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獲獎小說推薦
⑴ 歷屆獲獎的華語言情小說有哪些
第一屆《陪嫁丫鬟——紫嫣》黛咪咪
第二屆《逃婚俏伴娘》涅槃灰
第三屆《裸婚——80後的新結婚時代》小鬼兒兒兒(唐欣恬)
第四屆《盛夏晚晴天》 作者:柳晨楓
第五屆《在遺忘的時光里重逢》、《婚不由己》吉祥夜、米西亞
這些是歷屆冠軍名單。
⑵ 中國歷屆老舍文學獎獲獎作品
截止2014年已舉辦的:
第一屆(200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凌力的《夢斷關河》、 劉育新的《古街》。
優秀中篇小說獎: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鐵凝的《永遠有多遠》。
優秀戲劇劇本獎:張永和、王保春的曲劇《煙壺》,郭啟宏的崑曲《司馬相如》。
廣播劇獎電視連續劇:李曉明編劇、安戰軍、李小龍導演的《一年又一年》;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的《離開雷鋒的日子》;羅金編劇、李健導演的《脊樑》;劉寶毅編劇、李健導演的《千古流芳》。
第二屆(2002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張配灶態潔的《無字》、寧肯的《蒙面之城》、曾哲的《一年級二辯擾年級》、衣向東的《初三初四看月亮》。
優秀戲劇劇本獎:李龍雲的《正紅旗下》、陳健秋的《宰相劉羅鍋》。
第三屆(2005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閻連科的《受活》。
中篇小說獎:曾哲的《香歌潭》、程青的《十周歲》。
戲劇劇本獎:蘭曉龍的《愛爾納·突擊》。
新人佳作獎:尉然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毛銀鵬的《故人西辭》。
第四屆(201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徐坤的《八月狂想曲》、寧肯的《天藏》、馬麗華的《如意高地》。
提名獎:《琉璃》、《北方佳人》、《金山》、《北京甜心》 。
優秀中篇小說獎: 葉廣芩的《豆汁記》、劉慶邦的《啞炮》、荊永鳴的《大聲呼吸》、鍾晶晶的《我的左手》。
提名獎:《失蹤女》、《向土地下跪》、《打起黃鶯兒》、《你讓我難過》、《墓約》。
2014年老舍文學獎(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的有: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林白的《北去來辭》。馬平來的《滿樹榆錢兒》、葉廣苓的《狀元媒》獲提名獎。
獲得優秀中篇小說獎的是:文珍的《安翔路情事》、蔣韻的《朗霞的西街》、荊永鳴的《北京房東》、格非的《隱身衣》。劉慶邦的《東風嫁》、毛建軍的《第三日》、李唯的《暗殺劉青山張子善》、王蒙的《懸疑的荒蕪》、萬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獲提名獎。
萬方的話劇《懺悔》、李靜的話劇《魯迅》獲得優秀戲劇劇本獎。王新紀的戲曲《駱駝祥子》,翟迎春、林蔚培源然的戲曲《歌唱》,周申的話劇《驢得水》、謝昱緹的話劇《彼岸》、趙寧宇的話劇《聲音》獲得提名獎。
(2)中國獲獎小說推薦擴展閱讀
老舍文學獎的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 電視劇和廣播劇。 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老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唯一授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文藝家。他創作的具有濃郁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學、戲劇作品,享譽中國,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響。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一些作家以老舍為榜樣,寫出了一批「京味」作品,形成一個獨特的流派,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推動京派文學的發展、壯大,繁榮中華民族的文藝事業,特設立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主辦,是北京具有最高榮譽和權威的文學大獎,文學獎每兩年評獎一次,設專門機構組織實施評獎工作。
⑶ 名著,中國的小說,獲獎作品,名家小說
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雜文集有《南腔北調集》等。
郭沫若:現代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代表詩作《女神》,歷史劇《屈原》、《蔡文姬》,他是魯迅之後的中國文壇領袖。
茅盾:著名作家,同魯迅、郭沫若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定了基礎,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林家鋪子》、《春蠶》。還有「蝕」三部曲,「農村」三部曲,劇本等大量作品,《白楊禮滲陵贊》是散文名篇。
巴金:著名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與茅盾、老舍的客觀性、真實性的中長篇小說一起構成現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的藝術高峰。
老舍:著名作家,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名篇有《在烈日和暴雨下》。
葉聖陶: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倪煥之》。
田漢: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詩人、劇作家,代表作《名優之死》,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等歌詞,還有文學劇本《月光曲》等,戲曲劇本《白蛇傳》等。
