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短篇小說科幻

短篇小說科幻

發布時間: 2023-05-22 22:12:23

⑴ 一篇短篇科幻小說,背景是地球碎裂成兩半一大一小,求名字

法國著名鉛彎科幻小轎猜說大師凡爾納作品《太陽系歷險記》,說的是地球遭受彗星撞擊分裂成兩半一大一小,小的那一半同樣圍著太陽公轉槐帆悶,過了一年之後,重新又跟另一半大的會和了。

⑵ 有哪些不錯的短篇科幻小說

阿瑟.克拉克《太陽帆船》,主要敘述了主人公參加地月之間的光動力飛船比賽的故事,可以說是最早的描寫「光帆推進」技術的小說。小說最後,沒人贏得比賽,主人公的飛船「黛安娜」號失控地飛向遠方,最終飛出太陽系,成為了地球人類製造的在太陽系外速度最快的物體。小說中主人公和飛船之間如同戀人一般親密的關系感人至深。最後飛船離開了他,飛向外太空,雖然令人悲傷,但也充滿希望。

⑶ 求短篇科幻小說

1、《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政府加纖亮強科技興國宣傳,科技事業不斷發展,出現了諸多有利科幻創作的條件,同時以科技工作者為主的創作隊伍逐漸更新,一些從科幻迷中分離出的精英化讀者也成長為作家。

2、《星球風暴》主要講述了軍校考試臨近,二十八的基因數被直接取消了考試資格。替朋友送個情書,結果卻掉到了納運湖中,殉情之名不脛而走。

3、《盜墓筆記》是一本最初連載在起點中文網上的小說,後由中國友誼,時代文藝,洞豎樑上海文化於2007年到2011年陸續出版發行,作者南派三叔。

4、《超凡雙生》是一部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科幻小說,作者是壽限無。該書主要講述了男主角楊奇穿越到一個妹子的軀體中後發生的有趣故事。

⑷ 有什麼好看的短篇科幻小說

一直認為濡勒·凡爾納是歷史上最優秀的科幻小說家,不過他的小說中寫到的事物基本都已經成為現實,現在的人看來恐怕感覺不到其小說剛出版時帶來的震撼
威爾斯的作品也相當優秀,他第一個提出了隱身人,時間機器等現在被廣泛應用在科幻小說中的概念,不過他的幻想有些太過玄虛至今基本沒有一項成為現實
再者就是上個世紀的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家了,阿西莫夫,海因萊因和阿瑟·克拉克,他們擅長短篇科幻小說,其想像只新奇,邏輯之嚴謹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上個世紀科學的發展
在國內,王晉康曾經是科幻界的領軍人物,其作品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是曲折的情節,豐沛的情感也足以感染讀者。衛斯理的作品總是帶點恐怖的味道,個人是不大喜歡,但是他應當是讀者最多的中國科幻作家了。宋別離的作品語言優美婉轉,使人如醉夢里,甚至能夠催人淚下,但是科幻的味道相對淡了點,更象是言情小說。潘海天想像奇特,還帶有幾分鬼才,文字很有個性,是國內新生帶的佼佼者。劉慈欣的作品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卻沒有壓抑的緊張感,而更多的是一種輕松,使人真正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而且還總是會有一些關於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比如他的《創世紀》就是很優秀的作品

