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浩然的短篇小說

浩然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5-24 20:49:19

A. 70年代的作家浩然,他的代表作最有名的有哪幾部

浩然原名梁金廣,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代表之一。作為七零年代的作家,他最為著名的作品就是《艷陽天》,這一本小說在2019年的時候被評為是“新中國70年代70部長篇小說典藏”。這一本126萬字的小說具有非常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都是非常深遠的,並且多次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成為了我們很多人心中的一部經典之作。

浩然和他的《艷陽天》都是那個時代的特色,我們現在雖然已經無法經歷當時發生的各種事情,但是通過浩然的經歷還有他的小說,我們能夠感受到五六十年代裡面勞動人民的勤奮以及樂觀,從而對那個時代產生想要了解的興趣。

B. 浩然的為農民寫

「寫農民,為農民寫」
「我的根在農村,我要為農民而寫作。」這是浩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寫農民,為農民寫。」浩然將此作為自己的創作宗旨,堅持了一生。這位農民出身、長年生活在農民中間的作家,對於中國農民和廣大農村有著質朴而又深沉的感情。談及文學和生活的關系時,浩然曾不止一次地說過:「好的小說應該像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蘿卜,不僅帶有須子和蘿卜纓子,還帶著一嘟嚕濕乎乎的泥土呢。」他的作品,也始終充滿著濃郁、朴實的泥土氣息。
浩然本名梁金廣,1932年3月25日,浩然出生於河北唐山開灤礦區一個貧苦的家庭。他10歲喪父,12歲喪母,在悲愁和凄苦中度過了不幸的童年。浩然14歲時走上了革命道路,16歲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前後,他做過8年村、區、縣的基層幹部。在新生活的感召下,從小就是「戲迷」、「書迷」、受過民間文學熏陶、對文學天生就有靈氣和悟性的浩然萌發了要當一名革命作家的強烈願望。
在收到上百篇退稿後,1950年10月20日,《河北青年報》刊出了他的一篇千把字的題為《姐姐進步了》的短文,使他進一步堅定了立志文學創作的信念。1954年,他的反映農村新生活的兩篇小說習作發表於歲謹山《河北日報》文藝副刊上晌慎,由此他被選拔到該報社任記者。1956年,他的短篇小說《喜鵲登枝》發表於由老舍主編的《北京文藝》上,從而引起了首都文學界的關注。1959年,在浩然相繼出版了《喜鵲登枝》、《蘋果要熟了》等三部表現農村新人新事、充滿濃郁泥土氣息的短篇小說集後,鑒於他在文學界和廣大讀者中的影響,時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和秘書長的郭小川主動介紹浩然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
1964年底,浩然被調到北京市文聯成為一名專業作家。「文革」前夕,他創作出版了《新春曲》等10個短篇小說集、4部兒童文學集和散文集《北京街頭》,並推出了他的代表作《艷陽天》。 家喻戶曉
《艷陽天》一問世即引起了強烈反響,浩然也隨之家喻戶曉。他收到全國各地熱心讀者的來信共1萬多封。197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又將其改編拍成了電影,更使這部作品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艷陽天》是浩然最好的作品,也是最能顯示浩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作風格和藝術成就的代表作。它通過京郊東山塢農業生產合作社麥收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和沖突,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生動傳神,顯示出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艷陽天》出版後,浩然將所得稿費1萬元全部交了黨費。新加坡一個財團要出200萬元買下他作品的所有版權,被他斷然拒絕。他說:「將來如果有人要改編我的作品,還得到國外去購買版權,那叫什麼事!」某飲料廠,以100萬元的酬金請他給某飲料做電視廣告,他也婉言謝絕了。浩然說:「我為人的標準是,不要有野心,不要有貪心,不要有害人之心。要熱誠待人,厚道而正直。」
有人說浩然是中國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浩然對此坦言:「寫農民、給農民寫是我自覺自願挑起的擔子,我要把這副擔子挑到走不動、爬不動、再也拿不起筆時為止。」由於他把對農民的深厚感情都寫進了作品裡,他的作品也因此被學者們稱為「中國農村近半個世紀的形象畫卷」。 濃烈的「文學綠化情結」
1972年,浩然出版了作品《金光大道》後,名聲大振,成為了那個年代裡唯一出名的作家。在那樣一個文化凋零的年代中,只有《艷陽天》《金光大道》等長篇小說,當年也只有浩然的這些小說可在新華書店裡出售。
然而根據各種資料和浩然自己的講述,他並沒有因此而失去農民的淳樸,沒有失去做人的本質,更沒有利用唾手可得的機會去做更多的「事」。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質朴、單純、本分的人,他像一位農村的生產隊長和村支部書記,經常穿著一件中山裝,說話靦腆,沒什麼架子。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浩然主動隱退,過起了少人關注的晚年生活。
1986年秋,浩然從北京市文聯宿舍直接搬到了位於北京東部的河北省三河縣定居乎中。在深入生活為新時期農村縱情謳歌的同時,致力於培養文學新人。
1997年5月,在北京市作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浩然當選為北京作協主席,2003年9月後任北京作協名譽主席。晚年的浩然舍棄了京城的安逸與舒適,紮根基層,定居三河,致力於培養農村青年和鄉土文學作者,稱這是一項「文學綠化工程」。在他的努力下,短短六七年時間,三河縣形成了一個有聲有色的作者群,還出版了三河本地作者的文學叢書《三河泥土文學叢書》。對於浩然不惜犧牲自己的創作時間而全力培育文學青年的行為,有人不理解,表示惋惜。浩然卻說:「我自己是從農村成長起來的,是業余作者出身,因此我了解文學小苗最急需有人伸出熱情的手加以扶植。」他那濃烈的「文學綠化情結」和甘當人梯的行動,受到了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高度贊揚。
浩然的女兒梁春水說,三河是浩然最想「歸屬」的地方,浩然生前曾經在一本書中寫道:「這片土地不僅養育了我的生命,也培養了我的心靈。」