朱自清:現代作家學者,著作共26種,約200萬字詩文、散文,學術著作,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綠》等。
夏衍:著名劇作家、翻譯家,主要著作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秋瑾傳》、《賽金花》等,報告文學《包身工》,譯著長篇小說《母親》等
林語堂:著名作家、學者,代表作長篇小攔喊棗說《京華風雲》。
周作人:現代散文作家,著有《自己的園地》、《過去的生命》等,其詩《小河》被譽為新詩中的第一首傑作。
許地山:現代作家,代表作小說《綴網勞蛛》,散文名篇《落花生》、《春桃》等。
鄒韜奮:現代作家,新聞記者,主要著作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經歷》等。
張恨水:現代小說家,代表作長篇章回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姻緣》等。
郁達夫:現代作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
徐志摩:現代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等。
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等。
翦伯贊:著名歷史學家,代表作有游記體散文《內蒙訪古》。
鄧拓:著名新聞工作者、雜文家、歷史學家,代表作《燕山夜話》。
吳晗:著名歷史學家、雜文作家,代表作《朱元璋傳》,京劇劇本《海瑞罷官》等,著作頗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
聞一多: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集《紅燭》、《死水》等,1946年7月發表了著簡拆名的《最後一次講演》後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方誌敏:著名革命家,現代文學家,代表作有散文《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記實》。
瞿秋白:著名革命家、散文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代表作《俄鄉紀程》、《赤都心史》,是我國最早的報告文學作品,譯文集有《海上述林》(兩卷)等。
冰心:著名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散文《笑》、《寄小讀者》、《櫻花贊》、《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
蔣光慈:現代詩人、小說家,代表作有詩集《新夢》、《哀中國》,中篇小說《少年飄泊者》等,長篇小說《田野的風》。
沈從文: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西散記》等。
⑷ 茅盾文學獎最好十部
茅盾文學獎最好十部:
第一部:《平凡的世界》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當年文學陝軍的領軍人物路遙。
這部小說問世以來,始終高居圖書暢銷榜的前三,其經典程度不言而喻。為了完成這部作品,作家路遙事實上將自己的生命全部投入到這部作品的創作上,他的英年早逝,毫無疑問是因為這部作品的艱辛寫作。
這是用性命寫成的偉大作品,向來被人們評價為茅盾文學獎的冠冕之作,其勵志意義尤其巨大,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物都坦言,是這部作品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第二部:《白鹿原》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文學陝軍的健將陳忠實。
就文學價值而言,這部小說在所有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首屈一指,史詩一般的格局和內涵,具有讓人望洋興嘆的奇偉和厚重。
陳忠實在創作這部小說的過程中,就形成了這樣的目標,將這部作品作為自己身後能夠枕著的扛鼎之作。他的苦心經營,事實上沒有任何遺憾。
據說,陳忠實創作這部小說時,曾經說過,如果這部小說失敗了,自己就回到鄉下養雞度命。值得慶幸的是,陳忠實做出的最壞的打算,因為這部小說大獲成功而難以成行。
第三部:《芙蓉鎮》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湖南作家古華。
這部小說屬於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的范疇,但是藝術水準明顯高出很多當時盛行的傷痕文學作品之上,在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上能夠與魏巍的《東方》和姚雪垠的《李自成》並駕齊驅,已經說明了古華的創作能力之強。
大導演謝晉根據這部小說改編拍攝了同名電影,使如今成為電影圈教父的姜文得以爆紅,也使劉曉慶再上台階,可謂是一時的佳話。
第四部:《穆斯林的葬禮》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北京作家霍達。
這部小說同《平凡的世界》一樣,也曾經在電台《小說連播》中播出過,播講者是孫兆琳,很多人是先收聽了小說連播,然後才看的書。
霍達是位女作家,才情過人,且不說故事情節如何跌宕起伏,就是語言功力也令人扼腕嘆息。
第五部:《塵埃落定》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四川作家阿來。
這部小說展現了極為獨特的民族風情,具有濃郁的神秘和浪漫氣質。小說的確做到了書寫一個民族的秘史,形成了非常具有個性的書寫結構和文學版圖。
這部小說後來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在央視播放。曾在《還珠格格》中扮演金鎖的女演員出演了這部電視劇,一般認為參演這部電視劇是她試圖在影視行業開疆拓土的嘗試。
第六部:《張居正》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湖北作家熊召政。
