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對網路小說認識態度的調查
① 關於高中生看網路小說的問題
一、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二(3)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二、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們展開了調查。
三、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四、調查問卷情況:
(1)下面是我們利用網路做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75%)B、游戲類(33%)C、言情類(38%)D、網路類(42%)E、時尚類(46%)F、武俠類(25%)G、偵探類(13%)H、卡通類(46%)I、經典類(8%)J、綜合類(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98%)B、語言幽默(83%)C、貼近生活(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83%) C、沒有影響(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42%)B、同學(96%)C、老師(4%)D、家長(0%)E、兄弟姐妹(4%)F、網友(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75%)B、平時閑聊(96%)C、書信隨筆(25%)D、編輯簡訊(4%)E、文學沙龍(0%)F、課堂作文(4%)
(2)對家長的訪問:
我們利用家長陪孩子買書的機會與高一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五、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1: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2: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3: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4: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5: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網路世界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六、 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
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七、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八、研學感言: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② 如何看待初中生大學生高中生喜歡看網路小說
健康積極的網路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語文的寫作也是有非常有幫助的,積極健康的網路小說會對學生的思考方式和語言組織能力有一定鋒橡的影響,在高中的時候,班級里就有一些人很喜消態歡看小說,但是他們看小說屬銀橋旁於比較健康的方式,不佔用學習的時間,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都是非常強的。
③ 以(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為主題,1500字論文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網路文學比傳統文學有了更多的交互性和相對自由性,但充溢更多的矯情和偽飾,諧謔和怪異,其消極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卻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調查中,許多專家、老師都反映現在中學生的作文,消極因素偏多,主題明顯低調,缺乏時代青年應有的朝氣、活力和進取精神。另外,由於網路文學本身的良莠不齊、過度自由,使得許多受網路文學影響較大的中學生,寫作上的語言、形式都太隨意,雖然很貼近生活,趨於聊天色彩,活潑自如、平易親切,個性化強,卻明顯「低谷」,缺乏「雅」、「潔」氣息,不能算真正的文學素養。在統計結果中,52.68%的同學僅把看網路文學當作娛樂消遣。很多老師、學者都憂慮地指出:這樣的閱讀和寫作,離真正的文學殿堂還很遙遠。有些網路文學寫來寫去繞不開痞子蔡的網路套路,寧財神的幻想套路,邢育森的狹義套路,安妮寶貝的情感迷離套路,讓讀者在最初的新奇之後,很快厭煩起來。所以那些不文明、重復繁瑣的語言就應被刪除,摒棄於網路文學的范疇之外。
④ 求幾份關於中學生或網路小說的調查問卷,好的加分!!!
就這么多了,自己看看能不能用。
(一)
中學生課外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問卷調查
同學們,想必在繁忙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涯中,閱讀課外書籍是消遣的最好方式之一。那麼,你在課余時間閱讀書籍時,是否會選擇一些當今較為流行校園網路小說呢?
(1).你是否讀過校園網路小說?
A.是 B.否
(2)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校園網路小說的?
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還未接觸
(3)你一般閱讀網路小說需要多久?
A.一月一次 B.2-3周一次 C.一周一次 D.每天
(4)你是通過什麼途徑閱讀校園網路小說的?
A.電腦 B.圖書館 C.到書店購買 D.其他
(5)你讀校園網路小說的目的是什麼?
A.消遣 B.隨大流 C.拓寬知識面 D.盡早了解社會
(6)你喜歡哪些作家的作品?(寫下3個你最喜歡的作家名字)
(7)你喜歡閱讀哪類的校園網路小說?
A.言情 B.魔幻 C.恐怖 D.其他
(8)你認為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對中學生有無幫助?
A.很有幫助 B.有一定幫助 C.沒有幫助
(9)你覺得閱讀校園網路小說對中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影響?(寫下理由)
(10)你覺得如今你閱讀過的網路小說的「可愛之處」是?