C. 浩然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蒼生》、《樂土》、《活泉》、《圓夢》、《春歌集》等。

D. 金光大道的作者簡介

浩然(1932~2008-2.20 ),本名梁金廣,中共黨員,中國著名作家 。祖籍河北寶坻(今屬天津)。1932年3月25日出生於河北唐山,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1月在《北京文藝》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喜鵲登枝》,引起文壇注意。1958年出版第一部同名短篇集。1962年底開始創作多卷本長篇小說《艷陽天》。1964——1970年底開始創作多卷長篇小說《金光大道》。浩然在4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先後創作出短篇小說集《喜鵲登枝》,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蒼生》、《樂土》、《圓夢》等作品,共出版著作70多部,僅在國內發行量就達1000多萬冊,系我國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E. 浩然寫的《金光大道》是青松嶺嗎什麼地方

浩然的《金光大道》是一部優秀長篇小說,與青松嶺無關,講的是芳草地貧下中農在土改時期以高大泉為代表走互助組合作社集體化道路的故事。有些人為什麼對文革期間一些優秀文藝作品,一概亂扣帽,一概全盤否定。盡管文革運動不好,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但是也不泛有好的事物,好的業績,只是運動和階級斗爭太突出了,不利於經濟建設與發展。什麼是 社會 主義新農村, 社會 主義新農村發展大道在哪裡?我認為最終還是在集體化道路上。

青松嶺與浩然沒什麼關系,浩然的《金光大道》屬於文革時期的概念襪鉛化小說和電影,其主角高大全與樣板戲的主角都是一個模式,千篇一律的「高、大、全」,不食人間煙火的偉大英雄。

浩然有一部短篇小說集,寫的都是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故事,名字叫《春歌集》。

芳草地,浩告啟好然寫的應該是河北北部如薊縣,寶坻一帶或北京郊區的事。

不是青松嶺,而是段甲嶺。

據說浩然長期生活在河北三河市(以前是三河縣)段甲嶺,《艷陽天》和《金光大道》應該吸取了當地的生產生活素材。

《旁賣金光大道》寫的是天津薊州的事!

青松嶺在河北興隆茅山,金光大道描寫的段甲嶺離這里不到一百公里!

不是青松嶺,是高老莊和祝家莊。

《金光大道》寫的是河北農村翻身農民由單干到團結一心成立初級社到高級社的故事。而青松嶺則是寫的東北農民在人民公社發生的故事。

看過好幾遍,優秀作品!