這是一部歷史小說,傳統的意味十分深厚,構築了我國歷史小說回歸傳統的新版圖。
這部小說分為四卷,分別是《木蘭歌》、《水龍吟》、《金縷曲》和《火鳳凰》,塑造了明代改革家張居正這一歷史形象,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
第七部:《一句頂一萬句》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河南作家劉震雲。
劉震雲是一個非常高產的作家,由於在文學界和影視界都縱橫捭闔,國民知名度極高。
這部作品號稱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讀懂這部作品,就讀懂了中國式的孤獨感。小說分為兩個部分,《出延津記》與《回延津記》,延津是劉震雲的文學故鄉。
劉震雲的作品風格獨特,極具個性書寫的氣韻,而且極為有趣。
第八部:《人世間》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我國著名知青文學作家梁曉聲。
這部小說秉承了梁曉聲的創作生涯的固有風格和傳統,筆觸所及都是社會生活的豐厚土壤,可以說現實主義書寫是梁曉聲一以貫之的堅持,也是這部作品的整體氣象。
這部小說在2022年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後大火,遙遙呼應了梁曉聲當年的《雪城》和《年輪》。
第九部:《長恨歌》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上海作家王安憶。
王安憶的小說,總的來說就是華麗,這與作家所處的上海文化底蘊互為表裡。
上海小姐的陳年舊夢在這部小說里徐徐舒展,夢幻般的氣質,神秘而且細膩的感覺,都極為深刻地烙印在字里行間。
2018年9月27日,《長恨歌》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第十部:《生命冊》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作者是河南作家李佩甫。
李佩甫的小說也極其有自己的個性,語言的靈動多變,結構的舒展悠長,都形成了鮮明的寫作特色。
這部小說是繼《羊的門》、《城的燈》之後,「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摹畫了時代的變遷和心靈的滄桑。
⑸ 中國十部頂級長篇小說
中國十部頂級長篇小說有:《平凡的世界》、《京華煙雲》、《古船》、《芙蓉鎮》、《白鹿原》、《駱駝祥子》、《倪煥之》、《鍾鼓樓》、《長恨歌》、《受活》。
1、《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
⑹ 2021茅盾文學獎頒獎共5部作品獲得獎項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標語口號、經典台詞、祝福語等等,經過眾口相傳和時間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蘊深長,發人深省,或開心一樂,或頓生感悟。勵志的句子網向您推薦2021茅盾文學獎頒獎 共5部作品獲得獎項,希望於您有所收獲。
20xx茅盾文學獎頒獎
10月14日晚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舉行茅盾文學獎頒獎禮,而根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8月16日發布公告,根據第六輪投票結果,梁曉聲《人世間》、徐懷中《牽風記》、徐則臣《北上》、陳彥《主角》、及李洱《應物兄》(按得票數排序)5部作品最終獲得本屆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評選標准
1、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原則,所選作品應有利於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於倡導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對於深刻反映現實生活,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較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歷史發展趨勢的作品,尤應重點關注;要兼顧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
2、要重視作品的藝術品位,鼓勵在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基礎上的探索和創新,鼓勵那些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歷屆獎項之最
最年輕獲獎者:1982年古華(40歲)
最年老獲獎者:20xx年王蒙(81歲)
獲獎次數最多:張潔(兩次)
篇幅最長獲獎小說:張煒《你在高原》450萬字
篇幅最短獲獎小說:古華《芙蓉鎮》16萬字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擴展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的
小編本次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句子。
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中國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的小編,很值得大家一看。
1.安然的在被窩中躺過一世春秋。渾噩自知。
2.無論多麼落寂和蒼茫,那些身影總會過目不忘。
3.年月里,五味雜陳。
4.呆坐在眼睛裡的空洞和茫然,凝結成氤氳的哀傷,在青春的天空漸漸延伸和漫散。
5.黃昏是青春短暫的悲傷。
6.當時光碾過青春,我將以快樂註解悲傷。
7.我把你們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記憶之下。
8.即使世界遺忘了你,也總會有那麼幾個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聲:生日快樂!