A.情節生動 B.語言幽默 C.貼近生活
(二)
第 1 題 [單項選擇題]
認為中學生是否應該看課外讀物 (必答)
贊成 不贊成 沒所謂
第 2 題 [單項選擇題]
你喜歡看課外讀物嗎? (必答)
沒感覺 不喜歡 喜歡
第 3 題 [擴展單項選擇題]
老師對課外讀物表示的態度 (必答)
中立 隨便
反對並嚴禁
贊成並鼓勵
其他
第 4 題 [單項選擇題]
家長對課外讀物表示的態度 (必答)
隨便
贊成
反對
第 5 題 [多項選擇題]
你喜歡哪一類型的讀物(多選題) (必答)
青春文學
歷史故事
雜志
外國名著
推疑小說
古典名著
第 6 題 [單項選擇題]
閱讀課外書是利用什麼時間 (必答)
下課時間
沒事做的時候(當作消遣)
午睡休息時間
課堂時間
無時無刻都在看
第 7 題 [單項選擇題]
就閱讀課外讀物,你認為對學習?? (必答)
沒什麼影響 有利於寫作 浪費時間,無益 妨礙了學習
(三)
性別:男()女()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高二()高三()
你是否看過小說,例如言情.恐怖.網路.青春或其他各類小說?
A.是 B.不是
你喜歡過哪些小說?
----------------------------
你什麼時候看小說?
---------------------------------
你覺得看小說花的時間多嗎?
A每天 B偶爾
上課時是否會想著裡面的一些情節?
若應該睡覺但正看得入迷,你會?
為什麼喜歡該小說?
閱讀小說後對你有什麼影響?
你的態度是。。。。?
⑤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問卷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 49.11%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它似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展現出色彩艷麗的世界;14.59%的中學生認為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7.14%的中學生認為它可以提高網路技能。不難看出,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使他們渴望交流、渴望得到理解,而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品頭論足,而網路文學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又敞開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從自我封閉的牢籠中獲得解脫,同時也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受到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諸如,加深自我關注,增強自我意識,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認識,鮮明的語言個性化等。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些文字很深刻、現代、觸動人心;大多數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也包括網路文學。在我們的調察問卷中,有3.57%的學生認為它不好。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也有老師表示不贊同。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⑥ 有關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的調查問卷的問題(最好是自己想的有創意點,特別點)
調查問卷一般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等,如果你有特殊的要求還可以加,比如你這個可以問幾年級,在什麼學校等;第二部分是問卷內容,你這個需要根據自己的目的自己設計。問題不需要多復雜或者有創意,普普通通的問題最好,關鍵是要達到你的調查目的。設計問題需要注意問題間的邏輯性。
⑦ 研究性課題《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的資料還有報告,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互聯網猶如毛細血管一樣遍布我們城鄉各地,應該說互聯網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革,帶來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產的全面革新,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而在這個網路普及化的時代,我們中學生與計算機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網路給予我們一種全新的感受,把我們帶入一個更廣闊、更精彩豐富的世界。
可是,在這股信息潮流中,我們中學生是否恰到好處地去利用網路,還殲賀是對網路形成一種不可遏制的沉迷呢?
據了解,我們現今有的網站形形色色無數種,而大多數佔76%的學生熱衷於聊天,選擇玩游戲的55%,只有不到20%的學生上網是真正搜索信息。
那麼,網路文學為什麼會對中學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它影響著中學生的哪些方面,又產生了何種影響呢?