此外,要特別說明一下,嚴格地講《哈里波特》以及《指環王》之類的應當屬於魔幻(也稱奇幻,玄幻)而不屬於科幻

⑸ 有什麼短篇科幻小說讓你震驚,並且念念不忘

波蘭作家萊姆曾寫過一本名為《完美的真空》的短篇集,這本書的最後一篇故事《宇宙創始新論》腦洞開的極大,以下是原文:(這是阿爾弗雷德·特斯塔教授在炸葯獎獎頒獎典禮上的發言稿,選自紀念文集《從愛因斯坦宇宙到特斯塔宇宙》,這里重印,得到了出版商學術出版公司的許可,以饗讀者。)尊敬的殿下,女士們,先生們。有幸站在領獎台上,我想藉此機會介紹一下,導致新的宇宙模型興起的背景情況,它由此標出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與其歷史地位是迥然不同的。這句話來頭大,我不是指自己的研究,而是紀念一位不再與我們同在的人,這里的消息得歸功於他。我提到他,是因為我最最希望不要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在當代人眼裡,我的研究使阿里斯蒂德·阿徹羅普勒斯的工作大為遜色,以致理應看作合格權威的科學史家伯納德·維登塔爾教授,最近在他的《宇宙作為游戲和陰謀》一書中寫道,阿徹羅普勒斯的巨著《宇宙創始新論》並非科學假設,而是幻想文學,連作者本人都不相信其現實性。同樣,哈蘭·斯蒂明頓教授在《博弈論的新宇宙》中,認為沒有阿爾弗雷德·特斯塔的工作,阿徹羅普勒斯的觀念就會停留於區區一個鬆弛的哲學概念,相當於萊布尼茲的預先設立和諧世界,這個模型,精確科學當然從來都不把它當真的於是,有人說,我把觀念創始者本人不重視的東西當回事,還有人說,我把糾纏於非經驗哲學晦澀思辨的觀念樹立於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這種錯誤觀點需要做個解釋,而這解釋我是有條件提供的。誠然,阿徹羅普勒斯是個自然哲學家,不是物理學家、宇宙論者,他對觀念的闡述不靠數學。誠然,他的宇宙論直覺形象和我的形式化理論之間,有著不少差距。但尤其真實的是,沒有特斯塔,阿徹羅普勒斯照樣會做得很好,而特斯塔的一切都歸功於阿徹羅普勒斯。這個差距實在不小。解釋的時候,請你們一定要耐心聽著。二十世紀中葉,一批天文學家著手考慮所謂宇宙文明的問題,當時他們的事業對於天文學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學術界把它看作百十個怪人的業余愛好,怪人到處都有,科學界也不例外。學術界並沒有積極反對有人出來尋找來自宇宙文明的信號,同時並不承認,宇宙文明的存在可能會影響到可觀察的宇宙。要是這位那位天體物理學家敢於宣布,脈沖星的輻射光譜、類星體的動能學或者星系核展現的某種現象,證明了宇宙居民的故意活動,本領域里尊敬的權威中,則沒有一位會把這種宣布當作值得調查的科學假設。天體物理學 和宇宙學對於整個問題充耳不聞;這種無動於衷在理論物理學界尤其嚴重。當時的科學界基本上嚴守以下圖式:若要知道鍾表的機制,其齒輪和平衡錘上有沒有細菌,對於其可動部件的結構和運動學,都毫無意義。細菌當然無法影響鍾表的運動的!同樣,人們認為智能存在不能幹擾宇宙機制的運動,因此研究該機制應徹底無視其中可以料到的智能存在。

⑹ 最短科幻小說

小說的名稱叫做《最後一個人》,是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所寫,英文原文為"The last man on earth sat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一共十七個單詞,極為簡單。即使把它翻譯成漢語,也只有25個漢字: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盡管只有一句話,但已足夠稱作一部小說,因為它具備了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人物:最後一個人;
情節:一個人坐著,聽到了敲門聲;
環境:地球的一個房間里。
所以,這足以稱作是一部合格的小說。

⑺ 最短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寫過一篇就目前來說,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譯成現代漢語恰好是25個字,僅僅只有一句話: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盡管只有一句話,但它同樣具備了小說的特點。就小說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個人)、有情節(一個人獨坐,聽到敲門聲)、有環境(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房間里)。科幻,重在科學幻想,其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擅長誇張、製造懸念,給讀者設置自由而廣闊的聯想、想像等思維空間。這25個字促使讀者追究、探求的問題太多了。