9.所以,兵荒馬亂也要輕裝簡從。
10.那條黑爪子白狗走到橋頭,停住腳,回頭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隻渾濁的狗眼。狗眼裡的神色遙遠荒涼,含有一種模糊的暗示,這遙遠荒涼的暗示喚起內心深處一種迷濛的感受。
11.我們總是以詩般的語言刻畫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狽。
12.當筆下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我將用它記錄永生。
13.在年生里,我們因無知荒唐而美麗。
14.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了十六個年頭。
15.一個好鐵匠,總是盼望著一塊好鋼的出世,然後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從自己的意志,變成一把寶刀。
16.提筆伏案之年,窗邊,是心靈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17.把每一個句子後面加一個完結的句號,記作虛無而迷惘的守候。
18.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經歸來,歸來無望。
19.我總喜歡逆著時光,尋找我青春的足跡。
20.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紀念我死去的友情和遲到的愛情。
21.因了命途中的你們,我才沒有荒蕪了青春。
22.因此,在那個習慣於悲春傷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個日薄西山的景緻,我陪你看了多少個破曉闌珊的夜,我們彼此靜默的坐著,不言朝夕。
23.極度的順從是悖逆。
24.回首,才看見我們是以快樂的心情寫悲傷的青春。
25.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設法,都忘不了。
26.滿腹經綸是黔驢之技。易於遷延與遲滯。
27.久遠是迷途里醞釀的酒,愈陳愈香。
28.作品的影響力要靠讀者來發現。有些作品名聲很大,但它確實沒有多少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所以不能靠名聲來判斷價值,還有比名聲更有價值的東西。
29.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個獎去寫作,不管是茅盾文學獎,還是諾貝爾文學獎。
30.我只是「世無英雄,豎子成名」。
31.作家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寫作,每一位作家都知道應該將自己獨到的東西傳遞出來。
32.創作者要有天馬行空的狂氣和雄風。無論在創作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必須有點邪勁兒。
33.一個作家寫久了,總會想到要尋找自己的語言。某種語言在腦子里盤旋久了,就有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一旦寫起來就會有一種沖擊力,我是說寫作時,常常感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不是我可以要尋找某種語言,而是某種敘述腔調一經確定並有東西要講時,小說的語言就會自己蹦跳出來,自言自語,自我狂歡,根本用不著多思考怎麼說,怎麼寫,到了人物該出場時,就會有人物出場,到了該敘事時,就會敘事。
34.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愛情激盪。秋風蒼涼,陽光很旺,瓦藍的天上游盪著一朵朵豐滿的白雲,高粱上滑動著一朵朵豐滿的白雲的紫紅色影子。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
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楊黎光經典語錄摘抄
