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李劼人30年代長篇小說

李劼人30年代長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4-14 17:49:19

① 天魔舞的李劼人著長篇小說

《天魔舞》是李劼人繼歷史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之後所創作的反映歷史風暴的又一長篇悔老悉含哪力作。碧乎

② 求李劼人《死水微瀾》的故事梗概

《死水微瀾搭盯》的時代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年,即甲午年中國和日本第一次戰爭後,到辛丑條約訂定時的這一段時間。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為主要背景,具體寫出那時內地社會上兩種惡勢力(教民與袍哥)的相激相盪。這兩種惡勢力的消長,又系談褲於國際形勢的變知侍和化,而帝國主義侵略的手段是那樣厲害。

在線閱讀:http://www.bashu.net/literature/lijieren/
http://www.mwjx.com/other/book/story/top100/017.sswl/index.htm

③ 大河小說的作者簡史

李劼人曾留學法國,受其影響。30年代中期,他以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變遷為基本線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歷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具有宏偉的構架與深廣度,被人稱為是「大河小說」,其長篇巨著亦被稱為「小說的近代史」。李劫人《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是史詩祥蘆戚性的作品。這三部連續性的歷史長篇小說,其結構受左拉《盧貢一馬卡爾家族》的影響
,創作方法卻是民族式的——情節完整、故事性強、人物鮮明。對這樣融古今中西為一體的、具有文學和歷史雙重價值的優秀之作應該予以足夠重視。 不論是將李劫人稱為「國左拉」①還是將他的連續性長篇歷史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稱為「大河小說」,都是在暗小或強調西方尤其是法國近現代文學對他的影響。這種看法有其合理性。因為,國現代文學本來就是在西方近現代文學的催生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李劫人本人有過留學法國的經歷,而且翻譯過福樓拜等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從他的創作,也確實能看出法國近現代文學的影響。因此這種論斷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一直被認為是無可質疑的。有人認為李劫人「將法國歷史小說從精神到形態都統統借鑒過來。
李劫人作為一位被重新發現的作家,其小說的文學史地位已經獲得認可。學界關於其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說創作接受外來影響、接受傳統文化影響、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其小說謹陵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地位的研究等方面。李劫人小說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反映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由逼仄走向開放的視野嘩鉛。在成都市旅遊地圖上,「李劫人故居」被做了大大的標記,想像中它定有武侯祠的威儀,杜甫草堂的氣派,我一直在心底默默朝拜;在第五屆中國藝術節上,經過舞台藝術家們的努力,《死水微瀾》終於成為軒然「大波」,我被名著的魅力吸引著,徒步穿越「生旦凈末丑」的翩躚之舞,跨過一個時代去探訪一位已故的前輩。

④ 什麼是「長河小說」

「長河小說」即多卷集長篇小說,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寫道:「在我看來,《約翰·克利斯朵夫》始終就像是一條長河。」長河小說的稱謂得之於此。《悲慘世界》、《人間喜劇》、《盧貢-馬卡爾家族》都可算作長河小說。所以,由多卷組成的系列小說是長河小說。 它們線條清晰 具有長河那樣一氣呵成綿延萬里的特點。

⑤ 死水微瀾劇情介紹

《死水微瀾》長篇小說,作者李劼人,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死水微瀾》跳出中國傳統小說重情節、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於讀者面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
郭沫若甚至以此小說稱李先生為「中國的左拉」。

川劇《死水微瀾》於1996年成功推出,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時隔13年,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決定復排這部優秀的川劇劇目。此次復排,在保留原創劇目核心藝術價值的基礎上,實現了藝術手法的創新,尤其在音樂、燈光、舞美、服裝等方面增添了新亮點。據了解,該劇創作班底集合了徐棻、謝平安、藍天等名家,劇組還特聘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邢辛、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副教授邊文彤加盟,以確保作品達到最佳藝術效果。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復排的川劇 《死水微瀾》,演出陣容如下:「梅花獎」得主陳巧茹出演主角鄧幺姑。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暴風雨前》和《大波》。
所謂「大河小說」也就是外國文學史中經常提到的「長河小說」橡滲(例子我記不太清楚了,大概羅曼羅蘭的一些作品是搜氏這種形式的,你可以自己查一下),是指用幾部情節上有聯系的系列性的作品,來表達某些連貫的主題。
《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就是形象的比喻革命形勢的變化。
《死水微瀾》就是描寫革命前的情況,一些內外部的矛盾,既矛盾的醞釀過程~~