⑻ 尋找一經典短篇科幻小說

《霜與火》,作者是美國的雷·布雷德伯利(RayBradbury),
刊載於科幻世界出版社的英美中篇科幻小說集《真名實姓》中,
還有其他譯名如《冰霜與烈火》、《只能活八天的人》等等,
刊載於各種各樣的短篇小說集中,是一片非常優秀的科幻短篇,也是我最喜歡的科幻短篇之一。

⑼ 你讀過哪些腦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說

關於科學家與科幻作家的腦洞之爭,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答案是「科學家的腦洞更大」,因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學家的想像,用一種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本期好書榜中有幾本與「科學」相關的書,一本是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一本是牛津心臟外科醫生奇遇記《打開一顆心》,還有一套科幻作家韓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將中國科幻分為兩極,一極是劉慈欣,另一極就是韓松,「一種是想像力意義上的應用文,另一種是作為社會預警的小說」。《時代周刊》形容韓松「白天忙於新聞工作,晚上寫著陰郁詭異的故事」,而讀者給他的標簽是「技術時代的聊齋志異,電子囚籠中的卡夫卡」。在中國讀者中,韓松的科幻小說褒貶不一,分歧很大——愛的人愛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帶有人文與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維度、通過不同視角,冷靜地觀察宇宙、人間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歷史、現實和未來。近日,他的經典作品首度結集出版,《韓松精選集》一網打盡其成名作、獲獎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長篇小說《紅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國》,還有兩部中短篇小說集《苦難》和《冷戰與信使》,《苦難》收錄的是新作,大多還沒有正式發表過,《冷戰與信使》包含了韓松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再生磚》、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說;《我一次次活著是為了什麼》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隨筆雜文集,處處體現出韓松對於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還有一部詩選《假漂亮和蒼蠅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誕生兩百周年,韓松從初中開始寫科幻到現在,三十六年一直沒有中斷,常有人問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回答:「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在這個片斷宇宙中的經歷,盡可能記錄下來,留給另一個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來,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相對論的創始者愛因斯坦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只是一個符號。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根據1953年德文版著作編譯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觀》,會讓人們對愛因斯坦產生更加完整的認知。他不僅是天才和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思想家和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他不受羈絆的獨立人格,以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獨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見解獨到,在今天看來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比如他堅信科學的應用可以是集體組織的,但科學的創造卻只能是個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從不搞什麼「創新團隊」,甚至沒有帶過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成不了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獲得切身的感受。學生必須對何為美以及何為道德上的善有敏銳的辨識力,否則只是靠那點兒專業知識,更像一隻訓練有素的狗,而不是一個均衡發展的人。」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學科』同等重要時心中所想的東西」,而「過分強調競爭體系,以及為了立竿見影的用途而過早地專門化,將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賴以生存的那種精神」。
《打開一顆心》作者斯蒂芬·韋斯塔比醫生是英國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曾經師從國際心臟外科先驅柯克林教授,經手過12000顆心臟。他所遭遇的心臟外科救助場景不是影視劇,卻時時上演著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戲,心臟外科大夫的腦洞比影視編劇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難過山車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萊塢大片刺激得多:主動脈瓣嚴重畸形的馬術愛好者,後來因妊娠而凸顯危機;救治沒有脈搏、沒有血壓的機械心臟人、電子心臟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過大屠殺的阿拉伯無名啞母病孩,全力施救卻最後雙雙殞命;還有兩顆心臟並聯工作的手術方案……當醫務制度和救人沖突時,醫生該何去何從?手術風險巨大,患者和醫生該如何決定?技術通神的醫生也有做不成的手術?醫療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處?英國醫生韋斯塔比的經歷、態度和思考,也必定引發中國醫生和讀者的反思。

⑽ 有哪些精彩的短篇科幻小說值得推薦

短篇科幻小說沒怎麼看過,但是長篇的話推薦《三體》。劉慈欣的小說都挺好看的,把浩瀚的宇宙和我們的生活相聯結起來,就更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