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1990年從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網》等3部。發表有中短篇小說、散文、評論、報告文學、電影劇本、電視劇本等。1992年元月調深圳從事新聞工作,轉入長篇報告文學的創作,代表作有《沒有家園的靈魂》(獲首屆魯迅文學獎1996一1997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美麗的泡影》、《傷心百合》、《打撈失落的歲月》等。現出版有《楊黎光文集》(八卷)。另有《青春門》、《欲壑大網》、《失落的魂靈》等電視連續劇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上海電影製片廠電視劇部、長春電影製片廠電視分廠等拍攝並播出。先後獲得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廣東省第三屆金槍獎、廣東省第十一屆新人新作獎(特別獎)。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跨世紀優秀人才。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兼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
楊黎光經典語錄:
人是群居的動物,盡管人與人在一起總是打架,但人又離不開人。人最怕孤獨。
人的意識分兩種,有意識與無意識或叫做潛意識。意識如何一座舞台。燈光照得到的地方,叫有意識, 燈光照不到的地方叫潛意識。
生活,有時平靜得如同一泓秋水,很長日子連一個漣漪都沒有,讓你寂寞的希望能看見幾個人浪花。生活,有時又如突然奔來的一群烈馬,帶給你一系列_來不及防的意外。
人生充滿偶然。偶然,常常是擺渡命運的帆船。
在這個從不下雪的城市,有著火熱的生活的炎熱的冬季,卻人際關系冷漠。人們忙,忙的來不及留下一絲的微笑。因此,在熙熙攘攘的人海里,在這個狹長的熱土上卻擁擠著三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裡,我卻常常感到孤獨。
或許正是由於中華民族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才使我們對快樂的追求顯得如此熱切、強烈。在發源於中國本土的儒道兩大哲學思想中,快樂問題,總是被當作一個基本問題,也是一個核心問題被反復提及。
快樂是一朵嬌艷之花。若想讓它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綻放,必須營造出充滿陽光的社會氛圍。
快樂是一種能力。若想超越感官享樂的局限,實現心靈的愉悅,必須藉助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雙翼才能得以升華。
人在童年的經歷,必將影響他的一生。童年,既是一個人的歷史,也是他的成長依據。
在一個社會轉型期,每個人都在經受考驗,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清貧的人因為清貧睡不著覺,暴富的人因為暴富睡不著覺,雖然兩者有著質的區別,但人最終還是要追求心靈的寧靜。因此,我希望人人都擁有一個枕頭,一個讓你想睡就能睡著的枕頭。
每個人在不損害別人快樂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快樂,或者在追求自己快樂的時候也幫助別人快樂,全社會的快樂就能夠極大化。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自己快樂的極大化,而且是全社會的快樂極大化。其方法就是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
隨著社會的叢林化,無論你是國家官員、商人、企業白領,還是剛從學校畢業的蟻族、背井離鄉的農民工,都面臨著沉重的生存壓力,都想在利益沖突與權利博弈中占據有利位置。於是,世界開始變得冰冷堅硬,人們開始變得鬱郁寡歡,各種因抑鬱而產生的精神疾患開始如傳染病般廣泛流行。社會,進入一種處處充滿焦慮不安的非正常狀態。
快樂是個宗教問題,快樂是個文化問題,快樂是個哲學問題最後,快樂還是個社會問題。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的經典語錄
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中國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的經典語錄,很值得大家一看。
1.安然的在被窩中躺過一世春秋。渾噩自知。
2.無論多麼落寂和蒼茫,那些身影總會過目不忘。
3.年月里,五味雜陳。
4.呆坐在眼睛裡的空洞和茫然,凝結成氤氳的哀傷,在青春的天空漸漸延伸和漫散。
5.黃昏是青春短暫的悲傷。
6.當時光碾過青春,我將以快樂註解悲傷。
7.我把你們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記憶之下。
8.即使世界遺忘了你,也總會有那麼幾個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聲:生日快樂!
