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播講的長篇小說特別行動
㈠ 全國十大演播藝術家都是誰
張家聲:1984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列為十大演播藝術家,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演播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土》、《超越自我》、《復活》、《毛澤東的故事》、《抉擇》、《十面埋伏》、《中國金融黑洞》等數十部長篇小說,其中《毛澤東的故事》、《抉擇》獲"中國廣播文藝政府獎"一等獎。
王剛:回族,長春人,國家一級演員,我國著名節目主持人,表演藝術家。最初人們是通過廣播熟悉他那頗富磁力的聲音。他演播了《牛虻》、《神秘島》、《尋找回來的世界》、《上海的早晨》、《音樂世家》等30餘部中、長篇小說。其中《夜幕下的哈爾濱》獲82年演播一等獎。1984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列為十大演播藝術家
曹燦:1984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列為「十大演播藝術家」,1991年被評為「聽眾最喜愛的優秀演播藝術家」。他為電視台錄制的《西遊記》、《新三字經》影響廣泛,並出版了《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誰最聰明》等錄音帶和《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西遊記》等光碟,成為廣大讀者收藏的珍品。他關心青少年教育,熱心推廣普通話工作,曾獲「全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袁闊成:1984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列為十大演播藝術家,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選為「全國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
劉蘭芳:
李野墨:1991年榮獲全國人民廣播電台評選的「受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稱號
瞿弦和: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藝術家協會會員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理事。1987年被中央人民廣播台評選為「受聽眾歡迎和喜愛的全國十大演播家」之一。1989年,獲全國首屆話劇優秀演員「金獅獎」。同年,獲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最高獎--平壤藝術獎章和國際藝術證書。1991年,被中國廣播學會授予「優秀演播藝術家」稱號。1992年被英國劍橋傳記中心收入《世界名人辭典》。1995年主演話劇《高山巨人》,獲第32屆皮蘭德婁國際戲劇節最高獎——皮蘭德婁藝術大獎
張筠英:1987年被中央台列為十大演播家之一,1991年再次獲得「優秀演播藝術家」稱號。
牟雲:19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為「全國演播藝術家」。
劉紀宏:
㈡ 深宮諜影今晚幾點播出
您好,《深宮諜影》今晚將於21:00在湖南衛視播出。該劇改編自著名網路小說《深宮諜影》,由湖南衛視和湖南衛視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由曹燦執導,陳曉、譚松韻、張鈞甯、袁弘、陳瑾、陳紫函等聯袂主演,講述了一段懸疑愛情故事。該劇將以「愛情,懸燃乎肢疑,犯罪」為主線,講皮世述了一個女子在懸疑的犯罪環境中,與愛人的糾葛,以及她與愛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頃纖
㈢ 曹燦的評書李自成共有幾部共多少回
李自成第1部(77回) 李自成第2部(137回) 李自成第3部(92回)
㈣ 姚雪垠李自成哪幾卷好
第一卷第二卷好。姚雪兆中垠李自成第一卷和第二卷好,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即受到廣泛贊譽,第二卷還獲得「茅盾文學獎」,從七、八十年代過來的人鏈頃都會記憶猶新當年是何等醉心於收聽「小說連播」節目中曹燦對《李自成》的播講棚猜陸並且課余飯後還津津樂道小說中的人物及情節。
㈤ 曹燦所有的評書,求百度網盤下載資源
曹燦評書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93WAWoYo_FVnfJ3RqCrXlg
曹燦熱門評書曲大消春目: 《向陽院的故滾耐事》、《大帆橋汪船的故事》、《野蜂出沒的山谷》、《艷陽天》、《播火記》等。
㈥ 小時候在收音機聽到的粵語評書,坐標廣東
曹燦老師吧,從20世紀50年代起涉足廣播領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喇叭》節目中為孩子播講了幾百個故事,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曹燦叔叔」這個特有的稱號已被兩代人所接受;在中央和地方廣播電台播講的長篇小說達三十餘部。他善於運用自己的嗓音特點和演員職業特長把朗誦和傳統評書結合起來,創造出自己的演播風格,他播講小說親切口語、節奏鮮明、擬人狀物,繪聲繪色。
㈦ 求好心人分享一個舒緩優美的曹燦孫武睡前故事的故事地址,最好是百度雲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zGhR68NzIYPpJvSjiDHmWQ
孫武是我國古代的文學家和軍事家,其所著的孫子兵法被後人熟知並研究,本音頻主要講述了孫武一生的軍事生涯以及歷史意義。孫武(約前545年-約前470年),字長卿,握拿改春秋末段判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敏磨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㈧ 跪求【戰地紅纓】評書音頻
同跪!