F. 文革時期的作家都有哪些

並沒有文革時期作家的說法,很多作家都經歷過那個時代,當然有在那個時期大紅大紫的作家,比如浩然

被稱為「文革時期唯一作家」的浩然昨天早晨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76歲。作為「文革文化」的重要代表,浩然的辭世標志著那個時代的遠去。
浩然本名梁金廣,1932年生於唐山,少時讀過3年小學,16歲加入中共。他當過8年村、區、縣基層幹部,1954年起任《河北日報》記者、北京俄文《友好報》記者、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雜志編輯。1964年到北京市文聯擔任專業作家,後任中國作協北京分會主席。

浩然於1956年開始發表小說,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喜鵲登枝》、《蘋果要熟了》等,1965年發表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艷陽天》三卷本;1972年出版了另一長篇小說《金光大道》,1974年出版中篇「詩體小說」《西沙兒女》。

浩然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間紅極一時。他的《艷陽天》、《金光大道》歌頌中共在農村斗爭地主、富農、推行農業集體化的「偉大運動」,是當時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與八個樣賣橘蔽板戲一起成為當時中國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

由於《艷陽天》、《金光大道》受到文革「旗手」、毛澤東妻子江青的青睞,浩然不僅常受到江青接見,也由一名普通的農民作家一躍成為當時文藝界乃至政界炙手可熱的人物。浩然作為代表參加了中共十大和第四屆全國人大,1976年9月成為文學界唯一參加毛澤東治喪委員會的代表。文革時期,他以「文化界人士」名義經常參加外事活動伍歷,並曾出訪日本。

1974年,中越發生西沙海戰後,浩然被江青「親自委派」到西沙群島前線視察,回京後寫出間接歌頌江青的《西沙兒女》。後來他又奉江青之命視察大寨並寫成報告文學《大地的翅膀》。他的小說《艷陽天》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成為文革時期拍攝的為數極少的故事片之一。

文革後,浩然因與「四人幫」過從甚密而遭到批判,並一度失去自由,官方對他的審查結論是:「不是幫派分子,在文革中摔了跤,但沒有完全陷進去」。浩然後來又寫過《蒼生》、《樂土》、《活泉》等作品,但反響一般。

浩然曾說,他從一個只讀過3年小學的農民,靠中共給予的機會,掌握了大學專門課程,最終「成了組織上承認的、名正言順的作家」,「這是個奇跡,亘古未曾出現過的奇跡。」

他也一直不接受文革是「浩劫」的結論。他在評價自己在文革中中州的表現時說,他「不是蟊賊,不是爬蟲,而是一個普通的文藝戰士,一個有所貢獻、受了傷的文藝戰士」。

在一段特殊時期,浩然和大多數中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謂「8個樣板戲,1個作家。」有人說浩然因為《艷陽天》和《金光大道》而成為中國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有人說他是「文革」時期唯一的「得意分子」……

浩然生平

浩然原名梁金廣,1932年3月25日出生於開灤趙各庄礦區。他1949年冬季開始練習寫作,自學成才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寫農民,給農民寫」、「深入一輩子農村,寫一輩子農民,給農民當一輩子踏實代言人」是他一生的誓言和奮斗目標。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蒼生》、《樂土》、《活泉》、《圓夢》等,《蒼生》獲得了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特等獎。有學者評論他的作品「是很形象的中國農村近半個世紀的圖畫」、「寫出了個人和社會的雙向的真實」、「具有史料性和藝術性兩方面的價值」。

1964年10月浩然調入北京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歷任北京作家協會駐會作家,《北京文學》主編、《東方少年》主編。1997年5月,在北京作協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浩然當選為北京作家協會主席,2003年9月至今任北京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G. 小說"金光大道"的作者是誰