~~在具體我一時也說不清楚了,你可以搜世如散一些論文來看一下。
http://..com/q?word=%CB%C0%CB%AE%CE%A2%C0%BD&ct=17&pn=0&tn=ikaslist&rn=10&lm=0&fr=search

⑥ 李劼人的介紹

現代作家李劼人,一八九一年生,四川成都人。一九三六年春,日軍飛機轟炸成都,李劼人從城內疏散到郊外沙河堡鄉間,後在一菱角堰邊建築了自己以黃泥築牆、麥草為頂的棲身之所,他在門楣上還題了「菱窠」匾額。菱是一種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裡的草本植物;窠即鳥蟲的巢。作家將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頗有竹籬野舍的逸趣,或許也蘊涵了這位被譽為鄉土小說作家植根民間的文學理想。一九五九年,李劼人用稿費將故居翻建成今天這個一正一廂帶閣樓的樣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二十四年,直至一九六二年去世。其間,他創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經濟和畸形人性的長篇小說《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長篇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它們以成都為背景,真實而深刻地描寫了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後二十年間廣闊的社會生活及歷史巨變。一九八六年十月,巴金重訪「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護好李劼人的故居,因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歷史家,過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筆下。要讓今天的旅遊者知道成都有過這樣一位大作家。」 李劼人是新文學史上在創作中一個索群獨離的作家。他早年留學法蘭西,歸國後一直「蝸居」於巴山蜀水之間,既不是作家群中的京派,又不是海派;既非「左聯」成員,又非延安派,又不是共產黨員。他只是一位堅守在故鄉土地上默默耕耘的成都鄉土作家,當三十年代作家們紛紛將自己的作品貼上政治意識的標簽的時候,李劼人卻在塵封的歷史歲月中淘金。從他的作品內容看,一系列短篇小說雖然取材現實,富於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的特點,但奠定他地位的「大河小說」系列,卻全部是歷史題材,用今天時髦的話來說,那就是遠離了當時文學的「主旋律」。可是用李劼人評價早年魯迅的話來評價他自己:「他不是弄潮兒,他是開山祖師啊!」李劼人正是新文學長篇歷史小說的「開山祖師」。 最早對李劼人熱情贊頌的是人們熟知的郭沫若先生。他首次提出李劼人是「中國的左拉」,而《大波》是「小說的近代《華陽國志》。」郭沫若之後,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香港著名學者曹聚仁也充分肯定了李劼人作品的價值,認為「現代中國小說家之中,李劼人的幾種長篇小說,其成就還在茅盾、巴金之上。」曹聚仁在對比了屠格涅夫和左拉的小說以後,得出了結論:「從寫作技巧上說,李氏也是一個很成熟的作家。」已故香港著名文學史家司馬長風先生則把李劼人作為我國三十年代中長篇小說的七大家之一。在《中國新文學史》一書中,他不僅介紹了李劼人的文學活動和「大河小說」的內容,而且介紹了李劼人作品在國外的影響,認為李劼人對黃瀾生太太的的描寫「在中國文學史上,這是前無古人的筆法。」還說,「李氏的風格沉實,規模宏大,長於結構,而個別人物與景物的描寫又極細致生動,有直迫福樓拜、托爾斯泰的氣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楊義研究員的三卷本《中國現代小說史》,為四川鄉土作家群專設了一章,而李劼人則作為四川鄉土作家群中的大家之首。楊義先生從「白話小說的早行者」,「契而不舍地創作近代史長篇」,「小說的近代《華陽國志》的特色」三個方面,對李劼人的文學創作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解析評論。明確地指出,李劼人是「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小說家」,「在三十年代作家的藝術氣魄方面,李劼人是屈指可數的。」楊義還認為,「李劼人的成功,正在於把外國近代的小說意識,不著痕跡地融解在東方文學的趣味和手法之中,從而形成一種開放的而且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創作個性。」法國翻譯家溫晉儀女士在法譯本《死水微瀾》的前言中,稱李劼人的書是「中西影響相融合的一個範例。」而日本翻譯家竹內實則在李劼人還健在的時候,就已經著手譯介李劼人和他的「大河小說」了,並一再撰文盛贊李劼人是「中國最優秀的作家」;日本文學評論家花田青輝特別將李劼人與明治時代的大作家島崎藤春相提並論,認為《死水微瀾》「吸引讀者無比的魅力。」1971年由日本河山書房出版社出版的「現代中國文學」叢書,共十二輯,單獨佔一輯的只有李劼人、魯迅、郭沫若、茅盾、趙樹理、曲波六人,其餘的作家都是二人合輯,如巴金與老舍就合編為第四輯。在美國,在英國,李劼人不僅是作為文學家被研究,而且是作為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被跨學科研究。 李劼人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山,他的作品中蘊藏著一個品位極高的美學富礦;李劼人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他的文學創造是我們發展當代文學的光輝典範。作為學養深厚的一代文豪,李劼人既是小說家,又是文學翻譯家,同時還是民俗學家、實業家和文化活動家。讀者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能看到一個全新的李劼人。從二十年代開始,李劼人就大量翻譯文學作品,法國近代許多重要作家,如福樓拜、卜勒浮斯特、法朗士、左拉、龔古爾兄弟、都德、羅曼•羅蘭、莫泊桑、馬爾格利特等等作家的作品,都被他翻譯介紹給了中國讀者,而他自己也在翻譯這些文學經典的過程中吸取了創作的精髓,為他日後的長篇小說創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李劼人的文學創作,在新文學史上是具有開創意義的。他不僅為我國新文學畫廊貢獻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學的寶庫;他還創造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的好幾個「第一」:他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作家。他已經散軼的短篇小說《游園會》發表於1912年成都的《晨鍾報》;即使今天尚能讀到的《兒時影》也發表在1915年,比魯迅的《狂人日記》早三年,也比陳衡哲的《一日》早兩年。李劼人還是第一個以史詩般的藝術氣魄描寫辛亥革命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巨變的作家。魯迅曾經無不遺憾地說:「既以前清末年而論,大事跡不可謂不多了: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戍政變、義和拳變、八國聯軍、以至民元革命。然而我們沒有一部象樣的歷史著作,更不必說文學作品了。」⑽魯迅不知道,就在他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死水微瀾》已經出版了,李劼人已經用他的如椽大筆,填補了近代以來文學史上的這一空白。並且像李劼人這樣「反映驚天動地的辛亥革命的文學創作,像他的『三部曲』那樣完整地描述的作品,還找不出第二部。」 不僅如此,李劼人還第一次在長篇歷史小說領域內實現了內形與外形的革命。在外形方面第一次打破了結構上的章回體例,使「大河小說」實現了對中國歷史傳奇的超越。在內形方面第一次將我國長篇小說發展的兩大類型,即:歷史傳奇與世情小說融會在一起,從而創造了中國文學新的歷史小說模式。這種模式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歷史小說,也有別於西方的歷史小說。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嶄新的歷史小說形式,對後世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⑦ 30年代左翼文學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作家 魯迅-茅盾-郭沫若-周揚-田漢 蔣光慈-孟超-阿英 王任叔-鄭伯奇-洪靈菲 陳荒煤-戴望舒-端木蕻良-馮鏗-關露 胡風-胡也頻-李偉森- 樓適夷-柔石 沙汀-謝冰瑩-徐懋庸-陽翰笙-葉以群 殷夫-於伶-郁達夫-張天翼-周文 -丁玲-夏衍-馮乃超-馬加 馬子華-王志之-王余杞-王西彥 方土人-方之中-東平-葉靈風-葉紫 田間-白薇-任白戈-任鈞-許幸之 孫席珍-楊騷-楊剛-李輝英-麗尼 邱韻鐸-何家槐-林淡秋-歐陽山-周立波 周而復-草明-柏山-洪深-聶紺弩 夏征農-陶晶孫-蕭三-舒群-蒲風 雷石榆-穆木天-艾蕪

