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時期長篇小說的四大奇書
㈠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是什麼
明代的四大長篇偉構——《金瓶梅》、《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俗稱「四大奇書」。作者在中國的小說評點傳統和西方現代小說理論的雙重參照下,逐一詳考其版本、作者與時代,分析結構與修辭,論證 「反諷修正」這一藝術手法的核心作用,並將之與明代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思想史脈絡勾連,進而認為:這四部小說的素材盡管都淵源有自,但卻是地道的文人小說,代表了中國散文小說體裁的成型,體現了晚明士大夫們的文化價值和思想抱負。
本書匯集了四篇研究中國明代所謂「四大奇書」的專著,這些論文皆可獨立成篇,分別作為對這幾部作品的闡釋,聽任讀者隨意取捨。但全書也想提出一些爭辯性的論點。
本書的核心論調原來是從比較文學理論的觀點出發的,即視明清小說文類為一種歸屬書香文化界的出產品,因此始終標榜著「文人小說」的概念。這個看法並不否認所謂「四大奇書」各各脫胎於通俗文化的民間故事、說書等現象,而只是強調這些長篇小說是經過文人撰著者手裡的寫造潤色才得出一新的文體來,這個體裁除了反映明清文人的美學手法、思想抱負之外,也常呈現一層潛伏在錯綜復雜的字里行間、含蘊深遠的寓意,慣用反諷的修辭法來提醒讀者要在書的反面上去追尋「其中味」。作者特別突出這四部泛稱「通俗小說」的作品富有文人色彩的一面,並不敢表示揚雅抑俗的偏見。相反,我的用意正是要推崇中國文化傳統獨有的雅俗交融的偉大精神。
㈡ 明代四大長篇小說(又稱四大奇書)是哪些
明代四大奇書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金瓶梅》。這四部小說基本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即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和世情小說;
實際上,它們又是南宋時期說話藝術中主要四家的延續和發展:即《水滸傳》是說鐵騎兒的發展,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是講史小說的發展,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
《西遊記》是說經小說的發展,是一部藝術上卓有成就、影響很大的浪漫主義傑作,我國第一部長篇神怪小說;《金瓶梅》則是小說家小說的發展,我國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
(2)明代時期長篇小說的四大奇書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
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處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㈢ 中國古代四大奇書是什麼
《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四大奇書」。
1、《金瓶梅》是四大奇書之首。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它的成書大約在明代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的題材由《水滸傳》「武松殺嫂」一段故事演化而來。
全書以土豪惡霸西門慶發跡暴亡為中心情節線,多方面地描繪了上自封建最高統治機構,下至市井無賴所構成的一個鬼蜮世界。
總結評價:
這四部小說基本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即世情小說、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 實際上,它們又是南宋時期說話藝術中主要四家的延續和發展:即《金瓶梅》是小說家小說的發展,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是講史小說的發展,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水滸傳》是說鐵騎兒的發展,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西遊記》是說經小說的發展,是一部藝術上卓有成就、影響很大的浪漫主義傑作,我國第一部長篇神怪小說。
㈣ 連明代大文豪馮夢龍都贊不絕口的「"四大奇書」,究竟是哪四本書
連明代大文豪馮夢龍都贊不絕口的「"四大奇書」,究竟是哪四本書?
明末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合稱為「四大奇書」。「四大奇書」也稱「明代四大長篇小說」。所謂「奇」者,不僅指它內容或藝術的新奇,還包含著對它們所取得的創造性成就的肯定。「四大奇書」分別開創了歷史演義傳統、英雄傳奇傳統、神魔小說傳統、世情小說傳統,代表了中國古大章回小說的四大類型.
中國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又稱「明代四大長篇小說」,這四部書是明代文學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說。「四大奇書」說法的流行與明代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市民文化勃興、傳統儒家經典遭到懷疑、大眾文化需要確立自身經典的社會文化背景相關聯,與通俗小說成為大眾的主要文化消費對象、通俗文學對大眾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現實相關聯。因此,「四大奇書」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開辟歷史演義傳統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為四大名著之一,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辟英雄傳奇傳統的《水滸傳》:《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小說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統治者視為「盜賊草寇」的起義農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無能、橫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銳的階級矛盾逐漸加深的社會現實,說明了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才是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
開辟神魔小說傳統的《西遊記》:《西遊記》是最優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產生於十六世紀的中國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年)時期。小說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後來經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把原來的以唐僧取經為主的故事,改為孫悟空為主的戰天斗地史,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首要地位。小說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開辟世情小說傳統的《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它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暴露了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小說描繪了一個上自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書名是從小說中三個人物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
㈤ 明代的四大奇書是指哪四本書,作者分別是誰
明代四大奇書分別指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還有金瓶梅。嗯,作者分別是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和蘭陵笑笑生。
《西遊記》是古代描寫神魔小說的巔峰之作
金瓶梅的內容令我們咋舌,但是它內在的含義卻是能夠看到古代社會家庭的變化。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家庭和社會,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和束縛。那就不會動,但是金瓶梅卻有意地告訴人們,一個家族的興衰和社會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一群人的命運悲劇變化也與社會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