小說"金光大道"的作者是浩然! 希望可以幫助你! 山東省昌樂縣是浩然藝術生命的第二故鄉。1960年,浩然以俄文報《友好報》記者的身份,下放到昌樂縣東村勞動鍛煉,度過了他生命中難忘的8個月。在那裡,他創建了東村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帶領全村400名幹部群眾生產自救,渡過難關,與那裡的父老相親們結下了生死相依的血肉關系。他白天與社員一起勞動,忍著飢餓耪荒地、搶麥收、護秋坡、修水庫,晚上熬夜寫作(秋季晚上還要與幹部社員一起巡邏護秋),《車輪飛轉》《送菜籽》《半月敲門》《太陽當空照》《人強馬壯》《珍珠》《大肚子蟈蟈》《榮榮》等20多個優秀的短篇小說,就是那時在昌樂問世。
浩然曾回憶當時寫作的情景:「那時寫東西從不講究什麼場合,田間地頭、推土車架上、糞筐上、場院屋的炕頭上,都能湊合著寫。晚上屋裡純尺那盞小煤油燈經常亮到雞叫頭遍。」「當深夜,我披著月光,漫步在寂靜清爽、飄著米穀香味的場邊上,許多激動過我的事情都展現在眼前,許多話語都涌到唇邊,急不可待要向別人傾訴。於是我把糞婁翻扣在場上,在上面鋪一條麻袋,把保險燈捻亮,就趴在這個『桌子』上寫開了。……有時為防蚊子叮咬,不得不換上長衣長褲,把袖口紮起來,常常是一寫到半夜,還看了場,一舉兩得。」(浩然:《我的人生》)《信裂艷陽天》中驚心動魄的大雨中搶救麥垛的情節,就是來自他在東村的真實生活。書中那個至為感人的農業社飼養員馬老四,就是以東村大隊保管員田敬元為原型創作的。
浩然念念不忘昌樂鄉親,曾先後五次重返昌樂探望,一次帶著老伴,一次帶著女兒,每次來訪總是懷著赤子般的虔誠,一個門口一個門口的登門拜訪,並把自己從北京捎來的糕點禮品一一送到鄉親中那些老者、弱者手中。1990年,浩然寫了《東村的鄉親們》,收入他由青島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紀實文學集《婚姻小路上的愛情坎坷》,後又編入《浩然全集》第18卷。1999年,長征出版社出版了由昌樂縣政協滑褲閉編輯的《浩然與昌樂》一書(這本書我還沒有,很遺憾)。2000年出版的浩然口述自傳《我的人生》中,有一章記述的就是他在昌樂的難忘歲月。影碟《浩然傳奇》是北京電視台在浩然病重住院期間攝制的兩集傳記紀錄片,裡面就有浩然晚年回昌樂縣東村看望鄉親們的珍貴鏡頭。
鑒於浩然與昌樂縣的不解之緣,昌樂啟動了《艷陽天》再現工程,以浩然文化為主線,准備建設一處集文化局機關、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文物陳列室、文化藝術館和浩然文學館於一體的文化活動廣場。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蒼生》、《樂土》、《活泉》、《圓夢》等。

H. 浩然的個人簡介

浩然(1932~2008-2.20 )本名梁金廣,中共黨員,中國著名作家。祖籍河北寶坻(今屬天津),1954年調到《河北日報》當記者,1956年9月調北京俄文《友好報》當記者,同年11月在《北京文藝》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喜鵲凳粗登枝》,引起文壇注蠢粗粗意。1958年出版第一部同名短篇集。此後致力於創作反映北方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面貌的作品。1959年10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1年調任《紅旗》雜志編輯。1962年底開始創作多卷本長篇小說《艷陽天》。1964年《艷陽天》第一卷出版,同年10月調中國帶鎮作家協會北京分會從事專業創作,成為北京市文聯專業作家。1970年底開始創作另一部多卷長篇小說《金光大道》。這些作品留有當時社會思潮的印記,在當時有較大影響。1973年參加了中共第十次代表大會,1974年為適應政治需要寫了中篇小說《西沙兒女》,創作上走了彎路。1977年任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委員,1979年參加全國第四次文代會。1986年冬天為了深入農村生活,曾到河北省燕山腳下一個小鎮任副鎮長。1987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蒼生》,以新的視角觀察和反映變革中的農村現實和新時期農村的巨大變化。作品生活氣息濃郁,鄉土特色鮮明,語言樸素自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北京分會專業作家、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寫農民,給農民寫」是他的創作宗旨。
2008年2月20日因冠心病引起心臟衰竭在北京辭世,享年76歲。