作品 : 茅盾的《子夜》、《林家鋪子》、《春蠶》,蔣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魯迅的《故事新編》以及他和瞿秋白的雜文,丁玲、張天翼、葉紫等人的小說,田漢、洪深、夏衍等人的劇作'

⑧ 其歷史題材長篇小說被郭若沫稱為 小說的近代史 的作家

是:李劼人。

李劼人在1935年陸續寫成《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三部長篇小說,被郭沫若稱之為「小說的近代史」。

李劼人(1891—1962)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黃氏或陂民國文人中的「失蹤者」中國現滑核槐代重要的實業家、法國文學翻譯家。1919年赴法留學,歸國後偏安於巴山蜀水,在作家群中既非京派亦非海派;既不屬「左聯」,又不歸延安。新文學史中,他是一位創作上的「離群索居者」。

在政治氛圍濃厚的三十年代,他堅持保留非意識形態化的文學,幾個長篇寫活了一方文化、血脈,也寫活了世俗之人掙而不脫的局限和悲哀。

(8)李劼人30年代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李劼人的創作特色

李劼人的長篇歷史小說深受19世紀法國文學的影響,對中國歷史小說傳統形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他以嶄新的結構和獨特的敘述方式豐富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敘事藝術。

首先,他將中國歷史小說偏重於重大歷史事件和顯赫歷史人物的描繪的傳統模式,轉變為寓政治、軍事、經濟的變動於廣闊的社會風俗史畫面的勾勒。

「三部曲」(即《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既獨立成篇,又相互連貫,規模巨大,結構恢弘。

他比巴金、茅盾更自覺而忠實地採用法國「大河小說」的體式,以更完整的社會生活和文信友化風俗敘事,在左翼社會分析小說之外開創了寓社會政治史於文化風俗史中的新的現代歷史小說的創作模式。

⑨ 李劼人的個人作品

代表作有 《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另外,發表各種著譯作品幾百萬字。 1.《同情》(中篇小說)1924,中華書局;
2.《死水微瀾》(長篇小說)1936,中華書局,匯校本,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3.《暴風雨前》(長篇小說)1936,中華書局;
4.《大波》(上中下冊,長篇小說)1937—1940,中華書局,重寫本1—4部,1958—1963,作家出版社;
5.《好人家》(短篇小說集)1946,中銷簡嘩華書局;
6.《李劼人選集》(1—5卷)1980—1986,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7.《天魔舞》(長篇小說)1985,四川文藝出版社。 1.《人心》(長篇小說)法國莫泊桑著,1922,中華書局;
2.《小物件》(長篇小說,又再譯為《小東西》法國都德著,1923,中華書局;
3.《婦人書簡》(長篇小說)法國浦萊浮斯德著,1924,中華書局;
4.《馬丹波娃利》(長篇小說)法國福羅貝爾著,1925,中華書局;
5.《達哈土孔的狒狒》(長篇小說)法國都德著,1925,中華書局;
6.《霸都亞納》(長篇小說)法屬中非洲馬郎,1928,北新;
7.《薩郎波》(長篇小說)法國福羅貝爾著,1931,商務印書館;
8.《文明人》(長篇小說)法國發赫爾著,1934,中華書局;
9.《女郎愛里沙》(長篇小說)法國愛德亞·龔枯爾著,1934,咐談中華書局;
10.《單身姑娘》(長篇小說)法國威克妥·馬格利特著,1944,成都中西書局;
11.《彼得與露西》(中篇小說)法國羅曼·羅蘭著,1946,成都人言社。 《死水微瀾》
農家少女鄧幺姑來到天回鎮當上了雜貨鋪的老闆娘(蔡大嫂),丈夫蔡興順愚鈍,被人喊作「傻人」。「羅歪嘴」彪悍豪俠,與鄧幺姑你來我往,暗生戀情。因爭風吃醋被羅歪嘴趕出天回鎮的陸茂林密告羅歪嘴勾結義和團反洋人。四川總督派兵砸封興順號,蔡傻子鋃鐺入獄,羅歪嘴逃得無影無蹤。顧天成懷著復仇心理來到鄉壩打探羅歪嘴行蹤,不想被落難的蔡大嫂所吸引,提出要娶她為妻。為了救出獄中的丈夫,為了兒子的前程,為了情人不再遭追殺,她慨然應允。羅、顧二人爭奪蔡大嫂,最後顧勝羅敗。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無法保證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對於能有一個可以「保護」她的男人的渴求,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瀾」。
