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馬長篇小說又名
Ⅰ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小說家亞歷山大仲馬的成名作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小說家亞歷山大?仲馬的成名作?
1.錯誤
2.正確
正確答案:錯誤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亞歷山大·小仲馬一般指亞歷山大·仲馬(19世紀法國作家),小仲馬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團搏清仲馬塌前。
所以本題其實並不嚴謹銀純,小仲馬其實是與其父重名而被稱作的,這里為了答題選擇錯誤。
Ⅱ 大、小仲馬的代表作
大仲馬的代表作:
1、《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844—1846年。
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
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該小說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為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主要情節跌宕起伏,迂迴曲折,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
2、《三個火槍手》
這部歷史小說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這一時期的歷史事實為背景。
描寫三個火槍手阿多斯、波爾朵斯、阿拉宓斯和他們的朋友達爾大尼央如何忠於國王,與黎塞留斗爭,從而反映出統治階級內部勾心鬥角的種種情況。小說時間起止是1624-1628年。
3、《黑鬱金香》
《黑鬱金香》以17世紀荷蘭的激烈的政治斗爭為背景,通過培植黑色的鬱金香這條線,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的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主人公拜爾勒是個完全不過問政治的青年醫生。他愛好培植鬱金香,並在試著培育一種沒有一點雜色的大黑鬱金香,因為第一個培育出黑鬱金香的段宏帆人能獲得一筆可觀的獎金。拜爾勒的鄰居博克斯代爾為了得到這筆獎金,也想培育出黑鬱金香。
他對拜爾勒很忌妒,生怕拜爾勒捷足先得。他不擇手段地監視拜爾勒的行動,暗中破壞他培育起來的鬱金香,爾後他又誣告拜爾勒藏著有損於荷蘭總督制的信件,致使他無辜鋃鐺入獄,險些被送上斷頭台。拜爾勒在獄中與看守的女兒蘿莎相識並相愛,最後喜結良緣。
4、握雹《王後的項鏈》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夜訪舊王室的一個落魄失意的後裔拉莫特夫人,對她慷慨解囊,好意相助。拉莫特夫人陰險毒辣、野心勃勃、反而恩將仇報。
她慫恿王後買下一串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又利用了羅昂主教對王後的痴情、費盡心機,製造騙局,從中騙取了項鏈,幾乎使王後身敗名裂,最後,她終於被識破,打上烙印後鋃鐺入獄。
5、《紅屋騎士》
這是大仲馬又一部藝術性、可讀性都很高的長篇佳作。作品以法國大革命為歷史背景,描寫了一個悲壯凄婉的愛情故事。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革命黨抓住後判處死刑,王後的崇拜者紅屋騎士莫朗在朋友的幫助下幾度冒死營救,總是功虧一簣。最後王後處死,騎士殉情。
小仲馬的代表作:
1、《茶花女》
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2、《克洛德的妻子》
小仲馬最初的回憶記載於他的話劇《克洛德的妻子》(1873)的前言之中:那是在他母親卡特琳娜-拉貝的家裡,當時的義大利人廣場(現在叫布瓦埃勒第安廣場)一幢房子的閣樓里。他的父親正在兒子的哭叫聲中寫絕穗作,突然抓起孩子,扔到了房間的另一端。
3、《放盪的父親》
寫一荒唐的老人和兒子同時追求一個少女,後來這位老人得知兒子與這少女相愛,良心不安,遂改邪歸正。
Ⅲ 大仲馬和小仲馬分別是哪國人他們的著作分別有哪些
大仲馬和小仲馬都是法國人,兩人是父子關系,且兩人同名,都叫Alexandre Dumas。
大仲馬比較有名的作品有:
歷史小說
達達尼昂三部曲(背景為路易十四時代, 法國鼎盛時期):
《三個火槍手》(或譯《三劍客》,舊譯《俠隱記》)(第1及2卷)
《二十年叢纖後》(舊譯《續俠隱記》)(第3至5卷)
《布拉熱洛納子爵》(又譯《布拉日隆子爵》,舊譯《鐵面人》《後續俠隱記》《小俠隱記》)(第6至11卷)
瓦洛朝三部曲(也作:「三掘早亨利之戰」的三部曲, 背景為法國宗教戰爭時期)
《瑪歌王後》(又譯《瑪戈王後》)
《蒙梭羅夫人》
《四十五衛士》
描寫法國君主制崩潰的系列小說(背景為法國大革命時期):
《約瑟·巴爾薩莫》(又譯《風雨術士巴爾薩摩》)
《王後的項鏈》
《紅房子騎士》(又譯《紅屋騎士》)
《昂熱·皮都》
描寫拿破崙時期的小說:
《雙雄記》(《又名殺手與俠盜》,《耶羽的夥伴》)
《白與藍》
《最後的騎士》
《基督山伯爵》(或譯《基度山恩仇記》)
為數罕見的愛情小說:
《黑鬱金香》(又譯《黑色鬱金香》)
其他小說:
《阿斯加尼奧》
《末日暴君》
《裙釵之戰》
《惡判鄭雀狼司令》
《俠盜羅賓漢》
《蘇後瑪麗慘史》
戲劇
《亨利三世及其宮廷》
《安東尼》
《拿破崙》
小仲馬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說《茶花女》。其它有名作品有《半上流社會》(1855)、《金錢問題》(1857)、《私生子》(1858)、《放盪的父親》(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小說:
Aventures de quatre femmes et d』un perroquet (1847)
Césarine (1848)
La Dame aux camélias (1848) (ISBN 2-87714-205-1) (Texte on line (Gallica)), with a version illustrated by Albert Besnard English titled as Camellias
Le Docteur Servan (1849)
Antonine (1849)
Le Roman d』une femme (1849)
Les Quatre Restaurations. Series of historical novels in La Gazette de France titled Tristan le Roux, Henri de Navarre, Les Deux Frondes (1849-1851)
Tristan le Roux (1850)
Trois Hommes forts (1850)
Histoire de la loterie lingot d'or (1851)
Diane de Lys (1851)
Le Régent Mustel (1852)
Contes et Nouvelles (1853)
La Dame aux perles (1854)