I. 浩然小說蒼生全文閱讀

冀東有個偏僻的山村名叫田家莊,但村裡姓田的人家只有田成業一戶了,而且這唯一的一戶姓田的也面臨著絕後的危險。田成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留根二十七八歲了還沒找上對象,二兒子保根24歲了,連考三年大學沒考取,仍蹲在自家那破舊的房子里復習功課。現在是80年代的第一個早春,老實巴腳的田成業正和留根一起從山上往山下背石頭,准備建房子。建不起房子沒有姑娘願意上門,父子倆累得吐血也不敢停下。這天中午老地主巴福來來請田成業吃酒席,因為他兒子巴平安今天結婚。新娘就是曾經和留根見過一面、嫌留根沒有房子不同意的那位姑娘。巴家的紅磚院牆里你來我往,西班吹鼓手比賽著吹,村黨支部書記邱志國帶著村幹部來賀喜,熱鬧非凡。看看人家想想自己,田成業悲傷不已,喝得半醉,到祖墳里默默蹲了許久。老地主巴福來解放後受了30年管制,1979年村裡根據中央文件給他摘了地主帽子。實行責任制之後,邱志國為了表示自己執行中央政策堅決,自作主張把村裡的果園廉價承包給巴福來。巴福來只噴了幾次葯,一年白賺七八千元,建了新房,40歲的兒子也討上了媳婦。那片果園是全村人用好幾年時間開山建成的,為建果園田成業的一個侄子還喪了命,所以現在田家只剩下了一戶。搞承包的時候村裡的高中畢業生田保根、團支部書記邱方、復員軍人郭少清等一幫青年人要求聯合承包果園,邱志國不同意,硬是包給巴福來。所以村民們對邱志國和巴福來滿心怨恨。邱志國曾經有過光榮的歷史,土改、合作化、學大寨時都是帶頭人,但現在成了土皇帝。他把窯場承包給孔祥發,自己入「權力股」——以村黨支部書記的名義參加經營管理,發了大財。而田家莊的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青年人眼看著在田家莊沒有出路,紛紛出走。蘇吉祥當登門女婿去了紅旗大隊,郭少清到南方海邊去懇荒,邱方丟掉團支部書記的頭銜去跑生意。保根頑皮、聰明而又好強,他不願意像父親、哥哥那樣安分守己當農民、在貧困和辛勞中掙扎,他決心闖出自己的路,和邱志國見個高低。夏天過去,房子建了起來,保根也考取中等技術學校,背著行李到北京上學去了。留根的婚事在幾經波折之後,終於有了進展。女方杜淑媛是一位善良、淳樸的山村姑娘。父母雙亡,她獨自給奶奶養老送終,又把弟弟杜有志撫養成人,然後自己才找婆家。她要求留根給她買一塊進口手錶,留根一口答應。但一塊進口手錶要158塊錢,留根知道父母為建房已經筋疲力盡,實在不忍心再讓父母為手錶受苦。這天夜裡,他帶著一把鉗子去燕山鎮的商店偷手錶。路上他遇到田家莊的電工,電工說他親戚家被偷,小偷被抓住後進了監獄。留根醒悟到自己這樣做也會進監獄,急忙跑回家來。但電工告訴他,保根根本沒考上什麼技術學校,而是在縣城的建築工地當小工。當初他說去北京上學,純粹是為了面子搞的惡作劇。得到這個消息,田大媽第二天就急忙去縣城找保根。保根嬉皮笑臉,謊說在學校學不到真本事,所以退學來工地學技術,並借了160元錢給田大媽,說是自己的存款,讓媽媽拿回去給嫂子買手錶。田大媽信以為真,高高興興回田家莊來。田留根給杜淑媛買了手錶,第二年正月十五二人結了婚,一家人和和美美。後來田大媽無意中聽說保根那錢是借來的,根本不是什麼存款,又生氣又擔心。她怕保根在外面耍花招惹禍,便要他回家來找媳婦,老老實實過莊稼人的日子。保根為了能繼續在外面闖盪,便把朋友的妻子帶回家,說是自己在城裡我的對象,中秋節就回家來訂婚,讓家裡別再為他操心。田成業和田大媽高興得合不攏嘴。保根回到縣城,仍然在基建隊當小工。由於他聰明,講義氣,不久還學會了砌牆和開汽車。夏天,建築隊承建縣里的一座大冷庫,所有的磚都由田家莊孔祥發和邱志國承包的磚瓦窯供應。孔祥發、邱志國和冷庫負責人狼狽為奸,採用多收款少付磚的辦法,大量侵吞國家資金。保根得知此事,通過負責運磚的熟人掌握了證據,向縣**辦公室控告。但縣里把材料轉到鄉里,鄉長和邱志國有親戚關系,又把消息透露給邱志**根沒有成功。磚瓦窯的會計陳耀華是保根的同學,一直戀著保根。保根知道她和邱志國、鄉長是親戚,離開了錢和權就很難生存,擔心她和自己沒有共同語言,有些猶豫。現在,他決定通過陳耀華去搞更確鑿的證據,辦倒邱志國。田大媽雖然為二兒子找了城市姑娘而高興,但她愛面子,講老規矩,也想在訂婚那天給二兒媳婦一塊進口手錶。認為只有這樣兩個兒子才擺得平。中秋節近了,手錶錢還沒有著落,田大媽心急如焚,只好低聲下氣去求杜淑媛,要借那塊手錶先給二兒媳婦,但杜淑媛紅著臉拒絕了。田大媽又急又氣又傷心,說杜淑媛不通人情、沒有良心。留根也給杜淑媛講起為了那塊手錶他如何險些當小偷,保根如何借錢。但杜淑媛仍然不同意。中秋節這天上午,田大媽急忙去燕山鎮找杜有志,想讓杜有志來說服杜淑媛。見了杜有志她才知道,當初杜淑媛要進口手錶是為了弟弟。那時杜有志正找對象,女方非要一塊進口手錶不可。杜淑媛沒有辦法,只好向田家要。她拿到手錶一次也沒帶就偷偷給了弟弟。現在婆婆向她藉手錶,她不好意思說實話,只好紅著臉拒絕。家裡,杜淑媛覺得對不起婆婆和丈夫,帶著一瓶農葯進山自殺。但想起田家對她的關懷和愛護,想起肚子里田家的後代,她醒悟了,摔碎葯瓶往回走。一輛卡車停在她身邊,車上下來的是英姿勃勃、風塵僕僕的保根。現在,他和一幫朋友組織了民辦建築公司,還擔任副經理。杜淑媛坐著保根的車回村。陳耀華正等在村口,她對保根說邱志國關系網大、根子硬,勸保根別自找麻煩,但保根不接受她的勸阻。田家人看到杜淑媛寫得歪歪扭扭的絕命書已經亂成一團,見杜淑媛和保根一起回來,田大城抱著兒媳痛哭……。田家過了一個歡樂的團圓節,田老夫婦發現保根長大了,有出息了,決定不再管他的婚事。

