並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如果說,一年前同樣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少年鼓手》展現出了殘雪將神秘主義與熱帶風情相結合的語言風格與故事主題的嘗試,那麼《西雙版納的女神》在保留了相似美學追求的基礎上,也對之前的文學意象進行了重述與延伸。
自八十年代以來,作家殘雪一貫以先扒孫鋒寫作的姿態活躍於文壇。
探索個體生命隱秘、凌空的形而上精神察族世界是其作品的重要意旨。在近些年來的創作中,殘雪不斷從民工團、赤腳醫生、茶農等小人物的生命體驗中尋找隱蔽的精神寶藏,並將生活細節通過誇張、變形、隱喻等手段魔幻化地呈現出來。
小說《寶藏地帶》發生在一個因煤礦枯竭而廢棄的北方小城,在「我」重新探訪廢棄礦井的故事中,作家一步步地將「我」的礦工父母因瓦斯爆炸而亡的創傷往事展現給讀者,才讓讀者發現「我」原來活在家鄉敗落、父母雙亡的陰影中,是一個參透生命的悲哀與有限又嘗試自救、嘗試重新開始的年輕人。殘雪曾在許多小說中寫過「煤」這一意象——它深埋地下千年。
冰冷堅硬卻又可以燃燒,帶來溫暖卻又引發危險。而在這篇小說中,「煤」成為了一種前世遺產:父母因「煤」指向的工業理想燃燒青春乃至生命,而在後工業時代,一個「煤」資源匱乏的時代,年輕一代尋找新的燃料敗此弊/資源,以獲取活下去的精神價值。
『貳』 殘雪作品 殘雪的簡介
1、殘雪作品
(1)文集
《殘雪文集》(四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殘雪自選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
(2)長篇小說
《突圍表演》,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單身女人瑣事記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最後的情人》,花城出版社,2005年
《邊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呂芳詩小姐》,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五香街》,作家出版社,2011年(即《突圍表演》)
《新世紀愛情故事》,作家出版社,2013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上)》,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下)》,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年
《赤腳醫生》,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
(3)中短篇小說
《天堂里的對話》,作家出版社,1988年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台灣遠景出版社,1990年
《思想匯報》,湖南文藝出版社,1994年
《輝煌的日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奇異的木板房》,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泥街》,台灣圓神出版社,2000年
《美麗南方之夏日》,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蚊子與山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1年
《長發的遭遇》,華文出版社,2001年
《松明老師》,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
《愛情魔方》派局液,民族出版社,2004年
《從未描述過的夢境》,作家出版社,2004年
《雙重的生活》,台灣木馬文化,2005年
《傳說中的寶藏》,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
《暗夜》,華文出版社,2006年
《末世愛情》,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侵蝕》,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
《情侶手記》,湖臘芹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
《垂直的閱讀》,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
《紫晶月季花》,湖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
《神秘列車之旅》,灕江出版社,2016年
《一株柳樹的自白》,中國工人出版社,2019年
《茶園》,山東文藝出版社,2020年
(4)散文及評論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文藝出版塵物社,1999年
《解讀博爾赫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殘雪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地獄的獨行者》,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藝術復仇》,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年
《殘雪訪談錄》,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
《置身絕境的操練》,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溫柔的編織工:殘雪讀卡爾維諾與波赫士》,台灣邊城出版社,2005年
《殘雪文學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趨光運動: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黑暗靈魂的舞蹈:殘雪美文自選集》,文匯出版社,2009年
《於天上看見深淵》(與哲學家鄧曉芒合作),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旋轉與升騰》(與鄧曉芒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
《建構新型宇宙》,作家出版社,2019年
譯作
《斯大林晚年離奇事件》(與鄧曉芒合譯),新華出版社,2005年
(5)外國譯本
《天堂里的對話》,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
《蒼老的浮雲》,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89年
《布穀鳥叫的那一瞬間》,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90年
《殘雪小說集》,義大利理論出版社,1991年
《綉花鞋》,美國霍特出版社,1997年
《天空里的藍光》,美國新方向出版社,2006年
2、殘雪(1953年5月30日-),本名鄧小華,原名鄧則梅,女,湖南耒陽人,生於長沙,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她也是是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的妹妹。
她在20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上榜諾獎賠率榜第三位。2020年再度獲得提名。殘雪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灣地區出版後被譯介到日本、法國、義大利、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她的部分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稱她為「中國的卡夫卡」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說:「殘雪是是中國最好的作家。
『叄』 殘雪的作品年表
作品 作品類型 出版時間 《黃泥街》 小說集 1987年 《天堂里的對話》 小說集 1988年 《蒼老的浮雲》 小說集 1989年 《天堂里的對話》 小說集 1989年 《天堂里的對話》 小說集 1991年 《布穀鳥叫的那一瞬間》 小說集 1991年 《殘雪小說集》 小說集 1991年 《蒼老的浮雲》 小說集 1991年 《黃泥街》 小說集 1992年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 小說集 1995年 《天堂里的對話》 小說集 1996年 《綉花鞋》 小說集 1997年 《突圍表演》 長篇小說 1997年 《殘雪文集》 文集 1998年 《虛基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 評論集 1999年 《解盯羨讀博爾赫斯》 評論集 2000年 《靈魂的城堡》 評論集 2005年 《斯大林晚年離奇事件》 英文譯作 2005年 《天空中的藍光》 小說集 2006年 《最後的情人》 長篇小說 2006年 《暗夜》(與越南作家包寧合集) 收錄7部中短篇 2008年 《五香街》 長篇小說 2009年 《垂直運動》 小說集 2011年 《於天上看見深淵——新經典主義文學對話錄》 對話錄 2011年 《突圍表演》 長差則謹篇小說 2012年
『肆』 中國女作家殘雪是誰她都有哪些作品
殘雪,原名鄧小華,女,湖南耒陽人。1970年後歷任街道工廠工人,個體裁縫。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先鋒派文學代表人物。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灣出版,並被譯介到日本、法國、義大利、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家。
1953年5月30日,殘雪出生於長沙。2015年,殘雪的作品獲得美國紐斯達克文學獎提名;獲得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提名;獲得英國倫敦獨立外國小說獎提名,是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
殘雪從小敏感、瘦弱、神經氣質,短跑成績和倔強執拗在學校都很有名。她小學畢業後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便失學在家。1970年進一家街道工廠工作,做過銑工、裝配工、車工,當過赤腳醫生、工人,開過裁縫店。1978年結婚,丈夫是回城知青,在鄉下自學成木匠。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
殘雪後期創作有許多精美的短篇。《歸途》是一個有趣的短篇,文本中的「我」,可將讀者帶到一座迷宮中,不知道會在這座迷宮里遇到什麼,被引發出好奇心。在「我」「誤闖」小黑房後,有關以前房主人的故事每天都會被講述,而且每天故事都會有改變,最後連「我」也加入了講述,變得不那麼急於找到「歸途」了。
『伍』 我國早期的「先鋒」小說作家殘雪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殘雪是早期的「先鋒」小說作家,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山上的小屋》、《蒼老的浮雲》、《公牛》、《我在那個世界裡的事情》、《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櫻虧思》、《黃泥街租慧》《天堂里的對話》、弊頌答《突圍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