曹燦怎麼會說不是他播的呢?當年的《星星火炬》里播的啊!印象太深啦!
㈨ 十二點黑龍江哪個廣播電視台講小說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現在是《小說連播》節目時間。」從《故事節目》到《小說連續廣播》再到《長篇連播》,對於每一個經歷過廣播黃金時代的人來講,這些聲音曾深深紮根於許多人的腦海中,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回憶。
不久前,央視《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節目回溯《長篇連播》走過71年的輝煌故事。本報記者也采訪了多位從那個年代走來的人,講述這段最「長情」的生活記憶。
那真是個有回憶的年代
「那個年代就是看樣板戲電影,聽樣板戲廣播;另外,就是聽小說廣播了。我記得第一次聽小說是在鄰居家借宿,當晚快到8點半的時候,一個小朋友說:大家不要說話了,該聽小說了!從此我就迷上了聽小說,每天晚上就盼能聽到《國際歌》的聲音,它結束後就可以聽小說了。我一發不可收拾地聽了很多小說,什麼《新來的小石柱》《向陽院的故事》《艷陽天》《大刀記》《西沙兒女》《戰地紅櫻》《海島女民兵》《七星劍》《東方欲曉》《李自成》《青春之歌》《車間主任》等,太多太多了,聽完了還得到學校和同學一起討論。」
崔先生記憶中的場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司空見慣。那時候,挨家挨戶最高級的電器已經不是手電筒了,而是「半導體」!聽《長篇連播》,可是每天生活中的大事兒,中午晚上都有,大家邊吃飯,邊守著收音機聽小說廣播。從曾經的《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文學名著,到《岳飛傳》《楊家將》《三國演義》等傳統評書,再到關注現實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新作。
崔先生回憶:「最讓我驚奇的一部小說是劉心武的《愛情的位置》,可能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這部小說了,但在當時簡直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那時剛打倒『四人幫』,『愛情』這個詞剛剛透出點苗頭,沒有人會在公開的場合談情說愛,劉心武的小說一出來,許多人都驚了,原來可以在公開場合說『愛情』,既不神秘也不忌諱。」
廣播是特別重要的陪伴
55歲的梁女士回憶:「放學回家,吃完中午飯,全家僅有的半導體就歸我專用。慢慢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到這個時段,哥哥姐姐哪怕再有什麼精彩節目都要主動讓給我,因為我要聽《小說連續廣播》。為了不打攪家人午休,平時,我抱著半導體到胡同口樹底下去聽。」
「一次,外面下著雨,我在屋裡聽金乃千的《東方》,把聲音盡可能開小點。正聽得入迷,我姐突然叫:『關了!鬧挺死了!」我只顧聽自己的,沒理她。我姐生氣了,一把想奪走半導體。我手疾眼快,拚命把半導體抱在懷里。我姐搶不到半導體,把我的書搶過去就要撕。我急了,搶書的時候半導體掉地上了。我和我姐一下子就懵了,半導體沒聲了……修半導體那幾天,我簡直度日如年,好賴修了一個禮拜,才又在半導體里聽見金乃千的聲兒,但情節接不上了,我生了我姐一個多月的氣。」
在央視「向經典致敬」節目中,知名演員蔡明也對《長篇連播》記憶猶新:「就是在那樣一個年代,我們通過話匣子找到了一種共鳴,它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早上起來開開廣播,起床、洗漱、吃早飯去上學,把收音機關上,下學回來第一件事把收音機開開,就開始聽廣播,然後到做作業的時候把它關上。廣播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陪伴。」
詞曲作家甲丁回憶:「廣播還起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全民的文化普及,特別是文學普及,尤其是長篇小說連播,它啟蒙了很多人的文學夢。路遙、陳忠實、莫言、劉震雲、余華等,現在中國文學的中流砥柱,應該說都受到了廣播對文學普及的影響,都是通過廣播走進了文學的大門,甚至登上了文學的殿堂。」
雅坤、方明
王剛最美的「哈爾濱」記憶