小說將時代風雲與人物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把時代的特徵及變化滲透到整個故事情節中,因而具有史詩性的特點。小說還藉助對羅歪嘴和顧天成的描寫,具體展現了當時閉塞的四川地區一潭死水的社會中潛藏的深刻危機。小說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運的變遷來展現時代政虧行治、經濟生活領域里的變化,真實地塑造出了「典型環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說還結合人物塑造和情節推進,細膩地寫出了人物活動環境的民情風俗、起居服飾、地方特產等,從而增強了歷史的真實性,具有濃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暴風雨前》
將敘述由天回鎮移到成都,集中在半官半紳的郝達三公館。郝達三的上流社會地位與其子 郝又三的公子哥兒及小學教員的身份,使得小說得以在一種伸縮自如的敘述中展現主流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交相疊印,從而比《死水微瀾》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再現1901——1910年間中國的社會狀況。上自清末的維新改良運動,下至世紀初的民間宗教運動,小說從相當深入的層面解釋了近現代中國面臨和正在發生的巨大歷史變動,描繪了四川保路運動產生的根源。小說除了深入刻畫了居於時代邊緣的郝氏父子的形象,還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維新派人物尤鐵民、患憂鬱症的郝家大小姐郝香芸、平民女性伍大嫂等。小說對社會生活的描繪相當廣泛細膩:從官宦世家的復雜矛盾,到貧民窟的畸形生活;從新思潮、新觀念對市民意識的影響,到對成都地方風俗的描繪。小說通過平庸、簡單又不乏善良的紈絝子弟郝又三的活動,使對廣泛的社會風俗生活寫真,具有類似巴爾扎克、左拉小說的「風俗史」的特點。
《大波》
作者試圖以更恢弘的氣度再現1910年、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至四川獨立的整個過程,可以稱為四川辛亥革命的一部宏大史詩和網路全書。小說敘事的視點更加「上移」,敘述幾乎在上層官僚與歷史人物間進行。小說寫得最生動的是總督府幕僚黃瀾生精明潑辣的太太。黃太太與蔡大嫂、伍大嫂形象的出色塑造,顯示出李劼人善於塑造個性鮮明、秉性潑辣的四川女性的特長;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法國文學對李劼人的影響有其明顯的痕跡。但《大波》過多的歷史線索的勾勒,過少的日常生活的描繪,造成小說敘述的繁瑣平庸,藝術性減弱。
《李劼人全集》
2011年9月辛亥革命100周年、著名作家李劼人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600萬字17卷20冊的 《李劼人全集》。《李劼人全集》資料收集耗時20餘年,包括至今存世的、能夠搜集到的李劼人以中文寫作的全部作品和文字及全部翻譯作品,全集還整理出版了李劼人所有的手稿。
此前,出版界對李劼人先生的作品一直缺乏系統的整理。全集填補了這一空白,全面展現他在文學、翻譯、民俗等領域的成就。他的長篇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被郭沫若先生稱頌為「小說的近代史」。更有文學批評家將他的《死水微瀾》稱作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最精緻、最完美的長篇」。同時,作為翻譯家,他又是最早將法國文學名著譯介給中國讀者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大量散文、書信等作品是中國知識界風雨歷程中的心靈實錄,堪稱一代信史。他又是民俗大家,中國飲食文化理論深刻的闡述者和卓越的實踐者,巴金曾嘆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歷史家,過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筆下。」
李劼人所作的長篇小說大都在上世紀50年代因種種原因修改或重寫,而確立李劼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的是1937年中華書局版本。此次出版中,所有小說恢復了1937年中華書局版本,力求為讀者和學界提供歷史原貌的、完整的李劼人著述的版本,呈現最原汁原味的作品風采,使這位中國文化史、思想史、文學史一度的「失蹤者」重新歸來,還原大師,再現經典。
李劼人曾譯有10部法國長篇小說和大量中短篇小說,同時對法國的社會和教育進行了深入考察,留下了相當多的著述,這些作品在新中國成立後從未出版過,對學術界來說是一大空白。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李劼人的佚文和書信被發現,而這些也都沒有和讀者見過面。社會和學術界盼望能有一個完整全面、具有公信力的李劼人作品的可靠文本問世。此次《李劼人全集》的出版終於彌補了這一長期以來的缺憾。