9.所以,兵荒馬亂也要輕裝簡從。
10.那條黑爪子白狗走到橋頭,停住腳,回頭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隻渾濁的狗眼。狗眼裡的神色遙遠荒涼,含有一種模糊的暗示,這遙遠荒涼的暗示喚起內心深處一種迷濛的感受。
11.我們總是以詩般的語言刻畫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狽。
12.當筆下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我將用它記錄永生。
13.在年生里,我們因無知荒唐而美麗。
14.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了十六個年頭。
15.一個好鐵匠,總是盼望著一塊好鋼的出世,然後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從自己的意志,變成一把寶刀。
16.提筆伏案之年,窗邊,是心靈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17.把每一個句子後面加一個完結的句號,記作虛無而迷惘的守候。
18.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經歸來,歸來無望。
19.我總喜歡逆著時光,尋找我青春的足跡。
20.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紀念我死去的友情和遲到的愛情。
21.因了命途中的你們,我才沒有荒蕪了青春。
22.因此,在那個習慣於悲春傷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個日薄西山的景緻,我陪你看了多少個破曉闌珊的夜,我們彼此靜默的坐著,不言朝夕。
23.極度的順從是悖逆。
24.回首,才看見我們是以快樂的心情寫悲傷的青春。
25.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設法,都忘不了。
26.滿腹經綸是黔驢之技。易於遷延與遲滯。
27.久遠是迷途里醞釀的酒,愈陳愈香。
28.作品的影響力要靠讀者來發現。有些作品名聲很大,但它確實沒有多少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所以不能靠名聲來判斷價值,還有比名聲更有價值的東西。
29.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個獎去寫作,不管是茅盾文學獎,還是諾貝爾文學獎。
30.我只是「世無英雄,豎子成名」。
31.作家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寫作,每一位作家都知道應該將自己獨到的東西傳遞出來。
32.創作者要有天馬行空的狂氣和雄風。無論在創作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必須有點邪勁兒。
33.一個作家寫久了,總會想到要尋找自己的語言。某種語言在腦子里盤旋久了,就有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一旦寫起來就會有一種沖擊力,我是說寫作時,常常感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不是我可以要尋找某種語言,而是某種敘述腔調一經確定並有東西要講時,小說的語言就會自己蹦跳出來,自言自語,自我狂歡,根本用不著多思考怎麼說,怎麼寫,到了人物該出場時,就會有人物出場,到了該敘事時,就會敘事。
34.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愛情激盪。秋風蒼涼,陽光很旺,瓦藍的天上游盪著一朵朵豐滿的白雲,高粱上滑動著一朵朵豐滿的白雲的紫紅色影子。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
⑺ 中國歷屆老舍文學獎獲獎作品
截止2014年已舉辦的:
第一屆(200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凌力的《夢斷關河》、劉育新的《古街》。
優秀中篇小說獎: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鐵凝的《永遠有多遠》。
優秀戲劇劇本獎:張永和、王保春的曲劇《煙壺》,郭啟宏的崑曲《司馬相如》。
廣播劇獎電視連續劇:李曉明編劇、安戰軍、李小龍導演的《一年又一年》;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的《離開雷鋒的日子》;羅金編劇、李健導演的《脊樑》;劉寶毅編劇、李健導演的《千古流芳》。
第二屆(2002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張潔的《無字》、寧肯的《蒙面之城》、曾哲的《一年級二年級》、衣向東的《初三初四看月亮》。
優秀戲劇劇本獎:李龍雲的《正紅旗下》、陳健秋的《宰相劉羅鍋》。
第三屆(2005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閻連科的《受活》。
中篇小說獎:曾哲的《香歌潭》、程青的《十周歲》。
戲劇劇本獎:蘭曉龍的《愛爾納·突擊》。
新人佳作獎:尉然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毛銀鵬的《故人西辭》。
第四屆(201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徐坤的《八月狂想曲》、寧肯的《天藏》、馬麗華的《如意高地》。
提名獎:《琉璃》、《北方佳人》、《金山》、《北京甜心》。
優秀中篇小說獎:葉廣芩的《豆汁記》、劉慶邦的《啞炮》、荊永鳴的《大聲呼吸》、鍾晶晶的《我的左手》。
提名獎:《失蹤女》、《向土地下跪》、《打起黃鶯兒》、《你讓我難過》、《墓約》。
2014年老舍文學獎(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的有: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林白的《北去來辭》。馬平來的《滿樹榆錢兒》、葉廣苓的《狀元媒》獲提名獎。
獲得優秀中篇小說獎的是:文珍的《安翔路情事》、蔣韻的《朗霞的西街》、荊永鳴的《北京房東》、格非的《隱身衣》。劉慶邦的《東風嫁》、毛建軍的《第三日》、李唯的《暗殺劉青山張子善》、王蒙的《懸疑的荒蕪》、萬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獲提名獎。