J. 小說艷陽天主要人物及外號

小說艷陽天主要人物是蕭長春、焦淑紅、韓百仲、馬連福、馬之悅、馬同利等人。

蕭長春,民兵排長,帶領群眾當時農業合作高級社主任兼村支書馬之悅和一幫壞分子作了堅決的斗爭取得勝利,當了黨支部書記兼社主任。心思縝密,感情細膩,原則性強,帶領全體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焦淑紅,村團支書,美麗、大方、熱情,嫉惡如仇,於工作中戀上「表叔」蕭長春,她曾犯愁斗山慧禪爭形勢復雜,但也明白不能有畏難情緒,唯有迎難而上,才能取得勝利,碧亂最後也贏得美滿愛情。

韓百仲,農業合作社副主任,老黨員,立場堅定,經驗豐富,與蕭長春等人一道與壞分子做堅決的斗爭。馬老四,一位憨厚、朴實的農業社飼養員,積極分子,愛憎顯明,被人尊稱「四爺爺」。馬連福,生產隊長,馬老四兒子,被壞人煽動和利用,後來改正了錯誤。

馬之悅,蛻化異己分子,表面上是黨支部書記兼社主任,但其實他是個混進黨內的歷史反革命分子,娶了地主馬小辮的閨女馬鳳蘭,到處煽風點火,大搞陰謀破壞活動。

馬同利,富裕中農,被人稱為「彎彎繞」,自私自利,思想落後,但這個角色其實並不壞,只不過他是過於自私罷了。馬小辮,一個想變天、想復辟的反動地主分子,還殺害蕭長春的兒子小石頭。

作者簡介

浩然(原名梁金廣,1932-2008),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32年3月25日出生於河北唐山,1946年參加革命,194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逗塵黨。從1956年11月在《北京文藝》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喜鵲登枝》起,浩然在40多年的寫作生涯中。

浩然,先後創作出短篇小說集《喜鵲登枝》,長篇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蒼生》、《樂土》、《圓夢》等作品,共出版著作70多部,僅在國內發行量就達1000多萬冊,是我國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