⑩ 有誰知道《死水微瀾》這部小說

《死水微瀾》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一部長篇小說,成書於1935年7月。小說通過對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描寫,生動的展現出1894年到1901年,即甲午年中日第一次戰爭後到辛丑條約訂立這一段時間市井沒昌百姓的一連串故事。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天回鎮和成都為主背景,將當時各階層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成都繁榮的工商業展現在讀者面前。具體寫出當時社會上兩種勢力教民與袍哥的激盪、消長,社會的腐朽。就在這如死水一般的社會當中,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所帶來的啟蒙思想卻讓這死枯漏扒水泛起了一點點微瀾。小說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舊時代氣息。與《暴風雨前》、《大波》合稱「大河小說三部曲」搜好。

熱點內容
小說念武記最新章節 發布:2023-08-31 22:07:07 瀏覽:107
求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4:10 瀏覽:291
開火箭的小說短篇 發布:2023-08-31 22:02:08 瀏覽:96
女主角叫沈瑾年的小說 發布:2023-08-31 22:01:11 瀏覽:932
有聲小說仙妻有喜爆軍蛇王燎上癮 發布:2023-08-31 21:52:57 瀏覽:793
小說古龍武俠書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13
賈平凹有聲小說藏地密碼 發布:2023-08-31 21:48:34 瀏覽:31
女主叫家人全名玄幻小說 發布:2023-08-31 21:44:18 瀏覽:755
重生洛天小說 發布:2023-08-31 21:37:22 瀏覽:420
玄幻小說里的法力是什麼 發布:2023-08-31 21:30:05 瀏覽:162