(一)、網路文學的出現與發展
網路文學的出現與網路的迅猛發展不無關系,它可以無需審核就直接發表,且以符號,網路語匯,聊天室流行的短語為句式。中學生的頻繁上網,促進了網路文學在中學生中的影響力。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宣洩的角落,網路文學成為它的表達方式之一,它前衛的對白、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網路的虛擬中所擁有的真實與親切是吸引中學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8.04%的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生活的縮影,能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受其影響,中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語言生動活潑,輕松自然,一改過去千篇一律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很是驚喜。
(二)、網路文學在哪些方面產生影響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 49.11%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它似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展現出色彩艷麗的世界;14.59%的中學生認為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7.14%的中學生認為它可以提高網路技能。不難看出,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使他們渴望交流、渴望得到理解,而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品頭論足,而網路文學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又敞開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從自我封閉的牢籠中獲得解脫,同時也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受到網路寫作風格碧並的影響。諸如,加深自我關注,增強自我意識,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認識,鮮明的語言個性化等。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些文字很深刻、現代、觸動人心;大多數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也包括網路文學。在我們的調察問卷中,有3.57%的學生認為它不好。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也有老師表示不贊同。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網路聊天
網上聊天有著特殊的環境:虛擬空間,互不相識,隱藏身份,說話無拘無束,網迷可以毫不遮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訴說知心話,也可以用虛擬的身份去炫耀、欺騙,進而發展的網上交友更是可以發泄感情,可以不負責任,尋找寄託。可是就是因為這種「神秘」,不知對方的身份,由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對方設計的陷阱,喪物,喪財,甚至喪命屢屢皆是。比如瀏陽某重點中學女生劉某因上網交友而離家出走到湖北去投奔網上男友,在此後的半個月,學校、家庭心急大躁,給平靜的學校、家庭帶來嚴重的後果。
可是我們為何不曾充分利用網路對我們的這種與他人交流更加自由,渠道更寬廣的良機機會呢?網上BBS、OICQ等技術使學生與從不認識的他人更加接近討論問題,在此,我悔改跡們還可以得到專家的指導,老師的指點,同學善意的批評等,這對我們中學生是有很積極的作用的。
⑧ 幫我想一篇《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的研究性學習
過調查我們了解到, 49.11%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它似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展現出色彩艷麗的世界;14.59%的中學生認為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7.14%的中學生認為它可以提高網路技能。不難看出,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使他們渴望交流、渴望得到理解,而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品頭論足,而網路文學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又敞開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從自我封閉的牢籠中獲得解脫,同時也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受到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諸如,加深自我關注,增強自我意識,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認識,鮮明的語言個性化等。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些文字很深刻、現代、觸動人心;大多數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也包括網路文學。在我們的調察問卷中,有3.57%的學生認為它不好。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也有老師表示不贊同。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網路文學比傳統文學有了更多的交互性和相對自由性,但充溢更多的矯情和偽飾,諧謔和怪異,其消極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卻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調查中,許多專家、老師都反映現在中學生的作文,消極因素偏多,主題明顯低調,缺乏時代青年應有的朝氣、活力和進取精神。另外,由於網路文學本身的良莠不齊、過度自由,使得許多受網路文學影響較大的中學生,寫作上的語言、形式都太隨意,雖然很貼近生活,趨於聊天色彩,活潑自如、平易親切,個性化強,卻明顯「低谷」,缺乏「雅」、「潔」氣息,不能算真正的文學素養。在統計結果中,52.68%的同學僅把看網路文學當作娛樂消遣。很多老師、學者都憂慮地指出:這樣的閱讀和寫作,離真正的文學殿堂還很遙遠。有些網路文學寫來寫去繞不開痞子蔡的網路套路,寧財神的幻想套路,邢育森的狹義套路,安妮寶貝的情感迷離套路,讓讀者在最初的新奇之後,很快厭煩起來。所以那些不文明、重復繁瑣的語言就應被刪除,摒棄於網路文學的范疇之外。
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中學生對網路文學的看法,看清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產生了那些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為此,我們小組就網路文學的定義及發展背景、
主要內容、對中學生的影 響作了初步研討。
關鍵字:網路文學、中學生、影響
一、網路文學的定義網路文學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在網路上創作、發布(首發)和流傳的作品為主流,用 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大眾喜愛的傳統文學。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 的作品為目的,或者還會辦一份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也僅僅在網上傳播,並不和傳統媒體接觸。傳統媒體 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並購買(付費)然後出版(刊發) ,網站(論壇)大量吸收寫手作品,並主 動向傳統媒體靠攏,以自己出版(與傳統媒體合作)寫手的作品或以向傳統媒體推薦作品為目的。 網路文學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而且並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 種網站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的下載和閱讀,此種做法實際是傳統媒體在網路上的延伸 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二、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發展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空前地邁向一個信息時代。據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0 年 4 月 22 日發布 的數據顯示,中國上網用戶人數逾 4 億人,網民總量居世界第一。 網路文學的產生,有著深遠的社會背景。