L'Affaire Clemenceau, Mémoire de l'accusé (1866), illustrations by Albert Besnard
L'Homme-femme (1872)
歌劇:
Verdi'sLa Traviata(based on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戲劇:
Atala(1848)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1848)
Diane de Lys(1853)
Le Bijou de la reine(1855)
Le Demi-monde(1855)
La Question d'argent(1857)
Le Fils naturel(The Illegitimate Son, 1858)
Un Père prodigue(1859)
Un Mariage dans un chapeau(1859) coll. Vivier
L'Ami des femmes(1864)
Le Supplice d'une femme(1865) coll. Emile de Girardin
Héloïse Paranquet(1866) coll. Durentin
Les Idées de Madame Aubray(1867)
Le Filleul de Pompignac(1869) coll. Francois
Une Visite de noces(1871)
La Princesse Georges(1871)
La Femme de Claude(1873)
Monsieur Alphonse(1873)
L'Étrangère(1876)
Les Danicheff(1876) coll. de Corvin
La Comtesse Romani(1876) coll. Gustave Fould
La Princesse de Bagdad(1881)
Denise(1885)
Francillon(1887)
La Route de Thèbes(unfinished)
Ⅳ 大仲馬和小仲馬分別有什麼作品他們倆什麼關系
父子 關系
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家世與生平
其祖父安東尼-亞歷山大·達維·德·拉巴葉特里侯爵曾在法國政府任職炮兵總軍需官;1760年移居聖多明各(即現在的海地。1762年3月27日,一個名叫塞塞特·仲馬的女黑奴為他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托馬-亞歷山大,即大仲馬之父。
1780年前後,侯爵和他的兒子回到巴黎。1786年托馬-亞歷山大從軍,他以仲馬為姓入伍。在不久之巧弊後爆發的法國大革命中,他以自己過人的勇武與膽識,從行伍的最底層,成為了拿破崙麾下的一名將軍。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法國的維勒-科特萊(靠近巴黎)。
家族
大仲馬的兒子團或小仲馬也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善於寫戲劇,其中《茶花女》等為代表作。
作品
達太安三部曲
《三劍客》(舊譯《三個火槍手》,《俠隱記》)(第1及2卷)
《二十年後》(舊譯《續俠隱記》)(第3至5卷)
《鐵面人》(舊譯《布拉日隆子爵》,《後續俠隱記》)(第6至11卷)
《基度山恩仇記》
《亨利三世及其宮廷》(1829年),浪漫主義戲劇,破除了古典主義「三一律」
瓦洛朝三部曲
《瑪戈皇後》(1845年,法文名為La Reine Margot)
《四十五衛士》
《蒙梭羅夫人》
《殺手與俠盜》,原名《耶羽的夥伴》
大仲馬小說的特色
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小仲馬 (1824~1895)法國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大仲馬的私生子。7歲時大仲馬才認其為子,但仍拒不認其母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馬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受盡世人的譏誚。成年後痛感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淫靡之風造成許多象他們母子這樣的被侮辱與被損害者,決心通過文學改變社會道德。他曾說:「任何文學,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全的文學。」這是他文學創作的基本指導思想。而探討資產階級的社會道德問題,則是貫穿其文學創作的中心內容。
1848年小說《茶花女》的問世,使小仲馬一舉成名。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話劇於1852年首次演出,獲得更大的成功。《茶花女》通過一個出身貧苦、墮入娼門、苦於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戀愛悲劇,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罪惡。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色,是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演變時期的優秀作品。小仲馬後來寫了20餘部劇作,現實主義傾向更為鮮明。其中比較成功的有《半上流社會》(1855)、《金錢問題》(1857)、《塌寬伍私生子》(1858)、《放盪的父親》(1859)、《歐勃雷夫人的見解》(1867)、《阿爾豐斯先生》(1873)、《福朗西雍》(1887)等。小仲馬的劇作大多以婦女、婚姻、家庭問題為題材,或描寫在資產階級淫靡風尚毒害下淪落的女性,或表現金錢勢力對愛情婚姻的破壞,或譴責夫妻之間的不忠,比較真實地反映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腐朽性質。作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者之一,其劇作富有現實的生活氣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比較嚴謹,語言通俗流暢。
長篇小說:《茶花女》、《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
劇作:《金錢問題》、《私生子》、《放盪的父親》、《克洛德妻子》
Ⅳ 大小仲馬的作品有哪些
小仲馬的作品:《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
大仲馬的作品:《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搭吵圓之一。故事主角為達達尼昂,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
《二十年後》,法國碰鏈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所作長篇小說,是《三個火槍手》的續集。寫的是距離《三個火槍手》結知塌束時的一六二八年二十年以後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