萬方的話劇《懺悔》、李靜的話劇《魯迅》獲得優秀戲劇劇本獎。王新紀的戲曲《駱駝祥子》,翟迎春、林蔚然的戲曲《歌唱》,周申的話劇《驢得水》、謝昱緹的話劇《彼岸》、趙寧宇的話劇《聲音》獲得提名獎。
(7)中國獲獎小說推薦擴展閱讀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主要獎勵北京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
老舍文學獎的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2008年2月,第四屆老舍文學獎將進入初評階段。在走入第四個評選年頭的時候,老舍文學獎獎金大幅提高,該獎項成為目前國內純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獎項。
2014年在北京市文聯禮堂舉辦的「2014年老舍文學獎」,原本應是「第五屆老舍文學獎」變更為「2014年老舍文學獎」,今年獲得老舍文學獎的作家全部沒有獎金。
參考資料:網路-老舍文學獎
⑻ 2019年獲獎長篇小說都有哪些作品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牽風記》徐懷中
《牽風記》是現代作家徐懷中創作的長篇小說,2018年發表於《人民文學》,2019年8月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以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為歷史背景,講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卻在19歲不幸犧牲的壯烈故事。小說圍繞著三個人和一匹馬的故事,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式描寫戰爭,以特別的膽略探尋戰火中的愛戀與人性,為大眾展示了犧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偉大,描繪出了普通人豐富的精神世界。
⑼ 中國歷屆老舍文學獎獲獎作品
截止2014年已舉辦的:
第一屆(200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凌力的《夢斷關河》、 劉育新的《古街》。
優秀中篇小說獎: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鐵凝的《永遠有多遠》。
優秀戲劇劇本獎:張永和、王保春的曲劇《煙壺》,郭啟宏的崑曲《司馬相如》。
廣播劇獎電視連續劇:李曉明編劇、安戰軍、李小龍導演的《一年又一年》;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的《離開雷鋒的日子》;羅金編劇、李健導演的《脊樑》;劉寶毅編劇、李健導演的《千古流芳》。
第二屆(2002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張潔的《無字》、寧肯的《蒙面之城》、曾哲的《一年級二年級》、衣向東的《初三初四看月亮》。
優秀戲劇劇本獎:李龍雲的《正紅旗下》、陳健秋的《宰相劉羅鍋》。
第三屆(2005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閻連科的《受活》。
中篇小說獎:曾哲的《香歌潭》、程青的《十周歲》。
戲劇劇本獎:蘭曉龍的《愛爾納·突擊》。
新人佳作獎:尉然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毛銀鵬的《故人西辭》。
第四屆(201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徐坤的《八月狂想曲》、寧肯的《天藏》、馬麗華的《如意高地》。
提名獎:《琉璃》、《北方佳人》、《金山》、《北京甜心》 。
優秀中篇小說獎: 葉廣芩的《豆汁記》、劉慶邦的《啞炮》、荊永鳴的《大聲呼吸》、鍾晶晶的《我的左手》。
提名獎:《失蹤女》、《向土地下跪》、《打起黃鶯兒》、《你讓我難過》、《墓約》。
2014年老舍文學獎(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的有: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林白的《北去來辭》。馬平來的《滿樹榆錢兒》、葉廣苓的《狀元媒》獲提名獎。
獲得優秀中篇小說獎的是:文珍的《安翔路情事》、蔣韻的《朗霞的西街》、荊永鳴的《北京房東》、格非的《隱身衣》。劉慶邦的《東風嫁》、毛建軍的《第三日》、李唯的《暗殺劉青山張子善》、王蒙的《懸疑的荒蕪》、萬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獲提名獎。
萬方的話劇《懺悔》、李靜的話劇《魯迅》獲得優秀戲劇劇本獎。王新紀的戲曲《駱駝祥子》,翟迎春、林蔚然的戲曲《歌唱》,周申的話劇《驢得水》、謝昱緹的話劇《彼岸》、趙寧宇的話劇《聲音》獲得提名獎。
(9)中國獲獎小說推薦擴展閱讀
老舍文學獎的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 電視劇和廣播劇。 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老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唯一授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文藝家。他創作的具有濃郁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學、戲劇作品,享譽中國,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響。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一些作家以老舍為榜樣,寫出了一批「京味」作品,形成一個獨特的流派,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推動京派文學的發展、壯大,繁榮中華民族的文藝事業,特設立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主辦,是北京具有最高榮譽和權威的文學大獎,文學獎每兩年評獎一次,設專門機構組織實施評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