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更便捷,網路的直觀化,便利了許多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不大習慣靜下心來閱讀傳統的紙質作品, 而是更加願意把看書的情感投入到網路中去,再者說,網路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傳統文學刊物和書籍所 無法比擬的,使得傳統文學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每個時代文學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形式, 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文學的進步。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內容與有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還是個新生兒,還在襁褓啼哭中。雖然小,但一鳴驚人的哭 聲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什麼是網路文學,至今還沒有給網路文學這一新鮮事物一個明確的定義,網民們 是不關心網路文學的定義的,他們只要恣意地寫,愜意地讀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內容與網路有關:描述 網路上發生的事件與情感的才能叫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應該在網路上首發的才能算是網路文學,還有人 認為利用網路的特點在網路上傳播的文學都屬於網路文學等。 正如文學有廣義和狹義一樣,網路文學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網路上首發的,屬原創網路文學;內 容與網路有關,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 web 交互作用而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稱為狹義網路文學;在網路 上傳播的文學,屬廣義上的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的中,談情說愛的佔了絕大部分。目前網民中,18-35 周歲之間占 64.8%,因此,網路文 學的創作題材和語言風格必然與青年讀者群的年齡層次緊密適應,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網路文學中的題材多 以愛情為主。最早風靡網路的網路文學要算蔡志恆(又稱「痞子蔡」 )的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 ,講述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這種以言情為主題的小說到處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它與網路有關,與網路聊天有 關,所以特別能引起網民的共鳴與幻想。還有《告別薇安》等少男少女們愛看的網路文學作品。雖說愛情 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但任何時代,言情類,尤其是言男女之情類的作品,都不可能成為文學的主旋律。如 此大量的純言情類文字從網路作者筆下流出,說明了同樣大量的網路作者和網路文學目前的「生態」—— 以宣洩個人情感為主的練筆初級階段。 總體說來,網路文學作品給大多數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潑精彩的語言風格帶來的閱讀快感。看 多了,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指望年輕的網路寫手寫出深沉的、關懷社會的或者有什麼更遠大意義的作 品。
四、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已經越來越普遍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對其他新生事物的 -1- 接納一樣,網路文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了許多中學生的目光,並不斷影響著當代中學生。在本小組的調查 結論中, 調查范圍內的人有 54%的中學生經常閱讀網路文學,而家長的支持率僅為 10%。網路文學種類繁 多,但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言情都市類。他們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僅以打發時間而已,至於周圍是否 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他們的答案是有很多, 並且對於周圍閱讀網路文學這種行為多數人沒有仔細觀測過。 根據我們小組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對於網路文學痴迷的人群中,網路文學所顯示的消極的一面,影響 著中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極其嚴重。 例如,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 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 有 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54%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 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 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 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調 查中,有 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由於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因此他們渴望 傾訴,渴望交流,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正因為如此,網路文學 就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 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同時也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受到了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
五、結論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 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 萬花筒。我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我們有我們許多理想中的現實,有現實中色彩艷麗的理想世界。更重 要的是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 網路文學是一把雙刃劍,作為日益成長的文學主體的網路文學,雖然已經發展壯大。但卻一直沒有解 決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文學性。既然是文學作品,首先就要以文學為前提,但由於如今的網路文學缺 乏文學性,因此閱讀網路文學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說要擴散知識面,擴大詞彙 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品,實在是牽強。同時,自己在創作網路文學的作品時,也要做到首先注重作品的 文學性。不要浪費思想,精力在無聊的言情,玄幻創作上。不要給別人製造不必要的閱讀時間。把握得好 就可以利用這把劍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把握的不好便會一步步的把自己推進一個深淵。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是否能正確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我們的每 一步呢?我們期望老師、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能給予我們及時、有力的幫助與引導。更重要的是,中 學生這個特殊的閱讀寫作群體,不能只是停留於模仿他人的風格。我們應以中學生的朝氣、活力、智慧與 氣質為網路文學注入自己的新鮮血液,使網路文學中有一塊屬於我們中學生的天地――自如瀟灑的、活潑 明麗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我們自己的天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在通往文學殿堂的道路上,開辟一片充 滿陽光的世界。 這次研究性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研究調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在網上學習、交流、查 找資料,並正確認識網路。
⑨ 中學生進來~~~問卷調查 關於小說~~~~!!!
女,初二,是,青春校園小說A,無聊的時候,休閑時看,長段的小說時間很長,上課不會像,入迷時我會把它看完,有情節,滿足自己童話般戀愛的心。沒有影響,小說是小說,現實是現實,很分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