哈爾濱人最感到親切和熟悉的《長篇連播》要數王剛說的《夜幕下的哈爾濱》了。央視節目中,王剛回憶:「我此生最美的或者我心裡最得兒的就是1982年播出了我說的《夜幕下的哈爾濱》。」
「晚上6點多鍾吃完晚飯,我騎了一台自行車在沈陽的大街小巷轉悠,很多人家都開著窗戶,窗戶里傳出自己的聲音。有時候今天播到這一段了,我就把腳蹬在馬路牙子上,側耳聽著,那個時候覺得很幸福。你一個人在這30分鍾影響著這么多人的生活。」
王剛表示,後來他才知道,全國有108家電台播出了這部作品,當時人口普查是10個億,權威統計是3億多聽眾,就是現在最熱播的電視劇都很難。「《夜幕下的哈爾濱》其中有一段日語,我媽媽會幾句日語,但是這個東西你是要學日本人講日語,我輾轉找到現在叫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地道的、最老的日語老師來教我,回來我跟我媽說,你看我這段日語怎麼樣?我說完了我媽說:怎麼跟鬼子說話一樣。」
《岳飛傳》後關於劉蘭芳的「傳說」
經歷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由《岳飛傳》掀起的那股收聽熱。今年50歲的哈爾濱人陳先生還記得第一次聽《岳飛傳》的情景:「前幾天播的是陳清遠的《肖飛買葯》,好幾天也沒買來葯,氣人。後來是田連元的《楊家將》,好像還沒聽完,劉蘭芳的《岳飛傳》就開始了。」
因為評書《岳飛傳》,劉蘭芳得了個外號叫「凈街劉」。劉蘭芳曾回憶:「1979年播出《岳飛傳》之後,有一天傍晚有人敲門,說是鞍山市鐵西區公安局的,給我發獎勵來了。我說獎勵啥呀?六點半聽評書街上已經沒人了,犯罪都少了,小偷都少了,給你評個治安模範,獎勵你一個竹皮暖壺。那會家裡買不起這種竹皮暖壺,我說怎麼這么大的獎勵呀?樂壞了。」
當年,由劉蘭芳播講的評書《岳飛傳》經鞍山電台播出後引起了出人意料的反響,鞍山市大街上萬人空巷,商店裡積壓多年的收音機被搶購一空,街頭巷尾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都是《岳飛傳》。隨後《岳飛傳》由鞍山傳向全國,最多時各地63家電台的《小說連播》節目同時播送這部評書,數以億計的人們每天准時守候在收音機旁。
伴著《岳飛傳》的走紅,人們對於劉蘭芳本人是什麼樣的也充滿了想像,對她的年齡甚至性別都產生了各種猜測:「這樣的書信和電話都挺多,唐山夜班的挖煤工人就把電話打到家裡來了,『劉蘭芳,我們問你是男的是女的,我們打賭呢!』我說我是女的,他們聽了哈哈大笑。主要原因評書是反串,作為女演員反串說書,第一,老生得好;第二,花臉得好。大宋朝要出中音,不許出尖音,中音往往中氣十足就成了男人了。還有倒口,傻小子、沒鼻子哈迷蚩、寇準……他就覺得女人辦不到,都是男人。」
劉蘭芳在央視節目中
收音機中的「一代宗師」們
「吃飯時一家人守著收音機,袁闊成《三國演義》就是最好的佐料,以至於後來看《三國演義》,耳邊也總是響起那個或細膩、或遒勁的聲音。」家住宣西小區的田先生回憶,他從小就愛聽評書,最喜愛的還是袁闊成。」
田先生回憶:「我最早聽的小說連播也是袁闊成的《暴風驟雨》,我覺得他像是評書和話劇演員之間的一個中介。袁闊成最文雅,聲音中帶有情節感,實實在在地靠語言來演戲,比其他人的照本宣科生動又沒有那麼多江湖氣。現在我每天早上還拿著MP3一遍遍地放,可惜一代大師已經與世長辭了。」
「那時電台里經常有曹燦叔叔講故事的節目,講過『小石柱』『向陽院』之類的;還有張家聲的《月亮寶石》,播的是外國小說,聲音比較洋氣。我猜想他是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後來看過一次他的話劇演出,原來是個矮矮胖胖的小老頭。」
「我印象深的還有一版《三國演義》,不是袁闊成的,還沒播完,電台就改播《隋唐演義》了。裡面的英雄一個比一個厲害,煞是吸引人。還有魏巍的抗美援朝小說《東方》,金乃千說的,那時我正讀中學,對小說中的主人公郭祥崇拜莫名,尤其他與楊雪和徐芳的愛情,讓我經常感動得流淚。」
田先生對本報記者說:「和《夜幕下的哈爾濱》一同播放的還有袁闊成講的一個當代小說改編的《漩流》,這是鄢國培的長江三部曲的第一部。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講過第二部,我後來在大學里讀了這三部曲。」
播音藝術家回憶《長篇連播》「頭尾」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長篇,體驗古今社會;聽長篇、品味今古人生。讓我們的故事傳到千家萬戶,讓每一位聽眾走進我們《長篇連播》的新天地。」我們每次聽到的《長篇連播》的開頭和結尾,是由雅坤、方明兩位聲音表演藝術家完成的。
央視節目中,雅坤說:「我沒有算過播報過多少篇小說或是長篇的頭尾,凡是男聲去播故事的就是我的頭尾,要是女聲去講故事的,播長篇的就是方明老師的頭尾。那個年代不講什麼報酬,都覺得這是工作,但我有一個特殊待遇,這是我跟葉詠梅導演在底下的默契,就是一旦我報了哪部作品的頭尾,她要送給我這部書,這個是別人沒有享受到的待遇。」
方明回憶:「參加工作的時候,領導給我們做報告說:同學們,你們自己是自覺自願參加革命的,不是誰拿八抬大轎請你們來的,既然是來參加革命的,那就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要把電台作為黨和廣大人民群眾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的媒體,你們要做好這個工作,所以不能夠考慮得到什麼錢、勞務費之類的。我們從來不想這個,那時候的工作是責任。」
跨世紀前後,電視早已走入千家萬戶,《長篇連播》的收聽量大不如前。田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上大學時中午喜歡聽音樂點播什麼的,但還是堅持聽過一個廣播小說,還是王剛的,叫《音樂世家》。主人公的原型應該是作曲家李劫夫,這個廣播小說很新穎,裡面有很好聽的音樂,有個女生獨唱很動聽,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聽廣播小說了。」
中國人重新回到「聽」時代
如今,隨著手機上一些聽書軟體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愛上了「聽」小說。34歲的王先生從前每年最多讀一兩本書,「有時候幾年都看不完一本書」,但從今年開始,他已經「聽」了30多本小說。無論是做飯、運動還是在上下班路上,他都在聽書,「現在不聽書都睡不著覺啦」!
哈爾濱人陸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他從小就喜歡聽廣播里的小說、相聲還有電影錄音剪輯。隨著電視和網路的普及,他漸漸忽略了童年聽廣播的樂趣,直到偶然一次和同事出差,聽了同事手機中的播音版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立刻入了迷。如今經常到北京出差的他說:「每次出差前,我都要用手機下載幾個聽書軟體,火車一開,耳機一戴,多長的路途也不寂寞,好像瞬間穿越回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
看累了,或沒時間看,那就重新「聽」吧!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綜藝中心副主任趙薇對本報記者說:「隨著移動網路發展,《長篇連播》以有聲書的形式活躍於網路。現在其實還有很多人喜歡《長篇連播》,關注《長篇連播》,我覺得在媒體融合時代,《長篇連播》一定能有更好的未來,希望大家都能夠讓有聲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流金歲月中的難忘時光,成長記憶里的世間萬象,每集三十分鍾,熔鑄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一台半導體引得城市裡萬人空巷,名家名著、文學殿堂、良師益友、雅俗共賞。常聽常新七十載,更多精彩且聽下回播講。 本報記者 李子健
㈩ 哪位大佬願意分享溫柔輕緩的曹燦西遊記睡前故事的百度雲資源鏈接,感謝
曹燦 西遊記
幼教資源實時更新
鏈接:https://pan..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碼:2D72
《伏絕數西遊缺首記》是四部古典小說經典故事系列,不可不聽的中國古典名著故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偷懶好色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僧陪伴慈悲為懷的唐僧去西天取經,會發宏伍生什麼樣的離奇故事呢,中國十大演播藝術家之一曹燦為您講述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的故事,不可不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